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133016
 jud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水經淨水器過濾就能生飲?恐引發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瘦身美白水果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賦稅署新聞
作者: judy 日期: 2014.06.25  天氣:  心情:
賦稅署新聞

黃金稅不稅?

【2014/6/18/南區國稅局】

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規定,銷售金條、金塊、金片、金幣及純金之金飾或飾金免徵營業稅,所謂金條、金塊、金片、金幣及純金之金飾或飾金,是指以純黃金鑄造之成品,但是白金及它的成品就不屬免徵營業稅範圍,應依法課徵營業稅。

該局進一步指出,銷售金條、金塊、金片、金幣及純金之金飾或飾金雖免徵營業稅,惟黃金的加工費係屬勞務,非為免稅範疇,仍應開立統一發票。

該局特別提醒,經核定使用統一發票的銀樓業銷售上開免徵營業稅貨物時,仍應依稅捐稽徵法及統一發票使用辦法規定開立免稅統一發票,以免受罰;並呼籲購買該等貨物的民眾記得向店家索取免稅統一發票對獎唷

稅務新聞

包租公、包租婆越來越辛苦

澳洲租金投報率5% 台灣僅1.57%

【2014-06-21/聯合報/AA3版】

台灣的包租公、包租婆越來越辛苦!根據全球房地產指南統計,台灣租金投報率約1.57%,是全亞洲最低。

政府強力打房,投資人資金外流,除非有搶手個案,否則一般多認為收租金不划算。

財政部將進行「抓漏總動員」,綜所稅結算申報結束後,即將展開稽查房東的101租賃所得,清查房東是否誠實申報租金所得稅,尤其1人名下持有3間以上的房屋或出租黃金店面,全是國稅局重點查稅對象。

台灣房屋國際資產中心執行長方彥夫說,不少包租公、包租婆把眼光轉向海外,同樣的預算1000萬在台北市只能買老公寓或老套房出租,但老屋問題多,租金投報率已不高,修繕費用又吃掉不少房租收入。

他指出,在澳洲1000萬可買澳洲墨爾本的獨棟房子,投報率約5%,若在澳洲申請貸款,租金即可支付房貸,透過以房滾房的方式理財,坐擁租金。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2014年「幸福生活指數」,在36個國家中,澳洲4度蟬聯第1名,成為全球最幸福的指標國家,實現租金養老的優質穩健財富規劃。

國稅局提醒

避奢侈稅 小心地雷

【2014-06-20/聯合報/AA2版】

  奢侈稅上路滿三年,仍然有不少民眾誤觸法網、逃漏奢侈稅,台北國稅局整理出奢侈稅常見的3大錯誤,提醒國人不要聽信市場謠言,該避的稅要避、該繳的稅要繳。

  國稅局官員指出,依法令規定,只有本人、配偶或未成年直系親屬辦竣戶籍登記的房屋,才屬於奢侈稅的「自住房屋」,持有不到2年賣出,得不課奢侈稅,但父母等直系尊親屬名下房產,沒有免稅優惠。

  第二種常犯的錯誤,則是誤以為「受贈取得」的不動產免繳奢侈稅,官員表示,只有「繼承或受遺贈」取得的不動產,才不屬奢侈稅課徵範圍。

  第三種常發生奢侈稅逃漏稅問題,是出在「持有期間」的計算上,官員表示,奢侈稅計算的持有期間,自取得不動產登記日起,至買賣雙方合意訂定銷售契約之日止,很多民眾誤以為,是至完成移轉給買方登記日為止,差個幾天,可能就要負擔高額的奢侈稅。    

售屋逾六戶 列重點查稅

【2014-06-19/經濟日報/A19版】
  為維護租稅公平、杜絕個人取巧逃漏營業稅,國稅局將全面展開今年度「個人房屋移轉查核作業」,將102年度個人銷售房屋達六戶以上情形,列為重點優先查核對象,即日起至7月底為輔導期,8月1日起正式執行查核。

  南區國稅局東港稽徵所解釋,基本上只要是個人以營利為目的,購買房屋或標售法拍屋再予以銷售,都得被課徵營業稅,不論銷售戶數幾戶,但基於稽徵人力有限,因此將先針對買賣六戶以上(排除自用住宅或受贈、繼承取得房屋)情形查核。

  稽徵所強調,六戶以上只是優先查核重點對象標準,並非只買賣六戶以下就不須繳納營業稅,只是不會被優先列為查核重點,但稅局仍可透過資料清查或檢舉方式查核,提醒民眾不要誤解。

  查核目的在於避免民眾將房屋買賣視為投資工具,利用買賣房屋賺取差價。東港稽徵所表示,個人若遭稽徵機關查核,則須補繳營業稅,如果經查還符合設有固定營業場所、具備「營業牌號」、僱用員工處理房屋銷售等,還須補辦營業登記。

漏開發票 連補帶罰750萬

揪連鎖早餐逃漏稅

【2014-06-18/聯合報/AA2版】
  民眾愛趕流行,常出現爆紅早餐店、爆紅飲料店,使連鎖加盟店也一窩蜂出現。

  趕潮流的不只是一般民眾,國稅局嗅覺也十分敏銳,隨即「便衣出巡」,近期就逮到一家知名連鎖早餐加盟業者漏開發票,連補帶罰了750萬元。

  南區國稅局官員表示,有品牌與名氣,就有人潮與買氣,造成許多知名連鎖店崛起,竄紅大街小巷。國稅局日前隨機匿名訪查一間知名連鎖早餐點,詢問加盟相關細節,「加盟店家以為我們也想加盟,就熱心地什麼都說了」。

  官員說,瞭解加盟要支付給加盟主的相關費用後,再比對加盟主的申報紀錄,發現加盟主只開出加盟金的發票,其他加盟店支付的裝潢設備、生財器具及原物料費等,都未開出發票,核計逃漏稅500萬元,加罰0.5倍。

  南區國稅局官員說,多數的加盟早餐店規模都很小,屬免開發票的小店家,因此支付加盟金等費用後,通常不會注意有沒有拿到發票,讓加盟主有漏開發票的空間;也有些加盟店則有未辦理理營業登記的問題。

獨資事業頭家 要繳營所稅了

後年5月申報適用 合夥事業一視同仁 月入20萬元內小公司不受影響

【2014-06-18/經濟日報/A22版】
  配合財政健全方案公司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財政部同步修正獨資、合夥事業的負責人、合夥人104年起也須繳納營所稅,新制將由104年上路、105年5月申報開始適用,影響2萬多家合夥事業及72萬多家獨資事業的負責人及合夥人。

  高雄國稅局解釋,同步修正主要是考量獨資、合夥事業及公司同屬於「營利事業」,其事業盈餘相當於公司股利,若不同步修正,等於形成稅制漏洞,因此才會在財政健全方案中,做出配套修正。不過平均月收入低於20萬元、交易零散的小規模營利事業負責人則維持現制、不受影響。

  具體來說,新制上路後對對獨資、合夥事業的負責人、合夥人產生的最大改變是,營所稅由「須申報、不須繳納」到「須申報、須繳納」。現行獨資及合夥事業的營所稅只須申報、不須繳納,其營業所得淨額,是併入個人綜所稅中的營利所得去計算、繳納,事業盈餘直接等於個人營利所得。

  但新制上路後,獨資、合夥事業在105年5月申報104年營所稅時,須以應納稅額的一半,減掉尚未抵繳的扣繳稅額(如銀行利息)金額,繳納營所稅,與過去相比,形同多繳一半營所稅稅額。

舉例來說,甲獨資事業,全年營利所得淨額為100萬元,依據現制只須申報、不須繳納,且併入綜所稅中作為營利所得;但根據新制,甲獨資事業未來申報營所稅時,將繳納應納稅額17萬元(淨所得100萬元*營所稅率17%)的二分之一8.5萬元,若有尚未抵繳的扣繳稅額,可再多減除應納稅額。

  此外,由於新制恢復繳納營所稅,為避免重複扣繳,因此,在計算個人綜所稅中的營利所得時,須多減除已在營所稅繳過的「營所稅應納稅額的二分之一」金額,且由於過去可於此處扣繳的「可抵繳之扣繳稅額」,已移往營所稅部分扣繳,因此計算營利所得時,不可再重複扣抵。    

國際稅務

美查海外逃稅 放棄美籍者飆新高

【2014-06-18/工商時報/ A8版】
  華爾街日報周二報導,美國政府近年來積極追查境外逃稅,調查對 象除了擁有大筆海外資產的富豪之外,一般中產階級也是查稅目標,迫使許多居住國外的美國人選擇放棄國籍,以規避納稅重擔。

  去年決定放棄美國籍的人數創下新高。根據律師米契爾(AndrewM itchel)分析美財政部資料發現,美國海外辦公室呈報今年第1季共計1,001人聲明放棄美國公民和綠卡,延續去年趨勢。2013年共有2, 999人放棄美國公民和綠卡,為美政府開始公布此數據以來最高。

  專家表示,這波美國公民出走潮歸因於美國已進行5年的嚴格查稅行動。

  美國政府自2009年嚴加追查人民在國外未申報的帳戶,並要求補繳稅金、利息以及罰款,迄今已自逾4.3萬名納稅人身上取得逾60億美元送入國庫。聯邦調查員累計已提出超過100份起訴書,對象包括發 明「豆豆娃」(Beanie Babies)的Ty公司老闆華納(Ty Warner), 他透過瑞士祕密銀行帳戶逃稅,在去年遭到起訴並已認罪。

  不過查稅行動的對象不僅是企業富豪,還包括居住國外的中產階級,這使得有些美國人寧願選擇放棄公民權,以免日後重稅上身。專家指出,許多人雖然收入不到向美國納稅的門檻,但眼見未來自身和子女仍可能面臨大筆稅金和罰款的風險,因而放棄美國籍。

  穆恩是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婚後住在加拿大多倫多,但仍時常回美國拜訪親友,儘管已旅居國外30年,穆恩常說自己骨子裡仍是美國人。

  但穆恩卻在兩年前走進美國領事館忍痛放棄美國公民權,原因就在嚴苛的稅法。

  專家指出,美國查稅行動波及數百萬像穆恩那樣的人,這些人並不富裕,在自己居住的國家納稅,也沒有刻意逃避美國稅金,但他們擔憂日後因未申報國外銀行帳戶而將支付大筆罰款。

  米契爾發現,過去5年有將近8,000位納稅人放棄公民權,此前十年放棄公民權的人數不到5,000人。

14美企大咖 海外避稅攢現金

微軟、嬌生等科技、醫藥大廠 透過收購外國公司 規避資金回流課稅 近八年銀彈多了5,000億美元

【2014-06-17/經濟日報/A8版】TOP
  最新調查發現,包括微軟、Google、嬌生等14家美國主要科技及醫藥公司,過去八年透過在海外積攢近5,000億美元現金,並將平均稅率壓低四分之一。

  金融時報引述調查結果報導,14家美國科技及醫藥集團去年繳納的平均海外稅率僅10%,且截至上年度在海外共持有4,790億美元現金,是信評機構穆迪(Moody s)估計美國非金融公司在海外持有現金總額9,470億美元的一半。

  這14家企業中除輝瑞(Pfizer)以外,上年度稅率都有所下滑,幅度介於10%到66%。

  此外,在過去八年,隨著海外稅率下滑,這些公司的海外獲利成長速度較海外營收快了近兩倍。

  這些數據很可能被批評者視為企業將獲利從高稅率國家轉至愛爾蘭、新加坡等低稅率國家的進一步證據。美國稅務研究組織Tax Analysts首席經濟學家蘇利文表示,追逐低稅率的趨勢十分「龐大」。

  商業界則將在海外積攢鉅額現金的現象,視為美國稅制充滿阻礙的鐵證。

  根據美國稅制,回到美國本土的企業盈餘,需支付高額稅金。企業呼籲政府實施暫時性的租稅假期,以鼓勵它們將獲利帶回家鄉。

  各國政府都試圖取得更多稅收以填補赤字,使得企業循非傳統途徑為海外現金找尋出路。美國企業今年來加速收購海外公司,將總部遷往稅率較低的國家,以脫離國內稅制系統。

  部分企業則正在美國借入大筆資金,為的是要規避海外資金回流的課稅成本。穆迪指出,對部分科技公司而言,海外現金成長是新出現的信貸挑戰。



收購外企子公司 避稅捷徑

【2014-06-16/經濟日報/A6版】TOP
  近來美國有愈來愈多企業為了避稅展開併購,輝瑞(Pfizer)提議收購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就是一例。這些業者希望透過收購成為外國企業的子公司,以擺脫美國稅法的約束。

  目前美國的標準企業稅率為35%,高於英國的21%。儘管美國企業有不少減稅管道能降低實質稅率,輝瑞去年支付的稅率仍達到27%。

  輝瑞估計有350億美元的現金存在海外。與其把這些錢匯回美國被課徵較高稅率,輝瑞打算用這些錢收購阿斯特捷利康,然後把合併後的新公司稅居地設在英國。

  過去30年來,美國約有50家企業採取上述策略,國會分別在2003及2012年強化法規,希望遏阻這種風氣。根據規定,美國企業在海外公司的持股比重須低於80%,才能把稅居地移到國外。

  根據估計,美國跨國企業目前約有1兆美元的現金藏在海外。
標籤:
瀏覽次數:38    人氣指數:238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水經淨水器過濾就能生飲?恐引發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瘦身美白水果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