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89748
 黃慧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感恩心,最可貴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的基本問題,在於如何看清自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守護「一性圓明」
作者: 黃慧栩 日期: 2012.05.05  天氣:  心情:
日期:民國100年12月07日
 
守護「一性圓明」
 
  
國曆:12月7~8日
農曆:十一月十三~十四日

時時貪心,就無法開心

歲末祝福行腳期間,在各地都可看到年幼的孩子,以純淨的心靈、堅定的步伐跟著大人「入經藏」,可愛模樣令人見之欣喜;他們真誠發願「跟隨師公救人」,明淨澄澈的眼眸映現清淨自性,深深震撼著大人們的心。

早會時間,上人述說臺北四歲的廖明庭小朋友,剛出生時,媽媽便揹著她做志工,會走路就到書軒當小志工;爺爺奶奶和父母都參與經藏演繹,明庭則看著電視學手語。十一月間上人行腳到關渡,明庭以穩定步伐走上臺比手語,面對臺下大眾毫不怯場;無論隨機抽問經藏演繹片段,她都能立即準確唱誦,令人驚歎。

上人稱許小菩薩願大志堅,將靜思語點滴入心,非常穩重、有智慧。「人生最初的教育,來自於家庭;孩子對世界初步的接觸與認知,則來自於父母,故云父母是孩子的『模』。父母的言行將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從幼教開始,就要有良好的教育典範培養一顆顆純淨種子,引導孩子懂得自愛、愛人而得人愛,擁有心靈淨土。」

馬來西亞馬六甲的大愛兒童幼教中心,今年八月起,全校七班、一百一十四位小朋友開始進行《法譬如水》共修,每週三朝會由老師導讀、講解。馬永珍老師引導孩子思考:「這個也要買、那個也要買,這是起了什麼?」孩子回答:「貪心。」老師即帶入「愛欲深重難自拔」偈句,讓孩子了解就是因為「什麼都要」的貪心,所以無法開心。

老師們用淺白的語言、生活實例,讓孩子們提升知識、成長智慧,上人表示讚歎。「有知識而無智慧,容易對人、對事起分別心,處處比較、計較;有智慧就能判斷何為需要、何為想要,進而克制欲望,做出正確的選擇。」

上人指出,若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都盡力供給,會養成孩子的貪心,一旦物質環境不能持續供應,孩子吃不了苦,又失去生活依憑,若非潦倒不振,就可能誤入歧途。

「真正愛孩子,就要保護他『一性圓明』的智慧,莫讓心鏡受愛欲無明而蒙塵。」上人表示,要用心用愛,將善種子撒播在孩子心中,引導他們自愛愛人,自然被人所愛;人人互愛,就能創造一個光明亮麗的世界。

四大一體,人文發光

「我一向堅持,『對的事,做就對了』,故四十多年來,堅持慈濟志業必須要有人文精神。」

四大志策會中,上人表示,慈濟志業自慈善工作起始,即以真誠感恩的謙恭態度,付出無所求;六所慈濟醫院平等對待所有病患,不分貧富皆得到同等的醫療照護,再加上慈善志業輔助,照料貧苦病患的家庭生活,故能達到尊重生命,守護生命、守護愛的目標。而慈院也輔助慈濟大學、技術學院栽培醫療人才;無論慈善、醫療、教育志業,皆需要人文志業輔助;四大志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回顧今年的天下災難,從年初就有水大不調的洪災,或是久旱無雨而致糧荒,上人轉述簡院長在日前志工早會分享,可以用「水」字來代表二○一一年——過與不及,皆造成嚴重災害,迫及生存。

「慈濟今年推動《法譬如水》共修,即是運用『法水』洗滌人心,期待法船啟航,法海續行,人人法入心,洗滌心靈垢穢、改除習氣。」

上人感恩教育志業體勇於承擔,明年將於花蓮體育場呈現經藏演繹;也感恩人文志業使法水宣流,從臺灣帶動全球慈濟人「入經藏」,就地淨化人心。

「期待『四大合一,八法平行』,來年在花蓮的經藏演繹,能再次展現『立體琉璃同心圓』的整體之美,散發法水洗滌人心的光芒。」
標籤:
瀏覽次數:11    人氣指數:1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感恩心,最可貴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的基本問題,在於如何看清自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