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89748
 黃慧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心純真,身柔軟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莫只「用一半心」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乘願力,莫隨業力
作者: 黃慧栩 日期: 2012.04.24  天氣:  心情:
日期:民國100年11月12日
 
乘願力,莫隨業力
 
  
農曆:十月十七日

攝持佛法,恆持正法

「佛陀修行,並非為了自己成道,而是為度眾生;故雖早已達覺悟境界,仍來回娑婆世界度化眾生。就像行船的渡者或開車的司機,運載乘客到達目的地的同時,自己也到達目的地;當眾生得度,自己亦得度。」

晨語時間,上人勉眾修行莫只為己,也要為人;佛弟子應修四諦、十二因緣法,且力行六波羅蜜,讓佛法永住於心,自度且度人。

「五戒、十善,是世間之善法;三無漏學、六波羅密,為出世間之善法。雖然深淺不同,皆為『順理益己之法』。」上人解說,守五戒可防止身、口、意為惡造業,但莫只是守戒不犯錯,還要積極行善;若能進一步修持解脫生死的出世法,讓身心清淨無染著,則不受「業力」牽引浮沈六道,而能以「大願力」來人間普度眾生。

佛入滅後,大迦葉尊者召集五百阿羅漢結集經典時,曾指阿難尊者有六項過失(六突吉羅),其中之一為「不答如來問」——佛陀曾三次表示住世一劫,尊者卻未請佛長住於世。阿難尊者說明,當時「魔蔽我心不自覺知,是故不即請佛久住,而非不敬佛」。

「阿難尊者未能請佛久住,實是娑婆眾生的福緣善業不足所致。」上人提及經典記載,過去有佛成道後,因無人勸請說法,即入涅槃,這就是眾生福緣不具足。

「即使佛陀只住世八十年,其四十多年的說法經久流傳,廣益眾生。娑婆眾生有幸得佛教化,故所有佛弟子須負起『傳續正法』的責任。」上人強調,眾生善業深厚、善緣深結,才能感得佛陀長久住世。

長情大愛,鞏固善念

今天是醫師節,醫療志業體的醫師們如同往年,在各院院長帶領下,提前以義診、機構關懷或為照顧戶打掃住家的方式過節。

花蓮慈院近五十位醫護同仁及志工,十一月五日前往榮民之家關懷,大家輪番上臺唱兒歌或老歌、蹲著傾聽老人家說話、做健康諮詢及義診,貼心的舉動、溫柔的態度,讓爺爺們笑得合不攏嘴,甚至感動落淚。臺北慈院七十多位醫護同仁,十一月六日前往新店屈尺安養中心關懷,使出渾身解數唱歌跳舞、幫長者按摩、打掃庭院,讓長者開心歡喜。

上人稱許大醫王假日無休,將醫療良能發揮得更廣、幫助更多貧苦人。「既像子女敬奉長輩,也如佛菩薩照顧眾生;這分佛心、菩薩行,堪謂『大醫王』。」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上人感恩醫師們「拉長情,擴大愛」,不辭辛勞付出,讓醫療與慈善志業結合。「在關懷貧苦時『見苦知福』,感受到助人的快樂、心靈獲得法喜,也讓愛心善念更堅固。世間有更多發大心、立大願而發揮愛心的人間菩薩,苦難人才有更大的機會得救。」
標籤:
瀏覽次數:4    人氣指數:4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心純真,身柔軟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莫只「用一半心」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