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黑紙黃
有僧人問圓澄嚴禪師:「大藏經中除了經律論之外,還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圓澄嚴禪師回答:「當然有,只怕說出來你不相信。」
僧人說:「只要您說,我就相信,那到底是什麼呢?」
禪師回答:「大藏經中,黑的是墨,黃的是紙。」
道眼不通
有一次法演禪師在打井時,發現泥沙堵住了泉水的出口,於是便借事顯理問僧
眾:「泉眼不通,被泥沙堵塞;那我們的道眼不通,是被什麼塞住了呢?」
僧眾聞言皆無法應答,法眼就代為回答:「是被我們的眼睛塞住了。」
臨濟喝
臨濟義玄禪師是臨濟宗的祖師,早年在黃檗禪師門下習禪,因此承襲了黃檗禪
師嚴峻的禪風。
臨濟禪師常以大聲喝斥接引弟子,故世人稱之「臨濟喝」以彰顯他獨特的禪教
方式。
臨濟的弟子常模仿禪師喝斥,但並不瞭解「喝」的真正作用與意涵,因此有一
次臨濟禪師就對弟子說:「你們總是學著我喝,那我今天要考考你們,如果有
一人從東堂出來,另一個人從西堂走來,兩人同時齊喝一聲,這時你們如何分
辯誰是主?誰是從?如果分不出來,以後就不可以再學我喝。」
不洗塵不洗體
有一次侍者請石梯和尚入浴洗澡,師曰:「我既不洗塵垢(煩惱),亦不洗身
體(本性)。你要我洗什麼呢?」
侍者回:「和尚先去洗,我待會就拿香皂給你。」
石梯和尚聞言,呵呵大笑
明珠一顆
「衣珠喻」是《法華經》七喻之一,大意是說從前有一個貧困的窮人到一位富
有的親戚家作客,親戚為了想幫助窮人,便趁他喝醉酒時將一顆寶珠縫在他的
衣服中,希望他能藉此改變生活。
但經過數年兩人再相遇,富有的親戚見窮人依然困苦落魄,便驚奇的詢問窮
人,為何縫在衣服中的寶珠沒有改善他的生活?
窮人聽了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身懷寶珠但卻不知道,於是便將寶珠取出
改善生活。
空中摘月
有一位僧人問南泉普願禪師說:「天空中有一顆明珠,該如何取得?」
南泉說:「去砍些竹子做成梯子,爬著梯子去天空拿。」
僧人不明白,便又問道:「天空中怎麼能放梯子?」
南泉反問:「不然你想怎麼拿呢?」
天上的明珠就如同我們的自身本性,若能開悟明心見性就能取得明珠,
要是想假借外力成道,就像是費盡心思去搭梯子求取空中寶珠,最後終將白忙
一場。
南泉普願禪師藉這相反的答,激發僧人尋找自我的出路。
有僧人問圓澄嚴禪師:「大藏經中除了經律論之外,還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圓澄嚴禪師回答:「當然有,只怕說出來你不相信。」
僧人說:「只要您說,我就相信,那到底是什麼呢?」
禪師回答:「大藏經中,黑的是墨,黃的是紙。」
道眼不通
有一次法演禪師在打井時,發現泥沙堵住了泉水的出口,於是便借事顯理問僧
眾:「泉眼不通,被泥沙堵塞;那我們的道眼不通,是被什麼塞住了呢?」
僧眾聞言皆無法應答,法眼就代為回答:「是被我們的眼睛塞住了。」
臨濟喝
臨濟義玄禪師是臨濟宗的祖師,早年在黃檗禪師門下習禪,因此承襲了黃檗禪
師嚴峻的禪風。
臨濟禪師常以大聲喝斥接引弟子,故世人稱之「臨濟喝」以彰顯他獨特的禪教
方式。
臨濟的弟子常模仿禪師喝斥,但並不瞭解「喝」的真正作用與意涵,因此有一
次臨濟禪師就對弟子說:「你們總是學著我喝,那我今天要考考你們,如果有
一人從東堂出來,另一個人從西堂走來,兩人同時齊喝一聲,這時你們如何分
辯誰是主?誰是從?如果分不出來,以後就不可以再學我喝。」
不洗塵不洗體
有一次侍者請石梯和尚入浴洗澡,師曰:「我既不洗塵垢(煩惱),亦不洗身
體(本性)。你要我洗什麼呢?」
侍者回:「和尚先去洗,我待會就拿香皂給你。」
石梯和尚聞言,呵呵大笑
明珠一顆
「衣珠喻」是《法華經》七喻之一,大意是說從前有一個貧困的窮人到一位富
有的親戚家作客,親戚為了想幫助窮人,便趁他喝醉酒時將一顆寶珠縫在他的
衣服中,希望他能藉此改變生活。
但經過數年兩人再相遇,富有的親戚見窮人依然困苦落魄,便驚奇的詢問窮
人,為何縫在衣服中的寶珠沒有改善他的生活?
窮人聽了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身懷寶珠但卻不知道,於是便將寶珠取出
改善生活。
空中摘月
有一位僧人問南泉普願禪師說:「天空中有一顆明珠,該如何取得?」
南泉說:「去砍些竹子做成梯子,爬著梯子去天空拿。」
僧人不明白,便又問道:「天空中怎麼能放梯子?」
南泉反問:「不然你想怎麼拿呢?」
天上的明珠就如同我們的自身本性,若能開悟明心見性就能取得明珠,
要是想假借外力成道,就像是費盡心思去搭梯子求取空中寶珠,最後終將白忙
一場。
南泉普願禪師藉這相反的答,激發僧人尋找自我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