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很容易因為年齡增加,而變得主觀,因此失去接受不同工作安排的彈性。現今許多大型企業公司,為了培養高階主管該有的寬闊視野,都儘量讓他們還在基層的時候就開始輪調不同部門的工作,這時候彈性是個很必要的特質,如果抱持著「只能做這個,不適合做那個」的心態去工作,很快就會被職場淘汰。 當然,新世代所需要的彈性,是指多準備幾個替代方案,而不是漫無原則。先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策略定出來以後,再運用彈性去達成目標。
很多人之所以排斥彈性,是因為採取彈性,常會增加成本。就拿目前企業界最風行的「彈性上班時間」來說,許多公司為了兼顧同仁和顧客的需求,將上班和下班時間以三十分鐘區隔為不同的時段,讓大家更方便處理公務,也能兼顧私人生活。美聯社華盛頓報導指出,目前全美約有二千九百萬名全職工作者可以彈性上班,占所有勞工的百分之二十九,而且比例正在逐年增多。「彈性上班時間」的確增加企業營運的成本,光是看水電費的支出,就可以一目瞭然。但是這項作法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員流動率,卻有明顯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