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7,380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魚/黃春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美麗的繭/簡媜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琴操變奏九首/楊牧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3.07.14 天氣:
心情:
◎楊牧
涉其淺兮,石齧我足;乘其深兮,龍入我舟。──韓愈:〈將歸操〉
●
【其一:】
是誰率先指出那遠距浮動的是晨光
無時不向我們枯坐的位置湧近
一種壓迫,如賁然奮起的馬隊
以號角,鞭箠,和鐵蹄
放縱馳驟,齊其鮮潔之毛色
教我們不能或忘,未免其威嚴與輝煌
復展開於暴戾的意志前上方
旋轉衝刺,定位在太陽穴間
如疑似失蹤的文字飄搖進行過未來
直到我出手攔截,籠絡於你心曲之中?
【其二:】
我長久觀望時間如何以植物萌動的
姿態朝冰河浩蕩的方向推移
在渺茫,失重的啼聲裡聽到
一些如期的訊息:若不是超越角色氣質
的形類於是解體了,如天使著裝失誤
即不復堅持美與真理,惟恐
就在那無所適從的心海深層或將
被迫與陌生人同步等候一席無罪的審判
站在黑色陵谷陰影中,仰首
看見透明的自己
【其三:】
高處看見浮雲來往蹉跎,一面反光的
鏡子,戰爭年代棄置無人的樓層
遠道跋涉的蜘蛛偶然升登,瑣碎結網
紋路宛轉溫柔似水鄉,細聲提示
屬於我們可意會的祕密
終於完成:暮色裡以果樹開花的旋律
渲染,全力敷衍其榮華假象
如眾神無情來去隨興聚散,直北
極光反射在高處懸掛的鏡子上
【其四:】
再一次自風雨聲中醒來,破碎的黎明
將我竦動擲回深陷,無夢的淵藪
浮沉不安的水域:荷芰紛紛擱淺
一些稀薄的符號,象徵,和圖騰──
昔時憑藉以互通音訊,抱怨或控訴的
線路,失聯的神經支配著殘餘
的意識生與死,而我甚至知道
更遠的天邊還有少數虧損的星
即將應聲墜落水底,廣闊的平野
為受傷的魚和掩翅息蹄的禽獸點燈
一些狹仄轉折,誤導的途徑
【其五:】
你難道不曾因為天籟畧無形迹
而困頓長夜,側耳追尋?若不是關於
洪荒前期早已傳達到位的故事
蟲豸和魚白孵化的寓言,可能
可能就是一種切身的宣示斷定我們
也將先後老去如帶翅飛天的恐龍
扶搖直上,舂容回響,輒遭遇龐大
繼起的空虛;抑或以絕對的冥默內省
如單獨穿行廢墟的兵士,因為悔恨
低頭無由看見春花在前路抽長
在斷垣盡頭,甚至當溫暖的雨水準時
下降,在泥濘深深的古戰場
【其六:】
風它擴大搜索我忐忑的心直到
荒忽的水面,且示意就地解散於
沙塵暴間──未竟的探訪:
我回首看流星明暗處無數罔兩交錯熙攘
驚訝彼等前後無障礙的形狀,奈何
左右衝撞一如逆風的水仙,避之惟恐
不及的假面,長年未能祓除,落地的
篆煙,雙手交擊若潮汐
在落月斜照的胸前
【其七:】
這不足為奇你手拈一朵無色的
花面向晚霞似乎有話對我說——
何其驚異的神情。可以想像
是暗指夜來螢火嘯聚人必有一件心事
秋葉在接近點零的霧中
逆向回旋,激流撞擊有聲
帶走漩渦上方的影
【其八:】
你說我們屢次錯過,不認識天外
多數插翼族類的學名:復活的面貌
參差衍生如古典動詞之所以
變化無窮,繕寫在記憶反面
剝落的筆跡,墨痕,適足以證明
凡事完成也有待乎質介詞類切入
增刪修飾於陰陽假借之紙緣,否則
我們就只能將那些感歎表情忽畧
如振六翮高飛猶颯颯以絕對之下意識
過充斥知或無知的臨界
【其九:】
這一次預言成真,歌從霧中傳來
陌生而險峻,我看到或人模仿的
手勢戲劇平舉為阻止情節向前
如寒泉解凍剎那有最後一點爐灰
及時照明,見證挫折和毀滅
將傳承的儀式與典範利刃
切割,我聽到失憶的詠歎穿梭
於醒睡之間,抒情,言志,敘事
完整的結構,和動作,和適度的
悲傷,在反身離去之前
●2013/07/14 自由時報
....................................《作家身影》....................................
楊牧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人,1940年生。楊牧成名很早,15歲就開始文學創作,
少年時代的楊牧用「葉珊」做為筆名,在當時台灣的主流詩刊《現代詩》、《藍星》、《創世紀》上發表詩作,
以驚人的敏銳性和對文字的掌握能力,受到現代詩壇的矚目。1960年,藍星詩社出版了他第一本詩集《水之湄》,
從此確立了他在台灣現代詩壇的地位。葉珊的新詩、散文都以浪漫唯美、典麗多情著稱,
1968年出版的《葉珊散文集》,正呼應了這樣的浪漫主義風格。
和當時台灣很多嚮往廣闊世界的年輕人一樣,楊牧從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就前往美國留學,
獲得美國愛阿華大學藝術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業完成後,他一直在學術界工作,
曾經擔任美國麻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校的文學教授。在異鄉教書的楊牧其實一直心繫台灣,
他不但在1975年和1983年兩度返臺,在臺大外文系擔任客座教授,更在中年之後落葉歸根,
回到故鄉花蓮擔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目前他是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的特聘研究員。
葉珊改名為楊牧,是在1972年他32歲那年,隨著筆名的更改,楊牧的寫作風格也就此有了轉折,
他在創新中呈現對藝術的執著與追尋,也在理論思維中記錄實驗的歷程與心得。在散文上,這樣的轉折尤其明顯,
從此之後,他的散文寫作固然依舊典麗抒情,卻轉為冷靜、含蓄、蘊藉,層面更厚實深沉。
同時,除了對古典和美的創作追求之外,他也介入了現實問題的探討,他關懷鄉土、社會、世界,
在文章中提出對台灣社會的觀察、省思批判與理想,這類文章說理深切,展現濃厚的人文關懷,
開闢了楊牧散文的另一種風貌。而在寫作技巧上,他致力突破傳統散文形式上的窠臼,嘗試從西方文學、
中國古典文學和現代詩中汲取各種藝術技巧融入散文創作中,因此可以風格別創,展現出獨特的韻味。
楊牧和余光中一樣,都是左手寫詩,右手寫散文,還同時擅長翻譯和評論的學者型作家。
從少年到壯年,楊牧一直是台灣名聲最響亮的作家之一。他在散文經營上,兼顧了修辭與造境,
豐富了臺灣抒情散文的傳統。幾十年來,他創作不斷,也獲獎無數,著名的散文集有《年輪》、
《山風海雨》、《星圖》、《亭午之鷹》等。
【賞析】
楊牧對散文的一貫看法是:「一個作品是有心去經營,而不是散漫完成的。」
他也主張:一個有志於寫作的人一定要多讀書,因為,文章的充實和個人的學問、見識有關,不是一蹴可幾的。
從楊牧的散文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寫作理念的充分實現。「六朝之後酒中仙」是楊牧寫他與酒的淵源
以及和師友們飲酒歡聚的種種快樂回憶,看來輕鬆幽默,文字卻極為精練,是楊牧十分著名的一篇散文,
這篇散文篇幅相當長,現在,就請欣賞其中一小部份。
※原文:
我出生在一個頗為重視飲酒的家庭裡,父母親都能解小飲之樂,兄弟姐妹也多可以附和,尤其到了年節晚餐,
人手一杯,團團圍坐,需供之間也都恰到好處。但我真正體會到薄醺的快樂,則是高中時代才有的。
我的國文老師胡楚卿先生不但鼓舞我對於新文學的信心,也啟發了我對飲酒的興趣。
胡老師是台灣現代詩運動的先進人物,帶有他獨具的詩人色彩,但他是湖南人,好像來自湘西,
曾經對我們堅稱趕屍是確有其事,不是開玩笑的;我們半信半疑,不便追問。我的作文受到他的賞識,
乃自然而然被喚到他家裡去玩。過年前後,胡老師還會做臘肉。我去他家,看他興致高,在廚房洗蔥切肉,
就跑到小店裡買一瓶酒(通常是他出錢叫我去買),回來和他對飲,吃臘肉,談詩。上大學以後,我寒假回家,
也一定會帶瓶酒去花蓮中學看他,吃湖南臘肉,談詩。有一天我們大談楚辭,薄醺之後,我告辭出來,騎摩托車進城,
在靠近太平洋的海岸公路上摔了一大跤,皮夾克擦破了,手臂脫臼,還去找了一位接骨醫生推拿半天才好。
這算是詩酒經驗裡的第一件意外,然而詩之樂與酒之樂,終於還是遠遠超過摔跤的恐懼。
胡老師喝酒之後,談興更濃,一口抑揚頓挫的湖南話,滿腔新文學的熱情,都隨著酒意傾洩而出。
師母是浙江人,時常不忘表揚西湖之美,無非是鄉思使然。有一次胡老師聽厭了,咕噥說道:
「西湖是什麼東西?最多也不過和花蓮菜市場後面那條排水溝差不多罷了!」師母不悅。
我做學生的卻覺悟比喻之妙,誇張之美;鄉土的可愛,見仁見智,時空距離,增益其混亂。
後來我每次看北平人寫文章說北平叫賣市聲如何如何美妙,而台灣的叫賣市聲又如何如何不美妙。
不免啞然失笑,稱之為「花蓮菜市場後面那條排水溝之情意結」。
我的大學生活,酒興索然,因為讀的是教會學校,校園裡是禁酒的──至少表面如此。
偶然好奇,必須到校外去,提到公墓裡,坐在某某人之「佳城」慢慢喝之。教會學校禁酒,不知道十誡裡有沒有這一誡,
但酒是耶穌的血,神父做彌撒,最後一道手續總是將銀杯裡的葡萄酒一口乾盡,才把聖餅給信徒分食。
可是公墓佳城中飲酒,一尊還酹黃土,與古人神魂交涉,自有許多奇趣。我曾經邀請余光中一試這種奇趣,
多少年後,光中重上大度山,寫詩「調葉珊」乃有這樣的開頭三句 :「死後三年 切勿召朋呼友 上我的墓來誦詩,飲酒」。
標籤:
瀏覽次數:
596
人氣指數:
5356
累積鼓勵:
23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2
3
2
1
魚/黃春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美麗的繭/簡媜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7-15 20:22
他, 38歲,苗栗縣,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7-14 21:19
他, 38歲,苗栗縣,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