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89748
 黃慧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王子與仙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布施,種富有因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醫療真諦
作者: 黃慧栩 日期: 2012.05.05  天氣:  心情:
醫療真諦

佛陀說「觀身不淨」——人的身體會產生各種穢物,病患身上的疾病和傷口,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但醫護人員卻發心立願,日日與之為伴,拔除痛苦。

為了救人,多少黑夜、寒冬歲月都堅持熬過來;病患生命如游絲,他們用心診治、細心照顧,一絲一毫不能疏忽,將自己的生命投入病患生命裏。若沒有純真的願心、若不是堅定的意志,如何能堅守世間病苦的角落?每一位心純志堅的大菩薩,都很令人尊敬。

任何一個與救人有關的工作,都是浩大的生命工程,但願這分為愛付出的使命,天下人都能理解,並且心懷感恩,感謝他們不顧辛苦,為搶救生命不遺餘力的崇高意志。

近日在花蓮慈濟醫院加護病房裏,一位護理人員正專心為病患處理傷口,未能及時回應一位家屬的問話,心急的家屬使用不堪入耳的話大聲罵人,隔壁床一位阿嬤聽到,叫著:「我苦啊!我嘸甘!」志工向前關懷,阿嬤說:「我的孫女就要從護理學校畢業,看到當護士要被人這樣罵,我嘸甘啊……」

有一位阿公被送來大林慈院急診室,看到醫師、護士忙得不可開交,卻有病患覺得自己應該要優先看診,對醫護聲色不好;阿公看了竟哭著說:「看到護士那麼辛苦,想到我的孫女;當初教她不要當護士,她偏偏要……」

菩薩的心就是大慈無悔、大悲無怨。護理人員如慈母,以疼惜幼子的愛心呵護病患,日夜辛苦付出、堪得起忍耐,只求病患健康,這分精神多麼聖潔;但他們的辛苦與委屈,卻鮮少為外人所知。

生命無價,搶救生命的醫療工作無法以功利標準判斷;一分愛的付出與用心,往往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因此每位醫師與護士,都是病患生命中的貴人。

但現今社會對於醫療人員少了一分感恩心,人們常常只感受到自己的病苦,認為所接受的服務都是理所當然,忽視醫師、護士付出的大愛和辛勞。

社會的功利與自我,讓原本互依互存的醫病關係,變成緊張的相互對立,醫療爭議層出不窮;當醫護竭盡心力付出還惹來糾紛,很多人因此不願意從事救人的工作,而社會和媒體偏差的價值觀,也致使年輕人愛心夭折,不願承擔繁瑣沈重的醫療任務。

據統計,臺灣有超過二十三萬人領有護理執照,但真正從事護理工作卻不到六成,辛苦的工作讓護理畢業生卻步。最近全臺醫療院所都在鬧護士荒,缺額推估超過七千人;醫院招不到護士,為了顧及醫療品質,只能關閉病床因應。

這是整個社會的危機,因為人人都難以逃脫生、老、病、死的生命課題,未來誰來照顧、誰來承擔?

醫療科技不斷提升,更需要有軟體配合——也就是有愛心、有使命感的醫護人員,願意奉獻生命,為病患付出。

人人都重視生命,無論身體有病、有傷,或是身心不健康,都需要有健全的醫療來守護生命、呵護健康,因此更要尊重醫護團隊。只要社會大眾懂得感恩醫護的辛勞、給予鼓勵,相信哪怕再辛苦,他們都甘願提起無私大愛而付出。

醫病之間有愛有情——醫護團隊用愛呵護病患,而病患也能感受醫護的「再造之恩」,以尊重心、感恩心相待,就能啟動愛與感恩的善循環,提升醫療品質,使人人身心平安。



醫師付出真「情」,病患能感「恩」,才是醫療真諦。
2012/5/1 (週二) 下午 10:11
標籤:
瀏覽次數:9    人氣指數: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王子與仙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布施,種富有因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