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父親帶了一罐麥斯威爾咖啡回家,晚上在家泡著,濃郁的香味,馬上就擄掠了我的心。
不過說實話,畢竟咖啡對於我家那頗忙碌的生活步調,是種奢侈的享受,對於我這種習慣享受歸享受,工作歸工作的個性,更是讓我少有空閒靜靜的坐下來享受咖啡。
至今為止,我想十年前那段準備著考試的生活,是我接觸咖啡最多的時候吧。
當時,習慣早上就到附近的咖啡餐廳找個位置坐下,一杯藍山渡過午後,晚上再到公園附近的茶坊,找個靠窗的位置,點一杯曼特寧,甚至回家後,還會在房間點亮檯燈,放個音樂,泡個兩倍的濃縮咖啡隨身包,然後讓自己平靜的看著書。
大概是這樣吧,那陣子,有時候光是聞道咖啡的味道,就可以大概的分辨出種類,對此,其實我自己也頗自豪的,畢竟能在自己興趣的領域上有所成就,是一件另人雀躍的事情。
只是後來,莫名奇妙的出現了一堆調味咖啡,如卡布奇諾、拉提、瑪奇朵等,甚至包括了上個月,我跟同學爭論的「美式摩卡」。
說實話,我認為所謂的咖啡,最多就僅限於咖啡豆的不同,所泡出來的種類,如藍山、曼特寧。
而剛才,我翻閱了一本有關咖啡的介紹書,才知道後來,又有許多不同的調味咖啡。
或許是因為這樣吧,近年來,我總覺得,在外面越來越找不到,我所謂的咖啡了。
喝過了八十五度C,也喝過了星巴克,至今,能讓我印象深刻的,只有在高雄新大統旁邊巷子裡的一間飲料攤,我因為對外面的咖啡感到失望,而當時店員小姐聽到,就特地泡了一杯冰咖啡給我,味道讓我啞口無言,迄今,我已經忘了那店員的長相,但是對於我當時的信服感,以及店員的得意,我還銘記在心,而這幾年來,我也一直念念不忘他的冰咖啡。
我曾經自認對咖啡有所認識,但是在現今這種調味咖啡充斥市場的現在,感覺上,我卻像是最不懂咖啡的人。
在那本介紹咖啡的書上,有段話這麼說著:
「這世界變了模樣了!」老一輩的咖啡人說。
我想,那不求調味的淡雅咖啡味道,就如我童年般的單純,僅只能在我的記憶裡尋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