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年紀漸長,當然也得面對與承受身邊的人離去的哀傷.
親人,朋友,以及偶像,偶像的逐一凋零,代表著時代的更迭.
長輩一代之於奧黛麗·赫本,我們這代之於羅賓·威廉斯,
未來,自有崛起的新星閃耀,而人...老了,總不免念舊.
印象中對他比較深刻的,應該是春風化雨,擔任基廷(keating)老師時吧.
在片中他扮演學生的心靈導師,教導他們聆聽逝者的聲音,領悟生命的真諦.
要把握每個當下(seize the day),這部片當然也有晦暗的地方...
他一位學生有表演天份,因為父親堅決反對,而自殺了,頗有不自由毋寧死的悲壯.
電影,有時也反應真實人生的悲歡離合,而他最後也因為憂鬱症,
自認為無法再給觀眾東西,而自殺了(其實,也許那只是一個瓶頸過不去,他需要的是轉念)
因為病痛而離開人世,令人惋惜,他雖然是自殺,但,憂鬱症也是一種病痛,
只是一般人比較難以體會與同理,那需要未知的時間與努力,走出憂鬱症套在病人上無形的桎梏.
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傾訴的人而已,而有時候,即使是最親近最愛的人,
也未必能扮演好這樣的角色,從他自殺後,遺孀與子女的不捨,我相信她們是愛他的.
只是,幫不上忙而已..
所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他解脫了,放下了人世間的負擔與憂鬱,做了他想做的事.
留給世人與家人滿滿的懷念...
而我,也懷念起過去大學時期,與朋友一同看二輪電影,看完電影後,回學校的路上,
彼此討論著自己心裡的想法,我覺得那很容易讓彼此成長,就算未必改變什麼或改變誰,
至少也讓自己了解了別人對於電影內涵的不同角度解析,每個人都不同,
學會理解人與人的差異,與尊重彼此的思考邏輯,是很重要的.
ref.
<1998 變人>
是你自己安排了死亡?
可以這麼說, 我寧願生為人類而死 也不要身為機器人而生
今年初apple ipad air的廣告,使用了春風化與中的對白,
apple廣告(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2uC2QDsMT0
春風化雨對白(英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S1esgRV4R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