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天都在一早6:30前帶Cindy到圖書館排隊,這是Cindy自我的要求,不是我逼她去的,孩子要讀書當然要盡力去配合她早起,協助她早點到,沒想到那麼早還是大排長龍!我不禁懷疑這裡的孩子,真的都這麼用功嗎?同是朋友都說,要我好好盯著女兒,說不定他去圖書館是借讀書之名跑去約會,我卻馬上駁斥說不會的,我相信我的孩子 很多父母親在面對有時很尷尬棘手的親子問題,總是自以為是的把中國人傳統觀念的"輩分"拿出來,當成是鴨覇式教育孩子的"理所當然",甚至於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處處"安排"著所有我們自認為有規律的生活規範,和孩子不一定喜歡或有興趣的種種才藝學習,試問我們的孩子,真的都可以用一顆歡喜的心去接受這些"安排"嗎? 難怪我們的孩子,長大後的表現與成就,總是不如那些在備受尊重而啟發式的教育下長大的孩子,我們教育環境方式和觀念真的該好好檢討了:-? 很難得可以心平氣和的和女兒的爸爸好好說話溝通,女兒不是他帶大的,僅僅偶爾在假日一兩天的時間的相處,怎能了解我如何用盡各種方式教導她們的辛苦?如果角色互換,許多不會發生的事情就都不會發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