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看完史蒂芬金的小說「世界大戰」後, 對於細菌的存在以及生物的存在二者間的關係有了很深的感觸。 在電影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概念:任何生物的存在,都是時間淘選過後的產物。 我們不妨試著把時間軸拉到地球的起源,遠古的最初。 地球最初的生物,有機體,並非植物,也非動物,而是以單細胞的型態存在的細菌。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演,各種類型的生物逐漸形成。 我常常在想,如果細菌就是單細胞,而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又某種細胞可以視為細菌, 那或許所有的生物都是一個眾多的細菌合體。 如果就人類來看,我們的確實是顆精子與卵子合併後的產物。 又如果,可以將精子與卵子視為某種細菌,那麼人也是一種細菌的合體,是細菌的產物。 或者說,生物是眾多細菌彼此競爭、扼殺,或共生後的產物 這種毫不科學的推論,在平常的情況下,我是不敢隨便亂說的。 畢竟如果對一個生物背景的知識分子而言,這種推論往往連載定義上都站不住腳, 但我想,在這裡,我就沒必要想得太科學,從一個比較浪漫的角度來看待生物是如何由細菌建立成的。 因此如果本質上,人是一種細菌,那麼理論上,當我們靠近另外一個人的時候, 所產生的各種感覺,或許就是某種程度的「感冒」。 我們可能會對某種人,莫名其妙的迷戀上對方而開心,就像人體需要益菌; 我們可能會對某種人,完全沒有理由的產生思念,患了相思病; 我們可能會對某種人,充滿著憎恨,像是罹患了狂犬病。 所以,每當我們面對另一個人,或許生體就開始展開自身細菌,以及對方細菌之間的攻防或者共生。 如果剛好適合了,或許,就是雙具備的細菌,達到了一個動態的平衡,和平的共處; 而如果這個動態的平衡破壞了,雙方可能又相互感冒,彼此排斥。 因此,在這個不斷平衡又排斥,又再平衡, 最終,每個人體內所能接受的細菌就會越來越多樣化, 也因此,我們接受某個人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而這樣的人,就存活在你的時間中成為淘選後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