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下(老子61)之四 台灣白牡丹 2015/5/12(乙未3/24)
〈居下章61〉最後兩節,
今天來做個結論。
末兩節經文為:
故或下以取,
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
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
大者宜為下。
說到這兒,
可見大國與小國都能以謙下自任,
不以國勢炫耀時,
就可得一結論:
大小兩國都能得到匯通交融的好處,
其和平共榮長治久安的大道就由此開始了。
因此:
不論是,
大國謙下以取小國的信服,
或者是,
小國謙下而取大國的信任,
如此一來,
雖在名義上有大國與小國之分,
可是在實際上,
全無隔閡而成一體,
這道理就是,
推行德化的人,
也是應當以謙下為懷,
才能完成「大德敦化」的目的。
所以,
本經文所說的就是:
不論是大國謙下以取小國的信服,
或者是小國謙下而取大國的信任,
大國之目的,
只不過就像水的善利萬物一樣,
它是以德來兼善小國;
而小國之目的,
也不過就是像水的就下而得與大國匯通。
( 「入事人」是求容於人,
也就是歸服大國的意思。)
由此看來,
這大小兩者,
一是以善利小國為懷,
一是以歸服大國為念,
天下雖說分治,
實際已成統一定局,
這並不是在力量權勢下統一,
而是德化的統一,
因此,
天下自然就相安無事了。
總而言之:
大國和小國既然都以謙下為懷,
如此使各國都得到了所期望的目的,
但是最要緊的一點,
也就是最先應當做到的是:
身為大國者,
必須先以謙下禮待小國,
才能感召眾小國轉向來歸,
如此,
才真正成為「天下之交」和「天下之牝」,
這就是所謂「大者宜為下」的道理啊!
【 本61章就說到這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