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用
是在網路上有人發表認為『買進勒氏』是最佳的選擇權策略
轉載:http://blog.cnyes.com/My/race16/article224601
==============================================
平心去看看台股的資料:
每一日的平均波動是約85點
而每年波動達400點的波幅至少有25波
而平均每5~8天要波動一次
這是淺碟型,台股市場的特點也是優點
基本上,
做買方是要大盤動
做賣方是要賭大盤不動
在看了上述台股資料後,當然是賭大盤動的機率高
但迷失也在這,因為這25波波動,是總和上漲和下跌的
因為單邊買方總是看錯,所以錯失行情,甚而錯邊大賠
不要認為自己多準,多會算
連手握數千億資金的外資,都需要預防萬一而避險,更何況你我
真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那該怎樣應變呢?
結論還是要做買方,但是是同時做雙邊
參考台股的變動性個,再利用選擇權價格倍數波動放大的特性
做雙邊買方,目的不是為了買保險而避險
解讀上,應該是為了防止我們算錯邊,站錯方向
主動出擊是最大最好的防禦
大多數投資人無法接受,因為要先克服未賺先賠的心理關卡
舉例來說,於價外三或四檔各進五萬買權與賣權,總成本十萬
狀況一:價格連數日不動,連數日都狹幅盤整收平盤附近
即使如此,成本頂多賠,但也不至於歸零慘賠
狀況二:指數波動來到買進履約標的,此情形只有小賺與大賺分別
看看實例:驗證選擇權的放大效果
指數8200,算的出來將有300~400大變動,但不知上或下,雖然心裡偏向於上漲
但我同時在49價位買進8500買權與7900賣權
後來行情果真波動,只是,不是往上,是往下
結果一邊往10以下靠近,另一邊漲到200我以獲利100%,再漲賺越多,到2月6號盤中甚至上900
在指數7500左右時,應該要變動了但我想可能是會跌深反彈
所以我又雙邊買進同金額的7600買權66元和7300賣權35元
結果美股大跌,全球遭殃
66變16,35變200
以成本10萬來說,至少賺25萬
從中可以看出,價外變價內的乘數放大威力
操作選擇權也著重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下單時機
算出指數可能變動時才下單,我用abc戰法算出"關鍵點",在指數來到關鍵點,配合其他條件皆成立,才下單
地利=履約標的
以價外價於40~60的履約價為標的,買權加賣權的和限定90~105
因為此種價格,一但變動乘數效果有,跌時不會一下就小於10以下,利於平倉
人和=紀律
絕對同時抓雙邊,不貪取單邊大獲利
三~五天平倉,看到有些投資朋友把選擇權拿來當指數當沖,這是不對的
==============================================
以上主要是說明他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以及操作方法
一、其中與一般市面上書籍所談到不同的是
這位作者是認為有波動的時候是比較多的
也就是上下大波動的機率>50%
而一般書籍是認為大多時候,股市都處於盤整階段
二、我們在這裡只能看出地利,以及人和
而天時呢?則必須要加入作者的會員,由作者來提供你『關鍵點』來做操作
第一點影響我很深
我之所以會開始採用賣出勒式
主因也是因為看了大多書籍都告訴我,盤整的機率高達70%
至於第二點,星想先多充實自己,多瞭解,再來做打算吧!
有機會的話,會用小額來試看看作者的方法
其實這兩天應該可以用看看
因為星認為這兩天的台股結構有問題
(EX:權值股漲沒多少,只有特定的中小族群大漲,其他中小企業一片哀鴻遍野)
(EX:台幣狂升,導致電子股走弱,比重只剩40%,卻要期盼有大漲行情)
(EX:外資做空單,首先從滿手電子股以及權值股下手,可憐的電子股被巴兩次)
勢必要透過『大漲』,或者『下殺』來重整
很適合『買進勒式』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