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如雯
德國哲學家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曾說過: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 上天賦予每個人截然不同的才能與天賦,但我們卻已習慣跟隨別人和社會的腳步。 即使是現代, 超過三十歲還沒結婚的女人還是會被以特殊的眼光看待, 甚至被稱作「敗犬」或「剩女」, 這個名詞在日本的釋義中是代表: 「鬥爭中失敗,夾着尾巴逃跑的狗。引申為在競爭中失敗退場的輸家。」 如果為了符合社會的眼光, 就犧牲原有的快樂生活, 選擇嫁給一個自己並非真心所愛的人; 如果為了趁早成為「勝犬」, 把難得的假日都拿來積極地加入相親的行列, 這樣的人生或許會符合「幸福」的標準, 但實際的感受其實是又空虛、又可悲的。 如果一個人能夠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得很好, 工作也游刃有餘、銀行也有一筆夢想基金、休閒時 也可以到處參加不同的講座、聚會, 就算找不到足以託付終生的對象, 又有什麼值得可惜的呢? 畢竟感情、婚姻只是人生其中的一個部分, 如果身邊沒有另一個人的妳會更有自信、更開心, 又何必要守在龍山寺的月下老人前, 苦求一條絪緣的紅線。 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 而勉強投入愛情的市場, 遇到對的人就勇敢去愛; 沒遇到對的人前, 不要為了打發多餘的光陰而談戀愛, 這種感情太不真實, 而且只會讓妳感到更不快樂, 因為妳在對自己與別人說謊。 大學的時候, 我常常看見身邊的姐妹, 男友一個換過一個, 對於這種慣性我感到非常好奇, 於是就問她: 「妳遇到喜歡的人的機率那麼高啊?」 她們用奇怪的眼光看著我說: 「沒交往過,怎麼會知道喜不喜歡。」 或是 「有一個人可以每天接送我上下學,也很幸福啊!」 原來感情已經被當成一種生活上的便利品, 與愛的感受無關,這種想法至今我仍難以認同。 這並不是在自命清高,而是覺得: 如果妳在感性的世界中,都無法面對真實的自我; 在理性的世界中,是否會存在著有更多種形式的閃躲? 妳真的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嗎?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唯有看見岸邊的燈塔,才能真正地遊到目的地; 否則只會在夜色中摸索,在海洋中迷失人生的方向, 等到回過頭時,人生的青春已遺失在尋找的光陰中了。 精神座右銘 當妳在人群中,遇見偶爾感到茫然的片刻, 不如找一個靜謐的地方坐下來,喝杯溫熱的奶茶, 當妳的思路搜尋到了正確的方向,再繼續出發。 本文出自《愛自己,就算一個人又怎樣》啟思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