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國78年會沒有農曆6月30日??
我有位朋友生日是國曆78.8.14...去排過命盤,卻有兩種不同的農曆生日,一種是是7月13日,一種是7月14日,經查過,發現前者在農民曆內,是因為農曆6月沒有30日....後者有農曆6月30日,才會有一天的差異...雖然老師解釋過天干地支是一樣的,但為什麼會有一天的差異性呢??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
有位"高人"回覆如下:
非也非也!
國曆780814應為陰曆780713
陰曆780630應為國曆780801
此曆自古至今從未異議
本次案例疑為印刷不明或筆誤所致
如有疑慮可尋萬年曆中詳查方可分曉
參考資料 20年功力
~~~~~~~~~~~~~~~~~~~~~~~~~~~~~~~~~~~~~~~~~~~~~~~~~~~~~~~~~~~~~~~~~~~~~~
提問者補充:
非常感謝朋友LV的回答....
昨天晚上我有去各大書局查証過.....大至是有兩種版本....
一種是有農曆6月30日的(78.08.01是農曆6月30日),就沒有農曆7月31日;一種是沒有農曆6月30日的(78.08.01是農曆7月1日),就有農曆7月31日,所以在國曆9月1日後,兩種版本的國農曆生日便又相同了...
這是看了將近二十本新版萬年曆後,所得的結果.....
比例大約是一半一半,應該不至於一半的萬年曆會印刷錯誤吧??
請各位有興趣者,可至各大書局翻閱,便可發現其中的問題所在!!
所以才會想說是不是有什麼特殊原因造成的...
感恩、感恩!!謝謝、謝謝!!!!
~~~~~~~~~~~~~~~~~~~~~~~~~~~~~~~~~~~~~~~~~~~~~~~~~~~~~~~~~~~~~~~~~~~
個人回覆如下:
茲以個人所知回覆如下:
因為一般人都以"萬年曆"統稱曆法!
但曆法的種類有很多...太陽曆.太陰曆.夏曆.以及我手上有一本專用在紫微斗數的紫微曆!
大家都以為只有命理有派別之分.其實坊間在販售的萬年曆也是有版本之分的.就像每年初垂手可得的當年農民曆一樣.其實用心查照的話.很多地方都有不同之處呢! 只是一般大眾不需要也沒那習慣吧!
不妨翻開你手邊的農民曆來看看...農曆的二月有的也是有三十號的這一天喔! 但陽曆也好.國曆也罷.二月頂多也就29天!所以囉.當你知道這些就不足為奇了!
以下就八字曆法做個分類說明:
1 公曆︰
即格裡曆。 因為它的基礎是太陽中心連續兩次經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回歸年, 故又稱陽曆。格裡曆的平年為365天, 閏年在2月末加一天,為366天。 在格裡曆中, 當某年的紀元年數不能被4整除時為平年,如1981年; 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時為閏年, 如1984年; 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時為平年, 如1900年; 能被400整除時為閏年, 如2000年。
格裡曆平均一年為365。2425日, 與長度為365。2422日的回歸年之間, 要累積3300多年才有一日之差, 達到我國南京楊忠輔于西元1199年 (早格裡曆380多年)製定的《統天歷》水準。
格裡曆按月分發日數摻有格裡等帝皇威勢,不很合理。 合理的每月天數用兩句話即可概括︰"閏年單月小、雙月大; 平年2月減一天"。 但因為格裡曆已在全世界通用,人為原素影響極大, 改曆很難。
2 農曆
農曆是我國廣泛使用的曆法,又稱陰曆、夏曆,是因為它的紀月法以月相為標準,以月亮從朔到上弦、望、下弦再到朔的一個朔望月為一個月。推算農曆先推算二十四節氣和定朔(推算日月黃經相等的時刻--朔),朔所在某日,即為初一,從朔到朔為一個月,相距29日的為小月,30日為大月。月從中氣得名,月內有某中氣的即為某月份,如含有中氣"雨水"即為農曆正月。無中氣為閏月, 閏月無名,取用前月名,如四月后的閏月為 "閏四月",如此使農曆年與回歸年的差距隨時得到調正。在農曆中,平年12個月,日數為354或355日; 閏年13個月,日數為383或384日。這就是我國自西元前十四世紀的殷代起,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止,一直在使用的"十九年七閏(加七個閏)月" 的曆法。因為二十四節氣是由太陽的視置決定的,因此農曆合適的稱呼應是"陰陽曆"。
3 干支曆︰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天干共十個字, 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十二個字,順序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都是道統用來編排次序的字組。二者並行組合排列成天干地支表,周而複始,循環使用。干支曆的紀年紀月法都同農曆, 它的年、月、日都各以干支順序排列、互不干擾,閏月也同農曆。干支曆中的節日,三伏,九九以及出梅、入梅等與人們生活及當時社會活動密切相關,有的至今還為人們所用。
4 節氣︰
節氣產生于我國古代,它反映了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反映了農時季節,在農村家喻戶曉。隨著中國古歷外傳,華僑足跡所到之處,節氣也廣為流傳。節氣是根據太陽在星空間視運動的視位置來決定的。節氣也叫二十四節氣,是相間排列的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的統稱。
這裡請注意第四項~~"節氣" 為什麼在介紹曆法時要提到節氣呢? 因為這就是你所提問的答案所在~~~
~~節氣與公歷(陽歷)有著密切關係。 我國民間流行有"節氣歌"一首︰ "春雨驚春清穀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在公歷中︰ "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來八廿三。每月兩氣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二天.......
而這個一二天就是不同版本中差異之所在了!
小小心得 與各位分享!
參考資料 建議購買有陰陽對照的萬年曆
~~~~~~~~~~~~~~~~~~~~~~~~~~~~~~~~~~~~~~~~~~~~~~~~~~~~~~~~~~~~~~~~~~~
逍遙後記:
個人是沒有20年的功力啦.但還好國中開始就認識幾個字.讀過幾本書.又喜歡看古書! 剛好在印象中曾經讀過這段.剛好有機會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算算今年剛好"認字"滿30年! 還真是巧..呵~!
曾經有位朋友的伯父在南部是位執業60年的命理師.某次的請益的過程中被我請教到無話可說時回了我一句~~命理這種東西不是你們這種讀書人懂的啦!! 回來之後以此問題詢問自家師承.只見恩師喝了口濃茶後.緩緩的說出這讓我刻骨銘心的一段話~~
在中國傳統的父權威嚴體制下.在祿命之學的這個領域裡.的確足以讓這些倚老賣老的人得以享有生存空間!
教誨我這句話的恩師早已駕鶴西歸多年.但每每念及其授業之恩時.我的頭都會像稻穗一樣低的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