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91303
 ~☆歡樂王國☆~雪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宜蘭遊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開啟自我防護系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慢性擔憂與記憶問題有關
作者: ~☆歡樂王國☆~雪 日期: 2007.06.28  天氣:  心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健康--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當人們變老的時候,經常感到負面情緒的人可能較容易發展記憶問題。

  研究人員包括Robert S. Wilson博士,他是芝加哥Rush大學Rush阿茲海默氏症中心的資深神經心理學家博士。Wilson的研究小組從兩個有關老化的研究中匯集了相關的資料,一項研究以天主教修女、神父和來自全美的兄弟為特色;另一項研究包括在芝加哥的老年人。

  這些研究包括了1,256個平均年齡約77歲的人。

  當研究開始進行時,參加者都沒有記憶問題或智力衰退,他們填寫完有關於他們負面情緒的問卷調查。

  長達12年期間,參加者每年接受醫療檢查並且參加精神技能測試;在這段期間,有482個參加者-38%-發展了輕微的認知失調,是指有記憶問題,但還不至於嚴重到需要智力衰退診斷。


【心理痛苦】

  相較於那些較為樂觀的同儕,有心理痛苦(負面情緒)傾向的人們較容易發展輕微的認知失調。

  有最高程度的心理痛苦比起有最低心理痛苦的人,發展輕微認知失調的可能性高42%。

當研究人員考慮參加者的憂鬱和年齡時,研究結果仍成立;這樣的模式在男生身上比女生身上要強一些;研究發現的原因並不清楚。

  當研究開始時,參加者只填寫一次有關他們負面的情緒調查,因此並不清楚隨著時間過去他們是否遭受更多或是更少的心理痛苦。

不過,研究人員特別指出,人們負面情緒的傾向並不會隨著時間過去有急遽轉變,因此Wilson的研究小組假設,這些參加者基本上在整個後續追蹤研究期間保持相同數量的心理痛苦。

  Wilson在美國神經學會發布的一篇新聞稿中表示,人們在經歷與處理負面情緒及心理痛苦的傾向不同,而回應的方式似乎在整個成年生活都會維持相同。

  Wilson 表示,這些研究發現顯示,終其一生,慢性經歷痛苦會影響負責痛苦反應的大腦區域,而不幸的,那一塊大腦區域也會調節記憶。

  這項研究發表於神經學期刊中。




標籤:
瀏覽次數:45    人氣指數:2005    累積鼓勵:9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宜蘭遊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開啟自我防護系統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