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73338
 肉粽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等待,只會讓幸福離你更遠。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C型人生改寫浪漫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遇見C型愛情
作者: 肉粽 日期: 2009.04.20  天氣:  心情:
追求浪漫愛戀,無關年齡,不需自我設限, 當愈來愈少人選擇共結連理,

愈來愈多對怨偶分道揚鑣之際, 一種「C型愛情」正日漸風行……

《康健雜誌》透過網路調查與採訪, 呈現現代男女對愛情的觀念與態度,提供讀者參考。

------------------------------------------------------------------------------------------------------

「這樣深刻肯定的愛,不管妳活了多少輩子,一生只會發生一次,不會再重來,」這是電影「麥迪遜之橋」男主角的感性告白。

男主角是《國家地理雜誌》專業攝影師,奉派到愛荷華州麥迪遜郡拍攝兩座遮蓬橋,他人生地不熟,迷路了,只好將車緩緩停在一座農家門前問路。

女主人單獨在家,她丈夫與兒女離家幾天進城辦事,未料,就此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中年之愛。


兩個已逾不惑之年的人,從相識、相知、相戀至分離,僅僅4天,卻譜下刻骨銘心的愛戀。


這部電影令人恍悟,人到中年,也可能找到真愛,愛情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我們年輕時總有一個相當霸道的斷論,以為中老年人已經沒有、也不需要浪漫式的愛情了,這完全是年輕人的誤診,」

文學家白先勇為好友李歐梵夫婦合著的《過平常日子》一書作序指出。

追求浪漫愛戀,無關年齡,不需自我設限,可以是一輩子的事。

根據人口統計數字,近25年來,台灣地區的平均初婚年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現代人愈來愈晚婚。

去年,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齡是29.7歲,女性是26.3歲。民國71年調查時,男性初婚年齡是27.2歲,女性是23.7歲。

20年來男女初婚年齡分別提高了2.5歲與2.6歲。

未婚率方面,以算晚婚但仍適婚的30~34歲族群為例,1994年時男性未婚的比例是29.4%,到了2000年已經攀升到35%;女性同期也從15.3%增加到20%。

愈來愈少人選擇共結連理,而已進入婚姻的人卻亟欲逃離,有愈來愈多對怨偶分道揚鑣。

依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地區15歲以上人口離婚的比例,從民國65年時的0.90%,逐年攀升,到91年已達4.83%。

另外,從內政部的統計數字也得知,民國91年台灣地區離婚年齡高峰集中在35~49歲,正是人生歲月最達顛峰的青壯年時期。

而國人目前平均餘命,男女分別是73、78歲。換言之,如果離婚,至生命終了還有約莫40年光陰得過。要一個人走,還是再找個人創造新生活?生命是不是可以有更多選擇?

可喜的是,人們顯然不願孤老以終。台灣地區再婚率逐年攀高。

民國90年分別是每1000個男性有48.4人、每1000個女性有15人再婚,91年男女分別是50.9人、16.6人再婚。

男人比女人對婚姻的需求,竟高出3倍之多。

康健雜誌63期 文/林芝安.黃惠鈴 
標籤:
瀏覽次數:41    人氣指數:1641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等待,只會讓幸福離你更遠。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C型人生改寫浪漫愛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4-20 23:27
她, 52歲,高雄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