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回憶,秀出那年代的象徵產品:泡泡襪。 「只要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女學生喊著口號遊街; 把制服捲成短裙、掛滿徽章的書包、泡泡襪拉至腳踝...。 若是黃春明晚二十年寫作,他筆下的日本人一定很震驚: 「怎麼台北街上都是AV女優?」 那是精神解嚴的年代:髮禁解嚴、補習教育解嚴、音像新聞解嚴…。 十四歲女孩,哪懂得這些啊!只想搞些流行物、堆在身上,秀自己。 秀自己,是一種叛逆;叛逆是一種流行。 西門町的萬年大樓,五花十色; 「去溜冰場把大學生」女學生都心照不宣。 拉上泡泡襪,走進補習班,制服顏色代表著社交圈。 綠色通常跟卡其色在一起、黃色人緣最好; 像我這類白色,稀釋在這一幕幕情節中,呆坐觀眾席。 壓抑後的男歡女愛,也僅止於寫情書,內在交流的是升學競爭。 至於白先勇筆下的台北人,流亡後的珍惜、顛沛下的愛…也止於這一代。 那是一個「愛他,如同愛泡泡襪」,那麼愛自己...台北人的1990年! ㄜ...啥摩語法...很純的文字...不必等嘍叮圖片...黑板抄完不敬禮下課
我們分離後的故事
其實...台北人如果少愛自己多愛別人些~~我也會更愛... 呵~~會不會被批評啊 瘋狂年少後~~"叛逆"跑到部落~~更可愛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