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46360
 想想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遇見牠的那一晚 待續...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等待破蛹的那一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環保自己 愛護地球 ♥
作者: 想想 日期: 2011.09.26  天氣:  心情:
「素食」(vegetarin)的字源來自拉丁文的vegetus,意思是「完整的、新鮮的、生氣蓬勃的」,素食宣示著一種有益身心健康新時代的開始。國內則因為宗教因素,1997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發現,國內19~44歲人口中,每10個人中,就有1個長年吃全素。

為什麼吃素?

■環保

■尊重生命

■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健康

吃素的好處何在?

■吃素可抗癌

■吃素對心臟有益

■吃素增強免疫力

■吃素減輕更年期不適

■吃素比較長壽

吃素營養夠嗎?

■三大營養素無虞

■可能會缺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維生素B12~~僅存在於動物性食物,因此素食者常被警告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12。維生素B12是快速成長的細胞形成時所必須,如骨髓中的紅血球、白血球、毛髮的毛囊細胞等;而且維生素B12也可以維護神經系統的運作。

◆鈣~~重要性不斷被提起,因為鈣不僅形成骨骼、牙齒,也是肌肉(包括心肌)收縮所必須。但因為纖維、植酸和草酸會降低鈣的吸收,所以素食者容易缺乏鈣。研究也證明這一點,台灣的素食者骨密度低,而且不論男女吃素愈久,骨密度愈低。素食者真是長期缺鈣的一群。蛋奶素的人則比較不需擔心,但對於全素者,建議每天吃一碗黑芝麻糊、每天至少吃一次深綠色葉菜,每餐都要有一種豆製品,就可以比葷食者更不用擔心鈣不足的問題。

◆鐵~~是形成紅血球中的血紅素所必須,也是肌肉中氧的儲藏所。因為人體比較容易吸收肉類的鐵質,所以吃素的人容易缺鐵。研究也發現,國內素食者的血鐵質比葷食者低很多,「素食者是鐵慢性缺乏的高危險群,」建議可多吃莧菜、紅鳳菜、菠菜、青江菜等高鐵蔬菜;而且維生素C可以幫助植物性鐵的吸收,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效果更好。


◆維生素D~~來自牛奶、乳酪,純素者比較容易缺乏。維生素D可以提高飲食中鈣的吸收能力;也有助於骨骼牙齒的形成。還好人體可以自行製造維生素D,只要每天在清晨或黃昏曬曬小腿(或其他不怕曬黑的地方)15分鐘,就能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

◆鋅~~因為肉類、肝臟、蛋、海產是鋅的主要來源,所以素食者對鋅的攝取量會比葷食者吃得少。但是鋅是人體成長和製造能量所需的A之一。為了彌補這項缺失,素食者可以吃未精製的五穀雜糧類、南瓜子、小麥胚芽、燕麥片等。 國內吃素的陷阱在國外,吃素指自然、簡單、粗糙的食物,但國內傳統的素食充斥著精緻仿葷的素菜,再加上不正確的烹調方式,讓大家在追求健康的路途中,存在許多陷阱。

■過油~~傳統的觀念認為素食沒有肉容易餓,所以食材大多先炸過再調味,但油吃多了,一樣會胖,一樣會引起心臟血管疾病。

■過甜~~素菜的飯後甜點常見紅豆糕、地瓜丸、芝麻球或馬蹄條,過多的糖份會刺激血中的三酸甘油脂上升,形成高血脂症。研究中也發現,有些出家師父因為蔬菜吃得少,就以水果代替,長期下來也造成血脂居高不下。

■過鹹~~素早餐不外是醬瓜、麵筋、稀飯,這些不僅營養價值低,而且過鹹,容易引起高血壓。


■加工品過多~~台灣的食品加工業發達,素蝦仁、素火腿、素腰花、素魷魚、素腸等,這些仿葷的素食原料,大多是蒟蒻、香菇頭和大豆蛋白。這些食材熱量極低,加上為了口感與葷食接近,必須添加品質改良劑,這些食品添加劑對身體的影響是日積月累。

■營養不均衡~~素菜館這些表面看來豐盛的菜餚,實際上蛋白質極少,營養集中在醣類、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

怎樣健康吃素?

均衡的營養是任何健康飲食的關鍵,素食也不例外。美國營養協會(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對素食者提出幾項健康素食建議:

■種類多樣化~~不論是主食(米飯麵包、五穀雜糧、豆類)、蔬菜、水果、奶蛋類、油脂類,所含的營養都有差異,而且彼此不能互相取代,因此餐桌上應該經常變化菜色。吃素沒有特別注意的方法,就是要記住:「每餐都要五顏六色」

■多選擇新鮮、未精製的食物~~吃素者最好能養成選擇新鮮豆類和五穀雜糧,取代素雞、素鴨的習慣。大力推薦黃豆與糙米約一比三的黃豆糙米飯,計算過蛋白質與醣類的比例正好。煮之前黃豆需先泡2~3小時、糙米泡1小時(夏天要放進冰箱泡,以免發酸),再放入電鍋,如一般煮飯的方法即可。



■少油、少鹽、少糖的基本飲食原則~~素膳的經驗建議,減少油炸,儘量以清蒸、水煮、涼拌或生菜沙拉方式,保持食物原味。少吃醬瓜、醬菜、豆腐乳等高鹽食物。

■有意識地多補充素食者可能會缺乏的營養素維生素

B12:每天吃一顆健素維生素

D:每天曬15分鐘的太陽

鈣:蛋奶素的人每天喝1~2杯的牛奶;全素者每天吃一碗黑芝麻糊、每天至少 吃一次深綠色葉菜,每餐都要有一種豆製品。

鐵:吃莧菜、紅鳳菜、菠菜、青江菜等高鐵蔬菜;最好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

鋅:未精製的五穀雜糧類、南瓜子、小麥胚芽、燕麥片等。


每天一餐吃素

飲食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控制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你可以決定要不要吃某種食物,卻不能控制你周圍環境如噪音及空氣污染,如果你不能好好把握住這個影響自己健康的機會,那就太可惜了。就算無法做到完全素食,可以一天選一餐吃素做為開始,這不僅可以控制體重,也可以降低膽固醇,又可以抗癌。換言之,這是強迫自己攝取足量蔬菜水果的好方法。





素食對人的好處

1.植物性食物從進入胃中到排出體外,只消三、四小時,肉類則至少須十二小時,其滯留體內所分解出的廢氣,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2.降低狂牛症,減少沙門氏菌,大腸桿菌中毒的機會,防止糖尿病的產生,免疫系統會增強!

3.肉類蛋白質囤積體內所引起的痛風、關節炎問題在素食者身上很少發生。


‎4. 素食減輕腸胃負擔、素食可減輕腎臟負荷:素食對腎功能不健全的腎臟病患者來講,能起到讓腎臟休息的作用:腎臟病患者改為素食,外加乳制品的攝入,既可減輕腎臟負擔,又不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實為一舉兩得。


5.素食對預防骨質疏鬆症亦有好處。眾所周知,老年人尤其絕經後的婦女為了防止骨質疏鬆,提倡多吃含鈣質的食品,而維生素C有利於鈣質的吸收。很多植物食品如綠色蔬菜,西紅柿和某些瓜果等含維生C。豐富:相反,動物食品有時卻能剝奪身體利用鈣質的能力:因此,有人提議.素食者喝些牛奶,以補充人體所需的鈣質,這樣有助於骨質增加密度


‎6. 素食者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機率較常人低。健康的素食能減少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退化性疾病。例如:豆腐不僅比同重量的肉類熱量低,飽合脂肪酸少,且完全沒有膽固醇(只有動物性食物才含有膽固醇),所以吃素者有較低的血膽固醇,加上膳食纖維質能降低膽固醇,故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利。植物性食物體積大、熱量低,且具有飽足感,因此對於控制體重預防肥胖也有利。植物性食物富含纖維質,能延緩小腸中葡萄糖的吸收,可幫助糖尿病人血糖的控制。
標籤:
瀏覽次數:175    人氣指數:4395    累積鼓勵:21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遇見牠的那一晚 待續...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等待破蛹的那一天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