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腦袋,後富口袋。
●不是將財富留給孩子,而是將孩子培養成財富。
●哪里有麻煩,哪里就有商機。
●世上只有貧窮可以不勞而獲。
● 欲望無窮,商機無窮。
心態一:做事求穩,怕風險、怕失敗
破解:絕大多數富人都有失敗的經歷,他們都是在失敗中尋求正確的道路和方法,一次次地挑戰自我,才最終成功的。
心態二:我年紀大了,精力不行了;我年紀太小,沒社會經驗
破解:有志不在年高,創業不怕年老。在深圳,一位70歲的老太太賣餃子,一年就賺了200萬元。還有一位15歲的東北女孩,在深圳給人當保姆時,無意中在一本美容雜志上看到韓國生産的化妝品冰箱,于是向某品牌冰箱廠提出生産意見,幷申請擔任該冰箱總代理,僅兩年時間,就賺了100萬元。
心態三:我的文憑不高;我雖然有文憑,但對創業沒幫助
破解:據瞭解,70%%的老闆都沒上過大學。分析:成績不好的人往往具備以下5種素質:抗挫折能力强、人際關係處理的好、臉皮厚、會公關、高財商。田博士認爲,創業成功與否與現有的學校教育基本上沒有相關性,“學校培養的是雇傭型人才,而老闆屬于雇主型人才”,目前,大多數老闆都是“野生”的。“當然,幷不是說老闆就不用讀書,不讀書是會鬧笑話的”。
心態四:想創業,但沒本錢。
破解:要學會借鶏下蛋,慢慢滾雪球式的積累財富。很多老闆都是從一無所有做起來的。
心態五:賺錢太難,打工太累,不如吃低保。
破解:世上只有貧窮可以不勞而獲。
心態六:我的家庭背景差,父母無權、無錢、無文化。
破解:親兄弟也有迥然不同的命運和天壤之別的成就,創業和父母無關。紐約貧民窟裏的一對兄弟,一個通過努力成爲富人,另一個却成了階下囚。
心態七:我想致富,但不知道做什麽好。
破解:這涉及到找項目的問題。商機理論裏說,人的欲望即是商機,欲望無窮,商機無限。最簡單判斷商機的方法:人最怕什麽,最恨什麽,最喜歡什麽,最不方便的地方是什麽……這些都意味著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