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很多書,例如馬雲倒立思維、最後的演講、日本戰國名將錄等等,其中今天要特別介紹最後的演講這本書:
蘭迪.鮑許是一位熱情、風趣且教學認真的大學教授,在46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胰臟癌。隔年8月(2007年),醫生說他的癌症已經轉移,可能只剩下三到六個月生命。9月,蘭迪教授應學校之邀發表了一場演說,這場演說讓現場400個人笑聲不斷,也讓不少人流下淚來,後來網路大量流傳,在全球各地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其實我是先看到他的演說被深深感動,一等到書出版時馬上去買,
他裡面談到很多主題,其中有一部分是希望給幼小的孩兒了解他們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還有全力實現小時候的夢想,在短暫生命等待中,看不到自暴自棄,反而看到他更珍惜每一刻,在書中看到一個學者在努力實踐他的夢想、一個好老公疼愛自己的老婆(媲美PS.我愛你),一個好父親希望能為兒女留下什麼, 他談的不是死亡,而是人生中的重要議題,包括克服障礙、實現兒時夢想、幫助別人實現夢想、把握每一個時刻……
其中一句話引人省思:磚牆的存在是有原因的,目的在於讓我們有機會證明自己多麼想要一件東西
PS. 蘭迪.鮑許已於970728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