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夷(老子53)之三 台灣白牡丹 2014/6/29(甲午6/3)
接著來認識一下道夷章第五十三的前兩段經文:
使我介然有知,
行於大道,
惟施是畏。
這句是虛設之詞,
「介然」是確然的意思,
他說至此確然使我明白了道,
這道如果只是談論,
當然無甚難處,
即使談論錯了也沒啥大問題,
可是,
一旦實踐了,
便要特別謹慎,
因為不道的外賊內盜都在伺機而動,
稍不留意謹慎就會使行之道變質,
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流為「有為」之行,
這樣的善之為善不可,
而善行有了轍跡也不可,
因此之故,
在踐於行的時候,
應當不忘戒慎恐懼,
這就是說,
惟有在施於行時應當視為畏途才是。
(阿勃勒花)
大道甚夷,
而民好徑。
從上言,
可見這大道是知易行難的事,
在施於行上就要時時懍惕,
其實前說的大道難行,
並非大道本身的崎嶇坎坷,
而是行者的自入蹊徑,
所以這光明平坦的康莊大道,
行者如捨其正路而弗由時,
就難免愈行愈艱難了。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這「夷」作平易解,
「徑」是難行的蹊徑。
(炮杖花)
綜言之:
在這一段中可見,
凡有「惟施是畏」之感者,
必須要真正的
認理為真,
認性為我
進而以無住為本,
以離相為宗,
不但在世綱上要清心寡欲,
就是在修道上也當放棄妄想,
將道的微妙玄旨,
印現在日常行為上,
見小於事機之先,
守柔於臨時之際,
復明於事竟之後,
惟能如此,
自不會誤入左道邪途,
而得坦蕩以行,
這樣也就無所謂「惟施是畏」了。
【 請 待 下 篇 續 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