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23147
 Raymond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成佛以後也要受報嗎?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先度眾生還是先成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佛教的修行方法(聖嚴法師著)
作者: Raymond 日期: 2011.06.18  天氣:  心情:

目 錄


一、佛教的修行方法 — 3


   (一)修行的意義 — 4


   (二)修行的器量 — 6


   (三)修行的層次 — 9


   (四)修行的方法 — 21


 


二、怎樣做一個居士? — 33


   (一)前言 — 34


   (二)三類法門 — 36


   (三)解脫道與菩薩道 — 40


   (四)居士宜修菩薩道 — 44


   (五)菩薩道的重心 — 49


   (六)居士應具備的條件 — 55


   (七)居士的家庭生活 — 62


   (八)居士的社會生活 — 67


   (九)居士的宗教生活 — 80


 


三、在家居士如何學佛? — 85


   (一)佛學與學佛 — 86


   (二)學習成佛的方法 — 90


   (三)戒 — 94


   (四)定 — 102


   (五)坐禪須知 — 110


   (六)慧 — 115


 


 


一、佛教的修行方法


 


(一)修行的意義


很多人認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裡去,或是關起門來在寺院裡才能修行。事實上「修行」二字固為佛教名詞,但在每個人日常生活裡也都用得到。修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持。我們房子壞了破了要修理,家具破了壞了要修理;同樣的,我們的生理行為或心理行為如果不常檢點的話,我們也會漸漸變成壞人。


中國的曾子所講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說我們應該每天檢討自己的行為。每天若都這樣反省的話,縱有錯誤,也容易隨時改正。


至於「修持」,是修正、修理而且要持之以恆,日日時時,乃至每一秒鐘都要修行。有些人做了錯事,當天或能覺察,且有悔意,到了第二天又會再錯,他沒有勇氣和決心把自己改正過來,那便不是修行。修行則一定要在發覺自己有錯誤之後,加以修正、修理,並且應該切切實實地照修正過的行為繼續努力下去。所以我們說修行要反省自己:不該做的事不再做,該做而尚未做的事,應該就開始去做


 


 


(二)修行的器量


從佛教立場講修行,有大器和小器之分,也就是大修行和小修行之分。中國的孟子曾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以人的立場看,如果能獨善其身地修行,已經不錯,真正能達到這種程度,並不容易,可是在我們佛教來說,這尚是小乘


所謂小乘是相對於大乘而言,大乘不但自己要修行,而且要兼善天下,幫助所有的人都能修行。譬如說:我們現代的交通工具有很多種類,從腳踏車一直到飛機,從水陸到空中,有大有小。但腳踏車只能載一人,而且走得很慢,坐火車則快些又可以載很多人,有時還必須乘輪船或飛機。所以大乘和小乘,事實上就是說自修自度的人,是乘用小的慢的交通工具;自度度他的人,是乘用大的快的工具


能自度已不容易,自度度他當然更不容易。譬如說:自度不了而度他者,就像不會游泳的人,看見有人掉下水喊救命,便跳下水中去救人,結果救不了人,反而自己也淹死在水裡。因此要做大乘也好,做小乘也好,最基本的原則是切實的修行


修小乘也得先學修行小乘的方法,就好像買不起飛機的人,至少先要有錢買輛腳踏車。因此,不論小乘或大乘,修行是第一


 


(三)修行的層次


我們在一剎那間就做大乘菩薩,是辦得到的。不過,大乘並非與小乘對立,大乘之中必包含了小乘,同時也包含了凡夫的人及天,所以大乘本身共有五個層次:1人,2天,3聲聞,4獨覺,5菩薩。修行是一步步上去的,大乘不是比小乘顯得高超,乃在於發心的偉大;大乘修行是為了度眾生,而非僅為自己求解脫。


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家、思想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而專門批評其他宗教或其他思想是害人害世的魔鬼邪說,佛教則不必反對任何宗教及思想。在佛教的立場看,一切方法只要是在道德行為上有用的,都是好的,不過是有深淺高低的不同而已。曾經有位先生,對我說他信道教,也信佛教,他認為佛道是相同的,問我可否同時修行?「佛」和「道」的基本立足點應該是相同的,但在修行的方法上及最終目標的證果上是不同的。雖然是同一立足點,由於方法不同,出發後的力量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就不同了。


從同為一個勸善行善、造福人群的立足點上,佛教可以承認一切的宗教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乃至一切行業的一切好人,都是佛法的一部分,因為佛教承認他們各有其本身的價值,可是他們所用的方法,因對象不同、程度不同,結果也不同。大乘佛教的特點,是教你先發廣大心,發心之後,你仍得根據你的程度來修行。你要先認清哪一樣方法適合你的興趣和性格,或者哪一樣是你所能接受吸收的。那麼,那一樣方法對你就是好的,不論高低,都是大乘法門。


現在,我們按五個層次的修行階段,一一講解下去。


1、人


我們不可好高騖遠,也不可小看自己,因為各人都有他們現在的立場和現在的程度。諸位曾否聽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你們信不信一個殺了很多人或牲畜的人,把刀一放,就可以成佛?假如真有這樣的事情,佛教便不值得信仰,佛也不足尊敬了。不過,這句話的確沒有講錯,因為,「立地成佛」的意思,是指如果能夠把屠刀放下,不再殺生,從此即能開始一步一步地接近於佛,一點一點成功為佛。


還有一句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意思是說,我們向海中一直游出去;或者在海中浮沉漂流下去,是上不了岸的,只有當我們希望登岸而掉過頭時,就朝著岸的方向了,掉過頭來雖非立即登岸,但已面對著岸並且向岸接近,那是不容置疑的事。因此,我們發心成佛,必須先從我們現在的立場和程度做起。我們是人,成佛就必得從人的本位開始,如果人尚不能做好,成佛自是不可能的。


2、天


「天」是指各國家、各民族、各時代的一切宗教所信仰的對象及所嚮往的境界。宗教殊少不求升天,中國道教所謂「白日飛昇」、「長生不老」、「羽化登仙」,都是要升上天去,西方的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也都要求升天。但假如連人還沒能做好,能不能升天呢?的確,有的宗教認為只要信仰神,並且有幸被神選中的話,縱使做再多壞事,也能蒙神赦免而得救升天,這種說法,是不合邏輯的,應該是說:你做好了人,再信仰神,就有升天的可能。


很多人都說佛教是主張出世的,其實佛教更重視入世,如果沒有入世的基本道德訓練,便不可能出世。很多人看我做了和尚,而問我:「喂!和尚,如果人人都做了和尚,人類豈不會在這世界上消滅了?」遇到這種場合,通常我會反問他:「這世界上有幾個像我這樣出家的人?」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能出家或適合出家的。佛教固然願度盡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生死,而事實上並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家。


所以佛教認為先有好的在家人,才會產生好的出家人。如果做父母不盡父母的責任,做兒女不盡孝道,做師長不盡師道,做朋友不盡友道,這種人成為佛教徒的資格是有問題的,出家更有問題。唯有能完成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進一步考慮是否適合出家修行,因此,做人既是升天的基本條件,也是成佛的基本要素


3、聲聞


「聲聞」,是出世的,是把人做好了,做完美了之後,走上出世之路。但出世並不一定要出家,因此在聲聞裡有四個不同的階段,我們稱為:初果須陀洹(七返生死),二果斯陀含(一返生死),三果阿那含(不還生死),四果阿羅漢(解脫生死)。從第一果到第三果,在家人都可以達到,第四果在家人也可以到,但到了那階段,自然而然會擺脫世俗一切名利權勢等欲望而出家去,此時,一切煩惱以及貪欲心、瞋恨心、不明是非之心都斷了,便真正做到了出世,也就是對於世間的物欲——財產、眷屬,乃至自己的生命,均已沒有「我」及「我所有」的繫縛心,這時才真正達到阿羅漢的境界。


所謂「解脫」,是不受任何思想及物質行為的影響,生活在身心自在、生死一如的境界中。所以請不必擔心說:「如果有一天人人都到了第四果,世界上就沒有人了。」我告訴你們:假如我們人人都是無煩無惱、無有苦痛的阿羅漢,豈不好嗎?但是這一天的出現並不容易。


4、獨覺


事實上,獨覺和聲聞是一樣的意義,但由於修行入門的不同而異其名。聲聞是聽到佛說法、僧說法或從經典中看到脫離生死的方法而修行證果的。獨覺則是在沒有佛教的時代,沒有佛經可看的時代,也沒有什麼人說佛法的時代,從自然界某種現象的啟發,得到佛法的真理及開悟解脫的。這兩種都叫作「出世間道」,也叫作出世的佛教。對一般人來說,實在是不容易的事。


5、菩薩


菩薩是最偉大、最崇高的,但也是最平易的,因為從普通人一開始相信佛教,就願意照著佛教所說的成佛方法去做,這便是初發心的菩薩。所以成菩薩要比成羅漢容易。不過,菩薩分成五十二個階段,從最初一層到最高一層——佛的階段,要經過五十二個層次。初開始,我們要做個好人,希望人家也成為好人,不管你是否真有力量幫助他人得到幸福,只要你心裡確是如此希望,這種心就是菩薩心了。


現在請問諸位:假如這座房子發生火警,外面警鈴在響,到處是煙,此時你怎麼想?我想,最初的反應,是想自己如何逃出去,這種只是關心自己安危而不顧他人的人,是不能稱為菩薩的。如果有人首先考慮到,如何使老弱婦孺離開火宅,而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這人就是菩薩心腸了。


地藏菩薩曾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又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的最大志願是到地獄去救人,而不在於自己成不成佛。這一點很重要,最初信佛的人,希望成佛是必要的,當你信佛修行有了相當基礎之時,就要教你把成佛的念頭擱在一邊了,因為,希望成佛的念頭雖好,仍是一個有「我」的妄想,所以你如果希望自己成佛,你將永遠不能成佛。


有「我」的觀念,即是自私心,有自私心而能成佛,那就豈有此理了!菩薩先要試著忘了自己,專為他人,接著雖然終日為救他人而工作,卻把能救的自我、被救的對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事物,也全部忘了,那才真是菩薩。


 


(四)修行的方法


對修行者而言,一位高明的師父是不可缺少的,他可使你少走許多冤枉路,更不致走錯路。在修行的準備工夫上,節制五欲,是很重要的。這是由於五官的媒介會產生種種不好的心理活動,這些由五官反應而生的種種,是修行的障礙。所謂五官的反應,是指眼所見、耳所聽、舌所嚐、鼻所聞,以及身體所觸,而使心裡產生了喜怒哀樂種種情緒,這就叫作五欲。因此,修行的人,對日常物質上的生活要淡泊,不可被聲、色等五欲所迷亂,然後才能講到主要的修行方法。


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叫作「六度」六度是用六種方法,由有生死、有煩惱的凡夫這一邊,到無生死、無煩惱的那一邊去。也就是從生死的苦海到達涅槃,從煩惱的凡夫轉成菩提。就如乘坐一艘具有六種器具設備的船,航向對岸成佛的路上去,這就叫六度。


1、布施


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錢也無力的人怎麼辦呢?那你從旁用嘴說兩句好話好了,啞子呢?那就只要心想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滿心歡喜。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錢、出力,專門叫人去做好事、幫忙人,是否也算是布施?事實上,他勸人為善的行為,即是出力的布施。


世界上行善布施的人,並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謂同病才能相憐,自己有痛苦、有困難,覺得需要人家幫助,因此見到別人有痛苦困難,便也希望有人去幫助。有人厭惡不肯出錢做善事、布施的富人,而稱之為「為富不仁」。其實富人的錢,如果不是橫財,原是由於捨不得用錢,把一個錢一個錢省下來,積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錢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們應該勸富人布施,但不可挖苦他。


布施有二個對象:一是布施貧窮的人,即是幫助需要救濟的人;另一是布施宗教團體,即是佛教說的佛、法、僧三寶。


我在紐約曾對學生說,你們要多多布施給三寶,有一個學生嘻嘻笑起來,我說:「你笑,是不是因為我是三寶中的出家人,我要你們布施,要你們不可貪心,結果把錢都給了我?」他說是的。


諸位有沒有想到為什麼要布施三寶?佛教說布施三寶比布施窮人功德來得大。我們用錢救助人,是希望以一個錢救十個人,還是希望一個錢救不了一個人?布施給三寶,三寶所做的事是,幫助所有需要救濟的人得到佛法。因為人類的真正痛苦,不在於缺少物質佛教的重點是幫助人們在心理上解決痛苦、解決煩惱,這是徹底解決痛苦的方法。布施給三寶,三寶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解決重大的問題,所以布施三寶比布施窮人的功德來得大。


也有人說,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沒有錢布施給人,是不是也修布施功德?告訴諸位,布施並不全是用錢,而且,用錢財布施只是小布施,用佛法智慧布施才是大布施因為救濟人身的困難是小布施,救濟人心而得解脫生死的痛苦是大布施。我在此地講「佛教的修行方法」,做的就是大布施。


2、持戒


第二「持戒」,持戒不僅僅是守清規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該做的壞事應該戒除,已戒除的壞事不應該再做;沒做過的好事應該去做,已做過的好事應該持續不斷地做下去。總而言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3、忍辱


第三「忍辱」,忍辱不但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所得到的快樂。如果能忍受痛苦、忍受快樂的話,就是我所說的「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了。


4、精進


第四「精進」,精進是為了我們肉體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所謂肉體的生命,是指血肉之軀的生活現象;佛法的法身慧命,則是我們的信仰所賴以延續的活動現象為了神聖的悲願,我們要花最大的努力,不灰心、不退縮地做下去,便是精進,假若沒有精進的精神,便可能凡事虎頭蛇尾,或者一曝十寒。那麼,無論是對日常的生活,對身體的維持,以至信仰生活的修持,不是半途而廢,便是萎靡不振,無法達成預期的目的。


5、禪定


第五「禪定」,我教禪定,分成三個步驟,也可說分為三個階段,而達到三種不同的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雙亡。


(1)身心平衡:就是使我們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們便是正常而健康的人。(2)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經驗所希望達到的境界。即是我和世界萬物合而為一,凡是中西歷史上的大哲學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達到這一階段。(3)物我雙亡:只有禪才能達到這一目的。


禪,就是教你達到「無」的境界;無,並非等於沒有東西,而是沒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並不等於物我合一。物我雙亡是到了真正開悟之後,覺得我們這個世界完全是假的,雖然是假的,世界還是照常存在。在此三階段之中,我們又可以用三個名詞來解釋。


(1)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階段。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狀態之下的平靜安逸的自我感。(2)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階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萬物的存在合而為一,不管上帝在我心裡或我在上帝裡面,都是大我的觀念。(3)物我雙亡是無我的階段。既無小我,也無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潑地、無礙地存在


諸位不要以為修禪定必須要靜坐。修禪定有許多方法,靜坐只是一種基本方法而已,禪的開悟,並非只靠靜坐,只是開始時,需要靜坐的基本訓練。實際上念佛、誦經、懺悔、禮拜、祈禱,無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禪的初步工夫,便是如何訓練你的心力集中。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便是心力集中。心無旁鶩,只有一個念頭,集中在一個念頭,這就是禪定的初步工夫。所以諸位不可把禪定的範圍看得太狹小,禪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內的,禪是通於大小三乘及顯密二教的。


6、智慧


第六「智慧」,智慧包括三個項目:聞慧、思慧及修慧。聞慧是經由眼耳所見所聞的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啟悟。思慧是看到、聽到,或學到東西以後,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修慧是從修行前面所說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及禪定的五種方法中所得的悟境以上六種修行方法,是一體的,其重心則在智慧上。不過,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則必須兼修其他的五種方法。如果撇開其他五種,僅修其中一種,譬如說老是打坐的話,縱能開悟,悟也不會深的。


在此,我要告訴諸位,為什麼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後,因為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無非希望修行者的最終目標是智慧,得到了智慧,即是開了悟,開悟可使人們擺脫煩惱如果想得到智慧,一定要解除自己的煩惱;煩惱解除了,智慧自然出現;智慧出現了,煩惱便解除,這是循環而互為因果的,所以修行愈深悟境愈高,智慧愈深煩惱愈薄。


最後為諸位祝願,身心愉快,法喜充滿。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四日講於加拿大多倫多市中山紀念堂,簡許邦居士錄音,張劉佩珍居士筆錄,本文收錄於《佛教入門》)


 


二、怎樣做一個居士?


(一)前言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稱為居士。那麼,做為一個居士,和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麼不同呢?佛教在中國,信仰的人最多,誤解的人也最多;多數人以為的佛教,就是那些供奉偶像的寺廟,那些為死人念經的僧尼,那些木魚、鐘磬……就代表了佛教。所以,也就認定佛教是消極的,是逃避現實的。


其實,那些只是出家人的佛教,而且還是變質流俗了的佛教。佛教的根本精神,幾乎已被這股流俗的浪濤所吞沒。佛教的信徒,分為出家與在家兩大類;出家人的本務是修道與傳道,並住持佛教;至於表達大乘入世的菩薩精神,並做佛教的外護者,卻是在家的居士


 


(二)三類法門


修學佛法的法門雖多,若從大體上說,可分三大類:


第一是人天道。


第二是解脫道。


第三是菩薩道。


學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脫道;學佛的著力點,卻在於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生死與解脫的最大關鍵。所以,學佛的人,不能離開了人天道而另求解脫道。


解脫道的求取,也不等於佛果的圓成;解脫生死的人,並不就是成了佛的人,要想成佛,必須將人天道與解脫道兼顧並重,這便稱為菩薩道。


從性質上說,人天道是偏重於福業的經營比如布施、救濟、放生、戒殺、社會公益等事解脫道是偏重於慧業的修持,比如持戒、修禪、拜佛、念佛、聽經、看經等等。最要緊的,還是在於戀世與出世的區別:如有戀世的心,雖修慧業,仍是人天福報;如有出世的心,雖營福業,也歸解脫之道


毫無疑問地,學佛的目的,不在人天道;佛教的態度,也不僅在解脫道。自求解脫,也要使得一切眾生求得解脫自求解脫是慧業,助他解脫是福業,福慧雙修的,便是菩薩道。可見,佛教的宗旨雖是出世的,佛教的方法卻是入世的。因為自求解脫,是求解脫世間的種種苦惱,所謂出世,也是為了出離世間的苦惱。救濟眾生,是為幫助眾生解脫世間的種種苦惱,雖然出世,卻不逃世。同時,佛教所謂的解脫,是重於心——精神的自在,不受五欲(粗)煩惱束縛,這便是心解脫,便可離欲界而生色界、無色界,乃至出離生死;若能不受無明(細)的習業及無知的束縛,便是慧解脫,便可超脫生死,乃至成佛。因此,解脫了的人,固然不受生死的束縛,但也並不就是不受生死,因為為了度眾生,他們仍須生死不過,他們的生死,是出於自由意志(願力)的自主,不同於一般凡夫的生死,是由於煩惱造成(業力)的牽引。正像一個去監獄為犯人講演的自由人,雖也進入監獄,接觸了犯人,但他的心裡感受,與被法律制裁而監禁在獄中的犯人是不同的。所以,已經解脫了的人,雖入生死,仍不以生死為苦;雖在生死,卻不受生死的束縛。


 


(三)解脫道與菩薩道


修持解脫道,毫無疑問,是佛教的本意;解脫道的修持工夫,也毫無疑問,是以出家的身分為宜,至少,出家人的牽掛沒有在家人那麼多。所以,出家人可證小乘四果,在家人最多只能證到三果,南傳的北道派,雖主張在家人也可證到四果,但其既證四果,必然就會出家。


說到菩薩道,無疑地,菩薩道的精神,是佛教的根本,菩薩道的修持者,則以在家的身分更為相宜。至少,在家人的生活範圍,可比出家人更大更廣,深入群眾而接觸群眾,正是攝化群眾的最佳方便。所以佛經中的菩薩,除了極少數之外,都是現在家相,乃至最後一生在兜率內院的菩薩,也是現天人相,而非出家相。當然,現在家相的菩薩,並不即有男女性的差別三界內的色界天,已經沒有男女欲,何況是聖位的菩薩。菩薩多現在家相的原因,乃在說明菩薩道的修持者,最適合在家人的身分。


解脫道是可貴的,但還不如菩薩道更加可貴。因為菩薩道的修持者,除了自求解脫,還要助人解脫;既是解脫道的求證(或已取得)者,也是人天道的實行者。從實質上說,菩薩雖現在家身,卻比出家聖者更偉大。這也正是大乘佛教一向責斥小乘心行的基本原因。


但是,在家人實踐人天道的福業是容易的,只要出錢出力,多做社會公益的慈善事業就行了。至於要求在家人能像蓮花生於污泥而不為污泥所染——修持解脫道,那就比較難了。如果只行人天道而不修解脫道,那僅僅是人天道而非菩薩道,只能換取來世人天界中的福報,不能解脫生死,更不能自主生死。這也就是出家人比在家人更加尊貴與超勝的因素之一。


根據這一要求,便可進一步知道,同樣是在家人,信佛與未信佛的人是不同的。未信佛的在家人,縱然他是最偉大的慈善家,那也僅可獲得人間及六欲天的福報,福報享盡,仍要墮落三塗——傍生、餓鬼、地獄中去受苦。至於信了佛的在家人,縱然不能確實修持解脫道,也能對於解脫之道,生一嚮往之心,所以也必將進而修持解脫道;今生修不成,來生、乃至許多許多的來生之後,必將有修成解脫道而得到解脫的希望。信佛的在家人,縱然不能積極地經營人天福業,最低限度,也不致積極地造作三塗的惡業。所以,同樣是在家人,信佛的人要比未信佛的人,前途更有希望,也更有保障。


 


(四)居士宜修菩薩道


到此,我們就要談到居士的問題了。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多以為「居士」這個名稱,是佛教稱呼在家男女信徒的專有名詞,其實不然。


在佛教的原始聖典中,尤其是在律部之中,居士乃是俗人的通稱,梵語稱為「迦羅越」,不論信佛、不信佛,凡是居家之士,便可以稱為居士。男的稱居士,女的稱居士婦,這是對已婚俗人的通稱。故鳩摩羅什法師的解釋是:「外國白衣多財富樂者,名為居士。」《十誦律》卷六則說:「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羅門種,餘在家白衣,是名居士使者。」


在中國,運用居士一詞的,也不是以佛教為始。在《禮記》中就有「居士錦帶」一語,那是指為道、為藝的處士,含有隱士的意義,所以在中國古籍中,往往見到一些文人雅士,每喜以居士自號,但那並不表示他們是佛教的信徒。


佛教習以居士稱呼在家的信徒,大概是從維摩詰居士而來;維摩詰居士,確可稱為居士,但也因此而被後人附會,如慧遠大師《維摩義疏》卷一說:「居士有二:一、廣積資產,居財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


正因如此,居士一名,漸漸地,也就成了佛教的專用。清朝的彭際清,編寫一部在家佛教徒的傳記,也以《居士傳》命名。實際上,以居士稱呼學佛的居家之士,固然沒有什麼不可,若以中國人的觀念,以隱士的涵義,來比附學佛的居家之士,那是不妥當的,甚至是意義相反的。因為,隱士是過獨善其身、明哲保身的生活;而居家的學佛之士,應該是菩薩道的實行者,為度眾生,可以不惜生命、自求解脫,也必助人解脫,這怎麼可以與隱士同一意義?


然而,既已相沿成習,我們也只好隨俗稱呼了。


照理,一個名副其實的在家居士,便是一位大乘的菩薩。


雖然,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並不是簡單的事,太虛大師曾說:「正須入祖位者,乃能弘大乘教,否則……但能令得人天權小之益,及種大乘善根,不入大乘。」(《佛法導言》)要到禪宗的破三關,相當於六根清淨位,才入祖位,入了祖位,才能弘揚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菩薩道,真是難能可貴。


可是,我們總不該因為菩薩道的難行而不行,雖然不能即生成就優入聖位的大乘菩薩,如若繼續種下大乘的善根,終究必將成為優入聖位的大乘菩薩。


所以在家的居士們,不要氣餒,在家人雖在解脫道的求取上比出家人相差一階,然在菩薩道的實踐上,卻比出家人的條件優勝得多


 


(五)菩薩道的重心


我們知道,人天道的主要德目是五戒十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為五項必戒的德目,故稱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稱為十善。詳細內容,請參閱拙著《戒律學綱要》第三篇〈人間天上的護照〉);解脫道的主要德目是戒、定、慧的三學菩薩道的主要德目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六度包含了三學,三學又包含了五戒十善。所以,菩薩道才是佛教的根本道。


然在六度之中,乃以布施為首,可見,菩薩道的實踐,是以布施為重心。因為要度眾生,必須先要安慰眾生,先使眾生在物質上與精神上得到了安慰,然後才能對你發生好感,接受你的化導,並也信任你的化導。


布施,分有財施、法施(離苦的方法)、無畏施(給怯弱者鼓勵)三種。財施屬於物質的,法施與無畏施則屬於精神的。理想的布施工作,最好能三種並重,但一般的眾生(人),在現實生活的驅迫之下,對於物質的要求救濟,遠比對於精神的要求寄託,更為急切。因此,首先使他吃飽了、穿暖了,才能談精神的追求。在佛教,以布施的工作來說,居士要比僧尼更能做得徹底,因為根據律制,出家人是不該有財富也不會有財富的,既然沒有財富的積蓄,對於物質的布施,就無法做到。即或今日的僧尼,未見有幾人是把銀錢一戒持得清淨的,但是除了公有的寺產,也不致有太多的私產。所以,出家人只能以佛法布施,以無畏的精神鼓勵,卻不能利用物質來救濟。雖在佛經中說,布施的功德,以佛法的布施最為殊勝。但前面說過,接引眾生的先決條件,應以物質的布施為優先。至於教化眾生離苦得樂——走向解脫之道,那才是佛法的功能,這個功德雖大,卻不是解除現實貧困的直接方法。同時,在所有的出家人之中,能以佛法及無畏來布施的百分比,也是相當低的。我們在原始聖典中可以得到證明:佛世的出家弟子,經常隨從的,約有一千人左右,那些多數是大阿羅漢,此外的凡聖僧尼,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但在僧團中能起領導作用的,不過數十位而已,至於弘化方面有大成就並有名字記載的人,比例上也是非常之少。雖然聖典的記載,不免掛一漏萬,但在法施方面真起大作用的人,確實不會太多,那當屬於事實。後世的僧尼,當然更加不用說了;因為出家人是以修持解脫道為主,行有餘力,才能談到救濟眾生的工作。


至於居士,如果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菩薩道實行者,也便可以做到三施並重了:那就是自己有財富,可用物質救濟貧困,自己也深通佛法的勝義,可以用來教化眾生,安慰眾生,鼓勵眾生。


所以,真正的大乘精神,雖由出家的大菩薩乃至佛陀來攝化,一般凡夫的出家人則不能充分表達出來,唯有發大心的在家居士,才是菩薩道的理想實行者。


當然,這裡所說的理想居士,在歷史的記載上,也是數得清的。至於一般的居士,確實不容易做到理想的境地;有錢的居士,能夠以財物布施;但也僅止於財物的布施,未必能夠深達佛法的勝義而用佛法布施。若期望他們進一步地對於解脫道的欣求,那是難上加難了(當然不是沒有);所以,他們的布施,仍是局限於人天福業的經營。


對於深達佛法勝義的居士,雖可做到法施,但他們未必就是大富長者,對於物質的布施,也就力不從心了。大多數的正信居士,是在人天道與解脫道的交叉路口徘徊,既嚮往解脫道,卻又無法擺脫人天業;乃是在人天業中,慕求解脫之道。他們當然還是幸運的,也是可敬的,最低限度,他們必將走上解脫之道,乃至走上真菩薩道。


 


(六)居士應具備的條件


上面是講理想的居士。理想的居士,是從一般的居士中產生的,也是要從一般居士的立足點上做起的。


那麼,一般的居士,應具備什麼條件呢?


《雜阿含經》卷三三第九二七經等的規定在家居士,應該具足五個條件,稱為「五法具足」,那就是:


1、信具足


信心第一要緊,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問題,都是不必談的。對佛教,首先要有正確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們離苦得樂,所以要信仰。佛法是由佛說的;佛法是由僧眾結集(編輯)、傳流、住持、弘揚的,所以也要信仰。合起來,便是信仰「佛、法、僧」,稱之為三寶。信仰的入門,便是皈依三寶;皈依三寶,是將整個身心,無條件地汩沒在三寶的光輝與恩德之中,皈依三寶之後,便能從三寶的啟導之下,得到人生大道的指歸——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


2、戒具足


主要是指五戒——不殺生(不殺動物,而非只是吃素)、不偷盜、不邪淫(不與夫婦之外的異性交媾)、不妄語、不飲酒。五戒本是三皈弟子的必修德目,皈依三寶與受持五戒,本不該看作二個階段的二層意義,如果皈依了三寶而不受持五戒,好比只向學校登記註冊,而不真去上課求學,那只是種善根而得不到現實的利益。五戒十善是人天道中的人天業,如果不能受持五戒,那就連人天道中的人天果位都保不住,豈能解脫生死?


如果嚮往出家生活,而又為現實環境之所不許,那也不妨於五戒之外,可以另於每月陰曆的六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後兩日),受持以一日一夜為期限的八關戒齋,所謂八關戒齋,是指:


(1) 不殺生


(2) 不偷盜


(3) 不淫(一日一夜不可與異性交媾)


(4) 不妄語


(5) 不飲酒


(6) 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


(7) 不坐臥高廣大床


(8) 不非時食(俗稱持午,過日中之後,只許飲水,不得進食——這一條戒的詳細內容,請參閱拙著《律制生活》一書中的〈佛教的飲食規制〉)


有關八關戒齋的詳細內容,請參閱拙著《戒律學綱要》第四篇〈了生脫死的門徑〉。


如果修菩薩道的居士,另外可以加受菩薩戒,這雖不是《阿含經》中的規定,但在大乘佛教的居士,確有受持菩薩戒的必要,因為受戒一事,相似於宣誓,且比宣誓的意義更莊嚴,比宣誓的效用更宏大。戒的力量乃是抗惡性極強的防腐劑。


菩薩戒的主要內容,請參閱《戒律學綱要》第七篇〈三世諸佛的搖籃〉。


3、施具足


施的內容,是以尊敬心供施父母、師長、三寶;以悲憫心布施孤苦、貧病;以公益施捨促成社會大眾的福利。


4、聞具足


持戒、布施著重於福德的培養與經營,但若要求得佛法的正知正見,並期如理奉行佛法,就必須從聞法入手。


看經也是聞法之一,但是,經義博大精深,親近善知識,「往詣塔寺,專心聽法」的點化講授,仍是必須。這也是居士進寺院的最大目的。


5、慧具足


這是對於真諦的體會或領悟,也是從聞法的精進實踐而得的一種實證經驗。佛陀時代,每對俗人說一次法,便有很多人,由聞法而見諦,證得初果,那就是慧具足的典型。


 


(七)居士的家庭生活


一個居士,雖然皈依了三寶,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該照著俗人的生活軌範去生活,而且要比沒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積極、更和諧、更美滿、更有朝氣、更有活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敬仰,並使他人樂意來接受自己的影響。


俗人生活的第一要務,便是建設和樂的家庭。對父母要盡孝,對子女要慈愛,敬與養,教與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盡了父母與子女的責任。夫婦是家庭的重心,彼此一定要堅守貞操,要敬愛、體貼對方,夫婦間的感情融洽了,縱然是菜根布衣的生活,仍是一個可愛的家庭。


家庭和樂,主要是建立在夫婦之間的感情上;家庭的幸福,主要是賴於經濟收支的平衡。居士應當從事各種正當的職業,來謀求生活所需,除了屠業(包括漁業及葷菜館等)、盜業(包括賭業及走私等)、淫業(包括酒家、舞場、妓院等),其他的或農、或工、或經商、或公教,都是可以選擇的。有了收入,必須量入為出,在《善生經》中,佛為居士的收入,分作四份來處理:一份為飲食(家計的生活),一份為田業(營業的資本),一份為貯藏(家中的儲蓄),一份為給予耕作商人而生利息(放款的利潤)。以這樣的經濟計畫,來計畫家庭的經濟,實在是最安全也是最科學的分配。


但是,經濟的作用是在促成生活的幸福,是在達成道德的目的。所以,佛陀責斥收入超過支出的守財奴,把他們喻為餓死狗;更責斥支出超出收入的人,把他們喻為沒有種子的優曇坁G。


先把家庭經濟的基礎鞏固了以後,除了家庭正常生活所需,如果仍有餘力的話,就該用於家庭以外的福德——供養三寶及公益慈善等事業。所以《雜阿含經》中也說,居士的財產,應該分作三種用途:一是供養父母;二是養育妻子兒女乃至賙濟親屬、朋友、僕從等;三是供養沙門、婆羅門(三寶即在其中)。


一個居士,應該時常親近三寶,但如不顧家庭的事務,放棄了對於父母子女及夫婦的責任,專來親近三寶,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已經盡了對於家庭的責任。


一個居士,應該無條件地供養三寶,但如剋扣了父母的所需,減少了子女的營養,節省了丈夫或妻子的生活費,降低了僕人的工資等等,拿來供養三寶,那也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得到了對方的心許,或者是出自各人的自動。


一個居士,不能由於信佛而破壞了家庭的和樂,應該由於信了佛的緣故,而使家庭更加和樂。否則,你的家人因為不滿你不顧家庭只顧三寶,不但對你起反感,也連帶著對佛教起反感。這樣一來,你本為了恭敬三寶,卻使你的親人變成了三寶的反對者,這是非常不幸的事。我在前面說過,居士是理想的菩薩道實行者,菩薩是以救度眾生為要務。如今,你把自己的親人,拒之於三寶的千里以外,還談什麼救度眾生呢


 


(八)居士的社會生活


有人說,人類是社會的動物,所以凡是人的生活,便不能脫離社會。所謂社會的定義,應該是「有組織的團體」,所以我們最大的社會,可以包括全體人類;最小的社會,可以小到僅僅是二人以上的結合。


因此,家庭是社會的基礎,社會是家庭的擴大。家庭可以小到僅僅是夫婦二人的結合,社會可以大到全人類的組織,乃至在未來的太空世紀,可將星際的人類也概括在內。所以,社會的涵義是不受空間及時間所限制的。


從佛教的立場來看,一個在家的居士,他所活動的範圍,可比一個出家的僧侶深廣得多,他所隸屬的社會,也比出家的僧侶繁複得多。所以,就居士而談社會生活,乃是必須的。一個居士,在家庭中,有著很多的身分:對父母而言是兒女,對兒女而言是父母;對弟妹而言是兄姊,對兄姊而言是弟妹;對配偶而言是夫妻;對父母的父母,對兒女的兒女,乃至對親屬的親屬等等,皆會成為各各不同的身分。由一個家庭擴大而成為一個家族,再擴大至家族以外的社會:對老師而言是弟子,對弟子而言是老師;對長官而言是屬下,對屬下而言是長官;對政府而言是人民;對團體而言是團員、黨員、社員、會員;尚有朋友的朋友,關係人的關係人等等,都是形成社會形態的因素。一個居士,就是生活在如此繁複的社會關係之中。一個理想的菩薩道實行者,便很樂意生活在如此繁複的社會關係之中。因為,有了關係,才有接觸的機會,有了接觸的機會,才能引導他們皈向解脫之道的唯一處所——佛法僧三寶


但是,要度眾生,單憑一股宗教狂熱的情緒是不中用的。宗教的狂熱,固然能使人們生出赴湯蹈火的勇氣,去宣傳、去辯論、去衝鋒、去陷陣、去戰鬥、去犧牲,但那決計不能持久,也決計不能產生深遠的良好影響。


佛教以服務社會為菩薩道的表徵。佛在往昔的無數生中,以種種身分、種種形態、種種方式,深入種種的族類群中,每每能居王的地位。所謂王,就是領袖,那些領袖的地位,不是仗武力得來的,全是以服務大眾的道德價值所感召而致的。因此,唯有真正能為大眾謀幸福的人,才是最夠資格做大眾領袖的人,才是最能贏得眾望所歸並心悅誠服的人。否則,那不是王,而是賊、而是盜、而是匪、而是梟!


所以,一個理想的居士,雖然不必在任何場合都要以領袖的姿態出現,至少,他該是受到任何場合所歡迎的人,乃至是能受到任何場合所尊敬的人。可惜,就我所知,有些居士,信佛學佛之後,竟與他們的社會關係疏遠了、冷淡了、隔閡了,甚至被人視為孤獨、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當然,這是由於他們慕道心切,他們一心嚮往解脫之道的出世生活,所以跟他們的社會關係漸漸地脫節、接不上了。但是,我要告訴他們,這不是一個居士應有的態度,修道的居士,也不該如此。縱然是出了家的人,對於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對於社會公益仍當要熱。事實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證大果位的人,對於社會的大眾,無一不是熱烘烘的。這種熱,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


信佛學佛,是為發菩提心,信佛學佛之後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豈不成了背道而馳?最低限度,一個居士不該是惹人討厭的對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乃至是虧辱了職守!既然不盡職守,仍然享受職守上的待遇或權利,便是一種債務,便是一種罪行,便是一種因果!那絕不是一個居士的本色。實際上,人,凡有生活的權利,必然也有生活的義務,即使出了家的人,也不能例外一個佛教徒的本色,應該是多盡義務,少享權利,才能獲得他人的愛戴。


因此,佛為統攝一切團體(社會)的要求,說了四種德目,稱為四攝法。攝是統攝和攝受,也就是領導或化導的意思。所謂四攝法,就是領袖人物所不可缺少的四種處世方法,切實地做好了四攝法的工作,便能感化群眾,也能領導群眾。四攝法的內容如下:


1、布施


布施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佛教凡是涉及社會人群的德目,無不注重布施,凡是有居士的德目,無不鼓勵布施,所以在《優婆塞戒經》中,雖列六度,但卻特別著重布施一度的反覆闡揚。因為唯有布施,才能使得社會的貧富得到適當的調節,也唯有布施,最能表達佛教的慈悲精神。一般人誤會了布施的原義,以為施主的名稱,是居士對於寺廟所專用。事實上,為三寶出錢,最好稱為恭敬供養,為貧病孤苦的賑濟,才是名副其實的布施。居士以財物布施,可以稱為施主,僧尼以佛法布施,又何嘗不是施主?說也難怪,末世的僧尼,多數只知勸請居士們為寺院出錢;對積極舉辦佛教公益事業的鼓勵,卻又很少做到,這是今後中國佛教的一大課題!


布施是一種福業,佛將福業的對象分為八類,稱為八福田,那就是:佛、聖人(是大小乘未登佛位的聖者,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和尚(親教師——是指出家人受戒時的主持人),阿闍梨(軌範師——是教讀師、依止師、戒師、皈依師等)、僧寶、父、母、病人。在這八種福田之中,居士在家應當首重父母,其次是佛、聖人等,不供養父母而來供養三寶,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但是《梵網經》中又說:「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這就是鼓勵大家多做慈濟事業。供養三寶當然要緊,救濟貧病於死生的邊緣者,尤其要緊。平時除了父母,當以供養三寶為第一;遇到特殊情況,若有餘力,當以濟困扶厄為第一。這是居士們必須明白的事


2、愛語


所謂愛語,不是談戀愛,也不是阿諛諂媚,而是用和悅的態度,來與他人共同談論,這是由於悲心的自然流露。因為,菩薩看眾生,沒有一個不是自己的至親骨肉,沒有一個不是大善知識,沒有一個不是未來的佛。所以,只有敬之愛之而唯恐不及。佛教所說的愛語,不僅是談話的技巧而已,而是一種真誠懇切、和藹融洽、感人肺腑的談話。這就是得到了佛化實益之後的一種受用、一種智慧、一種修養。比如,對於苦難者的慰問,對於失敗者的鼓勵,對於成功者的讚美,對於頑劣者的勸勉(必要時也可以訶斥來達成勸勉的目的)等等。一種和悅而懇切的談話,總是受人歡迎的,這種談話,便能促成社會的和樂、進步、安寧。我們知道,最善於調解糾紛的人,也必是最適宜做領袖的人,至少也是最受歡迎的人。萬一遇到不可理喻的人,那也只好由著他去,不必勉強。


3、利行


所謂利行,是指對團體公益的謀求和促進,用現代名詞來說,就是為社會服務。現代民選的官員,競選時也都是說為了服務國家、服務人民、服務鄉里等等。實際上也的確應該如此,我們在任何一個團體,均可體驗得到,凡是最能為團體利益著想,並且最能幫助大家解決困難的人,必然也是眾望所歸的人,一個偉大的領袖,必然有他對於社會所付出的貢獻——服務。


4、同事


所謂同事,是將自己融入於他所處的社會,將自己變為社會所公有的人,隨著社會的需要而改變自己,而變成社會所需要的一個人。釋迦世尊在菩薩階段的隨類應化,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都是同事的最佳典型。但是,將自己融入社會,並不等於隨著社會的感染而消失了自己。融入社會的目的,是為了領導社會、感化社會。所以日本的道元禪師把同事的定義解釋為:「初使自己同於他,後則使他同於自己。」(《正法眼藏.四攝法卷》)


總之,四攝法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德目,小至一家,大至全人類,能有多大程度的實踐,必有多大程度的效果。一個居士,應當隨分隨力地去做,才不致被教外的人誤以為佛教徒是消極的逃世者,才能進一步地化導社會而淨化我們的社會。


 


(九)居士的宗教生活


從原始聖典阿含部及律部中看,居士的宗教生活,也就是三皈、五戒、八正道、五法具足、四攝法等的生活,居士與一般俗人生活的不同處,也是從這些德目的實行之中表露出來,這些德目,上面已講過了。


所未講的,是修持解脫道的問題。解脫道不離戒、定、慧,這可參閱拙著《學佛知津》一書中的〈怎樣修持解脫道?〉,便可獲得一個概要。在此不再贅述。


但是,在一個居士的日常生活中,必須每日抽出最低限度的時間,來將身心全部交給自己的信仰,如能定時定數那是最好,至少每天不得少過二次,這樣才能得到修持的力用配合自己的生活環境,拜佛、靜坐、誦經、念佛(如環境嘈雜,觀想默念即可)、懺悔(包括毫不容情地反省,至誠懇切地悔過,以及對於三寶恩德的感仰),選定一、二種,做為日常的恆課,但於懺悔一項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斷地懺悔之中,才能不斷地改往修來,才能不斷地邁向成佛之道;唯有天天都是生活在「覺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才是最能變換氣質的人,才是最有新希望、最有新發現的人。古人的宗教經驗,往往也是從懺悔之中得來的。懺悔不一定要儀式,跪著、坐著、站著,均無不可。不過,凡在功課之時,必須放下萬緣,一心皈命,縱然少到每次僅僅數分鐘,行持久了,日子長了,必有效驗可觀;至少,對於人生的境界,必將開朗豁達。這也就是解脫道的實踐工夫


如果時機因緣許可,應當設法多參加寺院中比較長期的法會,全力精進。但也不能僅靠參加法會,否則便成一曝十寒,得不上力。


居士如果希望吃素,那是很好的,但你一定先要求得家人一致而充分的諒解;如果希望在每月的六齋日受持八關戒齋,那你至少要預先徵得你丈夫或妻子的同意。否則,因學佛而使家庭失去和樂,那是不應當的。


總之,一個居士應當是一位菩薩道的實行者,首先要變換自己的氣質,再來佛化家庭然後佛化社會。居士當擁護三寶,切不可毀謗三寶。


(本文係應佛教文化處的要求而寫,曾於一九六四及一九六五年單行印刷兩版,收錄於《學佛知津》)


 


三、在家居士如何學佛﹖


(一)佛學與學佛


很多人都以為佛學很不容易懂,因為專門性的名詞太多、經典太多、論書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別也太多,初進佛門的人,頗有望洋興嘆而不知何取何捨的困難。即使是專門以研究佛學的學者而言,也很難找到幾位精通全部佛學而了無疑問的人來。因此,「佛學」二字,對於一般人來講,的確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其實,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宣講的佛法,是將他親自體證到如何成佛的方法,告訴我們。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來修學,並不期望他的教義被視為一派哲學的體系,也不會希望學者們把他所證得的佛法看作一門學術,放到研究室和圖書館裡,讓人用科學方法去研究。所以,從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論,只有學佛,沒有佛學。


學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唯有學佛,始有轉凡成聖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學,是一門研究的人文科學,它能告訴我們佛教在形態和地域上的演變,以及在思想上的發展,也就是將佛教的教團史和教理史,做各種角度的分析和考察,而視之為佛教的考古學、社會學、文學和哲學,它並不負有勸人信仰和實踐的責任


一般人所說佛教的難懂,應該是指佛學,而不是學佛。因為,釋迦牟尼佛當時向弟子們宣說的佛法,如果難懂的話,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階層去;即使現在,我們從比較原始的佛經中,仍可體味到釋迦佛陀的教義相當樸實,與一般人的生活行為有密切關係。所以,我敢向諸位肯定地說,學佛很容易懂,大家以為難懂的,是指佛學。


凡一樁事物,歷史久了,堆積在它上面的東西,必然愈來愈多,清理這些堆積物,便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而從這些堆積物裡,找出最簡單、最根本、最平實的方法,來讓大家實行,便是學佛的工作。可是,要做這番找的工夫,也非普通的人能夠辦到。這就是我們身為法師的責任,法師們應從難懂的佛學之中,找出易懂的學佛方法,來告訴廣大的群眾及佛教徒。


因此,我們要弄清楚,佛學雖難,學佛卻易。佛學的研究,雖非釋迦佛陀設教的目的,但站在文學的立場,對佛教做學術性的研究,仍是值得鼓勵的。不過,對於廣大的信眾而言,佛經不是讓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著去實踐的,實踐佛的教義,便稱為學佛。


 


(二)學習成佛的方法


佛教,不是唯物論的宗教,卻是無神論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論的宗教,雖然也有各種對於道德生活的教訓,那是為了求得神的眷顧和救濟,信徒們才去遵守那些所謂神的啟示,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所信的經典中記載的神,是宇宙間唯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的,人們除了接受神的啟示,沒有別途可以選擇。所以,他們是為信仰神有權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訓,他們無權因為遵守道德生活,而求達到與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無權向神要求,非把他們救濟到天國去不可。


這與佛教頗不相同。佛教以為,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是由我們生活在這環境中的每一個人的業力感得的,也就是說:我們在過去的無數生死之中,造作了相同相類的行為;結果便形成一個讓我們共同來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環境。所以,佛教不承認宇宙間有任何絕對權威的神


佛教同樣強調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釋迦佛陀所說的法——成佛的方法,絕對正確,絕對真實。在你信仰之後,便該照著佛陀所示的方法,實行於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佛教徒雖將佛陀視為崇拜的對象,但與他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的,寧可說是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來做,漸漸地,便能達到解脫一切身心苦惱的目的。


佛陀,是從一切的身心苦惱中得到了解脫的人,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偉大人格,但是,佛陀的偉大,雖充滿於時間與空間,卻不佔固定的時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


釋迦佛陀在世的時代,隨緣開示,應機教化,所說的佛法很多,歸納起來,不出戒、定、慧三個項目的範圍,我們學佛,其實就是學這三項。世間可學的東西很多,那些都是苦樂相對的、有限的、得失交替的、變動無常的,所以佛教稱其為「有漏之學」。戒、定、慧名為「三無漏學」,學這三項東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漏失繼續學到佛的程度為止戒、定、慧雖分三個項目,事實上有連鎖的關係,如同一物的三個支點,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須先有禪定的工夫,如希望得到禪定工夫,須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愈清淨,愈可助成高深的禪定,在深定之中,便能產生超人的智慧;回轉頭來,再以智慧的判斷和選擇,來指導持戒的宗教生活,來鑑別禪定工夫的深淺和邪正。


 


(三)戒


戒的定義是:有所不為,有所不得不為,它含有訓誡、規勸、警告、指導等意思。通常的人僅以為佛教的戒是消極地防止犯罪,事實上,那只是就有所不為的一點而言。這點固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場,有所不得不為的積極態度,更為重要。損人利己和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佛教徒不可有,此為消極的要求;自利利人乃至損己利人的行為,佛教徒不可沒有,此為積極的要求。


一個初信佛教的人,當做到第一點要求,信佛學佛較久的人,必須從第一點進展到第二點,第一點是止惡,第二點是行善;止惡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的基礎,而不推展利他事業的話,便無從達到成佛的目的。因為戒的內容,是從「貪」、「瞋」、「癡」的凡夫行為,淨化而轉變為「喜捨」、「慈悲」、「智慧」的聖者行為。


佛教的戒,雖因出家與在家的分別,而有繁簡不同的要求,對在家居士而言,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五條,稱為五戒。此與其他宗教一樣,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從開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時,便也接受了做為佛教徒行為標準的五戒。因為這五戒是戒「貪」、「瞋」、「癡」三種心理行為,藉身體四肢及口舌行為所做的具體表現,故其雖為在家戒,實際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準。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沒有完美的人格做基礎,便無從成佛,因此,佛教的五戒,也是人類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1不殺生:佛教的戒殺生,雖與素食主義有關聯,卻並不等於素食主義。佛教鼓勵少吃動物的肉乃至不吃動物的肉,是基於戒殺的要求。如果不是我親手殺的,不是特別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人殺的,不是他人為了我想吃肉而殺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殺,固然是為了對一切生命,施予愛護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殺人。假如你不預備將來殺人,希望將來不犯殺人罪,這條殺戒是應當受持的。


2不偷盜:除了以正當的謀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潤報酬之外,不貪取不義之財,乃是不偷盜的定義。為了警策我們,勿要從貪圖小便宜、在金錢方面與他人糾纏不清,而演成吞沒公款、收受賄賂、侵佔他人財物等罪行,這條戒是應該受持的。


3不邪淫:除了正式夫婦之間,正常的性關係之外,不亂倫、不破壞他人的家庭、不玷污他人的妻女、不妨害社會的風化。總之,把男女的性關係,視為夫婦之間的責任和義務,乃是不邪淫的定義。為了維護家庭的和樂、子女的幸福、社會的安寧、自身的健康,這條戒是必須受持的


4不妄語:此可分為大小兩類,一般說謊、戲笑,是小妄語。為了名聞利養,自己不是聖者而妄稱是聖者,是大妄語,在家居士冒充聖者的不是沒有,可能性卻很少。因此,諸位居士也能受持這條戒了。況且,為警惕我們不要變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賴的人和口不擇言的人,也應該受持這條戒。


5不飲酒:酒的本身並沒有罪惡,飲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壞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來做為人和神之間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飲酒能使人的心智渾濁,過量則能使人趨於狂亂如獸或愚癡如泥的狀態。


佛教是個強調求智慧的宗教,酒性與智慧的原則背道而馳,所以主張禁酒。事實上,也唯有不飲酒的人,能夠經常保持頭腦的清明。在今日的社會中,多一分清明的頭腦,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駕駛交通工具之前不可飲酒,在有重要的會議之前不可飲酒,在重大的決策待考慮之前不可飲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呢?


與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對照起來,貪、瞋、癡被稱為「三毒」,由於這三種毒物為害,不易行善,縱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會達到純潔的程度,三毒好像是三個大漏洞,能把善行的功德漏掉,為了補好這個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是修學三無漏學。最初著手修學之處,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將三毒的毒焰壓住,然後再用禪定和智慧的水,來把三毒之火徹底熄滅。


五戒是戒除五項惡行,五項惡行與三毒的相互關係,即是身、口、意的相互關係,可用一張圖表來說明:


 


由貪、瞋、癡的三種心理行為,表現為身及口的動作,便成為五種惡行。五戒的功能,是從外表的身及口的動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動,得不到向外表現的機會,同時用禪定的工夫使它平靜,又用智慧加以觀察、分析,漸漸地使之轉變為喜捨、慈悲、智慧的活力。這便是戒的定義:從「有所不為」而做到「有所不得不為」的地步了。其前後的關係,也可用圖表加以說明:


 


(四)定


貪、瞋、癡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動而表現於身及口的動作,再藉身及口的動作,發洩於人、事、物等的對象。戒的功能,是約束身及口的動作;定的功能,是將向外散漫的種種心理活動,拉回到內心,並且使之安靜而至於物我合一,乃至物我雙亡的心理狀態。但是,定的工夫,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修學,可分為九個要點和兩重層次來加以說明。


1、第一重層次——在平常生活中用功


(1)堅固的信念


無論做任何事,無信則不立,當在對自己的立場和能力瞭解之後,也會明白何者能做與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動妄念;能做的事,應該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同時要考慮到那件事的本身,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當聽聽他人的忠告。如果對那件事的瞭解已夠深切,那麼,便會對於那件事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後,便可衝破一切難關,百折不撓地進行你的事業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堅固的信念,可產生無比的力量。


(2)冷靜的思考


凡在從事一項工作或任務之前,應當多做準備,《中庸》所說:「豫則立,不豫則廢。」通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開始得順利,必須多做事先的準備。在準備階段,就應該考慮到實行的步驟,和可能發生的情況。到了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則要隨時審察、檢點缺陷、糾正錯誤。好的情況要設法使之更好,壞的情況要設法使之改善。這種判別力和決斷力,均係來自冷靜的思考。


(3)安詳的言行


一個人如果希望被人視為有品德、可讓人尊敬和信賴的人,他就必須謹慎他的言論和行動,一個輕言狂語和輕舉妄動的人,是得不到好評的,當然也不可能促成偉大的事業、博取崇高的社會地位。


(4)專注的精神


不論做任何事,如果精神不專注,縱然做成了,也不會是傑出的。中國有一句諺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意思是說:工作和職業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如果能在你從事的那一份工作或職業上,全心全力,將整個身心投注進去,便可能使你成為你這一門行業中的最傑出者。


2、第二重層次——坐禪的原則和要訣


(1)堅信修行的方法


在你實際進行坐禪之前,對於你所學到的方法,一定要有絕對的信心。你要相信佛陀不會騙我們上當,也要相信指導你坐禪的老師,是從親身的經驗中過來的識途老馬,你是一匹小馬,跟著老馬走,絕對不會有問題。當然,誰是值得你信賴的老師,這點是重要的,如果你對他的信心不夠,對他指導你的方法半信半疑,你就不要跟他學,否則那將對你有害無益。


(2)思考修行的情形


修行禪定,不能沒有檢點和考察的工夫。要留心每次坐禪時,發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現象,有的使你覺得輕暖舒暢,有的使你疼痛難受,有的使你歡喜,有的使你恐懼,這些很可能發生在一個初學坐禪者身上的情況,如果你自己能夠明白其原因,這是最好;否則,你當隨時請教你的老師,他會幫助你,使你安下心來繼續修行。


(3)調身


定的工夫表現,是在身、口、意三方面,也可以稱為身定、口定、心定。要達到這三定的目的,便得從調理它們著手。調身,是使身體完成一種適合於坐禪要求的正確姿勢


(4)調息


坐禪時的呼吸,要細、要長、要均勻


(5)調心


把向外衝擊、浮動和散亂的心念,收攝起來。最初的方法,是以念頭看住念頭,最後做到被看的念頭不起了,能看的念頭也不見了,清清楚楚有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內心卻是寂寂靜靜地不波不動,好像鏡子的鏡面雖映現出鏡外的各種或動或靜的景物,鏡面本身是靜寂不動的。但是,這樣的工夫,說來容易,得來卻頗不容易。


一般人從第二層次的坐禪工夫,可以得到第一層次的四點功力。不從第二層次中下工夫,第一層次的功力便強不起來。我雖把它們分作兩個層次來說明,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同時,我也常向跟我學禪的人強調,靜坐有三樣好處:(1)能使身心健康,(2)能使頭腦清明,(3)能使人開悟。入定與開悟,當然不是容易的事,至少它能強健你的體魄,堅實你的心力,助成你所努力的事業。


現在將我為美國佛教會週日坐禪會所擬的「坐禪須知」,抄錄如下,以供有心學習靜坐的讀者參考。


(五)坐禪須知


1、坐禪的準備


   (1)坐墊


四方形寬大鬆軟及圓形高約四吋的坐墊各一個。


   (2)場所


整潔、寂靜、肅穆莊嚴的室內。


   (3)時間


精神飽滿之早晨,起床漱洗之後最佳。每日定時進行,每次二十分乃至四、五十分鐘。


在飽食、暴飲、性行為、激烈運動之後,以及疲倦欲睡、正午中夜之時,不宜坐禪。


   (4)飲食


每餐以八分飽為佳,食後暫做三十分鐘的休憩,才開始坐禪。


2、坐禪的方法


   (1)調身法


         坐法:


             (甲)結跏趺坐


                         (a)吉祥坐—右足架於左腿上,再以左足架於右腿上。


                         (b)金剛坐—左足架於右腿上,再以右足架於左腿上。


             (乙)半跏趺坐—右足置於左腿下,左足架於右腿上。


             (丙)交足坐—左右二足隨意交叉平放。


             (丁)椅子坐—端正坐於椅上,兩足自然垂直。


             (戊)日本坐—兩膝長跪、兩足向後伸直足尖相疊,腰幹伸直,坐於兩足跟上。


         手式:二掌向上,左掌置於右掌上,二拇指輕輕相接,中間成圓形。


         身姿:左右搖動數次,以確定坐姿的平穩,背脊骨伸直,顎向內收。


         視線:


             (甲)閉目——精神飽滿時。


             (乙)注視正前方一公尺處或牆壁之一點——略感昏沉時。


             (丙)閉目及注視交替使用。


   (2)調息法


坐下後做數次深呼吸,最後一次吸入丹田(下腹部),便恢復平常呼吸。


   (3)調心法


數息觀,調息後即由一數至十,反覆地默數呼吸。


         出息觀


         入息觀


 


 


(六)慧


慧是包括知識範圍的「認識心」和「簡擇力」,知識不能涵蓋慧的內容,從知識可以昇華到慧的領域,佛教不是知識的宗教,卻是使知識昇華為智慧的宗教,那是因為除了肯定世間的知識之外,更著重在超知識的「悟」的經驗下而獲得智慧,智慧便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識的「認識心」和「簡擇力」。不過,慧的獲得雖在於悟,慧的尋求,仍不能離開知識,它有「聞」、「思」、「修」三個連環性的步驟


1、聞慧——虛心學習


佛教徒修行成佛的方法,稱為學佛,在煩惱沒有斷盡以前的人,稱為住於「學地」的「學人」,並且每天應該記誦四句話:「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成佛的願望,你當斷盡一切的煩惱,救度無數的眾生。如何斷煩惱?怎樣度眾生?那就非得學習種種方法不可了。因此,對於佛教徒而言,有一天不成佛,就得有一天學習,假如最初你是一個沒有學習興趣的人,當你對佛教產生信心之後,便不會不學了。


聞慧的學習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聽人開示佛法,講解經論,是用耳朵;自己閱讀佛教的經論,看佛教道場的莊嚴神聖和僧尼的威儀齊整,是用眼睛。凡此種種,只要能夠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干乃至少許益處的,均稱為聞慧。進一層,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學佛法有了相當工夫的人,他們可以從與自然界各種現象的接觸之中,學習到佛法,也能從人與人的平常應對接談之間,學習到佛法,尤其在中國禪宗的記載中,這種例子特別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經之中,世間的一切事物、一切現象,才是真實的佛法。不過,人們最初理解佛法,則需要通過佛經的說明。


2、思慧——縝密研究


對於已經聽到和看到的東西,應該下一番研究的工夫來消化,將你從各方面學得的東西,當作沒有經過處理的原料,然後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類研判,把你覺得適合自己程度及當前用得到的,接受下來。被你懷疑的東西,你尚無法理解的東西,或者覺得無關緊要的東西,便把它們擱置一邊,做為參考。當你的程度高升到某一階段之時,現在以為沒有用、不合理的東西,也正是那個階段覺得最有用、最合理的東西。因此,佛教徒的學習態度,是精密而且客觀的。


3、修慧——實際體驗


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慧的表現,是全部身心的實際體驗,它與知識的最大不同,在於知識可以販買,可以現買、現賣,一般的知識分子,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慧則不同,慧是身心內在的體驗,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可以傳授如何獲得慧的方法,但慧的本身乃是無法傳授的。又所謂「大智若愚」,正因為慧不是知識,無從說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於辯論的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的人。如果要認識「慧」是什麼形態,也許可以從考察一個有道之士的實際生活中,得到若干印象。


修慧,修什麼呢?修習如何獲得慧的方法。關於這一點,我已告訴了諸位:從聞、思所得的慧,指導我們持「戒」和習「定」,便是修慧的具體內容,再由持戒和習定,產生更強的慧力,如此循環不已,最後便是最高、至尊、無上人格的完成——佛陀


一九七六年五月九日講於美國佛教會佛誕法會,本文收錄於《佛教入門》)


 


 


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修行進程 1-1-8


佛教的修行方法(增訂版)


推廣流通: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址:10056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56


    址:www.shengyen.org.tw


    話:(022397-9300


    真:(022393-5610


結緣書服務專線:(022397-5156~7


ISBN978-986-7033-80-2


 


   者:聖嚴法師


出版者:法鼓山文化中心


特此感謝:禹利分色製版  贊助製作


增訂一版:20084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敬邀您來贊助「聖嚴教育基金會」各項弘化推廣工作


郵政劃撥帳號:19960123


戶名: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標籤:
瀏覽次數:32    人氣指數:1432    累積鼓勵: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成佛以後也要受報嗎?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先度眾生還是先成佛?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6-30 00:33
她, 69歲,台北市,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0 08:49
她, 50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