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失眠 健康生活專刊 \ 傳統醫學文 \ 許耀焜 一般人因為生活習慣、工作型態、體質、感覺上的不同, 對睡眠時間的需要量往往有很大的差異; 加以隨歲月的增長,睡眠的生活需求也會隨著變化。 但無庸置疑的, 充足的睡眠是一個人精神狀態及活力最重要的泉源。 生活在現代繁複的社會環境及巨大的壓力下, 大多數的人都有過失眠的經驗, 失眠所帶來的全身倦怠、頭痛、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症狀, 也如影而隨的; 令人苦不堪言,生活鬥志全消。 只要一聽到周遭有人失眠了, 大家都會抱以同情的眼神, 這畢竟是多數人共同的生活經驗。 失眠的原因很多, 有人因通宵麻將、熬夜K書、睡眠環境改變,或同時差而導致短暫的睡眠障礙, 雖然並不需要予以治療,但仍須瞭解: 鐵打的身體也不堪長期的失眠;失眠帶給身心的損害往往超乎一般人的預期與瞭解。 一般人在忙完白天工作後, 只要藉由一場香甜的睡眠,精力便告恢復。 但是, 對大多數焦慮症、憂鬱症或所謂「腦神經衰弱」者而言, 無障礙的睡眠似乎是種奢望,更甭說睡得香、睡得甜的高質量睡眠了。 有些患者雖能借助藥物達到睡眠的目的, 但即使睡的時間夠長,仍始終無法完全消除疲勞; 因而, 有些患者對精神藥物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有些較嚴重的患者, 白天須藉由鬆弛劑或自律神經調節劑來幫助維持情緒上的穩定, 晚間則須由藥物幫助入眠; 因此, 整天在藥物作用下,昏昏沉沉、無精打釆;生活樂趣全失,度日如同苦海。 更有些患者由於對醫療知識不足, 視一般鎮靜、安眠藥物為毒藥,更強烈排斥看精神科醫師, 因而失眠毛病始終無解。 有些患者則私自嘗試服用中藥,以為完全無毒、無害, 以取代平日對鎮靜安眠藥的依賴; 但人擔心服了中藥後未完工程及預付購置設備加上西藥,後遺症更大。 更有人擅作主張,私自增減醫師開列的處方; 有些則聽信中醫的誇大宣傳, 遽然停止精神科用藥, 而造成更嚴重的情緒、內分泌失調,無異於雪上加霜。 大多數的焦慮、憂鬱、躁鬱或精神官能症患者, 除了有睡眠障礙外,也都可能有以下的病徵: 莫名其妙的煩躁不安,緊張無法放松、自卑、心慌、疲憊不堪、肩頸酸硬、腰酸背痛、四肢無力、手腳顫抖、時而心悸、胃痛、腹瀉或便秘、盜汗、性冷感、悲觀、對外界事物興趣降低、自怨自艾、認為人生索然無味、人生的顏色是黑白的……。 凡此種種病症, 看遍了各科醫師,服過千百種藥物, 最多只能稍減輕症狀,往往只是治標, 根本之道,仍在於如何打開這個惡性循環。 不論是精神失調所導致的失眠,或因長期失眠而引發其他的病症, 解決之道仍在於如何理出適合自己的生活型態? 除了心理的調適外, 尚可依以下所建議的方法,來克服精神上所造成的睡眠障礙。 放輕鬆 ~ 適當往郊外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