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36969
 夢幻KTV殺手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0/12/28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0/12/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0/12/29
作者: 夢幻KTV殺手 日期: 2010.12.29  天氣:  心情:
台灣教育過度崇拜優秀,害得成績不好的學生活不下去。沒有讀大學的原因有很多種,不一定是因為不夠聰明,不一定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環境的無可奈何。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大學,有些人的體質不適合讀大學,讀大學不一定會最有前途,後續的變化沒有人知道。台灣教育一昧的追求考高分,學生考到高分之後,連老師都要害他,這是何苦呢?老師沒有想像中的有肚量,一樣會與優秀的學生為敵,嫉妒學生考高分,下手整學生。老師虐待學生,仍然是學生不對,學生為了讀下去,忍氣吞聲。學校永遠站在老師這一邊,為老師圓謊,家長知道小孩受委屈,仍然不敢和學校爭。好學生被壞學生欺負,好學生還必須被趕走,這是哪門子的道理?學生被欺負到變成殘障,沒有人要負責,父母知道不可能爭得贏,眼淚往肚裡吞。學生被欺負到發瘋,學校卻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學生除了自認倒楣,沒有其他辦法。學校給學生巨大的壓力,學生的日子過得黯淡無光,失去青春活力,難道不覺得愧疚?從小到大,我們活在每個人送給我們的框架裡,卻從來沒有跳出框架,看一看自己在哪裡?我們不一定喜歡這樣的框架,也不一定適合這樣的框架,但是我們不斷的送給別人框架,也不斷接受別人的框架。我們總是拿框架來束縛自己,沒有框架就不安心,彷彿一定要得到框架的肯定,最後喜歡上這樣的框架。考試成績就是台灣教育送給學生最大的框架,讓學生一輩子活在升學的緊箍咒裡,受到限制,阻礙發展。考試成績不能決定人的價值,自己的價值自己決定。每個人都有生命的尊嚴,需要被器重,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貧富貴賤。台灣教育只栽培成績好的學生,不栽培成績不好的學生,這是大錯特錯。不喜歡讀書不是罪過,聰明不一定要經由考試來證明,各行各業需要各種才能的人,不一定要讀大學。即使沒有讀大學,一樣是有用的人,不忮不求,不卑不亢。台灣教育一昧的崇拜優秀,彷彿造神運動,卻忘了一枝獨秀不如百花齊放,眾星拱月不如群星爭輝。台灣教育花了太多精神在注意成績好的學生,卻忘了注意成績不好的學生。拯救成績不好的學生,讓大家都達到一樣的水準,這才是真正的栽培,意義遠遠勝過重視成績好的學生。小孩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拯救小孩等於拯救國家的未來。大家沒有好好對待學生,導致學生中輟,還要怪罪學生,等於叫學生揹黑鍋。學生的成績不好,不要怪罪學生,現在的時局瞬息萬變,學生連想要靜下心來讀書都很困難。教育必須做一點改變,現在家家戶戶有網路,學生想要資料是唾手可得,不必再叫學生死背硬記。學生沒有必要挑燈夜戰的苦讀,因為現在有網路,只要懂得如何運用網路,當一個樂在悠遊的現代人。考試制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學生,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尤其如此。成績不好不一定是學生的錯,而是考試制度的錯。台灣教育害得成績不好的學生沒有退路,學生只不過是白老鼠,一旦成為考試制度的犧牲品,再也翻不了身。學習最重要的是自動自發,出於興趣,不是因為受到考試的逼迫,也不是因為有人教你這樣做。台灣教育已經到了呼吸新鮮空氣的時刻,除去科舉制度的遺毒,向歐美教育學習,尊重學生的人權。將來台灣勢必要和中國統一,不必再侷限於原本地狹人稠的教育方式,而是要讓學生與兩岸三地接軌,找到屬於自己成功的路。將來的學生,每天都在上網,每天都在看資料,懂的東西已經不能再被學校限制。宋朝的積弱不振與重文輕武有很大的關係,迂腐的科舉制度害死了宋朝的讀書人,宋朝的讀書人每個都病懨懨,四肢不勤,五穀不辨。宋朝因為積弱不振而導致國破家亡,台灣難道要犯一樣的錯誤嗎?大學學費太貴了,窮人負擔不起;窮人如果沒有讀大學,就沒有躋身上流社會的機會。歐美教育尊重學生的人權,是真正的教育;台灣教育讓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讀書,趕鴨子上架,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會教的老師,讓學生自動自發的讀書,而不是老師逼學生讀書。閱讀是一種享受,因為用考試逼迫學生,反而失去這種享受,是扭曲本意。學生可以悠遊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遠遠勝過受到考試的限制,掉入分數的窠臼。真正會教的老師,永遠不放棄學生;真正會讀的學生,永遠不放棄未來。以前的台灣教育死氣沈沈,掉入為了應付考試而讀書的迷思中;現在是資訊時代,要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來。台灣教育要打破以前的僵化,進入活化,學生幾十年後也有可能為人師表,必須得到尊重。歐美教育,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台灣教育,反對學生提出質疑。越能接受質疑,代表心胸越寬闊,思想越活躍,見解越成熟。因為段數不夠,所以不能接受質疑;因為段數足夠,所以能夠接受質疑。好的領袖,只要是對的質疑都接受;不好的領袖,不管質疑對不對都不接受。因為有對的質疑,所以更能進步,加倍成長,日新又新。越多的質疑,是越多修正的機會,不可以放棄。禁得起人民的質疑,代表真金不怕火煉。不能接受質疑,代表換一個角度就看得到缺點;能夠接受質疑,代表許多個角度都看不到缺點。重點在於人民是否能過得更好,而不在於自己的對錯。自己的對錯只是小事,人民的生活卻是大事。真正心在邦國的人,在意人民的生活,不在意自己的對錯。有實力的人,不懼怕挑戰;沒有實力的人,聽到挑戰就落荒而逃。有實力的人,不在意別人知不知道;沒有實力的人,想盡辦法要讓別人知道。歐美的教育,讓小學生進入大得像操場的圖書館玩耍,看自己想看的,學自己想學的。教學既活潑又有趣,老師很輕鬆,學生很快樂,高高興興的上學。歐美的大學是不夜城,三更半夜的圖書館都有人在看書,有參加不完的活動,與人民合為一體。在先進的國家,階級高的人民非常樂意接近階級低的人民,階級低的人民沒有任何的不自在,歧視降到最低。階級的分隔太明顯,反而是落後的表現。驕傲,所以產生歧視;謙卑,所以沒有歧視。目光短淺,所以夜郎自大;目光長遠,所以謙沖自牧。知識淺薄,所以產生障礙;知識淵博,所以沒有障礙。心胸狹窄的人,變成一灘死水;心胸寬闊的人,可以養鳥種花。現在年輕的老師因為是以前的教育教出來的,不再犯以前教育的錯誤。自己受到錯誤的波及而成為犧牲品,不願意再犯一樣的錯誤。寧願誘導,不是逼迫;寧願尊重,不是訓斥。成功的人就是有思想也有行動的人,在成熟深刻的思想之後,帶來的是敏捷的行動。既是思想家也是行動家,就化身成為實踐家。台灣教育沒有走入社會,走入人群,符合職場的需要,教出不知民間疾苦的學生。只知道叫學生讀書,認為讀書最有用,是很大的迷思。書本與生活並重,理論與實務並重,教人而不是教書,才是真正的有用。學生只會學,不會用,最後脫離社會,嚴重失衡。台灣教育一直教學生要比,一直教學生要爭,其實人生只要盡到本分就好,不必把自己累成那樣。我們的本分是什麼?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學歷不等於智慧,也不等於品德,學歷高的人做人做事不一定勝過學歷低的人。學歷比不贏別人,我們可以在其他方面比較,還沒到最後打一個總分,不知道鹿死誰手。學歷只是評量能力的一種方式,人的潛能不只於此,往後的歲月還很長,還有許多的後起之秀。幼稚的人才會歧視別人,經驗不足才會產生歧視。等到你出社會之後,就會發覺除了學歷之外,還有更多值得被看重的東西,學歷只是其中的一種向度。相親相愛的美好,遠遠勝過為自己築起一道高牆的隔閡。因為學歷很高而歧視別人,驕傲得不得了,才是真正的劃地自限。自以為了不起的心態,才真正應該被杜絕。如果學歷變成一種障礙,就要打破這個障礙。我連高中都沒有畢業,我還不是在當作家?如果有夢想就勇敢去追,不要受到學歷的限制。當過銀行經理的人,中年失業一樣在發海報;當過工程師的人,中年失業一樣在賣飲料;當過餐廳老闆的人,中年失業一樣在做清潔;當過老師的人,中年失業一樣在開計程車。社會上多麼重視年輕美貌,如果中年失業,一樣必須重新開始。台灣教育教出不知民間疾苦的學生,害他們以為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比較,一定要比別人高貴才叫成功。學生不知道,工作必須從最基本的勞動做起,否則不可能賺得到錢。學校只教學生讀書考試,沒有教給他們有用的觀念,等於白費。你以為當歌手很了不起嗎?歌手必須自己包裝唱片,因為這麼簡單的工作不能假手他人。你以為出家人很清高嗎?出家人一個月可供運用的薪水可能比低收入戶還低,說不定連乞丐的收入都比他們更高。如果不克勤克儉,就不能叫做修行。生命追尋的只是一個擁抱,在擁抱的剎那,體會到合一的喜悅,忘記所有的愁苦。原來自己可以不怕受傷害,原來自己可以這麼勇敢,又這麼堅強,被無止盡的溫柔包圍。遇見無常之後,才明白我們都是一樣軟弱的人,現在很幸運,不能保證永遠很幸運。用自己的軟弱體會別人的軟弱,明白我們都有一樣的難處,所以產生悲憫之心,愛人如己。因為沒有遇見無常,所以驕傲自大;遇見無常之後,越來越謙卑。如果人生完全沒有挫折,也很無聊;就像糖果只有甜味沒有香料,甜得令人生厭。因為酸甜苦辣各種味道加在一起,每一口嚐起來味道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吃了又吃,食指大動。當無常來到的時候,保住性命最重要,還比什麼,爭什麼?不比也不爭,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你一直堅持要比也要爭,是因為心裡有障礙。遇見無常沒有為什麼,再怎麼聰明的人都會遇到,只是偶然的被不幸選中,這樣而已。行走可以學到東西,跌倒也可以學到東西,而且學到的東西更多,更不一樣。在順利的日子你應該快樂,在遭難的日子你應該深思。年輕的時候,以為自己什麼都做得到,這樣想也沒有錯,時候未到,沒有人能說不可能;年老的時候,終於明白自己其實很有限,成功需要一大堆條件的配合。因為以為自己是無限的,這是夢幻,反而跌跌撞撞;因為明白自己是有限的,這是事實,反而諸事亨通。從死到生,從生到死,這是生命的循環;從無到有,從有到無,人生非常有意思。所有的驕傲都會被擊垮,回歸到謙卑,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到死前的那一刻,再也無法驕傲,只有戰兢恐懼的面對審判。天地是何等的遼闊,永遠有比我們更偉大的事物,所以不值得驕傲。因為明白知識無邊無際,我們懂的不過是滄海一粟,所以只有謙卑。再怎麼驕傲,我們也只不過是人。此刻所擁有的一切,有一天都將失去,所以驕傲遲早必須謙卑。從年輕的驕傲走向年老的謙卑,這是一場美好的學習;驕傲是因為浮誇,謙卑是因為實在。因為幸運而驕傲自大,幸運快快跑掉;因為幸運而謙沖自牧,幸運多多眷顧。成功人士的謙虛不完全是假的,有些是真的,因為領悟高到一個程度,觀點非常不一樣,反而回歸到謙虛。別人的謙虛是真的,你卻認為他是虛偽,是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裡有鬼。虛假的謙虛,通不過考驗;真實的謙虛,通得過考驗。看得太多,懂得太多,自己越變越渺小,如同明月之下的螢火蟲。太成功會帶來狂妄自大,自以為能掌控一切,活在驕傲的夢幻裡,認為別人無法和自己比,一點都不體恤別人。大學畢業只能說成功的機率稍微高一點,有些真正有實力的人,在二十歲以後急起直追,最後勝過大學畢業。讀書只是為了充實自己,不是為了踩扁別人;賺錢只是為了盡到本分,不是為了自高自大。讀書只要量力而為,適性揚才,讀不上去不是罪惡,學歷不高不是罪惡。實現不了的夢想,不必一定要實現;強迫自己做達不到的事,只會跌得四腳朝天。不要讓學歷限制自己的發展,要打破學歷的迷思,學歷高的人沒有必要驕傲,學歷低的人沒有必要自卑。我們的父母學歷不高,懂得一點都不比我們少,我們才應該向他們請教,他們的心靈長闊高深。別人說你是什麼你就是什麼,想法這麼單純,自己要有信心,別人說的不一定是事實。別人說閒言閒語,是故意要打擊你的信心,為什麼要被他影響?別人的想法不健康,不要和他一樣不健康;別人的想法有偏差,不要和他一樣有偏差。擁有很多的知識,把自己培育成一個人才,是為了替人民服務,不是用來歧視別人。心理健康的人,就是成熟懂事的人,隨著歲月的增長,只有進步沒有退步。歧視別人的人是因為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不會歧視別人。在愛裡沒有歧視,因為愛填滿了所有的缺憾。愛人如己不是自己站在高處去憐憫低處的人,而是把自己當作與別人同等地位。補習教育的存在是為了補強學校教育,不是為了取代學校教育。補習是強迫不會讀的學生變成會讀,令人痛苦萬分。學校老師教得不如補習班老師好,這是一件丟臉的事。補習是逼不得已,歐美沒有補習班這種東西,下課之後,把自主權還給學生。學生放學之後一定要去補習班,不能擁有自己的時間,這是多麼悲慘的童年!十幾二十歲是人生的青春年華,為什麼不能過得幸福快樂,而要過得痛苦萬分?年輕人是否健康活潑,比會不會考試更重要。只會讀書不會運動,是病貓;只會讀書不會社交,是呆子。讀書是自己心甘情願要讀的,不是因為受到任何的強迫;讀書是為了對自己的前途負責,讀與不讀只是選擇的不同。大學生為了考上研究所,下課之後還要到教授的家教班補習,多麼的淒涼!台灣教育不好意思告訴人民,高等教育不歡迎窮苦人家的小孩來讀,所以用一層一層的高學費,把可憐的學生擋在門外。大學畢業但是活在象牙塔裡,只懂理論不懂實務,只是光說不練,紙上談兵。歐美教育比台灣教育開明活潑,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歐美教育重視學生的人權遠遠超過台灣教育,這是台灣教育的大漏洞。歐美教育重視身心靈的健康均衡勝過競爭力,台灣教育則相反。人民有沒有健康均衡的身心,比有沒有很強的競爭力更重要。因為政府官員的頭殼壞去,才會以為競爭力比健康重要。重視競爭力勝過健康,是本末倒置,捨近求遠的做法。連腳下的土地都踩不穩,卻想要跳得遠飛得高,只會摔死。人民的身心健康,是國家繁榮進步的最佳保證。真正使人富足的是健康,不是競爭力;真正使人平安的是健康,不是競爭力。此時此刻,能擁有健康,已經彌足珍貴,是自己不懂得珍惜。學歷很高但是沒有健康,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台灣教育只知道逼迫學生考高分,不重視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害得學生的才華被埋沒。歐美教育鼓勵學生自動自發,舉一反三;但是台灣教育不准學生有創意,不讓學生出頭天。歐美教育注重興趣的培養與潛能的開發,台灣教育在這一方面拿不出半點成果。歐美教育一邊做一邊學,從做中學;一邊玩一邊學,從玩中學。把知識與生活結合,這是真正的教育。台灣教育硬生生把知識塞進學生的腦袋裡,老師永遠是對的,不允許有任何質疑,這是最爛的方法。國外有只要高中畢業、不經過考試、付得出學費就可以讀的大學,畢業之後一樣拿到學士學位,這樣的大學一樣人才濟濟,一點都不輸給名校。這是為了讓基層民眾出頭天,照顧到教育沒有照顧到的學生而設立的大學。台灣教育遲早必須像歐美教育一樣,回到全人關懷的議題,既然愛學生就尊重學生,愛有多少尊重就有多少。歧視別人不會顯出自己的高貴,只會顯出自己的傲慢與無知。當你歧視別人的時候,你已經忘了愛心在哪裡。別人歧視你是別人不夠成熟懂事,這是別人的不好,我們比別人成熟懂事,不要和不好的人計較。素質最高的人就是任何人不歧視,任何人都可以愛,返璞歸真的人。學歷不是越高越好,讀到大學畢業已經足夠,讀到一個遊刃有餘的地步,年輕歲月要用在讀書或者用在工作,後者比較值得。讀太多書,讀到現實與理想不能平衡,變成憤世嫉俗,不是一件好事。自我封閉是一件危險的事,大家懂的你都不懂,大家會的你都不會,連跌倒了都不知道為什麼。交友與玩樂也是一種學習,生活本身就是課本,社會本身就是學校,有心要學是永遠學不完。忙一點累一點,總比無法在社會上生存更好;還能忙還能累代表有用,無法在社會上生存代表沒用。越懂得感恩知足,福氣越來越多;不懂得感恩知足,福氣快快跑掉。現在的學生如果想讀書,上網就有看不完的資料,不知道的東西只要查網路,老師學的都快要不夠教。老師得罪不起學生,否則學生會起來造反。老師如果得罪學生,網路的號召力極其迅速,網路的動員力極其廣大,學生會讓你遺臭萬年。以前老師不尊重學生的事太多了,現在老師為了明哲保身,只要把書教好,其他的不必管。啃老族的存在,和台灣教育失敗有很大的關係,台灣教育害得學生不食人間煙火,長大之後對社會適應不良。父母教不好的地方,要由學校來補強;學校教不好的地方,要由父母來補強。學校不可以只教書本的知識,連生活的本領也要教,早一點讓學生吃苦不是壞事,長大之後再吃苦已經太慢。鄉下的學生,上課像在度假;都市的學生,上課像在打火。年輕的父母為了孩子的將來,有足夠的競爭力,即使他們喜歡鄉下勝過都市,明明可以住鄉下也寧願住都市。每間高中與大學,都應該設有保障名額,讓弱勢的學生就讀,避免讓弱勢的學生受到歧視。或者集合成一個班,避免弱勢的學生自卑心過重,受到同學的排擠,要讓他們快樂的上學。學校應該特別保護弱勢的學生,避免他們受到霸凌,學校無法做到有教無類,是學校的錯誤。大學裡一定要有恩慈行動的必修學分,讓大學生到每個弱勢族群的機構去看一看,了解民間疾苦。看一看生老病死,看一看世態炎涼,看一看自己是多麼的幸運,應該對弱勢族群伸出援手。為了避免大學生被寵壞,或者養成他們驕傲的心態,不懂得體恤別人,在課堂上就應該教導他們零歧視。社會如果完全不讓弱勢族群有出頭天的機會,就是社會的蠻橫與霸道。分數高的學校,學生的確大部分來自有錢有勢的家庭。資質高的父母,往往會生出資質高的小孩,資質高的父母在社會上往往是有錢有勢的人,這是很殘酷的事實。資質越高越容易賺到錢,也越容易有成就。資質高的小孩往往會考出好成績,變成分數高的學校的學生。雖然也有資質不高的父母生出資質高的小孩,卻是極少數。弱勢族群的小孩不適合讀分數高的學校,即使考得上也不要去讀,因為壓力會很大,而且受到排擠。學校一直以自己是上流社會而感到驕傲,對於弱勢族群不屑一顧,而且不知民間疾苦,這是真的存在的現象。因為大學的學費太貴,能供應得起小孩讀大學的父母,很多是有錢人。大學不可以被上流社會壟斷,而是只要考得上就可以讀,弱勢族群的資質不一定比較差,弱勢族群之中一樣有人才。弱勢族群的小孩,應該享有同等的機會,因為教育不可以有歧視,否則就枉讀聖賢書。不管是分數再怎麼高的學校,學生只要考得上就應該讓他讀,如果學生適應不良,是學校照顧得不周到。如果這個社會的人民,高層的永遠處在高層,底層的永遠處在底層;底層的人民用功讀書就沒有意義,不如不要讀。分數高的學校享用的資源與機會,遠遠多過分數低的學校,這是很明顯的不公平。為什麼國家只注重栽培成績好的學生,卻不栽培成績不好的學生?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是人,也想要光輝的未來。學校最不喜歡收出身背景很低的學生,那是大麻煩。學校用各種理由不收出身背景很低的學生,這是教育界的潛規則。理想上應該做到有教無類,現實中卻做不到有教無類。社經地位很低的父母,為了扭轉弱勢的命運,讓家庭有好的前途,一定要讓他們的小孩得到栽培。在弱勢家庭中成長的小孩,和別人一樣聰明,和別人一樣努力,為什麼不可以出頭天?富翁有豐厚的物質條件,窮人是多麼羨慕富翁;如果能擺脫貧窮的命運,沒有人想要當窮人。我們為了要國富民強,叫學生不停的比,比到無情無義,自相殘殺。一心一意要比,把自己累得半死,又得不到好日子,聰明嗎?比不比得贏不重要,有好日子可以過最重要。因為人不可能不比,所以只要盡力就好,不要比到自不量力,失去理智。把書本的知識與生活的經驗互相印證,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只有知沒有行,不算是真的懂;知行合一,才算是真的懂。能夠成為某一行的師傅與老手,他們懂的一點都不比大學生少。長輩有長輩的心聲,父母有父母的心聲,人生閱歷與社會經驗,也是一種學問。只要是比我們強的人,就值得我們尊敬與學習。
標籤:
瀏覽次數:218    人氣指數:21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0/12/28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0/12/30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