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9401
 ala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你到底有多愛我?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論如何……就是要“忍”……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0311易經學習日記: 《風行
作者: alan 日期: 2014.03.17  天氣:  心情:
0311易經學習日記:
《風行地上,觀。》

《易經‧繫辭傳》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段文章講的是《易經》的緣起。

伏羲氏那個時候,也一定是福至心靈,得天獨厚,他絕對不是突然抬起頭來,看到天象,立刻畫卦,他也是觀察很久,研究很久。<繋辭傳>作者一連用了三個「觀」字,非常經典。

所以整部《易經》的創作,它的靈感從哪裡來的?就是源於「觀」。從「觀」開始,自然觀察、人文觀察,種種觀察,很冷靜,很理性,而且看得很深入。

這是《易經》的起手式,才能「以類萬物之情」。而在《易經》、《易傳》中有多少「觀」字?那是人生的基本功。

「觀」,就是一隻大鳥,像老鷹一樣,高空飛翔,很矯健,能夠居高臨下,巨細靡遺,把下面的東西都看透,引申有精準、洞察之意。

觀卦是《易經》第二十卦,是「旁觀者清」的清淨心,所以想要創造發明,必須事先做好觀察,掌握事物內在的規律,然後抽離出來,你才可以發明這個,發明那個。

就卦象而言,觀卦的二陽在上,為下面四陰所仰望,所以你站的地位、觀察的角度越高,就會越全面、越好。反之,則容易流於片面,管窺蠡測。

就像初爻「童觀」、第二爻「闚觀」,就是距離拉得不夠遠,看得角度不夠多,所造成的偏見或狹見;第三爻以上,距離夠遠了,才開始能看出個輪廓。

臨卦與觀卦相綜,臨卦正是兩腳著地,踏實之意;而觀卦代表兩目在上,登高遠眺之象。兩者須相輔相成,有「臨」的磨練實作,和「觀」的思考學習,更能孕育出好的結果。

人生任何一個剎那,都在臨、都在觀,所以臨卦、觀卦全卦貫徹「觀」、「臨」的功夫,每一個爻辭都有臨,都有觀,絕對沒有不臨、不觀的時候。不同時間,不同的歷練,由這裡就產生智慧。

一卦六爻的爻辭全都冠有卦名,就代表由基層到高層,從內到外,從下到上,沒有人不受那個卦名情境效力的影響。因此,臨卦就是要腳踏實地,做人間事;觀卦則是老天有眼,明察秋毫。這是《易經》的不言之象,老子稱「不言之教」,需要個人用心琢磨。

所有的觀察,你不可能掌握到全部的訊息。當你一看到「履霜」就想到「堅冰至」;一看到「潛龍」就想到「飛龍」的時候,這就叫做「知機察微」,這就是《易經》的研究精神。

在空間上,就是研究「局部」跟「整體」的關係。看到一個局部,「見微」就必須「知著」,從不完整的訊息中,必須設法推想出整體全貌。

在時間上,就是看到任何危機、轉機,任何一個「知機」,你就要「應變」,不能等它全部爆發才有所反應,那就來不及了!

由一個局部慢慢拼湊出整體,由一個時間的徵兆,推估出未來長期的發展,時空上都掌握了,所以就沒有訊息不夠的問題,只有你有沒有判斷力的問題。

一旦你要做決策解決問題時,就要有所取捨,有時還必須捨小保大。例如震卦中「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要求生,有時就要學蜥蜴斷尾,先求保命,以待東山再起之日。

有時你要壯士斷腕,例如說豐卦第三爻「折其右肱」,犧牲局部保全整體,棄車保帥,在過去有很多這種例子。

有時候是捨什麼,得什麼,例如隨卦「係小子,失丈夫」、「係丈夫,失小子」,要考慮的是當下的時機。人之所以容易失之交臂,正因為機會是稍縱即逝。

所以,人生往往是在訊息不夠充足的時候,就要毅然決然地下決策、做判斷,不可能等到萬事俱備才採取行動,那時候時機已經過去了。

《易經》的創作,就是用「漁獵」來比喻人生對某項目標的追求,因為在文明的初始,那就是人類賴以存活的主要方式,所以《易經》中所有的「田」字,指的幾乎都是「田獵」、「打獵」。

恆卦第四爻叫「田无禽」;師卦第五爻叫「田有禽」;巽卦第四爻叫「田獲三品」,還可以分成各種類別、各種檔次。

解卦第二爻進入狐狸窩了,叫做「田獲三狐」。「田」是指打獵,而那個「獲」,並不是種田收獲,是打獵捕獲。

姤卦第二爻「包有魚」,那漁網撒下去,肥水不落外人田,一網打盡,不給外人吃,因此「不利賓」──那是一定的,因為機會是壟斷的。

那個「賓」,沒有主場優勢,沒有魚吃,就叫「包无魚」,「起凶」──很明顯的,這是先民的生存經驗,非常有用。

農業生活,安土重遷,已經沒有那麼多挑戰,在《易經》384爻當中,只有一個爻講農耕,就是无妄卦的第二爻,「不耕穫,不菑畬」。

你還沒栽種,就想要有收穫;你才耕耘了一年,地利都還沒有充分開發,就期待它會有三年的收穫,一天到晚癡心妄想,豈不是无妄卦嗎!

不肯腳踏實地的人,務必學學這個爻──此爻爻變,就成為履卦,就是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腳踏實地,篤實踐履。
標籤:
瀏覽次數:5    人氣指數:5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你到底有多愛我?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論如何……就是要“忍”……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