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腸胃道腫瘤中,「神經內分泌腫瘤」可分功能性(多半會產生臨床症狀)及非功能性。功能性腫瘤會產生過多內分泌荷爾蒙,導致各種功能異常及症狀;非功能性腫瘤,初期並無明顯症狀,發現時腫瘤多已變大、甚至轉移至肝臟等處時,因而壓迫腸胃、骨頭、神經,就會造成疼痛、腹瀉、便秘等不適。它的盛行率僅次於大腸癌,是胰臟癌的兩倍。
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的病徵依腫瘤分泌的荷爾蒙特性而有五花八門的表現,包括咳嗽、腹瀉、盜汗、低血糖、腹痛及臉部潮紅等,因此常被誤以為是其他內分泌失調疾病尤其是大腸激躁症,而且許多腫瘤早期僅有輕微症狀、甚至沒有症狀,病人常拖到晚期才得以確立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患者診斷時已經出現腫瘤轉移的現象,此時平均僅剩2.5年的存活期。惡性腫瘤若延遲發現而發生轉移,病人五年內死亡率高達八成。美國調查顯示,原位神經內分泌腫瘤和其他癌症一樣,若發生遠端轉移,生存機會則只有一至二成。
林口長庚外科醫師徐潤德指出,神經內分泌細胞在人體胸腔及腹腔中都存在,它會產生各種內分泌荷爾蒙。而由這種細胞產生的腫瘤,因為可能散發在身體各處,以往至少有六十幾種不同的病名,包括類癌、胰島素瘤、胃泌素瘤等,後來才被統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簡稱NET)」。台灣估計每年新增病患約1400位,如不包括類癌腫瘤,則新增病例約50位至100位。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如果能在疾病早期發現,以手術去除病灶,根治希望很大;即便腫瘤已轉移,若能先切除部分腫瘤細胞,再輔以藥物治療(如體抑素類似物),也有助於症狀的控制,甚至延長存活時間。
為了呼籲民眾重視其威脅,國際醫學界將今年11月10日訂為第一屆「神經內分泌腫瘤世界覺醒日」,提醒所有病人、照護者、醫護人員及一般社會大眾,加強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認識,以及早發現、適切治療。民眾如有嚴重斷斷續續的低血醣症(嚴重盜汗、心悸及饑餓感)、腹痛倂臉部潮紅等現象,可至11家醫學中心:台大、馬偕、北榮、林口長庚、基隆長庚、嘉義長庚、高雄長庚、台中榮總、中國附醫、成大、高醫的腸胃道腫瘤科及外科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或是作CgA生物標記檢測來確認。
《選錄自健康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