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想想,以我們家而言,大都多多少少遺傳了父親的一些個性.
對朋友在某些時候,比親人要好,
直腸子,不會拐彎說話...
有句話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不是沒有立論基礎的,畢竟..
不管是怎樣的男女,都喜歡聽好聽的,當然,對老人也成立.
回家時父親與二姐為了件事吵了架,父親是前里長,姐是現任里長.
父親發現有外人把汽車停在家門口很久,要姐找人拖吊.
姐說:交通法規並沒規定社區外的人不能停在街巷內,也沒紅線.
當然,我知道姐是對的,不過她對父親的口氣也太兇了點...
如果是里民而不是父親,可能不會那麼兇,啊...對自己的父親反而口氣差?
也許是家人,總希望對方能多體諒自己一點,父親的立論是不希望
外人佔了里內的停車空間,影響里民權益,雖善意,卻忽略了開放的社區,
以及法律並無此規定,可以拖別人的車,除非對方是贓車..
如果是我,應該對父親會更溫和一點,以前的我不會,現在之所以會的原因,
主要是...每次回家看到他走路已經有點駝背,膝蓋也許不是很好,
對比腦海裡父親年輕英姿煥發的樣子,多了很多不捨,尤其我是從小與父親最疏離的...
好不容易與父親關係變很親近,我才不想加入爭吵呢.
而二姐與弟,天天與父母親見面,有任何磨擦,也就容易大小聲,不像我這樣.
在父母親印象中,多少都有我是家裡最乖的這假象(其實是因為不常陪在身邊吧).
因為是親人,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理所當然,小時候的賴皮,撒嬌,長大的吵架發脾氣,
不過畢竟長輩與手足有所不同,我還是希望能盡量對父母親和善一點,可以耍些心機,
讓他們改變,如果用吵的,我覺得老人家能改的真的很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