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到了。
一陣一陣,腦子總會週期性的像個封死的空心鋁罐,什麼都進不去什麼也出不來,晃晃腦袋彷彿還能聽見金屬撞擊的匡啷匡啷聲(應該沒有腦結石這種病吧)。
一大早看報紙也要掉眼淚。SELINA對她新婚的丈夫說:「這陣子我不能跟你擁抱,卻離你更近了。」
越真心,越簡單,越動人。
(內心OS:不,不許把這句話給我反過來想,那是歷盡滄桑又世故過頭的老女人會說的話。)
為什麼淚水的Quota都集中在人生中場呢?咱媽前陣子忽然語重心長的回憶起那些我沒能保有太多印象的幼童期:
「小時候妳很少哭,以前你們三個溜出去玩,玩到天黑才回來,我就把大門一關,讓你們直到半夜都在黑漆漆的院子罰站,他們倆又哭叫又磕頭又喊救命喔,就妳一個抱著膝蓋坐在地上唱歌。」
「小時候妳又乖又聽話,有一次他們兩個趁我不注意把剩飯倒在垃圾桶,還把碗打破說是妳幹的,我氣到叫妳去把垃圾桶裡的飯撿起來吃掉,妳就乖乖的從桶子裡抓了往嘴巴送。」
「小時候妳不知道為什麼膽子這麼大,有一次妳在中山公園走丟了,我跟妳小舅沿著四周找到快瘋了,結果妳自己去招了公車還讓人家把妳送到家門口,才五歲欸妳。」
原來我如今這麼愛哭、這麼不乖、這麼不聽話、膽子又這麼小,都是童年的補償心理作祟呀!
我的愛哭履歷:
印象中看完哭得最慘的一部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哭得最慘的紀錄片:生命。
差點哭濕整本的書:夜、暗夜倖存者。
一聽到就有哽咽感覺的歌:旅程。
記憶中哭過最久無間斷的時間:一整晚。
為其哭到不能言語的男人:我老爹。
最常哭的時間,季節:睡覺前,秋天。
最無厘頭的一次大哭:旅行時被接駁車放點,拖著大行李箱在熱燙的石子路上走了幾小時。
最容易鼻頭一緊就掉下眼淚的地方:老爸靈前、罕無人跡的登高望遠處。
最有氣質的哭:眼睛不眨,讓淚滴以顆為單位不經臉頰的落下。
最可怕的哭法:哭到抽噎不止,卻還要講話,結果就只能聽到ㄏㄜ ㄏㄧ ㄏㄜ ㄏㄧ像快要斷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