二○○ 五年,英國《經濟學人》依國民收入、健康、失業率、氣候、政治、工作保障、性別平等、自由、家庭和社區生活等指標,選出全球最適合居住國家,北歐國家的挪威、瑞典、丹麥、冰島都入圍前十名,芬蘭排名第十二,而台灣遠遠被排在第二十一名,無論是在自然環境、公共建設、社會福利以及文化教育上,辛苦勞碌的台灣人 還是輸給了北歐人。
北歐人,嚴苛的天然環境養成節約的民族性:飯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錢不能沒有,但不必太多。
北歐人富裕健康的生活其來有自,高所得、高福利的社會制度,讓北歐人從小到大無憂無慮,
居家生活品質世界第一。
比所得、比福利,當然比不過北歐人,不過,生活品質是個人可以掌控的
建議從生活中檢視一下,看看以下五個問題,自己有沒有福氣過得像北 歐人?
1.晚上7點到 10點,你在哪裡?
台灣:
人們多在KTV、打牌、吃大餐、交際應酬、逛街……,就是很少在家(即便在家,也是上網、看電視)。
北歐:
此時是Family time,不開電視機的家庭時間,北歐的商店在晚上 6 點鍾就打烊 (有時更早),大家都回家晚餐、聚會,很少人在外流連。
2.你天天陪孩子或家人吃早餐?
台灣:
年輕父母,經常是前一天晚上加班加到太晚,所以早上起不來,更別說吃早餐了;小孩多半就在路口轉角的早餐店解決,有了零用錢,不怕餓肚子。
北歐:
父母百分之百一定和小孩吃早餐,情非得已的話,也會有一個人陪孩子。
3. 你的青少年孩子願意跟父母一起出門嗎?
台灣:
別說因為青少年叛逆期,事實上,是因為父母親早年失誤所造成的結果。回憶一下,大人帶著小孩參加宴會,常任由他們跑來跑去,在極其無聊的情況下,調皮搗蛋的孩子們總是挨罵。長大後便認定,通常父母約的八成沒好事。
北歐:
父母約子孩出門是歡天喜地的事,即使80歲北歐的老父母打1通電話給60歲的老孩子,也能相約出遊。北歐的父母親如果帶小孩出門,必定以小孩為中心安排行程內容,否則寧可不帶在身邊,單純赴約。因此,北歐的孩子知道,只要父母約的絕對是好事。
4.你一定要晚上加班到半夜?
台灣:
多數台灣人加班的方式很悲情,朝九晚九、將工作擺在第一的結果就是晚歸晚起,台灣爸爸經常晚上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睡了,早上起床小孩又已經上課,同住一個屋簷下,一個禮拜有五天無法見面好好說話 ,已經成為台灣雙薪家庭的生活常態。
北歐:
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響家庭時間為準,例如父親寧可選擇凌晨3點鍾去加班,家裡至少還有母親可以陪小孩吃早餐,父親也只損失早餐的 1小時相聚。凌晨加班聽起來匪夷所思,但的確為北歐爸爸們增加了 3小時的晚餐家庭相聚時光。
5.幫孩子買房子?還是一起買房子?
台灣:
許多台灣父母經常掏腰包替孩子買車或付頭期款房貸,不然,就是要求孩子乾脆和父母一起住,省下房租及貸款。
北歐:
若要替孩子買車,會讓孩子上初中時開始打工攢錢,父母親以漸進式贊助資金,與孩子一起買了 3輛中古車,到了孩子上大學需要用車時,雙方便將 3輛中古車的好零件湊在一起成就一輛好, 這是北歐人送車給孩子的方式。等孩子要結婚,做父母的通常會算算自己有多少錢、孩子有多少錢,然後雙方合資買 1塊地,合力蓋新房,這是經營親子感情的基本模式。
.
.
.
.
. . . . . . 你過得像北歐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