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是清朝文學家紀曉嵐的先師陳伯崖撰的一副書聯。
「無求」,是告誡人們要捨棄滿腦子的功利與浮躁,不為外物所羈絆,不為浮雲遮雙眼,從而風花雪月難報到,獲得一種超然物外的自在與寧靜。
「無求」,不是人生的不思進取和漫不經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頭喪氣,更不是一籌莫展和難掩煩悶的消極態度或庸人哲學。
而是要有所追求又不能貪圖,也就是說,有所為,有所不為,譬如說一個人應該是在事業上有所追求,有上進心、有責任心,而對私欲無所求,能夠「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才算得上是品格高尚的人,也才是「無求」的最高境界。
這種境界,是一種胸懷,又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品格。要達到這樣的心境,需要時間的磨礪,人生的鎚鍊,更需要坦蕩心境、平靜如水的淡泊名利之心態。
資料來源:人到無求品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