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133016
 jud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比舊鈔票還髒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給兒子一封信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韌帶拉傷
作者: judy 日期: 2014.06.10  天氣:  心情:
韌帶是連接骨與骨之間的纖維組織,也附於骨的表面或與關節囊的外層融合,為加強關節的穩固性,避免損傷。韌帶若是拉傷,會造成局部疼痛、腫脹,可能會有皮下出血的瘀青區。因韌帶的組織不易恢復,如果治療不當或誤診,造成慢性疾病,會有後遺症的產生,且容易再次受傷。

韌帶拉傷的鑒別診斷:

1、韌帶斷裂: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導致相關韌帶被動牽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斷裂。韌帶斷裂往往伴有扭傷和骨折。

2、韌帶扭傷:韌帶扭傷是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損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情況。臨床主要表現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多發於腰、踝、膝、肩、腕、肘、髖。

3、韌帶挫傷: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韌帶損傷程度不嚴重,會出現紅腫。

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根據受傷史及臨床表現可作出明確診斷。

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大部分運動傷害的治療中,患部的休息都是首要而必須的一環。

拉傷在臨床上一般稱為肌腱炎,輕度的肌腱炎往往因為肌肉自我保護性的收縮(痙 攣),而讓患者有酸痛、僵硬的感覺;這種症候有時會被誤解為神經痛,而被和骨刺等 等扯上關係,二者需要細心區辨。肢體可能受傷而引發疼痛的組織結構很多,舉凡神經、肌肉、肌腱、韌帶、軟骨、黏液囊、骨骼等等都可能是元兇。醫師必須能從疼痛的 部位、方式、與運動或負荷之關係等等特性,判斷引起症候的原因、和可能受傷的部位 或構造。這些疾病或傷害中,有些是因為該構造在某一個年齡時有某種特性而致,因此 也只見於那個特定的年齡層。診斷的方式,除了前述細心的臨床評估外,X光片、超音 波、電腦斷層攝影、磁共振掃描造影、關節鏡等等都是很好的診斷工具。
肢體的扭傷與拉傷常常是因為反覆操作 相同的動作、以及動作時協調性不佳所引起。前者尤其常見於日常生活中,像是手腕部 的拇指外展肌拉傷(deQuervain氏症),就是著名的「媽媽手」,常因反覆抱起、放下 嬰兒,或者咚咚咚地切了一大籃的菜,日復一日而發生。而後者常見於不常運動的人, 驟然上場激烈活動導致。有人戲稱這種人叫做「週末運動員(weekend athlete)」, 一週就是那麼一天上陣,一上場卻又是拼命三郎型的運動法,結果常常是「自己把自己 的肌腱扯斷了」;最著名的例子就屬足跟腱的斷裂:傷者打球打到一半,就忽然倒地不 起了。預防勝於治療,如果您有上述的兩類情況,最好在工作或運動前先穿戴適當的護 具,同時在運動前有充足的暖身、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而且在技巧純熟後才增加運 動的複雜性和困難度,比較不會受傷。這個道理同樣應用於扭傷與拉傷痊癒之後,由於 肢體往往因為治療所需而減少活動甚或固定了一段時間,在恢復慣常的運動前,仍要慢 慢從較輕、較簡單的操作開始,把肢體的協調度(也就是技巧)溫習恢復,才不會立刻 又再受傷。
很多臨床上「久病不癒」的肌腱韌帶炎,常常是無法充分休 息、或者急著開始恢復工作及運動甚至在發炎期間做不當的劇烈推揉所致。韌帶肌腱長期發炎容易造成粘黏及纖維化至僵硬疼動無法治癒!因此對付已經發生的傷害,只能用「急不得」 來叮嚀




標籤:
瀏覽次數:41    人氣指數:441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比舊鈔票還髒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給兒子一封信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