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35508
 Daphy ☆♫•~♫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笑著度過難關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殘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懸宕之城
作者: Daphy ☆♫•~♫ 日期: 2012.08.27  天氣:  心情:
張愛玲說:「時代是一個蒼涼的手勢。」

我主修小說。最近1-2年研究「文學」與「地理」的複雜相遇。閱讀的幾本小說都是描寫「地方」- - 因戰亂而的產生「差異」的地方。

我稱這些小說為歷史殊異下,地理的複數書寫。

其中一本描寫三次「印巴戰爭」後,「西孟加拉邦」一處群山峻嶺下動亂的小鎮。
因印巴之間的糾紛,2005年開始興建人為國界,稱為「零線」邊界。(將所有「零點」串聯起來,劃成邊界。)這小鎮在三國邊界上。

我的理論基礎:
記憶「他者」的當下,就是在展現一種關於權力關係與其運作的方式,也就是一種記憶政治(politics of remembering)。因地域差別就產生不同「記憶的地域政治」( geopolitics of memory)。

我以此探究不同地理場域所折射的豐富多重視域,如何深化文學空間研究的履踐。

最終要論證「地方是過程」,「地方」是「歷史的偶然」,「地方」是「事件」,其「特徵是開放和改變,而不是界線和永恆」。(鹿港小鎮,九份也是「歷史的偶然」?)

但是,
「地方」與「空間」是否是載體,標記著待解的「地理」、「認同」、「歷史」、與「家國」的跨越、錯身、與翻譯?

還有,小說中的人物如何尋找生命記憶的原鄉?

從一本一本小說,我看到歷史與地理的灰色糾葛,

想到那「蒼涼的手勢」

想到了熱鬧的台北城,

如何以創造性顛覆,描繪這座城市?
是絢麗、躁動、華麗、蒼白? 是怎樣的手勢?


ps. 生命記憶的原鄉? 台北在我心裡不是,它是懸宕之城。
標籤:
瀏覽次數:1116    人氣指數:28276    累積鼓勵:135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笑著度過難關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殘生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9-17 18:08
他, 50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17 17:37
他, 50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17 00:10
他, 58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15 23:13
他, 37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15 22:55
他, 37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12 19:46
他, 61歲,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12 02:00
他, 46歲,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11 20:19
他, 61歲,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05 10:05
他, 74歲,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02 09:23
他, 46歲,亞洲其他,行銷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上一頁 | 下一頁
[最前頁] [1] 2 [最末頁]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