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3631
 陳捲兒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雨中的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懷舊的話題:一夜情。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誰沒有故事呢?
作者: 陳捲兒 日期: 2012.03.25  天氣:  心情:
二十五歲那年暑假我出走西藏,在島嶼南端的原生家庭裡掀起波濤大浪。那年冬天,我開始不間斷的寫信到「未知的遠方」,訴說對於未來的想望。翌年夏天,我在生日前完成碩士論文,和朋友到KTV 慶祝,點唱周迅的「外面」,一次又一次,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出去會不會失敗?外面的世界特別慷慨,闖出去我就能夠活過來。

吹熄蠟燭後,儘管當時的我根本不會德語、也從來不敢開口說英語,但家人朋友全都不意外地聽著我大聲宣布,即將遠行德國,這決定彷彿是早知道我一定會出走島嶼、走進世界般的順理成章。

只不過當時誰也沒有料到,幾年後我會變成如今的樣貌:再也不具備半點巨蟹座戀家的特質,人生沒有落點,然後把整段青春最末期,消耗於不間斷的在歐亞大陸折返上。然而我絕對不會說「Travel is my life.」這類的話語,雖然我確實在不斷的遷徙中成長,甚至有時候相信,自己只能靠著不斷的移動發光發熱,否則平凡的女孩如我,要怎麼成為別人口中那種獨特而堅強的女人?

當然,能夠看似發光發熱,是因為我書寫。我有好多故事可以寫:

和手持經輪筒的老婆婆在八廓街轉繞著、散步在一望無盡的德國黑森林、親眼目睹西斯汀教堂裡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在湄公河上乘船趕路、生活在全世界最酷的首都柏林、於羅馬尼亞不知名的小鎮上攔下一輛馬車、在蒙古草原陪孤兒們種馬鈴薯、在陽朔灕江邊的山林間野營,或與人山人海、流亡異鄉的藏人,一起在喜馬拉雅山腳下接受灌頂。

是這些在遠方的旅程,構成了我起伏的人生故事。

有時候我會想,自己其實很幸運,當年踏上西藏雪域高原時,既沒有猶豫也沒有害怕,好多朋友都說西藏是今生一定要去的地方,但都要等準備好了才去,可是我懵懂的闖進去了,似乎也沒什麼大礙。

而那次衝動的自助旅行讓我有了勇氣,從此就抱著這樣的態度,走向地圖上想去的每一個地方,完成每一件心底渴望完成的願望。而所謂「願望」,當然也包括你∕妳現在手上拿著的這一本書《她方之城》。

《她方之城》的內容全是我發生在島嶼以外的故事,時間從二○○五到二○一○年,空間橫跨歐亞,是旅行、是流浪,是遷徙,並交織在異地的求學生活,從躍躍欲試到了然於心,筆觸隨著年歲變化。你∕妳可以把它當成小說不斷讀下去,也可以當成短篇故事隨手挑一篇品嘗。

然而比起「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旅行經驗」這個淺而易見的目的,《她方之城》這本書被出版的意義,更多是為了對願望的表態。成吉思汗說「只要出發,必到達。」我自己是從來不信「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做了」或「有些地方現在不去以後就沒機會去」理論的人,覺得最重要的是永遠記住那些看到流星、吹熄蠟燭時許下的願望,那遲早會實現。

我要去遠方,所以我出發;我想出版一本書,所以我書寫,持續的,不間斷的,直到抵達。而我希冀這樣的告白,能引起更多人對自身願望的表態。

尤其是,儘管這本書之於我自己,不過是二十五到三十之間的年歲紀念,裡頭描寫的旅行既沒有遼闊的格局,也沒有精緻的敘述,都很瑣碎。但我知道,讀完這本書,你∕妳一定能夠在這一篇篇喃喃自語式的文章裡,找到幾段經歷,是和你∕妳對自身的想望交疊的,甚至會看到一個無論是快樂或悲傷、得意或失意,都維持著不斷地向前走的姿態,從而在其中發現自己對生命的熱情和實現願望的勇氣。

身為作者,成書之後就必須放手讓書自個兒去旅行。我永遠不知道這本書會落在誰的手中?不會知道當你∕妳閱讀時會有怎樣的感受?然而如果說我還有什麼願望,那我大概是期盼《她方之城》對於閱讀的人而言,會是一種催化劑。催化妳∕你,無論如何,有生之年,都能夠順利抵達自己的她方之城,甚至,在旅程中留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8569
標籤:
瀏覽次數:232    人氣指數:4772    累積鼓勵:22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雨中的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懷舊的話題:一夜情。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3-25 18:52
他, 42歲,台北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