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因果病象析論:因果病之區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聖道指南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財祿因果論:跋(二)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3.07.25  天氣:  心情:
財祿因果論:跋(二)



人生皆有不同的際遇,有時收受饋贈的財貨,有時遭遇他人欺凌,有時必須肩承重擔,

但是世人皆不可因此見利忘義,不可因此遇暴無勇、逢任不承,

因為這就是做人的原則,也是邁向成功的道路。



希冀邁向成功,理當以「不寶金玉,而以忠信為寶」的念頭縈繞腦海,

因為金玉財貨是虛假的,而忠信卻是真實可靠的。


金玉之所以虛假,乃緣於世人所追所求的是永恆的靈性,靈性是能量,而能量永恆不變,

但是金玉財貨會因各種外來因素毀滅。而因患得患失之心境,斲害靈性。


再換言之,忠信是功德的質素,而功德是有助靈性永恆的能量,

因此,世人追求成功不應建立在名利之上,而當著眼永恆不朽的成功,意即永離輪迴。



財是供人應用的工具,而非供人儲存的食糧,

因此,世人當利用財之特性,儲存真實的食糧-「功德」。


比如:運財濟世,施財扶困,鋪橋造路,助建廟宇,只要有助社會福祉的公益事,都是世人運財的範疇。


不過,世人視利過深,蠱害更重,因而視假為真,所以上蒼慈憫,降述《財祿因果論》,

即是藉之挽轉頹態,以期世人破除假象,逐漸反璞歸真。



財祿是在捨與得之中衡量出的結果。

捨與得,意即因與果,所以財祿因果其實是異曲同工,因而世人研閱本書,理莫持求財祿,

而當以之因果為旨趣,方不負上蒼濟世渡人之素懷,簡言至此,是為跋。



( 摘錄:明正鸞音之財祿因果論)
標籤:
瀏覽次數:128    人氣指數:528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因果病象析論:因果病之區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聖道指南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