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37245
 建龍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中醫-中藥用法十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中醫完全下半身減肥飲療一覽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
作者: 建龍 日期: 2015.07.10  天氣:  心情:
■第一類 陰陽五行

■一、陰 陽

【陰陽】我國古代哲學理論,係古人對自然界萬事萬物性質及其發展變化規律觀察
、歸納的總結。醫學中的陰陽學說則是古代辨證的思想方法與醫學經驗相
結合的產物。即以陰陽的對立與統一,消長與轉化的觀點,說明人與自然
界的關係,並概括醫學領域裡的一系列問題。解剖方面:歸納人體臟腑
組織的屬性如《靈樞.壽天剛柔篇》:「是故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
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生理方
面:分析人體的生理機能。如《素問、生氣通天論》:「陰者,藏精而起
極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說明陰代表著物質的儲藏,是陽氣能量的
來源;陽代表機能活動,起著衛外而固守陰精的作用。病理方面:闡明
病理變化的基本規律。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陽病,陽勝
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又如《素問、調經論》:「陽虛則外寒
,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等等。診斷方面:對病症
屬性歸類的總綱,把陽證與陰證作為總的鑑別要領。如《素問、陰陽應象
大論》:「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治療方面:確定瀉其有餘
,補其不足,調整陰陽相對平衡的原則。如《素問、至真要大論》:「寒
者熱之,熱者寒之」又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病治陰,陰病治
陽。」等等。此外,藥物的性能、針灸的手法等,也有相應的陰陽屬性。
臨床上,就須注意證之陰陽與治之陰陽的關係。綜上說明,陰陽既是基礎
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總結臨床經驗的工具。但是,這個學說也只能
根據一些直覺的體驗對事物內部的相互關係作粗略的說明。
【陽氣】與“陰氣”相對。泛指它們所代表的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之一。如就機能與
物質來說,陽氣指機能;就臟腑機能來說,則六腑之氣為陽氣;就營衛之
氣來說,則衛氣為陽氣;就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來說,則行於外表的,向上
的、亢盛的、增強的、輕清的為陽氣、餘可類推。
【陰氣】與“陽氣”相對。泛指它們的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之一。如就機能與物質來
說,陰氣指物質;就臟腑機能來說,則五臟之氣為陰氣;就營衛之氣來說
,則營氣為陰氣;就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來說,則行于內裏的,向下的,抑
制的、減弱的、重濁的為陰氣。餘可類推。
【陽中之陽】指陽的事物中又分屬于陽的一方面。因事物的陰陽屬性只是相對的
,它們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為陰陽兩面。如胃在臟腑的相對關係中屬
陽,但胃本身又分胃陽和胃陰,則胃陽(胃氣)在這種意義上稱陽中
之陽。在陰陽屬性依不同的關係而相對變化時,指某一事物的兩種
屬性均屬于陽者。如心在五臟的相對位置因居于上,故屬陽;心主火
,心氣通于夏,也屬陽。因此,在分辨五臟間的位置與功能的相互關
係時,心為陽中之陽。
【陽中之陰】指陽的事物中又分屬于陰的一方面。如胃屬陽,胃陰則為陽中之陰
。指某一事物兩種屬性中,前一種屬陽,後一種屬陰。如肺位置在
上,屬陽,肺氣主降,屬陰。故稱陽中之陰。參閱“陽中之陽”條。
【陰中之陰】指陰的事物中又分屬于陰的一方面。如背面為陽、腹面為陰;腹面
中,胸在上屬陽,腹在下屬陰,故腹部屬陰中之陰。指某一事物的
兩種屬性均屬陰者。如腎位置在下,屬陰;腎為水臟,主藏精,也屬
陰。故稱陰中之陰。
【陰中之陽】指陰的事物中又分屬于陽的一方面。如背面為陽,腹面為陰;腹面
中,胸在上屬陽,腹在下屬陰,故胸部屬陰中之陽。指某一事物的
兩種性中,前一種屬陰,後一種屬陽。如肝位于腹內,屬陰;肝氣主
氣,性疏泄,屬陽。故稱陰中之陽。
【陽生陰長】陽氣生化正常,陰氣才能不斷滋長,以此說明事物生發的一面。
【陽殺陰藏】殺即收束或消滅。陽氣收束,則陰氣也潛藏,以此說明事物斂藏的一
面。
【陰陽互根】互根即互相依存。陰陽雙方均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陰”和
“獨陽”就不能生化和滋長。同時,陰陽又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化
,如機能與物質之間就是這種互根的關係。但陰陽學說中較常用互根
表示人體生理範圍內的變化。
【陰生於陽】根據陰陽互相依存的道理,“陰”以“陽”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在人體來說,陰氣所代表的物質(陰精)的生化,必須賴於陽氣所
代表的能動力量。因此說,陰精是通過陽氣的活動而攝取和產生的。
【陽生于陰】根據陰陽互相依存的道理,“陽”以“陰”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在人體來說,陽氣所代表的能動力量的產生,必須依附于陰氣所代
表的物質(陰精)作為基礎。因此說,陽氣是由陰精化生出來的。
【陰陽消長】消長,說朗陰陽雙方對立的一面。它們任何一方都對另一方起著制約
的作用,以維持事物的相對平衡。若一方的太過,就會引起另一方的
不足;一方的不足,也會導致另一方的太過,產生了此盛彼衰,此消
彼長的動的變化。這種關係較多于說朗病理變化,如“陰虛陽亢”,
“陰盛陽衰”等。
【陰陽轉化】事物的陰陽兩方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陰可以轉化為
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如:在生理上,陰生于陽,陽生于陰,表現
為陰陽互根;在病理上,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陰證可以轉化為陽,
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如:在生理上,陰生于陽,陽生于陰,表現為陰
陽互根;在病理上,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陰證可以轉化為陽證,陽
證也可以轉化為陰證等。
【陰平陽秘】陰氣平順,陽氣固守,兩者互相調節而維持其相對平衡,是進行正常
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
治」。
【陰陽乖戾】乖戾即不和或失調。陰陽不和或失調,就會彼此偏衰偏亢,氣血逆亂
,臟腑功能失常等。這是病理變化的基本原理。
【陰不抱陽】指由于陰的病變,不能維繫陽氣的正常固守,出現病理上的“陰虛陽
亢”或“陰盛格陽”的病理現象。
【陰陽離決】即陰陽的關係分離決裂。指由于陰陽失調,此消彼長發展到一方消滅
另一方、或一方損耗過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無法再繼續保持陰陽
兩者能動的相互關係,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陰”“亡陽”等
進一步發展就可能導致陰陽離決的嚴重惡果,故《素問、生氣通天論
》說:「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陽化氣,陰成形】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化氣與成形,是物質的兩種相反
而又相成的運動形式。張景岳註:「陽動而散,故化氣,陰靜
而凝,故成形。」因此,這裏陽和陰是指物質的動與靜、氣化
與凝聚、分化與合成等的相對運動,進而說明物質和能量的相
互依存、相互轉化的作用。
【陰勝則陽病】陰指陰寒,陽指陽氣。外感寒邪會使衛外的陽氣活動受約束,陰寒
內盛也會導致臟腑的陽氣虛弱,這些都是陰寒勝而影響陽氣的病證

【陽勝則陰病】陽指陽熱,陰指陰液。陽熱過盛或虛火妄動都會使陰液耗損,這些
都屬陽氣勝而陰不足的病證。
【陰損及陽】由于陰精虧損而累及陽氣化生不足,與“陰虛陽亢”的病理小同。如
原有咳嗽、盜汗、遺精、咯血等陰虧證候,病變發展日久,若再出現
氣喘、自汗、大使溏泄等陽虛證候,這就叫陰損及陽。
【陽損及陰】由于陽氣虛弱而累及陰精化生不足,與“陽虛陰盛”的病理不同。如
原有水腫、腰酸、膝冷等腎陽虛的證侯,病變發展日久,若再出現煩
燥、咽乾喉痛、齒齦出血、小便短赤等腎陰虛的證候,這就叫陽損及
陰。
【重陽】兩種屬陽的性質同時出現在一個事物上。如:一晝夜的日中(正午),
白晝為陽,日中為陽中之陽,故稱重陽。身熱,脈洪大,症脈都是陽盛
,稱為重陽,說明陽熱之盛。把自然氣候與人的病變聯繫起來,如夏季
屬陽,暑為陽邪,故夏月感暑,也可稱為重陽。
【重陰】兩種屬于陰的性質同時出現在一個事物上。如:一晝夜的夜半、夜為陰
、夜半為陰中之陰。故稱重陰。身冷,脈微欲絕、症脈都是陰盛,稱為
重陰,說明陰寒之盛。把自然氣候和人的病變聯繫起來,如冬季屬陰,
寒為寒邪,冬季感受寒邪,也可以稱為重陰。
【至陰】至,即到。至陰,即到達陰的意思。如太陰為三陰之始,故太陰又可稱
為至陰。太陰屬脾,至陰常作脾的代詞。《素問、金匱真言論》:「腹為
陰,陰中之至陰,脾也。」至,作最或極解。至陰,即屬陰之最甚者。
《素問、水熱穴論》:「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穴名,足
太陰膀胱經井穴。位于足小趾甲根外側角外一分許。
【重陰必陽】疾病的性質原屬陰氣偏勝,但當陰氣亢盛到一定限度時,會出現陽的
現象或向著陽的方向轉化。如:病理變化中的“寒極生熱”就是陰
寒盛的病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熱性症狀。冬季感寒邪為重陰,病本屬
感冒風寒,但寒邪化熱入裏,會轉化為熱病。這些病理上的轉變都是
有條件的,不應理解為必然如此。
【重陽必陰】疾病的性質原屬陽氣偏勝,但當陽氣亢盛到一定限度時,會出現陰的
現象或向看陰的方向轉化。如:病理變化中的“熱極生寒”就是陽
熱盛的病在一定條件下出現寒性症狀。夏日中暑為重陽,但由于暑
熱不但傷津液,還會使陽氣耗散,正氣不足而出現虛脫。這些病理上
的轉變也都是有條件的,不應理解為必然如此。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元代朱丹溪氏經過臨床實際體會所提倡的一種論說。他所
指的陰是精血,陽是指氣火,即由于精血虧損所產生的虛
火。他認為精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不斷消耗,易損
難復,故陰常不足。如不注意保養精血,嗜酒縱欲,傷戕
過度,則陽氣易亢,虛火妄動,故陽常有餘。陰虛陽亢,
則百病叢生。故主張保重精血以維持身體陰陽的相對平衡
,這是他在臨床上偏重滋陰法的理論根據。
【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見《素問、生氣通天論》。陽強,即陽亢。就是說陽氣
過亢,既不能衛外而固密,而在內的陰氣又受損耗或蒸
迫而外泄,以致真陰虧損。
【陰陽勝復】勝即勝利或亢盛,復即報復或反覆。陰陽的變化,陰盛陽衰,陽亢陰
虛是它們發展不平衡的一方面,而陰勝陽復,陽勝陰復是這種不平衡
的反作用的另一方面。它們都影響著變化過程的轉歸。前人用這個道
理解釋一些氣候變化和臨床病理。氣候方面:如某年濕氣勝,雨水
過多,則來年可能有燥氣的復氣,出現乾旱的氣候。氣候的勝復也會
影響人們發病的情況,尤與季節性流行病有關。病理方面:邪正相
爭的過程也會出現勝復的現象,如《傷寒論》厥陰病所說的陰陽勝復
,陰指寒邪,陽指正氣,陰陽勝復表示邪正相爭。如:厥陰病下痢、
四肢厥冷屬虛塞證、正氣來復時則見身熱,而下痢、肢厥俱除;邪勝
則體溫下降、肢厥和下痢又再出現。這種情況的交替出現,也稱為陰
陽勝復。
【陰陽自和】語出《傷寒論》。指在病理上的陰陽失調趨向相對平衡的建立,表示
疾病的好轉或痊癒。如:恢復期的熱退而脈和緩,口津充足,食慾漸
佳,二便通調等。

二、五 行

【五行】我國古代哲學理論,屬于古人對物質的屬性及其相互關係的認識範疇。醫
學中的五行學說則是古代的樸素唯物,自發辨證的思想方法與醫學實驗的
相結合。“五”指木、火、土、金、水五類事物,“行”是運動。這個學
說是以五行的屬性,聯繫人體的臟腑器官,並通過五臟為中心,運用“相
生”,“相剋”,“相乘”,“相悔”的理論來說明一些生理現象和病理
變化,用以總結臨床經驗。基本內容:以五行的屬性分別臟腑器官的特
徵。如肝、筋、目屬木;心、脈、舌屬火;脾、肉、口屬土;肺、皮毛、
鼻屬金;腎、骨、耳屬水等。以生剋的關係說明臟腑器官相互資生和制
約的生理現象,如肝能制約脾(木克土),但脾能資生肺(土生金),而
肺又能制約肝(金剋木)等等,以此來說明臟腑間有著彼此維繫,彼此協
調生理活動的關係。以乘侮關係闡述病理變化及治療方法。如肝病犯脾
,是木乘土,治療應採取抑木扶土法;治療肺氣虛弱,採用健脾補肺,叫
培土生金法。由此可見,五行學說貫串于醫學的各個方面,並包含著古人
的一些寶貴臨床經驗,也是中國醫學的基礎理論。它強調事物間相互依存
,又相互制約的觀點。對古代醫學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但是,這個學說
以五行通套一切事物,如果完全按照生剋乘侮解釋事物的變化發展,就會
失之籠統。故後世在醫學實驗過程中也逐漸有所擺脫。今天,在實踐中要
取其有益的臨床經驗,拋棄其不合理之一面。
【五常】指五行所代表的五類事物的正常運動。《傷寒論》序:「人稟五常,以有
五臟”。
【五音】古樂中的角、徵、宮、商、羽五個音階。五行學說用五音配五臟。從病人
發音的高亢、低沉、重濁等推測五臟的病變。即肝音角、心音徵、脾音宮
、肺音商、腎音羽。因其過於牽強附會,現已不用。
【五聲】指與人的精神活動有關而發出的呼、笑、歌、哭、呻(呻吟)等五類聲音
,是臟象學說按五行的觀點把人的發聲活動進行的歸類。即肝主呼,心生
笑,脾主歌,肺主哭,腎主呻。這種歸類,帶有牽強附會之處,現已少用

【相生】即相互資生,促進,助長。五行學說借相生的關係來說朗事物有相互協同
的一面。具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約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學說借相克的關係來說明事物有相互拮抗
的一面。具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克本屬
正常範圍內的約制,但近人已習慣把它與反常的“相乘”混同,例如:病
理上的木乘土,已通稱為“木克土”。
【相乘】乘有乘虛侵襲之意,相乘即相克得太過,超過正常約制的程度,是事物間
的關係失卻了正常協調的一種表現。例如:木氣偏亢,而金又不能對木加
以正常克制時,太過的木便去乘土,出現肝木亢盛和脾土虛弱的病症。五
行學說中相乘屬病理變化的範圍。
【相侮】侮,有恃強凌弱之意。相侮是相克的反向,即反克,是事物間關係失去正
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例如:正常的相克關係是金克木,若金氣不足,或
木氣偏亢,木就會反過來侮金,出現肺金虛損而肝木亢盛的病症。五行學
說中相侮屬病理變化的範圍。
【制化】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學說認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為用的,事物生
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維持其相對的平衡協調。這樣生克的配合,稱為
制化。舉木為例:木能克土,但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通過這種調節,
使木不能過度克土。其餘類推。
【亢害承制】見《素問、六徵旨大論》:「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亢
,即亢盛。承,作抵禦解。制,即壓抑或節制。五行學說認為,事物
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另一面。若有生無克,勢必亢盛之極而為
害,因此必須抵禦這種亢盛之氣,令其節制,方能維持事物的正常生
發。例如實熱內結的病,因內熱熾盛,損耗津液而便秘,又會火氣上
衝而諺語,治療就須用承氣湯苦寒瀉下,才能抵禦這種亢盛的熱邪。
【所勝】勝,與克通。在五行相克關係中,“我克”者為所勝。如“木克土”,又
稱土為木所勝。
【所不勝】勝,與克通。在五行相克關係中“克我”者為所不勝。如土被木所克,
則木為土所不勝。
【五勝】是一種用五臟之氣相勝作為治療的方法和原理,例如肺(在五行屬“金
”)的病症,用調補脾胃(在五行屬“土”)的方法治療,所謂“培土生
金”。指五行相克。
【子氣】在五行相生關係中,“我生”者為子氣。如火為木所生,則火為木的子氣

【母氣】在五行相生關係中“生我”者為母氣。如木生火,則木為火的母氣。
【勝復】勝復,是指“五運六氣”在一年之中的相勝相制,先勝後復的相互關係。
勝即“勝氣”,復即“復氣”。勝是主動的,有強勝的意思;復是被動的
,有報復的意思。勝復之氣,即一年中之上半年若有太過的勝氣,下半年
當有與之相反的復氣。如上半年熱氣偏盛,下半年當有寒氣以報復之。又
如木運不及,金氣勝木,木鬱而生火,火能克金,稱為復。勝復的一般規
律是,凡先有勝,後必有所報復,以報其勝。勝復之氣並非每年都有。
【勝氣】勝復之氣在時序上被認為是有規律的,上半年如果發生了超常的氣候叫做
勝氣。參見“勝復”條。
【母病及子】用五行說明五臟間相生的母子關係中,由于母病累子而稱。例如木生
火,肝木為母,心火為子,當肝陽上亢發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使心
火亢盛而致病。
【子盜母氣】用五行說明五臟間相生的母子關係中,由于子病累母而稱。多用于闡
述五臟虛損性疾病互相影響的病理。例如土生金,脾土為母,肺金為
子,當肺氣虛弱發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影響脾氣運化的功能。
【木喜條達】木是肝的代詞,條達即調和暢達。用樹木生發的現象比喻肝的生理特
點。肝主疏泄,一方面疏泄膽汁,幫助脾胃消化;另一方面,肝膽又
有升發透泄的作用,使全身氣機舒暢。因此,肝氣的特點是喜調和暢
達,既不能過亢,又不能抑鬱。
【木克土】五行中,五種相克關係之一。按五行學說的觀點,相克本屬正常範
圍內的約制,但近人已習慣于把木克土與木乘土混同,其義與“肝氣犯
脾”,“肝氣犯胃”類同。
【木鬱化火】五行歸類中,肝屬木,木鬱即肝鬱。由于肝鬱引起肝陰虧損或素有內
熱而出現肝火症狀,故稱。臨床表現有頭痛,眩暈、面赤、嘔血,咳
血,甚或發狂等。
【木火刑金】木火,指“肝火”;金指肺。肝火過旺,可以耗傷肺金,引起肺病的
加重,出現乾咳,胸脅疼痛,心煩,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
【木鬱化風】五行歸類中,肝主風,屬木,木鬱即肝鬱。由于肝鬱導致肝血虧損,
或素體血虧而出現肝風症狀,故稱。臨床表現有眩暈、舌麻、震顫、
痙厥等。
【火性炎上】用火焰上燃的現象比喻火邪致病的病變向上的特點。火有虛實之分;
實火多屬外邪陽熱,主升主散,火熱傷肺,則見喘咳,咯血或鼻衄等
症;火迫心神,則見頭痛、嘔吐、昏迷,譫妄等症。虛火多由精血虧
耗,陰虛陽亢而起,症見煩燥、咽痛、聲嘶、齒齦出血,耳鳴等。均
屬火性炎上的病變。
【火盛刑金(火旺刑金)】火指肝火,與“木火刑金”同義。火指心火或熱邪
,心火熾盛可藉傷肺陰,引起喘咳痰血;熱邪熾盛,會
傷害于肺,引起熱咳或“痰熱阻肺”,病情嚴重的,可
出現高熱,呼及急促,鼻翼煽動,甚則咳血,咯血等症
狀,又稱“火熱迫肺”。
【火不生土】火指腎陽,即命門火;土即脾胃。當腎陽虛弱,命門火不足,脾胃得
不到這種陽氣的溫煦,影響胃氣腐熟水穀和脾氣運化營養精微,運化
水濕的功能,出現腎脾陽虛的綜合病症,均屬火不生土。臨床表現為
腰酸膝冷,畏寒,飲食不化,小便不利,浮腫或天亮前腹瀉等。
【土生萬物】脾胃屬土,用自然界萬物滋生于大地的現象,比喻脾胃為營養化生之
源的生理特點。胃主受納和消化食物,脾主吸收和輸布營養精微,為
各臟腑器官組織的生長和機能活動提供物質基礎。
【土喜溫燥】用以說明脾的生理特點。土代表脾,在水液代謝的生理活動中,脾具
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脾氣溫燥,則運化功能健旺,吸收正常。若過多
受納生冷食物,就會損傷脾陽,影響脾運化;反之,脾虛不運又會形
成濕濁內停,發生小便不利,水腫和痰飲等病症。
【土不制水】土指脾土,水指水濕,即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致濕濁停滯,出現多吐
稀白痰,小便小利、大便溏泄或水腫等病症。
【金氣肅降】用以說明肺的生理特點。金代表肺,肺主氣的活動,肺氣宣清而下降
,氣化活動就順利,三焦水道也能通調;反之,若肺氣不能清肅下降
,就會使氣上逆,發生咳嗽,氣喘或小便不利等病症。
【金寒水冷】指肺腎虛寒。肺屬金,腎屬水。肺金與腎水在生理上相互資生,病理
上也可相互影響。當肺氣虛而累及腎,或腎陽虛而影響肺,都會出現
肺腎虛寒的綜合病症。臨床表現有咳嗽、吐痰稀白、氣喘、畏寒、腰
膝冷、水腫等。
【水性流下】用水往下流的現象比喻水濕邪氣致病的病變向下的特點,如腹瀉、下
肢倦怠或下肢浮腫等。
【水不涵木】涵,滋潤之意。腎屬水,肝屬木。當腎陰虛不能滋養肝木,則肝陰不
足,虛風內動,故稱。臨床表現有低熱、眩暈、耳鳴、耳聾、腰酸、
遺精、口乾咽燥,手足蠕動,甚則抽掣等。
【水虧火旺】水指腎水,火指心火。腎水不足而致水不濟火,使心火獨旺,出現
心煩、失眠或睡臥不寧的證候。指腎陰,腎陽的失調。水即腎水,
火即命門火。腎水虧損,命門火偏亢,出現性欲亢進,遺精等症。
【水火不濟】心屬火,腎屬水,水火二者互相制約,互相作用,以維持生理的動態
平衡,稱為“水火相濟”。如果腎水不足,不能上濟心火;或因心火
妄動,下傷腎陰,便失去這種協調,出現心煩,失眠,遺精等症,就
是這種病變。參閱“心腎不交”條。
【時令】指每一季節的主要氣候。指按季節制定的關于農事,醫事等的政令。
【四時】即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夏季的第三個月(農曆六月),又稱為“
長夏”。
【節氣】是農曆推算四季氣候的單位。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故一個節氣又
稱為“三候”。節氣表示四季氣候變更的每一階段。一年共有“二十四節
氣”,按順序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而言。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從夏至後第三個“
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指末
伏。即以初伏、二伏、三伏為序。
【十二時】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時辰
是古代的計時單位,每一時辰相當于二小時,子時相當于晚上十一時至次
日一時,丑時相當于一至三時.其餘按十二時辰序類推。此外,又有把子
時稱為“夜半”或“午夜”;丑時稱“雞鳴”;寅時稱“平旦”;卯時稱
“日出”;辰時稱“食時”;已時稱“隅中”,午時稱“日中”;未時稱
“日昳(音跌)”;申時稱“晡時”,或稱為“日晡所”;酉時稱“日入
”;戌時稱“黃昏”;亥時稱“人定”等(《左氏傳》昭公五年注)。這
些命名與我國古代人民的生活習慣有關,且較符合黃河流域地區晝夜推移
的特點。
【晬時】晬時,即一周時。指一天的某一時辰至次日的同一時辰。
【五運六氣】簡稱“運氣”。“運”指木、火、土、金、水五個階段的相互推移;
“氣”指風、火、熱、濕、燥、寒六種氣候的轉變。古代醫家據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種十天干以定“運”;子、
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地支以定“氣
”。前人結合五行生剋理論,推斷每年氣候變化與疾病的關係。但其
中不少是牽強附會之說,現已少用。

■第二類 臟 象

■一、身形臟腑組織

【五臟】五臟包括:心、肝、脾、肺、腎。臟一般是指胸腹腔中那些內部組織充實
,並有貯存和分泌、製造精氣功能的臟器(所謂“藏精氣而不瀉”)。我
國醫學對五臟的認識,有的是指實質臟器,有的主要的是指臟器的功能活
動和病理變化的種種反映,因此和現代醫學同名的臟器有許多不同的特點
。例如脾,相當于消化系統的部份功能,還包括部分代謝功能以及和血液
系統有關的功能等等。又如心,既指心臟實體和有關循環系統方面的生理
功能,又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一些活動(如精神、思維等)以及其他方面
的功能。我國醫學重視內臟的生理作用,並重視內臟的病理變化的反映,
以及內臟之間與形體各組織之間的聯繫。為了和六腑相配合,五臟加上心
包絡,就是所謂的“六臟”。臟和腑的配合(又稱“互為表裡”腑為表,
臟為裡)是:心合小腸,脾合胃,肝合膽,肺合大腸,腎合膀胱,心包絡
合三焦。
【六臟】通常是指心、肝、脾、肺、腎、心包絡。《難經.三十六難》將五臟
中的腎分為左右兩臟“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稱之為“六臟”(即心
、肝、脾、肺、腎、命門 )。
【心】五臟之一,是五臟中最重要的一個臟器,即所謂“君主之官”(可以體會為
“首要之臟”)。“心主血脈”,血液的運行有賴于心氣的推動。但從生理
病理的角度來看,更多的還是指中樞神經系統的一些活動,所謂“心藏神”
的神,是指人體高級中樞神經的機能活動,認為這些機能活動由心主管和體
現。心和出汗也有密切的關係,所謂“汗為心液”,臨床上有些自汗或盜汗
的病症須從心論治,顯示植物神經系統某些功能紊亂和心也有關係。此外,
“心開竅于舌”,“舌為心之苗”,說明心的病症興舌的變化有較為密切的
關係。
【心包絡】簡稱“心包”,是心臟的外膜,附有絡脈,是通行氣血的道路。心包和
心都和中樞神經的活動有關,如果外邪侵犯心臟,首先是心包受到影響
,如臨床上急性傳染病等因高熱引起的神昏譫語,發狂,稱之為“熱入
心包“,在治療上就是以“清心”為主,說明心包和心從辨證的角度來
看是一致的,只不過反映病情的淺、深、輕、重程度的不同而已。
【肝】五臟之一。肝是貯藏血液的臟器,對周身血液的分佈能起調節的作用。肝性
如木,生疏泄條達(條達本是形容樹木無拘束地生長,枝條暢達。聯繫到人
體,肝氣條達,氣血就此較舒暢,條達的前提須靠肝氣的疏泄作用。肝的疏
泄,還有幫助脾胃消化和幫助脾氣散精等作用)而忌抑鬱,否則容易引起肝
氣鬱結的病症。“肝主謀慮”,說明肝還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有關。肝聯
繫到情志則主“怒”,當受到精神刺激時,容易產生惱怒,頭脹等症。肝還
主管筋的活動(所謂“肝主筋”),為“罷極之本”(使人能耐受疲勞)。
“肝開竅于目”,不少眼病須從肝論治。
【脾】五臟之一。主要具有消化系統的一些功能,所謂“脾主運化”。人體生命活
動的維持主要靠營養,脾能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到全身,所以說脾
是“後天之本”。脾又能統攝周身血液,調節血液循環,使之正常運行。臨
床上消化機能的失調或一些慢性出血病症,常和脾病有關。脾氣主升,能把
飲食中的精氣,津液上輸于肺,然後再輸佈于其他臟腑以化生氣血。通常所
說脾有益氣作用的“氣”,就是代表人體機能的動力,而這種益氣作用的產
生,則有賴于脾能發揮正常的運化能力。脾能運化水濕,喜燥惡濕,說明脾
和水液的代謝有關,脾虛水濕就客易停聚而產生一些病症。同時,脾還和四
肢、肌肉等有關,如脾的運化功能正常,四肢活動有力,肌肉豐滿壯實,否
則在這些方面也可以顯示出病態。
【肺】五臟之一。肺主要是主呼吸的,為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肺呼出濁
氣,吸入清氣,清氣又和飲食經消化後產生的“穀氣”相結合而輸佈,供養
人體臟腑器官各部分,並能統管全身之氣。肺還有調節體液和通調水道的作
用,人體內水液運行,與肺氣的作用有關。肺氣宜清宜降(“肺主肅降”)
,如果肺經受邪或肺氣失降,可以產生種種病症。同時,鼻是肺的門戶(“
肺開竅于鼻”),為氣體出入的通道;肺又與肌表抵抗力關係密切(“肺主
皮毛”),肺氣虛,往往影響肌表的抵抗力,體表受到風寒的侵襲,可以引
起肺的症狀。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協調和輔助心臟所主的血液運
行,可見心肺之間的密切關係。
【腎】五臟之一。“腎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臟.腎所藏的精,不僅藏本臟之精
(即男女媾精的精氣,為“先天之精”),還藏五臟六腑水穀所化生的精氣
(為“後天之精”),能滋養臟腑和肢體各部組織。腎所藏的精,來源于飲
食的不斷的補充,是維持人體生命和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
腎精並能滋養骨和髓,《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故腎直接和腦
、髓、骨的生長,發育和功能情況有關,腎精足,人體自然就會顯得精力充
沛。牙齒的健康和頭髮的生長、脫落和光澤,也和腎氣的是否充實有關。腎
有“納氣”的功能,因此和呼吸系統也有密切關係。有些腰部症狀也和腎有
關(因為腎在後腰部位,所謂“腰為腎之府”),腎在上“開竅于耳”,腎
氣調和,聽覺就會靈敏一些;在下“開竅于二陰”(前陰指尿道或說包括精
竅,後陰指肛門)。可見耳的生理病理和某些大小便異常須從腎的方面進行
分析。腎主水,水液下行于腎,其濁液經腎的氣化,由膀胱排出體外,濁中
之清者,由腎保存于體內,故腎為體液平衡調節的重要臟器。腎有兩枚,《
難經.三十六難》認為左側為腎,右側為命門。腎主陰,屬水;命門主陽,
屬火。故腎又有“水火之臟”之稱。通常所說的“真陰”就是指的腎水;“
真陽”就是指的腎陽,或稱“命門之火”。
【小心】語出《素問.刺禁論》:「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歷代注家、醫家對此
看法不一。指心包絡。馬蒔注云:「自五椎(心俞)之下可推之,則包
絡當垂至第七節而止....蓋心....為大心,包絡....為小心也。」指命
門。吳鶴皋注云:「下部之第七節也(指從尾椎向上數的第七椎),其傍
乃兩腎所繫,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膈
俞穴。張志聰注云:「七節之旁,膈俞之間也,中有小心者,謂心氣之出
于其間,極微極細。」
【六腑】六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腑一般是指腹腔中那些中
空有腔的器官,具有出納轉輸,傳化水穀的功能,所謂“傳化物而不藏”
。中西醫論述六腑的功能,大體上還是一致的,但也有些不同之處,例如
三焦是中醫臟腑學說所獨有的;又如中醫所說的六腑,聯繫到臟腑學說和
經絡學說,其功能就可能和解剖學上同名的腑不完全相同,以膽為例,膽
附于肝葉之下,是貯藏膽汁的,它和其他腑之傳化水穀、糟粕的功能有明
顯的不同。膽和肝相表裏,“肝主謀慮”,“膽主決斷”,說明肝、膽都
和中樞神經的活動有關,而膽和肝在病理上又都易產生一些“火”的症候
,這些說明和現代解剖學上所說的膽還是有區別的。腑和臟的配合(稱“
互為表裏”,腑為表,臟為裏)是:膽合肝、胃合脾、大腸合肺、小腸合
心、膀胱合腎、三焦合心包絡。
【大腸】六腑之一,又稱“迴腸”(一說迴腸還包括直腸、肛門)。其主要功能是
接受由小腸消化吸收後運送下來的化物,及收其中剩餘的水分和養料,使
之形成糞便,通過肛門排出體外,所以大腸又叫“傳導之官”,主要是傳
瀉糟柏,為整個消化的最後階段。大腸有病,可以影響大便的次數和性狀。
【廣腸】指直腸。
【小腸】六腑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將經胃初步消化的飲食,進一步消化,把飲食中
那些精華養料吸收後,通過脾的運化,滋養全身,並將消化後糟粕樣的化
物傳送到大腸,而其中的水液則通過其他臟腑的作用而滲入膀胱,故小腸
在整個消化過程中起很重要的分清別濁的作用。飲食的精華和糟粕,主要
通過小腸的消化作用來加以分別。另外,小腸經和心經相表裏,心經有熱
可以移到小腸,出現小便短赤等症候。
【膽】六腑之一。膽主要是貯存膽汁並輸出膽汁以幫助消化,它不與外界直接相通
,不直接參與傳化水穀,和胃腸的功能有別,所以又把它列為“奇恒之腑”
。由于膽內貯存由肝分泌出來的膽汁(王叔和《脈經》指出:「肝之餘氣,
泄于膽,聚而成精」)此較潔淨的,含有精氣,故又稱“精汁”,不同于腸
道和膀胱申的糟粕、排泄物,故有“中精之腑“,“中清之腑“之稱。而膽
又和肝相表裏,“肝主謀慮”,“膽主決斷”,肝和膽這兩方面的作用相配
合,說明膽和肝和部分中樞神經的功能有關。此外,膽和肝內寄“相火”(
是和心的“君火”相對而言),病理上容易產生“火”的症象。
【胃】六腑之一。胃主受納和腐熟水谷(即消化飲食),由于胃受衲飲食,故又有
“水谷之海”,“五谷之腑”或“太倉”之稱。胃和脾相表裏,它們的分工
是:胃主受納並消化飲食,脾主運化飲食精微,故脾和胃往往相提並論。胃
的功能一般稱為“胃氣”。胃須將經過初步消化的飲食送到小腸;故胃氣以
下降為順,如果胃氣不降,就會嚴重影響胃的功能產生種種病症。前人認為
:“納榖者昌,絕榖者亡;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把胃的功能看得十
分重要。胃的內腔昨“胃烷”,胃腔中部叫“中烷”,胃的上口叫“上烷”
,下囗叫“下烷”。
【三焦】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和“下焦”。從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是
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內;中焦指膈下、臍部以上部位,包括脾
、胃等臟腑:下焦指臍以下部位,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從病理生
理的角度,還包括部位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腎並提)。從功能而言
,《靈樞.營衛生會篇》指出“上焦如霧“(主要指心肺的輸佈作用),
“中焦如漚”(指脾胃的消化轉輸作用),“下焦如瀆”(指腎與膀胱的
排尿作用,並包括腸道的排便作用),這些功能實際就是體內臟腑氣化功
能的綜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納水谷,消化飲食,化生氣血精
微物質,輸送營養,排泄廢料。三焦的“焦”字,有“熱”的含義,這種
熱來源于命門之火,是通週氣化的作用來體現的。至于三焦的實體是一個
爭論未決的問題。《靈樞.營衛生會篇》說:「上焦出于胃上囗,並咽以
上,貫膈而佈胸中。.... 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 下焦者,別
迴腸,注于膀胱而滲入焉。”《難經》認為三焦是“有名而無形”、張介
賓《類經附翼》記載:「.... 及至徐遁、陳無擇始創言三焦之形, 云“
有脂膜如掌大, 正與膀胱相對, 有二白脈自中出,夾脊而上,貫于腦,
.... ”張氏本人則認為:「三焦為臟腑之外衛”,“所謂焦者, 象火類
也,色赤屬陽之謂也。今夫人之一身,外自皮毛,內自臟腑,無巨無名,
無細無目,其于腔腹周圍上下全體,狀若大囊者,果何物耶?且其看內一
層,形色最赤,象如六合,總護諸陽,是非三焦而何?」虞搏《醫學正傳
》認為:「三焦者指腔子而言, .... 總名三焦, .... 其體有脂膜在腔
子之內,包羅乎五臟六腑之外也。」王清任《醫林改錯》以為“網油”即
是三焦。唐容川《血證論》謂:「三焦,古作[月焦](按:這是一個字)
,即人身上下內外相聯之油膜也。」以上是古代醫家的一些主要論點,但
都不能全面地解釋三焦在人體的氣化綜合功能,錄出以備參考。
【膀胱】六腑之一。又名“脬(ㄆㄠ)“,俗稱尿脬。膀胱是貯存和排泄小便的器
官,《內經》此喻為“州都之官”(州都義同洲渚,是水中可居住的地方
,這裡是形容膀胱為水液聚集之處),膀胱和腎相表裏,其中的小便是氣
化過程中的產物,與汗同為津液所化,所謂:“氣化則能出焉”。“氣化
”就是化氣行水的意思。膀胱有病就會出現小便異常和排尿困難。
【命門】有生命之門的含義,它是人體生命的根本和維持生命的要素,命門學說是
臟腑學說的組成部份。在五臟中大都是單一的臟器,只是腎是兩枚,古代
醫學家多推崇《難經》“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的說法。但賓際上兩腎
從外形到組織結構均無差異,故虞搏《醫學正傳》反對這種說法,認為不
可獨指右腎為命門,主張兩腎“總號為命門“。有的根據命門穴在十四椎
下陷中的部位,認為命門是在兩腎之間,具體體現為“腎間動氣”(指兩
腎間所產生的人體動力來源。),也就是命門之火。因為腎為“水臟”,
這是水中之火,乃先天之真氣,此氣自下而上,與後天的胃氣相接,由此
而生生不息。命門的作用,概括而言:命門為元氣的根本,是人體產生
熱能的發源地;能幫助三焦的氣化;命門之火有煖脾胃,幫助飲食消
化的作用;和人體的性機能和生殖系統密切相關,命門之火(屬相火)
不足或偏亢,均可產生病態;有納氣作用,與呼吸系統的功能密切相關
。據中國某一醫學院臟象專題研究會有關腎的研皖,發現六種不同的疾病
,凡辯證為腎陽虛者,均有尿 17 [羊巠](按:這是一個字)皮質類固醇
值低下的現象,在採用ATCH二日靜脈滴注試驗後,發現腎陽虛病人半
數為延遲反應,提示腎陽虛病人有垂體 -- 腎上腺皮質系統興奮性低下。
以此假定再試用于臨床,在雖無明顯腎虛症狀的腎上腺皮質儲備功能低下
及長期用激素不易撤藥的哮喘患者(這類患者已知有垂體 -- 腎上腺皮質
系統興奮性低下,試用前停用激素)的二種疾病例證中,採用補腎治療,
獲得顯著療效,說明這一假定得到了實踐的初步驗證。
【奇恆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即
子宮)。奇恆有異乎尋常的意思。奇恆之腑形體類似腑,作用又類似
臟(因為有貯存精氣的作用),似臟非臟,似腑非腑,在人體中與一
般臟腑的作用有所不同。奇恆之腑一般在人體比較深隱一些的部位,
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特點是基本上不和其他臟腑相配偶,又不
貯藏濁物,其中只有膽是和肝相配合的.但膽汁清淨不濁,所以也列
入奇恆之腑。不過奇恆之腑也不是孤立的,比如腦和腎、心、肝的作
用彼此協調聯繫,髓和骨的生長,有賴于腎所藏精氣的充養;脈和心
直接有關(心主血脈);子宮賴腎氣而生長發育,女子行經、養胎等
又需要血的供給,故子宮和心、腎等臟也有關。
【腦】《靈樞.經脈篇》說:「人始生, 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可見腦的
產生和腎有密切關係,因為腎是藏精之臟,精(包括先天的腎精和後天水谷
化生的精氣)又能生髓,髓匯集于顱腔內形成了腦,故腦又稱為“髓海”。
腦是主管人的高級中樞神經機能活動的,它既然是由腎精產生的,那麼腎精
充實,不僅肢體輕勁有力,更重要的是,腦的功能也能得到很好的發揮。腦
的一些功能和心、肝、腎等臟腑相聯繫,說明它們之間的密切關係,同時也
說明了腦的疾患為什麼在治療上要從心、腎等臟看手的原因。
【髓】髓,主要是指脊髓,也包括骨腔內的髓質,由腎所藏的精氣變化產生的。也
就是說,腎能生髓,脊柱中的髓又與腦相通,故臨床上髓、腦、骨的病症,
往往從腎論治。
【骨】骨在人體主要起支架作用。骨內藏髓,髓為腎所藏的精氣所化生,能滋養骨
骼,所以骨骼的生長和功能情況,取決于腎氣的盛衰。同時牙齒是骨之餘氣
(所謂“齒為骨之餘”,實即腎氣的一部分)所生,故牙齒的生長和功能如
何,均和腎有關。
【脈】指脈管。脈管與心相連,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它和心臟以及其它臟腑的關係
主要表現在輸送營養和氣血循環的聯繫。
【宗脈】宗,有「總」的含義。宗脈有兩種解釋:泛指許多經脈的集合處,如《
靈樞.口間篇》說:「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五臟六腑的精氣通過宗脈
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發揮其功能。指肺經大的經脈。如張志聰《
靈樞經集注》說:「夫肺朝百脈,宗脈者,百脈所宗,肺所主也。」
【女子胞】又稱“胞宮”、“胞臟”或“子臟”,通常認為就是子宮。然而從女子
胞的實際功能來說,是概括整個內生殖器(包括子宮,卵巢和輸卵管)
的。其主要功能是通調月經和孕育胎兒。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五臟中的
腎、肝、心、脾,經絡中的沖、任二脈密切相關。如女子不同年齡月經
的變化就和腎氣的盛衰直接有關。肝是藏血之臟,心主血液運行,脾是
統攝血液的;沖脈有“血海”之稱,任脈則主胞胎,二脈流通,月經能
按時來潮,而且容易受孕。但沖、任二脈正常功能的發揮,又是取決于
腎的。故腎精和腎氣的充旺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胞門】即子宮口。
【胞衣】即胎盤,胎盤有臍帶(內有臍動脈,臍靜脈)相連,胎兒由此攝取養料並
排除廢料。
【陰器】指外生殖器,為足厥陰肝經經過之處,而其功能和發育情況,又和腎氣的
盛衰有關,因此,男女外生殖器的一些病症,常從肝腎論治。
【睪】即睪丸,又稱“卵”或“陰卵”。
【莖】指陰莖,《內經》所謂“莖中痛”,即指陰莖中的疼痛。
【莖垂】即陰莖和睪丸的合稱。
【陰筋】指睪丸繫帶。
【宗筋】三陰三陽的經筋(經筋是指十二正經和十二經別之外的又一循行系統,
其特點是循行于體表,起于四肢末端的指爪,上行于四肢的腕、肘、腋和
踝、膝、股之間,回環曲折,聯貫于肌肉之間,上行于頸項,終結于頭面
)會合于前陰部,稱宗筋。指男子生殖器。
【陽事】指男子性生活或性機能。
【廷孔】指女子尿道口,有督脈聯繫于此。
【五官】指五臟與之相連的感受器,即鼻、眼、口唇、舌和耳,所謂“鼻者肺之
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
(《靈樞.五閱五使篇》)。從診斷意義上來說,根據肝主青色,心主
赤色,脾主黃色,腎主黑色,肺主白色的理論,認為五臟有病,望診可見
病色,同時會有相應的症候顯露出來。如肺病常見鼻翼煽動;肝病者目發
青;脾病者口唇發黃;心病者舌卷短,顴部發紅;腎病者眼眶暗黑,或顴
,顏面部均現暗青黑色。又如《靈樞.五色篇》:「青黑為痛,黃赤為熱
,白為寒,是謂五官。」這裏“五官”的含義,就是從診所意義上說的。
【苗竅】指鼻為肺竅,目為肝竅,口唇為脾竅,舌為心竅,耳為腎竅。
【七竅】指頭面部七個孔竅,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臟的精氣通於七竅,五
臟有病,可以從七竅的變化中得到一些診斷印象。
【九竅】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前陰尿道和後陰肛門。眼二、耳二、鼻孔
二、口、舌、喉。(見《難經.三十七難》)。
【空竅】指人體與外界相通達的孔竅,包括九竅在內。
【上竅】指頭面部的孔竅。
【下竅】指前陰尿道(一說包括精竅)與後陰肛門。
【目】五臟的精氣上注於目,才能使目光有神,充分發揮正常的視覺功能。《素問
.五臟生成篇》說:「肝受血而能視。」《素問.金匱真言論》又說:「開
竅於目,藏精於肝。」說明眼的生理功能和五臟的精氣、肝血的調節有密切
的關係。
【目繫】是眼球內連於腦的脈胳,有手少陰心經聯繫於此。
【耳】腎氣通於耳,腎氣和調,耳就能發揮正常的聽覺功能。年老腎氣虧虛,往往
失聰。耳又是腎臟的外候,某些外耳的變化和腎有關。耳部有手太陽小腸經
、手少陽三焦經足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等經脤循行於此(其
中膽、胃、三焦三經經脈均入耳中 )。
【口、唇、齒、齦、舌】口,飲食從口而入,言語從口而出,“脾氣通於口”,脾
的功能調和,則食能知味。口外有唇,又稱“飛門”,由
於脾氣“散精”的作用,加上脾能統攝血液,把“營氣”
輸布於全身,口唇色澤鮮明與否,可以反映出脾的功能。
唇內有齒,牙齒又稱“戶門”,其生長情況和堅固與否和
腎有關,因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牙齒的作用
主要是嚼碎、嚼爛食物,使之有利於消化。而唇、齒在發
音、講話中,也起相當重要的輔助作用。包住牙根的肉叫
齦,即齒齦,足陽明胃經人於齒齦,看些齒和齦的病症可
以互為影響。舌在口腔內有很重要的作用,既能辨別五味
,幫助把咀嚼過的飲食運送到咽喉部,又是“音聲之機”
,舌在口腔內的轉動對發音、講話起重要的作用。同時觀
察舌的變化(包括舌體、舌苔等方面)有助於了解疾病的
情況,是望診中的重要組成成分。
【真牙】即智齒。《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
而長極。」又「(男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即是說女子二十一歲、男子二十四歲左右,腎氣發育已達到了成年人的
程度,故智齒生長,牙齒也完全長齊了。
【舌本】即舌根,有足太陰脾經連於舌本,散於舌下。
【頏顙】頏,音航;顙,音嗓。為咽上上齶與鼻相通的部位,亦即軟口蓋的後部,
此處有足厥陰肝經通過。
【咽】指口腔、鼻腔之後,食管以上的空腔處。鄭梅澗《重樓玉鑰》指出:「咽(
音煙)者,咽(音驗)也,主通利水穀,為胃之繫,乃胃氣之通道也。」人
在咽食時,食物經咽下入食管。
【咽門】在喉腔內,為咽入之門,飲食通週咽門下入食管。
【嗌】音益。即食管的上口。
【咽喉】指舌根後喉腔最寬處,是口腔與氣管、食管之間的通道,全身有許多經脈
循行或貫串於此。
【喉】喉腔內近氣管上端處為喉。鄭梅澗《重樓玉鑰》指出:「喉者空虛,主氣息
出入呼吸,為肺之繫,乃肺氣之通道也。」
【喉核】即扁桃體,位於喉腔內咽前柱(舌齶弓)和咽後柱(咽齶弓)之間,左右
各一。
【喉關】喉關由扁桃體、“懸雍垂”和“舌根”所組成。喉關以內(如咽後壁、會
厭等)為“關內”,喉關以外(如上齶、面頰內側和齒齦等)為“關外”

【會厭】又稱“吸門”,覆於氣管上口,發聲則開(《靈樞.憂恚無言篇》稱之為
“聲音之戶也”,咽食則閉。
【肺繫】指喉頭氣管(承澹?《校注十四經發揮》)。指肺與喉嚨相聯繫部位
(中國醫學院主編《針灸學講義》)。肺的附屬器官如氣管、喉、鼻道
等連成了呼吸道,統稱“肺繫”。
【懸雍垂】又稱“懸雍”、“帝丁”、“帝鐘”,即張口時軟齶後向下後方傾斜,
後緣游離,正中有一向下的突起部,俗稱“小舌頭”。
【喉嚨】泛指喉腔。與喉同義,《靈樞.憂恚無言篇》說:「喉嚨者,氣之所
以上下者也。」說明它在喉腔內、氣管上的部位,是呼吸的要道。
【喉底】即咽後壁。
【七沖門】是指整個消化系統中七個衝要之門,即“飛門”(唇)、“戶門”(齒
)、“吸門”(會厭)、“賁門”(胃的上口)、“幽門”(胃的下口
)、“闌門”(大小腸交界處)、“魄門”(肛門),合稱七衝門(見
《難經、四十四難》)。
【下極】指肛門,在消化道的最下端,故名。指會陰。參見該條。面部望診
部位,在左、右側目內眥的中間,古人認為望診可以作為診察心病時的參
考。
【筋膜】肌肉之肌腱部份,附於骨節者為“筋”,包於肌腱外的叫筋膜。筋和筋膜
的生理功能是由肝主持的,並由肝血供給養料,故有“肝主筋”之說。
【[月困]】肌肉之突起部份,如上臂的肱二頭肌,小腿的腓腸肌等。
【十二節】指四肢的大關節,包括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股、膝踝關節。
【大節】指人體的大關節。指手指與足趾的第一節。
【皮毛】乃體表皮膚和附於皮膚上的毫毛的合稱。“肺生皮毛”,皮毛潤澤是肺氣
功能和調的一種表現。皮毛和汗腺具有調節呼吸作用,皮毛受風寒等外邪
侵襲,也容易內合于肺,產生一些呼吸系統的病症。
【毫毛】皮膚上的細毛。眉毛中的長毛。
【腠理】指皮膚、肌肉和臟腑的紋理。指皮膚與肌肉交接的地方,又稱“皮腠
”。
【肌】與肉同義。指體表連於皮膚(包括皮下組織)的肌肉。
【肌腠】指肌肉的紋理,相當於肌肉的組織間隙,又名“肉腠”或“分理”。
泛指肌表腠理。
【分理】指外連皮膚的腠理。泛指肌肉的紋理。
【分肉】指肌肉,前人稱肌肉外層為白肉,內層為赤肉,赤白相分,或謂肌肉間
界限分明,故名。指皮內近骨之肉與骨相分者。穴名,即陽輔穴,在
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三分,屬足少陽膽經。
【肉分】指肌肉的紋理而言。股肱間肌肉界限分明,叫“大分”;肌肉之間的紋理
叫“小分”,故名。
【大肉】指臂腿肌肉。
【玄府】同“元府”,指體表的汗毛孔,又名“氣門”(汗從肺氣而宣發,故名)
或“鬼們”(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氣通於皮毛,汗從皮膚而出,名魄
汗,汗毛孔則名鬼門)。
【膈】即橫膈膜,由此分胸腹腔,為心肺與胃腸的分界。中醫認為膈的作用可以遮
膈胃腸消化飲食所產生的濁氣,不使濁氣上熏心肺。通常膈隨著呼吸而升降
運動,十二經脈中,有很多經脈是上下貫串膈膜的。
【肓膜】指心下膈上部位之脂膜。指腸外之脂膜(腸系膜)。
【募原(膜原)】《素問、舉痛論》說:「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
」王冰注“膜,謂膈間之膜;原,謂鬲肓之原”。這是指胸膜與
膈肌之間部位。吳又可《瘟疫論》指出:「邪自口鼻而入,則
其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于伏膂之內,去表不遠,
附近於胃,乃表裏之分界,是為半表半裏。....凡邪在經為表,
在胃為裏,今邪在募原著,正當經、胃交關之所,故為半表半裏
」。景日[日診](按:左邊為「日」,右邊為「診」去「言」字
旁)《嵩崖尊生書》認為:「原者,廣野之意;在臟腑之外,與
胃相近....」 。
【膏肓】膏,心下之部;肓,心下膈上之部。膏肓主要指病位的深隱。古人認為
病位深隱,用藥物、針灸都不能起多大作用。所謂“病入膏肓”,有“不
治之症”或“難治之症”的意思。足太陽膀胱經穴名,在第四椎下,近
第五椎上兩旁去脊各三寸處。
【脈度】經脈長短的度數,也就是古人測定人體經脈長度的一種數據記錄。
【骨度】骨骼長短和大小的度數,是古人測定人體周身部位和骨骼的長度、大小的
標準數值,並可作為測量人體部位(主要是穴位)的重要參考依據。
【十二臟】是臟腑的合稱,又稱“十二官”。包括心、肝、脾、肺、腎、心包絡、
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見《素問‧靈蘭秘典論》)。
【九臟】指心、肝、脾、肺、腎、胃、大腸、小腸、膀胱,合稱“九臟”(見《素
問‧三部九候論》)。
【形臟】形臟是指藏有形之物(實物)的胃、小腸、大腸、膀胱四個臟腑(見《素
問.三部九候論》)。
【神臟】神臟是指藏五臟之神的心、肝、脾、肺、腎,所謂心藏神,肝藏魂,脾藏
意,肺藏魄,腎藏志。五臟既為神氣所居,故名(見《素問.三部九候論
》)。
【牡臟】五臟中之屬於陽者為牡臟。心有“君火”,肝有“相火”均屬陽,故稱心
、肝二臟為牡臟(見《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
【牝臟】五臟中之屬於陰者為牝臟,乃指脾、肺、腎三臟而言(見《靈樞.順氣一
日分為四時篇》)。
【陰臟】指患者為陰盛的體質,通常用藥以剛燥為宜。與牝臟同義。
【陽臟】指患者為陽盛的體質,通常用藥以清滋為宜。與牡臟同義。
【五中】指五臟(見《素問.陰陽類論》)。
【孤臟】指脾臟。《素問.玉機真臟論》:「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
。”意思是說脾土居中央,寄旺於四季。指腎臟。如《素問.逆調論》
說:「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這裡
的“一水”是指腎水,一個腎水不能制勝肝、心二陽之火,有孤軍作戰的
意思,故名。
【孤腑】指三焦。六腑中惟獨三焦不與五臟相配合,故名。
【四海】指“髓海”(腦)、“血海”(衝脈)、“氣海”(膻中)、“水谷之海
”(胃)(見《靈樞.海論》)。
【氣海】部位名稱,有上下之分,膻中為上氣海,是宗氣會積之所;臍下“丹田
”為下氣海,是男女精氣會聚之處。經穴名,在臍下一寸五分處,屬任
脈。
【血海】指衝脈,以其為十二經脈所匯聚的地方,故名。指肝臟,因肝有貯藏
和調節血液的功能。經穴名。在膝蓋骨內緣上二寸五分處,屬足太陰脾
經。
【血室】 子宮。指肝臟。指衝脈。參見“熱入血室”條。
【丹田】道家有稱人身臍下三寸為丹田,認為這個部位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宮所
在處。氣功意守部位名詞。其部位有三:臍下的叫“下丹田”,心窩部
的名“中丹田”,兩眉之間的稱“上丹田”。
【血之府】指血脈。血聚於經脈之中,故名。
【筋之府】指膝部。筋是主管關節屈伸的,膝是大關節之一,膝部周圍有不少強固
的肌腱(筋)附著,膝外側下的“陽陵泉”(穴名)又有“筋會”之稱
,故名(見《素問.脈要精微論》)。
【腎之府】指腰部,故“腰為腎之府”。臨床上腰酸痛屬於虛症者,大多由於腎虛
(見《素問.脈要精微論》)。
【髓之府】指骨,骨內藏髓,故名(見《素問.脈要精微論》)。
【精明之府】指頭部。五臟六腑的精氣(或精華)皆上會於頭面部,其中尤以人的
眼睛,其外觀的神態及光華,最能反映臟腑的機能狀況,故名(見《
素問.脈要精微論》)。
【元神之府】語出(本草綱目)。指腦。元,有為首的意思;元神即指人體的高級
中樞神經機能活動。府,指所在處。“元神之府”,說明腦是主管高
級中樞神經機能活動的。
【胸中之府】指背部。這裡的“胸中”是指五臟,背部有五臟的腧穴,故名(見《
素問.脈要精微論》)。
【宗筋之會】指若干肌腱的集合處,亦即經絡循行中陰經、陽經會合於富有肌腱
的大關節部位,如髖、膝關節。指男子生殖器。
【諸陽之會】指頭部。人體十二經脈中,手三陽的經脈是從手走向頭部,足三陽的
經脈是從頭走向足部,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
【百骸】泛指人體所有的大小骨骼(原見《莊子.齊物論》)。
【形】指形體。一些顯露於外的,醫生能夠診察到的形體變化,可以作為診斷和治
療時的參考。

■二、臟腑功能及其關係

【臟象】“臟”,即臟腑;“象”,是指人體臟腑正常機能及發生病態變化時反映
於外的症象。也就是說,形體組織和證候方面可以看到或診察到的一些徵
象,可以反映內在臟腑機能(實際上也包括營、衛、氣、血、精、神、津
液等內容)的變化,並以此作為判斷人體健康和診察、治療疾病的依據。
【臟氣】即五臟之氣,五臟的功能活動。各詳本條。
【心氣】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統的一些功能表現,這些功能和“心陽”有不可分割的
聯繫,其中包括心臟搏動的強弱、頻率、節律和心臟傳導、氣血循環情況
等。同時,心的神志活動和心氣也有一定關聯。
【心陽】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統的一些功能表現,這些功能和“心氣”有不可分割的
聯繫(參見“心氣”條)。心陽除了表現為心血管系統等的一些功能活動
外,並能宣通衛外之陽。
【心血】為人體血液循環的主要內容物。心血不僅能營養週身各部組織,也為心的
神志活動提供物質基礎。故心血虛表現為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和一般貧
血的症候。
【心陰】即心臟的陰液,為營血的組成部分。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關,
並和肺陰、腎陰等的消長盈虧有關,臨床上有不少陰虛內熱的病症和心、
肺、腎等陰液的虧損有關。
【心主血】指心生全身的血脈。《素問.痿論》說:「心生身之血脈」《素問.六
節臟象論》指出「心者,....其充在血脈」,說明心的功能和血脈之間
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心是主持血液運行的動力,脈管是血液運行的通道
。心和血脈之間的關係,主要體現在輸送營養和血液循環的相互聯繫方
面。
【心生神明】《素問.靈藏秘典論》記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問.調經論》:「心藏神。」“君主”是封建名詞,有統帥、高於
一切的含義,意即心在臟腑中居首要地位。“神明”或“神”是指高
級中樞神經機能活動。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體現,所以說“心主神明
”。說明前人對心的理解,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在內。人體臟腑
、氣血在心的這種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影響下,進行統一協調的生理
活動。如心有了病變,失卻神明統率的作用,其它臟腑的生理功能也
會受到影響。
【心開竅於舌】其主要意義在於,心的生理、病理情況,可以在舌的變化中反映出
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論述“心”的時候提到:「在色為
赤,....在竅為舌。」古人還提到“舌為心苗”。苗,有略微顯露
的意思,即心的病症,從舌象上可以有所顯露(如心經有熱,舌尖
發紅....)。這種以五官苗竅的變化來推斷臟腑的病情,是診斷的
具體內容之一。
【心,其華在面】“華”,有榮華外露之意。心主全身的血脈,由于血脈循行週身
,人的血氣是否充盈,可以在望診面色時看出來(見《素問.六
節臟象論》)。
【心惡熱】心為火臟,主血脈,熱甚火亢則心血易傷;心主神明,高熱患者容易產
生神昏譫語、狂躁等熱傷神明的症候,故有“心惡熱”之說(見《素問
.宣明五氣篇》 ) 。
【心主言】《難經》在論述“心”時,提到“其聲言”。說明在正常情況下,言語
是受心(概括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功能)主持和控制的,心或它的“
外衛”心包絡受到熱邪的侵犯,症狀之一就是“譫語”。
【心腎相交】心在上焦屬火;腎在下焦,屬水。心中之陽下降至腎,能溫養腎陽,
腎中之陰上升至心,則能涵養心陰。在正常情況下,心火和腎水就是
相互升降、協調,彼此交通,保持動態的平衡,這就是“心腎相交”
,也是“水火相濟”的表現。如腎陰虧虛,或心火熾盛,腎水和心火
失去平衡,不能相濟,就會產生心煩、怔忡不安、失眠等心火熾盛的
症候,臨床上稱之為“心腎不交”。
【心合小腸】指心與小腸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影響。這種相合是臟和腑互為表裏(臟
為陰屬裏,腑為陽屬表)的關係,“心與小腸相表裏”,主要是通過
心和小腸經絡之間的聯繫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體現的。治療
心或小腸的病症,有時可以通過這種“相合”、“相表裏”的關係而
互為影響。如心移熱於小腸,小便尿血,處方中就要用清心火的藥物

【小腸主受盛】受盛有承受的含義。《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小腸者,受盛之
官,化物出焉。」這是指小腸承受從胃中來的,經週胃初步消化的
飲食,加以進一步消化。
【泌別清濁】指小腸在承受胃中飲食以後,所進行的消化和分清別濁的遇程。所謂
“分清”是指經小腸進一步消化,使飲食精微(營養成分)在小腸吸
收後,由脾轉輸到身體各部;“別濁”是指經小腸消化後的糟粕,或
下注大腸,或滲入膀胱,成為大小便排出體外。這種消化和分清別濁
程,稱之為泌別(意即分別清濁)。
【肝陽】主要是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動方面的變化情況。在正常情況下,肝陽和肝陰
保持相對的平衡。如果肝陰虛,不能制陽,就會使“肝陽上亢”,產生頭
痛、眩暈、易怒、耳鳴、失眠等症狀。
【肝氣】指肝本臟的精氣。病症名稱。常見症狀為兩脅氣脹疼痛,胸悶不舒;
兼症較多見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亂的症狀。
【肝陰】主要是指肝臟的陰血和肝本臟的陰液。在正常情況下,肝陰、肝陽應該保
持相對的平衡,如肝氣太過,肝陽偏亢,可以耗傷肝陰。而“肝陰不足”
,則可以引起“肝陽上亢”。
【肝血】指肝臟所藏的血液,通常和肝陰不能截然分開。不過從臨床的角度來看,
提到“肝血”的一些病症,常和失血的情況相聯繫,而且不一定有陰虛陽
亢的表現。
【肝,體陰而用陽】“體”,一般是指實體或實質;“用”則是指作用和機能。肝
為藏血之臟,血為陰,故肝體為陰。肝主疏泄,內寄相火,為
“風木之臟”,容易動風化火,肝又主管筋(肌腱)的活動,
這些功能,作用以及病理的情況,從陰陽的觀點來分析,是偏
于動、偏于熱的,屬陽。故肝有體陰而用陽之說。
【肝藏血】指肝是藏血之臟,既能貯藏血液,又能調節血量,當人處於休息或睡眠
狀態時,部份血液回流到肝並貯藏起來,活動時肝血又運送到全身,供
給各組織的需要。如果因為暴怒而傷肝,可以影響藏血的功能,甚至可
能引起出血或出血性病症的發作。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可以體現在如下方面:肝和情緒有關。
肝氣宜舒暢條達,如因為情緒不好,就可能產生肝氣鬱結,這是肝病
表現為疏泄功能受影響的最常見的一種病症。與消化機能有關。脾
的運化,脾氣的散精作用和膽汁的排泄,均有賴于肝氣的疏泄作用。
與某些疼痛症狀有關。“通則不痛”,肝氣鬱滯可以影響氣血的流
通而產生疼痛,如肝病脅痛、肝胃氣痛等。與婦女月經有關。因為
“肝藏血”和“胞宮”又有經脈聯繫,如肝疏泄失調,可能產生月經
不調等症候。
【肝為剛臟】肝喜條達舒暢,既惡抑鬱,也忌過亢,肝的所謂“剛臟”之性,主要
體現在“肝氣”方面,當受到精神刺澈時,使人易於急躁發怒,這叫
“肝氣太過”;相反,如果肝氣不足,就會使人產生驚怕的症狀。肝
和膽相表裏,肝的剛臟作用常須膽的配合才能體現。
【肝主升發】這主要是從肝氣的某種作用而言。肝有調節血量的功能,它的經脈上
巔絡腦,肝的功能正常時,好像春天樹木那樣條達舒暢,充滿生機,
這是體現“升發”的現象。但升發太過,反會出現頭痛、眩暈等症候

【肝主謀慮】《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古人
用將軍征戰時的深謀遠慮比喻肝的作用。也就是說肝和某些高級神經
的功能有關。肝氣喜舒暢條達,如因肝氣鬱結或肝氣太過而致肝陽偏
亢,就容易使人性躁易怒;相反,如肝氣不足則易出現驚怕的症狀,
都會影響“肝主謀慮”的作用。
【肝主筋】《靈樞.九針論》:「肝主筋」。《素問.六節臟象論》又說:「肝者
....其充在筋。」說明筋(肌腱)的營養來源是從肝而得。筋附於骨節
,由於筋的弛張收縮,使全身肌肉關節運動自如,故又有“肝主運動”
之說。但筋必須在得到充分營養供應的情況下,才能運動有力。《素問
.上古天真論》:「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就是說男子一般
到了五十六歲左右,就可能感到運動不大靈便,認為這是由於“肝氣衰
,筋不能動”的原故。說明肝和筋、筋和運動之間有著密切聯繫。
【罷極之本】指肝臟。“罷”,音義同“疲”,和全身筋的活動有關。“罷極之本
”說明肝主管筋的活動,能夠耐受疲勞,是運動機能的根本。
【肝藏魂】《素問.宣明五氣篇》:「肝藏魂」。“魂”屬於精神活動,肝氣疏泄
條達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因肝病而多惡夢,神志不安,所謂“魂不
藏”。“肝藏魂”體現了精神活動和內在臟器的聯繫。參見“五臟所藏
”條。
【肝開竅於目】《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於目,藏精於肝。」《靈樞.脈度
篇》又指出:「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說明肝臟的
精氣通於目竅,視力的強弱和肝是有直接關係的。同時《素問.五
臟生成篇》認為“肝受血而能視”,亦即視力和肝血的調節功能有
關,如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就會出現兩眼乾澀,視力減退或夜盲
;肝火上炎,常見目赤多淚。不少眼病多被認為和肝有關,而從治
肝入手,故有“肝開竅於目”之說。
【肝,其華在爪】見《素問.六節臟象論》:「肝者,....其華在爪。」“華”有
榮華外露之意,爪即指(趾)甲。“爪為筋之餘”(筋為肝臟的
精氣所生,爪的營養來源和筋相同。所謂“爪為筋之餘”,說明
爪也是肝臟的精氣所生),筋為肝所主,肝與筋的虛實情況,可
以從爪甲的變化反映出來。凡筋力健壯者,爪甲多堅韌;筋衰無
力者,爪甲多薄而軟。肝藏血功能正常、供血充分者,爪甲透紅
光澤;肝血不足則指甲色澤枯槁。故望診指(趾)甲對于判斷肝
和筋的生理、病理有一定參考價值。
【肝主血海】血海通常是指衝脈,所謂“衝為血海”,但肝有貯藏並調節血液的功
能,故亦有“血海”之稱。
【髮為血之餘】主要是說明頭髮與肝血之間的密切關係。前人認為頭髮的營養來源
於血,故年少血氣充盛時,頭髮茂密色黑而有光澤;年老肝血不足
,腎氣虛,頭髮變為蒼白,易於脫落,故有“髮為血之餘”之說。
【肝惡風】《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惡,....肝惡風。」因為肝是“風木
之藏”,有一些病症如老人中風,小兒驚風,一切風濕、麻木、搔癢、
痙、癇等,其病因病理往往和風邪以及五臟中的肝密切相關。肝又主管
筋的活動,風勝則筋攣抽搐。同時肝風容易化熱、化火、故有“肝惡風
”之說。
【肝主驚】驚是指有所感觸(如驟然聽到巨響、看到可怕的景象或受到突然的刺激
等)而心動。《素問.金匱真言論》曾提到肝“其病發驚駭”。“驚駭
”是大驚的意思。因肝為“風木之臟”,風木多震動,故肝病易驚。不
過驚的產生和心氣狀況很有關係,心氣虛的人,容易致驚;如心氣強固
,一般不易產生驚的病症。參見“五志”條。
【肝生於左】《素問.刺禁論》:“肝生於左”。這裏的“左“,主要是指肝的行
氣部位。刺氣主升,行氣在左。元.滑伯仁《十四經發揮》謂:「肝
之為臟....其治在左。其臟在右脅右腎之前,並胃著脊之第九椎。」
故所謂“肝生于左”,並不是指肝本臟所在的部位。
【肝腎同源】肝和腎有互相滋養的關係(所謂“肝腎相生”)。肝的疏泄條達和
調節血量的功能,必須依賴腎陰的滋養;腎陰的再生,又須通過肝的
疏泄而入藏於腎。肝臟血、腎臟精,肝腎同源,亦即精血同源。
肝和腎均有相火,相火源於命門,故名。肝腎同源又名“乙癸同源”
,這是古人把臟腑和天干相配合而言。乙屬木,屬肝;癸屬水,屬腎
,故名。
【肝合膽】指肝和膽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影響。這種相合是臟腑互為表裏(臟為陰屬
裏,腑為陽屬表)的關係。“肝與膽相表裏”,主要是通過肝和膽經絡
之間的聯繫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體現的。治療肝或膽的病症,
有時可以通過這種“相合”、“相表裏”的關係互為影響。如膽火旺盛
或肝陽偏亢,都容易有急躁善怒的症狀,用平肝的藥物可以瀉膽火,用
瀉膽火的藥物,也可以平膽。
【膽主決斷】《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膽者,中正之官,決所出焉。」所謂
“中正“,意含不偏不倚。這裡主要說明膽的作用之一與中樞神經的
某些功能活動有關。此外,“膽主決斷”,對於防禦和消除某些精神
刺激(如突然受驚恐)的不良影響以維持和控制人體氣血的正常運行
,促使臟腑功能相互協調,起有重要的作用。膽氣怯弱者,可因驚恐
致病,膽氣壯者,可以不受顯著的影響。
【脾陽】指脾的運化功能以及在運化過程中所具有的熱能。脾陽要正常地發揮作用
,需要得到“命門之火”(腎陽)的溫養和協助。
【脾氣】主要是指脾的運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統攝周身血液的功能。
【脾陰】指脾本臟的陰精。和胃陽相對而言。脾屬臟為陰,胃屬腑為陽。
【脾主運化】脾的功能之一是主管運輸和消化,也就是消化飲食和輸布精微(營養
成分)。飲食入胃,胃和脾共同進行消化,所產生的精微被吸收後,
再由脾氣幫助運送到身體各部,以滋養全身組織器官,同時,脾還能
促進水液的運轉和排泄,以維持人體水液代謝的平衡。
【脾統血】指脾有統攝血液,使之正常運行於經脈之中的功能。因脾能益氣,脾氣
足則能統攝血液在脈管內的正常運行;脾氣虛就有可能影響這種統攝血
液的功能,血液由經脈外溢,引起各種出血疾患。
【脾藏營】《靈樞.本神篇》:「脾藏營。」是指脾有藏納營血的作用。“營”指
循行于經脈內的精氣 -- 營養物。營又主血,可以化生為血,故通常營
、血並提。《難經.四十二難》指出:「脾....主裹血。」“裹”,有
裹穢或裹護之意。說明在臟腑中雖是“肝藏血”,“脾統血”,而實際
上脾也具有藏納營血的作用。
【脾主肌肉】肌肉的營養是從脾的運化吸收而得。一般而言,脾氣健運,營養充足
,則肌肉豐盈,所以說“脾主肌肉”。如脾有病,消化吸收發生障礙
,往往就會逐漸消瘦。
【脾主四肢】四肢之所以能活動,靠來自飲食所化的陽氣。這種陽氣雖為胃中飲食
所化,但必須經過脾的轉輸才能使陽氣達於四肢。在脾氣健運的情況
下,全身得到充分的營養供應,四肢活動就有力。四肢無力,往往是
脾氣虛弱的表現。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素問.厥論》:「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這是說胃在
受納飲食之後,還需要通過脾的作用,把富有營養的津液輸
送到其它臟腑和人體各個部份。這說明胃只是一個給養倉庫
,而真正要“行其津液”,主要靠“脾主運化”的功能。
【脾主後天】人在出生以後,主要有賴於脾胃功能的健全,以保證生長、發育的需
要:而其中更為重要的是脾。因為飲食的精微是靠脾的消化及收並輸
送到臟腑和人體各部份,使之獲得營養,所以說“脾主後天”。“後
天”可以單指脾,也可以脾胃並提。故營養不良或發育不良的,多稱
之為“後天失調”。
【脾主中州】古人將東、西、南、北、中央,分別和五臟相配合。將脾列為“中央
”,同時又根據五行學說,把脾歸屬“土”臟,故有“脾主中土”或
“脾主中州”之稱。土是生化萬物的,脾主運化,把消化吸收的水穀
精微輸送到其他臟腑器官、四肢百骸(所謂“脾居中央,灌溉四旁”
),為促進生長發育、維持人體機能和代謝的需要,因而很自然地就
把脾和土的生化萬物的特性聯繫在一起,所以說“脾主中州”。從另
一角度而言,脾的這些作用,也說明“脾為生化之源”。
【脾主升清】升清,是根接脾的運輸轉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質,因為
脾氣能將飲食的精微、津液上輸於肺,再輸布於其它臟腑器官而化生
氣血,營養全身。這種運化的特點是以上升為主(所謂“脾氣主升”
),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質,所以說“脾主升清”。如脾氣不升,
甚或下陷,可以導致泄瀉或內臟下垂等症。
【脾藏意】《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藏,....脾藏意。」意,指意念,是
一種思維活動(《靈樞.本神篇》:「心有所憶謂之意。”)。古人按
五行學說把情志思維活動分屬五臟,觀察到因思慮過度可以傷脾並產生
一些病症,然後用補脾的治法而獲得療效,故認為“脾藏意”,但不免
牽強附會。參見“五臟所藏”條。
【脾開竅於口】《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於口,藏精於脾。」《靈樞.脈度
篇》又說:「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說明脾臟的精
氣通於口,脾氣功能正常,則舌能辨味。脾有病可以影響口味,如
脾虛,多覺口中淡而無味;脾有濕熱,常感到嘴裏發甜....,這些
對於辨證有一定的幫助。
【脾,其華在唇四白】《素問.六節臟象論》:「脾、胃....其華在唇四白。」“
華”,有榮華外露之意。唇四白,指甲唇周圍的白肉。脾主
肉,主運化,其精氣顯露於口唇周圍。《素問.五臟生成篇
》記載:「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這是因為一方面是脾
的“散精”作用;另一方面是脾有藏營的作用,能將“營氣
”輸布於全身,脾氣健運,口唇紅潤有光澤。故望診口唇和
口唇周圍,有助於判斷脾功能的情況。
【脾惡濕】《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惡,....脾惡濕。」因濕勝容易影響
脾的運化功能,產生“濕困脾土”(常見症狀為大便溏泄,頭重身重,
四肢困乏,脘腹滿悶,舌苔白膩等)的病症,又因“脾主肌肉”,濕勝
則肌肉壅腫,故有“脾惡濕”之說。
【倉廩之官】“倉廩”是貯穢穀物的倉庫。倉廩之官指脾和胃。《素問.靈蘭秘典
論》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意思是說,“胃主受納”
,“脾主運化”,為五味(飲食)化生的本源,也是提供臟腑器官和
全身營養的“倉廩”,故名。也有人認為“倉廩之官”單是指胃。
【脾合胃】指脾和胃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影響,這種相合是臟腑互為表裡(臟為陰屬
裏,腑為陽屬表)的關係,“脾與胃相表裡“是通過脾和胃經絡之間的
聯繫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體現的。治療脾或胃的病症,有時可以通
過這種“相合”、“相表裡”的關係互為影響。但由於生理功能上“胃
主受納”,“脾主運化”,因此在某些症候方面還是各有所屬而必須加
以區別的。例如嘔吐,一般都以治胃為主,泄瀉通常以治脾為主,主治
重點就有所不同。
【胃陽】指胃的功能。
【胃氣】泛指胃腸為主的消化功能。胃氣主降,在消化功能上主要和脾氣相配合
。《靈樞.五味篇》指出:「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人以胃氣為本,意
即消化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病人的一般抗病能力,說明胃氣在人體的特
殊重要性。故在治病時,歷代醫家都重視要保護“胃氣”,所謂:「有胃
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強謂對腸胃機能衰弱的人在處方時要盡量避免用
苦寒瀉下、有損於胃氣的藥物。指脈的胃氣,脈以胃氣為本,正常人脈
象不浮不沉,不急不徐,從容和緩,節律一致,稱之為有“胃氣”。
【胃陰】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或“胃汁”,是由水穀化生而來的。臨床上
肺胃熱盛容易消耗胃陰,出現發熱、口乾、咽燥、便秘、舌紅少苔、脈細
數等症狀,故從某種意義上講,胃陰實際上也包括了體內的其他一部份津
液。
【胃主受納】“受納”指接受和容納水穀。在整個消化道中,胃腔容量較大,有“
水谷之海”之稱,受納飲食是胃的主要功能之一。
【胃主腐熟】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能把飲食物消化成為食糜的過程。
【胃主降濁】脾氣主升,“胃氣主降”,消化飲食主要就是脾胃協調升清降濁的過
程。脾為陰土,胃為陽土。胃燥脾濕相互協調,飲食乃能消化。脾主
升清,水穀之精微賴以上輸和生化;胃氣以下降為順,把初步經過消
化的飲食(包括食物殘渣)繼續推向下行,即所謂“降濁,它和脾的
“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胃氣不降,就會出現嘔吐等症狀。
【肺氣】指肺的功能活動,也包括呼吸的氣體。
【肺陰】即充養肺臟的津液,或稱“肺津”。肺陰為水穀之精氣所化生,與肺氣相
互為用,為維持肺功能所必需。臨床上的肺陰不足,往往見乾咳,舌苔薄
白乾燥。肺陰的進一步耗損可以呈現肺燥火盛的證候。
【肺主氣】氣,是人體賴以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貿。所謂“肺主氣”,是指人身
之氣為肺所主,因為整個人體上下表裡之氣的為肺所主,所以《素問.
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於肺。」
【肺主治節】《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相
傅”是和所謂的“君主之官” -- 心相對而言。“相傅”有輔助“君
主”的意思,意即在臟腑活動中心肺功能的協調是很重要的,是人體
臟腑器官依著一定的規律活動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治節”,即治理
、調節,主要是指肺和心的機能必須相互協調以共同保持正常的生理
活動。
【肺朝百脈】《素問.經脈別論》:「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朝,
朝向、會合的意思,指百脈會合於肺,即肺在呼吸過程中,全身血液
均須流經肺經,肺臟,說明肺和百脈有密切的關係。
【肺主肅降】“肅”有清肅之意。“肺主肅降”是指肺氣宜清宜降。由於肺居胸部
以及肺在體內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及、主氣、主治節、通調水道等)
,決定了肺氣必須在清肅下降的情況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機能活動
。如肺氣失降,就會出現喘逆咳嗽或小便不利等症。
【肺主行水】人的水液代謝,不僅和脾的運化,腎的氣化有關,與肺氣的肅降也有
密切關係。通過肺氣的肅降作用,才能保證水液的運行並下達於膀胱
,而使小便通利。所以說“肺主行水”,“肺主通調水道”。而另一
方面又有“肺為水之上源”的說法。
【肺生皮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肺生皮毛。」亦即皮毛由肺的精氣所生
養。肺與體表皮毛相合(所謂“肺合皮毛”),這是一種臟器與組織
相關的聯繫。肺主呼吸,皮毛、汗孔也有調節呼吸的作用(《素問.
生氣通天論》稱汗孔為“氣門”,認為有散氣的作用。唐容川《中西
匯通醫經精義》也指出皮毛有“宣肺氣”的作用)。肺有敷布陽氣、
外衛肌表的功能,所以又說“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如肺
氣虛,肌表不固,多有自汗;衛外之氣不足,肌表就易受風寒侵襲,
甚至可以內合於肺,產生咳嗽等症。
【肺為嬌臟】嬌臟,形容它是嬌嫩,容易受邪的臟器。肺既惡熱,又怕寒,它外合
皮毛,主呼吸,與大氣直接接觸。外邪侵犯人體,不論從口鼻吸入,
還是由皮膚侵襲,都容易犯肺而致病。即使是傷風感冒,也往往會有
咳嗽,說明肺是一個嬌嫩的臟器,故名。
【肺為華蓋】“華蓋”,本指帝王的車蓋或指畫上文彩的傘。《靈樞.九針論》指
出:「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難經集注.三十二難》虞庶注:「
肺為華蓋,位亦居膈。」因肺在體腔臟腑中位居最高,並有覆蓋和保
護諸臟抵禦外邪的作用,故名。
【肺藏魄】《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藏,....肺藏魄。」“魄”屬於精神
活動的一部份,《類經.臟象論》(卷三)指出:「魄之為用,能動能
作,痛癢由之而覺也。」說明人體一些知覺和動作是“魄”作用的結果
。參見“五臟所藏”條。
【肺開竅於鼻】《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於鼻,藏精於肺」《靈樞.脈度篇
》又指出:「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
為呼吸出入之門戶,所以說“開竅於鼻”鼻要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
覺功能,必須依賴肺氣和調,呼吸暢利。如外感風寒襲肺,則鼻塞
流涕影響嗅覺;肺有燥熱,則鼻孔乾澀;邪熱壅肺,往往有氣喘鼻
煽。可見肺與鼻竅是息息相關的。
【肺,其華在毛】《素問.六節臟象論》:「肺者....其華在毛」“華”,有榮華
外露的意思。從毛髮的榮枯,可以推斷肺機能的盛衰,這是因為
肺能“輸精於皮毛”。例如肺桔核等病到了嚴重階段,往往有皮
膚色夭、毛髮枯悴的症象,所以說“肺,其華在毛”。
【肺惡寒】《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惡,....肺惡寒。」肺主氣,外合皮
毛。寒邪既可直接侵襲肺部,而且寒邪易傷衛外之陽,寒邪侵襲肌表,
又易內合於肺。此外,脾胃虛寒,也會影響肺的清肅功能,產生種種病
症。故有“肺惡寒”之說。
【肺主聲】聲音和肺氣的作用有關,故聽聲音可以大致上了解一個人的肺氣情況,
肺氣足的人,聲音宏亮;肺氣虛的人,聲音低怯。風寒外感,肺氣閉塞
,引起聲盲嘶啞或失聲。肺結核病到了晚期,往往說話感到吃力,聲音
嘶啞,這也顯示了聲音和肺氣之間的密切關係。
【肺腎相生】肺屬金,腎屬水,又叫“金水相生”。根據五行理論,肺金和腎水是
母子關係。在生理功能中,肺和腎互相配合互相影響,這就叫“肺腎
相生”。在病理方面,肺氣虛損可以導致腎氣衰弱,這是“母病及子
”相反,腎氣衰弱也可以導致肺虛,稱之為“子病累母”。
【肺合大腸】指肺與大腸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影響。這種相合是臟腑互為表裡(臟為
陰屬裡,腑為陽屬表)的關係,“肺與大腸相表裡”,是通過肺和大
腸經絡之間的聯繫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體現的。肺或大腸病
症的治療,可以通過這種“相合”、“相表裡”的關係互為影響。如
肺的肅降功能有助於大腸的傳導,大腸的傳導作用有助於肺的肅降。
又如痰壅氣喘,往往須參用瀉下法,才能使肺氣通利;有些便秘的治
療法,須參用開肺的治法;又如化痰止嗽藥川杏仁、瓜蔞等也有潤腸
的作用。這都是比較明顯的例子。
【大腸主傳導】《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
大腸的主要功能,就是將從小腸消化吸收後傳送下來的化物吸收其
中剩餘的水份和養料,變化為糞便,然後由膽門排出體外。大腸既
為傳送糟粕的通道,所以說它“主傳導”,為“傳導之官”。如因
種種原因使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往往會產生泄瀉或便秘等症。
【腎陽】又有“元陽”、“真陽”、“真火”、“命門之火”、“先天之火”等名
稱。腎陽寓於命門之中,為先天之真火,是腎臟生理功能的動力,也可以
說是人體熱能的源泉。腎所藏的精(包括先天和後大之精),均需命門之
火的溫養,才能發揮其滋養體內各部組織器官和繁殖後代的作用。特別是
後天脾胃之火須先天命門之火的溫養,才能更好地發揮消化運輸的作用。
【腎陰】又有“元陰”、“真陰”、“腎水”、“真水”等名稱。是與腎陽相對而
言。腎陰指本臟的陰液(包括腎臟所藏的精),是腎陽功能活動的物質基
礎。如果腎陰不足,腎陽就會亢奮,出現“相火妄動”的病理現象。
【腎藏精】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質。“腎藏精”的含義有二:是藏五臟六腑水穀
之精氣(為“後天之精”),是維持生命、滋養人體各部組織器官並促
進機體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是藏腎本臟之精(即“先天之精”),
亦即男女媾精的精氣,這是生育繁殖的最基本物質。它和人的生殖、生
長、發育和衰老有關。這一部份精的生成、儲藏和排泄,均由腎主管。
腎是先天的根本,接受其它臟腑的精氣而儲藏起來,五臟的精氣充旺,
腎精的生成、儲藏和排泄才能保持正常。“腎藏精“是腎的重要功能之
一,《素問.六節臟象論》指出腎為“封藏之本”(“封藏”有閉藏、
貯藏之義),主要就是體現腎的藏精作用。精不宜過度消耗,以免影響
全身的各種機能。
【腎主骨】《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主,....腎主骨。」“主”,有主持
的意思。“腎主骨”包含腎充養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面的聯屬關係。《
素問。六節臟象論方說:「脊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體的作
用,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這樣的作用,依賴於骨髓的營養。骨
髓由腎精所化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腎生骨髓」髓藏於骨
腔之中,以充養骨骼,所謂“腎充則髓實”。而髓的生成,為“腎主骨
”提供了物質基礎。此外,牙齒和骨的營養來源相同,同樣也是腎臟的
精氣所化生,故有“齒為骨之餘”之說。
【腎主水】“腎為水臟”,它在調節體內水液平衡方面起極為重要的作用。腎對體
內水液的瀦留,分佈與排泄,主要靠腎氣的“開”和“闔”(所謂腎主
開闔”)。“開”,主要是輸出和排泄水液;而“臼”,指瀦留一定量
的水液在機體內。“開”和“闔”取決於腎陰,腎陽功協調。在正常情
況下,由於人的腎陰、腎陽是相對平衡的,腎氣的開闔是協調的,因而
尿液排泄正常。如果腎有病,失掉“主水”的功能,以維持體內水液代
謝的平衡,而發生水腫等病症。
【腎主納氣】肺雖是主呼吸的,但腎有攝納肺氣(即“納氣”)作用。在臨床上一
般的久病咳喘,特別是年老腎虛患者,多有納氣困難。氣喘的特點是
呼多吸少。例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併肺氣腫,主要表現是吸氣困難
,臨床上稱之為“腎不納氣”,需要用補腎納氣的方法來治療。
【腎主生殖】因為腎為藏精之腑,對於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繁衍後代起重要的作
用。男女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賴氣(腎本臟的精
氣)的充實。古代早就認識到女子約 14 歲左右月經來潮,男子約
16 歲左右精氣充滿,並能排精,說明生殖機能開始成熟 ,男女殖機
能成熟的情況下交合就能生育。到了女子 49 歲,男子 64 歲左右,
腎氣的衰微,不僅人顯得老了,隨著女子更年期經閉和男子精少體衰
,生殖能力也逐步喪失。因為精氣的生成,儲藏和排泄由腎主管,所
以說“腎主生殖”。
【腎主伎巧】《素問.靈蘭秘典論》:「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作強”
,“作”指動作或工作,“強”應作負荷能力來理解。“作強”有耐
重勞,動作輕勁有力的含義。“伎巧”就是精巧靈敏。腎之所以有這
樣的作用,是和腎的藏精,主骨,生髓的作用分不開的。凡腎氣充旺
,精盈髓足者,不但精神健旺,精巧敏捷,而且筋骨強勁,動作有力
。反之,腎虧精虛髓少的人,往往腰酸骨弱,精神疲憊,頭昏健忘,
動作疲懶遲緩。
【腎主先天】這是從腎的生理功能對人體的重要性而言。因為腎不僅有藏精,主骨
,生髓、供給各部器官熱能等重要功能。而且腎氣的盛衰,又直接和
人的生長,發育,衰老和生殖能力有關。前人把腎稱之為“先天”,
或者叫“腎主先天”,“腎為先天之本”,說明腎為發育生殖之源。
故嬰兒出生以後發育方面的障礙,如“五遲”(站立,行走,長髮,
生齒,說話都比正常嬰幼兒要晚得多)。“五軟”(頭項,口,手,
足,肌肉均痿軟無力)、“解顱“(頭縫裂開不合、前囪寬大)等症
,都認為和腎虛,先天不足有關,而在治療方面往往以補腎為主。
【腎藏志】《素問.調經論》:「腎藏志」。“志”古通“誌”,指記憶力,因腦
和髓均為腎精所化,故腎虛患者,每多健忘。一說“志”有專意而不移
的意思。參見“五腋所穢”條。
【腎開竅於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腎“在竅為耳”,《靈樞.脈度篇》
又指出:「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耳為腎之官,腎
精足則聽覺聰靈,腎精虛則兩耳失聰。通過耳聽覺的變化,一般可
以推斷腎氣的盛衰情況。
【腎開竅於二陰】前陰指尿道(一說包括精竅),後陰指肛門,這主要是指腎和大
小便的關係,因為腎主水,是管理水液代謝的,這一功能的產生
,又和命門之火的氣化功能有關。故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水
液的分佈,排泄才能各走其道。大小便之利與不利,與腎也有密
切關係。如腎水不足,可使大便乾燥秘結,或小便量少;命門之
火不足,又可引起泄瀉或小便不禁等病症。
【腎,其華在髮】《素問.六節臟象論》:「腎者,....其華在髮。」“華”,有
榮華外露之意。頭髮的營養雖然來源於血(所謂“髮為血之餘”
),但頭髮的生機,根源於腎氣。體內腎氣的外部表現可從毛髮
上顯露出來,青壯年腎氣充盛的人,頭髮茂密光澤,年老體弱,
腎氣虛弱的人,往往毛髮容易枯搞脫落。
【腎惡燥】《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惡,....腎惡燥。」因腎主骨,生髓
,燥則陰精受傷,腎氣耗損,骨髓枯竭,津液消灼,故有“腎惡燥”之
說。
【腎主恐】心中畏堪不安為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腎“在志為恐”。前
人認為五臟的精氣相併於腎,如腎經經脈的脈氣不足,或腎水不足以及
肝、心、胃的某些病症,均可能出現“恐”的證候。主要的還是腎本身
的因素,因為腎水充則肝血足而膽壯,腎水虛則肝血不足而膽弱易恐。
“恐則氣下”,恐的結果又能傷精傷腎,所以有“腎主恐”的說法。參
見“五志”條。
【腎者胃之關】“關”,可以體會為水液出入的關口。腎居下為“至陰之臟”,開
竅於二陰,與膀胱相表裡。腎主水,在人體水液中起極為重要的作
用。在通常情況下,水入於胃,由脾上輸於肺,肺氣肅降,水下流
而歸於腎,這是水液由體外攝取以後在體內升降的大概過程。如腎
氣不化,往往二便不利;二便不利則中焦燥滿,影響水液代謝。《
素問.水熱穴論》說:「腎者,胃之關也,關內不利,故聚水而從
其類也。」水液排泄障礙,積聚體內,就形成浮腫,而這種浮腫是
由於腎的“聚水“發展而來的。
【腎間動氣】又稱原氣,是兩腎間所產生的一種熱能和動力,實際上就是命門之火
的作用。人體臟腑和經脈的活動以及三焦的氣化等,均有賴於腎間動
氣的作用,所以說它是生氣之原,也可以說是生命的根源。
【左腎右命】“左腎右命”學說,是用以說明腎的多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人體的重要
性。《難經.三十六難》說:「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
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元氣之所繫也。故男子以藏精,
女子以繫胞。故知腎有一也。」這是中醫文獻中中第一次提到的“左
腎右命”學說,後世醫家多尊崇這個學說。這個學說的要點就是比較
突出命門的作用,因為它有藏精神和繫原氣等重要生理功能,被認為
是人體生命的根本。對於“左腎右命”,不應機械地以所在部位來理
解,當著重陰陽的含義來加以分析。“左腎右命”學說的實質。就是
提示學者要注意腎有“腎陰”和“腎陽”兩方面的功能,而腎陰、腎
陽應該彼此協調(亦即命門之火和腎水相濟),如果不協調就會產生
種種病症。
【腎合膀胱】指腎與膀胱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影響,這種相合是臟腑互為表裡(膽為
陰屬裡,腑為陽屬表)的關係,“腎與膀胱相表裡”,是通過腎和膀
胱經絡之間的聯繫和某些生埋功能的相互配合而體現的,如膀胱排尿
要靠腎的氣化作用。腎和膀胱病症的治療,可以通過這種“相合”、
“相表裡”的關係互為影響。如治療小便不禁或小便不通,有時應從
治腎著手,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膀胱主藏津液】《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州”即洲,“都”即渚。洲渚本是指水中可
以居住的地方,在這裡是指膀胱為三焦水液歸集之處。津液經過
腎的氣化作用變成小便而排出體外。
【三焦主決瀆】“決瀆”,意即疏通水道。三焦有通調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故
又稱“決瀆之官”(見《素問.靈門秘典論》)。三焦的決瀆功能
是聯合許多臟器而發揮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腎、脾,肺等關係更為
密切,如這些臟的功能障礙,可使三焦不通利、氣化失常而產生腫
脹和小便不利等症。
【上焦如霧】《靈樞.營衛生會篇》:「上焦如霧。」“打”是形容蒸發的氣有如
霧一樣的瀰漫。“上焦如霧”主要是指心肺的輸布作用。上焦心肺能
宣發由中焦上輸的水穀的精氣,使之達於全身以溫養肌膚、骨節,通
調腠理,供給體內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這個作用好像霧露一樣均
勻地敷布於全身,故名。
【上焦主納】《難經.三十一難》:「上焦者....主納而不出。」“納”在這裡主
要是指呼吸和食物養料的攝取。因為呼吸和飲食都是通過上焦而攝納
的,故名。
【中焦如漚】《靈樞.營衛生會篇》:「中焦如漚。」“漚”是容中焦消化飲食的
情況。“中焦如樞“,指脾胃的消化轉輸作用。中焦胃主消化飲食,
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營養物質通過肺脈的輸布以化生營氣。這個
作用好像漚漬食物使之變化一樣,故名。
【中焦主化】飲食主要在中焦脾胃消化,並由中焦化生營血,故名。
【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篇》:「下焦如瀆」。“瀆”是容下焦水液的排出
。“下焦如瀆”主要是指腎與膀胱的排尿作用。同時包括腸道的排便
作用。下焦的主要功能是將體內消化後的殘餘物貿加以別清濁,使糟
粕入於大腸。水液經由腎的氣化滲入膀胱,這個作用有如渠道的需要
疏通一樣,故名。
【下焦主出】《難經.三十一難》:「下焦者,....主出而不納,以傳導也。」指
大小腸、膀胱等腑的功用而言,主要功能是水液的灌滲與清濁的分別
,以及大小便的排泄,主出而不納,故名。
【君火】指心火。因心是所謂的“君主之官”,故名。
【相火】與“君火”相對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溫養臟腑,推動功能活動。一般
認為命門、肝、膽、三焦均內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發自命門。
【少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少火之氣壯」。少火與壯火相對而言。是一
種正常的具有生氣的火,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
【壯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壯火之氣衰」。壯火與少火相對而言。是一
種亢奮的病理之火,能損耗正氣,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
【後天之火】脾胃為“後天之本”,後天之火即脾胃之火。這裡的“火”字,可以
體會為消化飲食所需要的熱能。但整個消化過程還需要“先天之火”
(即“命門之火”)的幫助。
【臟腑相合】是指臟腑之間的互相關聯和影響。人體臟腑的配合,體現了陰陽表裡
相配合的關係。臟腑表裡相合,主要是通過經脈聯繫和生理功能的相
互配合而體現的。臟腑的配合是:“心合小腸”,“肺合大腸”,“
“肝合膽”,“脾合胃”,“腎和膀胱”,“心包絡合三焦”。
【臟行氣於腑】關於臟和腑的特點,《素問.五臟別論》指出臟是“藏精氣而不瀉
”,腑是“傳化物而不藏”。五臟雖是貯藏精氣的,但是五臟之“
氣”(可以體會為活動的動力)的作用,必然要和六腑發生密切聯
繫,這樣才能體現臟和腑的綜合功能。至於腑,《素問.五臟別論
》提到“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寫(同“瀉
”)者也。”這裡所說的“濁氣”,系指飲食及飲食所良化的產物
如糟粕、水份等,這些“氣”是從臟來的,所以稱作“臟行氣於腑
”。如以具體臟腑的功能配合來說,如膽汁的排泄需肝氣的疏泄,
膀胱的排尿需腎的氣化作用。這些都是體現臟的行氣功能。
【腑輸精於臟】五臟主藏精氣,六腑是“傳化物”(指對飲食的消化、吸收、傳送
作用)的;同時,六腑又是“倉廩之本”(水穀倉庫的根本),五
臟六腑必須依打胃氣的供養,所以《靈樞.五味篇》有“五臟六腑
皆稟氣於胃”之說。營氣出於中焦,胃能輸送精氣而灌溉五臟;小
腸則能將飲食進一步消化,分別清濁,使水穀的精微傳送到五臟貯
藏。胃和小腸的這些功能,體現了腑輸精於臟的生理作用。
【六腑以通為用】六腑是。“傳化物”的器官,靠分工協作共同完成飲食的消化、
吸收、轉輸和排泄,如胃的受納、消化,將食糜下送腸道,膽的
疏泄膽汁,小腸的承受、吸收、分別清濁,大腸的吸收水分和排
便,膀胱的貯存和排泄尿液等等。三焦則聯繫各部份的功能,協
同蒸發氣化,它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六腑和五臟的不
同點在於它有時出,有時入、有時實,有時虛,是出納、消化和
轉輸的一個“大集體”。所以六腑貴在功能協調,暢通無阻,否
則就會影響“傳化物”的功能,所以說“六腑以通為用”。
【五志】指五種情志的變化。《內經》認為情志的變動和五臟的機能有關,肝志為
怒,心志為喜,脾志為思,肺志為憂,腎志為恐,統稱“五志”。這種以
情志變化,按五行歸屬的方法,不太符合實際。
【五臟所主】簡稱“五主”(見《素問.宣明五氣篇》),即“心主脈”,“肺主
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五臟所藏】主要是把精神,思維等各種中樞精神活動和五臟相聯繫。有兩種解釋
:“心藏神“,“肺藏醜”,“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見《素問.宣明五氣篇》)。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
意與智,腎臟精與志(見《難經.三十四難》)。
“五臟所藏”的理論是古人在五行學說支配分類歸納的,不僅不能完
全符合臨床實際,而且也不能離開人的社會性來談人的精神活動,因
此更應有分析和研判的必要。
【五臟化液】《素問.宣明五氣篇》記載“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
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五液之由來,清.張志聰認為是“五
臟受水穀之津,淖注於外竅而化為五液”(《素問集注》)。在汗、
淚、涎、涕、唾五液中,心主血,汗為血所化生,故“汗為心液”。
腎經有一絡上挾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為唾,故“唾為腎液
”。肝、脾、肺,分別開竅於目、口、鼻、淚出於目,涎出於口,涕
出於耳。故“淚為肝液”,“涎為脾液”,“涕為肺液”。
【五臟所惡】簡稱“五惡”(見《素問.宣明五氣篇》)。“惡”,有憎厭的意思
。五臟各隨其性能與氣化而有所惡。所謂“五惡”即“心惡熱”,“
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
【五味所入】簡稱“五入”(見《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
的臟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
甘入脾”。“五味所入”和臨床藥物治療有關。
【五味所禁】簡稱“五禁”(見《素問.宣明五氣篇》)。“禁”,有避免和禁忌
的意思。由於五味歸於五臟,而五味之性多有所偏,偏則容易致病,
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氣分,但性主散,多食則能耗氣,故氣病不宜
多食辛味。鹹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則血行凝澀,故血病不宜多食鹹味
。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火,多食則火盛而使腎水耗損,腎主骨,
腎生骨髓,故骨病不宜多食苦味。甘味善走肌肉,但甘味性滯,多食
則肌肉壅滿,故肉病不宜多食甘味。酸味善走筋,但酸味收斂,多食
則筋易拘急,故筋病不宜多食酸味。這就是五味之偏,多食不利於病
,故有“五禁”之說。

■三、體表部位

【巔】即頭頂部。頭頂骨(顱蓋)解剖學上的頂骨。指頭部覆蓋包圍看腦髓的
骨骼部份,簡稱頭顱。主要由左右頂骨和額骨的一部份、枕骨的一部份構成

【囟(囟門)】位於頭頂部的前方正中,相當於額骨與左、右頂骨的聯結處。嬰幼
兒因頂骨尚未完全長成合縫,囟門未閉,所以在此處可以用手觸到
血管的跳動。
【額顱(額)】又叫“顙”(音嗓),指顏面上部,頭髮邊緣以下,兩眉以上的部
份。
【髮隙】即頭皮上生長頭髮的邊緣部。其中在額部上方的頭髮邊緣叫“前髮際”,
在項(後頭)部上方的頭髮邊緣叫“後髮際”。
【額角(頭角)】即前髮際在左、右兩端彎曲下垂所呈的角度。
【曲周(曲隅)】位於額角外下方,耳前上方的髮際呈彎曲下垂的部份。
【兌髮(銳髮)】在頭髮的曲周部向下方伸延的部份,相當耳的前方,俗稱鬢邊。
【枕骨(玉枕骨)】同解剖學上的枕骨,位於頭頂部的後方,頭顱骨的後下方。
【完骨】指耳廓後面隆起的骨,即解剖學上的顳骨乳突的部份。穴位名。位於
顳骨乳突尖端的後方凹陷處,屬足少陽膽經。
【庭(天庭)】位於額部的中央,望診時常作為診察頭面部疾病的部位。
【顏】指面部的前面正中部份。指左、右眉目之間的部位。指額部的中央部
份。
【闕(闕中、印堂)】即鼻根部上兩眉毛之間的部位。古人認為望診這個部位可以
作為診察肺部疾病的參考。
【闕上】指闕中稍上方的部位,相當於天庭部的下方。古人認為望診闕上可以作為
診察咽喉病症的參考。
【山根(王宮)】又稱“頞”(音餓),“下極”。位於左、右側目內眥的中間。
古人認為望診此處以診察心病的參考。
【頰】俗稱下巴或下巴殼。指由承漿以下至下頷骨下緣的部位。
【太陽】即“顳[需頁]”穴位名,部位在眉稜骨梢和外眼角中點向約一橫指處
。 系經外奇穴。
◎(按:[需頁]為一個字)
【顳[需頁](鬢骨,太陽)】位於眼眶(眉稜骨)的外後方,顴骨弓上方的部位。
【顴骨】位於眼的外下方,在顏面部隆起的部份,即解剖學上的顴骨骨。
【巨分】指由鼻其外緣向口角外側伸延的皮膚皺紋溝(所謂:口旁大紋處,即鼻翼
溝)。古人認為望診此處可以作為診察股部內側疾病的參考。
【腮】腮,又稱“[咸頁]”,位於口部的外方,頰部的前方,頤部的上方。相當於
口腔粘膜的外壁。
【頤】位於頦(音孩)部的外上方,口角的外下方,腮部下方的部位
【頰】在耳的前方,額骨外方的部份。
【蕃】在頰部的後方,耳根前方的部份叫做蕃。
【頰車】又名“下牙床”,“牙床“,即解剖學上的下頷股。穴位名。位於下
頷骨角的前上方,屬足陽明胃經。
【頷】指下頷骨(頰車)相當於耳下的一部份。
【白睛(白眼、氣輪)】即眼球呈白色的部份。相當於眼的球結膜和鞏膜部份。
【黑精(黑眼、風輪)】即眼球外觀呈黑色的部份,相當解剖學上的角膜部份。
【黃仁(睛帝)】即眼球角膜後方的虹膜,也屬於“風輪”的份。
【瞳神(瞳子、水輪、幢仁)】相當於解剖學上的瞳孔部位,包括房水、晶狀體、
玻璃體等組織的合稱。
【內眥】又叫“大眥”,即內眼角。指上、下眼瞼在鼻側連結的部位。
【外眥】又啡“銳眥”,即外眼角。指上,下眼瞼在顳側連結的部位。
【血輪】指眼的內眥和外眥的合稱。
【[水目]竅([水目]堂)】位於內眥部,在上、下眼臉內方各有一小孔處,為排洩
眼淚的通道。
◎(按:[水目]為左邊一三點水字旁,右邊一“目”字)
【目眶骨(目眶)】眼窩四周圍的骨骼。其中在眼窩上方的又稱眉稜骨。在眼窩下
方的又稱“[出頁]骨”。
◎(按:[出頁]為一個字)
【眉稜骨】指眼眶上緣的骨,相當於解剖學上的額骨構成眼眶的部份。
【[出頁]骨([出頁])】指眼眶下緣的骨,相當於解剖學上的上頷骨和顴骨構成眼
眶的部份。
【睫(睫毛)】即上、下眼臉邊緣的細毛,有防止灰塵和強烈光線侵目的作用。
【目弦(眼弦,目綱)】即上,下眼瞼的邊緣部,此處著生睫毛。又叫做“目上綱
”及“目下綱”,或“目上弦”及“目下弦”。
【胞瞼(目胞,眠胞、目裹,目窠,肉輪)】即上,下眼瞼(俗稱眼皮)。又分別
叫做“目上胞”及“目下胞”。此外
也有將上眼瞼叫做“胞”,下眼瞼叫
“胞”的。
【約束】即眼瞼(眼胞)。相當現代所說的括約肌。如肛門括約肌,眼輪匝肌
等。
【耳柱】位於鼻的中央部,在“下極”的下方,鼻尖的上方。又稱“下極之下”
、“鼻樑”。古人認為望診此處作為診察肝病的參考。指位於左,右兩
鼻孔之間的鼻中隔部份。
【鼻準(準頭、面王)】即鼻尖部,俗稱鼻尖。古人認為望診此處作為診察脾病的
參考。
【明堂】即鼻的別名。古代的人體經脈孔穴圖稱為“明堂圖”或“明堂孔穴圖
固”。
【畜門】即外鼻孔。
【鼻隧】指鼻孔內的鼻前庭部份及鼻腔內通道。一說是指外鼻或鼻翼部。
【方上】即鼻尖兩旁的鼻翼部。古人認為望診此處可以作為診查胃部疾病的參考。
【人中(水溝)】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膚縱溝(鼻唇溝)。古人認為望診此處
以診察膀胱和子宮(即子處)的疾病。穴位名。位耳唇溝的上
1/3 處與中 1/3 的交界,屬督脈經。
【承漿】在下唇中央部下方的凹陷處。穴位名,即位於承漿的正中央,屬任脈
經。
【吻】指上唇與下唇在左、右側口角會合的部位。也有將唇的四部份都稱為吻的。
【齦】俗稱牙肉,即包附於牙齒根部的口腔粘膜等組織。
【耳廓(耳輪)】指在外耳道以外,全部耳殼的統稱。
【蔽(耳門)】即現代所稱的耳屏。相當於外耳孔前面的小球狀突起部份。
【耳門】參見“蔽”條。穴位名,位於耳的前方,相當耳屏前方的凹陷部,屬
手少陽三焦經。
【繩】指耳廓根部前面附著在側頭部的邊緣。
【頷】位於頸的前上方,相當於頦(音孩)部的下方,結喉的上方軟肉處
【結喉】位於頸部前方正中向外突起的部份;相當於喉頭的甲狀骨處。男性的結喉
突出,女性的結喉不甚明顯。
【頸骨(天柱骨)】即解剖學上的頸椎。共七節,位於後頸部。上連顱骨,下接胸
椎。
【胸膺】即前胸部。
【膺(膺中、臆)】在前胸部兩側的肌肉隆起處,相當於胸大肌的部位。
【上橫骨】指胸骨上端的胸骨柄切跡部份。其外側連接鎖骨。
【缺盆】位於兩側前胸壁的上方。鎖骨上緣的凹陷處。穴位名,位於缺盆部的
正中央,屬足陽明胃經。
【[骨舌]】指在肩部內側,鎖骨的外端部份。指在胸骨上方鎖骨的內端部份。
◎(按:[骨舌]為一個字)
【柱骨(鎖子骨、巨骨、缺盆骨)】位於前胸部的上方。現代稱為鎖骨。
【膻中】在前胸部正中,左右兩乳的正中間的部位。穴位名,位於膻中部的中
央,屬任脈經。
【[骨褐][骨于]】[骨褐]與[骨于],音義同。指“鳩尾”或“蔽心骨”,位于胸
骨體的下方,即解剖學上的胸骨劍突部分。前胸部骨骼的總稱

◎(按:[骨褐]為左邊一“骨”字,右邊取“褐”的右邊旁)
(按:[骨于]為一個字)
【腹】在胸部的下方,相當橫隔膜以下的部分,其中在臍以上的部分叫做“大腹”
,臍以下的部分叫做“小腹”或“少腹”(一說以臍的兩旁為“少腹”)。
【神闕】即肚臍的別名。穴位名,位於臍部的正中,屬任脈經。
【橫骨】又名“下橫骨”、“蓋骨”。即解剖學上的恥骨。指舌骨,位于舌根
部的小骨。穴位名,位于恥骨前聯合上緣的正中點向左右旁開五分處,
屬足少陰腎經。
【曲骨】位于“橫骨“的中央部。相當于恥骨前聯合部。穴位名,位于恥骨前
聯合上緣的正中點,屬任脈經。
【會陰】又名“篡”(音竄)、“下極”、“屏翳”,在外生殖器的後方、肛門
前方的部位。穴位名,位于會陰部的正中央,屬任脈經。
【毛際】指男性或女性外生殖器上方有陰毛的部位。
【氣街】又名“氣沖”,即小腹部下方、股部上方交界處的鼠蹊部(腹股溝部)
。即人體內氣的運行徑路。《靈樞.衛氣篇》稱六府(《甲乙經》作“
六經”)、頭部、胸部、腹部和下肢等處都有氣街。
【二陰】即前陰和後陰的總稱。包括外生殖器、尿道外口及肛門等部分。
【前陰】又稱“下陰”。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總稱。
【後陰】即肛門部。
【產門】指婦女的陰道外口,又稱為“陰戶”。
【子門】即子宮外口。
【胠】指腋下、脅上空軟部分。
【季肋(季脅、軟肋)】又名“橛肋”,相當于側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軟骨部分。
【[月少](音秒)】位於側腹部,相當于第十二肋軟骨下方,髂[山脊]上方的軟組
織部分。
◎(按:[山脊]為一個組合字)
【背】軀幹部的後面,包括後胸部,腰部及[骨氐]部的統稱。
◎(按:[骨氐]為一組合字)
【脊】指脊椎骨而言。中醫書所指的脊,多從第一胸椎棘突開始向下數至第四[骨氐]
骨棘突,共二十一節(包括胸椎十二節、腰椎五節、[骨氐]四節)。
【膂骨】脊椎骨的統稱。指第一胸椎棘狀突起而言。
【腰】指後胸部的第十二肋骨以下與骼[山脊]以上的軟組織部分。
【膂(膂筋)】指在背部,脊椎骨左右兩側的背部肌肉群。
【交骨】指[骨氐]尾關節部。在婦女分娩時,這一關節可被動地作的活動,使骨盆
下口張大。如果這一關節活動有障礙,可影響分娩,產科上叫“交骨不開
”。一說即婦女的坐骨。
【尾閭】又名尾[骨氐]、[骨氐]、[骨氐]端、橛骨、窮骨,位于脊椎骨的最下段,
上連[骨氐]骨,下端游離,在肛門的後方。
【尻】自[骨氐]骨以下至尾[骨氐]骨部分的通稱。
【尻骨】即解剖學上的[骨氐]骨。上面連接腰椎,下面連接尾椎,左、右兩側面與
髂骨(古稱“髁骨”)相連。
【肩解】即肩關節部。
【胛】位於肩部的後下方,現代稱為肩胛部。
【膊】即上肢部包括肱部(上膊)和臂部(下膊)的統稱。又名“臂膊”。
【臑(肱,上膊)】現代稱為肱部。在肩部以下、肘部以上的部分。
【臑骨】即解剖學上的肱骨,位於肱部,下連“正骨”與“輔骨”。
【臂(下膊)】現代稱為前臂部。指肘以下、腕部以上的部分。
【正骨】臂骨中的一個。位于前臂部,即解剖學上的尺骨。“正骨手法”的簡
稱。參見該條。
【輔骨】臂骨中的一個。位于前臂部,即解剖學上的橈骨。
【高骨】手腕部近拇指一側有顯著隆起部分,即解剖學上的橈骨莖突位置。
【銳骨(兌骨)】指手腕背部小指一側的骨隆起,即解剖學上的尺骨莖突。
【髁骨(骻骨)】即今之骼骨。
【楗骨(坐板骨,髖)】音“建”。女性的楗骨又名“交骨”,即現代的坐骨(包
括髖臼在內)。
【胂】音“身”。指髂骨部髂[山脊]以下的肌肉部分。泛指脊椎骨兩側的肌肉
群。
【臀】位于腰部(胂)的下方,[骨氐]骨部(尻)的兩側,相當於臀大肌的部位。
【髀樞】即股骨大轉子的部位,位於股部外側的最上方,股骨向外方項著隆起部
分。指骨盆外方中央的髖臼的部位,又名“機”。
【髀】音“必”。即股部(大腿部)的代稱。指股部的上半部分。
【髀關】指股部的前上方部分。
【股】即大腿部。
【伏免】伸腿時股部前面肌肉的最高隆起部,狀如伏免而得名。相當于股直肌部
分。穴位名。在股部,位于髕骨上緣的上方六寸,用足陽明胃經。
【髀骨】即解剖學上的股骨,俗稱大腿骨。
【膕】音“國”。即膝部後方,屈膝時的凹處,俗稱腿凹或膝灣。
【經】小腿部(自膝部以下,足部以上)的別名。脛骨的簡稱。
【骸】泛指骨骼。脛骨的別稱。
【胻骨】音“行”。又稱“骭骨”(音“幹”),即解剖學上的脛骨,位于小腿部
的內側
【外輔骨】即解剖學上的腓骨,位于小腿部的外側。
【[骨耑] (腓腸,腓[骨耑])】俗稱小腿肚,相當于小腿部隆起的排腸肌部分。
【膝解】又名“骸關“,即膝關節部。
【連骸】即膝部內、外兩側的兩個骨隆起。相當于解剖學上的股內上髁和外上髁的
部位。
【踝】位于踝關節內,外側圓形的骨隆起。內側的叫內踝,是脛骨的下端;外側的
叫外踝,是腓骨的下端。
【跗】音“夫”。又名“足趺”,俗名腳面,即腳背部。
【跟骨】位于腳後跟的小骨。
【踵】指足後跟著地的部分。
【京骨】相當于足外側第五跖(音“之”)骨底的部分。穴位名,位于第五跖
骨組隆前下方的凹陷處,屬足太陽經。
【然骨】位于內踝前的舟狀骨部分。穴位名,即然谷穴,位於足內踝前舟骨結
節下方的凹陷處,屬足少陰經。
【束骨】足外側第五跖趾關節的部分。穴位名。位于第五跖關節後上方的凹陷
處,屬足太陽經。
【核骨】又名“覈骨”,即拇趾的第一趾骨與跖骨的關節後下方的圓形籽骨。
【絕骨】指絕骨穴的部位,相當于腓骨下端,內髁上端的部分,穴位名,又名
“懸鐘”,在足外髁直上三寸,屬足少陽經。
【趾】即掏趾骨的略稱。
【三毛】指位于足大趾爪甲後方的部分,相當于足大趾趾骨第二節部分。
【聚毛(叢毛)】位於腳大趾趾骨第一節後方的皮后橫枚部(相當于三毛的後方)

【跖】即足掌,是站立時足部著地的部分。即足大趾下面的遠端部分,相當于
足大趾球部。
【跽】音“忌”。即足大趾下面(跖)的近端部分。
【板】指足底部大趾近端部分,即跽的後方。
【廣明】《素問.陰陽離合論》:「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部泛指人體的
前面和上面部位而言。
【廉】古代解剖學的術語,即側或面的意思。“上廉”即上側(上面),“內廉”
即內側(內面),如上肢的內廉,即指靠近軀幹部分的屈側,餘可類推。
【歧骨】指兩骨的末端互相交叉的部分。如手部的第一、二掌骨關節部的前方分歧
(歧骨間)部,稱為“虎口”,是合谷穴的位置。又如在胸骨體下端,左
、右肋軟骨的分歧(歧骨間)部,是“鳩尾”的部位。
【百節】是泛指全身的關節說的。
【四維】古代醫書多用作四臟的代稱。
【四極】即四肢的別稱(見《素問.湯液醪醴論》)。
【匹末】指四肢的末梢,即手部和腳部。
【八溪】指上肢部的肘關節、腕關節,下肢部的膝關節、踝關節。左右側共八處
,總稱八溪(《見素問.五臟生成篇》)。指肱部及股部的肌肉。
【四關】指上肢部左,右側的肩關節(兩腋)和肘闊節,下部的髖關節(兩髀)
和膝關節。指上肢部的兩側肘關節和下肢部的兩側膝關節。
【赤白肉際】指四肢的內、外側赤肉與白肉交界處,其中在上肢部屈側(手掌側)
為陰面,皮色較白,所以叫“白肉際”;伸側(手背側)為陽面,皮
色較深,所以叫“赤肉際”。在下股部,內側為陰面,即“白肉際”
;外側及後側為陽面,即“赤肉際”。
【本節】指手部的掌指關節(或足部的跖趾關節)在手背部(或足背部)外形的隆
起處。手,足各十個本節。
【魚】指手拇指(或足拇趾)後方的掌(或跖)骨處有明顯肌肉隆起,狀如魚腹的
部位(相當于手部的拇短展肌和腳部的姆短屈肌部分)“魚際”,指魚的邊
際,為手背或腳背部深、淺皮色的交界處。

■四、神氣精

【精】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其中構成人體的部叫“生殖之精”(
即“先天之精”),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為“水谷之精”(即“後天之精
”)。前者是生殖的基本物質,功能繁衍後代;後者由不所攝入的飲食所化
生,是維持生命活動和機體代謝所必不可少的。平時臟腑的精氣充盈,則歸
藏于腎,當生殖機能發育成熟時,它又可以變化為生殖之精。精氣不斷的消
耗,又不斷得到水谷之精的滋生和補充。
精是生命的基礎,精足則生命方強,能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而不易受病;精
虛則生命力減弱,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均可減退。
【精血】血的生成,本源于先天之精。人在出生以後,血液的再生,來源于後天飲
食,靠中焦脾胃的氣化,吸收飲食中的精微物質加以變化而成。精的生成
,同樣是靠後天飲食的化生,所以有“精血同源”之說。精氣是臟腑機能
活動的物質基礎,精血的盈虧是象徵人體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由于腎主
藏精,肝主藏血,故臨床上精血不足的病症,往往須用補肝益腎等法治療

【精氣】通常是指後天之精而言,亦即充養臟腑的精華(包括飲食所化生的“營衛
之氣”),是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但和腎本臟所藏的精氣(即
男女媾精的精氣)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只有臟腑的精氣充盈,腎本臟才有
充盛的精液。
【血】血的形成,是由脾胃等器官把飲食經過消化以後,將精微部分和津液桔合吸
收,上輸到心肺,再經肺的“氣化”作用而成。血的功能除了營養身體各部
組織外,又如目之視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攝活動,以及皮膚的感覺等,
都和血的功能有關。而血的這些功能,必須在氣的推動下,以及氣血在心血
管內正常運行的條件下,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營血】從生理的角度說,營血就是指血液。
【營】指飲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質。《素問.痹論》:「營者水谷之精氣也。」這
種物質通過脾的氣化作用,上注于肺,行于經脈之中,均勻的分佈于臟腑和
身體其它組織。指經脈的脈管。《靈樞.經脈篇》說:「脈為營」。這裡
的“營”有營舍的意思,也就是血氣所處的地方。
【血脈】即“經脈”,簡稱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
【津液】泛指體內一切水液。指由飲食精微通過胃、脾、肺、三焦等臟腑的共
同作用所化生的營養物質。津液在經脈內的,為組成血液的成分;在經脈
外的,遍佈于組織間隙之中。津和液通常是並提的,但二者在性質,分佈
部位和具體功用方面,均有不同之處。“津”此較清稀,分佈于肌膚之間
以溫潤肌膚;“液”則比較粘濁,分佈並濡養關節、腦髓、孔竅。但從整
體功能而言,津和液可以相互影響,相互轉化。津液除營養和潤澤組織器
官外,隨著體內情況和外界氣候的變化,還關係到體內陰陽相對的平衡,
如炎暑汗多則小便少,天寒汗少則小便多。指汗或小便。如《靈樞.決
氣篇》說:「腠理發泄,汗出溱溱(音“針”,形容出汗狀況),是謂津
。」這個“津”就是指的汗。又如《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這個“津液”就是小便。汗出過多或排尿過多(
如糖尿病、尿崩症等),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耗損體內的津液。
【津氣】這是從津的功能而言。津是清而稀的,屬陽。津的溫養肌后的功能有賴于
氣的輸布作用,說明津的活動離不開氣,而具體體現津的這種功能活動的
就叫“津氣”。
【陰液】泛指體內一切富有營養的液體,或指臟腑的陰精。從液的性質而言,
液是稠而濁的,屬陰,故名。
【魄汗】“肺臟魄”,外與皮毛相合,而汗液又由皮表透發,和肺氣有關,故稱為
“魄汗”,汗孔亦稱為“魄門”(即“鬼門”)。一說魄為陰,汗為陰液
,故名。
【津血同源】津液和血都是來源于飲食的精氣,並能相互資生,相互作用。津液耗
損常使氣血同時虧虛,而氣血虧虛,同樣會引起津液的不足。例如大
汗,大吐,大瀉或溫病耗損津液時,往往相繼出現心悸氣短、四肢厥
冷,脈微細等氣血虧虛的證侯;大量失血後,常有口燥渴、舌乾無津
、尿少便秘等津液不足的現象,故《靈樞.營衛生會篇》有“奪血者
汗,奪汗者無血”之說;《傷寒論》也認為經常失血或出血多的患者
(稱“亡血家”)不可發汗。這些見解和經驗都說明津和血之間有密
切關係。
【涎唾】涎和唾都是口腔內的唾液。“涎”俗稱“口水“,此較淡,主要有潤澤口
腔的作用;“唾”此較稠粘,主要能幫助消化食物。根據“五臟化液”的
理論,涎、唾是分別通過脾和腎的作用所化生,所以有“脾為涎”、“腎
為唾”之說(見《素問.宣明五氣篇》)。
【營衛氣血】營、衛、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所必需的物質和動力基礎。氣
血在經脈中不斷地循環運行。營、衛來源于水谷之精氣,其生成要通
過一系列的臟腑氣化活動,如脾胃的消化運輸,心脾的氣化輸布,然
後分別營養人體各部,故《靈樞.營衛生會篇》說:「谷入于胃,以
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這裡所謂
“清”和“濁”主要是從功能上的差異而言。“清”是指營氣的作用
比較柔和,“濁”是指衛氣作用的慓悍滑利,無所不到。
“衛主氣”,“營主血”,衛屬陽而營用陰,陽主外而陰主內,故從
所處位置而言,有“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之說,這雖不是絕對的,
還是可以說明營和衛在內、外概念上的不同。從作用方面講,“衛”
有捍衛於外的“保衛“”用;“營”有充盈于內的“營養”作用。一
般來說,“營衛”主要體現在功能作用方面,“氣血”主要體現在物
質基礎方面。通過氣血的運行,發揮營衛的作用。所以《素問.陰陽
應象大論》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
指營血,“陽”指衛氣,這些陰陽、內外、守(內守)使(運行)等
對偶概念名詞,提示了營衛氣血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清代葉天士的《溫熱論》就在這個基礎上,把溫病傳變劃分為衛氣營
血四個階段,作為臨床上辨證施治的綱領。參見“衛氣營血辨證”條

【氣】指體內流動著的富有營養的精微物質,如水谷之氣等。指臟腑組織的活
動能力,如五臟之氣,六腑之氣,經脈之氣等。臨床上所說的“氣”,多
數是指臟腑機能失調引起的病狀,如“胃氣不降”、“肝氣犯胃“等。
【大氣】指宇宙間的空氣,或胸中呼及之氣。
【真氣】又叫“正氣”,《靈樞.刺節真邪篇》說:「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
併而充身(者)也。」這說明“真氣”是由先天之氣(即受于先天的“原
氣”)和後天之氣(得之于呼吸飲食的)相結合而成,是能充養全身的。
人體各種機能活動以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氣直接相關,故真氣是人體生命活
動的動方。
【原氣】又叫“元氣”,包括元陰之氣和元陽之氣。乃先天之精所化生,賴後天攝
入之營養不斷滋生。“原氣”發源于腎(包括“命門”),藏於臍下“丹
田”借“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動臟腑等一切組織器官的活動,可以
體會為人體生化動力的源泉。
【宗氣】是飲食水谷所化生的營衛之氣和吸入的大氣相合而積于胸中的氣。胸中不
僅是宗氣積聚之處,又是一身之氣的運動輸布的出發點。它有兩大功能,
其一是上出于喉嚨而行呼吸,它關係到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其二是
貫注心脈而行氣血,凡氣血的運行,以及肢體的寒溫和活動能力,多與宗
氣有關。
【營氣】乃運行于麻管中的精氣,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其性柔順,有
化生血液,營養周身的作用。“營氣”的運行從中焦上注手太陰肺經,然
後通過全身的經脈不停地運轉,營養人體上下、內外各個部分。所以從生
理的角度而言,營氣就是指血液的作用。
【衛氣】“衛氣”是人體陽氣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脈
外,其性剛悍,不受經脈的約束,氣行迅速而滑利。它的運行,內而臟腑
,外則肌表腠理,無所不到。它既能溫養臟腑,又有溫潤肌膚,滋養腠理
,啟閉汗孔等重要功能。因為這種氣以具有保衛肌表,抗禦外邢的作用為
特點,所以叫做“衛氣”。
【谷氣】又叫“水谷之氣”。指飲食的精氣,因為人的飲食以五穀為主,故稱。
【清氣】指水谷精微之氣,亦即從胃傳注于肺,然後再散佈到臟腑組織的營氣。
指秋天清肅之氣,或吸入于肺的大氣。作為治法,是指清氣分之熱。
【濁氣】指飲食精華的濃濁部分。指人體呼出之濁氣和排出的矢氣等。
【濁氣歸心】指水谷的精氣通過血的運行歸于心臟。《素問.經脈別論》:「食氣
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這裡所說的“濁氣”係指飲食精華
的濃濁部分,它運行到心,由心臟再通過經脈把養料送到身體各部。
“濁氣歸心”說明了心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循環輸送營養的“總樞”
的作用。
【中氣】通常是指中焦脾胃之氣和脾胃等臟腑對飲食的消化運輸,升清降濁等生理
功能而言,但有時單指脾氣。脾氣主升,在臨床上遇到脫肛,子宮脫垂等
病症,往往是由于脾虛下陷所致,常用補中益氣的治法,所謂“補中益氣
”,就是指補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氣。
【氣為血帥】氣血的運行,保持著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關係,氣為陽,是動力;血
為陰,是物質基礎。營血在經脈中之所以能不停地運行周流全身,有
賴干“氣”作為它的動力。氣行血亦行,氣滯血亦滯,所以說“氣為
血帥”。但“氣”必須依賴營血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又有“血為氣母
”的說法。它們的關係是,血液營養組織器官而產生機能活動,而機
能的正常活動又推動了血液的運行。氣血的運行,也體現了“陰陽互
根”的道理。
【氣化】廣義是指人體內氣機的運行變化,如臟腑的功能作用,氣血的輸布流注
,臟腑之氣的升降、開闔等,都有“氣化”的含義。狹義是指三焦之氣
的流行宣化,如三焦輸佈水液的功能,即為氣化的作用。
【生氣】指春天的生發之氣,為萬物生長所必需。古人認為人的活動要適應季節
變化的特點,否則就容易生病。有生發和增強元氣的含義。《素問.陰
陽應象大論》指出:「壯火食氣,....少火生氣。」“少火”是指正常的
陽氣和熱能,這種陽氣或熱能有生發和增強“元氣”的作用。
【氣機】通常是泛指氣的功能活動。有時則指臟腑之氣運行的通路,如臨床上因痰
熱壅肺,可以導致肺的氣機不暢而產生喘逆的症狀。
【清陽、濁陰】“清陽”指體內輕清升發之氣;“濁陰”指體內較重濁的物質。《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
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意思是說,陽主
氣,輕清上升,故清陽(主要指呼吸之氣)出于耳、目、口、鼻等
上竅;陰主形,重濁下降,故濁陰(主要指大小便)出於前、後陰
等下竅。陽主衛外,故清陽(可以體會為衛氣)發於肌表“腠理”
;陰主內守,故濁陰(指水谷精微的濃濁部分)內走于體內臟腑等
組織器官。四肢為諸陽之本,故清陽(衛外的陽氣)充實于四肢;
六腑傳化水谷,故濁陰(飲食水谷)歸流于六腑。古人用“清陽”
、“濁陰”相對的來闡明具體的、較為普遍的生理現象,並以此來
說明“陰陽互根”的原理。故對“清陽”和“濁陰”的理解,雖有
個總的概念,但結合實際情況,含義有時就不盡相同。
【神】“神”是神態,知覺,運動等生命活動現象的主宰,它有物質基礎,由先天
之精生成,並須後天飲食所化生的精氣的充養,才能維持和發揮它的功能。
它在人體居于首要地位。凡神氣充旺,則身強,臟腑器官機能旺盛而協調;
神氣渙散,則一切機能活動的正常現象都被破壞了。前人把大腦、中樞神經
的部分功能和心聯繫起來,故又有“心藏神”的說法。
《素問.宣明五氣篇》:「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所說的神、魂、魄、意、志等只是用以區別不同的中樞神經活動現象以及對
內臟某些病理上的影響,實際都是由心所主的(參見“五臟所藏”條)
神又是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是內臟功能的反映。如診斷時對眼睛、脈象等
生理機能正常反映,都叫做有“神”(參見“得神”條)。
【神明】即“神”的概念。
【精神】亦即“神”的概念。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五臟中的“心
”有最密切的關係,因為心是“藏神”的,《靈樞.邪客篇》記載:「心
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大主”體現了臟腑中“心”
的統率作用,“舍”有寄舍的意思,可見精神就是“神”的主要表現。
【三寶】指精、氣、神。又稱“三奇”。這套理論被用來說明人體的生理活動。認
為“三寶”是生命現象的產生及其變化的根本。這是前人受道家思想影響
而借用的術語,應另釋其義意。實際上,精神的活動是有物質基礎的,精
為氣之母(即氣產生于精),精的化生賴干氣,精氣足則神旺,精氣虛則
神衰。故精、氣、神三者關係非常密切,存則俱存,亡則俱亡。精脫者死
,失神者亦死。所以精、氣、神是生命存亡的關鍵,故名。參見“精”“
【形體】指身形和體質。臨床上觀察身形的肥瘦、形態特徵和體質的強弱,可以作
為辨證論治的一種參考。

■第三類 經絡、俞穴

■一、經絡

【經絡】是人體內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凡直行幹線都稱經脈,而由經脈分出來的網
絡身體的各部分的支脈叫做絡脈,經絡是運行全身血、聯繫臟腑肢節、溝
通上下內外、調節體內各部分的通路,通週經絡系統的連繫,使人體成為
一個有機的整體,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經絡,可能包括了神經經、血管及
內分泌等結構及其些功能,但神經、血管等的結構和功能並不能完全解釋
經絡學說的全部內容,有待于進一步探索研究。
【經脈】是人體內運行氣血、聯繫體內各部分的主要幹線,又可分為“正經”與“
奇經”兩大類,二者共同組成經脈系統。
【正經(十二經脈、十二經)】是人體經脈的一類,是體內氣血運行的主要通路,
其中包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
、足太陰牌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
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
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等十二經,稱為十
二經脈。每一經脈都和體內一定的臟腑直接聯繫,
而在各經脈相互之間又有表裡配合的關係。
【奇經】是人體經脈的一類,其中包括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
、陽蹺脈、陰蹺脈共八條經脈、所以又稱“奇經八脈”。奇經的特點是:
它們沒有和臟腑直接聯繫,它們之間也沒有表裡配合,奇經八脈是調節氣
血運行的一些特殊通路,在功能可起到補充十二經脈不足的作用。
【十四經】即十二經(正經)和奇經八脈中的任脈和督脈的合稱。因為按照中醫古
代書籍的記述,在這十四條經脈中都有其直接連屬的經穴,而在奇經八
脈中的另外六條經脈並沒有直接連屬的經穴。
【手三陰經】十二經脈中的三條經脈。即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
。它們的循行方向均由胸部經過上肢屈側抵止于手部。
【手三陽經】十二經脈中的三條經脈。即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
焦經。它們的循行方向均由手部經過上肢伸側抵止于頭部。
【足三陽經】十二經脈中的三條經脈,即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
。它們的循行方向均由頭部經過軀幹部、下肢外側抵止于足部。
【足三陰經】十二經脈中的三條經脈。即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它們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經過下肢內側、腹部抵止于胸部。
【六經】即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的合稱。在古代臨
床上多用六經的名稱及其所表現的症候特點來說明疾病部位的深淺(表裏
)和疾病發展的階段,作為診治急性熱病(廣義的傷寒)時辨証論治的綱
領,即“六經辨証”。
【陽脈(陽經)】指經脈中的陽經,其中包括手足三陽經、督脈、陽維脈、陽蹺脈
等。
【陰脈(陰經)】指經脈中的陰經,其中包括手足三陰經、任脈、衝脈、陰維脈、
陰蹺脈等。
【手太陰肺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肺,絡大腸,並與胃
、喉相連。在體表,由胸部外上方沿上肢屈側前面向下,止于拇指
端。本經有病時,主要有咳嗽、咳血、喘息氣短、囗渴、煩躁、胸
滿、肩背痛、手心發熱、傷風、自汗、小便頻數、尿黃赤等症狀和
病症,以及在本經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狀。
【手陽明大腸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大腸、絡肺。在體
表,由食指端經過上肢伸側前面、肩部、頸部、頰部,止于對側
鼻孔旁。本經有病時,主要有泄瀉、痢疾、腸鳴,惡寒戰慄、目
黃、口乾、鼻衄、鼻塞、咽喉炎,牙痛、頸部腫大等症狀和病症
,以及在本經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狀。
【足陽明胃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胃、絡碑。在體表,
由鼻部經過側頭部、面部、頸部、胸腹部、下肢外側的前面,止于
第二趾端。本經有病時,主要有胃腸炎、胃痛、腹脹、腸鳴、腹水
、咽喉炎、鼻衄、口眼歪斜、唇生[病票](按:「病」字旁,裡面
為「票」字)疹、頭部腫大、惡寒蛾粟、呻吟不舒、面色微黑,精
神失常,熱病發狂等症狀和病症,以及在本經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狀。
【足太陰脾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脾、絡胃,並與心及
舌根相連。在體表,由足大趾沿下肢內側(由中部轉向前部)、腹
部、胸部,止于側胸部,本經有病時,主要有胃痛、嘔吐、腸炎、
腹脹、噫氣、黃疸、水腫、自覺身體沉重、行動困難、不能平臥、
舌痛、舌根強直、小便不通等症狀和病症,以及在本經循行部位的
局部症狀。
【手少陰心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心、絡小腸,並與咽
部及眼相連。在體表,由腋下部,沿上肢屈側後面向下,止于小指
端。本經有病時,主要有心痛、口渴、咽乾、目黃,脅痛等症狀和
病症,以及在本經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狀。
【手太陽小腸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小腸、絡心,並與
胃、眼和內耳相連。在體表,由小指端,經過上肢伸側後面,肩
胛部、側頸部、顏面、眼部、止于耳部。本經有病時,主要有耳
聾、目黃、頰腫、下頷部腫脹而使頸部不能回旋、咽喉病等症狀
和病症,以及在本經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狀。
【足太陽膀胱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膀胱,絡腎,並與
腦相連。在體表,由眼部向上越過頭頂,向後、向下,經過項部
、背部兩側、臀部、下肢後面,止于小趾端。本經有病時,主要
有瘧疾、癲狂、目黃、流淚、鼻衄、頭頂強痛、腰背痛、痔瘡、
尿頻、排尿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狀和病症,以及在本經循行部位
的局部症狀。
【足少陰腎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腎,絡膀胱,並與脊
髓、肝、膈膜,喉部、舌根、肺、心、胸腔等相連。在體表,由足
小趾,經足心、內踝、下肢內側後面、腹部,止于胸部。本經有病
時,主要有口中熱、舌乾、咽喉病、飢餓而不欲食、贏瘦、咳血、
哮喘、心悸、胸痛、煩躁、黃疸、腹瀉、面色暗黑、視物不清、精
神痿靡、好睡痿厥等症狀和病症,以及在本經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狀。
【手厥陰心包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心包絡,絡三焦,
並與橫膈膜相連。在體表,起于側胸部,經腋下,上肢屈側正中
線,止于手中指指尖。本經有病時,主要有心煩、心痛、心悸、
精神病、面黃、目赤等症狀和病症,以及在本經循行部位的局部
症狀。
【手少陽三焦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三焦,絡心包絡,
並與耳、眼相連。在體表,起于無名指端,沿上肢伸側正中線,
經過肩部、側頸部、側頭部、耳部,止于眼部。本經有病時,主
要有耳病、咽喉病、眼痛、頰腫、出汗等症狀和病症,以及本經
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狀。
【足少陽膽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膽、絡肝。在體表,
由眼部經側頭部、耳部、頰部、後頭部、肩部、側胸腹部、下肢外
側,止于第四趾端。本經有病時,主要有瘧疾、惡寒、有汗、頭痛
、頷痛、目痛、口苦、鎖骨部及腋窩部腫痛、胸及側胸部痛使身體
轉側困難、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桔核等病症,以及在本經循行部位
的局部症狀。
【足厥陰肝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肝、絡膽.並與生殖
器、胃、橫脂膜、咽喉、眼球相連。在體表,由足大趾經下肢內側
(由前部轉向中部)、外陰部、腹部、止于側胸部。本經有病時、
主要有胸滿、嘔逆、腰痛、下痢,疝氣、遺尿、小便不通、月經不
調、子宮出血、口咽乾燥、面色暗晦等症狀和病症,以及在本經循
行部位的局部症狀。
【督脈】奇經八脈之一。起自會陰部,循背部脊柱正中線向上,經過後頸部,越過
頭頂部,止于顏面部的上齒齦的正中(以上均沿正中線分佈)。在循行過
程中與脊髓、腦和諸陽經相連繫。是陽經經脈的總綱。本經有病時,主要
有神志不清、癲、狂、[病意](按:左邊為「病」字旁,裡面為「意」字
)病、項背強直、角弓反張、咽喉乾燥、癃、痔、遺尿、脫肛、疝氣、不
孕症、體力衰退等症狀和病症。
【任脈】奇經八脈之一。起于小腹內(胞中),沿著脊椎骨內部上行(《靈樞‧五
音五味篇》)。同時又出于會陰部,上至前陰,沿著腹部正中線,通過臍
部,上至胸部、頭部(均正中線),至下唇中央,由此分為左右兩枝止于
眼部(《素問‧骨空論》)。在循行過程中和諸陰經相連繫。是陰經經脈
的總綱。本經有病時,主要有疝氣、赤白帶、腹內腫塊、胸腹部內臟機能
失調、元氣虛弱等症狀和病症。
【仲脈】奇經八脈之一。起于小腹內(胞中),沿著脊椎骨內部上行(《靈樞‧五
音五味篇》)。同時由陰部的兩側(氣衝穴部位)開始,夾臍兩旁向上,
到胸部而止(《素問.骨空論》)。本經有病時,主要有哮喘、腹痛、腸
鳴、月經不調、不孕等症狀和病症。
【帶脈】奇經八脈之一。起于季脅部,橫行環繞腰部一周。本經有病時,主要有腹
部脹滿、腰部無力、下肢軟弱不能走路、怕冷、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等症
狀和病症。
【陽維脈】奇經八脈之一。起于外踝下方,經下肢外側、側腹部、側胸部、肩部、
後頰部、止于頭頂部。本經有病時、有惡寒發熱的症狀。
【陰維脈】奇經八脈之一。起于內踝上方,經下肢內側、腹部、胸部、咽喉、止于
後頸部。本經有病時,有心痛的症狀。
【陽蹺脈】奇經八脈之一。起于足跟外側,沿外踝向上,經下肢外側,側腹部、側
胸部、肩部、面頰、止于後頸部。本經有病時,主要有肢體內側肌肉弛
緩而外側肌肉拘急、癲狂、失眠等症狀和病症。
【陰蹺脈】奇經八脈之一。起于足跟內側,沿內踝向上,經下肢內側、前陰部,腹
部、胸部、頸部、鼻的兩側,止于眼部。本經有病時,主要有肢體外側
肌肉弛緩而內側肌肉拘急、喉痛、嗜眠等症。
【三陰】太陰、少陰和厥陰三經的總稱。其中包括了手三陰和足三陰,實際上是
六條經脈。在六經辨証上,三陰病系指病邪在身體深部或五臟有病。太
陰經的代稱(《素問.陰陽別論》王冰注)。按照傷寒病由表傳裡的發病
的次序,在三陰經中太陰經首先發病,故稱三陰;其次是少陰經,叫做“
二陰”;再次是厥陰經,叫做“一陰”。足太陰脾經的代稱(《素問‧
陰陽別論》馬蒔注)。
【三陽】太陽、陽明和少陽的總稱。其中包括了手三陽和足三陽,實際上是六條
經脈。在六經辨証上三陽病系指病邪在體表淺層或六腑有病。太陽經的
代稱(《素問.著至教論》馬蒔注)。按照傷寒病由表傳裡的發病次序,
在三陽經中太陽經位于最表層,首先發病,故稱“三陽”;其次是陽明經
,叫做“二陽”;再次是少陽經,叫做“一陽”。足太陽膀胱經的代稱
(《素問.大奇論》馬蒔注)。
【太陽】經脈名稱之一。有陽氣旺盛的意義,因為其位于身體的最表層,感受外邪
後也是最先發病的經脈,所以又有“太陽為開”,(《素問‧陰陽離合論
》)之稱。
【少陽】經脈名稱之一。有陽氣減弱的意義。其位置在半表、半里,屬于太陽和陽
明的中間,所以又有“少陽為樞”(《素問.陰陽離合論》,參見“開、
合、樞”)之稱,也就是說本經在兩個陽經之間起著樞紐的作用。
【陽明】經脈名稱之一。是陽氣發展的最後階段,也是在太陽和少陽兩經陽氣基礎
上的繼續,這就是取名“兩陽合明”(《素問‧至真要大論》)的意義。
其位置在太陽和少陽的裏面,所以又有“陽明為合”(素問.陰陽離合論
》,參見“開、合、樞”)之稱。
【太陰】經脈名稱之一。有陰氣旺盛的意義,因為其位于三個陰經的最表層,所以
又有“太陰為開”(《素問.陰陽離合論》,參見“開、合、樞”)之稱。
【少陰】經脈名稱之一。有陰氣減弱的意義。其位置在太陰和厥陰的中間,所以又
有“少陰為樞”(《素問‧陰陽離合論》,參見“開,合、樞”)之稱,
也就是說本經在兩個陰經之間起著樞紐的作用。
【厥陰】經脈名稱之一。是陰氣發展的最後階段,開始重新向陽的方面轉化過程,
這就是取名“兩陰交盡”(《素問‧至貞要大論》)的意義,其位置在太
陰和少陰的裏面,所以又有“厥陰為合”(《素問.陰陽離合論》),參
見“開、合、樞”)之稱。
【十二經筋(經筋)】是在十二經脈循行部位上分佈的體表肌肉系統的總稱,也是
將全身體表肌肉按照十二經脈循行部位進行分類的一種方法
。因此十二經筋就是按照十二經脈來命名的。其中每一經筋
都包括了在同名經脈循行部位上的若干肌肉群,即足太陽之
(經)筋、足少陽之(經)筋....等。這十二大類肌肉群主
要分佈在四肢部,其次為軀幹及頭部,經筋患病時,主要是
痹症和肌肉拘急、不收等症(《靈樞.經筋篇》 )。
【十二經別(經別)】是由十二經脈另行分出的一種循行在身體較深部的經脈幹線
。全身共十二條(指身體單側),其循行方式,主要是自正
經經脈分出後經過軀幹、臟腑、頭頂等處,最後仍流回到正
經經脈中去,在循行過程中除了六陽經的經別均流回原來的
陽經去之外,六陰經的經別也均流入與其相表裏的陽經去,
因此十二經別的主要作用,不僅是作為正經經脈循行的補充
徑路,而且還可以加強溝通互為表裏的陰經與陽經的聯繫,
十二經別根據其陰陽表裏的配合共分為六組,簡稱為“六合
”(《靈樞‧經別論》 )。
【經隧】指經脈流行的道路,也是經脈的一種代稱。“隧”字有兩個解釋,一是指
位于身體深部的“隧道”的意思,如《素問.調經論》:「五臟之道,皆
出于經隧,以行血氣。」一是指與五臟六腑相聯繫的“大絡”的意思,如
《靈樞.玉版篇》:「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
絡也。」
【經氣】泛指在經脈中運行的“氣”,亦即指經脈的主要功能(如《素問.陰陽
別論》:「淖(nao 鬧)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代表人體內的“
真氣”或“正氣”,指人體的正常生活能力與防禦疾病的能力,也是和作
為致病病原的“邪氣”相對立的一個名稱(如《素問.離合真邪論》:「
真氣者,經氣也」)。
【外經】指在體表的經脈部分,一般是位于體內(裏)的臟腑相對立而說的(如《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榮、輸治外經,合治內俯」。
【陰脈之海】任脈的別稱。因為足三陰經和陰維、衝脈都有分支直接會合于任脈,
起著調節全身陰氣的作用,故稱。
【陽脈之海】督脈的別稱。因為手、足三陽經都有分支直接會合于督脈,起著調節
全身陽氣的作用,故稱。
【十二經之海(經脈之海)】衝脈的別稱(《靈樞.海論》)。因為衝脈的循行和
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聯繫最密切。腎是人體先天
的根本,胃是人體後天的根本,因此在衝脈裏兼有人
體先、後天的元氣,所以被稱為“十二經之海”。
【太衝脈】即衝脈的別稱,因其有調養女子的月經和胞胎而得名,如《素問‧上古
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
,故有子。」
【伏衝】指衝脈循行進入脊椎骨內的部分。即衝脈在體內深層的分部,所以稱“伏
衝”(《靈樞‧百病始生篇》)。
【大經】指大的經脈(《素問.調經論》:「無中其大經。」)指本經的經脈
(《靈樞.官針篇》:「三日經刺,經刺者,刺大經之結絡經分也。」)
【宗脈(宗脈所聚)】指分佈在眼、耳等重要器官上,由很多經脈匯聚而形成的主
脈或大脈(《靈樞‧口問篇》:「目者,宗脈之所聚也。」
又:「耳者,宗脈之所聚也。」)
【心系】直接與心臟連繫的大血管,包括主動脈、肺動脈、肺靜脈及上、下腔靜脈
(見《靈樞.經脈篇》。並可參考《類經》卷七張注:「(心)其系有五
,上系連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連脾,肝、腎」)。
【十二經動脈】指在十二經脈循行過程中有脈搏應手的動脈部位,也就是位于身體
淺表的一些動脈血管(《難經.一難》)。這種體表局部動脈位置
很多,例如手太陰經的動脈在中府、雲門、天府、俠白、經渠等穴
處都可以觸到,臨床診所時最常用的動脈部位是寸口部。
【十二皮部(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皮膚部位的反映區。皮膚和
經脈之間主要是由絡脈來聯系,十二皮部的具體分區基本上
和十二經經脈在體表的循行部位一致(《素問.皮部論》)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三陽在頭,是指足陽明經在頭頸部的人迎動脈;三陰在手
,是指手太陰經在手腕部的寸口動脈(《素問.陰陽別論
》)。這是因為三陽之氣以陽明胃氣為本,而三陰之氣以
太陰肺氣為本的原因(《類經》張注)。
【開、合、樞】這是指經脈生理作用的三個特點來說的。在陽經方面,太陽經主開
,陽明經主合,少陽經主樞;在陰經方面,太陰經主開,厥陰經主
合,少陰經主樞。其中“開”是太陽經在陽經中(或太陰經在陰經
中)相對地位于淺表的部位,和外界的聯繫更為接近,而有開放的
作用;“合”是指經脈相對地位于身體內部深層,具有閉合收斂的
作用;“樞”是相對地位于表、裏之間,具有樞紐作用的意義(《
陰陽離合論》)。
【絡脈(絡)】絡脈由是經脈分出來的呈網狀的大小分支。廣義的絡脈又可分為十
五絡、絡脈和孫絡三類。其中全身最大的絡脈共十五條,叫十五絡
;比十五絡較小的絡脈,散佈全身各處,數量很多的,即是狹義的
“絡脈”;此絡脈更小有極多分支的,就叫“孫脈”,也叫“孫絡
”(《靈樞.脈度論》)。絡脈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經脈,網絡全身
組織,運行營衛氣血。此外,絡脈的另一種意義是指身體淺表的靜
脈血管說的(《素問.調經論》:「視其血絡,刺出其血」)。
【十五絡】全身最大的絡脈共十五條,即十四經各有一條絡脈,再加上“脾之大絡
”,故稱。
【大絡】即全身最大的絡脈,一稱“經隧”。其中包括十四經各有一條大絡,再加
上脾臟有一條大絡(以上又合稱“十五絡”)和胃腑有一條大絡(名“胃
之大絡“)。參見“十五絡”、“胃之大絡”。
【胃之大絡】又名“虛里”,是由胃腑直接分出的一條大絡脈。其循行徑路是由胃
上行,貫通橫膈,連絡肺臟後,向外分出,佈于左側乳部的下方,即
心尖搏動的部位(相當于乳根穴)(《素問.平人氣象論》 )。
【脾之大絡】是由脾臟直接分出的一條大絡脈。其循行徑路是由脾發出,在側胸壁
的大包穴處穿出,散佈在胸脅部。脾之大絡是全身十五條大絡脈中的
一條(《靈樞‧經脈篇》)。
【胞脈】又名“胞絡”,即分佈在子宮(胞宮)上的脈絡。其中包括衝脈和任脈。
胞脈主要的作用是主女子行月經和養胞胎的。(如《素問.評熱病論》:
「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靈樞.五音五
味篇》:「衝脈、任脈皆起于胞中。」
【浮絡】指位于皮下淺表的絡脈。如《素問.皮部論》:「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
陽男之絡也。」
【魚絡】指在手拇指內側魚際部(拇指腹部)的絡脈(一說在魚際之下,陽谿穴與
列缺穴之間),臨床上常觀察其局部充血的現象作為診斷手陽明經病變的
參考,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魚絡血者,手陽明病。」
【陰絡】凡是手、足三陰經分出的絡脈稱陰絡。指下行的或位置較深的絡脈,
如《靈樞.百病始生篇》:「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即後血(即便血)
。」
【陽絡】凡是由手、足三陽經分出的絡脈都稱陽絡。指上行的或位置較淺的絡
脈,如《靈樞‧百病始生篇》:「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
指足陽明胃經的絡脈,如《素問‧調經論》:「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
足,則補其陽絡。」王冰注:「並胃之經絡」。

二、俞 穴

【穴(穴位,穴道,氣穴)】是經絡氣血在身體表面聚集、輸注或通過的重點部位
。它可以通過經絡聯繫對身體內部臟腑的生理或病理
變化產生一定的反應,也可以接受周圍環境的各種剌
激(如針、灸、按摩、指針、電針等)以達到調整體
內機能的目的,從而獲得治療的效果。
【絡穴(別絡、別)】全身十五脈絡各有一個穴位與經脈相聯絡。其中包括十四經
脈發出的十四條絡脈的穴位,和由脾臟分出的一條絡脈的穴
位,共十五個絡穴。即:
手太陰絡(手太陰之別)-- 列缺穴;
手少陰絡(手少陰之別)-- 通里穴;
手厥陰絡(手心主之別)-- 內關穴;
手太陽絡(手太陽之別)-- 支正穴;
手陽明絡(手陽明之別)-- 偏歷穴;
手少陽絡(手少陽之別)-- 外關穴;
足太陰絡(足太陰之別)-- 公孫穴;
足少陰絡(足少陰之別)-- 大鐘穴;
足厥陰絡(足厥陰之別)-- 蠡溝穴;
足太陽絡(足太陽之別)-- 飛揚穴;
足陽明絡(足陽明之別)-- 豐隆穴;
足少陽絡(足少陽之別)-- 光明穴;
任脈絡(任脈之別)-- 尾翳穴(即鳩尾穴);
督脈絡(督脈之別)-- 長強穴;
脾之大絡 -- 大包穴。
【五俞穴(五腧穴)】也稱“五輸穴”,這是一些位于四肢遠端(上肢在肘部以下
,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總稱,其中屬于五臟(五條
陰經)的穴位各有五個俞穴,即井、榮、俞、經、合共二十
五穴。左、右側共五十穴。叫“臟俞五十穴”。用于六腑(
六條陽經)的穴位各有六個俞穴,即在井、榮、俞、經,合
穴之外,又加一個原穴,共三十六穴。左、右側共七十二穴
,叫“腑俞七十二穴”。這些穴位在臨床上大多是此較常用
和有效的穴位(《靈樞.本輸篇》及《素問.氣血論》)。
【井穴】五俞穴的一種,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處.《靈樞.九針十二原篇》
:「所出為井。」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開始的泉源一樣。全
身十二經各有一個井穴,故又稱“十二井穴”,其名稱是:
肺 -- 少商 大腸 -- 商陽
心包 -- 中衝 三焦 -- 關衝
心 -- 少衝 小腸 -- 少澤
脾 -- 隱白 胃 -- 厲兌
肝 -- 大敦 膽 --(足)竅陰
腎 -- 涌泉 膀胱 -- 至陰
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陽、中衝、關衝、少仲、少澤等六穴(左、右共十
二穴)說的,為治療中風、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榮穴】五俞穴的一種,均位于手、足部的遠端。《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
溜(一作“流”)為榮。」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剛流出泉源時的
細小水流一樣。全身十二經各有一個榮穴,其名稱是 :
肺 -- 魚際 肝 -- 行間
心包 -- 勞宮 腎 -- 然谷
心 -- 少府 大腸 -- 二間
脾 -- 大都 三焦 -- 液門
小腸 -- 前谷 膽 -- 俠溪
胃 -- 內庭 膀胱 -- 通谷
【俞穴】也叫“腧穴”或“輸穴”。即廣泛地指穴的總稱,也即穴的別名。五
俞穴的一種,均位于手或足部。《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注為俞」
。也就是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漸淮集輸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樣。全身
十二經各有一個俞穴,又稱“十二俞穴”,其名稱是:
肺 -- 太淵 大腸 -- 三間
心包 -- 大陵 三焦 -- 中渚(音“煮”)
心 -- 神門 小腸 -- 后溪
脾 -- 太白 胃 -- 陷谷
肝 -- 太衝 膽 -- (足)臨泣
腎 -- 太谿 膀胱 -- 束骨
【經穴】指分佈在經脈體表循行路線上穴位的總稱,其中包括十二正經的經穴和
奇經中任、督二脈的經穴(即“十四經經穴”)。至于奇經中的其它六脈
均沒有專穴。五俞穴的一種,均位于腕關節或踝關節附近。《靈樞,九
針十二原篇》:「所行為經。」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較大的河水
迅速流行一樣。全身十二經各有一個經穴。其名稱是:
肺 -- 經渠 大腸 -- 陽谿
心包 -- 間使 三焦 -- 支溝
心 -- 靈道 小腸 -- 陽谷
脾 -- 商丘 胃 -- 解溪
肝 -- 中封 膽 -- 陽輔
腎 -- 復溜 膀胱 -- 昆侖
【合穴】五俞穴的一種,均位于肘關節或膝關節的部位。《體樞‧九針十二原篇
》:「所入為合。」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各處的江河會合流入大
海一樣。全身十二經各有一個合穴,其名稱是:
肺 -- 尺澤 大腸 -- 曲池
心包 -- 曲澤 三焦 -- 天井
心 -- 少海 小腸 -- 小海
脾 -- 陰陵泉 胃 -- 足三里
肝 -- 曲泉 膽 -- 陽陵泉
腎 -- 陰谷 膀胱 -- 委中
手腳三陽經合穴:指下合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合治內府
。」)。足三陽經合穴與五俞穴同(即太陽,委中;少陽,陽陵泉;陽明
,足三里),手三陽經穴與五俞穴不同,其名稱是:
手太陽 -- 下巨虛 手少陽 -- 委陽
手陽明 -- 上巨虛
【原穴】五俞穴的一種。其中在手、足三陽經方面每經均有一個原穴(共六個)。
其位置在腕或踝關節附近。《針灸聚英》:「所過為原。」也就是指在經
脈流注方面好像水渠中的水流,源源不所地流過一樣。而手、足三陰經則
均是以本經的俞穴代替原穴(共六個,也稱原穴),連同陽經的原穴,合
稱“十二原穴”。其名稱是:
肺 -- 太淵 心包 -- 大陵 心 -- 神門
脾 -- 太白 肝 -- 太衝 腎 -- 太溪
(按:以上六穴本是六陰經的“俞”穴,均用以代替“原”穴)。
大腸 -- 合谷 三焦 -- 陽池 小腸 -- 腕骨
胃 -- 衝陽 膽 -- 丘墟 膀胱 -- 京骨
【八會穴(會穴)】是古人概括了八個和全身某些生理機能有關的重要穴位,根據
其不同的作用而命名的,其中包括:
“氣會”-- 擅中穴 “血會”-- 隔俞穴
“骨會”-- 大抒穴 “筋會”-- 陽陵泉穴
“髓會”-- 絕骨穴(即懸鐘穴) “脈會”-- 太淵穴
“臟會”-- 章門穴 “腑會”-- 太倉穴(即中脘穴)
【[骨翏](窌)】指在骨節之間部位的統稱。有些穴位名稱,也是根據這種解剖特
點予以命名的。
【會穴】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經脈相互交會的部位。由于經脈的循行方向並不完全
是直線的,而是曲折交錯的,所以往往出現經脈交叉或相互鄰接的情況,
這種交叉和鄰接的部位,這就是會穴。全身的會穴根據書籍記載統計約有
一百多個。這些會穴因同時有多數經脈分佈,所以可兼治數經的疾病。
即八會穴的略稱,參見該條。
【溪谷】“谷”和“溪”均指肢體肌肉之間相互接觸的縫隙或凹陷部位。其中大的
縫隙處叮做“谷”或“大谷”,相當十二經絡循行的部位,小的凹陷處叫
做“溪”或“小溪”相當全身三百六十五個經穴的部位。如《素問.氣穴
論》:「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又:「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
」《素問.五藏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
二俞。」
【募穴】指位于胸腹部體表和臟腑生理、病理反應有密切關係的一些反應點(穴位
)。它們都是臟腑經氣聚集的地方。即:
肺募 -- 中府穴 心募 -- 巨厥穴 肝募 -- 期門穴
脾募 -- 章門穴 膽募 -- 京門穴 心包募 -- 膻中穴(一作天池)
膽募 -- 日月穴 胃募 -- 中脘穴 小腸募 -- 關元穴
三焦募 -- 石門穴 大腸募 -- 天樞穴 膀胱募 -- 中極穴
【背俞】指位于背部脊柱兩側體表和五臟六腑生理、病理反應有密切關係的一些反
應點(穴位)。它們都是臟腑經氣輸注的地方。
即:心俞、心包俞、肺俞、肝俞、脾俞。腎俞、膽俞、胃俞、膀胱俞、三
焦俞、大腸俞、小腸俞。
【阿是穴(天應穴,不定穴)】即“以痛為俞”,取穴的部位不是按照經絡、經穴
的位置,而是根據局部症狀(疼痛及其它異常)的
發生或被發現的部位進行針灸等治療,如那裡有病
痛就在那裡取穴,也就是患病局部的體表刺激點。
(見《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ㄒㄧ\]穴】(同郤Xi),含有孔竅或縫隙的意義。ㄒㄧ\穴是指體內氣血聚會于
某些空隙處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二正經外,奇經中的陰蹺、陽蹺脈
和陰維、陽維脈都有[ㄒㄧ\]穴,一般多用于內臟急性痛症,其名稱
是:
肝 -- 中都 小腸 -- 養老
心 -- 陰ㄒㄧ\ 大腸 -- 溫溜
脾 -- 地機 膀恍 -- 金門
肺 -- 孔最 三焦 -- 會宗
腎 -- 水泉 陽蹺 -- 跗陽
心包 -- ㄒㄧ\門 陰蹺 -- 交信
膽 -- 外丘 陽維 -- 陽交
胃 -- 梁丘 陰維 -- 築賓
【華陀夾脊穴】位于背部正中線,兩側離脊椎棘突五分處,有兩種取法:自第一
頸椎至第四[骨氐]椎,各旁開五分左右各二十八穴,共五十六穴;
自第一胸椎之下至第五腰椎之下為止,各旁開五分,左右各十七
穴。共三十四穴,夾脊穴的臨床適應範圍較廣,主要是調整內臟機
能的紊亂,和治療脊背部的局部症狀。
【八風穴】位于足背部,五個足趾間歧骨部中央,趾蹼邊緣上,每側四穴,左右共
八穴,主治足部疼痛、麻木、紅腫等症。
【八邪穴】位于手背部、五個手指間的歧骨部中央,由拇指到小指依次叫做“大都
穴”、“上都穴”、“中都穴”和“下都穴”。每側四穴,左右共八穴
。主治手指疼痛,脈木及頭項強痛等症。
【十宣穴】位于十個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個穴。常用於中風、中暑出現昏
迷時的急救。
【經外奇穴】明代以後的醫家按照傳統的觀念把不見于我國早期醫書(《內經》、
《甲乙經》及《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等書)中的穴位統稱為經外奇穴
,實際上這些穴位都是我國歷代針灸家不所發現的一些新穴位,近年
來,在推廣針灸療法的基礎上,又陸紅發現了很多臨床有效的新穴位
,稱之為新穴。
【同身寸】針灸取穴的一種長度標準,均用患者本人體表的某些標誌作為測量的單
位,主要有四種方法。“中指阿身寸”:即讓患者屈指,取其中指中
節兩側橫紋頭的距離為一寸,進行測量。這是臨床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
;“拇指同身寸”:即以患者拇指末節的橫紋寬度為一寸;“目橫
寸”:即患者的目內眥角至外眥角為一寸;“夫”:就是在第二至五
指合併時(即四橫指)其橫經的最大寬度為一夫(“夫”是古名,相當
于近代取穴時所用的指橫徑單位)。
【肓之原】肓指心下隔上部位,肓之原是臟腑的原穴之一:指氣海穴部位,如《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肓之原出于脖胦(勃央)」,脖胦即肚臍,
這裏指氣海穴,在臍下一寸五分處。指關元穴。

■第四類 病因病理

■一、病 因

【三因】古代把病因分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類。三因即此三類
病因的總稱,見於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証方論》。陳氏引申《金匱要略方
論》「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之意,以“六淫”為外因,“七情”過極為
內因,飢飽、勞倦、跌仆、壓溺及蟲獸所傷等為不內外因。這些都是致病
條件結合發病途徑的分類方法。實際上內因主要指人的正氣的盛衰情況,
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它包括了體質、精神狀態和抗病能力等。正
氣的相對不足,是發病的根據。至于氣候變化,疫厲病邪,外傷,蟲獸傷
,精神刺激、過勞和飲食不節等,都是外來的致病因素,是疾病發生的條
件。
【不內外因】病因之一,參閱“三因”條。
【天人相應】指入體組織結構、生理現象以及疾病同自然界變化的相對應的關係。
《靈樞.邪客篇》:「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它的主要精神在于提
示醫生在臨床診斷治療疾病時,應注意到四時氣候等諸種因素對疾病
變化的影響,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這是天人相應學說的積極方
面。也有“天有日月,人有兩目”之類的說法,應予以科學的分析對
待。
【正氣】生命機能的總稱。與病邪相對來說,是指人體對疾病的防禦、抵抗和再生
的能力。《素問‧刺法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邪(邪氣)】指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和疫厲之氣等從外侵入的致病因素
,故又稱“外邪”。與人體正氣相對來說,泛指多種致病因素及
病理的損害。
【六氣】指自然界一年四季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氣候因素的變化。
指人體生命活動的六種基本物質,即精,氣,津、液、血,脈等。這些物
質都是由飲食水谷的精氣所化生,故名(《靈樞‧決氣篇》)。
【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的合稱。淫,邪也,過也,甚也。泛指
“六氣”的太過、不及或不應時而有,成了致病的邪氣,屬于外感病的一
類病因。六淫不但影響人體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性,並可助長病原體的繁殖
,故實際上包括著一些流行性病和傳染病的病因。六淫致病,或從口耳、
或從肌膚侵犯人體,皆自外而入,而出現“表”的病証,故又稱外感六淫
。發病有較明顯的季節性,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農曆六月
)多濕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淫氣】淫,指浸淫;氣,可指正氣或邪氣。正氣浸淫,是指飲食精微濡潤肌膚
筋脈的生理作用。如《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
于筋。」邪氣浸淫,即為病邪流溢的病理變化。如《素問.生氣通天論》
「風客淫氣,精乃亡」。淫指有餘,過度或失其節制。凡人體陰氣、陽
氣過亢或某種氣候的異常,均可傷及人的正氣而致病。
【四時不正之氣】泛指四季不正常的氣候,如冬天應寒而反暖,春天應暖而反寒等
。它對生物生長發育是不利的。當人體不能適應這些氣候時,就
可能引起疾病。
【時邪】泛指與四時氣候相關的病邪,是時令病致病因素的統稱。
【戾】暴戾之意。戾氣又有“癘氣”、“疫癘之氣”、“毒氣”、“暴氣”或“雜
氣”等稱,是一類有強烈傳染性的致病邪氣。古人認為,由于天時氣候久旱
、酷熱等反常變化,產生這種烈性的致病物質,人感受了就可能發生疫病的
流行。
【時行戾氣】簡稱“時行”或“時氣”,指流行中的具強烈傳染性的病邪。
【時毒】指具有季節性和流行性的病邪,疫毒。
【大風苛毒】語出《素問.生氣通天論》。大風,指風邪猛烈;苛毒,指毒氣嚴重
。均形容某些劇烈的病邪。
【五邪】五種病邪的合稱。指“虛邪”、“實邪”、“賊邪”、“微邪”、“正
邪”等五種。這是從五行生克關係來說明五臟受病的情況。凡病邪從生我
(母)的方面傳來,稱為“虛邪”;病從我生(子)的方面傳來,稱為“
實邪”;病邪從克我的方面傳來,稱為“賊邪”;病邪從我克的方面傳來
,稱為“微邪”;本臟受到同一屬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稱為“正邪”
(見《難經‧五十難》)。臨床上,病邪的虛、實、微、賊等性質,主要
從臨床表現的輕重而定,不應據此生搬硬套。指風、寒、濕、霧、傷食
等五種病邪(《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証》。指中風、傷暑、飲食勞
倦,傷寒,中濕(見《難經‧四十九難》:「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
倦,有傷寒、有中濕,此之謂五邪」)。
【虛邪】致病邪氣的通稱。因邪氣乘虛而侵入,故名。如《素問.上古天真論》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五邪”之一。某臟發病,邪氣從“母病
及子”傳來的。
【微邪】指邪氣輕微,致病也輕淺。“五邪”之一。某臟發病,邪氣從該臟“
所勝”的方面傳來的。
【實邪】指邪氣盛。“五邪”之一。某臟發病,邪氣從“子盜母氣”傳來的。
【奇邪】邪氣的性質奇特,發病規律與一般不同。《素問.三部九候論》:「其
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繆刺之”。與一般病邪的含義通,皆指不
正之氣。
【清邪】處於空間的霧露邪氣。《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証》:「清邪居上,濁
邪居下」。
【濁邪】多指濕濁之邪。《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証》:「清邪居上,濁邪居下
」。參見“濕濁”條。
【客邪】泛指侵害人體的邪氣,因邪氣從外而來,故名。
【合邪】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邪氣結合侵犯人體,或從病症表現出其病因有兩種或
兩種以上的邪氣。如濕溫、燥熱,風寒濕等。
【賊風】語出《靈樞‧賊風篇》等。指風邪。“虛邪賊風”的簡稱。泛指四時
不正常的氣候,因它們具有賊害的性質,會使人致病,所以名之為賊風。
【陰邪】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濕等邪氣。因它們致病易傷陽氣,阻滯氣化活動,
故名。指侵犯陰經的邪氣。
【陽邪】指六淫病邪中的風、暑、燥、火等四種邪氣,因它們致病多表現為陽熱
証候,易傷陰津,故名。指侵犯陽經的邪氣。
【邪害空竅】空竅,指耳「目、口、鼻等器官。病邪侵害這些器官所出現的病變,
如風寒引起鼻流清涕,鼻塞不通;風熱、火邪引起眼目紅赤、耳病;
燥邪引起鼻咽乾燥等。
【外感】病因和病症分類,指感受六淫,疫癘之氣等外邪。這些病邪或先侵犯人體
皮毛肌膚,或從口鼻吸入,或同時受病,都是自外而入,故名。
【新感】感受病邪後,很快發病的,稱為新感。若內有伏邪,由新感觸動而發病的
,稱為“新感引動伏邪”。新感與伏氣的區別在于:新感溫病,隨感隨發
,初起有惡風畏寒表証;伏氣初起即有內熱症狀。參見“伏氣溫病”條。
【伏氣】指病邪伏藏體內,經過相當時期而發病。郁熱內發,最易傷陰。病變部位
有深有淺,有發於少陽、陽明、少陰和厥陰等經的不同。邪郁越深,病情
越重。發病時由裏達表,病程常纏綿多變。參見“伏氣溫病”條。
【風】病因,六淫之一。常與其他病邪結合而致病,如“風寒”“風熱”、“風
濕”、“風燥”等。風為陽邪,發病症狀每有游走性和多變性。《素問‧風
論》:「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酒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
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病症。參見“內風”或“風氣內動”。
【風為百病之長】風邪是導致多種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六淫”中把風列於第
一位。臨床上風邪引起的疾病最為廣泛,外感病中,風可以和多
種邪氣相合,如風與寒相合就成風寒;與濕相合就成風濕;與熱
相合就成風熱等等。指疾病變化過程中常會出現風的症狀,如
眩暈、抽搐,肢體震顫,麻木等。《素問‧風論》:「故風者,
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

【外風】指外感風邪,參見“風”條。
【內風】病變中出現動搖眩暈的一類病症,不屬外感風邪。《素問.至真要大論》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由火熱熾盛而化,或血虛陰虧,氣血逆亂而
生。多屬病理良化過程中出現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眩暈、昏厥、抽搐
、震顫、麻木、口眼喎斜等。參見“風氣內動”。
【微風】語出《素問‧調經論》。感受風邪而發病輕微者。臨床表現為肌肉蠕動,
無臟腑氣血的見症。
【傷風】傷于風邪而發病,習稱傷風感冒。臨床表現有“風寒”或“風熱”等不同
類型。參見“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條。
【寒】六淫之一。寒屬陰邪,易傷陽氣而影響氣血活動。人體陽氣不足,衛氣不
固密,就易受寒邪侵襲而病。較常見的如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骨節疼
痛或腹痛泄瀉等症狀。機能衰退的病症。參見“內寒”條。
【外寒】指外感寒邪。由于寒邪侵襲肌膚,陽氣不得宣通透泄,出現惡寒,發熱
,無汗,頭痛,身痛和脈浮緊等症。指人體陽氣虛弱,出現形寒畏冷或
容易感冒的病症。《素問‧調經論》:「陽虛則外寒。」
【內寒】指陽虛氣弱,臟腑功能衰退,引起水液運化障礙,濁陰瀦留的病症。《素
問.調經論》:「陰盛則內寒。」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水液調節,腎陽為
人體陽氣之本,故內寒多因脾腎陽虛所致。臨床表現為吐瀉,腹痛,手足
逆冷,冷汗自出(內寒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大多清稀而冷,),脈沉遲
等。《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于寒。」
【中寒】寒邪所中。平素陽氣不足,突然遭到寒邪侵襲,出現四肢厥冷,六脈沉
細或遲緊等症狀。中焦虛寒,由于陽氣不足,脾胃機能衰退,出現腹痛
喜按,畏寒肢冷,口淡泛惡,食少便溏等症狀。
【暑】夏季的主氣,六淫之一。暑為陽邪,致病有季令的特點。臨床表現為頭痛,
發熱、口渴、心煩、多汗、脈洪數等;暑邪又易耗氣傷津,故常出現身體疲
倦,四肢乏力、口乾等症。“長夏”多濕,暑邪每易夾濕,常出現胸部脹悶
,惡心嘔吐或泄瀉等症。
【濕(濕氣)】六淫之一。濕屬陰邪,性質重濁而粘膩,它能阻滯氣的活動,障
礙脾的運化。臨床表現:外感濕邪,常見體重腰酸,四肢困倦,關
節肌肉疼痛,痛常限于一處不移;濕濁內阻腸胃,常見胃納不佳、
胸悶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運化功能障礙,水氣停滯
的病症。參見“內濕”條。
【外濕】指感受外界濕邪而言。如氣候潮濕,久居濕地,或感受霧露之邪,或涉水
淋雨,或長期在水中作業等。濕是一種陰邪,性貿重濁而粘膩,最易阻礙
氣的活動。臨床表現為頭重如裹,頸項酸痛,胸悶腰酸、四肢困倦、關節
疼痛等。
【內濕】指體內水濕停滯而言。是由于脾腎陽虛,不能運化水濕所生的病症。臨床
表現為食慾不振、腹瀉、腹脹、小便少、面黃、下肢浮腫、舌質淡苔潤、
脈濡緩等。
【水氣】指水液停留體內而產生的病症。多因脾腎陽虛,不能運化水濕所致。《金
匱要略》所說的水氣,主要是指“水腫”。
【濕毒】指濕氣鬱積日久成毒而言。濕毒積于腸而下注,可致“濕毒便血”,症見
糞便有血水,或便血而色紫暗不鮮,但腹不痛;若濕毒下注,鬱于肌膚,
則小腿部易生瘡癰,稱為“濕毒流注“,症見瘡形平塌,根腳漫腫,包青
或紫黑,潰破後膿水浸漬蔓延,久不收口。
【濕濁】即濕氣。因濕性重濁粘膩,每于病位停留滯著,阻礙輕清陽氣的活動,故
名。
【穢濁】污穢混濁之意。多用於形容“濕濁”或腐敗污穢之氣以及“山嵐瘴氣”等
;也用於形容某些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身體散發的特殊氣味。
【惡氣】病邪。泛指六淫或疫癘之氣等(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惡氣不
發,....」)病理性產物。如《靈樞.水脹篇》:「....癖而內著,惡
氣乃起,瘜肉乃生。」這裏指的是因氣血阻滯而產生瘀濁的一種病理性產
物。
【濁邪害清】濁邪,指濕濁邪氣;清,指輕清的陽氣上通於頭面的孔竅,如耳、目
、口、鼻等。濕為重濁的邪氣,與熱邪相結合,濕熱蘊積而上蒸,輕
清的陽氣被阻遏,以致孔竅壅塞,出現神識昏蒙、耳聾、鼻塞等症狀

【燥(燥氣)】六淫之一。燥氣易傷津液。臨床表現為目赤、口鼻乾燥、唇焦、
、乾咳、脅痛、便秘等,其中証侯偏熱的為“溫燥”,偏寒的為“
涼燥”。陰津虧損的病症。參見“內燥”條。
【內燥】指體內陰津耗傷而出現乾燥的症候,多因熱病後期,或吐瀉、出汗、出血
過多,或用藥不當等而引起。臨床表現為骨蒸潮熱、心煩、唇燥、舌乾無
津、皮膚乾燥、指甲乾枯等內熱傷陰症狀。
【火】六淫之一。溫熱、暑熱等均屬火的病邪,其性質屬陽,病症都表現為熱性
。《素問.五運行大論》:「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
生命的動力,為陽氣所化,屬生理上的火。如“君火”、“相火”、“少火
”等。病理變化過程中,機能亢進的表現。凡感受各種病邪,或七情內傷
,五志過極,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化火,生理上的火過亢,也會轉化為病理上
的火。臨床表現分實火,虛火兩類。實火多因病邪亢盛,多見於急性熱病,
主要表現為高熱、多汗、煩渴、燥狂、面目紅赤、或咯血,衄血、舌紅、苔
黃燥、脈數有力等。虛火多因陰液虧損,多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表現
為煩燥失眠,夢遺失精,五心煩熱,兩顴潮紅,盜汗、咳嗽痰血、舌紅絳苔
少,脈細數或虛數等。
【火邪】六淫病邪之一。泛指病變過程化火的表現。參見“火”條。
【邪火】同生理的火相對而言,凡病因中的火邪,病變中產生的火熱現象均屬之。
參見“火”條。
【鬱火】O泛指陽氣被鬱而出現臟腑內熱的症狀。通常指“木鬱化火”。
【火毒(熱毒)】指火熱病邪鬱結成毒。在各科病症中,尤以外科的一些瘡瘍腫
毒(包括化膿性炎症)的形成和發展,往往與火毒有關。如疔瘡
,丹毒,熱癤等。指燙火傷感染。
【溫邪】多種熱性病致病外因的總稱。臨床常見的幾種溫熱病如春溫、風溫、暑溫
、伏暑、濕溫、秋燥、冬溫、溫疫、溫毒和瘟瘧等的病因,均屬溫邪的範
圍。
【溫熱】病因,即“溫邪”。有的以邪輕的為溫,邪重的為熱;逐漸感受的為溫
,急速侵襲的為熱;發於冬春的為溫,發於夏季的為熱。實際上差別不大
。病名,即溫病。如《溫熱經緯》即以此作外感熱病的總稱。溫病分
類名稱。病因由於熱而不挾濕的,稱為“溫熱”,如風溫、溫燥等。濕熱
合邪的,稱為“濕熱”,如暑濕,濕溫等。
【風寒】指風和寒相結合的病邪。臨床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頭痛、全身酸痛,
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浮緊等。參見“風寒感冒”條。
【風熱】指風邪挾熱。臨床表現為發熱重、惡寒輕、口渴、舌邊尖紅苔微黃、脈浮
數,甚則見口燥,舌乾,目赤、咽痛、衄血等。參見“風熱感冒”條。
【風濕】病因。指風和濕相結合的病邪。病名。即風濕所致的病,亦稱“風濕
症”。《傷寒論》:「風濕相博,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
....」。參見“痹証”各條。
【風寒濕】指風、寒、濕三種邪氣的相合。痺証就是這三種邪氣夾雜而致病的。《
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病邪侵入肌膚、經
脈、關節等,阻礙氣血運行,出現酸痛、麻木、腫脹、關節重著等症狀
;侵入內臟,可出現傴僂、心悸、氣喘等內臟痹証。由於風、寒、濕各
種邪氣的偏勝,臨床症狀也各有差別。參見“痺証”各條。
【風燥】指風與燥兩種邪氣的相合,多感於秋燥時令。臨床表現為頭痛、發熱、惡
寒無汗、鼻塞、唇燥、咽乾、乾咳、胸滿、脅痛、皮膚乾澀、舌苔白薄而
乾、脈浮澀等。
【寒濕】指濕濁內困腸胃、損傷脾陽、或患者平素脾腎陽虛而致水飲內停,均可
出現畏寒肢冷、腹脹、大使稀塘,或天亮前泄瀉,或浮腫等病症。病因
。即寒與濕相合的病邪。致病則衛外的陽氣不行,血流不暢,發生肌膚疼
痛、關節攣痹等症。
【暑熱】病因,即暑邪。《素問.五運行大論》:「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
其性為暑。」外感暑邪的發熱病症。參見“暑熱症”條。
【暑濕】即暑熱挾濕。以胸脘痞悶、心頂、身熱、舌苔黃膩為主証。如暑濕困阻中
焦,則見壯熱煩渴、汗多尿少、胸脘痞悶,身重困倦;如暑濕彌漫三焦,
則見咳嗽、身熱面赤、胸脘痞悶、大便稀臭、小便短赤、甚或咯痰帶血;
如內蘊暑濕而外感風寒,則見頭痛身熱、惡寒無汗、身體拘急不舒,胸悶
心煩,舌苔白膩等。
【燥熱(燥火)】指感受燥氣,損傷津液,以致化熱化火。多見目赤,牙齦焮腫、
咽痛、耳鳴、或鼻衄、乾咳,咯血等症。
【內傷】病因和病症分兩類。指七情不節,飲食飢飽,勞倦,房事過度等而致內
損臟氣的病症。指捶擊跌仆等而致體內臟器受傷,或強力負重而傷及氣
血。
【百病皆生於氣】《素問.舉痛論》:「(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
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日火]則氣泄,驚則氣
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說明很多致病原因,皆可影習氣的
活動,使臟腑功能失調而致病。
(按:[日火]為上面一個「日」,下面一個「火」)
【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精神情志變化的七種表現,是對外界
事物的反映。作為致病因素,是指這些精神活動過度強烈和持久,影響臟
腑氣血的功能,或內臟先發病變,進而影響習精神活動。參見“五志”條
。指藥物配伍的七種不同作用。即“單行”、“相須”、“相使”、“
相畏”、“相惡”、“相殺”、“相反”等,也稱“七情”(見《神農本
草經》)。
【六鬱】是氣、血、濕、火、痰、食等六種鬱症的合稱。鬱,是壅遏不通暢或鬱結
不舒。元代朱丹溪認為「氣血衝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
說明氣血鬱結,則其他鬱証就會相繼而生。
【五志過極】五志,即喜、怒、憂,思、恐等五種情志,亦泛指各種精神活動。這
些活動過度,就會影響臟腑氣血活動,成為致病的原因。參見“五志
”,“五志化火”條。
【五志化火】指喜,怒、憂,思、恐等各種情志活動失調而引起的病理性機能亢進
。情志和氣的活動密切相闢,長期精神活動過度的興奮或抑鬱,會使
氣機紊亂,臟腑真陰虧損,出現煩燥,易怒、頭暈,失眠、口苦,脅
痛,或喘咳、吐血等症,都屬火的表現。
【五勞】心勞、肝勞、脾勞、肺勞、腎勞等五臟勞損的疾病。《證治要訣》:「
五勞者,五臟之勞也。」《醫學綱目》:「何謂五勞? 心勞血損,肝勞神
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腎勞精損。」五類因勞逸不當而引起的損傷
。參見“五勞所傷”條。
【五勞所傷】因勞逸不當,氣血筋骨活動失調而引起的五類損傷。《素問.宣明五
氣篇》:「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是謂五勞所傷。」
【七傷】七種勞傷的病因。《諸病源侯論.虛勞候》:「一曰大飽傷脾,....。
二曰大怒氣逆傷肝。....三曰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四曰形寒,
寒飲傷肺。....五日憂愁思慮傷心。....六曰風兩寒暑傷形。....七曰大
恐懼不節傷志。」腎氣虧損的七個症狀。《諸病源候論.虛勞侯》:「
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萎;三曰里急:四曰精連連(精易滑出);五
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精氣清冷,精液稀薄);七曰小便苦數,臨
事不卒(小便頻數,淋瀝不清或尿中斷)。
【勞倦】勞即勞損,倦即倦怠。泛指一些虛損症的致病因素。通常多指兩類:“
五勞所傷”。“房勞”,腎精虧損。
【房勞】又稱“房室傷”。指性生活過度,耗損腎精,成為勞損症的病因之一。
【外傷】指打擊跌仆等,致皮膚。肌肉、筋骨受傷。指六淫外邪所傷。如傷風
、傷寒、傷溫、傷暑等。
【金創】又稱“金瘡”。指金屬利器造成的創傷,并包括因創傷而化膿潰爛的瘡。
其中,由刀斧利器所致的,稱“刀斧傷”。
【燙火傷】高溫引起的灼傷。其中,高溫液體或蒸汽所致的,一般稱為燙傷;火焰
或火器所致的,稱為火傷。
【蟲獸傷】蟲獸等各類動物致人的傷害,包括蛇傷、犬咬傷、昆蟲的叮刺傷等在內

【瘀血】體內血液瘀滯於一定處所的病症。其中,溢於經脈外積存於組織間隙的壞
死血液,稱為“惡血”;因血液運行受阻,瘀積在經脈管內或器官內的又
稱“蓄血”,也屬瘀血的範圍。可因病致瘀,如跌仆負重,月經閉止,寒
凝氣滯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氣化阻滯、經脈阻塞、瘀熱互結,甚至蓄
血發狂等。臨床表現較複雜,諸如:肌膚青紫,固定性疼痛,吐紫黑血塊
,大便黑色、小腹硬滿,胸脅撐痛、舌青紫、皮膚乾枯起鱗,甚則善忘,
驚狂等。此外,不少頑固疾病,辨證論治亦常興瘀血有關。
【惡血】瘀血的一種,是指溢於經脈外,積存於組織間隙的壞死血液,又叫“敗血
”。
【[血不]血】即凝固呈紫黑色的敗血。
【痰】指呼吸道分泌的病理性產物,并包括某些病變器官組織內積存的粘液物質。
由津液變化而成。因病而生痰的,有風痰、熱痰、寒痰、燥痰、濕痰等;因
痰而致病的,有“痰飲”、“痰火”、“痰包”、“痰核”、“痰瘧”、“
頑痰”、“宿痰”、“伏痰”等病証。不論因病生痰、或因痰致病,均與肺
、脾有較密切的病理關係。六淫病邪犯肺多生痰;脾陽虛弱,水濕停聚也會
成痰。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說。痰濁隨氣升降,無處不
到。如痰迷心竅,則神昏、癲狂;風痰竄動,可發驚風、癇証;痰濁上冒,
則見心悸、眩暈;痰濕上泛,則惡心嘔吐;痰停脅肋,則胸悶脅痛,喘咳痞
悶;痰火互結,可生瘰歷癭瘤;痰阻經絡,可致半身不遂;痰流肌膚,可生
陰疽;痰注關節,可成鶴膝。此外,不少疑難怪症,辨証論治也常與痰有關

【濕痰】濕濁內停日久而產生的痰。又稱“痰濕”或“痰濁”。病因脾虛不能運化
水濕,不能正常輸布津液,於是停聚而成“內濕”,積留而成為“痰飲”
。臨床表現為痰多而稀白,胸悶或噁心,喘咳,舌體胖而苔滑膩等。
【頑痰】指頑固難癒的痰症。例如:哮喘反覆發作,或痰飲遷延難癒等病症,一般
認為是頑痰留于胸隔所致。
【傷食】即傷於飲食的致病原因。多指暴飲暴食,也包括飲食不潔和過食寒涼生冷
等,它所引致的急性消化不良病症,稱為“食滯”。臨床表現為厭食,胸
脘痞悶,香酸噯腐,腹脹泄瀉、大便酸臭、舌苔濁膩等。
【[馨禾]飪之邪】[馨禾]同馨。[馨禾]飪,即飲食。《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証
》:「[馨]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意即過食馨香食物,
酸成宿食而致病。一說作“[馨禾]之邪”,義同。一說“[馨禾]
”同“穀”,飪指熟食。
(按:[馨禾]為上面為「馨」字去掉下面的「香」,換成「禾」)
【膏梁厚味】肥膩濃厚的食物。長期多食,不但影響腸胃功能,還會產生內熱和瘡
瘍的病症。故《素問.生氣通天論》指示:「高(仁)梁之變,足生
大丁,....」。
【炙[火搏]】煎、炒、炸、爆一類的烹調方法。經炙[火搏]的食物,性多燥熱,偏
嗜會損耗胃陰,發生內熱病症。
(按:[火搏]為左邊為「火」字旁,右邊為「搏」字去「手」旁)
【五味偏嗜】五味,指辛、甘、酸、苦、鹹。長期偏嗜五味,是致病因素之一。
《素問.生氣通天論》:「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
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但此說以五味通套五行,亦
有牽強之處。指過於嗜好某類飲食而發生疾病。
【癖嗜】致病因素之一。偏於某種積久成習的嗜好,多指飲食方面,
【酒癖】病因。指嗜酒成性。病症。又稱“酒癥”。癖指硬結的癥塊。指因嗜
酒而腹部發生癥塊的慢性病,臨床表現為消瘦、腹水、腹中有硬塊等。類
於酒精中毒的肝硬化。
【中毒】毒物進入體內,因毒性作用而發生的病症。如藥物毒:巴豆、砒霜、斑蝥
等;食物毒:酒精、河豚、病禽,木薯等。
【中惡】因觸冒不正之氣或卒見怪異而大驚恐,忽然呈現手足逆冷、面色發青、
精神恍惚、頭目昏暈,或錯言妄語,甚則口噤、昏厥等症。小兒病症。
指小兒真氣衰弱,為“惡氣”所中,如《醫學綱目.小兒部》:「其狀卒
然心腹刺痛,悶亂欲死。」
【勞復】又稱“差后勞復”。差,即病愈。指病初愈,因勞復發。病後氣血尚未恢
復,或餘熱末清,每因過度勞累,或飲食不節,或七情過度,或房勞飲酒
,均可為復發的誘因。
【食復】勞復之一。久病或大病初愈,飲食不節,影留脾胃的消化和吸收,使疾病
再次復發。尤以小兒熱病,餘熱末清,過食肥膩肉類,更易引起復發。
【食肉則復】又稱“食肉則遺”。復即復發,遺即遺留。指某些急性熱病恢復期,
消化機能低下,如恣食腥葷肥膩的肉類,使體溫回升出現病倩反覆的
現象。尤以小兒更易出現這種情況。
【女勞復】勞復之一。大病初愈,精神氣血尚未恢復,不注意調攝、房事過度,損
傷腎精所出現的一種病症。主要症狀有頭重不舉,眼花,腰背疼痛或小
腹急迫紋痛,或憎寒發熱,或虛火上衝,頭面烘熱,心胸煩悶等。
【水土不服】初到一個地區,由於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暫時不能適應的現
象。如食慾不脈、腹脹、腹痛泄瀉,或月經不調等。
【諸蟲】泛指寄生於人體,可以致病的各種蟲類,以腸道寄生蟲最為多見。
【蚘蟲([虫有]蟲)】蚘、[虫有],均為蛔的異體字,即蛔蟲。古書中亦有稱它為
“長蟲”。
【寸白蟲】指蟲的體節。因食不熟而染有囊蟲的牛肉或豬肉而感染。《古今醫統.
蟲候有九》:「寸白蟲,長一寸,子孫繁生,長至四、五尺,亦能殺人
。」
【蠱毒】人體腹內的寄生蟲,感染後能使人發生蠱脹病。類於血吸蟲的尾[虫幼]
。古代一種能使人失去知覺的毒藥。
【水毒】又稱“溪毒”。指溪澗被污染的疫水,人感染後,會得蠱病。《諸病源候
論.水蠱侯》(二十一卷):「此由水毒氣結聚於內,令腹漸入....名為
蠱也。」這裏指的污染源類於血吸蟲尾[虫幼]。
【山嵐痺氣】又稱“痺毒”。指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鬱而產生的一種病邪,類於自然
疫源的性質,通常指的多是瘧疾。
【瘧邪】瘧疾的病邪。
【胎毒】嬰幼兒發生瘡癤、痘疹等疾病,古人認為是胎兒從母體中遺留的熱毒所致
,稱為胎毒,實際上多是感染性疾患。
【內毒】指由內透發的熱毒。熱毒蘊伏體內,當抵抗力不足,或遇到誘發因素,而
發癰瘡,或見高熱頭痛,口乾咽痛,骨節煩疼,皮膚發斑,或吐血衄血,
神志不清,舌絳,苔焦甚或起芒刺,脈浮大而數或六脈沈細而數等,都是
內毒所致的病狀。

■二、病理

【病機】指疾病的病因,病位及疾病過程中變化的要理。
【病機十九條】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前人把疾病某些類同的症候,歸納於
某一病因或某一肺的範圍內,作為辨証求因依據,列為十九條,其
中屬於六淫的十三條,屬於五臟的六條。掌握這些病機,對一些比
較複雜的症狀起有執簡馭繁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種粗略的分類歸納
,臨証必須聯系具體病情,全面分析,才能切合實際。病機十九條
是: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意指一般的內風疾患,出現頭目昏花,肢
體動搖等症狀,多用肝的病變。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意指一般的陰寒內盛,出現筋脈攣急,關
節屈伸不利(兼見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小便清等),多屬
腎的病變。
諸氣[月賁]鬱,皆屬於肺。意指一般因上焦氣機不利而出現呼吸
迫促,胸部痞塞的症狀,多屬肺的病變。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意指一般水濕瀦留而出現浮腫脹滿的症狀
,多屬脾的病變。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意指一般熱病出現神志昏迷,抽搐症
狀,多屬火証。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意指一般皮膚瘡瘍,出現焮熱疼痛瘙癢的
症狀,多屬心火熾盛,血分有熱所致。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意指一般的厥逆、便秘,泄瀉等症候
,多用下焦的病變。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意指一般的痿症、氣喘、嘔吐等症候,多
屬上部肺胃的病變。
諸痙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意指一般熱病出現口噤、寒戰
鼓慄,神志失常等,多屬火証。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意指一般身體強直或頸項強硬,轉動障礙
,多屬濕証(濕濁傷於筋脈肌膜)。
(11)諸腹脹大,皆屬於熱。意指一般腹部堅硬脹滿(兼見便秘、尿
澀、煩熱、口苦等),多屬熱証。
(12)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意指一般氣逆上衝,如連聲響亮的呃逆
、噴射狀嘔吐等,多屬火証。
(13)諸躁狂越,皆屬於火。意指一般出現煩躁發狂,舉動失常的症
狀,多屬火証。
(14)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意指一般突然出現筋脈強直拘攣的症狀
,多屬風証。
(15)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意指一般出現腹脹腸鳴,叩
之有鼓音,多屬於熱。
(16)諸病“跗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意指一般出現下肢足背
浮腫而有酸疼的感覺,又見心神不安,驚駭的症狀,多屬火証

(17)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意指一般的抽筋、角弓
反張,肢體強直而小便混濁的,多居熱証。
(18)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意指一般體內排出的水液,
如果是淡薄透明而又寒冷的,多屬寒証。
(19)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意指一般嘔吐物有酸臭腐味
或較急的噴射狀腹瀉而有裡急後重感覺的,多屬熱証。
【正邪相爭】指正氣與邪氣互相爭持之意。就廣義的來說,一切疾病都是正邪相爭
的反映;就狹義的來說,指外感發熱病出現寒熱往來的病理。惡寒是
正不勝邪,發熱是正氣抗邪外出,因正氣與邪氣互相爭持不下,故寒
熱交替出現。
【正虛邪實】正虛,指正氣虛弱,邪實,指邪氣結聚或邪氣過盛。全語指因邪氣過
盛,致正氣抗病機能低下所出現的病理現象。見於熱性病者,如陽明
腑實証因日久失下,除見潮熱,譫語,腹痛拒按,大便秘結等等邪氣
盛的症狀外,又見神志昏迷,循衣摸床、驚惕不安,微喘,兩眼直視
等正氣不能支持的危象。見於內傷雜病者,如膨脹積聚日久,身體消
瘦,心悸氣短,大便溏泄,食慾減退,都是正虛邪實的表現。
【邪氣盛則實】語出《素問.通評虛實論》。是對實証所下的定義。邪氣,指致病
因素。當病邪有餘而人體正氣充足,機能代謝活動增強以抵抗病邪
,故表現為亢盛的實証。如痰滯、食積、瘀血,水濕等,都是邪氣
有餘;壯熱,煩燥、狂亂,聲高氣粗,腹痛拒按.便秘尿赤,脈滑
數有力等,都是機能亢盛的表現,均屬實証。
【精氣奪則虛】語出《素問.通評虛實論》。是對虛証所下的定義。精氣,指人體
正氣。奪,耗損之意。指因正氣過度耗損而出現的虛証。如大病久
病,消耗精氣,或大汗,大出血損傷陽氣、陰液,都會導致正氣虛
弱,機能衰退,表現為面白唇淡,神疲體倦、心悸氣短,自汗盜汗
,脈細弱無力等症狀。
【實則太陽,虛則少陰】指感受外寒發病後兩種不同的病理更化。一是患者正氣比
較充實,感寒後能立即抵抗外寒的入侵,出現頭項強痛,
惡寒發熱;無汗或有汗、脈浮等太陽表証,故稱實則太陽
;一是正氣虛弱,感寒後寒邪內陷少陰,出現惡寒,身不
發熱而僅見心煩神倦,或有時發熱而頭不痛,脈不浮,稱
為“少陰表証”,故說虛則少陰。《傷寒論》:「病有發
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
,謂病發於太陽;發於陰,謂病發於少陰,可作參考。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指外感發熱病當病邪內傳時南種不同的病理變化。一是患
者中氣足,入裏時多傷津化熱,成為胃腸實熱証。胃屬陽
明,故稱“實則陽明”。一是患者中氣虛弱,入裏的邪氣
不能化熱,寒傷陽氣,以致脾陽失運,成為脾胃虛寒証。
脾屬太陰,故稱“虛則太陰”。
【陽結】即“熱結”。指邪熱入胃,大便燥結的陽明腑實証。
【陽虛陰盛】陽虛,指腎陽虛。陰盛,指陰寒內盛。由於腎陽虛,不能溫養臟腑,
以致臟腑功能低下,出現陰寒的病狀,如怕寒、肢冷、下利、水腫,
脈沈微等。
【陰盛陽衰】與陽虛陰盛病狀大抵相同,但病機有別。一是因陽虛而致寒盛,一是
因陰寒內盛而致陽氣衰弱,兩者常互為因果。臨床上陰盛陽衰多因水
濕傷陽或過服寒涼藥物所引起。
【陽虛水腫】是指慢性水腫的病理而言。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水液排泄,如脾腎陽
虛,水液運化與排泄功能減弱,則水濕泛濫,溢於肌膚,形成水腫。
証見全身浮腫,尤其腰以下更明顯,小便短少,脘腹脹滿,大便稀溏
,舌淡苔白滑,脈沈細等。常見於慢性腎炎,心性水腫等。治宜溫陽
行水。
【陽盛】陽熱亢盛之意。一般指邪熱盛,而人體機能亦較亢盛。《素問.調經論》
所說的“陽盛則外熱”,即指感受外邪之後,引起陽氣相抗,正邪相搏出
現發熱的症狀。
【陰盛】陰寒過盛之意。一般表現為機能衰退。《素問。調經論》所說“陰盛則內
寒”,即指機能衰退所出現的“內寒”証。
【陽盛陰傷】與陽勝則陰病同義。這裏是指熱病傷陰而言。凡陽熱過盛的病症,陰
津必受耗傷,臨床上熱邪初盛氣分,宜甘寒生津,清解熱邪,熱退則
陰自復;如熱結腸胃,腹痛便秘,宜瀉下泄熱,所謂“急下存陰”;
若陰液已傷,則宜養陰清熱。總之,對於高熱病人,要特別注意防止
陰津的耗損。前人治療熱性病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的
寶貴經驗,值得借鑒。
【陰虛陽亢】陰虛指精血或津液的虧虛。一般在正常狀態下,陰和陽是相對平衡的
,互相制約而協調。陰氣虧損,陽氣失去制約,就會產生亢盛的病理
變化,出現病理性功能亢進,稱為“陽亢”。因此,陰虛會引起陽氣
亢盛,陽亢則能使陰液耗損,兩者互為因果。臨床表現如潮熱,顴紅
、盜汗、五心煩熱、咳血、消瘦或失眠、煩躁易怒、或迫精、性慾亢
進,舌紅而乾、脈細數等。
【陰虛陽浮】指真陰不足、津血虧損而致陽氣浮越於上的病理變化。其主要表現有
頭目眩暈、面色潮紅、目赤、咽乾、喉痛,牙痛等。參見“陰虛陽亢
”條。
【陰虛火旺】指陰精虧損而致虛火亢盛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性慾亢進,煩躁易
怒、兩顴潮紅、口乾、咳血等。參見“陰虛陽亢”,“水虧火旺”,
“命門火旺”等條。
【陽盛格陰】指熱極似寒的一種病理變化。病的本質屬熱,因熱極邪氣深伏於裏,
陽氣被遏,不能外透。表現為四肢厥冷,脈象沉伏等假寒的症狀。但
患者心胸煩熱,腹部捫之灼熱,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都是陽熱盛
的証候。
【陰盛格陽】指體內陰寒過盛,把陽氣格拒於外,出現內真寒而外假熱的証候,或
簡稱“格陽”。臨床常見某些寒証,因寒到了極點,陰盛於內,反而
肌表出現浮熱(稍按則不熱)、口渴、手足躁動不安、脈洪大等假熱
症狀。但病人身雖熱,卻反而喜蓋衣被;口雖渴而喝湯水不多,或索
水而又不想喝;手足躁動,但神態安靜;脈雖洪大,但按之無力。
【陽勝則熱】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陽氣偏勝,機能亢盛時,就會產生
熱性的病變。亦即“陽盛則外熱”。
【陰勝則寒】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陰氣偏勝,機能減退時,就會產生
寒性的病變。亦即“陰盛則內寒”。
【陰虛發熱(陰虛則內熱)】指體內陰液損耗過度所出現的內熱。即《素問.調經
論》所謂“陰虛則內熱”。主要表現為潮熱、夜熱或
“五心煩熱”,多兼見盜汗、口乾、舌紅、脈細數等
病狀。參見“陰虛陽亢”條。
【陽虛發熱】指人體生理機能低下,特別是脾胃虛弱,陽氣外越,屬內傷發熱的
一種病理變化。主要症狀為身熱自汗、惡風、身倦懶言、納呆、發熱
多見於上午、脈細弱或浮大無力等。指陰寒內盛,虛陽格拒於外所
出現的浮熱。主要症狀為微熱惡寒、神倦、肢冷、下利、脈微等。
【陽虛則外寒】語出《素問.調經論》。陽虛,指氣虛或命火不足,臟腑功能減弱
,尤以脾腎陽虛不能運化精微,吸收營養,以溫養臟腑,因而熱能
不足,衛氣不固,影響末梢循環,發生外寒的病症。臨床表現為面
色[白光]白、畏寒、肢冷、容易感冒。
【兩陽相熏灼】《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并治法》:「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
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指陽熱的
病症誤用艾灸或火熏迫汗的方法,火邪與陽熱兩種陽邪互相熏蒸燔
灼,會導致火毒內攻,傷津劫液,反使病情加重。
【脫陰】脫,耗損之意。指真陰損耗而致突然視力嚴重減弱的病變(《難經.二十
難》:「脫陰者目盲」)。五臟六腑的精氣皆上注於目,若臟腑的真陰耗
損,往往可使視力減弱,特別是肝腎二臟的耗損,因腎主藏精,肝開竅於
目,肝腎虧損,則視物不明或夜盲,可見於急性熱病後期,慢性發熱,營
養不良及產後體弱等患者。
【脫陽】脫,耗損之意。指陽氣嚴重耗損,有虛脫傾向的病變。指由於陰寒內盛
,陽氣耗傷,以致神氣不藏而出現幻覺、幻視、神志異常、呢喃亂語,或
大汗淋漓等症狀。可見於某些久病大虛的病人、慢性腎炎出現尿毒症等。
指男子因性交後出現虛脫的症狀,俗也稱作脫陽。
【陰竭陽脫】指疾病到了嚴重階段,陰陽不能互相維繫的病理現象,即“陰陽離決
”。臨床上急症如大出血、大吐大瀉、高熱等出現嚴重“亡陰”症狀
時,即表示陰氣衰竭,陽氣隨時有外脫的危險;內傷雜病如心陰衰竭
,也可出現陽氣暴脫。這些情況,急當回陽救陰以固脫。
【陰陽兩虛】即陰陽俱虛。多是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而
出現陰虛與陽虛的証候同時并見的病理現象。參見“陰虛”、“陽虛
”條。
【結陰】語出《素問.陰陽別論》。指邪氣結於陰經。肝屬厥陰而主藏血,脾屬太
陰而主統血,邪結陰經,不得陽氣的統攝運行,久必傷及陰絡而血從內溢
,故結陰可出現便血。
【結陽】語出《素問.陰陽別論》。是肢浮腫的病理之一。四肢為諸陽之本,四肢
的陽氣凝結,不得宣通,則水液停滯不行,故出現浮腫。
【虛陽上浮(孤陽上越,虛陽不斂)】與“格陽”、“戊陽”的病理,証侯基本相
同。都是由於腎陽衰微,陰盛於下,致微弱
的陽氣浮越於上,故又稱孤陽上越,或虛陽
不斂。不斂,浮越而不斂藏之意。參見“陰
盛格陽”、“戴陽”等條。
【營衛不和】語出《傷寒論》。衛是指防衛於體表的陽氣,營是汗液的物貿基礎。
營衛不和,一般是指表証自汗的病理而言。
表証自汗有兩種情況:一是“衛弱營強”。因衛外的陽氣虛弱,失去
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臨床表現為身不發熱而時自汗出。一是
“衛強營弱”,因陽氣鬱於肌表,內迫營陰而汗自出,臨床表現為時
發熱而自汗,不發熱則無汗。強與弱只是相對的,治法是用桂枝湯扶
正袪邪,調和營衛,但服藥時間應有區別,發熱時自汗的,應在未發
熱前服藥:無熱自汗的,則服藥時間不拘。
【表氣不固(衛氣不固)】衛氣有溫養皮膚,開合毛竅和調節寒溫、抵禦外邪的作
用。如衛氣虛則不能固表。皮膚腠理疏鬆,外邪容易侵
入,易得感冒。發病時,表現為自汗,怕風等症狀。
【營氣不從】指血脈裏面的營氣運行阻礙,出現癰腫的病理。《素問.生氣通天論
》說:「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營氣是流行於經脈裡面
的,如果因邪氣的侵攻,或長期恣食膏梁厚味,熱毒內阻,營氣的運
行就不能順暢,瘀阻於肌肉裡面,血鬱熱聚,久則化腹,便形成癰腫

【下厥上冒】通常是泛指氣從下逆而上冒於頭部,出現頭目昏花的証侯。但按《素
問.五臟生成篇》所述,則專指脾胃之氣逆亂而言,由於胃的濁氣不
能下行,脾的清氣不能上升,則濁氣厥逆上衝,可出現頭暈眼花,視
物不明、腹脅脹滿等症狀。
【上厥下竭】指由於下部的真陰、真陽衰竭而出現昏厥、神志不清等症狀。參閱“
厥証”條。
【上損及下】指虛損病由上部發展到下部的病變。虛損是因五臟虛弱而產生的多種
疾病的總稱。往往可由一臟的虛損,久延不癒而損及他臟,甚至影響
遍及五臟。如果首先出現肺脈虛損的証候,久而傷及腎臟,腎臟也虛
,稱為上損及下。前人有一損肺(勞嗽)、二損心(盜汗)、三損胃
(食減),四損肝(鬱怒)、五損腎(淋、漏)的說法,指出自上而
下的傳變,故稱。
【下損及上】指虛損病由下部發展到上部的病變。如首先出現腎臟虛損的証侯,久
延不癒,導致肺胰虛損,稱為下損及上。前人有一損腎(遺精、經閉
)、二損肝(脅痛)、三損脾(脹、瀉)、四損心(驚悸、不寐)、
五損肺(喘咳)的說法,指出自下而上的傳變,故稱。
【下陷】一般是指氣虛下陷而言。參見“中氣下陷”條。
【內陷】指邪氣內陷。邪氣亢盛,正氣虛弱不能拒邪,則邪氣內陷,病情就會加重
。例如麻疹的出疹期,因脈毒過盛,或再受風寒,正氣不足,疹點突然隱
沒,面色變白,呼吸緊促,病情迅速加劇,這叫做麻毒內陷。
【升降失常】指胃氣不降,脾陽不升,脾胃功能失調的病理現象。表現為腹脹、噯
氣、厭食、泄瀉等証候。見“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條。
【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指升清降濁機能障礙。當脾胃陽氣不足,運化功能減弱,
不能腐熱水穀,化生精微,反而聚濕生痰,阻滯中焦,就
會形成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的病理變化。主要病狀有頭重
眩暈、胸悶腹脹、食少、倦怠、大便溏瀉、舌苔白膩、脈
濡滑等。
【溫邪上受】語出葉天士《溫熱論》。其意不但是指某些溫邪從上部口鼻的感受途
徑,更重要的是闡明大多數外感發熱病的發病規律,多從上焦肺經衛
分開始,出現發熱、惡寒、頭痛、咳嗽、無汗或少汗、口渴、脈浮數
、舌苔薄白等衛分症狀。
【逆傳心包】語出葉天士,《溫熱論》。指溫病傳變的另一規律。一般溫病的傳變
規律是由衛經氣,營到血,如果病邪較重,發病開始就嚴重,變化迅
速的,可不按次序傳變,由衛分(肺)突然陷入營分(心包),出現
神昏譫語等中樞神經症狀,稱為逆傳心包。
【衛氣同病】指表邪入裏化熱,氣分的熱勢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病機。主要症狀
有壯熱、口渴、心煩、汗出、伴有惡風寒,身痛等。
【熱盛氣分】指氣分的熱勢熾盛。主要病狀有壯熱、面赤、心煩、大汗、大渴、舌
苔黃乾、脈洪大等,如進一步邪熱結實,則見午後熱高,煩躁,甚至
出現神昏譫語,腹痛便秘,舌苔黃燥等。
【衛營同病】即“營分証”而兼有惡寒、頭痛身痛、咳嗽等衛分症狀的病機。
【氣營兩燔】指氣分和營分邪熱熾盛的病機。主要病狀有壯熱、煩渴、神志昏迷、
斑疹隱約可見,舌絡苔黃燥等。如斑疹較多,或有吐血、衄血、便血
,抽搐等血分症狀的,稱為氣血兩燔。
【[日火]則氣泄(熱則氣泄)】語出《素問.舉痛論》。[日火]即熱。意指熱則腠
理毛竅鬆開,使皮膚散熱增加,陽氣外泄而多汗。
(按:[日火]為上密一個「日」,下面一個「火」)
【熱勝則腫】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陽熱偏勝出現腫痛的病理。熱屬陽
邪,能使陽氣內鬱,血脈壅滯,故火熱太過,局部充血,可發生紅腫
。如癰瘡、皮膚炎症等病症。
【熱盛風動】又稱“熱極生風”。病機多由熱邪太甚,傷及營血,燔灼肝經而致。
病在未發展為衰竭之前,多屬實証,多見於小兒高熱驚厥、及流腦、
乙腦、中毒性痢疾、敗血症等。參見“風火相煽”條。
【風火相煽】形容急性熱病極期,因高熱而同時出現神昏,狂躁、驚厥、抽搐的病
理現象。因熱極則生風,風盛則火愈烈。二者互相作用。辨証上多屬
“氣營兩燔”的証候,可見於乙腦、流腦等急性傳染病。
【熱深厥深】熱厥証的一種病理現象。溫熱病如高熱持續不退,突然出現手足逆冷
,昏迷不知人事,這是由於正傷熱伏,陽氣被邪熱阻抑,不能向四肢
透達的緣故,稱為熱厥。熱邪越深伏,則手足厥冷的程度越厲害,叫
做熱深厥深。
【濕熱內蘊】指濕熱蘊釀於中焦脾胃和肝膽而言。濕為重濁粘膩之邪,容易影響氣
機的流通,如與熱邪相合,濕熱交困,則熱因濕阻而難清,濕因熱蒸
而陽氣受傷更甚,臨床表現為熱勢纏綿,下午熱高,身重,神疲,懶
言,神志昏沉,胸脘痞悶,惡心,納呆,腹脹,便溏,或發黃疸,小
便不利或黃赤,舌苔黃膩。多見於腸傷寒、黃疸型肝炎,鉤端螺旋體
病等。
【熱入血室】語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并治法》。指婦女在月經期間感受外邪
,邪熱與血互相搏結所出現的病証。臨床表現為下腹部或胸脅下硬滿
,寒熱往來無定時,晚間或說亂話,神志異常等。
前人對血室有三種解釋:指衝脈。認為衝脈是十二經脈之海,女子
太衝脈盛即有月經來潮;指肝臟。認為肝主血海,主藏血,病變又
涉及脅下、少腹;指子宮。認為發病與月經關係密切,又有下腹病
變。從《傷寒論》原文聯繫臨床實際來理解,血室似指子宮而言。
【熱伏衝任】指熱邪伏于衝脈和任脈。熱伏衝任二脈,可使陰精暗耗、腎陰虧損,
或迫血妄行。臨床表現為低熱、腰酸痛、下腹疼痛、子宮出血等。
【熱結下焦】這裏所說的“下焦”主要是指大小腸,膀胱等臟器,熱邪結於下焦,
可使這些臟器功能障礙,出現下腹脹痛,大便秘結、小便澀痛不通,
甚則尿血等。參見“熱結膀胱”條。
【熱傷筋脈】指因高熱或久熱,灼傷營陰,使筋脈失其濡養,出現四肢拘攣、癱瘓
等。
【熱鬱(熱遏)】六鬱之一。由於情志不舒,肝氣鬱結,氣鬱化熱,出現頭痛,
口乾口苦,情緒急躁,胸悶脅脹,嘈雜吞酸,大便秘結,小便短
赤,或目赤耳鳴,舌體苔黃,脈弦數等。指熱邪鬱於內不能透
泄之意,故又稱“熱遏”。遏,是阻遏的意思。
【伏熱在裏】指體內先有熱邪內伏,或其它邪氣鬱而化熱,涉及腸胃熱積等,發病
時即見咽乾,口臭,舌紅苔黃乾、腹脹壓痛,大便秘結或臭穢、小便
黃短等內熱症狀。
【瘀熱】指熱與痰濕互結,鬱積於裏的熱証;指體內滯留的瘀血,鬱而化熱。
【瘀熱在裏】瘀是積滯停留之意。瘀熱在裏,有兩種情況:指陽明之熱,因無汗
不能外越,又因小便小利,水濕內停,熱受濕困,瘀積在裏,濕熱鬱
蒸,久則發為黃膽;指體內有瘀血停留,在一定條件下,引起發熱

【血分瘀熱】指鬱結在血分的熱。瘀血滯留而引起的發熱。參見“瘀熱”、“
瘀熱在裏”條。
【熱入血分】指邪熱侵入血分的病機。血分是溫熱病傳變中最深入的一層。多由營
分病發展而來,發熱常夜間較高,神志昏沉,躁擾不安,甚則出現抽
搐。而以斑疹、出血,或傷陰見証為其特徵。
【血分熱毒】溫病熱入血分,出現高熱,神志昏亂,皮膚斑疹,或吐血,衄血,
便血,舌色深絳,脈細數等。外科皮膚瘡瘍,出現紅腫疼痛,舌質
紅絳,或伴有高熱,神志昏亂等。
【久熱傷陰】指邪熱稽留不退,灼爍津液,以致陰津耗損的病理。若肺胃津液受傷
,則見咽乾口燥,煩悶口渴,乾咳無痰.舌紅而乾,脈細數。若損及
肝腎之陰,可致“水不涵木”而“虛風內動”,症見口乾舌燥、手足
煩動,心悸神疲、耳聾、舌顫、舌絳無苔,脈細數無力等,常見於熱
性病的後期或恢復期。
【少陰熱化】傷寒六經病理術語。心腎屬少陰。因腎陰受傷,以玫心火偏盛,出現
夜熱、心煩不得臥、舌紅絳,脈細數,或邪熱內鬱少陰經絡而見咽痛
的,稱為少陰熱証。熱性病傳至少陰經,大都是寒化。少陰熱化,是
屬陰虛內熱,與少陰寒化相對而言。
【陰火】指肝腎的虛火。見“陰虛火旺”條。
【虛火上炎】指由於腎陰虧損,水不制火,而虛火上升的病理。主要表現有咽乾、
咽痛、頭昏目眩,心煩不眠、耳鳴健忘、手足心熱、舌質嫩紅、脈細
數,或目赤、口舌生瘡等症狀。
【壯火食氣】人體中內養臟腑,外充肌膚的陽氣,是生理上的火,稱為“少火”;
若陽氣過亢,火熱內生,則成病理上的“火”,稱為“壯火”。這種
亢盛的火,能使物質的消耗增加,以致傷陰耗氣,叫壯火食氣。食,
腐蝕或損耗之意。
【寒趣生熱,熱極生寒】與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同義。指自然氣侯變化。如冬季
寒冷之極,將會轉到春夏的溫、熱,夏季炎熱之極,將會
轉到秋冬的寒涼。指病理變化。如寒性的病証,當病情
發展到寒極的階段,就會因虛陽外浮而出現假熱的現象;
熱性的病証,當病情發展到熱極的階段,就會因熱邪內伏
而出現假寒的現象。參見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條。
【化熱】指外感表証傳裏的一種病理變化。風、寒、燥、濕等外邪侵入人體後,在
初期階段,多有畏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狀;如病邪傳入氣分,則出現不惡
寒反惡熱,口渴唇乾、心煩、舌紅苔黃、脈數,或便秘,尿黃赤等,顯示
病邪已是化熱入裏。
【化火】指熱証發展過程的一種病理現象。熱是無形之氣,火是有形之象,熱極則
生火。一般來說,火都是指內熱熾盛而言,是病理性的各種機能亢進的表
現。外感五氣(風、寒、暑、濕、燥)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化火,五志鬱
結亦能生火。此外,如痰濕內阻,肝脈氣鬱,都能使邪從火化。火証的臨
床表現此較複雞,隨看病因而不同,輕証頭痛煩渴,面目紅赤,口唇焦燥
,咽乾喉痛;重証神志昏沉,狂躁不安,或咯血衄血,淋閉尿血等。
【化燥】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種病理變化。燥,是津液缺少。由於熱傷津液或素體
陰虧、內熱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氣化燥,出現口乾、咽燥、唇焦、口
渴、便秘、尿赤、乾咳咯血等體液耗損的症狀。參見“內燥”條。
【燥結】指病邪化熱後,邪熱結於胃腸,胃腸津液受傷的病理。主要症狀有身熱或
午後潮熱、腹脹痛、便閉、尿赤、舌紅苔黃乾燥,脈數等。
【化風】指熱病過程或陰血耗損所出現的一種病理變化。風,指肝風,是一種眩暈
、抽搐、震顫的神經症狀。臨床上可因熱盛、陰傷、血虛或肝陽上亢等原
因而出現,稱為“化風”。參見“熱盛動風”、“肝風內動”、“內風”
等有關各條。
【虛風內動】病變過程中,由於津液虧損,液少血枯、失血、血不養筋,或肝腎不
足,陰不潛陽而肝陽上亢等,均可引動肝風,出現眩暈,緩弱的抽搐
、震顫整症,稱為“虛風內動”。本証多見於大汗、大吐、大泄、大
出血或久病傷陰,肝腎虧損者。其中,因於貧血、失血引起的,叫“
血虛生風”,因於陰液虧損引起的,叫“液燥生風”。
【濕阻氣分】指氣分受濕邪阻滯的病理。主要表現為“身熱不揚”、頭重如裹、身
重體酸、骨節疼痛,胸悶納呆、腹滿泄瀉,苔滑膩、脈濡緩等。
【風濕相搏】語出《傷寒論》。指風邪與濕邪侵入人體肌表筋骨後,互相搏擊所出
現的病變。臨床表現如風濕留於肌表,則見身體疼痛不能轉側;風濕
滯留關節,則四肢關節有牽引性疼痛,不能活動自如。
【濕鬱熱伏】又叫“濕遏熱伏”。指濕阻於裏,邪熱不易外透的病臭。主要症狀為
“身熱不揚”,午後熱高、汗出而熱不退,胸悶腹脹、厭食、頭部重
痛、苔白膩、脈濡數等。
【濕熱下注(下焦濕熱)】指濕熱注於下焦的病理。臨床可見於多種疾病,如濕熱
痢疾、濕熱泄瀉、淋濁、癃閉、陰癢、帶下等。
【水逆】指胃有停水,水氣不化,渴欲飲水,水入即吐的病變。
【寒化】指病邪傳入陰經,或熱証後期因陽氣虛弱而出現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有
神倦、肢冷、畏寒、腹滿、泄瀉、小便清長、舌淡苔白滑、脈微弱等。
【寒傷形,熱傷氣】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外感寒邪多先傷及外部的形
體,如頭痛、惡寒、肢節酸痛等,是形體受病的症狀。外感熱
邪,最易損耗人體的陽氣,因為“熱則氣泄”,如暑熱証的大
汗、脈濡數,就是熱傷氣的表現。
【寒包火】指人體平素內有積熱,再受寒冷,寒包於外,熱鬱於內的病理。可見於
哮喘、久咳、失音、咽痛、齦腫等病証。
【寒熱錯雜】指寒証和熱証交錯在一起同時出現。如“上熱下寒”“上寒下熱”、
“表熱裏寒”、“表寒裡熱”等等,都是寒熱錯雜的病理現象。
【裏寒格熱】“陰盛格陽”的別稱。體內陰陽失調,出現下寒格拒上熱的証侯
。例如虛寒久痢,誤用寒涼,出現食入即吐的症狀等。
【寒凝氣滯】指身體某一部位因寒邪凝聚,出現氣滯疼痛的病變。寒是陰邪,它的
性質是凝滯而收縮,易傷陽氣,人體的血氣是喜溫而畏寒,寒則氣的
流通受阻,血脈凝滯,而產生痙攣疼痛的症狀。
【寒從中生】凡屬內寒、屬于陽氣虛衰、臟腑功能不足所產生的陰寒証侯均為“寒
從中生”(“中”字在這裏是泛指臟腑)。主要表現有:由于陽氣
虛、寒邪盛所致的寒痹,常見症狀為肢節痹痛、筋脈攣急、面色蒼白
、惡寒肢冷等,其發病和腎陽不足有較密切的關係。由于陽氣不足
,影響代謝機能而出現病理性產物的留滯,如發生積液、脹滿、水腫
、痰飲等。這些証侯常和脾腎陽衰有較密切的關係。
【痼冷(內有久寒)】痼,久病之意。指寒氣久伏于身體某一經絡、臟腑,形成局
部的寒証,經久不癒,如臍腹冷痛,嘔吐清涎,骨節拘急而
痛,四肢不溫等。多見于脾胃虛弱,內有寒飲或寒濕久痹的
患者。
【寒則氣收】語出《素問.舉痛論》,也稱“寒則收引”。收,斂縮的意思。寒氣
傷人肌膚,則毛竅緊閉,陽氣收斂,汗不得出;寒傷筋脈,則筋脈收
引,拘急痙攣,出現疼痛。
【寒勝則浮】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這裏的浮,指浮腫,即使寒氣偏勝出
現浮腫的病理。寒氣偏勝則陽氣不足,寒凝氣滯,氣血運行不暢,水
濕停留故產生浮腫。如慢性腎炎,多是寒氣偏勝,脾腎陽虛的表現。
【風勝則動】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風氣偏勝出現動搖的病理。風的特
點是流動迅速,容易激蕩,變化很快,如眩暈動搖、抽搐、震顫、攣
急等,都是風氣太過的表現。
【燥勝則乾】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燥氣偏勝出現乾燥的病理。燥氣太
過,就會耗傷津液,出現口唇鼻咽乾燥,皮膚燥裂,乾咳,大便乾結
等傷津症狀。
【濕勝則濡瀉】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濕氣偏勝出現大便泄瀉的病理。
脾喜燥而惡濕,濕氣偏勝,則脾陽不脈,運化水濕的功能障礙,就
會產生“濡瀉”。濡瀉,是腸鳴腹瀉,瀉出稀爛大便而腹不痛的症
狀。
【濕勝陽微】指濕邪過盛傷害陽氣的病理。濕屬陰邪,如果濕邪過盛,就會傷害陽
氣,以致陽氣衰微,產生“寒濕”症狀,多見于慢性水腫一類疾患。
【氣化不利】水腫、排尿的病理之一。小便的排泄,有賴於腎與膀胱的氣化作用,
假如濕熱下注或命門火衰,都會影響腎及膀胱的氣化功能障礙或減弱
而出現排尿困難,點滴而出,甚至閉塞不通,形成水腫。參見“水不
化氣”條。
【水不化氣】是指水液代謝功能障礙引起小便不利、水腫的病理。人體水液的輸布
與排泄,必須經過氣化的過程,這過程與肺、脾、腎功能有密切關係
。特別是腎陽虛則不能維持正常升清降濁的氣化作用,致使水液不能
蒸發敷布而出現水腫。
【氣血失調】指氣與血二者關係失去協調的病理。在生理情況下,氣血是相依相附
的,氣以生血,血以養氣,氣為血帥,血為氣母。在病變時,氣病可
以影響血病,血病也可以影響氣病,如氣滯可致血滯,血滯也可致氣
滯,出現疼痛,瘀血等症;氣逆可致血逆上溢而見吐血,咯血,衄血
等症;氣虛不能攝血,可致血不循經而見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
臨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經不調、慢性出血等病症,多與氣血失調
有關。
【氣有餘便是火】語出朱丹溪《格致餘論》。氣是指陽氣。有餘,是偏盛的意思。
意即陽氣偏盛便能導致各種“火証”。陽氣的偏盛可由陰液不足
而陽氣偏亢,虛火上炎,如腎陰不足,導致心火偏旺;也可由某
一臟腑的功能失調,致使陽氣鬱結化火,如肝火,膽火、胃火等
。故說“氣有餘便是火”。
【氣虛】指“氣少”、“元氣虛弱”。多由于臟腑虛損、重病久病損耗元氣所致
。一般症狀有面色[白光]白、頭眩耳鳴、心悸短氣、動則汗出語聲低微、
倦怠乏力等。如氣虛不能固攝血液,可使血不循經,發生崩漏便血、衄血
等慢性出血病症,稱為“氣虛不攝”。指肺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氣虛者,肺虛也。」
【氣怯】怯,虛弱或驚慌之意。指膽氣不足,心慌易驚,或中氣虛弱出現短氣、倦
怠、言語無力等症。
【氣滯】指體內氣的運行不暢,于某一部位產生阻滯的病理。臨床表現主要是局部
出現脹滿或疼痛的症狀。氣滯久則可引起血瘀,形成“氣帶血瘀”,使局
部的疼痛加劇(刺痛拒按),甚則結成腫塊或腐損肌肉。
【氣鬱】即氣機鬱結,多與情志刺激、氣血失調有關,臨床多指肝氣鬱結而言。主
要症狀有胸悶脅痛、急躁易怒、食欲不脈、月經不調、脈沉濇等。參見“
肝氣鬱結”條。
【氣逆】指氣上逆而不順的病理。氣順則平,氣逆則病。肺胃之氣以降為順,肺氣
逆則見喘促、咳嗽;胃氣逆則見嘔吐,呃逆;肝氣雖主升發,但鬱怒傷肝
,升發太過,也可見氣火上逆,出現頭痛眩暈,昏倒、吐血等症。
【氣機不利】廣義指臟腑機能活動障礙,狹義指三焦升降機能障礙,出現胸隔痞塞
不通症狀。
【血虛】指營血不足出現虛弱的病理。由于失血過多(或慢性出血)、臟腑虛損。
化生精血機能減退或障礙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虛,出現貧血症狀。臨床上
一般分為心血虛、肝血虛、心脾兩虛等証型。詳見有關各條。
【血脫氣脫(氣隨血脫)】指出血過多陽氣虛脫的病理。氣和血是相生相成,互相
依附的。血脫,是指出血過多。出血過多使氣失依附,
而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六脈微細等氣
虛欲脫症狀。相當於出血性休克,治療應根據血脫先益
氣的原則,急宜補氣以固脫。
【血隨氣陷】多指氣虛下陷而致子宮出血的病理而言。因血隨氣行,氣陷則血鬱於
下,或血從下溢。常見于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多,或連續
不斷,面色蒼白,精神疲乏,舌淡苔少,脈虛數或沉細無力等。
【血不歸經】血証病機之一。又叫“血不循經”。即血液不循經脈運行而溢出于外
,如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由氣虛、氣逆、血瘀、火熱
等多種原因引起。
【脫氣】脫,耗損之意。泛指正氣耗散或虛脫的證候。指虛勞病出現行動則氣
喘、手足冰冷、食不消化、腹脹、大便溏泄、脈沉小而遲等陽氣虛弱的証
候(《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証並冶》)。
【氣陰兩虛(氣陰兩傷)】指熱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過程中出現的陰液和
陽氣均受耗傷的現象。程度較輕的稱為“氣陰不足”,
較重者稱為氣陰兩虛。臨床上有三種情況:見于熱性
病的極期,熱退或未退,大汗氣促,舌嫩紅或乾絳,口
渴,脈散大或細數有虛脫傾向者;見于熱病後期,肝
腎真陰虧損,元氣大傷,低熱,手足心灼熱,自汗,盜
汗,神倦,食少,口乾舌燥,舌絳苔少,脈虛大;見
于內傷雜病,如肺結核,糖尿病之類,出現神疲形倦、
少氣懶言、口乾咽燥、自汗、盜汗、潮熱、口渴、舌紅
無苔、脈虛數等。
【氣虛則寒】氣虛,指陽氣不足,不能溫養臟腑,臟腑的活動功能也相應減弱,代
謝機能低下,故出現陰寒的証候。如惡寒、肢冷、神倦、口淡無味、
舌質淡白、脈沉遲細弱等。
【氣虛中滿】脾主中焦運化,如脾胃氣虛,則失于健運,易致腹部脹滿。主要症狀
為食慾不振、腹脹滿時輕時重,按之不痛或喜溫喜按,面白唇淡,舌
苔白滑,脈象弦弱等。
【喜則氣緩】語出《素問.舉痛論》。氣緩,心氣弛緩之意。喜能使人精神興奮,
心情舒暢,氣機通利。但過喜時反使人精神渙散,心氣弛緩,出現心
悸,失眠,甚至神志失常等病症。
【怒則氣上】語出《素問.舉痛論》。氣,這裏主要指肝氣。肝氣是喜暢達而惡抑
鬱。在正常情況下,肝氣既不能抑鬱,但又不宜過亢,肝又是藏血的
器官,如果精神受過度剌繳,可使肝氣過于升發而上逆,出現胸脅脹
滿,目赤,頭痛,脈弦等,若肝血失藏,血隨氣升,則出現吐血症狀
。參見“五志”條。
【思則氣結】語出《素問.舉痛論》。氣結,指脾氣鬱結。憂思過度,可使脾氣鬱
結,運化失常,出現胸脘痞滿、食慾不脈,腹脹便溏等症狀。
【悲則氣消】語出《素問.舉痛論》。氣消,肺氣消耗之意。過度悲哀,可使上焦
鬱而化熱,消耗肺氣。
【驚則氣亂】語出《素問.舉痛論》。氣亂,指氣機紊亂。大驚則氣機紊亂,氣血
失其調和,出現心神不安,甚則精神錯亂等症狀。
【恐則氣下】語出《素問.舉痛論》。氣下,指精氣下陷。恐懼過度則耗傷腎氣,
使精體下陷不能上升。出現大小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症狀。
【勞則氣耗】語出《素問.舉痛論》。指疲勞過度、氣喘、出汗過多,會使氣耗散
而倦怠無力。
【衝任損傷】指衝任二脈因肝腎氣血失調或感染所引起的病變。衝脈起于子宮,與
腎脈並列上行,有總領諸經氣血的作用;任脈起于中極之下,循腹部
正中線子宮部位上行,有擔任調養全身陰脈的作用。故有“衝為血海
、任主胞胎”的說法。說明衝、任二脈興婦女的月經,妊娠有密切關
係。故衝任損傷臨床表現多為月經不調,下腹疼痛,腰酸痛,以及不
孕等。衝任損傷易使氣血兩虛,導致“衝任不固”。不固,是虛不固
攝之意,容易發生崩漏,流產等病症。
【陰絡傷則血內溢】陰絡,指下部、屬裏的絡脈。血內溢,指大便下血。臨床上如
由于某種原因引起大便出血,多認為是損傷陰絡所致。
【陽絡傷則血外溢】陽絡,指上部、屬表的絡脈。血外溢,指咯血、鼻出血等。臨
床上如由于某種原因引起上部出血,多認為是陽絡損傷所致。
【七損八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
,則早衰之節也。」看重論述男女生長發育以至衰老的生理過程,並
以此與預防早衰相聯繫。歷代注家對此解說不一,如:七為陽數,
八為陰數。損即消,益即長;陽不宜消,陰不宜長,反之則病。故能
知七損八益,察其消長之機,則陽氣旺盛不受陰邪侵襲,陰陽可以調
和(《內經知要》)。陽常有餘,故須損;陰常不足,故須益。明
白這個道理,就要避免虧損陰精,才可陰陽調和,以防早衰。(張志
聰注)據《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女子“二七”開始月經來潮
,以後按月經血盈滿,就來月經,這是正常生理現象,為“七可損”
;男子“二八”精氣溢瀉,如因房事而泄精,當益精,為“八可益”
(王冰注)。
【心虛】泛指心臟的氣血不足。主要症狀有心悸怔忡、短氣、健忘、易驚、心中苦
悶不樂,睡臥不安,面色不華,或自汗、盜汗等。
【心氣虛】即“心氣不足”。主要症狀有心悸、短氣(活動時加劇)、胸悶不舒,
自汗、脈細弱或結、代。多見于某些虛弱病人,以及貧血、心律不齊、
神經衰弱等。
【心氣不收】指心氣虛弱不能收斂。心有藏精神、主汗液的功能。如心氣虛弱不能
收斂,則出現心神浮越、精神散亂、健忘易驚、心悸怔忡、自汗多汗
或動則汗出等症狀。
【心氣不寧】指心氣出現不安寧的病理。臨床表現有兩方面:一是心悸、怔忡;一
是心神不安。可伴有心煩不寐.脈搏不整等兼証。病因多由心血不足
,心失所養,但也有由于邪氣影響而致,如“痰火擾心”、“水氣凌
心”或肝火旺、肝膽氣虛等。
【心陰虛】即“心陰不足”。主要症狀有心煩、怔忡、失眠;低熱、盜汗、顴紅、
口乾、脈細數等。多見于神經官能症、貧血和結核病等。
【心血虛】即“心血不足”。主要症狀有頭暈、面色蒼白、心悸、心煩、失眠。多
夢、健忘,脈細弱等。多見于神經官能症、貧血和某些虛弱患者。
【心陽虛】即“心陽不振”。是心氣虛的重症。除了心氣虛的症狀外,還有四肢厥
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室昏迷不醒,脈微欲絕。多見于心力衰竭或
休克等病症。
【心營過耗】指心陰損耗太過。心主血,營是血中之氣,即血脈裏流動著的營養物
質。患熱性病因久熱傷陰或虛損內傷,而虛火亢盛,消耗血液裏的營
養物質過多,體質虛弱,出現夜熱,心煩,易汗,舌降,脈細數等症
狀時,稱為心營過耗。
【心虛膽怯】指心中空虛,容易恐懼的一種証候。多因心血不足,心氣衰弱所致。
與精神因素也有一定關係。可見于某些虛弱証、貧血、神經官能症等

【心氣盛(心陽盛)】主要是指精神力面的病理變化。心氣盛則心火熾,表現為精
神過度興奮,心煩失眠,夢中發笑等。如火盛的程度較嚴重
,則出現煩燥、發狂,一般稱之為心陽盛。
【心熱】指心火亢盛所引起的病變。主要症狀有面赤,心中煩熱,睡眠不寧、小便
赤,或譫語如狂,或吐血、衄血等。
【心火上炎】指心臟本經的虛火上升。主要症狀有舌生瘡、心煩、失眠等。
【心火內熾】也叫“心火內焚”。焚和熾,都是形容火熱過盛。心屬火、由于心經
本臟的火過盛而出現的病變,故稱。主要症狀有心煩失眠,怔忡不安
,甚則狂躁譫語,喜笑不休等。
【下汲腎陰】汲,吸引之意。指心火過亢,吸引命火妄動,以致耗損腎陰,性機能
亢奮,出現遺精,早泄,虛煩失眠等。
【心腎不交】指心陽與腎陰的生理關係失常的病變。心居上焦,腎居下焦。正常情
況下,心與腎相互協調,相互制約,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如腎
陰不足或心火擾動,兩者失去協調勵係,稱為心腎不交。主要症狀有
心煩、失眠、多夢、怔忡、心悸、遺精等。多見于神經官能症及慢性
虛弱病人。
【熱入心包】溫邪化熱入裏,出現高熱、神昏、譫語或昏沉不語等症狀,稱為熱入
心包。它與逆傳心包症狀大致相同,但病情傳變有別。如昏迷,驚厥
持續多天未清醒,稱為“邪戀心包”。戀,是留戀不去,即病邪仍留
戀于心包。邪戀心包多有夾痰現象,也易出現後遺症。
【熱傷神明】熱性病因高熱而出現神昏譫語,意識障礙等症狀時,一般稱為熱傷神
明,與熱入心包的意義大致相同。但熱入心包是針對病變部位而言,
熱傷神朗是針對神志症狀而言,提法不同。
【痰火擾心】指痰火上擾心神,引起神志錯亂的病變。如神志失常,言語錯亂,甚
至狂躁妄動,舌尖紅苔黃膩,脈滑數。多見于精神分裂症,[病意]病
等。(按:[病意]為「病」字旁,裏面一個「意」字)
【痰迷心竅(心蒙心包)】也稱“痰阻心竅”。主要症狀有意識模糊,喉有痰聲,
胸悶,甚則昏迷不醒,苔白膩,脈滑。多見于中風昏迷
及癲癇等。乙型腦炎、流行性腦炎亦常見。
【水氣凌心】指水氣影響心臟的病變。由于脾腎陽虛,氣化障礙,水液停留體內,
不能正常排泄,產生痰飲,水腫等水氣病時,當水氣上逆,停聚胸隔
阻礙心陽,可使心陽不脈、“心氣不寧”,出現心悸,氣促等症狀,
稱為水氣凌心。
【心脾兩虛】即心脾兩臟俱虛。主要症狀有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食慾減退,
腹脹、便溏、倦怠、面黃、苔白、脈細。多見于神經官能症、貧血等

【心移熱于小腸】指心火影響于小腸的病變。心與小腸相表裏,心火旺盛,會出現
心煩,口舌生瘡等症狀,如進而影響小腸分別清濁的功能時,即
見小便短赤或刺痛、尿血等症狀,稱為心移熱于小腸。
【小腸虛寒】指寒邪傷于小腸或小腸功能低下的病變,臨床表現多兼見脾虛証候,
如小腹時常隱痛,痛時喜按,腸鳴泄瀉,小便頻數不利,舌淡苔白,
脈緩弱等。
【小腸實熱】指邪熱蘊于小腸的病變。主要症狀有心煩,耳鳴,咽痛、口瘡,小便
赤澀、排尿刺痛或尿血、腹脹,苔黃,脈滑數。多見于尿道感染,口
腔炎等。
【肝虛】泛指肝的氣血不足。臨床表現有視物不明、聽覺減退、容易恐懼等(《素
問.臟氣法時論》)。參見“肝氣虛”、“肝陰虛”、“肝血虛”條。
【肝氣虛】又稱“肝氣不足”。為肝本臟的精氣虛損,常兼見肝血不足。主要症狀
為面少華色,唇淡乏力,耳鳴失聰,容易恐懼等。
【肝陰虛(肝陰不足)】多由血不養肝所致。主要症狀有眩暈.頭痛、視物不清、
眼乾、夜盲、經閉、經少等。肝陰虛,往往引起肝陽上亢
,如血壓偏高、耳聾、耳鳴,面熱、四肢麻木震顫、煩躁
失眠等。多見于高血壓、神經官能症、眼病、月經病。參
見“肝陽上亢”條。
【肝血虛(肝血不足)】主要症狀有面色萎黃,視力減退,虛煩失眠,婦女則月經
不調,脈弦細等,多見于貧血、神經官能症、月經病及一
些內、眼病症。
【肝氣不和】指肝臟的氣機不和,疏泄太過而引起的病變。主要症狀有急躁易怒,
胸脅脹滿,甚則作痛,小腹脹痛,婦女則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若
肝氣太過,可影響脾胃,出現嘔噁、泄瀉等消化不良症狀。
【肝氣逆】肝氣過于鬱結,則上逆或橫逆。上逆則眩暈頭痛,胸脅苦悶,面赤耳聾
,甚則嘔血;橫逆則腹脹、腹痛、噯氣吞酸。參見“肝鬱”條。
【肝實】泛指肝的實証而言,包括肝寒,肝熱,肝火,肝氣等的實証。主要特點為
性情急躁易怒,兩脅下疼痛牽引少腹。參見“肝寒”、“肝熱”、“肝火
”、“肝氣”等條。
【肝熱】指肝有熱邪或氣鬱化熱引起的病變。主要症狀有煩悶、口苦、口乾、手足
發熱、小便黃赤等,嚴重的可見狂躁、不得安臥等症狀。
【肝火】由于肝的機能亢盛而出現熱象或衝逆症狀的,統稱“肝火”。導致肝火的
原因,有因肝經蘊熱,有因肝陽化火,與情志刺激過度也有一定的關係。
臨床表現有頭痛眩暈、眼紅、眼痛、面赤、口苦、急躁易怒,舌邊尖紅,
苔黃,脈弦數有力;嚴重的可出現發狂,或嘔血、咯血、衄血等。
【肝寒】指肝臟陽氣不足,機能衰退而出現寒性症狀。臨床表現有憂慮膽怯,倦
怠不耐勞,四肢不溫,脈沉細而遲等。指寒邪凝滯于肝的經脈。參見“
寒滯肝脈”條。
【肝陽上亢(肝陽偏旺)】由于腎陰不能滋養于肝,或肝陰不足,陰不維陽,則肝
陽偏旺而上亢。主要症狀有頭眩、頭痛、面赤、眼花、
耳鳴、口苦、舌紅、脈弦滑或弦細等。多見于高血壓病

【肝陽化火】與木鬱化火的臨床表現基本相同。是肝陽上亢的進一步發展。陽亢則
熱,熱極則生火。參見“肝陽上亢”、“木鬱化火”、“肝火”等條

【肝火上炎】指“肝經實火”。主要症狀有頭痛眩暈,耳聾耳鳴,眼紅痛,煩躁易
怒,睡不安,嘔吐,吐血,衄血,苔黃,脈弦等。多見于高血壓病、
上消化道出血、更年期症候群、急性結膜炎等疾患。
【肝鬱】是“肝氣鬱”,“肝氣鬱結”的簡稱。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發舒暢,如
因情志不舒,惱怒傷肝,或因其他原因影響氣機升發和疏泄,就會引起肝
鬱的病症。其表現主要有兩脅脹滿或竄痛,胸悶不舒,且脅痛常隨情褚變
化而增減。肝氣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異物梗阻的感覺;肝氣橫逆,侵
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嘔逆,吐酸水,飲食不脈;脾氣失和就發生腹
痛、腹瀉。肝氣鬱結而致氣滯血瘀,則脅部刺痛不移,或逐漸產生癥瘕積
聚。此外,如月經不調、神經官能症、慢性肝肚疾患、肝脾腫大、消化不
良等病症也常和肝氣鬱結有關。
【肝氣犯胃】指由于肝氣偏亢,過于疏泄,影響脾胃,以致消化機能紊亂,或稱“
肝氣犯脾”。臨床表現,一方面出現肝氣症狀,如頭眩,脅痛,易怒
、胸悶,小腹脹,脈弦等;一方面出現脾胃症狀,如胃脘痛,吐酸,
厭食,腹脹,大便泄瀉等。如病情遷延,較長時間失卻脅調,稱為“
肝脾不和”,可見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腸神經官能症
,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肝鬱脾虛】由于肝氣鬱結,疏泄功能障礙,導致脾胃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脅痛,
厭食,腹脹,大便溏泄,四肢倦怠等脾虛症狀。參閱“肝鬱”條。
【肝風內動】病變過程中出現動搖、眩暈、抽搐等症狀,稱為“肝風”,它屬于病
理變化的表現,為區別于外感風邪,故稱肝風內動,實際與“風氣內
動”同義。其病機和肝主血、主筋、開竅于目、其經脈上巔絡腦等的
功能失調有闖,故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之說。有虛証、實証之
分,虛者由于陰液虧損,稱為“虛風內動”;實者由于陽熱亢盛,稱
為“熱盛風動”,或稱“熱極生風”。各詳該條。
【風氣內動】疾病發展過程中,由于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逆亂,出現動搖,眩暈,
抽搐等症狀,名為風氣內動。臨床表現有頭目眩暈,四肢抽搐,強直
,卒然昏倒,口眼喎斜,兩目上視等,尤以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嚴重
失調,引起意識障礙或強直性痙擘為特點。故有“諸暴強直,皆屬于
風”之說。參閱“肝風內動”條。
【寒滯肝脈】指寒邪凝滯于肝脈的病變。肝的經脈絡于外陰部,經過小腹,分布兩
脅。如寒邪凝滯于肝的經脈,可使該經脈攣急,出現下腹脹痛,牽引
睪丸墜痛,並見肢冷畏寒,舌苔白滑,脈沉弦或遲等。多見于睪丸、
副睪某些疾病及疝氣等。
【肝腎虧損】又叫“肝腎陰虛”。肝和腎在生理上是互相資生密切聯繫的。腎陰不
足必然導致肝陰不足;肝陰不變,也會使腎陰虧損。故臨床上肝腎陰
虛的症狀常同時出現,如眩暈頭脹、視物不明、耳鳴、五心煩熱、遺
精、失眠.腰膝酸痛、舌紅少津、脈弦細數或細而無力等。可見于貧
血、神經官能症、耳源性眩暈、月經不調等內傷雜病或急性熱病的末
期。
【肝膽濕熱】指濕熱之邪,蘊蒸于肝膽的病變。主要症狀有寒熱口苦、脅痛、腹痛
、噁心嘔吐、腹脹厭食、皮膚鞏膜發黃,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弦
數等。多見于急性黃膽型肝炎、膽囊和膽管炎症、膽結石等疾患。
【膽虛(脈氣不足)】也叫“膽虛氣怯”。主要症狀有虛煩不眠,心慌心跳,容易
驚恐,多疑慮,常嘆息。可見于某些[病意]病,神經衰弱病
人。(按:[病意]為「病」字旁,裏面一個「意」字)
【膽實】指膽氣不暢出現的實証。主要症狀有胸脘滿悶,脅下脹痛,口苦而乾,頭
額兩側以及目銳眥疼痛等。
【膽熱】指膽的熱証。膽屬少陽經脈,興肝互相表裏。故膽的熱証、實証,常與肝
有聯繫。臨床表現如胸脅煩悶、口苦、咽乾、嘔吐苦水,頭暈眼花,耳聾
,往來寒熱,黃膽,或鼻流濁涕等。
【脾虛】泛指脾氣虛弱或脾陰不足而言。臨床表現有食不消化、腹滿,腸鳴,泄瀉
等(《素問.臟氣法時論》)。參見“脾氣虛”、“脾陰虛”條。
【脾氣虛】指脾氣虛弱,運化無力。臨床表現有乏力,食慾不振或食後易脹,伴有
眩暈,倦怠,面色萎黃等氣虛症狀。多見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
能症、慢性痢疾,貧血等。
【脾陽虛】即脾胃虛寒。主要症狀有胃脘冷痛、腹脹滿、呃逆、嘔吐、食少、便溏
或久瀉久痢、倦怠、尿少、浮腫、消瘦、舌淡苔白、脈虛緩。多見于胃
十二指揚潰瘍、慢性胃腸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腫、白帶等。
【脾陰虛(脾胃陰虛)】指脾胃的陰液不足而影響受納運化。主要症狀有唇燥口乾
,喜飲,口淡無味,飲食減少,大便乾結,舌紅苔少或舌
面光滑等。
【脾熱】指脾受熱邪或過食燥熱食物所引起的熱証。主要症狀有唇紅、咽乾、心煩
、腹脹滿或疼痛、大便秘結、小便黃短等。
【脾失健運】指脾運化功能失常的病理。脾主運化水穀精微和水濕,如脾陽虛則失
去正常功能,可出現腹脹納呆、腸鳴、泄瀉等消化不良症狀,久則面
黃肌瘦,四肢無力;或因水濕困阻,成痰成飲,四肢浮腫。都是脾虛
不能正常運化所致。
【脾虛濕困】指脾虛內濕阻滯的病理。脾主運化水濕,為胃行其津液,脾虛則運化
功能低下,引起水濕停滯;水濕的停滯,又反過來妨礙脾的運化。主
要症狀有飲食減少,胃脘滿悶,大便泄瀉,甚或噁心欲吐,口粘不渴
或渴喜熱飲,肢體困倦,甚或浮腫,舌苔厚膩,脈緩等。多見於慢性
胃腸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濕困脾陽】與脾虛濕困症狀大致相同,但病機上稍有差異。濕困脾陽,是因外濕
影響脾陽的運化,宜燥濕利濕為主,濕去則脾陽可以恢復。脾虛濕困
,是因脾虛導致水濕困阻,宜健脾為主。結合燥濕,脾健才能正常運
化。參見“脾虛濕困”條。
【濕阻中焦】即濕邪阻于脾胃。參閱“濕困脾陽”,“脾虛濕困”等條。
【中陽不振】指中焦脾胃陽氣虛弱,消化機能不振。主要症狀有食少不化、嘔吐,
泄瀉、四肢清冷,面色萎黃,唇淡等。多見于慢性消化不變,慢性痢
疾等病。
【中氣不足】中氣指中焦脾胃之氣。中氣不足即脾胃虛弱。因脾胃虛弱而引起功能
衰退,運化無力,不能上輸精氣。表現為食慾不振,食後易脹,面色
淡白,眩暈倦怠,氣虛乏力,胃痛喜按,大便稀爛等。
【中氣下陷(氣虛下陷)】又稱“脾氣下陷”。是中氣不足的進一步發展。主要症
狀有面色淡白,眩暈易汗,短氣,倦怠,食少,便溏、
腹部重墜,便意頻數,小便淋瀝等。多見于胃下垂、腎
下垂、子宮下垂、脫肛及慢性腸炎、慢性痢疾等病。
【脾氣不舒】指脾胃的消化機能障礙。有因于肝失疏泄、有因于濕困脾陽,有因于
食傷脾胃、脾氣壅滯。主要症狀有脘腹脹悶,食不消化,厭食等。
【脾氣不升】指脾氣不能把水穀精微之氣上輸心肺。脾主升清,故脾氣上升則健運
。脾氣不升,有因于脾陽虛,中氣不足;有因于濕濁食滯阻礙。中氣
不足,以健脾益氣為主;濕濁食滯,以燥濕消導為主。
【脾胃濕熱】指濕熱內蘊脾胃。主要症狀有身目俱黃,腹脹脘痞,飲食減少,噁心
,倦怠,尿少而黃,苔黃膩,脈濡數。多見于黃膽型肝炎或其它急性
肝膽疾患。有些皮膚病如濕疹,膿庖瘡等也和脾胃濕熱有關。
【脾不統血】指脾氣虛不能統攝血液。脾具有統攝血液的功能,使血液循經運行,
若脾陽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臨床上,多種慢性出血的病症
,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若見舌淡,脈細以
及脾虛症狀的,常用“補脾攝血”、“引血歸脾”的方法治療。多見
于貧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病。
【脾虛肺弱(脾肺兩虛)】脾主運化,攝取營養,把精氣上輸于肺以養全身。如脾
虛則精氣不足,以致肺氣也虛,出現面色蒼白,手足不
溫、食少、便溏、短氣、咳嗽、痰多、肌肉瘦削,舌淡
苔白,脈細弱等。多見于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
消化不良病。
【胃虛】泛指胃氣虛弱或胃陰不足而言。參見“胃氣虛”、“胃陰虛”條。
【胃氣虛】指胃的受納和消化水穀功能虛弱。主要症狀有胸脘痞悶,不思飲食,或
食不消化,甚則食入反吐,大便稀爛,唇舌淡白等。
【胃陰虛(胃陰不足)】指胃的陰液不足。多由胃火熾盛,脾胃濕熱,或熱性病熱
盛傷津,均可損耗胃的陰液,引起胃陰虛。主要症狀有唇
燥口乾,喜飲,飲食減少,大便乾結,小便短少,甚則乾
嘔呃逆,舌中心絳乾,脈細數等。多見于慢性胃炎,胃神
經官能症,消化不良,糖尿病,以及熱性病恢復期。
【胃氣不降(胃失和降)】胃氣以通降為順,如因飲食所傷,胃火衝逆或痰濕阻滯
等原因,均可導致胃失和降,甚則“胃氣上逆”。主要
症狀有不思飲食,胃部脹滿,噯氣,呃逆,或胃脘疼痛
,嘔吐等。
【胃寒】指胃陽虛,胃有寒氣。主要症狀有嘔吐清水或冷涎,口淡喜熱飲,舌苔白
潤等。
【胃熱(胃中熱)】指胃受了邪熱,或過食煎炒燥熱的食物,出現口渴,口臭。易
飢嘈雜,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胃熱化火時,則見口腔糜爛,
牙周腫痛等。參見“胃火上升”條。
【胃熱壅盛(胃火熾盛)】形容胃熱的嚴重程度。主要症狀有煩渴喜冷飲,口臭,
口唇燦爛,牙周腫痛,脘腹灼熱,小便黃短,大便秘結
,舌紅苔黃厚等。如溫熱病見胃熱壅盛,即陽明實熱,
可出現神昏譫語,狂躁等症。
【胃熱殺穀】殺穀,是穀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穀,胃中熱則腐熟作用
過盛,食下不久,即感飢餓,叫胃熱殺穀。如雖多食而身體反得不到
營養而見消瘦,這種現象,稱為“消谷善飢”。參見該條。
【胃火上升】指胃熱化火,出現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齦腫痛,甚或牙齦出
血等。參見“胃熱”條。
【胃氣不和】或稱“胃不和”。指胃陰不足,邪熱擾胃;或食滯胃中,影響胃氣的
降納,出現厭食,泛惡,不寐,大便失調等症狀。
【食滯胃脘】指飲食不節,滯留胃脘,不能消化,出現上腹脹痛,噯腐,嘔吐,厭
食,舌苔厚膩,脈滑等症狀。多見于消化不良,胃炎等。
【肺虛】泛指肺氣不足或肺陰虛而言。臨床表現有少氣,呼呎淺短,耳聾,咽乾等
(《素問.臟氣法時論》)。參見“肺氣虛”、“肺陰虛”條。
【肺氣虛】指肺氣虛弱。主要症狀有面色淡白、短氣,聲音低弱,畏風,自汗等。
【肺陰虛】指肺陰虧虛而出現燥火病變。主要症狀有乾咳少痰,潮熱盜汗,兩顴潮
紅,手足心熱,咽燥音啞,舌質紅乾,脈細數等。若虛火傷絡則痰中帶
血。常見于肺結核,慢性咽喉炎,咽白喉等。
【肺實】即肺經邪實。可因風寒,痰熱,痰濕,痰火等多種病因而致。臨床表現隨
病因不同而異。如喘咳息粗,胸滿脹痛,痰涎壅盛,咯痰稠黃或帶血,突
然失音等,多屬肺實見症。
【溫邪犯肺】指溫熱之邪侵犯肺經。風溫病邪,多從口鼻侵入,初起部見肺的症狀
,如咳嗽,發熱口渴,或見咽喉焮紅疼痛,舌邊尖紅,脈浮數等。多
見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扁桃體炎等疾患。
【肺氣不宣】不宣,是不能宣通的意思。肺司呼吸而開竅于鼻,外合皮毛。在正常
情況下,這些功能正常,表示肺氣宣暢。如因外邪侵攻,皮毛閉寒,
肺氣不能宣通,可出現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咳嗽等一系列上呼吸道
症狀。肺氣不宣與肺氣不利有某些相同之處,但習慣上肺氣不宣多指
外感表証,肺氣不利多指水腫,氣喘方面的病症。
【肺氣不利】肺主一身之氣而通調水道,如由于某種原因引起肺氣不利,除出現咳
嗽等上呼吸道症狀外,還可影響水液的運行和輸布,致小便不利而出
現浮腫。
【肺失清肅】指肺失去清肅下降功能的病變。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它的功能以清
肅下降為順。如邪氣犯肺(包括外感、內傷等各種病因),失去清肅
下降的功能,則會產生咳嗽,痰多,氣喘,胸膈脹悶等氣逆症狀。所
以久患咳嗽的病人,肺氣損傷,肅降失常,很容易導致“肺氣上逆”
。臨床所見的哮喘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即屬于肺氣上逆現象。
【風寒束肺】指風寒外邪侵攻于肺。主要症狀有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咳嗽
,咯痰清稀,頭痛,惡寒,微熱,無汗,或只覺惡寒而無發熱,舌苔
薄白,脈浮。相當于風寒感冒。
【肺津不布】指肺不能正常輸布津氣,出現喘咳等病理情況。肺是接受由脾輸送的
精氣,經過肺和心的作用而輸布到全身。如肺受熱灼則肺陰耗傷,津
液輸布失常;肺受寒束,則水津不行,停而成飲,均可聚液成痰,發
生喘咳等証。
【燥氣傷肺】指秋燥的邪氣傷于肺。燥是六淫之一,秋天氣候乾燥,容易從口鼻入
侵于肺,耗傷肺津,出現乾咳無痰,或咯痰帶血,咽喉疼痛,胸脅痛
等燥氣証候。臨床上分為溫燥和涼燥。多見于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
、白喉、急性咽喉炎等疾患。參見“溫燥”,“涼燥”條。
【痰阻肺絡】指肺臟受邪之後,失去輸布津液功能,致聚液成痰,壅阻于肺,出現
痰盛氣逆,喘咳等症。臨床上分為“痰熱阻肺”和“痰濕阻肺”,各
詳該條。
【痰熱阻肺】指痰熱壅阻于肺,發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痰鳴,
胸脹滿悶,咯黃稠痰或痰中帶血,甚則呼吸迫促,胸脅作痛,舌紅苔
黃膩,脈滑數。大都由于外邪犯肺之後,鬱而化熱,熱傷肺津,煉液
成痰,痰與熱結,壅阻肺絡所致。多見于急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氣
腫合併感染,支氣管哮喘合併感梁等疾患。
【痰濕阻肺】指痰濕壅阻于肺,發生喘咳的病理。肺為貯痰之器,牌為生痰之源,
如脾陽虛,運化失職,不但不能把精氣上輸于肺,反而聚濕成痰,影
響于肺。主要症狀有咳嗽,痰涎壅盛,痰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滿
悶,稍為活動則咳嗽加劇,氣喘,舌苔白膩或白滑,脈濡緩等。多見
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患。
【熱邪阻肺】指熱邪壅阻于肺,發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痰稠黃
,或痰中帶血,甚則呼汲迫促,胸脅作痛,舌邊尖紅,苔黃乾,脈洪
數或弦數。多見于支氣管炎,肺炎等疾患。
【熱傷肺絡】指肺絡受火熱所傷,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理。臨床上分實熱和虛熱。
實熱多因外邪鬱而化熱,熱傷肺絡,或肝脈實火,上迫于肺所致,咯
血量多,發熱面赤,舌紅苔黃,脈多滑數;虛熱多因平素肺腎陰虧,
虛火灼肺所致,咯血量少,或僅痰中帶血,可兼見低熱,午後潮熱,
兩顴潮紅,咽喉乾燥,舌質嫩紅苔少,脈細數等。
【肺絡損傷】指因久咳或劇咳而損傷肺絡,引起咯血。多見于肺結核,支氣管擴張
等疾患。
【肺熱】熱邪犯肺,肺受熱灼所出現的肺熱証,臨床以面頰紅赤,咳嗽痰稠,胸痛
,甚則喘促,咯血為特徵。參見“溫邪犯肺”,“熱傷肺絡”、“火盛刑
金”等條。
【肺熱葉焦】語出《素問.痿論》。指肺有鬱熟,肺臟長期受熏灼而發生痿証。其
病理有兩種情況:肺痿。以咳吐濁唾涎沫為主症;手足痿弱。以
皮毛,肌肉枯萎,四肢無力,不能舉動為主症。參見“痿証”條。
【肺火】指肺熱火旺。有虛火,實火二種。臨床表現:實火咳劇痰少,咳聲有力,
或咯痰稠黃,痰中帶血,舌紅苔黃,脈滑數等;虛火多屬久咳陰虛,咳聲
無力,伴有潮熟,盜汗,脈細數等。
【肺燥】指燥邪傷肺,或肺陰虛傷津化燥的肺燥証。主要症狀有乾咳,咯血,耳咽
乾燥,或咽喉焮痛,音嘶,口乾而渴,舌體苔白而乾等。
【陰虛肺燥】指肺燥之由于陰虛所致者。肺為嬌臟,怕受火灼,如肺腎陰虛,內熱
虛火灼傷于肺,則肺燥而陰更虛。主要症狀有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
,咽痛嘶啞,舌嫩紅苔少,脈細數等。可見于肺結核,慢性咽喉炎,
白喉,支氣管擴張等疾病。
【水寒射肺】指寒邪和水氣影響肺臟的病理。平素患痰飲或水腫的病人,外感寒邪
,寒邪引動水飲,寒水上逆,以致肺氣失宣。主要症狀有咳嗽,氣喘
、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膩,脈浮緊,伴有發熟、惡寒等。
【肺腎兩虛】指肺臟和腎臟俱虛的病理。臨床表現有二:肺腎氣虛。肺司呼吸,
為氣之標,腎主納氣,為氣之根。肺腎氣虛則見喘促短氣,自汗易汗
,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見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患
。肺腎陰虛。有因肺虛不能輸津滋腎的;有因腎虛陰精不能上承或
虛火灼肺的。往往呈現乾咳,短氣、咽喉乾燥,腰酸腿軟,骨蒸潮熱
,遺精盜汗等症狀。多見于肺結核病。
【金實不鳴】金實指肺氣實;不鳴,即音啞。金實不鳴,是指肺氣實而聲音嘶啞的
病理。多由于感外邪而致,但有寒熱之分:外感風寒,內遏于肺,
寒氣凝滯,肺氣失宣,開合不利,可突然聲音嘶啞。風熱燥邪,灼
傷肺陰;或寒鬱化熱,煎熬津液,痰熱交阻,肺失清肅,證見聲音嘶
啞。此外,亦有因肺有蘊熟,復感外寒,熱受寒束,肺氣失于宣暢而
音啞的,都屬二証。
金實不鳴是病機上的術語,病名稱為“暴瘖”,即突然失音,相當于
喉部或聲帶的急性炎症、水腫等。
【金破不鳴】是肺氣損傷而聲音嘶啞的病理。肺主氣,腎納氣,二脈均與發聲有關
。肺腎陰虧則肺燥而熱鬱,陰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潤,故聲音嘶
啞。多見于晚期結核病,慢性喉炎等。本病多屬虛証,失音呈慢性進
行,故又稱為“久瘖”。失音可間歇出現或持續存在,說話較多時則
加重,完全失音者少見,一般無外感症狀。
【大腸虛】即大腸氣虛,常兼見脾虛証候。主要症狀有脫肛,久瀉不止,完榖不化
,糞便色淡不臭,腸鳴等。若久瀉不止,臨床上多虛寒並見。稱為“大
腸虛寒”。詳見該條。
【大腸虛寒】是大脈由于虛寒而傳導失職的病理,多與脾腎虛寒有關。主要症狀有
下利稀薄,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脈沉細等。多見于慢
性腸炎,慢性痢疾等。
【大腸寒結】指寒氣結于大腸而出現便秘的病變。主要症狀有腹部隱痛,大便秘結
、口淡、舌白少苔、脈沉弦。多見于寒性便秘。
【大腸液虧】大腸津液不足所出現的病變,多與陰血不足或熱病傷津有關。主要症
狀有便秘或排便困難,兼見消瘦,皮膚乾燥,咽乾,舌紅苔少,脈細
。多見于老年性便秘或習慣性便秘。
【大腸熱結】指因邪熱結于大腸而引起的病變。臨床表現有便秘,腹痛拒按,舌黃
苔燥,脈沉實有力。多見于各種外感熱病的氣分階段。
【大腸濕熱】指濕熱蘊釀于大腸的病變。主要症狀有下痢膿血,腹痛,“裡急後重
”,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多見于痢疾(菌痢或阿米巴痢)、急
性腸炎。
【熱迫大腸】指濕熱傷及腸胃,以致大腸傳導失常,發生腹痛泄瀉的病變。主要表
現為瀉下如注,糞便黃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等。
【腎虛】也稱“腎虧”。是腎臟精氣不足的病變。一般症狀有精神疲乏,頭暈耳鳴
,健忘,腰酸,遺精,陽痿等。參見“腎陽虛”、“腎陰虛”條。
【腎陰虛(真陰不足)】即“腎水不足”。由于腎精耗損過度所致。臨床表現有腰
酸疲乏,頭暈耳鳴,遺精早泄,口乾咽痛,兩顴潮紅,五
心煩熱或午後潮熱,舌紅無苔,脈細數等。這種現象,也
叫“下元虧損”。
【腎陽虛】腎主一身陽氣,腎陽衰微,則一身之陽氣皆虛,故腎陽亦稱“元陽”,
是命門火的體現。一般的虛弱,稱為腎陽虛,是命火不足所致,主要症
狀有身寒,怕冷,腰酸,滑精,陽痿,夜尿頻多等。如虛弱的程度較嚴
重,稱為“腎陽衰微”,或“命門火衰”,主要表現除上述症狀加重外
,常見精神萎靡,腰痛,脊冷,天亮前泄瀉或浮腫、脈沉遲微弱等。這
些現象,又稱為“下元虛憊”或“真元下虛”。
【命門火旺】腎臟元陰和元陽,元陰指腎精,元陽即命門火。如腎陰虧損而致命門
火偏旺,表現為性機能亢進,陰莖易舉,多夢失眠等。參見“相火妄
動”條。
【龍火內燔】燔,焚燒之意。這裡指“腎火偏亢”。龍火,指腎火,命門之火。腎
是陰臟,內藏水火(即真陰,真陽),水火必須保持相對平衡。若腎
水虧損太過,則可使腎火偏亢,產生陰虛火旺的病理變化,因而使腎
主封藏的功能失職,出現性機能亢奮,遺精、早泄等症狀。
【相火妄動】一般多指肝、腎的相火,因失卻腎陰滋養而妄動。臨床表現,屬于肝
火上炎的,可見眩暈頭痛,視物不明,耳鳴耳聾、急躁易怒,睡眠多
夢,面覺烘熱等症;屬于腎的虛火內灼的,可見五心煩熱,頭目眩暈
,腰背脛跟酸痛,性機能亢奮,遺精早泄等症。
【熱灼腎陰】指熱性病後期腎陰被邪熟所消耗,出現低熟,手足心灼熱,口齒乾燥
,耳聾,舌光絳乾癟,脈細數或虛數等症。
【腎氣不固】又稱“下元不固”。腎主藏精,開竅于“二陰”。若腎氣不固,可出
現遺精、滑精、早泄或液尿頻多、遺尿、小便失禁等症狀。
【封藏失職】封藏,封閉貯藏之意。腎有貯藏精氣的功能,而主二便。如腎氣不固
,出現遺精,滑精,早泄,小便失禁,夜尿頻多,黎明前泄瀉等症,
稱之為封藏失職。
【腎虛水泛】指腎陽虛出現水腫的病理。腎主水液代謝,腎陽虛弱而不能主水,則
膀胱氣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時也影響脾的運化,致水液泛濫形成水
腫。一般症狀有全身浮腫(尤以腰部以下較甚),按之凹陷,腰痛酸
重,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潤,脈沉脈等。常見于慢性腎炎,心性
水腫等。
【脬氣不固】脬(音“拋”),是膀胱的別稱。脬氣不固,指膀胱之氣虛弱,不能
約束小便而出現小便失禁或遺尿,故稱。膀胱與腎相表裡,膀胱氣虛
多與腎陽虛有關。
【膀胱氣閉】即膀胱氣化的機能障礙。其病因多與腎、三焦氣化不利有關。主要症
狀有小腹脹滿,小便困難或尿閉。多屬實証。
【膀胱虛寒】指膀胱氣化不足或受寒邪影響而喪失約束的能力。多與腎陽虛有關。
主要症狀有遺尿、尿急、尿頻而清、淋瀝不盡,苔薄潤,脈細弱等。
【熱結膀胱】膀胱位於下焦,為足太陽經之府。若傷寒太陽病不解,化熱入裏,邪
熱循經脈與血氣相搏,結於膀胱,出現下腹部硬滿、拘急不舒、發熱
而不惡寒、神志如狂等症,稱為熱結膀胱。
【胞系了戾】《金匱要略》用以解釋“轉胞”的病理。胞系,指溺之系;了戾,
繚亂屈曲之意,或作絞紐解。《諸病源候論》指出:「胞轉者,由是
胞屈辟小便不通....其病狀,臍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
便應下,便強忍之,或為寒熱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氣還上,氣迫於胞
,使胞屈辟不得充張,外水應入不得入,內溲應出不得出,外內相壅
塞,故令不通。」泛指膀胱排尿功能紊亂。
【膀胱濕熱】濕熱蘊於下焦膀胱的病變。主要症狀有尿頻、尿急、尿少而痛、尿黃
赤或尿血、舌紅苔黃、脈數等。多見於急性膀胱炎,
【邪留三焦】指熱性病,濕熱之邪留戀三焦氣分,上見咳嗽胸悶、中見腹脹納呆
,下見小便不利。指水液代謝障礙,出現胸脅脹悶,下腹窘急,小
便不利等症。
【三焦虛寒】指上、中、下三焦虛寒。上焦指心肺的虛寒;中焦指脾胃的虛寒;
下焦指肝腎的虛寒。水腫病和下消病機之一。
【三焦實熱】指上、中、下三焦實熱。上焦指心肺的實熱;中焦指脾胃的實熱;
下焦指肝腎的實熱。氣分實熱証的別稱。
【瘡家】指由于刀劍所傷,失血過多的病人。指平素經常有瘡、瘍、癤、癰的
病人。對這種病人,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不可以用發汗法,若汗出
就會引起痙攣。
【汗家】指患病後已使用過發汗法或平素多汗的人。對這種人,張仲景在《傷寒論
》中提出不應再發汗,若再發汗,就要產生精神恍惚,心煩,小便後尿道
疼痛等症狀。
【亡血家】指平素患有嘔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和金瘡等失血性疾病的病人
。張仲景《傷寒論》認為;這一類病人體內陰津本已虧損,所以不可發
汗,若發汗就會引起病人發生怕冷寒戰的病象。
【衄家】指平素常流鼻血的人。由于經常失血,面虛津虧,所以,在張仲景的著作
中指出這種人不可發汗,若發汗則會引起筋脈緊急、兩眼直視、失眠等。
【風家】指平素容易傷風感冒的人。指傷風感冒或中風的患者。
【喘家】指平素時常發作喘病的人。
【虛冢】指平素體質虛弱的人。
【飲家】指平素患有水飲病的患者。張仲景《金匱要略》指出水飲患者的証候是患
者感到口渴,在飲水後又出現嘔吐,認為這是水飲停留在心下(指胃脘)

【失精家】指平素患有遺精病的人。由于精液損耗,以致發生下腹部緊張而不柔和
,陰部冰冷,目眩,脫髮等虛弱病狀。
【淋家】指平素患有小便淋瀝不盡,尿意頻數而尿量短少,小便時陰莖中作痛的病
人。古代醫家的經驗認為,淋家不可用發汗法治病,若發汗可能會引起便
血。
【黃家】指平素患有黃膽而時時發作的病人。
【濕家】指平素患有濕病的人。
【嘔家】指平素經常患有噁心、嘔吐的病人。
【冒家】指平素患有頭目眩暈的人。
【酒客】指平素嗜好喝酒的人。古代醫家認為這種人得病,不可以給甘味的桂枝湯
,因為酒客服用桂枝湯後容易引起嘔吐。
【失氣】指人體過分損耗,津液不能運化,失于精氣而全身衰弱,不能化生食物
的精微,身體不能吸收營養。指從肛門排出之氣,即俗稱的放屁。也有
稱失氣為“矢氣”者。
【更衣】即更換衣服,古人在休息時需要換衣服,後來上廁所,也稱更衣。張仲景
(傷寒論)中的不更衣,就是指不大便的意思。


■第五類 診 法

■一、四 診

【診法】診病的方法。包括四診和辨証兩個環節,四診是運用望、聞、間,切等方
法搜集病情的客觀指徵,拂証是對這些指徵進行分析綜合的過程。兩者相
互配合,作出正確的診斷。
【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等四種診病方法的合稱。四診必須結合連用,互
相參証,才能全面了解病情,為辨証和治療提供充分的依據。
【揆度奇恒】語出《素問.玉機真臟論》等篇。揆度,揣測或估量;奇,指特殊的
;,恒,指通常的。是指診斷中要善於觀察一般的規律和特殊的變化
,才能正確地判斷病情。一說揆度與奇恒指《內經》引用的兩部古醫
書名。
【從外測內】意即根據“有諸內,必形諸外”的道理,從反映於外表的各種症狀或
綈徵,測知人體內部發生的病變。
【平人】語出《素問.平人氣象論》。指氣血調和的健康人。健康和疾病是相對而
言的,故診法上可用健康人平靜的呼吸,脈搏和脈象等正常生理指徵,進
行對比作為判別病症的依據之一。
【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強調
醫生臨床診察疾病時,運用四診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陰陽屬性
,這是辨症論治的基本原則。
【望診】四診之一。是運用視覺,觀察病者的神色、形態、舌象、大小便和其他排
泄物等的方法,對小兒還包括診指紋。
【觀神色】望診內容之一。神是生命活動總的表現,從精神、神識、表情,以及面
部色澤、目光神采等反映出來。色是色澤,主要指面部色澤,它是臟腑
氣血的外榮,是神的表現,因此,察色是觀神的不可分割的一都分。神
與色同是臟腑氣血盛衰的外露徵象。氣血旺盛,則色具神采,明潤光澤
,反之,則神夭色敗,枯萎不榮。故觀神色是了解正氣盛衰的方法之一
。參見“色診”及“得神”、“失神”各條。
【望形態】望診內容之一。形指體形,包括肌肉、骨骼、皮膚等;態是動態,包括
體位,姿態及活動能力等。從望形態可知病者的體質,發育及營養狀況
,並有助於了解氣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長和傷痛的部位等。
【察目】望診內容之一。察目的神氣,有助於了解內臟精氣的盛衰。精氣充沛則目
有神,視物清晰;精氣衰則目無神,視物不清。如《素問,脈要精微論》
:「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
是則精衰矣。」察目亦當注意其色澤的變化。參見“五色主病”條。
【審苗竅】望診內容之一。苗竅,即表露跡象的孔竅。按照臟象學說:心的苗竅為
舌,肺的苗竅為鼻,肝的苗竅為目,脾的苗竅為口唇,腎的苗竅為耳。
因此,審察這些苗竅的異常變化有助於了解內臟的病變。例如:心火熾
盛則舌絳;肺氣將絕可見鼻翼煽動;鞏膜黃染如橘子色,見於肝膽濕熱
;口唇疹,多屬脾胃濕熱;耳鳴如蟬聲,多見於腎氣虧損。但人體是
一個有機的整體,各組織器官是密切聯繫的,故診法上也不能機械地認
為一臟審一竅。
【得神】即有神氣。神是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審察神的存亡是判斷正氣的盛衰,
疾病的輕重和預後吉凶的重要內容。例如精神飽滿,目光炯炯、言語清晰
、面色潤澤、氣息平順等,可稱為得神。得神者雖有疾病較易治療,預後
亦較良好,故有“得神者昌”(《素問.移精變氣論》)的說法。因此,
不應把得神的含義局限地理解為精神正常。
【失神】即神呆喪失。神是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當生命機能嚴重障,五筋精氣
衰敗時,出現目睛昏暗、形羸色敗,暴瀉不止、喘息異常;或周身大肉已
脫,或兩手循衣摸床,或卒倒而眼閉口開,手撤尿遺等,均稱為失神,有
“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的說法。此外,望診中的“真臟
色”,脈診中的“真臟脈”,亦是失神的表現。故不應把失神局限地理解
為精神症狀。
【脫神】指神氣外脫,即“失神”。是生命垂危的表現。因精氣消亡,神便失去了
存在的依據。
【目下有臥蠶】語出《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証並冶》。形容眼臉浮腫,下瞼如臥為
蠶樣,多見於腎炎病人。
【大骨枯槁】大骨,支持軀幹和四肢的主要骨骼;枯槁,即枯萎或乾竭。描述某些
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因極度消瘦,而肌肉瘦削,全身骨骼關節顯露;
又因氣血虧損,骨髓不充,骨骼有如枯萎而不能支撐軀體,類於惡病
質的情況。
【大肉陷下】語出《素問.玉機真臟論》。大肉,泛指身體較大的,顯露的肌肉或
肌肉群;陷下,因消瘦而低陷。是指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消瘦情況
,類於惡病質的情況。
【脫肉破[月困]】語出《素問,玉機真臟論》。[月困],隆起的肌肉。王冰汪:「
[月困]者肉之標,脾主肉,故肉如脫盡,胭如破敗也。」是指內
熱熾盛脾的陰精虧損,出現肌肉乾憋消瘦的症狀。
【[足石]跛】[足石],足底(通“蹠”)。跛,跛行。指因足底的病變而跛行。《
素問.通評虛實論》:「[足石]跛,寒風濕之病也。」說明本症可因
風寒濕等邪氣所犯而致。
【毛折】指毛髮枯搞,稀疏折斷的情況。多因久病精氣將竭,不能濡潤皮毛所致。
【色診】望診內容之一。是觀察顏面膚色的變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診察時須注意
顏色的沉浮、散搏、潤澤和上下擴散的方向等。如色明顯為浮,主表病;
色隱晦為沉,主裏病;色淡而疏落為散,多為新病、邪淺;色深而壅滯為
摶,多為久病或邪盛。潤澤為有胃氣;枯稿為胃氣衰敗。病色上下擴展的
方向,一般亦認為與病變方向有關。上述幾點,尤以枯槁和病色結聚一處
為病情深重之象。臨床上,色診以“五色主病”為綱,但須結合症狀,脈
象等全面分析,才能作出判斷。
【正色】正常人的色澤,明潤含蓄,紅黃隱隱,容光煥發,表示氣血平和,精氣內
充,為有胃氣、有神之象。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個人基本的
膚色,視個體而異;客色隨氣候,環境及當時的生理狀態而變化,均不屬
病色。
【病色】指疾病反映在色澤上的變化,診斷上以面部色澤為主。病色有善惡之分,
不論出現何種顏色,皆以明潤含蓄為佳,稱為“善色”,一般表示病情較
輕或預後較好;若顏色顯露枯槁不澤,稱為“惡色”,一般表示病情較裏
,預後不良。參見“色診”、“五色主病”各條。
【色隨氣華】色,色澤;氣,五臟之精氣;華,外榮的意思。正常的色澤是五臟精
氣的外榮,上見于顏面,光澤明潤,含蓄不露,這是五臟精氣充足的
徵象。如果病重或久病,臟氣已衰,則表現出枯槁而敗露的各種病色
。說明色澤是隨五臟精氣的盛衰而相應變化的。
【氣由臟發】氣是機能活動的總稱。五臟主藏精氣,是生命活動的中心,故表露出
來的各種機能活動氣,都是從五臟發生的。
【五色】指青、黃、赤、白、黑的五種顏色。按照五行學說,它們的歸類是:青屬
木屬肝,黃屬土屬脾,赤屬火屬心,白屬金屬肺,黑屬水屬腎。但以此來
診斷疾病時,必須結合賓際,與病史和脈証互參,不能機械地生搬硬套。
【五色主病】五行學說中的五臟配五色。即:青色主肝病,赤色主心病,黃色主
脾病,白色主肺病,黑色主腎病,此五者均為一般情況下的病色,合
稱為五色主病,但其中不免有牽強附會之處。後世在臨床實踐中發
展了五色主病的理論,較為切合實際。歸納為:青色主風病,寒病、
痛証、驚風等;赤色主熱病(包括虛熱、實熱);黃色主濕熱,寒濕
或血虛;白色主虛証,寒証;黑色主寒証、痛証及勞傷、血瘀等。
【五色診】屬望診的內容,即根據患者面部出現青、黃、赤、白、黑等色澤的變化
而進行診斷辨証的方法。參見“五色主病”、“正色”、“病色”各條

【病色相剋】根據臟俯生剋關係來分析面部顏色的變化,以判斷病情順逆的一種方
法。根撩五行學說,凡有病的臟腑與面部顯現的色澤相剋者,均稱為
病色相剋,一般都屬逆証。例如麻疹一類血熱的病(屬火)而見白色
(屬金),根據火克金的關係,稱為“病克色”,說明病情可能加重
;又如肺結核病(肺屬金)而見兩額潮紅色(屬火),同上理,而稱
為“色克病”,亦常表示病倩加重。這些只能作臨床辨証的參考,不
能視為必然。
【真臟色】指五臟精氣敗露的顏色。色診上,面部的色澤以明潤而含蓄為佳。明潤
為有胃氣,含蓄是臟精充足;反之,枯槁為無胃氣,色澤顯露為五臟精
氣衰竭。這種枯槁而顯露的色澤,反映五臟的精氣已竭,五臟的真氣外
露,故稱之為真臟色。它顯示較嚴重的內臟疾病。如黃色,若面目全身
枯槁如黃土,或如乾枯的枳實,叫做脾的真臟色.表示脾胃已衰敗。可
見于晚期肝硬化、肝癌、胰頭癌,或某些嚴重的營養代謝障礙的疾病等
。真臟色的出現,對于診斷某些嚴重的病變有一定臨床意義,但不宜按
五行配五色之說法套用。
【青如草茲】語出《素問.五藏生成篇》。是肝的真臟色。草茲,即初生的青草,
形容青草樣青黑的病色,見于風邪極盛,胃氣將絕的病,如小兒慢驚
風及破傷風的持續痙攣狀態等。參見“真臟色”條。
【白如枯骨】語出《素問.五臟生成篇》。是肺的真臟色。形容蒼白而枯槁不澤的
病色,見于久病氣血俱虛,胃氣衰敗,如嚴重的失血、貧血及呼吸衰
竭等。參見“真臟色”條。
【黃如枳實】語出《素問.五臟生成篇》。是脾的真臟色。形容枯黃失澤的病色,
見于久病脾氣將絕,胃氣衰敗。參見“真臟色”條。
【赤如[血不]血】語出《素問.五臟生成篇》。是心的真臟色。[血不]血,即凝積
的死血。形容紫黑枯槁的病色,可見于心血瘀阻、胃氣衰敗的疾
病,如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參見“真臟色
”條。
【黑如炱】語出《素問.五臟生成篇》。是腎的真臟色。炱,即灰燼。形容灰黑枯
槁的病色,見于久病腎氣將絕,胃氣衰敗,如某些惡性腫瘤,腎上腺皮
質功能衰退的疾患等。參見“真臟色”條。
【面色緣緣正赤】語出《傷寒論》。形容滿臉通缸,有別于兩顴麗豔的嫩紅而言。
見于急性熱病,熱邪成盛。
【面塵】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六元正紀大論》等。指面色灰暗如蒙上灰
塵。有實証和虛証。實証多因燥邪所傷或伏邪內鬱,常伴有口苦咽乾等症
狀;虛証多因久病肝腎陰虛,常伴有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痠、遺精等症
狀。
【面垢】乍看時臉上似有污垢,但又不能洗淨。見于外感暑邪或內有積滯等病症。
【色悻】面色樵悴無華,為慢性病容。若久病顯露顏色枯槁不潤的,稱為“天然不
澤”,屬慢性重病容,是氣血虧損,胃氣將竭的現象。
【辨絡脈】望診內容之一。絡脈,這裡是指“浮絡”,即浮行于淺表的小血管叢。
診察絡脈的色澤、充盈度等,並結合皮膚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臟腑經脈
氣血的病變。如痛証見青色,多因氣滯血凝;若痹痛而黑色,多屬慢性
的寒証痛証;若皮膚灼熱而色黃赤,多見于濕熱引起的癰腫;若皮冷而
色淡白,多因氣虛血少。診察掌大魚際的絡脈,有助于判所胃氣狀況。
如《靈樞.經脈篇》:「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
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老者留久痹也(
頑固的痹証);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寒熱錯雜的病);
其青短者,少氣也(氣虛)。」此外對幼兒“診指紋”及耳後絡脈,也
屬這個範圍。辨絡脈必須與臨床症狀相結合,並注意區別于它的生理變
化。
【診指紋】指紋,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淺小靜脈。幼兒皮膚薄嫩,靜脈易于暴露,故
指紋此較明顯,以後隨著年歲增大,皮膚增厚,則指紋逐漸模糊不清。
由于小兒脈部短少,診病時每每啼哭噪動,影響脈象的真實性,故對三
歲以下的小孩常結合指紋的變化以輔助切診。診指紋主要是觀察它的顏
色和充盈度,檢察者用左手食、拇二指握小兒食指末端,以右手拇指在
小兒食指上由指端向指根部輕輕推動幾次,使指紋更為顯現,然後察看
。正常指紋是紅黃隱隱而鮮明,一般不超過連掌部的第一指節。病理情
況下,指紋浮現,多屬表証,沉著多屬裡証,色淡多屬虛証、寒証;紫
紅多屬熱証,青紫可見于驚風、風寒、痛証、傷食、風痰等,黑色多屬
血瘀。有關指紋分節及伸延的問題,參見“透關射甲”條。近人認為,
指紋的變化,與靜脈壓有關,靜脈壓愈高,指紋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
向指尖方向伸延,指紋的色澤,又與缺氧、貧血等病理變化有關。因此
,指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病變的性質和輕重。
【透關射甲】看小兒指紋,把食指分成三節,食指連掌部的第一指節稱為“風關”
,第二指節稱為“氣關”,第三指節稱為“命關”。指紋顯現在風關
的,表示病較輕淺;伸延至氣關的,病情較重;伸延至命關,病情更
重。如果指紋透過風、氣、命三關,一直射至指甲端,稱為“透關射
甲”,多屬病勢凶險、症情危重,但也不是絕對的,還須結合四診全
面分析。
【八片錦】小兒指紋形狀及其伸延方面的各種類型的合稱。如魚刺形主驚風痰熟,
垂針形主傷風、泄瀉,水字形主食積,乙字形主肝病驚風,環形主府積
吐逆,珠形主病危。此外還有去蛇形、來蛇形、弓形等。但現今臨床較
少應用,有待探討。
【舌診】望診內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質”兩方面的形態、色澤、潤燥
等變化,作為辨別病變的性質、病邪的淺深和病情的虛實等的依據。故有
“辨舌質可辨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的說法。
【舌質】又稱“舌體”。舌診中,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邊侯肝膽,舌根部候腎,
但也不宜拘執。舌質的望診包括形狀、色澤、動態和潤濕度等。一般來說
,臟腑的虛實、重點看舌質。近人認為:舌色變化與舌的血循環關係密切
。貧血及組織水腫則色淡,充血或血管增生則色深紅,瘀血或缺氧則色青
紫。舌體胖嫩,多因血漿蛋白減少、舌組織水腫而致。若因水腫或肌張力
降低,舌體增大或鬆弛,壓在齒緣上,則舌邊出現齒痕。舌燥是由唾液減
少或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陰虛患者,常有交感神經緊張性增高,副交感
神經緊張性降低,改變了唾液分泌的質和量,故舌常乾。舌上裂紋是舌乳
頭融合而成,有人認為它興舌粘膜萎縮有關。舌面光滑是因其粘膜上皮萎
縮所致(《新編中醫學概要》)。
【榮枯老嫩】望舌質的一些基本內容。榮,指舌體明潤,說明津液充足。枯,即舌
體乾涸,說明津液已傷。若舌體瘦薄乾枯,多屬久病氣血虧損。老,
指舌體形色堅斂蒼老,屬實證。嫩,指舌體形色浮胖嬌嫩,屬虛證。
舌體淡紅胖嫩為陽虛,舌體瘦薄鮮紅屬陰虛。
【舌紅】舌質比正常的淡紅色較深,主熱證。深紅而有黃苔為實熱,鮮嫩紅色為虛
熱,舌嫩紅無苔為陰虛火旺。舌鮮紅而起芒刺,是營分有熱;紅而乾說明
胃津已傷。舌尖紅,可見于心火上炎;舌邊紅,多屬肝瞻有熱。
【舌絳】舌質深紅色。多見于溫病邪熱傳入營分。苔初起絳色尚有黃白苔,是邪在
氣分,未盡入營。舌質鮮絳,往往是心包絡受邪。舌絳而中心乾,屬胃火
傷津。絳而光亮,是胃陰大傷。若絳而有大紅點,是熱毒乘心。舌尖獨絳
是心火盛。若絳而乾枯,是腎陰已涸。若舌絡,望之似乾,用棉簽拭之而
有津液的,是津液虧而濕熱上蒸或有濕痰。舌絡而有粘膩白苔,是“濕鬱
熱伏”。近人從臨床觀察發現,重症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甲狀腺機能
亢進、嚴重的肺、肝、腎等實質臟器的疾病等,患者舌質多紅絳,舌體瘦
小,舌乾而有裂紋,有的舌苔光剝,舌邊尖有紅刺,後期全舌光剝如鏡(
《新編中醫學概要》)。
【舌面如鏡】舌面無苔,像去了膜的豬腰子樣,光滑如鏡。多見于肝腎真陰虧損的
病症。
【舌腫】舌體腫脹而疼痛,甚則使喉頭梗阻而窒息。多由心經火盛血壅而致。
【重舌】舌下靜脈鬱血而腫脹,如多生一小舌,或與舌體連貫成花狀,伴有頭項痛
、發熱等,日久可潰爛。可因心脾積熱或酒後受風而發。
【舌歪】舌偏于一側,伸出亦歪斜。多因“肝風內動”所致。見于中風等病。
【舌強】即舌體強硬,渾動不靈。若兼有肢體癱瘓,口眼喎斜等症,多屬中風;若
舌強硬,舌質紅絡,並有頸項強直、神昏譫語者,屬溫熱病“熱入心包”
,熱毒壅盛。
【舌短】又稱“舌縮”,即舌體收緊而不能伸張。可因有寒熱或痰濕所致。舌淡而
苔白潤,是寒凝經脈;舌紅絳而乾,無苔或有焦黑苔,是熱病傷津;舌胖
粘膩而短,是痰濕阻閉。凡舌短縮強硬、神昏不語者,多屬危重證候。
【舌蹇】蹇,遲鈍之意。指舌體捲縮、轉動遲鈍或強硬不能言語。多因痰阻心竅或
熱灼陰傷所致。多見于中風或乙腦及其後遺症等。
【舌卷卵縮】舌卷,舌體捲曲不伸;卵縮,睪丸上縮。皆為足厥陰肝經氣絕證候。
肝主筋,肝脈經外陰、上循咽喉。當火熱燔灼肝經,病情發展到危重
時,則其筋脈攣縮,故舌捲曲不伸,睪氣上縮。可見于急性熱病的衰
竭期或嚴重的腦血管病變等。
【木舌】舌腫滿口,堅硬不能轉動。多因心火過盛,或心脾積熱,火熱上沖所致。
【伸舌】舌常伸出舔唇的症狀,多見于脾胃“內燥”,津液不足的病症。又如舌覺
熱脹,常欲伸出口外,是心或心包經有痰熱的實症。
【吐弄舌】舌吐出口外,長而弛緩為“吐舌”;舌微伸出,旋即收口或伸出舔唇上
下和口角左右,稱為“弄舌”。吐弄舌見于熱性病多屬心脾實熱;若舌
色紫赤而吐弄,是熱毒內攻心包的重證。小兒先天不足,大腦發育不全
也可出現吐弄舌,但舌色淡白,多呈虛象。
【舌痿】舌軟弱無力,不能自由伸縮轉動。多因陰液耗損,筋脈失養所致。新病舌
紅乾而痿,是熱灼陰傷;久病舌絳而痿,是陰虧已極;久病舌白而痿,是
氣血俱虛。
【舌顫】即舌頭顫動。多因“內風”引起。舌色淡紅而蠕蠕顫動,見于血虛生風;
若舌色紫紅而顫動,多見于“熱極生風”。此外,舌挺而顫動,可見于酒
精中毒。
【舌胖】舌體胖大。一般舌形稍胖而嫩,色淡,舌邊有齒痕的,多屬脾虛;若舌色
深紅而腫大滿口,是心脾二經有熱,參見“舌腫”條;若舌腫胖,色青紫
而暗,多見于中毒,參見“舌脹大”條。
【齒痕舌】舌的邊緣見牙齒的痕跡。多因舌胖,即舌體較正常者稍肥大而受齒緣所
壓而致,多屬脾虛。若舌質淡白而濕潤,多為脾虛而寒濕壅盛。
【舌脹大】舌體腫脹而增大。赤色而腫大滿口,是心脾兩經有熱,舌赤腫滿,甚至
妨礙呼吸的,為血絡熱盛,氣血壅滯;也有因食物中毒,而舌腫青紫晦
暗;舌色紫暗而腫是酒毒上壅,心火上炎;舌腫而質淡,邊有齒印,屬
脾虛而寒濕壅盛。
【舌裂】即舌有裂紋,為傷陰的證候。若舌絳光燥而顯裂紋,多屬熱盛傷陰。若舌
色淡,質軟而有裂紋,多為久病陰陽俱虛、氣血兩傷。
【舌苔】舌面上的一層苔狀物。觀察舌苔的變化,可以推斷病情,有助于了解病邪
的深淺,津液的存亡,為辨證的依據之一。正常舌上均有白色薄苔,是由
胃氣所生。病理的舌苔,則因病邪外侵或內有停痰食積影響所致。診察舌
苔,主要從顏色、津液、厚薄、形狀和分佈等方面的支化,並須結合舌質
來分析,同時要注意由食物或藥物染色造成的假象。近人認為正常舌苔由
舌的絲狀乳頭末端的角化樹及其空隙中的脫落角化上皮、細菌、食物碎屑
、滲出細胞及唾液構成。舌苔敝厚可因病後食減,舌的機械摩擦減少,或
因發熱失水、唾液分泌減少等,影響舌的自潔作用,引起絲狀乳頭延長所
致。舌苔由白變黃,多由絲狀乳頭增生、角化增劇、細胞浸潤、血管擴張
及含菌量增多所致,與炎症感染、發熱及消化功能紊亂關係最大。苔色變
黑多因絲狀乳頭增生更甚,出現黑棕色角化細胞以及黑色莓菌增殖所致。
此時的病理改變多擴展到粘膜下層。高熱脫水,炎症感染、毒素刺激、胃
腸功能紊亂,霉菌感染以及長期應用廣譜抗菌藥物等,都與黑苔的發生有
關(《新編中醫學概要》)。
【潤燥腐膩】望舌苔的一些基本內容。潤,指舌苔潤澤,說明津液充足,但若兼有
病理上的舌苔,則多屬濕邪;燥,即舌苔乾燥,不論見于何種舌苔,
均屬陰津已傷。腐,即舌苔如豆腐渣樣。膩,即舌苔粘膩。參見“腐
苔”、“膩苔”條。
【白苔】舌苔白色。正常的舌苔也呈白色,但薄白而淨,乃由胃氣所生。病理上的
白苔,主風、寒、濕邪,亦主表證。若苔薄白而滑,多因內有寒,或外感
風寒;若苔薄白而乾,多因津液不足;如見於外感病,多為外邪開始化熱
傷津。若苔厚白而滑,多由濕濁內盛;如兼有表證,是外寒引動內濕。若
苔厚白而乾,為熱傷津液而濕濁不化。若苔白滑粘膩,多屬內有痰飲、濕
濁。
【黃苔】舌苔黃色,主熱證,熱邪在裡。若苔薄黃而滑,主濕熱;外感病出現此苔
,衰示外邪化熱入裡,但津液未傷。若苔薄黃而乾,表示熱邪已傷津。若
苔厚黃而滑,多由於胃腸濕熱滯積。若厚黃而乾,多屬積熱傷津。若苔黃
而膩,為脾胃濕熱,或痰濕、食滯。若舌質淡苔微黃而潤,多屬脾虛而濕
。若苔黃白相兼,仍屬濕熱,或外感風寒化熱入裡。
【老黃苔】舌苔深黃而粗糙。多見于胃腸熱結,津液受傷。
【灰苔】舌苔灰白,多見于濕濁內困。
【黑苔】舌苔灰黑,主裡病,病情一般較重。若苔灰黑而滑潤,舌質淡白的,是陽
虛內寒或寒濕內伏;若苔灰黑而乾;舌質紅絳的,是熱極傷陰。又據近代
研究,阿狄森氏病也可見黑苔。
【腐苔】舌苔如豆腐渣堆舖舌面,鬆而厚,可以拭去。多見于宿食化腐,但患者胃
氣末傷。
【苔潤】舌苔濕潤。若苔潤澤而不膩不厚,為正常舌苔,屬津液充足。若苔濕潤而
厚膩,多屬濕病。
【苔滑】舌苔濕潤而光滑。苔薄白而滑,主內有寒濕。厚白而滑,主濕濁內盛,白
滑粘膩,內有痰濕。若苔薄黃而滑,多屬濕熱;或外邪開始化熱入裡,而
津液末傷。若苔黃厚而滑,屬濕熱重或痰熱盛。
【膩苔】一層渾濁而光滑的粘液蓋于舌面,不易拭去。多見于濕濁內困,或食積、
痰飲內阻。
【白霉苔】舌面生白衣或糜點如飯粒。多因胃中熱極,津液化腐,蒸騰而上所致。
一般先見于舌根部,後則滿舌,甚而滿口,病屬嚴重。
【苔垢】舌苔上混雜污垢。多見于宿食不化或濕濁內停。
【染苔】舌苔被食物或藥物所染而改變了原來苔色。診察時須加以注意,排除假象

【剝苔】舌苔剝落。若苔長期剝蝕如地圖狀,多屬蟲積。若在熱性病中,舌苔于一
、二日內全部消失如剝,變為無苔的光絳舌,或如鏡面,多是正不勝邪、
肝腎真陰虧損而邪氣內陷的重證。
【光剝舌】舌原有苔而突然消失,如剝脫樣。多屬胃陰枯竭、胃氣大傷的證候。如
見舌的後半部剝苔,是病邪入裡未深而胃氣已傷。舌前半部剝苔,是表
邪雖減,但胃腸有積滯或有痰飲。舌心剝苔是陰虛、血虛或胃氣受傷。
【舌起芒刺】舌苔隆起如刺狀。是熱極的證象,苔色多焦黃或黑。熱邪越盛,芒刺
越多。根據芒刺所生部位,有助于區分病位,如舌尖芒刺為心熱,舌
中芒刺為脾胃積熱。
【舌上起瓣】舌苔隆起成瓣狀。瓣多見黑色,亦有黃膩瓣或焦黃瓣,瓣少,病較輕
,多則病重。多由臟腑實火熏蒸所致。可見于“濕溫”、“瘟疫”等
病。
【唇焦】口唇焦乾,多屬脾胃實熱,或見于“秋燥”,或熱病傷津的“內燥”證。
【唇腫】口唇腫脹。多見于脾胃積熱或食物中毒等。
【唇裂】口唇乾燥皸裂。見于外感燥氣或熱病傷津等。
【唇紫】唇色紫暗或紫紅屬熱,多見于血分熱盛或血瘀證。青紫屬寒(與紫紺同義
),多見于寒邪壅盛、心血瘀阻、缺氧或急性中毒等。
【望齒】望診內容之一。包括牙齒與牙齦兩部份,前者主要觀察牙齒萌出、更換和
脫落的情況,外露部份(牙冠、牙頸)的色澤.潤濕度以及有無鬆動、蛀
蝕、牙府和異常氣味等變化;後者主要觀察牙齦的形狀、色澤和充盈度的
變化,有無出血、血痂等。按照臟象學說,“腎主骨”、生髓,“齒為骨
之餘”,胃的經脈絡于齒齦,因此,望齒主要是候腎和胃的病變。
【齒齦結瓣】齒齦紅腫如瓣狀。多伴有出血、疼痛或潰爛,口腔有臭穢氣味。屬熱
毒內攻,胃火熾盛。
【齒燥】牙齒乾燥不潤。通常以前板齒(門牙)為準。新病而齒燥,伴有垢穢、口
臭等,多屬於胃火盛,津液大傷。久病齒燥如枯骨樣,多臟腎陰嚴重虧耗
,病多危重。
【痰包】生在舌下的一種病理性包塊,表面光滑,質軟,外表黃色,內含雞蛋清樣
粘液,局鄧可感麻木疼痛,腫大者可妨礙語言及飲食。由痰火流注而成。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方面,前者憑聽覺了解病人的語言、呼吸、咳嗽等
聲音;後者憑嗅覺分辨病人病體散發的及其排泄物的氣味。作為四診中的
一個方面。
【嗅氣味】聞診內容之一。檢查者憑嗅覺分析病人和病室的氣味以及病人的分泌物
、排泄物等。某些疾病,病人有特殊的氣味。如身上有潰腐的腫瘤或瘡
瘍,則有腐敗的臭氣;某些烈性傳染病或肝、腎功能衰竭的病者,常有
特殊的臭氣。又如肺胃有熱,則口氣臭穢;胃有宿食,則口氣酸臭;肺
癰、肺壞疽,則痰液腥臭;阿米巴痢疾則大便惡臭;脂溢性及腸原性腹
瀉則大使腥臭;下部小腸梗阻,嘔吐物可帶糞臭味;子宮體或子宮頸癌
,白帶常帶腥躁惡臭;體氣(即“狐臭”)患者,則腋下散發出腥燥難
聞的氣味。
【腥臭氣】又稱“腥燥氣”。指病者的痰液或白帶、糞便樣分泌物或排泄物散發的
一些燥而不大臭的特殊氣味。參見“嗅氣味”條。
【息微】呼汲淺表、氣息微弱的症狀。由於陽虛氣衰,肺氣將絕所致。可見於呼吸
衰竭。
【息粗】呼汲氣息粗糙的症狀。多屬實證,由風、熱、痰、濕等邪壅塞肺氣所致。
見于氣管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等。
【聲如拽鋸】形容喉中痰鳴。呼呎困難而產生拉鋸樣聲音的症狀,可見于昏迷和一
些喉頭梗阻的疾病。
【喉中水雞聲】語出《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症並治》。形容哮喘病的
痰鳴聲連連不絕如水雞聲樣。此症多屬內有痰飲,外有寒邪而發生
的寒飲喘咳症。
【失音】說話時發不出聲音的症狀。又稱“喑”(yin 音)或“瘖”,瘖為暗的異
體字。証有虛實之分:外感風寒、風熱、或感邪後傷于飲食、或妊娠末期
氣道受阻,多屬實証,如喉頭炎等,失音多突然發生,又稱作“暴喑”;
內傷肺腎,陰精虧損,致使津液不能上承,表現為慢性或反覆發作的失音
,多屬虛証,如聲帶疾患、[病意]病等。
(◎註:[病意]為組合字,外面為一“病”字去丙,裡面為一“意”字)
【嘶嗄】即聲音嘶啞的症狀。見于風熱犯肺、津液受損,或見于急、慢性咽喉炎症
、聲帶創傷、“喉癬”、“喉岩”等症。
(◎註:嗄音“煞”)
【語望重濁】簡稱“聲重”。形容聲調因病理性影響而低沉重濁。多因外感風寒或
濕濁困阻,使氣道不暢而致,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聲如
從室中言(混濁不清),是中氣之濕也。」
【譫語】患者在神智不清的情況下胡言亂語的症狀。多屬實証。見于高熱或溫邪入
于營血、“邪犯心包”等。
【鄭聲】患者在神智不清的狀況下低聲地斷續續重複一些語句的症狀,屬虛証。見
于疾病晚期心氣內損、精神散亂的危重階段。
【狂言】病態下言語粗魯狂妄,失卻理智控制的病症。多由心火熾盛所玫,屬實証
。見于癲狂病等。
【錯語】病態下患者神智清醒而言語錯亂,但說後又自知講錯的症狀。多由心氣虛
、精神不足所致。
【獨語】患者清醒的情況下,喃喃哺自語,講話無對象,見人反而話止的症狀。屬
虛証。多由心氣虛、精不養神所致。見于[病意]病、老年性精神病等。
(◎註:[病意]為組合字,外面為一“病”字去丙,裡面為一“意”字)
【睡中呢哺】呢喃,象聲詞。指睡夢中的囈語,聽來咬字不清,意思不明。多由心
火、膽熱或胃不和等所致。
【問診】四診之一。在病者主訴病情的同時,對病者或其陪診者有目的地詢問患者
病痛所在、發病的時間、原因、經過、既往治療、既往病史、生活習慣,
欣食愛好,以及家庭、生活經歷等興疾病的有關倩況,是全面了解病情和
病史的重要方法。在詢問病情方面,以“十問”為重點。
【十問】問診中,把詢問病情的重點歸納為十條,稱為“十問”。見于:《景岳
全書》:「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
渴俱當辨,九因脈色察陰陽,十從氣味章神見,....」(後兩句已包括了
切診、望診和聞診的內容);陳修園《醫學實在易》:「一問寒熱二問
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
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
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兩者內容大致相同,均可作臨床問診參考。
【口不仁】口舌麻痺,味覺減退的症狀。可見于中風或脾胃積滯等病。或因口服烏
頭等一類藥物過量,也可出現短暫的口舌麻痹。
【口中和】口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表示胃氣正常,或津液充足。
【切診】四診之一。分脈診及觸診兩部份,這是運用指揣的觸覺,在病者一定的部
位進行觸摸按壓的檢查方法。脈診常取病人腕關節後的橈動脈搏動處。參
見“脈診”各條。“觸診”是對病人的皮膚、胸腹及病痛的部位進行觸摸
按壓,從而測知局部冷熱、軟硬.壓痛、色塊或其他異常的變化。
【脈診】脈象診察的方法。又稱“切脈”、“按脈”或“持脈”。檢查者以食、中
、無名三指指端切按被檢查者橈動脈的寸口部,探查脈象的變化。
【脈象】脈動應指的形象。包括頻率、節律、充盈度、通暢的情況、動勢的和緩和
波動的幅度等。根據這些徵象分出的脈象有數十種之多,較常用的有“二
十八脈”。臨床上往往見到兩種以上脈象的綜合,如浮數、沉細而遲等。
脈象雖是辨證的重要依據之一,但必須結合其他診法,全面分析。
【脈象主病】指某種脈象主要所見的病証。如浮脈主表証,數脈主熱病,滑脈主痰
飲、食滯、實熱或妊娠等。
【平脈】即正常的脈象,又稱“常脈”。脈來有胃氣,即和緩有力、從容有節、不
快不慢、頻率大約每次呼吸搏動四次(相當于每分鐘撙動約 72~75 次)
,兒童較快,並隨生理活動和氣候環境的不同而有相應的正常變化。
【病脈】指疾病反應于脈象的變化。一般來說,除了正常生理變化範圍的及個體生
理特異之外的脈象,均屬病脈。例如同是洪數的脈,對于正在進行劇烈運
動的人來說,乃是反應當時的生理狀態,否則,即屬病脈。
【寸口】指兩手橈骨頭內側橈動脈的診脈部位。又稱“氣口”或“脈口”。按臟腑
經絡學說的觀點,寸口屬於手太陰肺經的動脈,肺主氣而朝百脈,肺的經
脈起于中焦脾胃,脾胃為臟腑氣血營養的來源,所以全身臟腑經脈氣血的
情況,可從寸口脈上體現出來。
【寸、關、尺】“寸口”脈分成三部的名稱,橈骨莖突處為關,關之前(腕端)為
寸,關之後(肘端)為尺。寸、關、尺三部的脈動,分別稱為“寸
脈”,“關脈”、“尺脈”。關于三部脈候臟腑的問題,歷代論說
頗多,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以臨床常用的劃分方法為代表:左
手寸脈候心,關脈候肝,尺脈候腎;右手寸脈侯肺,關脈候脾胃,
尺脈候命門。總的來說是“上寸脈以候上(軀體上部),下尺脈以
侯下(軀體下部)”的原則。此外,還要結合浮、中、沉等不同的
切按方法,從各個方面比較以求診得正確的脈象,進而與四診結合
分析,才能得出比較正確的診斷,既不能單憑脈診,也不能把三部
候臟腑的方法機械地看待。
【反關脈】一種生理特異的脈位。由于生理位置的特異,橈動脈行于腕關節的背側
,故切脈位置也在寸口的背面,這種特異的脈位,稱為反關脈。它可用
時見于兩手或獨見于一手。
【斜飛脈】一種生理特異的脈位。由于生理上的特異,橈動脈從尺部斜向橈骨莖突
背外側,向合谷穴的方向伸延,故寸部不能觸到脈博。這種脈位,稱為
斜飛脈,與“反關脈”類同。
【人迎】結喉旁兩側頸總動脈搏動處。又稱“人迎脈”。診脈部位,即左手寸
口脈的別稱。足陽明胃經穴位名,位于結喉旁頸總動脈之後,胸鎖乳突
肌前緣處。
【神門脈】手少陰心經神門穴處動脈。位于掌後銳骨端陷中的脈動處。
【跌陽脈】又名“沖陽脈”。古代三部九候遍診法的切脈部位之一,屬足陽明胃的
經脈,用于侯脾胃。該脈位于足背上踝關節前橫紋的兩筋間(解谿穴)
前一寸五分的脛前動脈搏動處。
【三部九侯】語出《素問.三部九候論》 。是古代最早的一種全身遍診法,它把
人體頭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處的動脈,
在這些部位診脈,稱為三部九候。
頭部:上--兩額動脈(太陽),候頭部病變;
中--兩側耳前動脈(耳門),候耳目病變;
下--兩頰動脈(地倉、大迎),候口齒病變。
上肢:上--手太陰肺經動脈(寸口),侯肺;
中--手少陰心經動脈(神門),侯心;
下--手陽明大腸經動脈(合谷),候胸中。
下肢:上--足厥陰肝經動脈(五里、婦女取太沖),候肝;
中--足太陰脾經動脈(箕門),侯脾,侯胃氣配足陽明胃經動
脈(沖陽);
下--足少陰腎經動脈(太谿),候腎。
根據臨床實踐,簡化遍診法,一般只侯寸口脈,稱為“獨取寸口”
。寸口脈分寸、關、尺三部,每部各以輕、中、重的指力相應分為浮
、中、沉三侯,共為九候。此外,張仲景《傷寒論》原序中所說的“
三部”脈是指“人迎”(結喉旁頸總動脈)“寸口”(腕部橈動脈)
和“趺陽脈”(足背部脛前動脈)。
【平息】正常的、平靜的呼吸。診法上,要求醫者平靜自己的呼吸,然後給病人診
脈。
【太息】即深呼吸,但以呼氣為主,在正常人的呼吸中,也有間歇的深呼吸。平時
呼吸與脈博的此率約 1:4 ,深呼吸時約 1:5 ,這種比率的改變,脈診
上稱為“閏以太息”。在病理情況下,若患者頻頻嘆氣,稱為“善太息”
,它是一個症狀,可由肝膽鬱結,肺氣不宣等引起。
【操縱】操持脈搏運用指力的方法。通常先宜輕指力,繼而重指力,或輕重指力反
覆交替,以領會不同的脈象。
【微甚】“微”即微薄或僅有。“甚”即顯著。用于說明性質同類的脈象,但有微
和甚的差異。如浮脈,有微浮和甚浮的差異;又如正常人春季的脈象當微
弦,若超過微弦的程度,則可能屬于病脈。
【對待】將種類繁多的脈象,按其相對的性質進行執簡馭繁的歸類方法。如將浮沉
、遲數、滑澀、虛實等八脈作為辨脈的綱領,以辨疾病的表裡、寒熱、虛
實和順逆。其中,浮和沉、遲和數、大和小、滑和澀、虛和實等,均為相
對待的。
【指目】是一種利用指尖切脈的方法。清.葉霖《脈說》:「醫者之食指、中指、
無名指爪甲不可留,必用指端稜起如線者,名曰“指目”,以按脈之脊,
不啻睛之視物,妍媸立判」“指目”診法通常是醫者用一般切脈法不夠滿
意時採用,利用觸覺最靈敏的指尖切脈以進一步求得診斷印象,但須注意
除去醫者指尖毛細動脈搏動所可能造成的切脈誤差。
【舉、按、尋】切脈時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測脈象的方法。輕指力而浮取的稱舉
,重指力而沉取的稱按,有時需改變指力或移動手指尋找才能獲得
較明顯感覺的,稱為尋。
【舉按、推尋】切脈時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測脈象的方法。用輕重不同的指力上
下候測,稱為舉按;移動指位,左右尋找,稱為推尋。兩者配合,
用以摸清脈象的寬狹、厚薄和曲直等情況。
【單按、總按】切脈時用不同的手指候測脈象的方法。用一個手指按某一部的脈象
稱為單按,如診寸部脈,用食指按之,其他兩指微微提起。食、中
和無名三指同時按寸、關、尺三部脈,稱為總按。常配合而用。
【初持,久持】指脈診切按時間相對的短暫或持久。一般來說,切按一分鐘左右便
可以了,但有些脈象如間歇脈(促、結、代)常須按 3 - 5 分鐘
才能診察清楚。此外,又如有些病人因不習慣應診的環境而影響脈
氣,初持易有假象,久持每可矯正。
【久持索然】脈診中的一種較特殊的現象。指切脈時,經久按之後,脈很難摸到;
或者初按時指下浮大,久按反而難于捉摸。這種情況,不論新病久病
,有熱無熱,均屬正氣大虛。
【布指】切脈時,醫者手指佈置的方法。通常不論用左手或右手,均應以中指端正
對病者“寸口”脈的關部,繼而食指端按于寸部,無名指端按于尺部。並
據病者的體長,相應調整三指的間距,病者身材高大,指距就稍寬些,反
之,則稍密一些。
【移指】切脈時布指的方法之一。當寸、關、尺三部脈形有顯著不同時,就不能按
照平常指距平布,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移動指距,例如患者寸脈澀而尺脈
滑,或前小後大,布指時可將布于寸脈的食指後移,以便完整地摸到尺部
的脈形。
【二十八脈】較常見的二十八種脈象。通常指的是:浮、沉、遲、數、滑、澀、
虛、實、長、短、洪、微、緊、緩、弦、芤(音摳)、革、牢、濡、
弱、散、細、伏、動、促、結,代、大。二十八條經脈。《靈樞.
五十營》:「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指的是手足三
陰三陽十二條經脈,左右對稱,共二十四條,加上任脈、督脈各一,
以及左右的蹻脈,共計二十八條。
【浮脈】脈象的一種。脈來浮取即得,重按反覺減弱。主病在表,浮而有力是表實
,浮而無力是表虛。多見于感冒和某些急性熱病初期。此外,某些久病陽
氣虛損也可見浮大無力的脈。
【沉脈】脈象的一種。脈來輕取不應,重按始得。主病在裡。沉而有力是裡實,沉
而無力是裡虛。
【遲脈】脈象的一種。脈來遲慢,醫生的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脈搏不夠四次(相
當于每分鐘脈搏在 60 次以下)。多屬寒証,但也可因陽氣被實邪阻滯而
致。此外,久經鍛鍊的運動員,脈搏多遲緩有力,不屬病脈。
【數脈】脈象的一種。脈來急速,醫生的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脈搏五次以上(相
當于每分鐘脈搏在 90 次以上)。主熱証。數而有力為實熱,數而無力為
虛熱。
【滑脈】脈象的一種。脈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珠滾玉盤之狀。主痰飲、食滯、
實熱等証,又主妊娠。此外,健康人也可見滑利脈象。
【澀脈】脈象的一種。脈動往來不流利,虛細而遲,三五不調,如輕刀刮竹之狀。
多由血少傷精、津液虧損、氣滯血瘀所致。可見于貧血、心機能不全等。
【虛脈】脈象的一種。脈來浮大,軟而無力,失于充盈,有空虛之感。主虛証,如
氣虛,血虛、失血、脫水等。
【實脈】脈象的一種。脈來去俱盛,輕按重按均應指有力。主實証,多見于實熱內
結、停痰食積等。
【長脈】脈象的一種。脈波動的幅度長,過于本位,應指有盈餘之感。若脈長而和
緩,是中氣旺盛的健康脈象;若長而弦硬,按之有牽繩感,則屬邪正俱盛
的實証,見于實熱內結或熱盛風動等。
【短脈】脈象的一種。脈波動的幅度短,不及本位,應指在關部較明顯,而寸、尺
兩頭有不足之感。主氣病。短而有力為氣鬱、氣滯;短而無力為肺氣虛,
中氣不足。
【微脈】脈象的一種。脈來細小而軟,應指似有若無。由氣血虛衰所致。多見于休
克、虛脫、慢性虛弱病症等。
【洪脈】脈象的一種。脈來如波濤洶湧,來盛去衰。多屬熱邪亢盛若“虛勞”、失
血和泄瀉等病見此脈,說明病勢仍在發展。
【緊脈】脈象的一種。脈來緊張有力,應指繃急,如轉繩索。常見于寒邪外束或裏
寒獨盛,寒邪挾宿食,出現腹痛、關節疼痛等症。
【緩脈】脈象的一種。有正常和病態之分,若脈來和緩均勻,為正常人的脈象;若
脈來遲緩鬆懈為病脈,常見于濕邪致病及脾胃虛弱。
【弦脈】脈象的一種。脈體挺直而長,如按在緊張的琴弦上,有弦勁之感。多見于
高血壓、肝膽疾病及痛証、風証、痰飲、瘧疾等。
【芤脈】脈象的一種。芤,即蔥。脈來浮大而軟,按之中空如捻蔥管。多見於大失
血後。
【革脈】脈象的一種。脈來弦大,按之則空,見於亡血失精的証候。
【牢脈】脈象的一種。脈來實大弦長,浮取、中取不應,沉取始得,堅牢不移。多
見于陰寒積聚的病症,如癥瘕、痞塊、疝氣等。
【濡脈】脈象的一種。濡,就是軟的意思。脈來細軟而浮,輕按可觸知,重按反不
明顯。見于亡血傷陰或濕邪滯留。
【弱脈】脈象的一種。脈來軟弱而沉。見於氣血不足的虛弱病症。
【散脈】脈象的一種。脈來散而不聚,輕按有分散零亂之感,重按則觸不到脈動。
由氣血消亡、元氣耗散所致,見於疾病的垂危階段。
【細脈】脈象的一種。脈細如絲,但重按始終可以觸到。見于血虛、陰津虧損或“
陰損及陽”、血少氣衰的病症。
【伏脈】脈象的一種。脈來隱伏,重按著骨始得。可見於“厥証”、劇痛或邪氣內
閉的病症。
【動脈】脈象的一種。脈來滑數有力,應指跳突如豆,但搏動的部位較狹小,節
律不夠均勻。見於驚恐及疼痛的病症,亦可見於孕婦。全身經脈搏動應
手之處。
【促脈】脈象的一種。脈來急數而有不規則的間歇。多見於陽熱亢盛而兼有氣滯、
血瘀、停痰、食積及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等。
【結脈】脈象的一種。脈來遲緩而有不規則的間歇。常見於寒凝氣滯及疝氣、癥瘕
積聚或心血管系統的疾病等。
【代脈】脈象的一種。脈來緩弱而有規則的間歇,間歇時間較長。主臟氣衰微,多
見於心臟病(如風濕性心臟病)。此外,驚恐、跌仆重症及個別孕婦亦可
能出現代脈。
【大脈】脈象的一種。脈來大而滿指,波動幅度倍於平常。若大而有力為邪熱實証
;大而無力多為虛損、氣不內守之証。
【疾脈】脈象的一種。脈來異常急速,醫生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脈搏達七、八次
(相當於每分鐘脈搏達 120 ~ 140 次)。多因陽熱極盛、陰氣欲竭所致
。見於熱性病熱邪極盛的階段或如嚴重的結核病、心肌炎等。此外,孕婦
臨產時亦可見此脈象。
【脈合四時】脈象隨著四時氣候而相應變化的生理現象,或稱“脈應四時”。人體
在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時氣候變化的影響下,脈象有“春弦”
、“夏洪”、“秋毛”、“冬石”的相應改變。同時,身體各部脈搏
也有一些變化,春夏頸動脈的人迎脈稍強些,寸口脈稍弱些;秋冬人
迎脈稍弱些,寸口脈稍強些。因此,診脈時應當把這兩方面正常範圍
內的變化結合四時氣候加以考慮,但後者在診斷上現已較少應用。
【脈逆四時】由於身體不能適應四時氣候的變化,因而出現脈象不能隨著四時氣候
的改變而相應變化的病理現象。它的表現通常指兩方面:四時脈象
的太過、不及和相反,如春夏脈不稍見浮洪而反沉澀,秋冬脈不稍見
沉實而反浮洪等。身體各部脈搏的變化失常,如春夏人迎脈應當有
餘而反不足,寸口脈應當不足而反有餘;秋冬人迎脈應當不足而反有
餘,寸口脈應當有餘而反不足等。但這一變化在診斷上現已較少顧及
應用。
【春弦】指正常脈象在春季的變化。弦,形容脈勢有如弦線彈動,表示脈氣的流暢
而堅挺。春天陽氣上升,生發機能較旺,故脈象也表現出弦象。
【夏洪】又稱“夏鉤”。指正常脈象在夏季的變化。洪和鉤,象徵流量的洪大,形
容脈勢來盛去衰,脈波急升而緩降。因夏季陽氣旺盛,故脈氣也相應地洪
大一些。
【秋毛】指正常脈象在秋季的變化。“毛”,輕微之意。秋天陽氣從春夏的發越轉
向收斂,故脈象搏動的幅度也從洪盛相應地減弱而稍浮一些。
【冬石】指正常脈象在冬季的變化。“石”,沉重之意。冬寒時,陽氣潛藏,皮膚
緊束,故脈象相應地沉緊一些,以重指力切按,則脈體應指亦較有力。
【春應中規】語出《素問.脈要精微論》。“規”,古代校正圓形的工具。春應中
規,是用圓形來比喻春季脈象相應地圓滑流暢一些。
【夏應中矩】語出《素問.脈要精微論》。“矩”,古代校正方形的工具。夏應中
矩,是用方正而盛的矩形來比喻夏季脈象相應地洪盛一些
【秋應中衡】語出《素問.脈要精微論》。“衡”,古代測量平衡的器具。秋應中
衡,是用衡器來比喻秋季脈象相應地輕平虛浮一些。
【冬應中權】語出《素問.脈要精微論》。“權”,古代計重的器具。冬應中權,
是指冬季的脈象有如權具之下垂,相應地沉伏一些。
【胃、神、根】正常脈象的三個條件。脈勢和緩,往來從容,節律一致,是脈有胃
氣。神是脈來柔和有力。根,即根基,表現有二,一是沉取應指;
二是寸、關、尺三部脈相應。胃、神、根都是健康的脈象所具備的
,在病脈中,亦以它們的存在與否來判別疾病的吉凶。但在切脈的
過程中,胃、神、根三者實際上是不能截然分割的,一般都以脈搏
從容和緩、節律一致、柔和有力作為這三者總的表現,說明人體胃
氣尚充,正能勝邪。
【脈無胃氣】脈象失去從容和緩及正常的節律,表現出弦勁繃急、堅硬搏手或虛浮
無力、雜亂不勻等,表示胃氣將絕,五臟真氣敗露,生命重危。如肝
臟真氣敗露時,脈弦勁如按于刀鋒上.稱為“但弦無胃”。又如脾臟
真氣敗露時,脈的間歇如屋漏水點滴而下,良久一次,稱為“但代無
胃”。這些都屬真臟脈,參見“真臟脈”條。
【五脈】指五臟的脈象。即:肝脈弦,心脈洪,脾脈緩,肺脈浮,腎脈沉。一般來
說,五臟功能正常,胃氣充足,就呈和緩均勻的脈,而弦、洪、浮、沉都
不明顯。當某一脈單獨出現時,表示該臟有病變,脈愈顯露,病也愈重。
【五決】《素問.五臟生成篇》:「所謂五決者,五脈也。」意指診察疾病時,可
結合五臟脈象的變化,來判斷病情的輕重和預後的吉凶。
【真臟脈】五臟真氣敗露的脈象。五臟的病發展到嚴重階段時,由於該臟精氣衰竭
,胃氣將絕,而各顯現出特別的脈象,但均沒有“胃、神、根”的脈氣
,尤其沒有從容和緩之象。其中,肝的真臟脈弦硬勁急,脈體的緊張度
很高,切按下去像觸刀刃般繃緊;心的真臟脈堅硬而搏手;肺的真臟脈
大而空虛;腎的真臟脈是搏手若轉索欲斷或如以指彈石般的堅實;脾的
真臟脈是軟弱無力,快慢不勻(《素問.玉機真臟論》)。真臟脈的出
現對診斷某些慢性病的預後具有一定臨床意義,但由於中西醫對臟腑的
概念有所不同,臨症分析時,不宜生搬硬套。
【七怪脈】指生命垂危時出現的七種異常脈象。即:“雀啄脈”、“屋漏脈”、“
彈石脈”、“解索脈”、“魚翔脈”、“蝦游脈” 和“釜沸脈”等,此
外還有加上“偃刀脈”、“轉豆脈”和“麻促脈”三種,合稱為“十怪
脈”。這些脈象都是反映臟氣將絕、胃氣枯竭的危重証候。
【雀啄脈】七怪脈的一種。脈象急數,節律不調,止而復作,如雀啄食之狀。
【屋漏脈】七怪脈的一種。脈搏很久才跳動一次,且間歇時間不勻.如屋漏滴水之
狀。
【彈石脈】七怪脈的一種。脈象沉實,有如用指彈石的感覺。
【解索脈】七怪脈的一種。脈象忽疏忽密,節律紊亂如解索之狀。
【魚翔脈】七怪脈的一種。脈搏似有似無,如魚翔之狀。
【蝦游脈】七怪脈的一種。脈跳時隱隱約約,去時一躍而消逝,如蝦游之狀。
【釜沸脈】七怪脈的一種,脈象浮數之極,有出無入,如鍋中水沸,絕無根腳。
【偃刀脈】十怪脈的一種。“偃刀”,即仰起的刀,口銳而背厚。形容脈象弦細而
緊急,有如用手摸在刀刃上的感覺。
【轉豆脈】十怪脈的一種,又稱為“轉丸脈”。脈來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轉之狀

【麻促脈】十怪脈的一種。脈搏急促而零亂。
【六陽脈】一種生理特異的脈象。平素兩手寸、關、尺各部的脈象均較洪大,但無
病態,故不屬病理性脈象。
【六陰脈】一種生理特異的脈象。平素兩手寸、關,尺各部的脈象均較細弱,但無
病態,故不屬病理性脈象。
【脈靜】脈搏和緩平靜,是與“脈躁”相對而言的。表示疾病好轉或不會惡化。例
如患者雖然有“太陽病”的發熱,惡寒、頭痛等症,但脈搏仍然和緩平靜
,不見弦數,說明病邪輕,不會深入發展。
【脈躁】指患病過程中,脈象變得比原來急數躁動。一般表示邪氣內傳,病情向壞
的方向發展。
【六變】指急、緩、大、小、滑,濇六種脈象的病理變化。《靈樞.邪氣臟腑病
形篇》:「病之六變者,....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
者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濇者多血少氣,微有寒。」這裏六者
均指脈搏的形象,并非指快慢。急,即弦緊,多見於外感寒邪;緩,脈波
縱緩而長,主氣盛或實熱;大,即浮大,主陽盛陰虛,故說多氣少血;小
,即細脈,主氣血俱虛;滑,即流暢滑利,屬陽氣旺盛的健康脈象,亦見
於熱病;濇,脈來艱濇,主血瘀,因氣虛不運,或寒邪阻滯氣血所致。
指“八綱”中的表、裡、虛.實、寒、熱。
【五邪脈】指“五邪”致病所出現的脈象,古代用以說明五臟間的病理變化,今較
少應用。例如:肝脈應弦細而長,若肝病出現浮濇而短的脈象,是肺乘
肝,為賊邪脈,表示病情險惡;若肝病出現洪大而散的脈象,是心乘肝
,為實邪脈,病可治;若肝病出現沉濇而滑的脈象,是腎乘肝,為虛邪
脈,雖病易治;若肝病出現大和緩的脈象,是脾乘肝,為微邪脈,預後
較好。
【參伍不調】指脈搏跳動節律不調,往來艱濇。
【乍疏乍數】脈搏節律不勻,散亂無序或時慢時快,屬“怪脈”的脈形。見於氣血
即將消亡,病屬垂危。
【脈懸絕】指與正常脈相差懸殊的脈象。如此正常脈快三、四倍,或只及正常脈的
一半或更少,都是稱脈懸絕。主病重。
【陰絕】脈搏只現於尺部,而寸,關兩處不能察覺到脈動的一種脈象。《傷寒論.
平脈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成無己認為是“陰陽偏絕”所致
。“陰絕”有陰氣偏絕、隔絕的意思。
【陽絕】脈搏只在寸口的寸部出現,而關、尺兩處不能察覺到脈動的一種脈象。《
傷寒論.平脈法》:「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成無己認為是“陰陽偏
絕”所致。陽絕有陽只偏絕、隔絕的意思。
【陰搏陽別】脈象的一種。陰指尺脈,陽指寸脈。尺脈搏動顯著地滑於寸脈,稱陰
搏陽別。多見於妊娠。
【離經脈】指某些過快或過慢的脈。《難經》把脈搏與正常呼吸比率多於六(相
當於每分鐘超過 108 次)及少於二(相當於每分鐘不足 36 次的稱“離
經脈”。孕婦分娩期間脈搏加速,亦稱離經脈。
【脈陰陽俱緊】語出《傷寒論》。指寸部和尺部脈俱現緊象。寸脈屬陽,尺脈屬陰
,兩部脈俱緊,即浮緊之脈。見於外感寒邪,腠理密而無汗,表氣
閉而不宣,是表實的見証。
【脈陰陽俱浮】語出《傷寒論》。指寸部和尺部俱現浮象。寸脈屬陽,尺脈屬陰,
兩部脈俱浮,即浮洪脈。見於風溫病外熱已盛,而誤用辛溫發汗,
津液受傷,致使熱邪內外充斥。
【脈暴出】原為微細欲絕之脈,一旦驟然暴露,此為“陰陽離決”的現象,見於病
情危重之際。
【格陽關陰】因陰陽失調而致的一種極度充盈的脈象。人迎脈(兩側頸動脈)搏
動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稱為“格陽”,是由於氣血盈溢於三陽經,
與三陰經格拒,失去彼此協調的結果。寸口脈(兩側橈動脈)搏動較
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稱為“關陰”,是氣血盈溢於三陰經,與三陽經
隔絕,失去彼此協調的結果。當上述兩種脈同時出現,則為格陽關陰
,屬病變嚴重。如《素問.六節臟象論》:「人迎....四盛以上為格
陽。寸囗....四盛以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
上下不通的病症。參見“關格”條。
【診胸腹】切診內容之一。切按病者的胸腹部,以了解病痛的部位、範圍大小、冷
熱、硬度及喜按、拒按的性質等;也是對痞滿、積液和癥瘕積聚(包塊
)等一類病變的檢查方法。
【診虛里】切診中,診胸腹內容之一。虛里即心尖搏動部位,是胃的大絡。因人以
胃氣為本,虛里又是宗氣所會聚的地方,診虛里的動勢,有助於探察胃
氣和宗氣的盛衰,正常情況下,虛里之動,當按之應手,動而不緊、緩
而不急。若按之動態微弱為不足,是宗氣內虛;如果動而應衣為太過,
是宗氣外泄;若搏動特快,多為胸腹積熱,邪氣亢盛或正氣衰,虛陽外
脫;若跳動停止,則宗氣已絕,病居危篤。
【宗氣泄】即宗氣外泄,其表現為氣喘,虛里穴(心尖搏動處)跳動太過,動而應
衣等,多伴有痰瘀或心陽不足的見証。常見於心功能不全的疾病。
【診尺膚】兩手肘關節(尺澤穴)下至寸口處的皮膚,稱為“尺膚”。診察尺膚,
為古代切診的內容之一,包括診察該肌膚的潤澤、粗糙、冷熱等情況,
結合全身症狀、脈象等以測知病情。這一診法現已少應用。
【四診合參】辨証過程中,把望,聞、問、切四診所得的有關病史症狀、形色和脈
象等材料進行全面的分析綜合,以防止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便判所疾
病的標本緩急,正確指導治療。參見“色脈合參”、“脈証合參”各
條。
【色脈合參】在辨証過程中,把脈象和病色的變化互相參照,進行分析綜合、推斷
病情的方法。一般來說,色脈表現一致為順,色脈表現不一致為逆。
例如:患者面赤唇紅、舌紅苔黃等,都是熱邪盛的病色,若出現洪數
或滑數的脈象(陽脈或實脈)就是色脈一致,說明邪氣雖盛,正氣尚
足,故為順証,預後較好;若見上述病色而脈細數(脈虛),色脈就
不一致,說明邪盛正虛,熱傷陰津,或邪已內陷,故為逆証,預後較
差。又如數脈為熱,赤色亦為熱。當脈數而面色蒼白,或面色潮紅而
脈象微弱,都是色脈相反的逆証,亦預示病情凶險。
【脈症合參】在辨證過程中,把脈象和証候互相參照,進行分析綜合、推斷病情的
方法。一般來說,脈証一致為順,脈証相反為逆。例如外感証(陽証
)見浮脈(陽脈)、脾虛證(陰証)見緩弱的脈(陰脈)等,就是脈
証一致,它們的辨証論治也較簡單,預後也較好。但當外感証見細脈
(陰脈);就是脈証相逆,說明表實裏虛,是邪盛而正氣不足,病理
上錯綜複雜,預後也相對差些。在脈証相逆,病理變化複雜的情況下
,辨証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確定治療上的標本緩急,故臨床上
常有“舍証從脈”和“舍脈從証”的情況。
【舍脈從証】指在辨証過程中,當脈証表現不一致時,經過分析,以臨床症狀作為
審定病機、確定治療方案的依據時,稱為“舍脈從証”。較多用於一
些急性病病情複雜時。例如:患者高熱神昏,但脈濡緩,証屬邪熱內
閉,由於病勢急驟或被邪氣阻遏,故脈象未能反映熱邪內閉的本質因
此當從臨床表現,急用清營透熱法。
【舍証從脈】指在辨証過程中,當脈証表現不一致時,經過分析,以脈象作為審定
病機、確定治療方案的依據時,稱為“舍証從脈”。較多用於一些慢
性病病情複雜時。例如:大咯血的患者,血雖止但脈不呈細弱的虛象
,而反現滑數,滑數之脈,主內有熱邪,勢必迫血妄行而再度出血,
故症狀好轉只是暫時的現象,應據脈而確定瀉火寧血的治則。

■二、辨 證

【八綱辨証】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者,稱為“八綱”。在臨床上,
運用這八個綱進行辨証,叫“八綱辨証”。各種疾病出現的症狀雖然
錯綜複雜,都可用八綱進行分析、歸納,以探求疾病的屬性,病變的
部位、病勢的輕重,個體反應的強弱,從而作出判斷,為臨床診斷和
施治提供依據。陰陽是指疾病的類別,表裏是指病變部位的深淺,寒
熱是指疾病的性質,虛實是指邪正的消長盛衰。其中陰陽兩綱是八綱
中的總綱,具有統領其它六綱(又稱“六變”)的意義。表、熱、實
屬陽;裏、虛、寒屬陰。陰陽、表裏、寒熱、虛實這四對矛盾,是相
對的,又是互相密切聯繫的。例如表証,就有表寒、表熱、表虛、表
實之分,還有表寒裡熱、表熱裡寒、表虛裡實、表實裡虛等錯綜複雜
的關係。其它寒証、熱証、虛証、實証也是如此。在一定的條件下,
這四對矛盾的變方,可以向對方互相轉化,如由表及裡,由裡出表,
寒証化熱,熱証化寒,由陽及陰,由陰轉陽等等。參閱有關各條。
【陽証】對一般疾病的臨床辨証,按陰陽屬性歸類,分“陽証”與“陰証”。凡屬
急性的、動的、強實的、興奮的、功能亢進的、代謝增高的、進行性的、
向外(表)的、向上的証候,都屬於陽証,如面色潮紅或通紅,身熱喜涼
,狂躁不安,口唇燥裂,煩渴引飲,語聲壯厲,煩躁多言,呼吸氣粗,大
便秘結或臭穢,腹痛拒按,小便短赤,脈象浮、洪、數、滑、實、有力,
舌質紅絳,舌苔黃燥.甚或芒刺等等。八綱中的表証、熱証、實証,都相
對地屬於陽証的範圍。
【陰証】對一般疾病的臨床辨証,按陰陽屬性歸類,分“陰証”與“陽証”。凡屬
於慢性的、虛弱的、靜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謝減退的、退行性的
、向內(裏)的証候,都屬於陰証,如面色蒼白或暗淡,身重踡臥,肢冷
倦怠,語聲低微,靜而少言,呼吸微弱,氣短,飲食減少,口淡無味,不
煩不渴,或喜熱飲,大便腥躁,小便清長或短少,腹痛喜按,脈象沉、細
、遲、無力,舌質淡而胖嫩、舌苔潤滑等等。八綱中的寒証、虛証、裏証
,都相對地屬於陰証的範圍。
【陽虛】指陽氣不足。臨床表現有面色[白光]白,手足不溫,容易出汗,大便稀爛
,小便清白,唇色淡,口淡無味,舌質淡,苔白潤,脈虛弱等。
(按:[白光] 為一個字)
【陰虛】指陰液不足。臨床表現有“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唇紅口乾,舌質嫩
紅或絳乾無苔,大便燥結,小便黃短,脈細數等。
【亡陰】由於高熱、出汗過多、大量吐瀉等,耗損陰液所出現的一種病理反應。主
要表現為身熱、汗多、煩躁不安、口渴而喜冷飲、呼吸氣粗.四肢溫暖、
唇舌乾紅、脈虛數等。
【亡陽】由於大汗不止,或吐瀉過劇,或其它原因耗傷陽氣,以致陽氣突然衰竭,
出現大汗淋漓,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蒼白,
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唇舌淡潤,甚則口唇青紫,脈微欲絕或浮數而空等
,類於休克現象。
亡陽大多是亡陰的進一步發展,陰液如耗損過度,接看陽氣也可隨之亡脫
。在這同一疾病的兩個階段中,應特別注意辨証。
【傷陰】一般是指溫熱病後期肝、腎真陰受傷。主要表現有低熱,手足心灼熱,神
倦,消瘦,口乾舌燥,或見咽痛,耳聾,顴紅,舌乾絳,脈細數無力等。
【傷津】是津液受傷的意思。一般是指肺胃的津液。熱性病的過程中,由於邪熱熾
盛,往往容易耗傷肺、胃的津液而出現燥熱症狀。如肺津受傷,則見乾咳
無痰,或痰帶血絲,鼻燥咽乾,喉痛;胃津受傷則見口燥咽乾,煩躁,渴
飲不止。如因誤汗、誤吐、誤下或消渴病等耗傷津液,一時出現小便不利
或大便難,《傷寒論》稱之為“亡津液”。
【傷陽】是陽氣受傷的意思。可見於各種急、慢性疾病的過程中,如寒邪“直中三
陰”,或溫熱病過用寒涼藥物,或因發汗,瀉下過多,或熱病的末期,或
水濕的停留,都會損傷陽氣,出現“陽虛”証候。此外,情志刺激過度,
也會耗傷陽氣,如暴喜過度、心神浮越,陽氣易於耗散,出現心悸,怔忡
,精神恍惚、失眠等症。
【陽黃】黃疸兩大類型之一。多屬急性,其症狀:初起或有寒熱,面目皮膚黃色鮮
明,伴有口乾口苦,胸悶泛惡,腹滿便秘,小便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
弦數等症,多見於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鉤端螺旋體病等。
【陰黃】黃疸兩大類型之一。多屬慢性,其症狀:皮膚黃色晦暗,低熱或無熱,伴
有神疲身倦,胃納差,大便不實,小便淡黃,舌質淡苔白滑,脈弦緩或沉
細等見症。多見於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肝硬化等病。
【陽証似陰】熱性病發展到極期,有時會出現一種假象,即疾病的本質是陽症,但
表現的現象(症狀)又很像陰症。具體症狀參見“真熱假寒”條。
【陰証似陽】虛寒性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有時出現一種假象,即疾病的本質是
陰証,但表現的現象(症狀)很像陽症。具體症狀參見“真寒假熱”
條。
【表裏】表和裏,是辨別疾病的內外,病勢的深淺和病情的輕重等的兩個綱領。以
內外來分,人體的皮毛、經絡為外,屬表;臟腑為內,屬裏。例如外感溫
熱病,邪在衛分,屬表,病勢較淺、較輕;若深入氣分或營、血,則屬裏
,病勢較重、較深。辨別表証和裏証不但要從病變部位來劃分,更重要的
是從証候的特點,如寒熱、臟腑症狀、舌苔、脈象等加以區別。
表裏是相對的,它們之間又是互相聯繫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並與寒、熱.虛、實錯雜出現。
【表邪】指在表的邪氣,多屬外感表証。
【表証】指在淺表的病症。六淫邪氣侵入人體,首先侵犯皮膚,經絡,或從口鼻入
侵肺衛,出現惡寒、發熱、頭痛、身痛、四肢酸痛、鼻塞或咳嗽。脈浮,
舌苔薄白等症狀,其中又以惡寒(或惡風)、脈浮為特徵。但表証還有“
表寒”、“表熱”、“表虛”、“表實”的區別,詳見各條。
表証多見於感冒、流行性感冒和各種急性傳染病的前驅期或初期。
【裏証】指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影響臟腑、血脈或骨髓等而引起的証侯。包括兩
方面:外感病表邪內傳入裏(傳入氣分、營分、血分),病及臟腑,出
現高熱或潮熱、神昏、煩躁、口渴、腹脹或痛、大便秘結或泄瀉、小便短
赤或不利、舌苔黃乾、脈沉數等症狀。多見於急性熱病的中期和極期。
內臟病變,這是與外感相對而言,如肝病的眩暈、脅痛;心病的心悸、氣
促;脾病的腹脹、泄瀉;肺病的咳嗽、氣喘等。
【表寒】表証的一種類型。指感受風寒後,出現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頸強、骨
節煩疼、舌苔薄白,脈浮緊等症狀。
【表熱】表証的一種類型。指感受風熱後而出現發熱、惡風、頭疼、有汗或無汗、
口渴,舌苔薄白或微黃或舌尖紅、脈浮數等症狀。
【表虛】表証的一種類型。指衛外的陽氣不足,腠理不固而出現的症候。其表現除
有表証症狀外,以自汗或汗出惡風、脈浮緩無力為特點。
【表實】表証的一種類型。指外邪侵入後,陽氣集於肌表、邪正相爭、腠理密閉所
出現的症候。其表現除有表証症狀外,以無汗,頭痛、身痛、脈浮有力為
特點。
【裏寒】即臟腑的寒症,多因陽氣不足,或外寒傳裏所致。主要病狀有畏寒肢冷、
面色蒼白、腰膝酸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長、脈沉遲或微細、舌質淡苔白
潤等。
【裏熱】一般是指胃腸實熱、肺胃實熱或肝膽鬱熱而言。主要病狀是高熱、不惡寒
反惡熱、口渴引飲、煩躁、或心煩口苦、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脈洪數
或弦數有力等。
【裏虛】即臟腑氣血不足,機能衰退的証候。參見有關各條。
【裏實】或稱“內實”。指外邪化熱入裏,結於胃腸,出現壯熱、煩渴、腹痛、
便秘等腑實証候。泛指人體內部機能障礙引起氣血鬱結、停痰、食積、
蟲積等。
【裏結】指大便秘結。有熱結、寒結之分。熱結是由於胃腸積熱,或熱邪侵犯胃腸
,使胃腸津液消耗,引起大便燥結不通;寒結是由於陰寒結聚胃腸,而致
傳導功能減弱,引起大便秘結不通。熱結多兼見發熱,午後熱高,時有譫
語,腹痛(或壓痛),舌苔黃燥,脈沉有力等。寒結多呈神疲氣弱,雖有
便意,但難於排出,食欲不振,四肢不溫,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遲無
力等。
【表寒裏熱】表裏寒熱錯雜的一種表現。患者本有內熱而又感受風寒,或外邪傳裏
化熱而表寒未解。表現為既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或氣喘
、脈浮緊等表寒証,又有煩躁、口渴、尿黃、便結等裏熱証。
【表熱裏寒】表裏寒熱錯雜的一種表現。患者平素脾胃虛寒,又感風熱,或因外邪
未解而過服寒涼而致脾胃陽氣不足。表現為既有發熱、頭痛、惡風等
表熱症。又同時出現大便溏泄、小便清長、肢冷、不渴等裏寒証。
【表虛裏實】表裏虛實錯雜的一種表現。有因患者平素衛氣不足,感邪後邪熱內結
而致;或因表証治療失當而致。表現為既有惡風、汗出、身熱等表虛
証,又見腹痛、便秘等裏實証。
【表實裏虛】是邪實正虛的一種表現。患者平素中氣不足,感受寒邪後既有惡寒、
發熱、無汗等表實証,又見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脈沉等裏虛証。
【表裏俱寒】即內外俱寒,是表裏同病的一種表現。外感寒邪,又內傷生冷寒滯之
品,或平素脾胃虛寒又外感風寒。表現為既出現惡寒無汗,頭痛身痛
等表寒証,又出現腹痛泄瀉,四肢厥冷等裏寒証。
【表裏俱熱】即內外俱熱,是表裏同病的一種表現。患者本有內熱,又感受溫邪,
除有表熱証外,發病即見面赤頭痛、惡熱口渴,咽乾舌燥、甚至心煩
譫語等裏熱証。
【表裏同病】指患者既有惡寒、發熱、頭痛等表証,同時又有胸滿不舒、腹痛腹
瀉等裏証。指表裏出現同一類性質的病(病氣相同),如“表裏俱
寒”、“表裏俱熱”等。
【由表入裏】指表証未解,病勢向內發展。區別點是:在表則見惡風惡寒,入裏則
不惡寒而反惡熱;在表多不渴,舌苔薄白,入裏多煩渴,舌苔黃燥。
【熱邪傳裏】指溫熱之邪不從外解而向裏傳,或風寒濕燥等外邪在一定的條件下化
熱入裏。其特點是:惡風、惡寒等表証消失而出現裏熱証症狀,如高
熱目赤、胸中煩悶,口渴引飲、煩躁、甚則譫語、大便秘結、小便短
赤、舌紅苔黃、脈數等。
【表邪內陷】指由於邪盛正虛或治療失當,在表的邪氣陷入於裏的病變。如溫邪從
衛分“逆傳心包”,傷寒太陽病誤下而見,“結胸証”等均是。
【表解裏未和】傷寒病的表証已經消失,在裏還有水飲、痰涎、食滯、瘀血等沒
有消除。表証已經解除,而虧損的陰液還沒有恢復。
【半表半裏】指病變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裏,而介於表裏之間。例如少陽病,在
三陽來說,已離開太陽之表,但又未入陽明之裏,出現寒熱往來,胸
脅苦滿、心煩作嘔、不欲飲食、口苦,咽乾、目眩、脈弦等,稱為半
表半裏証。
【由裏出表】指病邪從裏透達於肌表。主要表現為先有內熱煩躁、咳逆胸悶等裏症
,繼而發熱汗出、皮膚瘀疹逐漸透露,煩躁減輕,顯示病邪由裏出表
的趨勢,為病情趨勢好轉的徵象。
【寒熱】八綱中鑒別疾病屬性的兩個綱領。“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實質
上寒熱是陰陽偏盛偏衰的具體表現。它們的具體症狀,可參閱“寒証”、
“熱証”各條。辨別疾病的屬寒、屬熱,對確定治療有看重大的意義。治
法上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是立法處方用藥的重要依據。寒與
熱是相對的,但它們之間又是互相聯繫的,有時可以呈現真寒假熱、真熱
假寒或寒熱錯雜等情況,臨証必須注意辨別。是惡寒發熱症狀的簡稱。
【寒証】是由寒邪引起,或因陽氣衰弱,陰氣過盛而導致身體機能與代謝活動衰退
,抵抗力減弱而出現寒的証候,如體溫不足,面色蒼白,精神萎頓,踡臥
,喜溫怕冷,脘腹冷痛,得熱則減,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大便溏薄,小便
清長,舌質淡苔白滑,脈沉遲等。多見于慢性、機能衰退性的疾病。
【熱症】是由熱邪引起而致陽氣亢盛(正氣抗邪,反應強盛),出現一系列熱的證
候,如身熱,煩躁,面目紅赤,不惡寒反惡熱,口乾、咽燥;渴喜冷飲,
唇紅而乾,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乾黃或乾黑,脈數等。多見于
感染性疾病,以及身體機能代謝活動過度亢盛(陽盛)所產生的疾病。
【真寒假熱】是陰證似陽的一種症狀。病本屬寒証,因寒到了極點,出現身熱,面
色浮紅、口渴.手足躁擾不寧、脈洪大等假熱現象。假熱的辨証要點
是:患者身雖熟,但喜用衣被覆蓋;口雖渴而飲不多;手足雖躁擾,
但神志安靜;苔雖黑但滑潤;脈雖洪大,但按之無力。實質上這些都
是虛陽外露的一種假象。參閱“陰盛格陽”條。
【真熱假寒】是陽証似陰的一種症狀。病本屬熱証,因熱到極點,出現手足冰冷、
脈細等假寒症狀。假寒的辨証要點是:患者雖惡寒,但不欲蓋衣被;
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熱;並出現煩渴、咽乾、口臭、舌苔黃乾、小便
黃、大便臭穢或秘結、腹部脹痛、脈細而按之有力等症狀。實質上這
些都是熱的證候。參閱“陽盛格陰”條。
【上寒下熱】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寒症,下部表現為熱性的證候。可
見于病因上的寒熱錯雜而致。如熱邪發于下,而見腹脹,便秘、小便
赤澀等症;寒邪感于上,而見惡寒,噁心嘔吐,舌苔白等症。也可由
于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所致,如上有痰飲喘咳的寒證,下有小便淋
瀝疼痛的熱證。
【上熱下寒】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証候。
是由病因上的寒熱錯雜、病理上的陰陽之氣不能協調,使陽盛于上,
陰盛于下而致。例如外感病誤用攻下,引起大瀉不止,津液耗傷,致
使熱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邪盛于下則大便溏泄四
肢冷、脈沉遲等。指腎陽虛,陰寒盛于下,火不歸原而虛陽上越,
此仍屬真寒假熱的虛寒證。
【假寒】指病因和病理均屬熱而反表現出寒的假象,參閱“真熱假寒”條。
【假熱】指病因和病理均屬寒而反表現出熱的假象,參閱“真寒假熱”條。
【浮熱】指陰寒盛于內,虛陽浮于外的“真寒假熱”。指外感初期的表熱。
【邪熱】病因:即“熱邪”。症狀:指外邪引起的發熱。
【虛實】虛和實,是指人體抵抗力的強弱和病邪的盛衰,也就是機體內正氣與病邪
之間鬥爭的表現。虛指人體的正氣不足,抵抗力減弱;實指致病的邪氣盛
和邪正鬥爭劇烈。凡病者體質強,病理變化表現有餘的是實;病者體質弱
,病理變化表現為不足的是虛。虛實是相對的,可以互為轉化,或相互錯
雜而出現,如在某些病程較長,病情複雜的病變中,往往有病邪久留, 損
傷正氣,由實轉虛的;也有正氣本虛,無力驅邪而致痰、食、水、血等瘀
結而成虛實交錯的。因而有虛實錯雜和虛實真假的差異,病機不同,應詳
細辨別。
【虛證】是指人體正氣不足,機體抗邪能力減低,生理機能減退的證候,其表現為
:面色蒼白,精神不足,身疲乏力,心悸氣短,自汗盜汗,舌嫩無苔,脈
虛無力等。
【實證】是指病邪亢盛,正氣與邪氣對抗的反應激烈;或人體內部機能障礙引起的
氣血鬱結、水飲、停痰、食積等。這些多屬實證。所謂“邪氣盛則實”。
如急性熱病高熱、口渴、煩躁、譫語、腹滿痛而拒按、便秘、小便短赤、
舌質蒼老、苔黃乾燥、脈實有力等,屬實證。
【上實下虛】指邪氣實于上、正氣虛于下的證候。上和下是相對而言。如脾胃虛
弱、中氣不足而復感寒邪,一方面有腹痛、大便溏、肢冷等下虛証;
另一方面因寒邪外束肺衛,也可出現惡寒、頭項痛、喘咳等相對屬于
上的表實証。通常指肝腎不足,陰虛于下,陽亢于上,又稱“上盛
下虛”。一方面出現腰膝酸軟無力、遺精等下虛証,另方面又出現脅
痛、頭眩、頭痛、目赤、煩躁易怒等肝陽上亢的証候。
【上虛下實】指正氣虛于上,邪氣實于下的証候。如病人原有怔忡証,心悸無寧時
,多由心血虛損而致,屬于上虛;但又感染濕熱痢疾,腹痛,大便下
赤白,一日多次,苔黃膩,這是邪氣實于下。因為上虛,所以治療時
不能一意攻伐。
【虛中夾實】指虛弱的病中又夾有實証,但以虛為主。例如婦女“乾血癆”病,一
方面有消瘦、肌膚乾枯粗糙、手足心煩熱、不思飲食等虛弱証;另一
方面又夾有閉經、舌質紫暗而邊緣有瘀點、脈沉弦等血瘀實証。
【實中夾虛】指實邪結聚的病証中夾有虛証,多屬邪盛正虛。例如,久患臌脹病,
症狀常表現為腹脹大而實,靜脈怒張,面色蒼黃而晦暗,形瘦肢腫,
飲食即脹,二便不利,舌質暗紅起刺,苔黃乾燥,脈緩弱或沉細弦數
等,這是在氣血鬱結的實証中又出現脾腎不足的虛象。
【真虛假實】虛弱的病發展至嚴重階段時,反而出現類似強盛的假象,這種情況,
又稱為“至虛有盛候”。例如嚴重貧血會出現高熱,脈洪大,好像陽
明實熱証,但脈雖洪大,重按卻如蔥管 -- 芤脈,舌質淡白或嫩紅,
而無老黃苔,是其鑒別。因此辨別虛實的真假時,要注意結合脈象和
舌象、體質和病史等進行全面分析。
【真實假虛】實邪結聚的病,反而出現類似虛弱的假象。這種情況,又稱為“大實
如贏狀”。例如“熱厥”証,熱邪鬱結愈深,四肢厥冷就愈明顯,脈
初按好像沉伏,但重按卻應指有力,舌質紅絳,或有焦黃苔,或見高
熱神昏譫語等。因此,辨別虛實的真假時,要注意結合脈象和舌象,
體質和病史等進行全面分析。但也有從實熱內閉而轉變為脫症的,臨
床上尤當細辨。
【虛喘】虛喘多是肺腎之虛,尤以腎不納氣為主。臨床表現有呼吸短促,動則喘甚
。肺虛者,每兼津液虧損,而見口渴,面色潮紅、煩熱,自汗、咽喉不利
、舌紅乾少苔或剝苔、脈細而弱,可見于晚期肺結核等。腎虛者,有偏于
陰虛或陽虛之別,偏于陰虛者,證治與上述類同;偏于陽虛者,多見惡寒
、肢冷和由下而上的水腫、舌質淡,脈沉弱,多見于各種心機能不全的病
變。
【實喘】喘是呼吸急促的症狀,按病因病理和證型而有實喘和虛喘之分。實喘因邪
氣壅盛于肺,證候以痰為主,常有外感風寒或燥邪所誘發。風寒型者,胸
滿喘咳,頭痛惡寒,痰稀薄,口不渴,舌苔白膩,脈浮滑,此型多見于支
氣管喘息症;燥熱型者,喘而煩熱、咽痛口渴、咳嗽胸痛、咯黃稠痰、舌
苔黃、脈數,此型多見於大葉性肺炎等。
【虛火】是指真陰虧損,引起的熱性病症。傷陰症狀明顯,臨床表現有低熱,或午
後潮熱,手足心灼熱,口乾、盜汗,唇舌嫩紅或絳,脈虛數等。
【實火】指火邪極盛引起的實證,熱證,多見肝、膽、胃腸實熱的症狀。例如高熱
、口乾渴、煩躁、脅痛、腹痛拒按、便秘、頭痛、口苦、舌苔厚黃.乾燥
或起芒刺、脈滑數有力等。
【虛熱】由于陰陽氣血的不足而引起的發熱,并分別有“陰虛”、“陽虛”、“氣
虛”和“血虛”的證候。
【實熱】外邪入侵體內,化熱入裏,邪氣盛而正氣尚足,邪正相爭引起的發熱,表
現為高熱,煩渴,大便秘結,舌苔黃。脈洪數或滑數等。多見于感染性熱
病的高熱期。
【虛寒】指正氣既虛而有寒的證候。表現為不欲飲食,口淡,吐涎沫,氣短,大便
稀薄,或瀉下未消化的食物,舌淡白,脈細微等。
【實寒】指正氣不虛而寒邪結滯于內的病症。表現為口中和,舌苔白,四肢冷,小
便清,腹痛,大便秘,脈沉弦等症。
【五虛】語出《素問.玉機真臟論》。指脈來細弱、膚冷、氣少、泄瀉而小便清利
、飲食不入等五臟俱虛的嚴重證候。這種情況經治療後,若能進食、腹瀉
止,是胃氣恢復的現象,為病情轉危為安的標誌。
【五實】語出《素問.玉機真臟論》。指脈來洪盛.皮膚灼熱,腹脹、大小便不通
、精神昏亂等五臟均有實熱的嚴重證候。這種情況經治療後,若有汗出、
二便通暢,是邪氣有出路的現象,為病情轉危為安的標誌。
【閉】指疾病急劇變化過程中,正氣不支,邪氣內陷,出現臟腑功能閉塞不通的病
理。多因邪熱、痰濁等病邪閉阻于內,故又稱“內閉”。見于中風,溫熱病
熱入營血階段,均屬中樞神經系統病變。這種病變的綜合表現,稱為“閉証
”,即:神志昏迷,牙關緊閉,兩手握拳,痰涎壅盛、脈弦急或洪數等。其
中兼有熱象的為“陽閉”;兼有寒象的為“陰閉”。
【脫】指疾病過程中,陰、陽、氣、血大量耗損而致生命垂危的病埋。它的綜合表
現,稱為“脫證”。主要症狀有: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開目合,手撒尿
遺,脈微細欲絕等。由于病因病理和症狀均以精氣向外而泄為特點,故又稱
“外脫”。在嚴重的腦血管病變(中風等)時,又常以“內閉”和“外脫”
為辨證分型的基礎。但脫症包括的疾病很多,臨床上一般把中風、大汗、大
瀉、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氣急驟耗損導致陰陽離決者,稱為“暴脫”,休
克基本上可包括在此範圍內;若因久病元氣虛弱,精氣逐漸消亡所引起的,
則稱“虛脫”,心、肺、肝、腎等的功能衰竭基本上可包括在此範圍內。
【六經辨證】外感病(多見發熱)辨證方法之一。六經就是太陽、陽明、少陽、太
陰、少陰、厥陰,是外感病過程中所出現的六種證候分類名稱。又稱
為“六經病”。外感病的初期階段,出現惡寒、發熱、頭痛、脈浮的
,稱為“太陽病”。當病邪向內發展,由表寒證轉變為裡熱證,出現
身熱,不惡寒反惡熱的,稱為“陽明病”。若發熱時不惡寒,惡寒時
不發熱,惡寒和發熱交替出現,而且有口苦、咽乾等症狀的,稱為“
少陽病”。以上三種類型稱為“三陽病”。三陽病的性質屬陽、屬熱
。病邪向內發展的另一種病理轉變是走由陽證、熱證轉變為陰證、寒
證,出現腹滿、嘔吐、泄瀉的,稱為“太陰病”。出現神倦、脈微細
、惡寒肢冷的,稱為“少陰病”。病情比較複雜,寒熱交錯出現的,
稱為“厥陰病”。以上各類型稱為“三陰病”。三陰病的性質屬陰、
屬寒。故一般不發熱。六經病是東漢張仲景在(素問)六經的基礎上
,結合傷寒病傳變情況總結出來的六個辨證綱領。它又是外感熱病過
程某個階段呈現的綜合症狀,而不是一種獨立的病。六經中彼此有一
定的有機聯繫,故發病可以“合病”、“併病”,也可以互相轉變。
六經辨證的主要目的在于分辨各經的主證和熱型,但對於熱性病的辨
證還有它的局限性,應結合“衛、氣、營、血”辨證才較全面。
【太陽病】六經病之一。主要症狀有惡寒、頭痛而兼項強,脈浮,這是因感受風寒
,營衛失調所致。有頭痛、惡塞、脈浮症狀的,屬太陽經表證,有表實
和表虛兩種證型。表實、無汗、脈浮緊;表虛,有汗,脈浮緩。
【陽明病】六經病之一。本病分經證和腑證二種類型。經證的主症是身熱,不惡寒
而惡熱,汗出煩渴,脈洪大有力。腑証的主症有腹痛拒按,大使閉,潮
熱、甚則譫語、脈沉實有力。這是因熱盛津傷,熱結胃腸所致,屬實熱
裏證。
【少陽病】六經病之一。少陽病的臨床常見症狀為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
脅滿悶.心煩喜嘔、不欲食、脈弦等。熱型的特點是往來寒熱,既非發
熱惡寒,全身疼痛的表證,又非發熱不惡寒,大便燥結的裏證,而且有
脅大硬滿等症狀,說明病已不在太陽之表,但也未入陽明之裏,故把少
陽病稱為“半表半裏”證。
【太陰病】六經病之一。大多由三陽病傳變而來,一般特點是沒有發熱。太陰病常
見腹滿、嘔吐、泄瀉、口不渴、食不下、脈緩弱等症狀,與陽明病同為
裏證,但性質相反。陽明屬實熱,太陰屬虛寒;陽明病是胃腸燥熱,太
陰病是脾胃寒濕。
【少陰病】六經病之一。主要症狀有精神不振,嗜睡(似睡非睡).脈微細。是因
心腎兩傷,陰陽氣血俱虛所致。臨床上以陽虛為多見,故有惡寒肢厥,
下利等症的出現,屬陽虛裏寒證。若腎陰受傷較甚,則可見心煩失眠的
虛熱證。
【厥陰病】六經病之一。厥陰病在臨床症狀上表現此較複雜,同時也是此較嚴重的
陰經病,其特點是寒熱錯雜、厥熱勝復。主要症狀為四肢厥冷。厥多熱
少或厥少熱多,神識昏亂、口渴、咽乾、氣上沖心,心中覺得疼痛而有
熱感,飢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蟲等。
【經證】經證和腑證是六經辨證中某一經證候的進一步分類。經脈都內聯臟腑,當
病邪侵擾經脈之氣而末聚結於腑時的症狀,稱為“經證”;若結於腑的稱
為“腑證”。臨床上經證,腑證一般指三陽經疾病而言。經証和腑證的劃
分,是後世(傷寒論)注家所立的名稱。如太陽病的惡寒、頭痛,發熱;
陽明病的身壯熱、煩渴、自汗;少陽病的寒熱往來、心胸煩悶等,稱為“
經證”。
【腑証】指三陽經病變影響到所屬的腑而言。如太陽病見有少腹脹.小便不利,是
水蓄於膀胱(膀胱為太陽之俯);陽明病見有腹痛、大便秘結,是熱結於
胃、大腸(胃為陽明之腑);少陽病見有口苦、咽乾、目眩,是熱鬱于膽
(膽為少陽之腑)。都稱為“腑證”。
【併病】指傷寒一經的証候末癒,又出現另一經的証候。如太陽與陽明併病、太陽
與少陽併病等。
【二陽併病】指傷寒兩個陽經“併病”。例如先見太陽病的頭痛、惡寒、發熱,四
肢關節微痛,以後又出現嘔吐、胸脅滿悶的少陽症狀。兩經的症狀并
見,且有先後出現之分的,故名。
【合病】指傷寒病二經或三經同時受邪,起病即同時出現各經主症。加“太陽與陽
明合病”,“少陽與陽明合病”、“太陽與少陽合病”、或“三陽合病”
等。詳見各條。
【太陽與少陽合病】指太陽和少陽兩經證候同時出現,臨床表現,既有太陽病的頭
痛、發熱;又有少陽病的口苦、咽乾、目眩。如裏熱偏盛,熱
迫於下則下利後重,熱迫於上則見嘔逆。
【太陽與陽明合病】指發病時太陽和陽明兩經證候同時出現。臨床表現,既有太陽
病的頭痛、項強,又有陽明病的身熱、口渴、下利黃色糞水,
肛門灼熱等裏熱症狀,故稱。
【陽明與少陽合病】有兩種情況:一是合病偏重於少陽經,如雖見陽明病的潮熱,
但大便不秘結,小便也正常,而少陽病的口苦、胸脅滿悶的症
狀此較明顯;一是合病偏重於陽明經,如雖見到少陽病的口苦
咽乾,但陽明病身熱口渴的症狀比較顯著,而且還出現下利熱
臭糞水,脈滑數等裡熱偏盛的症象。
【三陽合病】指太陽與少陽之邪熱同入陽明經,以致出現陽明邪熱獨盛的證候,如
症見身熱、口渴、汗出、腹部脹滿、身倦沉重、轉側困難,語言不利
、口不知味、驟看時顏面似有污垢樣、神昏譫語、小便失禁等。
【壞病】指傷寒病因治療錯誤,病情變壞。由於身體的強弱、發病的新久及誤治程
度的輕重等不同,表現為不同的變證。例如誤用汗法,有汗出不止、心下
和臍下悸動等症。濫用吐法,出現飢而不能食、或朝食暮吐、或當惡寒而
不惡寒、心中煩熱不欲近衣等現象。濫用下法,發生心下脹悶作痛、泄瀉
、腹部脹滿、吃東西不消化等。誤用火熏等法,就可能出現身體發黃、大
便下血,或四肢寒冷、大汗淋漓、瀕於虛脫,或氣從少腹上沖心下等症。
【變証】由於治療上的錯誤(如不適當地使用汗、吐、下等法,或實証而用壅補等
)或病者正氣不足、調理失宜等原因,使疾病由實轉虛或由簡單轉為複雜
的情況。例如傷寒太陽病,發汗過多,損傷心陽,發生心悸怔忡、胸悶不
舒等,這是誤汗的變証;又如麻疹透發不暢,疹毒內陷,出現疹點內收而
喘逆等變症。
【傳變】指傷寒病過程中一般的和異常的發展情況。“傳”是傳經(“經”指傷寒
六經病),即病倩發展循著一定的規律之意,如太陽傳陽明,或傳少陽。
“變”是變化,即病情變化超越規律之意,如陽証轉變為陰証,或轉變為
其它寒熱夾雜的証候。
【病傳】指疾病的轉變。
【欲傳】指病邪有向內發展的趨向。如外感風寒,原先沒有汗出,現在見到微汗而
熱不退,心煩,同時又想喝水,脈象較數的,這是寒邪逐漸化熱,將傳入
裏的症象。
【經盡】傷寒病在某一經中,經過一定日期的治療,病情逐漸痊癒,即使有些餘邪
,也可在本經階段內消除,不傳別一經。
【直中】病邪不經三陽經傳變而直接侵犯三陰經,即發病沒有三陽經的証候,而出
現三陰經的証侯。故又稱“直中三陰”。
【傳經】傷寒由一經傳入另一經,即由一經的証候演變為另一經的証候。傳經實際
是病証進行演變。分為:“循經傳”:指太陽而陽明少陽,再太陰、少
陰而厥陰的順序,由表入裡,由淺入深的傳,但不一定要傳遍六經,如果
病人的正氣充沛,抵抗力增強,治療得當,傳經可終止。“越經傳”:
指病邪越經而傳,如太陽經不傳陽明而傳少陽。“表裏傳”:指互為表
裏的兩經相傳,如太陽與少陰,陽明與太陰,少陽與厥陰都是互為表裏。
故太陽傳入少陰即稱為表裏傳。
【過經】指傷寒病在病程中由一經的証候轉入另一經的証候。如太陽病“過經”
,出現少陽病的証候.就表明這時患者的太陽表証已經解除。過了傳經
的日期。假如太陽病過了七天(傷寒傳經以七天為一候)以上,就稱為“
過經”。
【不傳】是指外感病不論病程長短,主症主脈不變,反映病邪仍然在一經的。如太
陽病浮脈不變,惡寒頭痛的症狀依然存在,雖發病的日期較長,仍屬太陽
病。
【再傳】古人認為傷寒六經中從太陽到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一天傳一
經,如果到第六天病末痊癒,第七天又將再傳太陽。事實上,傷寒一天傳
一經的說法,完全脫離實際,在臨床上也很難看到從厥陰再傳太陽的。
【順傳】指疾病順一定的次序傳變。如傷寒陽經由表而裏,從太陽傳入陽明,或傳
少陽。或陽經傳入陰經(陰經是首太陰,末厥陰),均是順傳。溫病由上
焦手太陰肺傳中焦足陽明胃,又傳下焦足少陰腎、足厥陰肝。或由衛分傳
入氣分、營分.血分等,都稱“順傳”。
【逆傳】與順傳相對而言。溫病的傳變,順傳是由衛到氣,由氣入營及血。若病在
衛分隨即見營、血分症狀的,稱為逆傳。如“逆傳心包”之類。
【病發於陽】泛指體表陽經所發生的病症,反映病變部位在表。六經辨証中辨
別陽証的基本原則,即病人發熱而出現惡寒,是屬於陽經的病變。
【病發於陰】泛指內臟或陰經所發生的病症,反映病變部位在裏。六經辨証中
辨別陰証的基本原則,即病人無發熱而出現惡寒,是屬于陰經的病變

【衛氣營血辨証】是應用于溫熱病的一種辨証施治方法。它概括了溫熱病發展過程
中四個不同階段及其病理表現。一般來說,初起病在衛分,顯示
較輕較淺;由衛分到氣分,顯示已病進一層,入營分則病變逐漸
深入而加重,至血分則最重。這四個階段的發展演變,並不是截
然劃分,而是互相聯繫的。一般是順序傳變的,但有的疾病不一
定按順序出現,有的一發病就在氣分甚至在營分、血分;或由衛
分直接傳至營分、血分;或兩分兼病;或病已傳入營分、血分,
而氣分病仍在。因此,我們必須針對不同証候作具體分析,概要
分清四者的區別,又要注意相互之間的聯繫。參見有關各條。
【衛分証】是溫熱病的初起階段。臨床表現有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肢酸或身痛
、無汗或少汗、口微渴、苔薄白、脈浮數,或見鼻塞、咳嗽等。以發熱
、惡風寒為特徵。衛有衛外的意思。一身的表層,叫“衛分”。內與肺
氣相合(“肺主皮毛”),有溫養肌膚,調節體溫,防禦外邪的功能。
若邪氣侵入體表,使衛氣功能失去正常,出現衛分証候,稱為“邪犯衛
分”。
【氣分証】是溫熱病的化熱階段,大多由衛分証的發展而來。臨床表現有發熱甚、
不思寒、出汗、口乾渴、面紅、呼吸氣粗或有氣喘、小便黃赤而少,大
便秘結、舌苔黃,脈洪大或滑數等。以不惡寒但惡熱、舌苔黃為特徵。
臨床上有濕熱相兼、熱結胃腸、熱鬱於肺,或熱毒壅盛等情況。氣分熱
盛最易傷津,必須隨時注意保存津液。“氣分”以中焦陽明為主,但也
包括肺、膽、脾、胃、大腸等臟腑,範因比較廣,病程也比較長。病邪
由衛分傳入氣分,或由伏熱內發,表示病勢轉深,邪正相爭趨於激烈階
段,邪正俱盛。氣分証發展,可傳入營分或血分。
【營分証】是溫熱病邪氣內陷的深重階段,大都由氣分証傳變,也有由衛分証逆傳
的。臨床表現有高熱、夜間熱甚、心煩不寐,或見神智不清、譫語、斑
疹隱現、舌質絳、苔黃糙或乾灰、脈細數等。“營分”是介於氣分和血
分之間。營是血中之氣,營氣內通於心,病邪傳至營分,顯示正氣不支
,邪氣深入,威脅心包,影響神志或病及厥陰肝經。疾病由營轉氣,表
示病情好轉,由營入血,表示病情深重。
【血分証】是溫熱病病情發展到最深重的階段,多是營分病的進一步發展。以傷陰
、耗血、動血為特徵。臨床表現有高熱、夜間熱甚、躁擾不寧、斑疹顯
露、色多深紫、舌色深絳或紫晦、脈細數,甚則神志不清、譫語發狂,
或抽搐昏迷、吐血、衄血、便血等。多見于急性熱病極期及外科急性化
膿性感染伴有嚴重中毒症狀或敗血症。“血分”是溫熱病衛氣營血辨証
的最深入一層,包括心、肝、腎等臟受病。臨床上外科急性瘡瘍疾患,
也常被稱為“血分”的熱毒,但意義不同。
【三焦辨証】三焦辨証是溫熱病辨証方法之一。它是根據《內經》三焦部位劃分的
概念,結合溫熱病的傳變情況總結出來的。心肺病變屬上焦;脾胃病
變屬中焦;肝腎病變屬下焦。三焦所屬各經的主要症狀如下:上焦
:手太陰肺經病有發熱惡寒,自汗頭痛而咳等症。手厥陰心包經病有
舌質紅絳、神昏譫語、或舌蹇肢厥。中焦:足陽明胃經病有發熱不
惡寒,汗出口渴、脈大。足太陰脾經病有身熱不揚,體痛且重、胸悶
嘔惡、苔膩、脈緩。下焦:足少陰腎經病有身熱面赤、手足心熱甚
於手足背、心躁不寐,唇裂舌燥。足厥陰肝經病有熱深厥深、心中憺
憺、手足蠕動、甚則抽搐。三焦病變各有不同証候類型,標誌著溫病
傳變的三個不同階段。初期病在上焦,極期病在中焦或逆傳心包,末
期病在下焦。這種自上而下的傳變,雖然和衛氣營血辨証縱橫的角度
不同,但基本精神還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參照。
【病因辨証】辨証施治方法之一。不同的病因可以通過人體內部的矛盾而引起不同
的變化。因此,可以根據疾病的不同表現來推求病因,提供治療用藥
的根據。如眩暈、震顫,抽搐多屬於“風”;煩躁、發狂、神昏多屬
於“火”等。這種分析的方法,稱為“審証求因”。臨床上常結合八
綱辨証來互相補充。
【氣血辨証】內傷雜病的辨証方法之一。即以氣、血的病証為綱,分別進行辨証施
治的方法。其中,氣的病症多指機能性活動的紊亂、不足或障礙,如
“氣虛”、“氣滯”、“氣逆”、“氣厥”等。血的病症,由於血的
生成不足和血的運行失常所致,如“血虛”,“血瘀”、出血和“血
厥”等。各詳本條。
【順証】是指病情按一般規律發展,正氣未衰,抗病能力尚足、病邢不能損害重要
器官;或症狀由重而輕有好轉的趨勢。例如小兒麻疹分三個階段:疹前
期:從發病到疹點透布;出疹期:從見點到疹點透齊,由上而下,顆粒
分明,色澤紅活;疹回期:從疹點透布到消失,疹回熱退。凡順利經歷
這三個階段,沒有變証的,即是順証。
【逆証】是指病情不按一般規律發展,而突然變得嚴重,有惡化的起勢。例如小兒
麻疹過程中發生變証:風寒閉塞:身熱無汗,頭痛,嘔惡,疹色淡紅而
暗;毒熱壅滯:面赤身熱,煩渴譫語,疹色赤紫而暗;正氣虛弱:面
色[白光]白,身微熱,精神倦怠,疹色白而不紅;合併咳喘(肺炎);
合併喉痛(喉炎);合併腹瀉(腸炎),或發生其它嚴重情況。病情
發展異常,都是逆証。(◎按:[白光]為一個組合字)
【五奪】語出《靈樞.五禁篇》。奪,耗損之意。指臨床上因久病、重病而出現五
種氣血津液耗損的情況時,不論用針灸或藥物治療,均禁止使用瀉法:
肌肉過度消瘦,身體極度虛弱;大出血後;大汗出後;大泄瀉後;
新產大出血之後等。
【五善】指患瘡瘍預後良好的五種現象:起居安寧,飲食知味;大小便正常
;膿稠,肉色好;精神充足,語音清朗;服藥後病情好轉。指痘
瘡預後良好的五種現象:飲食如常,二便調勻;痘瘡色澤紅活堅實
;脈靜身涼,手足和暖;聲音清亮,動止安寧。
【七惡】指瘡瘍的七種險惡証候。有二說:齊德之說:一惡,煩躁時嗽,腹痛
渴甚,或泄痢無度,或小便如淋;二惡,膿血既泄,腫焮尤甚,膿色敗臭
,痛不可近;三惡,目視不正,黑睛緊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視;四惡,
粗喘短氣,恍惚嗜臥;五惡,肩背不便,四肢沉重;六惡,不能下食,服
藥而嘔,食不知味;七惡,聲嘶色敗,唇鼻青赤,面目浮腫。陳實功說
:一惡:神志昏憒,心煩舌乾,瘡形紫黑,言語呢喃;二惡:身體強直,
目睛斜視,瘡流血水,驚悸不寧;三惡:形容消瘦,膿清臭穢,瘡處軟陷
,不知疼痛;四惡:皮膚枯稿,鼻動聲嘶,痰多喘急;五惡:形容慘黑,
口渴囊縮;六惡:周身浮腫,腸鳴嘔呃,大便滑泄;七惡:惡瘡倒陷,形
如剝鱔,四肢冷逆,污水自流。指痘瘡(天花)的七種險惡証侯。一惡
:煩躁悶亂,譫語恍惚;二惡:嘔吐泄瀉,不能飲食,三惡:乾枯黑陷,
癢塌破爛;四惡:寒戰咬牙,聲啞色暗;五惡:頭面頂腫,鼻塞目閉;六
惡:喉舌潰爛,食入則嘔,飲水則嗆;七惡:腹滿喘逆,四肢逆冷。
【五有餘,五不足】語出《素問.調經論》,是指神、氣、血、形、志五者的有餘
和不足。據臟象學說有關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
腎藏志的理論,此五者實指五臟的有餘和不足。五餘為邪氣有
餘,屬實証,不足為精氣不足,屬虛証。臨床表現:神有餘則
笑不休,不足則悲;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呼吸不利而氣
短;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形有餘則腹脹,二便不通利,不
足則四肢不能隨意運用;志有餘則腹脹、泄瀉,不足則四肢厥
冷。

■第六類 治則、方藥

■一、治則

【辨證施治】運用中醫的診斷方法,對於病人複雜的症狀,進行分析綜合,判斷為
(辨證論治)某種性質的證(證候),這是“辨證”:進而根據中醫的治療原則,
確定治療方法,這是“施治”。例如患者初起有頭痛、身熱、自汗、
微畏寒、口渴、咳嗽、苔薄白、脈浮數等症狀,經過分析綜合,判斷
為“風溫”病初期的風熱表證,其治法為辛涼解表,用辛涼平劑“銀
翹散”(參見“辛涼解表”條),這就是“辨證施治”的具體過程。
中醫所說的“病”和“證”,概念不同,但兩者的關係不可分割。“
病”是一個總稱,“證”是“病”所表現的主客觀症狀,是症病的病
因、病位、性質和病人身體強弱等互相聯繫的一系列特徵。一種病可
以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的“證”。例如熱性病由於病因、病位
、病人身體強弱等不同,證侯表現也不同,可以出現表證、裏證、半
表半裏證、寒證、熱證、虛證、實證、陰證、陽證等不同性質的“證
”。而同一個“證”可以在許多互不相同的疾病中出現,如表證可以
出現於多種急性傳染病的初期。對於疾病所表現的“證”辨別清楚,
予以適當的治療,這是“辨證施治”的精神實質。同時,因為病和證
的關係不可分割,所以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辨證施治要注意疾病的
特徵。例如喉病中的爛喉痧與白喉不同,爛喉痧主要症狀是局部紅腫
糜爛,并有赤色皮疹等;白喉主要症狀是咽喉有灰白色假膜,不易剝
落,強拭之則引起出血等。爛喉痧係疫火內蘊,初起有風熱證候,宜
辛涼清透;白喉係燥火傷陰,起初有陰虛肺燥證候,宜“養陰清肺”
。這是辨證施治與辨病施治相結合。二是中醫辨證施治有不少是從主
證入手,如“頭痛”即是一例。外感頭痛常有表證,內傷頭痛有肝陽
、腎虛、痰濁等不同,治法須按具體情況決定。這是從一個主證出發
,進行辨證,以決定不同的治法。
【整體觀念】是中醫診療疾病的一種思想方法。把人體內臟和體表各部組織、器官
之間看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認為四時氣候、地土方宜、環境等
因素的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既強調人體內部
的協調、完整性,也重視人體和外界環境的統一性。用這種從整體出
發,全面考慮問題的思想方法貫串於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而不是單
從局部的變化著眼,這就叫“整體觀念”。例如在變證方面,或從局
部症狀出發考慮全身:如頭痛一證,不僅須從局部及其對周身的影響
加以分析,并應考慮全身臟腑氣血等諸種因素對頭痛所產生影響。又
如瘡癰,究竟是單純的邪毒侵入局部,還是與患者的“下消”病有關
係。或從全身症狀出發考慮局部:如小兒在冬春季節發熱,醫生往往
注意其咽喉部有無“乳蛾”或其他咽喉病。又如患者有低熱、黃疸等
全身症狀,又診得右脅有陣發性隱痛或絞痛,疼痛間歇時如常人,即
應考慮是膽部疾病。在治療用藥方面:須協調陰陽。如腎陽過盛,
腎陰不足,以致發生陽亢現象,須“壯水制火”;或腎陰過盛,腎陽
虛衰,發生陰寒現象,須“益火消陰”。間接治療。各臟之間有相
互聯繫,某臟病可用治另一臟的方法來解決。如“虛則補其母”,“
實則瀉其子”。表裏互治。如肺與大腸為表裏,肺有寒痰而咳嗽,
大腸寒結而大便秘,須用紫菀等袪寒痰而通寒結,大便自通。)從
五臟治五官。五臟與五官有密切關係,如肝開竅於目,補肝可以治療
眼病的虛證,清肝可以治療眼病的實證。在針灸方面如“上病下取”
、“下病上取”,“陽病治陰”、“陰病治陽”,還有“以右治左”
、“以左治右”等方法。必須理解整體和局部的相互之間關係,以期
盡可能防止認識和處理疾病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同病異治】在一般情況下,同病同證是用同一治法的。但也有同一種疾病,由於
病人身體的反應不同,所表現的“證”(證候)不同,而治法也不同
。例如感冒有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等不同,治法也有“辛溫解表”和
“辛涼解表”等的區別。
【異病同治】在一般情況下,異病異證是要用不同治法的。但也有幾種不同的疾病
,具有同一性質的“證”,可用同一種方法治療。例如虛寒泄瀉,或
脫肛或子宮下垂,是不同的病證,但如果均表現為中氣下陷的,就都
可以用補中益氣的方藥治療。參閱“補氣”、“升提中氣”條。
【治病必求於本】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治療疾病時必須追究疾病的根本
原因,也就是探求其陰陽的偏盛偏衰。例如:病人頭部昏暈而痛
,肢麻,肉跳,虛煩,夜寐不安,面部烘熱,口乾,舌質紅,脈
弦而細,這是肝陰不足,肝陽上亢,須滋陰潛陽,養血柔肝,用
生地、白芍、當歸、何首烏、菊花、牡蠣、真珠母等藥。又如食
物不化,嘔吐清水,大便水瀉,舌淡苔白,脈沉細,這是脾胃陽
虛,當溫脾胃之陽,用“溫中散寒”法。
【治求其屬】《素問.至真要大論》:「求其屬也。」這個“屬”指證候與治法的
聯繫。辨別病人的一系列症狀屬于那一個臟的證候,從而確定治法。
例如:病人怕冷,手足涼,腰脊痠痛,陽萎早泄,苔淡白,脈沉細。
使用一般的溫熱藥沒有效果,經週分析,知道這是腎陽虛,應該用溫
補腎陽的治法。參閱“溫腎”條。
【衰之以屬】衰,指削弱病邪的治療方法。“屬”是指證候與治法的聯繫。“衰之
以屬”是先明確證候的性質,然後與藥性分類相聯繫,決定治法。例
如:用寒藥治熱證,用熱藥治寒證,用溫藥以治涼(較輕的寒證),
用涼藥以治溫(較輕的熱證)。這就是“寒、熱、溫、涼,衰之以屬
”。參閱“清法”、“溫法”條。
【治未病】有預防的含意。例加《素問遺篇.刺法論》有內服藥預防疫病的方法
。有早期治療的意義。古代醫家說中風有預兆,如頭目眩暈,大拇指
和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動,過一個時期有中風的可能,
須預先服藥,以防突然中風。掌握疾病發展的趨向。疾病在五臟的某
一臟,從其趨向來看,可能會影響到另一臟,例如肝氣鬱結證,防止肝
病傳脾,可用健脾的治法,但須與治肝藥同用。參閱“培土抑木”條。
【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制宜就是對於病證要按照季節、地區以及人體的體質年
齡不同,而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因時制宜:四季的
氣候變化,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治療也應注意氣侯
的特點。例如:夏季氣候炎熱,腠理疏開,對于患風寒
感冒者不能過用辛溫,以免汗多而耗散陽氣,損傷津液
。冬季氣候寒冷,腠理致密,對於患風寒感冒者用辛溫
藥可以稍重,使風寒從汗而解,但也須考慮病人的體質
。因地制宜:我國國土遼闊,各個地區的氣候不同。
南方炎熱多雨地區,病人往往出現濕熱證侯,治療須兼
顧濕熱;北方少雨乾燥,有時出現燥證,須區別涼燥、
溫燥進行治療。而且某些地區還有地方病,更須加以注
意。因人制宜,各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在治療時要針
對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例如:性別方面,男女的生理不
同,各有特殊疾患,治療時要考慮其生理、病理特點;
年齡方面,小兒臟腑柔弱。老人氣血衰少;各有其常見
疾病;體質方面,每個人的先天稟賦和後天調養往往不
同,所以身體素質也不同,不但強弱不同,體質也有偏
寒偏熱或素有某種慢性疾病等的不同,職業方面,工作
條件與某些疾病的發生有關,因此診療時要注意患者職
業。
【標本】語出《素問.標本病傳論》。是通過辨別病證的主次、本末、輕重、緩急
來決定治療的準則。標本有多種含義:從人體與致病因素來說,人體的正
氣是本,致病的邪氣是標;從疾病本身來說,病因是本,症狀是標;從疾
病的新與舊,原發與繼發來說,舊病與原發是本,新病與繼發是標:從疾
病所在來說,在內的為本,在外的為標。臨床上根據疾病的不同情況,從
標本的關係中找出主要矛盾,予以適當的治療。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疾病的過程是複雜的,往往矛盾不止一個,有主要矛盾和
非主要矛盾,治療必須抓住主要矛盾,治其根本。但矛盾
常有變化,有時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上升為主要矛
盾。如陰虛發熱的病人忽然喉頭腫痛,水漿難下,這時慢
性的陰虛發熱是本,喉頭腫痛是標。如果喉頭腫脹嚴重,
有窒息的危險,成為主要矛盾,就應先治喉病,這是“急
則治標”。如果喉頭腫痛已經消除,而陰虛發熱末癒,就
繼續治療陰虛,這是“緩則治本”。
【標本同治】也就是標本兼顧。例如痢疾患者,飲食不進是正氣虛(本),下痢不
止是邪氣盛(標)。這時標本俱急,須以扶助正氣藥與清化濕熱藥同
時并用,這就是標本同治。標本同治中也有區別,如果正氣不太虛,
邪氣還盛,扶助正氣藥可以少用些,清化濕熱藥可以多用些:如果正
氣大虛,邪氣稍衰,扶助正氣藥必須重用,清化濕熱藥可以少用些。
這些治法都是從矛盾的主要方面看眼的。
【扶正袪邪】“正”是人體的正氣,“邪”是致病的病邪。扶正是用藥扶助正氣,
使正氣加強,以消除病邪。袪邪是用藥驅除病邪,也是為了扶助正氣
。凡病邪盛而正氣也較強的實證,如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實證期可單用
袪邪法,如解表、清熱、解毒、瀉下等。但在轉為陰塞證有虛脫傾向
時,病邪旺盛,正氣衰微,須採用扶正法,如“回陽救逆”法。此外
,在感染性疾病過程中,也可按照具體情況,分別處理。如邪實而正
較虛時,重在袪邪,佐以扶正。如正已虛而邪較衰時,重在扶正,佐
以袪邪。又如雜病的肝硬化變腹水晚期,病程拖延日久,病邪頑固,
正氣也往往不足,治療也應以扶正、袪邪同用,“攻補兼施”,一方
面用“逐水”或“利水”藥,另一方面適當用補益藥扶助正氣。
【逆從】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謂“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就是說,用
藥逆證候而治是“正治”法;從證候而治是“反治”法,各詳該條。
【正治】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是一般常規的治療方法,即採用與疾病性質
相反的方法和藥物來治療。例如: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實證用攻法
,虛證用補法等。正治法又稱“逆治”,“逆”就是藥性與疾病性質相反
,如像藥物站在疾病的對面。
【反治】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是當疾病出現假象,或大寒證、大熱證用正
治法發生格拒(對抗)現象時所使用的治法。例如:病屬於真寒假熱,若
按正治法投以溫熱藥治其真寒,往往會出現格拒現象,服藥後立即吐出,
藥物不能產生治療作用。在這樣情況下,應採用反治法,一種是仍用原來
的溫熱藥,煎成後候冷服下,或原來的寒涼藥煎成後乘熱服;另一種是在
原來溫熱藥中加入少許寒涼藥,或寒涼藥中加少許溫熱藥作為“反佐”(
即用與主治藥的藥性相反的藥物作為誘導輔佐)。這就使病人能受納藥物
,達到治療的目的。反治法又叫“從治”,即採取順從疾病假象的治法。
實質上,反治法仍是正治法。
【熱因熱用】反治法之一。指治療內真寒而外假熱的方法。病的實質是真寒,而表
現出假熱的現象,亦即內真寒而外假熱,須用溫熱藥治療。例如病人
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脈沉細,面頰浮紅,煩燥,口渴欲冷飲(使之
飲又不欲飲)。其中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脈沉細是真寒;面頰浮紅
,煩燥,口渴欲冷飲是假熱。須用白通湯(蔥白、乾薑、附子)煎成
冷服。因為熱是假象,而寒是病的實質,故須用熱藥來解決。
【寒因寒用】反治法之一。指治療內真熱而外假寒的方法。病的實質是真熱,而表
現出假寒的現象,亦即內真熱而外假寒,須用寒涼藥治療。例如病人
身大熱,口大渴,大汗出,脈洪大,四肢逆冷。其中四肢逆冷是假寒
,餘證是真熱,用白虎湯(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煎湯熱服。
因寒是假象,而熱是病的實質,故仍須用寒藥來解決。以上二條,《
素問.至真要大論》原作“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後人與“寒
因寒用”、“通因通用”聯繫起來看,改為“熱因熱用”、“寒因寒
用”,今從之。
【塞因塞用】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反治法之一。指用補益藥治阻塞假象的
方法。例如患者胸脘痞滿,時脹時減,喜用手按摩,得熱就感到舒服
,食慾不振,有時嘔吐,同時有舌質淡、脈虛大,就知道這種痞悶並
非實證,而是脾胃虛弱引起的,可用六君子湯去甘草(黨參、白朮、
茯苓、半夏、陳皮)治療。
【通因通用】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藥治通利病症的
方法。例如飲食積滯在內,胸脘痞悶,腹中脹痛,不思飲食,大使泄
瀉,須攻逐積滯,可用枳實導滯丸(枳實、大黃、黃苓、黃連、神麴
、白朮、茯苓、澤瀉)治療。
【上病下取】《素問.五常政大論》:「病在上、取之下。」疾病的症狀表現在
上部,用針刺下部的穴位。仞如:失眠可針刺足三里:頭暈目眩可刺
足部的太沖。疾病的症狀表現在上部,用藥物從下部治療。例如:
病人頭目眩暈,耳鳴,自覺眼中如爆發火花,苔黃,脈洪數,用酒蒸
大黃適量輕瀉。
【下病上取】《素問.五常政大論》,「病在下,取之上」。疾病的症狀表現在
下部,用針刺上部的穴位。例如:脫肛可刺頭部的百會穴。疾病的
症狀表現在下部,用藥物從上部治療。例如:小便不利,由於肺燥不
能行水,咽乾,煩渴欲飲,呼吸短促,舌苔薄黃,脈數,用清肺飲(
桑白皮、麥冬、茯苓、黃芩、木通、車前)從上焦治療。
【陽病治陰】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患陽熱盛的病,損傷了陰津,治療
應滋陰。例如:溫病日久末癒,身熱面赤,口乾舌燥,甚則齒黑唇裂
,手足心熱超過手足背熱,脈虛大,用甘潤滋陰之劑,宜用加減復脈
湯(炙甘草、乾地黃、白芍、麥冬、阿膠、麻仁)。疾病的症狀在
陽經,而針刺陰經。例如:足陽明胃經有病變而嘔吐,可刺內關(手
厥陰心包經穴)、太沖(足厥陰肝經穴)。
【陰病治陽】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患陰寒盛的病,損傷了陽氣,治療
應扶陽。例如:水腫的陰水,其腫常先見于下身,多身涼不渴,氣色
枯白,語言低怯,手足不溫,小便清白,大便稀薄,脈沉遲,用溫陽
腎脾、行氣利水之劑治療,可用實脾飲(厚朴、白朮、木瓜、木香、
草果仁、大腹皮、附子、白茯苓、乾薑、甘草)。疾病的症狀在陰
經,而針刺陽經。例如,手太陰肺經有病變而感冒咳嗽,可刺大杼、
風門(足太陽膀脫經穴)。
【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用苦寒藥治熱證,但熱反而
嚴重,這不是有餘的熱證,而是腎陰(真陰)不足的虛熱
,所以應該滋補腎陰。參見“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條。
【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用辛熱藥治寒證,但寒反而
更嚴重,這不是屬於外感寒邪的寒證,而是腎陽(真陽)
不足的虛寒,所以應該溫補腎陽。參見“益火之原,以消
陰翳”條。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唐、王冰對於“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的注語。後又簡
稱為“壯水制陽”、“滋水制火”、“滋陰涵陽”。是用
滋陰壯水之袪,以抑制亢陽火盛的意思。假如用寒涼藥治
療熱證而不見效或反而嚴重時,那麼,這種熱證就是陰虛
陽亢的性質,屑於腎陰虛,應該滋腎陰。例如:腎陰不足
,虛火上炎,症見頭暈目眩、腰酸足軟、咽燥、骨蒸酸痛
等,可用六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澤瀉、茯
苓、丹皮)治療。
【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是唐、王冰對於“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的注語。後人簡
稱為“益火消陰”、“扶陽退陰”。用扶陽益火之法,以
消退陰盛的意思。假如用溫熱藥治療寒證而不見效反而嚴
重時,那麼,這種寒證就是屬於陽虛陰盛,屬於腎陽虛,
所以應該補腎陽(命門真火)。例如,腎陽不足,出現腰
痛腳弱,下半身常有冷感、陽萎、精冷等症,可用八味地
黃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熟附
子、肉桂)治療。
【實則瀉之】語出《素問.三部九候論》。證屬于實的,用去邪氣的瀉法治療。須
用瀉法的實證,如燥屎、痰飲、瘀血、食滯、寒積等,選用寒下、潤
下、袪除痰飲、袪瘀、消導、溫下等治療方法均是。參閱“下法”、
“袪痰”、“袪瘀”、“消導”等條。
【虛則補之】語出《素問.三部九候論》。證屬於虛的,用補法治療。虛證有氣虛
、血虛、陰虛、陽虛等不同,補法也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等不
同的方法。參見“補法”各條。
【熱者寒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證屬於熱的,用寒涼性藥物治療。熱證
有表熱、裏熱、虛熱、實熱等不同。實熱屬於表的,用“辛涼解表”
透邪;屬於裏的用“清法”;虛熱用“滋陰”以退熱或“甘溫除大熱
”等法。
【寒者熱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證屬於寒的,用溫熱性藥物治療。寒證
有表寒,裏寒等不同。治表寒用“辛溫解表”或其它溫散表寒等方法
;治裏寒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等方法。
【客者除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有外來邪氣的,以藥物等袪除之。“客
”指外來邪氣。外邪有風、寒、暑、濕、燥、火、飲食積滯及疫癘之
邪等,治法有“袪風”、“袪寒”、“清暑”、“袪濕”、“潤燥”
、“清火”、“消導”等法。疫癘之邪侵襲而發病,病情比較複雜;
,須按照具體情況處理,但驅邪的目的是同樣的。
【逸者行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逸,是氣血逆亂:行,是調理氣血,使
之恢復正常。例如:肝氣橫逆,兩協竄痛,須用“疏肝”法行散,則
脅痛自止。又如婦女下腹脹痛拒按,經血色紫黑有塊,苔灰暗,脈澀
等血瘀下焦之證,宜用“袪瘀”法以行之,瘀血去而經痛自止。
【留者攻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病邪留滯於體內,要用藥攻逐它。氣、
血、痰、水等都能留滯。氣滯須“行氣”,血滯而瘀須“袪瘀活血”
,痰飲滯留必須“滌痰”,水留於內應予“逐水”法。
【燥者濡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津液枯燥的,可用滋潤藥。但燥有內燥
、外燥的不同。例如燥熱傷肺胃津液,屬於內燥,用“養陰潤燥”法
;外感燥熱傷肺,屬於外燥,用“輕宣潤肺”法。
【急者緩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急,是拘急之證;緩,是使拘急之證緩
解。例如:有的因為寒邪侵襲,筋脈拘急,須用“溫經散寒”法;有
的是熱邪侵襲,“熱極生風”,手足抽搐,須用“瀉火熄風”法。
【散者收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散,是不固不收的證候;收,是收攝固
澀的作用。例如心血虧損,以致心神浮越、心悸易驚,這是心氣不固
,當“養血安神”,以收攝心氣。又如久咳多汗易汗,這是肺氣不固
,可用“斂肺止咳”法,以固肺氣而止咳止汗。或遺精滑泄,日久不
癒,這是腎氣不固,可用“固腎澀精”之劑,腎氣固則遺泄自止。
【勞者溫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虛勞病氣虛的,使用溫補藥調養。例如
中氣不足,因而身熱有汗,渴喜熱飲,少氣,不想說話,舌嫩色淡,
脈虛大,須用“甘溫除大熱”法。
【堅者削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堅指有堅實的癥積,應當用藥攻削它。
例如瘀血阻滯,腹中產生積塊,推之不移,須“破瘀消癥”藥,逐漸
攻削,使之消失。
【結者散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結聚之證,應當消散。例如:濁痰結成
瘰歷,經久不消,須用“軟堅散結”法。
【下者舉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下是下陷,舉是升舉。中氣下陷的,應
當用補中藥升提。例如:中氣虛而下陷,以致脫肛日久不癒,可以用
補中益氣藥升舉中氣,於是脫肛可收。參見“補氣”、“升提中氣”
條。
【高者抑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高,指向上沖逆的證候;抑,是降抑的
作用。例如肺氣上逆,咳嗽哮喘,痰多氣急,用“降逆下氣”法。
【驚者平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驚,是心神慌亂而不安寧;平,是指用
鎮靜藥。適用於兩種情況:一是氣血上逆,出現有餘的病症,例如癲
狂病患者躁擾不寧,當用鎮靜劑中的“重鎮安神”法;一是心血虧損
,出現不足的病候,患者心悸易驚,當用鎮靜劑中的“養血安神”法

【微者逆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微,指病證明顯而較輕,如熱證、寒證
,只須針對病情,採用“逆治”的“正治法”即可。
【甚者從之】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甚,是指複雜難以辨認而嚴重之證。如
熱極似寒(內真熱而外假寒),或寒極似熱(內真寒而外假熱),應
順從假寒,假熱的假象,採用一股稱為“從治”的“反治法”。
【間者并行,甚者獨行】語出《素問.標本病傳論》。間,指病勢緩而較輕,且症
狀較多;并行,指參用主藥、佐藥的方劑。如咳嗽日久,
痰白而多,容易咳出,胸悶噁心,大便不實,舌苔白滑而
膩,當用具備主藥、佐藥的“燥濕化痰”法。甚,指病勢
危急嚴重而症狀較少;獨行,指專一有力的方劑,用以挽
救。如突然出血不止,面色[白光]白,氣短脈微,陽氣欲
脫,須用專一有力的獨參湯。
【因其輕而揚之】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輕,是病邪浮淺,病位在表;揚
,是順病勢向外發泄。意思是病邪浮淺的表證,可以用向外發泄
的“解表法”從汗解除。
【因其重而減之】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重,指病在裏,病邪內結;減,
指用瀉下或其它攻削的方法治療。例如腹中瘀血結塊,當用“破
血消癥”藥攻削,使它逐漸消除。
【因其衰而彰之】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衰,是病邪將盡而正氣未恢復;
彰,是扶助正氣,使正氣旺盛而病邪盡去。例如水腫病用逐水藥
後,腫勢大體消退,可改用溫陽健脾,如胃苓湯(蒼尤、厚朴、
陳皮、甘草、桂枝、白朮、豬苓、茯苓、澤瀉),以加強脾的運
化水濕功能,消除餘腫。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意指由於中氣虛而產生的形
體虛弱,須用溫氣藥補養中氣,則脾能健運,營養增加,使
肌肉形體逐漸豐滿。參見“健脾”條。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精不足,指人體的精髓虧虛
,當補之以厚味,使精髓逐漸充實;厚味,指富於營養的動
植物食品,也指味厚的藥物,如熟地,肉蓯蓉,鹿角膠等藥

【其高者因而越之】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高,指咽喉、胸膈、胃脘等部
位。凡停留在這些部位的痰涎食積等有害異物,可用“吐法”
把它消除。
【其下者引而竭之】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下,是指在下的病邪;引,指
用通利二便的方法,使病邪從下而出。參見“下法”、“利濕
”條。
【中滿者瀉之於內】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滿,指氣阻滯於內而胸腹脹
滿;瀉,是指調利其氣,使脹悶消失。例如氣與痰濕阻滯中脘
,胸腹脹滿,可用“和胃理氣”法。或飲食積滯而引起脘腹脹
痛,可採用“消導”之劑。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語出《靈樞.營衛生會篇》。奪,是失的意思。血和
汗同出一源,所以已經失血的,不能再發其汗;已經
發汗的,不能再去其血。如果血液損失而又發汗,汗
液耗損而又去其血,汗血兩失,會加重病情,所以古
人認為這是錯誤的治療手段。
【熱無犯熱】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意思是如果沒有寒證,那麼在炎熱的
夏天,不要隨便使用熱藥,以免傷津化燥,發生變證。但如果是表寒
證,須用屬於熱藥一類的辛溫發表藥,就不在此例。不過夏日用辛溫
發表,對於方藥須有選擇,劑量必須斟酌。
【寒無犯寒】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意思是如果沒有熱證,在寒冷的冬天
就不要隨便用寒藥,以免損傷陽氣,發生變證。但如果是裏有實熱結
滯,須用寒涼的攻下藥,就不在此例。不週冬日用寒涼攻下,對於方
藥應有選擇,劑量也宜斟酌。
【發表不遠熱】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遠,在這裏是避忌的意思。風寒在
表,非辛溫藥不能散,所以發表藥不避忌溫熱藥(參見“辛溫解表
”條)。但風熱在表也有用辛溫藥的,不過配伍不同,如外感風熱
,肺氣壅寒,咳嗽氣急,用麻杏石甘湯,麻黃辛溫,石膏甘辛寒,
合用而成為辛涼解表劑。參見“辛涼解表”條。
【攻裏不遠寒】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遠,在這裏是避忌的意思。熱積於
裏,非寒下藥不能消除,所以攻裏不避忌寒藥(參見“寒下”條)
。但腹中寒而大便寒秘,也有用寒下藥的,但配伍不同,如大便寒
秘用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細辛)。大黃苦寒、附子大辛大熱
,細辛辛溫,合用而成為“溫下”劑。
【無犯胃氣】胃氣是胃的功能的體現。胃的接受、盛納水谷,和腐熟(初步消化)
水谷,都是胃氣的作用。其他臟腑必須獲得水谷的精氣,才能維持其
功能。所以前人曾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是說,在處
方用藥時,必須注意到不要損害胃氣。例如用苦寒藥或瀉下藥過度,
能損害胃氣,使用時必須掌握分寸。但這是一般的原則,如果病邪足
以損害胃氣,必須使用苦寒藥或瀉下藥時,那也應當放手使用,正是
為了保護胃氣。
【木鬱達之】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木鬱,是指肝氣鬱結而致病;達,是
使之暢達。例如肝氣鬱結,兩脅脹痛或竄痛,胸悶不舒,嘔吐酸水,
食慾不振,腹痛腹瀉,須用“疏肝”法治療。
【火鬱發之】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火鬱,是指熱邪伏於體內;發,是因
勢利導、發泄之意。例如溫病當邪熱已到氣分,出現身熱不惡寒、心
煩口渴、舌苔黃等症,但衛分又閉而無汗,必須用辛涼透達藥,使病
人微汗,則氣分的熱邪可以向外透散(參見“泄衛透熱”條),又如
心火上炎,口糜舌爛,心移熱於小腸,小便色赤而淋瀝疼痛,則須瀉
心和小腸的火,用導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葉)導火下泄。
【金鬱泄之】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金鬱,是指肺氣不利;泄,是使之宣
通。如因肺氣不利,不能通調水道,以致咳嗽氣喘而水腫,則須用“
宣通水道”法。如因風寒襲肺,肺氣不利,出現鼻寒、喉癢、咳嗽、
痰多、苔薄白等症,須用“宣肺化痰”法。
【土鬱奪之】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土鬱,是指濕邪鬱阻中焦;奪,是指
袪濕而不使滯留。例如濕熱鬱於中焦,腹痛腹脹,大便稀薄而熱臭,
舌苔黃膩,用“苦寒燥濕”法;或寒濕鬱於中焦,胸悶、噁心、嘔吐
、腹脹、大便清稀、舌苔白膩,用“苦溫化濕”法。
【水鬱折之】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水鬱,是指水氣鬱滯於內;折,是調
節制約之意。調節制約的根本在於腎。與腎有關的水氣鬱滯,例如腎
陽衰微,症見顏色蒼白,頭暈眼花,腰部酸痛,四肢發冷,小便短少
,浮腫自頭面開始,延及下半身,長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
苔薄白、脈沉細而弱,可用“溫腎利水”法;或肝腎陰虛,症見輕度
浮腫,頭暈,面紅升火,眼花耳鳴,腰腳酸痛,咽乾,夜間睡眠較差
,尿少色黃,舌紅苔少,脈弦細,須用“滋養肝腎”法。此外,如“
汗法”、“逐水法”、“利小便法”等,也屬於“水鬱折之”的範圍

【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語出《難經.六十九難》。是利用五行相生,子母關
係的學說,把五行「木、火、土、金、水」配合「肝
、心、脾、肺、腎」,從五行、五臟的子母關係,說
明一部分的治病法則,有補母、瀉子兩種。
補母:例如腎水生肝木,腎是母,肝是子,如果出
現肝木虛弱證,不直接補肝,而補生肝的腎。如肝有
虛火證,失眠煩躁,嘈雜容易飢餓,頭面烘熱,脈弦
細而數,重按無力,治療宜滋補腎水以消肝的虛火,
用六味地黃丸(見“壯水制火”條)。針灸方面:所
有虛火,就針刺“曲泉穴”,用補法。“曲泉”是肝
的合穴,合者水,水者腎“。
瀉子:例如肝木生心火,肝木是母,心火是子,如
果出現肝實證,不直接瀉肝,而瀉肝木所生的心火。
如肝有實火證,頭痛眩暈,耳鳴,急躁易怒,面紅目
赤,脅肋灼痛,小便黃赤,口苦,大便秘結,苔黃,
脈弦數,可用瀉心法(參見“瀉心”條)。針灸方面
:肝有實火,就剌“行間”穴,用瀉法。“行間”是
肝的榮穴,榮者火,火者心。這些治法,是臟腑病變
的間接治療。
【八法】見清.程鐘齡《醫學心悟.醫門八法》。程氏把藥物治病的作用,歸納為
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但八法的實際運用,早在張仲景
《傷寒論》中已經賅備。
【三法】指汗、吐、下三法。金.張子和《儒門事親》認為汗、吐、下三法可以包
括其也治法。他認為使涎液流出,用[口畜]暗鼻藥引嚏,用點眼藥催淚,
凡是作用向上的都屬於吐法。又如灸、蒸、熏、洗滌、熨、烙、針刺、砭
刺、按摩,凡具有解表作用的都屬於汗法。催生、下乳汁,攻伐癥積、逐
水. 通經行血、降氣,凡作用向下的都屬於下法。張子和這種說法,僅是
一家的主張。實際上,汗、吐、下三法不能包活八法中的其他五法。
【汗法(發汗法)】服用有發汗作用的藥物,通過發汗,解除表邪。汗法有退撓、
透疹、消水腫、去風濕等作用,主要適用於外感表證及具有表
證的癰腫、麻疹、水腫早期(上半身腫較顯著)等。發汗解表
以汗出邪去為合適,發汗太過能損傷津液,甚至大汗不止,引
起虛脫。凡心力衰弱、吐瀉失水、出血、津液虧損的都禁用。
如果體質虛弱而確有需要發汗解表時,應配合益氣、滋陰等藥
同用。
【解表】即汗法。汗法能解除在表之邪,故稱。
【辛溫解表】指使用藥物性味辛溫、發汗力強的方法治療表證。本法適用於怕冷重
而發熱較輕、身體疼痛無汗的風寒表證,水腫早期上半身腫較顯著,
或兼怕風發熱的風濕在表的骨節疼痛,外感風寒兼發哮喘等症。夏季
天氣炎熱,容易出汗,辛溫解表法宜慎用。通用的辛溫解表方,如香
蘇飲(香附、蘇葉、陳皮、甘草、生芷、蔥白),適用於四時感冒的
風寒表證,或兼胸脅滿悶,噯氣惡食。辛溫與辛涼同用,仍屬辛溫解
表方的,如蔥豉湯(蔥白、淡豆豉),適用於感冒風寒的輕證。
【辛涼解表】指使用藥物性味辛涼、發汗力弱但有退熱作用的方法治療表證。本法
適用於怕冷輕微、發熱較重或有汗的風熱表證,麻疹初期疹未透出等
症。如果風寒表證誤用辛涼解表,可使病情加重或拖延。常用的辛涼
平劑,治風熱表證的銀翹散(銀花、連翹、苦桔梗、薄荷、竹葉、生
甘草、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其中荊芥穗辛溫,但與多數辛涼
清熱藥同用,本方仍是辛涼解表方。辛涼解表也有配伍峻烈的辛溫藥
的,如麻杏石甘湯的麻黃辛溫,石膏甘辛寒,二者相配,能宣泄肺熱
,加杏仁、甘草,合成辛涼宣泄之劑,適用於外感風熱,肺氣壅寒,
出現咳嗽氣急、鼻煽、口渴、高熱、舌紅、苔白或黃、脈滑數等症。
【解肌】是治療外感證初起有汗的方法。辛溫解肌的如桂枝湯(桂枝、芍藥、甘草
、生薑、大棗),適用於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乾嘔、脈浮弱、苔
白滑、不渴飲等症。辛涼解肌的如柴葛解肌湯(柴胡、葛根、甘草、黃芩
、芍藥、羌活、白芷、桔梗、石膏),適用於身熱重而惡寒微、微汗、口
渴、苔薄黃、脈浮數等症。服藥後不必多蓋衣被,使病人遍身稍稍出汗而
解。
【疏表】即疏解表邪。外感的表證較輕的(包活風寒表證和風熱表證),使用發表
作用較弱的解表藥(辛溫的如紫蘇葉、荊芥、防風等;辛涼的,如薄荷、
桑葉、葛根等),不一定引起出汗即能解除表證。
【疏風】即疏散風邪。治療外感風邪,使用善于袪風的藥物。風寒表證用防風、白
芷、高本等;風熱表證用薄荷、牛蒡子等;風濕症骨節疼痛用羌活、桂枝
等。
【透疹】凡出疹子的病,在應出而末出或疹子出而不暢之時,採用辛涼解表一類的
治法,使它順利出疹,不致發生變證,叫做“透疹”。
【透斑(化斑)】熱性病裹熱盛,斑點隱隱有向外透達的趨勢時,採用清熱,涼血
的治法(如用化斑湯: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玄參、犀角、白
粳米等),使斑點向外透達,以袪除病邪。這種治法原來稱為“
化斑”。至于“涼血化斑”,係在化斑湯中加丹皮、生地、大青
葉、金銀花、去甘草、粳米適用于發斑兼有吐血、衄血等血熱較
重之證。
【透邪(達邪)】熱性病初起出現風熱表證(發熱、微惡寒或不惡寒、無汗或少汗
、頭痛、口渴、舌苔薄白、脈浮數等症),採用辛涼解表一類治
法,使病耶往外透達。
【透表】即透邪、透疹一類治法。
【透風于熱外】見清、葉桂《溫熱論》。是治療風溫病外有風邪、內有裡熱的方法
。風溫病表有風邪,又有裡熱,使用辛涼解表法透達風邪,可使裡
熱勢孤,然後再清裡熱,就容易收效(按:以後在溫病治療上發展
為解表清裡同用)。
【辛開苦泄(開泄)】用辛味藥發散表邪,用苦味藥清泄裡熱。例如病人微惡寒
,身熱,頭痛,汗少,口渴,咽痛,舌苔黃,脈浮數,用桑
葉,菊花,蔓荊子等辛涼發散表邪,用連翹、大青葉、山豆
根等清泄裡熱。用辛味藥開通胸脘的痰濕,用苦味藥治胸
脘的濕熱。兩者合用,治療胸脘因痰濕熱阻滯而痞悶脹滿,
噁心嘔吐等症,辛味藥如厚朴、枳殼、薑半夏,橘皮等;苦
味藥如黃連,黃苓等(後一法又稱“辛開苦降”)。
【透泄】用辛涼解表藥透邪,用苦味藥泄裡熱。參見“辛開苦泄”法。
【調和營衛】是糾正營衛矢和、解除風邪的方法。風邪自表而入,可引起營衛失和
,其表現為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乾嘔、脈浮弱、苔白滑、口不
渴等症。使用桂枝湯,可以糾正這種營衛失和的狀態。方中主藥桂枝
解肌袪風,使風邪從衛外泄;輔藥芍藥斂陰和營,佐以生薑、大棗,
協助桂、芍調和營衛;甘草調和諸藥。全力合成調和營衛的作用,以
解除風邪。
【開鬼門】語出《素問.湯液醪醴論》。鬼(同魄)門,指汗孔。開鬼門,就是發
汗法。
【輕清疏解】由藥力較輕的解表藥與治咳化痰藥組成,適用于傷風煩微痛、鼻塞、
咳嗽等症。常用藥物有:薄荷、牛旁子、桔梗、苦杏仁、橘皮等。
【養陰解表(滋陰解表)】由養陰藥與解表藥組成,治療素體陰虛,感受外邪,出
現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
口渴咽乾,舌赤脈數等症。可用加減葳蕤湯(生玉竹、
白薇、生蔥白、豆豉、薄荷、桔梗、炙甘草、紅棗)去
紅棗。
【益氣解表(補氣解表)】由補氣藥與解表藥組成,治療氣虛感冒,出現頭痛惡寒
發熱,咳嗽唾痰、鼻涕粘稠,胸膈滿悶,脈弱無汗等症
。用參蘇飲(黨參、蘇葉、葛根、前胡、薑半夏、陳皮
、桔梗、茯苓、木香、枳殼、甘草)。
【助陽解表】由助陽藥與解表藥組成,治療陽氣虛的外感症,出現頭痛、惡寒重、
發熱輕、無汗、手足不溫、喜蓋衣被、精神衰倦、嗜睡、面色蒼白、
說話的聲音低微、脈沉無力、舌苔淡白等症。用再造散(黃茂、黨參
、桂枝、甘草、熟附子、細辛、羌活、防風、川芎、煨生薑、芍藥、
紅棗)。
【養血解表】由養血藥與解表藥組成,治療陰血虧虛(病後血虛或失血後血虛)的
感冒,出現頭痛、身熱、微惡寒、無汗等症,用蔥白七味飲(蔥白連
根、豆豉、葛根、生薑、生麥冬、乾地黃、甘瀾水)。
【化飲解表】由溫化水飲藥與辛溫解表藥組成,治療表有風寒,內有水飲之症,症
見惡寒發熱、無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舌苔滑潤、口不渴、脈浮
緊。用小青龍湯(麻黃、桂枝、芍藥、細辛、乾薑、甘草、薑半夏、
五味子)。
【表裡雙解】把解表藥和攻下藥(或清裡藥)等一同使用,稱為“表裡雙解”。既
有表證,又有裡證的,單解表則裡證不去,單治裡則外邪不解,甚至
內陷,所以要用表裡雙解。表裡雙解可分為兩大類:治外有表邪、
裡有實積。例如:病人惡寒發熱,腹部脹痛,胸部痞悶、作嘔、大便
不通、服浮滑。用厚朴七物湯(厚朴、甘草、大黃、枳實、桂枝、大
棗、生薑),以其中的桂枝湯去芍藥解表,以其中的厚朴三物湯(厚
朴、枳實、大黃)治裡。治裡熱已盛,兼有表證。例如,病人高熱
無汗,身體拘急,面紅目赤,鼻乾口渴,煩躁,不能熟睡,說胡話,
出鼻血,舌乾燥,脈洪數。用三黃石膏湯(石膏、黃芩、黃連、黃柏
、麻黃、淡豆豉、梔子、生薑、大棗、細茶),以麻黃、淡豆豉解表
,以石膏、黃芩、黃連、黃柏、梔子清裡。
【開提】病人原有表證,誤服瀉下藥,病邪下陷,發生熱瀉,同時有身熱,胸脘煩
熱,口渴,喘而汗出等症。即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解肌袪表熱,升提清
氣;甘草和胃,協助葛根升清氣;黃芩、黃連清裡熱。袪表裡之熱是“開
”,升清氣是“提”。
【泄衛透熱】溫病當邪熱已到氣分,出現身熱不惡寒,心煩口渴,舌苔黃等症,但
表又閉而無汗,這是衛分閉而不通,必須用辛涼透達藥,使病人微微
有汗,這是“泄衛”;使氣分的熱邪可以從表向外透散,這是“透熱
”。泄衛透熱的辛涼藥用:浮萍、薄荷、淡豆豉、蟬衣、菊花、金銀
花、蓮翹、白茅根等。
【逆流挽舟】是治療痢疾有表證的方法。痢疾初起,有的有惡寒、發熱、身痛、頭
痛無汗等表證,用人參敗毒散(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
殼、桔梗、茯苓、人參、甘草)治療。古人認為痢疾的邪本來從表陷
入于裡,用本方仍使邪由裡出表,好像在逆水中挽船上行。現在認為
本方辛溫香燥,適合于外感挾濕證,但痢疾多係濕熱,本方就不一定
適合,所以多以解表藥和導滯藥、清利濕熱藥同用。
【清法(清熱法)】是使用寒涼性質的藥物以清除火熱證,具有清熱、瀉火、涼血
、袪暑、生津、解毒的作用。適用于熱性病和其它雜病,以及
膿瘍症出現熱證等。對熱性病使用清熱法,應分清衛分、氣分
、營分、血分,按淺深程度使用清法。各個臟腑的熱,應按各
腋俯病證表現的不同,分別採用清臟腑熱的方法。清法中的苦
寒清熱,適用于實熱證;甘寒清熱,適用于虛熱證。清法不宜
久用,尤其是苦寒清熱能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大病後體質虛
弱及婦女產後都須慎用清法。
【清氣】是運用辛寒或苦寒等藥物,清解裡熱。適用于熱性病邪在氣分,用以解熱
除煩、透熱出表。
【辛寒清氣】是用辛寒藥清氣分之熱。患者高熱,只惡熱,不惡寒,大汗,面目赤
色,呼吸氣粗,說話的聲音重濁,小便澀少,舌苔黃,脈浮洪而躁,
用白虎湯(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苦寒清氣】是用苦寒藥清氣分之熱。如春溫初起,發熱,不惡寒(或微惡寒),
骨節疼痛,口渴汗少,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脈數,用黃芩湯(黃
芩、芍藥、甘草、大棗)。
【輕宣肺氣】用輕劑宣通肺氣,清氣分熱邪,叫做“輕宣肺氣”。例如:感受秋季
的溫燥之氣,身微發熱,口乾而渴,乾咳無痰,用桑杏湯(桑葉、豆
豉、杏仁、沙參、象貝、梔子皮、梨皮)。
【生津(養津液)】熱性病發熱多日,損耗津液,病人有發熱,口乾渴、舌紅、唇
燥等症,應用滋養津液的藥物退熱而生津液,如玄參、麥冬、
生地、石斛等藥。
【甘寒生津】是用甘寒藥治療胃的津液損傷的方法。熱性病裡熱盛,損耗胃的津液
,口中燥渴,吐粘滯白沫,選用麥冬汁、藕汁、鮮葦根汁、荸薺汁、
梨汁或甘蔗汁等藥,取適量燉溫內服。或用石斛、天花粉、蘆根等煎
服。
【辛寒生津】是用辛寒藥清胃熱生津液的方法。例如口瘡發作數日,口中有穢氣,
舌苔焦黃,脈大而虛,這是胃火盛而胃陰虛,宜用生石膏,知母、竹
葉、元參等藥。
【益氣生津】是治療氣津兩虛的方法。氣津兩虛,表現為汗出過多,津液耗傷,肢
體倦怠,氣短懶言,口乾作渴,舌質紅,舌乾無津,脈象虛散。用生
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
【苦寒清熱(苦寒泄熱)】是用苦寒藥清裡熱的方法,例如病人裡熱嚴重,因而煩
躁,甚則發狂、乾嘔、小便紅、說胡話,夜間睡眠不安
,或吐血,出鼻血、發斑,舌苔黃或乾黑起刺,脈沉數
,用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清泄少陽】是用清泄以治療熱性病病邪部位在半表半裡(少陽)的方法。春溫初
起,一陣冷一陣熱,口苦脅痛,胸悶欲嘔,小便渾濁,舌質紅,苔黃
膩,脈弦滑而數,用嵩芩清膽湯(青蒿梢、淡竹茹、薑半夏、赤茯苓
、黃芩、生枳殼、橘皮、碧玉散。注:碧玉散即由滑石、甘草、青黛
組成)。
【清熱解毒】這裡所說的毒,是火熱極盛所致,稱為“熱毒”或“火毒”。使用能
清熱邪、解熱毒的藥物,治療熱性病的裡熱盛及癰瘡、癤腫疔毒、斑
疹等,即是清熱解毒法。常用藥有: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紫花地
丁、蒲公英、半枝蓮等。
【清熱解暑】是用清熱藥以解除感受暑熱而不挾濕的方法。病人頭痛、身熱、有汗
、口渴、小便黃赤,苔薄而黃、麻數,用青蓄、金銀花、連翹、蘆根
等藥。
【清營(清營泄熱)】是清除熱性病的營分熱邪的方法。熱邪入于營分,症狀以高
熱煩躁為主,夜裡睡眠不安、舌絳而乾,脈細數,口渴不厲
害,用清營湯(犀角、生地、元參、竹葉、麥冬、丹參、黃
連、金銀花、連翹)。
【清心(清心滌熱、清宮)】是治療熱性病熱邪入心包的方法。熱邪入心包的症狀
以神昏,說胡話為主。高熱頂躁不安,舌質絳,脈細
數,用清宮湯(元參心、蓮子心、竹葉卷心、連翹心
、連心麥冬、犀角尖)。“宮”指心包。
【氣營兩清(清氣涼營)】是同時使用清氣分和營分的藥物,以治療熱性病熱邪侵
入氣分和營分的方法。症狀以高熱、心煩為主,並有口
渴汗出、不能睡著,舌質絳、苔黃而乾,脈洪數等症,
用生石膏、知母、生地、麥冬、元參、連翹等藥。
【透營轉氣】是治熱性病時,使營分熱邪向外透達,引出氣分而從外解的方法。熱
邪初入營分,脈細數,舌質絳,身熱較高,心煩,晚上睡臥不安,口
不甚渴,用犀角、元參、生地等清營分熱,用竹葉、金銀花、連翹等
透熱外出。
【清營透疹】是清營分之熱,並使疹外出的方法。病人高熱煩躁,夜間睡眠不安,
口不甚渴,舌絳而乾,脈細數。用細生地,丹皮,大青葉等清營分熱
邪,用金銀花、連翹、苦桔梗、薄荷、竹葉、牛蒡子等透疹。
【涼血(涼血散血)】是清血分熱邪的方法。適用于熱性病熱入血分,迫血妄行,
吐血,衄血、便血、舌色紫絳或發斑色紫黑等症。用犀角地
黃湯(犀角、生地黃、芍藥、牡丹皮)。散血是涼散血中之
熱。
【涼血解毒】是治療瘟疫、溫毒等熱毒熾盛的方法。適用于高熱口渴,煩躁、口氣
臭穢,或斑疹色紫,或咽喉潰爛,或頭面腫大等症。用清瘟敗毒飲(
生石膏、生地、犀角、黃連、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芍、元參
、連翹、甘草、丹皮、鮮竹葉)。
【瀉心】瀉心,實際是瀉胃火。因胃火盛而牙齦腫痛,口臭,嘈雜、大便秘結、舌
紅苔黃厚,脈數,可用瀉心湯(大黃、黃苓、黃連)。但心火盛而迫血向
上妄行,出現流鼻血,或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目赤腫痛,口舌生瘡,苔
黃,脈數,也可用本方治療,這就是用瀉胃火的方法以瀉心火,即“實則
瀉其子”。
【下法(瀉下、攻下、通裡、通下)】是運用有瀉下或潤下作用的藥物,以通導大
便,消除積滯,蕩滌實熱,攻逐水飲的一類
治法。分為寒下、溫下、潤下等。瀉下藥中
除潤下藥較和緩之外,其餘各類都較峻烈,
年老及體弱者恨用,孕婦和月經期勿用。沒
有實結症狀的勿輕用。腸傷塞不用玫下法,
以免引起腸出血和穿孔。
【寒下】使用寒性而有瀉下作用的藥物,以治療屬裡實熱證的燥屎,飲食積滯,積
水等的方法,叫做“寒下”。對于孕婦、新產婦及久病虛弱人忌用。但正
氣虛弱的病人如果有用寒下的必要時,應配合補氣藥同用。大便燥結,
同時有火眼、頭痛、苔黃膩、脈數的,用大承氣湯(大黃,厚朴、枳實、
芒硝)。此法一名“釜底抽薪”,飲食積滯或痢疾的濕熱積滯,病人脘
腹脹悶,下痢或泄瀉,腹痛,肛門有重墜感,或大便秘結,小便赤,舌紅
苔膩,脈沉實,用木香、枳殼、黃連、大黃、香附、檳榔等藥。水腫自
眼瞼腫脹開始的,或腹中有癥塊而有腹水,或胸協有積水,脈沉實,用十
棗湯(大棗、芫花、甘遂、大戟)瀉水。此法一稱“逐水法”。
【溫下】使用溫性的瀉下藥或溫熱性藥和寒性瀉下藥同用,以治寒性積滯裡實證。
大便不通屬于寒結的,其症狀為腹滿而實,手足涼,苔白膩,脈沉弦,
用巴杏丸(巴豆 45 枚,杳仁 30 枚,都去皮心,炙黃搗碎糊丸,如赤小
豆大,成人每服一分五厘)。腹痛,大便秘結,手足涼,舌苔白,脈沉
弦而緊,用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細辛)。
【潤下】分為兩種,使用有潤滑作用的藥物,治療熱性病過程中津液損耗的便秘
,或老年腸燥便秘或習慣性便秘,以及孕婦或產後便秘。常用藥有火麻仁
、郁李仁、蜂蜜等。近年來用生油、蔥汁混和內服,治療蛔蟲性腸梗阻,
也屬于潤下法。是使用滋潤津液的藥物,治療大腸熱結而津液枯燥的大
便祕結,用增液湯(元參、連心麥冬、生地),這稱為“增液潤下”,適
用于熱性病津液虧損的便秘。
【增液瀉下】把增補津液藥與寒下藥同用,治療熱結津液虧的大便秘結,如病人正
氣不太虛,可以經得起攻下的,用增液承氣湯(元參、連心麥冬、生
地、大黃、芒硝)。
【鹹寒增液】使用埔寒而有潤下作用的藥物,治療大腸燥結的便秘,例如用雪羹湯
(荸薺、海蜇皮切碎同燉)內服,治陰虛痰熱,大便燥結。
【攻補兼施】邪氣實而正氣虛的病,需要攻邪,但單用攻下就會使正氣不支,單用
補益又能使邪氣更為壅滯,所以須用攻中有補,補中有攻的攻補兼施
法,使邪氣去而正氣不傷。方法分為兩種:補氣瀉下:把瀉下藥與
補氣藥同用,治療熱結腸胃,正氣衰竭,大便秘結或下利清水,腹部
脹痛拒按,高熱口渴,神昏說胡話,舌苔焦黃起刺,脈滑數無力,用
黃龍湯(大黃、芒硝、枳實、厚朴、黨參、當歸、甘草、生姜、大棗
)。滋陰瀉下:把瀉下藥與滋陰藥同用,治療唇燥口裂,咽乾,口
渴要喝水,身熱不退,腹硬滿而痛,大便不通的,用承氣養營湯(知
母、當歸、芍藥、生地黃、大黃、枳實、厚朴)。前述“增液瀉下”
也屬于“滋陰瀉下”。
【先攻後補】具有可用攻下法的症狀,用攻下法後,大便已通,熱退,但呼吸氣短
,手足稍涼,脈弱,這是氣虛,用適量黨參煎服補氣。或熱性病具有
可用攻下法的症狀,用攻下法後,大便通,熱退,但病人汗出較多,
脈細,這是陰虛,用滋胃陰藥,如沙參、麥冬、細生地、玉竹等。又
如胸脅有積水,用甘遂、芫花、大戟等攻下,瀉下稀水後,病人喝適
量稀粥,臥床休息,也是一種補法。這種先用攻下後用補益之法,稱
為“先攻後補”。
【先補後攻】需要使用攻下法的疾病,但病人體質虛弱,一時不能接受攻下法,須
先用補法,使體質增強,然後攻下。例加肝硬化腹水需要瀉水,但病
人身體較虛,食慾較差,須先培補脾胃,增加營養,待病人身體比較
強健,然後用甘遂一類逐水藥瀉水。這種先用培補後用攻下之法,稱
為“先攻後補”。
【通泄(通腑瀉熱)】即用通大便以清除裡熱的方法。例如“寒下”之法之,“
潤下”、“增液瀉下”、“鹹寒增液”等法。腑指大腸。
【逐水】指“寒下”之法。是治療水腫實證的方法。使用瀉水作用峻烈的藥物(
如牽牛、甘遂、芫花、大戟、商陸等),瀉出大量水份。
【去宛陳莝(音“錯”)】語出《素問.湯液醪(音“勞”)醴論》。宛,通鬱,
即鬱結。陳莝是陳舊鍘碎的草。“去宛陳莝”,就是去
掉堆積的陳草,在人體是指去除鬱結已久的水液廢物,
即使用甘遂、牽牛等的逐水法。
【導滯通腑】即以疏導積滯為目標的瀉下法。參見“寒下”法之。
【急下存陰(急下存津)】在熱性病過程中,高熱持續,口乾而渴,大便秘結,舌
苔黃燥或乾黑起刺,脈沉實有力。由於津液日益耗損,
急須用瀉下藥通大便,瀉去實熱,以保存津液。本法對
於腸傷寒不適用,以免引起腸出血或穿孔。
【釜底抽薪】通大便以瀉去實熱,這種方法,好比用抽去鍋下燃燒著的柴草,以降
低鍋內溫度的辦法一樣。指“寒下”法之及“急下存陰”法。
【軟堅除滿】“堅”在這裡指乾燥的大便。因大便燥結而腹部脹滿,用“鹹寒增液
”法潤燥,稀釋大便,大便通而腹部脹滿消除。
【峻下】使用大黃、巴豆、芫花、甘遂、大戟、商陸、牽牛子、芒硝等有強烈瀉下
作用的藥物導瀉,稱為“峻下”。
【緩下】指使用性質和緩而滋潤的藥物以潤下通大便的方法,屬於緩下,藥物如火
麻仁、郁李仁、瓜蔞仁、竹瀝、蜂蜜等。治老人虛寒便秘的半硫丸(半夏
、硫黃),則在溫下中也屬於緩下一類。
【誤下】本非下證而誤用下法的叫“誤下”。熱性病表證還沒有解除,本來應當解
表,如果誤用下法,能引起變證,如泄瀉、結胸、痞證等。其它內科、婦
產科、兒科等凡不應下而誤用下法都能發生變證,須按具體倩況處理。
【和法】是利用藥物的疏通調和作用,以達到解除病邪的目的。分為和解少陽、調
和肝脾、調和肝胃等方法。凡熱性病邪在表,或已入裡而有燥渴,說胡話
等實證的,都不能使用本法。
【和解少陽】邪在少陽,指熱性病邪在半表半裡的部位。半表證指一陣冷、一陣熱
及胸協苦滿;半裡證指口苦、咽乾、目眩。用小柴胡湯(柴胡、黃芩
、人參、半夏、甘草、生薑、大棗)和解,一面袪病邪,一面扶正氣

【調和肝脾】使用和法治療肝氣犯脾,叫做“調和肝脾”。肝脾不和的表現,是脅
脹或痛,腸鳴,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慾不振,舌苔薄白,脈弦細
等症,用柴胡、白芍、枳殼、甘草、白朮、陳皮、防風等藥。
【調和肝胃】使用和法治療肝氣犯胃,叫做“調和肝胃”。肝胃不和的表現,是脅
肋脹痛。脘部脹悶疼痛,飲食減少,噯氣吞酸,嘔吐或吐出酸苦水,
常用柴胡、白芍、枳殼、甘草、吳茱萸、黃連、半夏、香附、鍛瓦楞
子等藥。
【開達膜原】就是用消除穢濁藥以攻遂閉塞于“膜原”間的病邪。瘟疫初起,邪在
膜原,出現一陣冷、一陣熱,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沒有定時,
胸悶發嘔,頭痛煩躁,舌苔垢膩,脈弦數,用達原飲(檳榔、厚朴、
草果、知母、芍藥、黃芩、甘草)治療。
【袪濕】是使用藥物以去除濕邪的治法。濕是重濁粘膩的邪氣,可以與風、寒、暑
、熱等邪結合在一起,又可以化熱、化寒。濕在上焦須化,在中焦須燥,
在下焦須利。脾主運化水濕,也能被濕所困,所以治濕也須注意治脾。
【化濕】“疏表化濕”:濕邪在上焦或在表,出現頭重而脹,肢仁痠重疼痛,口
中粘膩,不口渴,苔白膩,脈濡。用防風、秦充、蒼朮、藿香、陳皮、砂
仁殼、生甘草等。“清熱化濕”:濕溫時疫初起,邪在氣分,身熱肢痠
、無汗心煩;或有汗而熱不退,胸悶腹脹,小便赤,大便不通;或泄瀉不
傷,大便熱臭,舌苔垢膩或乾黃。用甘露消毒丹(渭屬、茵陳、黃芩、石
菖蒲、木通、川貝母、射干、連翹、薄荷、白蔻仁、養香、為散劑。)
【燥濕】“苦溫燥濕“:因中焦為寒濕所阻,胸悶嘔吐、噁心、腹脹、大便清稀
、苔白膩,用厚朴、半夏、白蔻仁、茯苓等。“苦寒燥濕”:因中焦為
濕熱所阻,腹痛腹脹,大便稀薄而熱臭,舌苔黃膩,用黃連、黃芩、枳殼
、豬苓等。
【利濕】是通利小便,使濕邪從下焦滲利而去的方法。凡陰虛津液虧損遺精、滑精
的慎用,如必須使用,應加滋陰藥。利濕藥中滑利降泄性較大的,如生薏
苡仁、瞿麥、冬葵子等,孕婦慎用。
【清熱利濕】濕熱下注,小腹脹急,小便渾赤,排尿時澀痛,淋瀝不暢,舌苔黃膩
,用八正散(車前子、木通、瞿麥、扁蓄、渭屬、甘草梢、梔子仁、
大黃)。
【清暑利濕】是治療夏季暑濕證的方法。由暑濕之邪引起的發熱、心煩、口渴。小
便不利等症,用六一散(滑石六兩、甘草一兩,共研細末。每次用三
至四錢。水煎服)。
【溫陽利濕(化氣利水)】是治療陽氣為水寒困遏的方法。病人內停水濕,外有表
寒,陽氣受水寒困遏,小便不利,頭痛,微發熱,心煩
口渴,喝了水就吐,舌苔白膩或白厚,脈浮,用五苓散
(茯苓、澤瀉、豬苓、白朮、桂枝、共研細末)。茯苓
、豬苓、澤瀉、白朮健脾利水、桂枝內通陽氣,外解肌
表,化氣利水,使小便通暢,水從下出。
【滋陰利濕】是治療邪熱傷陰,小便不利的方法。患者口渴要喝水,小便不利,或
有咳嗽嘔噁,心煩不能安眠,用豬苓湯(豬苓、茯苓、澤瀉、阿膠、
滑屬)。心煩不能安眠是陰傷的現象,阿膠能補血養陰,與其它藥同
用,既能利水,又不傷陰。
【淡滲利濕】使用淡味利濕藥為主,使濕從下焦排出。例如泄瀉清稀,小便不利,
舌苔白,脈濡,用茯苓、豬苓、澤瀉、冬瓜子、薏苡仁等藥。
【溫腎利水】是治療腎陽虛形成水腫的方法。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眼花,腰部痠
痛,四肢發冷,小便短少,浮腫自頭面延及下身,長期不退,按之凹
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弱,用濟生腎氣丸(肉桂、製附子、
地黃、山藥、山萸肉、澤瀉、茯苓、丹皮、牛膝、車前子)。
【滲濕于熱下】見清.葉桂《溫熱論》。熱性病濕重于熱,熱邪為水濕抑遏,不能
外透,應使用利濕藥分利水濕,熱邪才能外透。例如濕溫初起,頭
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胸悶不飢,午後身熱
較高。用三仁湯(杏仁、飛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葉、厚朴、
生薏仁、半夏)。其中滑石、白通草、生薏仁都是淡滲利濕,配合
其它芳香袪濕藥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利小便,實大便】是治療濕瀉的方法。濕瀉患者大便多水,小便短少,腸鳴漉漉
,腹不痛,苔白,脈濡細。常用胃苓湯(蒼朮、厚朴、陳皮、
甘草、桂枝、白朮、豬苓、茯苓、澤瀉。即平胃散合五苓散)
健脾去濕,使小便清利,大便正常。
【潔淨俯】語出《素問.湯液醪(音勞)醴論》。“淨俯”指膀恍。“潔淨俯“即
利小便。
【芳香化濁】使用芳香化濕濁的藥物,治內有濕濁,出現脘腹脹悶,噁心吞酸,大
便稀薄,體倦乏力,口膩有甜味等症。用藿香、佩蘭、砂仁,厚朴等
;如兼有頭暈而脹,嘔吐,舌苔白膩,可加石菖蒲,鮮荷葉,陳皮、
半夏、大腹皮等。
【健脾(補脾、益脾)】是治療脾虛而運化功能減弱的方法。患者面色萎黃,疲倦
無力,飲食減少,胃痛喜按,進食後痛減,大便稀薄,舌
淡苔白,脈濡弱,用黨參、白朮、茯苓、山藥、薏苡仁等
藥。
【運脾】是治療濕重困脾的方法。濕重的表現為胃部飽脹,飲食無味,噁心欲吐,
口中淡而粘,頭昏身倦,大便泄瀉,或腹脹,四肢浮腫,小便少,舌苔白
膩,脈濡。用蒼朮,厚朴,陳皮,藿香,佩蘭,白蔻仁,茯苓,澤瀉等藥
芳香袪濕以運脾。
【醒脾】是治療脾氣虛寒運化無力的方法。脾氣虛寒,表現為食慾不振,食物不消
化,有時噯氣,大便溏,有時腹隱痛喜熱按,舌貿淡,脈弱等。用醒脾散
(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草果、木香、陳皮、厚木、蘇梗各等分,
為散,每服三錢,加生薑一片,大棗一枚,水煎服)以健脾溫中,促進運
化,而增強食慾。
【培土】指培補脾土,促使脾的運化機能恢復正常。凡脾虛而有飲食減少,大便泄
瀉等症,即須培土,也即“健脾”、“補脾”、“益脾”的總稱。
【健脾疏肝(培土抑木)】是治療肝氣郁結,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肝旺脾虛,即木
克土證)的方法。肝旺脾虛,症見兩脅脹痛,不思飲食
,腹脹腸鳴,大便稀溏,舌苔白膩,脈弦。培土用白朮
、茯苓、薏苡仁、山藥等;抑木用柴胡、青皮、木香、
佛手等。
【補脾益肺(培土生金)】用培補脾土的方法,使脾的功能強健,恢復正常,以治
療肺臟虧虛的病症。例如肺虛久咳,痰多清稀,兼見食
慾減退,肚腹作脹,大便稀溏,四肢無力,甚至浮腫,
舌質淡苔白,脈濡細。用黨參、茯苓、白朮、山藥、木
香、陳皮、半夏等。
【溫補命門(補火生土)】是溫補命門之火以恢復脾的運化功能的方法。黎明前腹
瀉,瀉前腹痛腸鳴,瀉出物中或有不消化的食物,瀉後
感到安適,腹部怕冷,四肢發涼,舌質淡,苔白,脈沉
細。這種病俗稱“五更瀉”或“雞鳴瀉”,這是命門火
衰,脾的運化無力,所以要溫補命門之火,加強脾的運
化。可用四神丸(肉豆蔻、破故紙、五味子、吳茱萸、
生薑、紅棗)治療。
【疏肝(舒肝、疏肝理氣,泄肝)】是疏散肝氣郁結的方法。肝氣郁結,表現為兩
脅脹痛或竄痛,胸悶不舒,或噁心,嘔吐酸水
,食慾不振,腹痛腹瀉,周身竄痛,舌苔薄,
脈弦。可用柴胡、當歸、白芍、香附、川楝子
、延胡索、厚朴等藥。
【柔肝(養肝、養血柔肝)】是治療肝陰虛(肝血不足)的方法。肝陰虛,表現為
視力減退,兩眼乾澀,夜盲,有時頭暈耳鳴。爪甲色
淡,或夜間睡眠不好,多夢,口乾缺少津液,脈細弱
。可用當歸、白芍、地黃、首烏、枸杞子、女貞子、
旱蓮草、桑椹子等藥。“肝為剛臟”,賴血以養,所
以須用養血之品,使肝得所養。
【伐肝(抑肝)】是抑制肝氣過旺的方法。肝氣太旺而犯脾,須用抑制肝氣過旺的
治法,稱為“伐肝”。伐肝一般用柴胡、青皮、廣木香、佛手等
,實際屬于疏肝一類。伐肝藥一般與益脾藥同用,參見“培土抑
木”條。
【滋養肝腎】是滋腎陰以潤養肝陰。此法多用于腎陰虧肝木旺的證候,如頭目眩
暈,眼乾發澀,耳鳴額紅,口乾,五心煩熱,腰膝痠軟,男子遺精,
婦女月經不調,苔少而舌質紅,脈細弦數。可用乾地黃、山茱萸、枸
杞子、玄參、龜板、女貞子、何首烏等藥。此法一稱“滋水涵木”。
是治療肝腎陰虛兼有輕度浮腫。患者頭暈,面紅升火,眼花耳鳴,
腰部痠痛,咽乾,夜間睡眠較差,或有盜汗,尿少色黃,舌紅苔少,
脈弦細。用杞菊地黃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丹皮、茯苓、澤瀉
、枸杞子、菊花)。
【和肝(滋陰疏肝)】是滋陰藥與疏肝藥合用,使肝氣和暢的方法。肝腎陰虛,氣
滯不行,症見脅肋竄痛,胸腹脹,舌上無津液,咽喉乾燥,
脈反細弱或虛弦,可用一貫煎(北沙參、麥冬、當歸身、生
地黃、枸杞子、川楝子;口苦燥的加酒炒黃連少量)治療。
【滋陰平肝潛陽】是治療陰虛而肝陽上亢的方法。肝陰虛或腎陰虛,都能發生肝陽
上亢。出現頭痛,頭昏暈,耳鳴耳聾,情緒容易激動,面部烘熱
,口燥咽乾,睡眠不足,舌質紅,脈細弦數。滋肝腎之陰,用熟
地、枸杞、山茱萸、旱蓮草;平肝用鉤藤、菊花、天麻、僵蠶等
;潛陽用生牡蠣、生龍骨、生石決明、磁石等。
【瀉肝(清肝火、清肝瀉火)】是用苦寒瀉肝火的藥物以治療肝火上炎的方法。肝
的實火上升,出現頭痛眩暈,耳鳴耳聾,面紅目赤
,口乾苦,脅部疼痛,嘔吐黃苦水,甚則吐血,急
躁易怒,大便多便秘,苔黃、脈弦數。可用龍膽草
、山梔、丹皮、夏枯草、黃芩、黃蓮等藥。
【佐金平木】是肅肺以抑肝的方法。肝氣上沖于肺,肺氣不得下降,出現兩脅竄痛
、氣喘不平、脈弦等症。須用肅肺法使肺氣下降,肝氣也得疏暢。用
桑白皮(吳茱萸汁炒)、蘇梗、杳仁、批把葉等藥。
【滋陰】又稱“育陰”,“養陰”,“補陰”或“益陰”,是治療陰虛證的方法。
陰虛證,表現為乾咳咳血,潮熱盜汗,口乾咽燥,腰痠遺精、頭暈目眩,
手足心煩熱等症。可選用天門冬、麥門冬、石斛、沙參、玉竹、百合,旱
蓮草、女貞子、龜板、鱉甲等藥。參見“補陰”條。
【酸甘化陰】是酸味、甘味藥同用以益陰的治法。患者夜間失眠、多夢、健忘、口
舌糜爛,舌質紅,脈細數。用酸棗仁、五味子、白芍、生地、麥冬、
百合等。因為患者心陰虛則心陽亢,心陽亢則心陰愈虛,所以本法以
酸味藥酸棗仁、五味子、白芍斂陰,甘寒藥生地、麥冬、百合滋陰,
一斂一滋,陰日長而陽亢日消,歸于陰陽協調。化陰,即斂陰滋陰並
進而使陰日長之意。
【清絡保陰】是清肺絡熱而保肺陰的方法。暑溫經治療後,諸症皆退,但咳而無痰
,咳聲清高的,是肺絡中仍有熱,肺陰必然受內熱的消耗,可用清絡
飲(鮮荷葉邊、鮮銀花、西瓜翠衣、鮮扁豆花、絲瓜皮、鮮竹葉心)
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麥冬、知母治療。
【堅陰】是固腎精,平相火的方法。例如夢中遺精,但相火妄動,腎氣不固。用封
髓丹(黃柏、砂仁、炙甘草、研末蜜丸)治療。黃柏平相火妄動,固腎精
,便是堅陰。
【強陰】指藥物具有加強陰精的功能。如熟地黃、生地黃、枸杞子、女貞子、沙苑
蒺藜等。這些藥適用于腎陰虛之證,如腰痠、遺精、小便多等。
【斂陰】即收斂陰氣的方法。適用于陰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證候。這類藥物的味
多酸澀。例如熱性病熱退身涼,餘邪已清,飲食增進,但夜間還有虛汗,
可用山茱萸、五味子加入止汗劑中。
【潛陽】是治療陰虛而肝陽上升(上亢)的方法。肝陽上升,出現頭痛眩暈,耳鳴
耳聾,肢體麻木或震顫等症。可用生牡蠣、生龍骨、生石決明、真珠母、
磁石、代赭石等質重鎮墜的藥物,以收斂虛陽,稱為“潛陽”。潛陽法常
與平肝滋陰等法同用。參見“滋陰平肝潛陽”條。
【潛鎮(鎮潛)】指質重下墜的鎮靜安神藥與潛陽藥同用的治療方法。質重下墜的
鎮靜安神藥如硃砂,滋石、生鐵落、龍齒、牡蠣等。質重下墜的
潛陽藥如牡蠣、龍骨、石決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其中
有的藥物兼有鎮靜安神和潛陽兩種作用。潛鎮法常用以治療心神
不寧,心悸失眠和肝陽上亢的頭痛、眩暈等症。
【熄風】指平熄內風的方法。內風表現為眩暈、震顫、高熱、抽搐、小兒驚風和癲
癇等症。用羚羊角、全蠍、娛蚣、僵蠶、蚯蚓等藥。分為“滋陰熄風”、
“平肝熄風”、“瀉火熄風”、“和血熄風”等。
【滋陰熄風】是以滋陰為主,消除因陰虛而動風的方法。在熱性病晚期,熱傷真陰
,表現為身熱不甚,但羈留不退,手足心熱、面紅、虛煩不眠、咽乾
口燥、心慌神倦,甚或耳聾,手足蠕動或抽搐、舌乾絳少苔、脈虛數
。可用生地、白芍、麥冬、雞子黃、龜板、鱉甲、牡蠣、鉤藤等藥。
【平肝熄風(鎮肝熄風)】是治療由于肝陽上亢而引動內風的方法。病人頭部掣痛
,頭暈目眩,口眼歪斜,肢體發麻或震顫,舌頭發硬,
舌體偏斜抖動,語言不清楚,甚至突然昏倒,手足拘急
或抽搐,苔薄質紅,脈弦。可用鉤藤,天麻、白蒺藜、
菊花、蚯蚓、真珠母、牡蠣、石決明等藥。
【瀉火熄風(清熱熄風)】是治療熱極生風(實熱證)的方法。凡熱性病由于高熱
而手足抽搐、兩眼上翻、項強,甚至背反張如弓狀,神
志昏迷的,就叫“熱極生風”。患者苔黃舌質紅,脈弦
數。可用鉤藤、蚯蚓、全蝎、蜈蚣、生石決明、生牡蠣
、石膏、黃連、大青葉等藥。
【和血熄風】是治療肝風內動偏于血虛的方法。熱性病晚期熱邪損耗陰血,出現唇
焦舌燥,筋脈拘急,手足蠕動,或頭目眩暈,脈細數等症。可用陳阿
膠、生地、生白芍、雞子黃、生牡蠣、炙甘草、茯神、絡石藤等藥。
【解痙(鎮痙)】解除震顫、手足痙攣(抽搐)及角弓反張(項背強硬向後反張如
弓狀)等症,叫做“解痙”,即熄風法。
【袪風】是利用藥物疏散風邪的作用,以疏散經絡,肌肉、關節間留滯的風邪的方
法。風有外風、內風的區別。內風應平熄,外風應袪散。袪風法適宜于外
風。分為“袪風除濕”、“疏風泄熱”、“袪風養血”、“搜風逐寒”等
法。
【袪風除濕】是風濕之邪留滯于經絡、肌肉、關節等部位,出現游走性疼痛症狀時
的治法。可用羌活、防風、秦艽、威靈仙、桑枝、五加皮、甘草等藥

【疏風泄熱】是治療外有風邪兼有裡熱的方法。風邪侵襲,有頭痛、鼻塞、咳嗽等
症。裡熱有口渴、小便黃、舌質紅、舌苔黃等症。有以上諸證而身熱
微惡寒,脈浮數的,用鮮蔥白、淡豆豉、蔓荊子、焦山梔、苦桔梗、
連翹、淡竹葉、杏仁、牛蒡子等藥;有以上諸證而身熱惡寒、脈浮數
的,用荊芥、防風、白芷、焦山梔、苦桔梗、連翹、淡竹葉、杏仁、
牛蒡子等藥。
【袪風養血】是治療血脈不和,風濕流竄經絡的方法。其症狀是:肌膚和手足麻木
,忽然口眼歪斜,說話困難,甚至半身不遂,或兼有怕冷身熱、肢體
拘急,舌苔白膩,脈象浮滑。應袪風通絡,行血養血。用大秦艽湯(
秦艽、羌活、獨活、防風、白芷、川芎、當歸、芍藥、生地、熟地、
白朮、茯苓、細辛、石膏、黃芩、甘草)。其中川芎、當歸、芍藥、
地黃行血養血,能治療血脈不和,使血脈流通,滯留的風邪也隨之消
除,所以叫做“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搜風逐寒】是治療風邪兼寒邪濕痰、瘀血留滯經絡的方法。中風手足麻木,日久
不癒,經絡中有濕痰瘀血,腿臂間局部作痛;或風寒濕氣留滯經絡,
肢體筋骨痠痛的。用小活絡丹(川烏、蚯蚓、草烏、天南星、乳香、
沒藥、研末,酒麵糊丸。)
【潤燥(清燥、涼燥)】是使用滋潤藥以治療燥熱證的方法。燥證分內燥、外燥二
種。外燥是外感燥氣致病,內燥是內臟津液虧損之證。潤
燥分為“輕宣潤燥”、“甘寒滋潤”、“清腸潤燥”、“
養陰潤燥”、“養血潤燥”等。
【輕宣潤燥】是治療外感燥熱傷肺的方法。病人發熱,頭痛,乾咳少痰或氣逆喘急
、舌乾無苔或薄白而燥、舌邊舌尖俱紅。用桑杏湯(桑葉、杏仁、沙
參、象貝母、豆豉、梔皮、梨皮)。
【甘寒滋潤】是治療肺腎津液不足的方法。例如肺腎陰虧、虛火上炎、咽喉燥痛、
咳嗽乾喘、痰中帶血、手足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用生地、熟
地、麥冬、川貝母、百合、當歸、白芍、生甘草、玄參、桔梗等藥。
【清腸潤燥】是治療大腸燥熱而便秘的方法。大便乾結、口臭唇瘡,面赤、小便短
赤、苔黃燥、脈滑實。用麻仁丸(麻仁、芍藥、枳實、大黃、厚朴、
杏仁)。
【養陰潤燥】是治療燥熱之邪傷肺胃津液的方法。病人咽乾口渴,午後身熱,或乾
咳少痰,舌質紅,脈細數。用沙參麥冬飲(沙參、玉竹、麥冬、甘草
、冬桑葉、生扁豆、天花粉)。
【養血潤燥】是治療血虛便秘的方法。面色蒼白,盾爪不紅潤,時覺頭眩,心悸,
大便乾結難下,舌質嫩而色淡,脈細數。用當歸、生地、麻仁、桃仁
、枳殼等藥。
【苦溫平燥】是治療外感涼燥表證的方法。患者頭微痛,怕冷,無汗、鼻塞、流清
涕、咳嗽、痰多清稀,唇燥咽乾,苔薄白而乾,脈弦。用杏蘇散(杏
仁、陳皮、蘇葉、半夏、前胡、桔梗、茯苓、枳殼、甘草、生薑、大
棗)。
【理氣】是運用藥物有行氣解郁、補中益氣的作用,治療氣滯、氣逆、氣虛的方法
。氣虛用補益中氣藥,歸入補氣門。通常所說的理氣,多對氣滯,氣逆而
言,分為“疏郁理氣”、“和胃理氣”、“降逆下氣”等。理氣藥多屬香
燥,津液虧損的須慎用。
【疏郁理氣(寬胸、寬中、解鬱、開鬱)】是治療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氣滯的方法。
出現胸膈痞悶,兩脅及小腹脹痛等症,
用香附、延胡索、烏藥、廣木香等藥。
【和胃理氣】是治療氣與痰濕阻滯中脘的方法。出現脘腹脹悶,吞酸或吐酸水,噯
氣等症,用枳實、陳皮、薑半夏、竹茹、鍛瓦楞子等藥。
【降逆下氣(順氣)】是治療肺胃之氣上逆的方法。例如肺氣上逆,咳嗽哮喘,痰
多氣急,用定喘湯(白果、麻黃、蘇子、甘草、款冬花、杏
仁、桑白皮、黃苓、法半夏)。又如胃虛寒而氣上逆,呃逆
不止,胸中不舒,脈遲,用丁香柿蒂湯(丁香、柿蒂、黨參
、生薑)。
【行氣(利氣、通氣、化氣)】即行散氣滯,以治療由氣滯產生的病症,如胸腹脹
悶疼痛等。“疏郁理氣”及“和胃理氣”都屬于行
氣。
【降氣(下氣)】是治療氣上逆的方法。使用降氣、下氣的藥物,如蘇子、旋覆花
、半夏、丁香、代赭石等,適用于喘咳、呃逆等症。“降逆下氣
”屬于“降氣”法。
【調氣】用藥物治療氣滯、氣逆的證候,使氣暢利平順而恢復正常狀態,稱為“調
氣”。實際包括理氣法的行氣、降氣。
【破氣】使用理氣藥中比較峻烈的,如青皮、枳實等,以破氣散結導滯。
【袪痰】是幫助排出痰液或袪除生痰病因的方法。分為“化痰”、“消痰”、“滌
痰”三類。其中以化痰法為常用。
【化痰】依據生痰的病因,把化痰法分為六種:“宣肺化痰”:適用于外感風寒
痰多。患者鼻塞、喉癢、咳嗽、痰多、苔薄白,用麻黃、蟬衣、杏仁、桔
梗、牛蒡子、辛夷、陳皮、甘草等。“清熱化痰”:適用于熱痰。咳嗽
而咯痰黃色稠粘,舌紅苔黃,用桑白皮、瓜蔞皮、象貝母、蘆根等。“
潤肺化痰”:適用于燥痰。患者咽喉乾燥,痰稠厚而難以咯出,苔黃而乾
。用沙參、瓜蔞、桔梗、橘紅等。“燥濕化痰”:適用于濕痰。痰白而
多,容易咯出,胸悶噁心,舌苔白滑而膩。用法半夏、茯苓、陳皮、甘草
等。“袪寒化痰”:適用于寒痰。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溫,舌質淡
,苔滑。用桂枝、茯苓、乾薑、薑半夏、橘紅等。“治風化痰”:因風
痰引起頭痛眩暈,有時頭旋眼黑,舌苔白潤。用天麻、鉤藤、半夏、茯苓
、橘紅、甘草等。
【消痰】是攻伐濁痰留滯的方法。多用能損傷元氣,體弱的須慎用。“消痰平喘
”:痰飲伏于肺臟,發生喘嗽、痰多、胸部不舒、食慾不振,;用補益法
可按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以毒攻毒】是使用有毒性的菜物治療惡毒病症的方法。例如大楓子辛熱有毒,入
丸劑內服,能治麻瘋;藤黃酸澀有毒,外敷能治癰瘡;露蜂房甘平有
毒,研末用豬油和塗,用以治療頭癬。
【驅蟲(殺蟲)】是使用具有驅殺寄生蟲作用的菜物,治療人體寄生蟲病的方法。
例如蛔蟲選用使君子,檳榔,苦楝根皮(用時去表層粗皮,此藥
有毒性,不可多服)、鷓鴣菜(紅葉藻科)、石榴皮、雷丸(此
菜只能作散劑)、榧子等。蹺蟲:選用榧子、雷丸、蕪荑、使君
子、大蒜、苦楝根皮、百部、杞榔等。絛蟲:選用檳榔、南瓜子
(檳榔和南瓜子常合用。南瓜子作散劑。)仙鶴草根、雷丸、榧
子、鴉膽子、蛇蛻等。鉤蟲:選用雷丸、榧子、苦楝根皮、檳榔
、土荊芥等。薑片蟲:用檳榔、榧子等。有些藥雖然沒有殺蟲作
用,但對於某些蟲病有治療作用。例如膽道蛔蟲病發作時,用烏
梅十個水煎濃汁內服,或醋半杯至一杯,溫服,有安蛔作用。
【一逆】指治療上犯了一次差錯。
【再逆】指治療上又犯了一次差錯。
【小逆】在治療上犯了較小的差錯。
【火逆】誤用燒針、熏、熨、灸等火法,由此導致的變證,稱為火逆。
【五過】語出《素問.疏五過論》。指醫生在治療上的五種過失。病人由于職業
地位的變化而發生倩志方面的疾病,醫生不知疾病的起因,隨便處理。
不了解病人的生活和環境,思想情緒,不知那一證應補,那一種證應瀉,
妄施治療,使人體精氣一天天虛耗,邪氣因而侵入。善于診斷的醫生,
必然能分析證侯,區別正常和反常。將同名同形的病證,加以比較分析,
在相同中尋求不同之點;醫生態度鎮靜,詳細探入地審察,從不易辨別的
病證中辨出異同。如果醫生不知道這種診察方法,那就過算失。凡診病
必先相察精、氣、神,又必須了解病人因生活琅境和情緒發生變化而患病
,醫生不弄清病因,不知道改變病人的精神狀想,又順從病人的好惡,治
疾錯亂。診治疾病,必須了解疾病從開始到現在的陰陽屬性及發病的其
他情況,不僅切脈,還要確定病名,應把男女不同的正常脈與病脈相比較
,並了解情緒與五臟血氣的關係。醫生如果搞不清楚,病情日益深重,只
說病的預後不良,這是粗率的醫療作風。
【頂】語出趙學敏《串雅內編》。走方醫把藥性上行的叫“頂”。頂藥多吐。例如
“皂礬頂”,治風痰上湧而昏倒,用皂莢末、生礬末、膩粉作散劑,水調一
錢服下即吐。膩粉有二種:一為汞粉,一為鉛粉,均有毒,以不用為宜。《
聖濟總錄》的“稀涎散“,即用皂莢、白礬二味以吐出痰涎。
【串】語出趙學敏《串雅內編》。走方醫把藥性下行的叫做“串”。串藥多瀉。例
如“牽牛串”治積氣成聚,用黑牽牛末為丸,陳皮、生薑煎湯送下。
【截】語出趙學敏《串雅內編》。走方醫說“截”是“絕”的意思,即使疾病停止
發作。例如用常山、草果等截瘧,用白金丸(郁金、明礬為末,作丸)治癇
症。外冶方如點痣藥,用鮮威靈仙煎濃汁,淋入桑柴灰,風化石灰內,熬成
稀膏,點痣上,有腐蝕痣的作用。但血痣忌用,以免發生不良後果;點痣藥
也不要接近眼部,以防損害眼睛。
【禁】趙學敏《串雅外編》記述走方醫的禁法。“禁”是禁制疾病,即“祝由科”
一類的方法。孫思邈《千金翼方》有“禁經”,宋代《聖濟總錄》有“符禁
門”。但其起源更早,屬于巫醫一類。


■二、外治及其他

【外治】治療方法的一類。選用藥物、手法或配合適當的器械用于體表或九竅等處
,以治療臨床各科疾病。常用的有:敷、1、熨、熏蒸、吸入、熱烘、浸
浴1漬、發泡、膏摩、點眼、1鼻、漱滌、撲粉、導塞、薄貼等。
【敷】如把鮮的植物藥搗爛,或用乾藥碾末,加酒、蜜、醋等汁調和,敷在肌膚局
部,隔一定時間換藥一次,使藥物在較長時間內發揮作用。例如摔傷而關節
筋肉疼痛,用鮮梔子,適量白粉同搗,加酒少量和勻,敷傷處。腫瘍初起,
也常用外敷藥。
【罨(音掩)】罨是掩覆(掩蓋)的意思。分為冷罨法和熱罨法兩種。冷罨法:例
如用毛巾或淨布浸冷水中,擦乾,遇鼻出血時,即罨在前額上,毛
巾熱即更換,至血止為止。熱罨法:例如用毛巾或淨布浸熱水中,
輕輕姣去水,掩覆于疼痛處。按罨法在我國醫學上多有記載,如冷
罨法有青布浸涼水罨,甚至用冰塊罨;熱罨法有用布浸藥汁罨痺證
疼痛處,布上不斷添漬藥汁,並不斷加熱。
【熨法】用藥末或藥物粗粒炒熱布包外熨,用以治療風寒濕痺,脘腹冷痛等證,稱
為藥熨。如胃氣痛,用橘葉炒熱後布包揉熨。一般用鹽粒、沙子或乾淨黃
土炒熱後布包外熨,也能達到熨的目的,但須注意燙傷皮膚。
【熏蒸】利用藥物燃燒時產生的煙氣或藥物煮沸騰後產生的蒸汽來熏蒸機體,以治
療皮膚瘡癬或其它疾病。例如患神經性皮炎,用袪風燥濕藥研末,和入艾
絨,外包薄紙,卷成藥條(或單用草紙卷成細圓筒形的條),燃著後以煙
煎患處。或治療風濕痺痛,用桑枝、榆枝、桃枝等熬湯,,傾入木桶,上
擱木板,患者坐木板上,用布圍住身體和木桶,煎蒸身體。用本法要隨時
聽取病人對治療部位熱感程度的反映,避免灼傷皮膚。室內煙氣彌漫時,
也要適當調換空氣。小兒麻疹已出現疹點,冒風而疹點有些隱沒,不但須
內服透達藥,也可用芫荽、連鬚大蔥、浮萍煎湯熏,並用毛巾蘸藥湯擦頭
面胸腹(擦後忌吹風),以助透達。
【吸入】用吸入某些藥物的煙或蒸汽的方法治療疾病。例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日久
,用款冬花末卷作紙煙狀,點燃吸其煙。或產後流血過多而昏暈的,把鐵
塊或木炭燒紅,投入醋內,使產婦聞到醋氣而醒覺。
【熱烘】熱烘法是在病變部位塗藥後,再加火烘的方法。適用于鵝掌風,皸裂瘡,
慢性濕疹、牛皮癬等皮膚乾燥搔癢的疾病。每日一次,每次約二十分鐘,
烘後即可把藥擦去。此法需要堅持較長的治療時間,才能取效。禁用于一
切急性皮膚病。
【烙】用燒紅的大小形式不同的鐵器烙患處,稱為烙法。例如膿瘍的膿已成,古代
用燒紅的烙鐵烙破膿瘍,使膿液流出,以代刀針。
【1浴】把藥物煎成湯汁,用以水浴、浸泡、1漬。洗浴適用于全身性疾病。例如
風疹塊,用香樟木煮湯洗浴;溫泉浴多用于治療皮膚患疥癬,古代早已使
用。浸泡適用于四肢疾患,如鵝掌風(手癬)和腳癬,用藥湯或醋(燉熱
)每天浸泡幾次。1漬(1漬,是濕潤局部)適用于身體的局都疾患(例
如疥癬,用藥汁1患處),或用于瘟疫實熱證的高熱煩燥,大渴,甚至說
胡話,可用黃連水在胸部1漬。
【發泡(起泡、提泡)】把能刺激皮膚的藥物,搗爛或研末,敷在皮膚上,使之發
泡。例如治急性扁桃體炎,取斑蝥一只研粉,放在小膏藥
的中心,貼項兩側(患左貼右、患右貼左),三、四小時後起泡,用消毒
針挑破,擠出黃水,塗以紅汞。治急性黃疸性肝炎,可用斑蝥膏貼右邊脅
下,其餘同上。毛茛、天南星、威靈仙、回回蒜等的鮮根,搗爛,取如黃
豆大一小粒外敷,也能發泡。但發泡藥不能誤入眼內,免受損害。
【膏摩】即用藥膏摩擦局部。例加:用袪風藥或抑制霉茵藥加酒煎成稠厚的膏,用
布蘸膏摩擦局部,可以治療關節痛或皮膚癬病。
【點眼】把藥物研製成乾燥而極細的紛,先試放于舌上,如溶化而毫無渣滓,即可
用于點入眼內,清涼而無刺激感。點眼藥簡稱眼藥,處方不少,用于眼病
以消炎退腫去翳。點眼法還能治療非眼科的其它疾病,這種點眼藥還須進
一步研究。
【1鼻(吹鼻)】把藥物研成細粉,病人自己吸入或由別人吹入病人鼻腔內。例如
    慢性副鼻竇炎,用黃花魚頭部的魚腦石研成細粉,加入冰片少
量,吸入鼻內。感冒鼻塞,可用鵝不食草研細粉,吸入鼻內。
【漱滌(含漱)】是用來清潔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由于藥湯清熱解毒的作用,能
除去腐爛組織及膿液。漱口藥湯是用各種藥物加水煮成,臨用時
和二分之一的溫開水,先含一會,再漱滌後吐去。病輕的一日三
、四次,病重的一日五、六次。藥湯不宜太熱,以免燙傷口腔。
例如麻疹過程中發生口炎,用野薔薇根煎水含漱。急性扁桃體炎
,可用風化硝、白礬、食鹽各一錢,加水一杯,煎沸、侯涼,漱
滌口腔。
【吹藥】是咽喉口腔病的外用散劑。例如治咽喉口舌腫痛的冰硼散,由玄明粉五錢
(風化),朱砂六分,硼砂五錢,冰片五分組成,各研極細末,和勻;瓶
裝。臨用時取少許用噴藥器噴入(如無噴藥器,可用細竹管或紙卷成細管
,裝藥吹入),每日三、四次。
【撲粉】把藥物研成細粉,撲在皮膚上。如熱性病發汗後汗出不止,用龍骨、
牡蠣、生黃耆、粳米研成細粉和勻,撲在皮膚上,也稱“溫粉”。夏天生
痱子,用滑石粉撲身上。
【導法(導便)】把液體藥物灌入腸中,或把潤滑性的錠劑塞入肛門內,以通下大
便。古代常用的有“蜜煎導法”和“豬膽汁導法”,現在也有用
肥皂削成如小指大,塞入肛門的。
【蜜煎導法】導便法之一。用蜜蜂適量,在鍋內熬煎濃縮,趁熱取出;捻成如小指
樣二寸長的梃子,塞入肛門內。
【豬膽汁導】導便法之一。用豬膽汁,加入醋少量,和勻,灌入肛門內。
【塞法】把藥粉用棉花或紗布包裹扎緊,或用錠劑,塞于鼻、陰道、肛門內等處,
以達到治療目的。例如治療慢性副鼻竇炎,用川芎、辛夷、細辛、木通,
研細末,紗布裹少量塞入鼻孔中,時常更換。又如婦女滴蟲性或霉菌性陰
道炎,每晚先用桃樹葉煎水洗陰道,再用紗布蘸藥粉(五倍子、蛇床子、
生黃柏、冰片、共為細粉,也可製成錠、丸)二、三分塞入
【枯持法】先用枯持藥物敷在痔核上,然後用枯痔注射劑注射于痔內,使痔核乾枯
、壞死、脫落而癒的方法。適用于二、三期脫出的內痔,狹窄性內痔,
內痔兼有輕度貧血、老年患者或血壓稍高患者。不適用于外痔與初期不
脫出于肛門外的內痔及直腸腫瘤引起的內痔,有嚴重的肺、肝、腎疾患
、高血壓病和血液病,臨產孕婦等也不宜應用。枯痔法現已有不少改進
各地方法也不完全一致,各有它的優缺點。
【掛線法】是用藥製絲線(或普通絲線)或橡皮筋等掛斷肛門漏管的方法。其原理
是利用線的張力,促使局部氣血阻絕,肌肉壞死,以達到切開漏管的目
的。對於瘡瘍潰後形成漏管的也可用掛線法。
【結扎法】是利用線(藥製絲線或普通絲線)的張力,促使患部氣血不通,使所要
除去的組織壞死脫落,達到治癒的目的。一般適用于贅疣、痔核等症。
例如頭大蒂小的贅疣,可在根部用線作雙套結扣住扎緊。對血瘤和癌腫
禁忌使用。
【藥線引流】藥線一般用桑皮紙、絲棉線等,按其實際用途,裁成闊狹長短不同的
紙條,搓成線狀,外粘藥扮或內裹藥粉而製成,俗稱紙捻。將它插入
潰瘍內部,利用引流作用,使膿水外流。外粘藥粉多用含有升丹成分
的藥粉。適用于潰瘍瘡口過小,膿水不易排出的。內裹藥粉是將藥物
預先放在紙內,裹好搓成線狀,內裹藥粉多用白降丹等,能腐蝕漏管
(升丹和白降丹,參見“靈藥”條)。
【藥筒拔法】藥筒與火罐相似,能吸引潰瘍的膿毒外出。適用于陰發背十五日前後
,堅硬散漫不收,膿深不能向外潰破的;或毒蛇咬傷,腫勢迅速擴張
,毒水不出的。方法是:先用鮮菖蒲、羌活、獨活、艾、白芷、甘草
各五錢,連鬚蔥三兩,用清水十碗,煎幾十沸,待藥滾熟為度,候用
。其次,用鮮嫩竹幾段,每段長七寸,口徑約一寸二、三分,一頭留
節,刮去青皮留白,厚約一分多,靠節鑽一小孔,用細杉木條塞緊,
放前藥水內煮幾十沸(如藥筒浮起,須用物壓住)。膿內潰難出的,
可先作品字形三個切口,將藥水盆放在病人床前,把藥筒內熱水倒去
,承熱急對瘡口合上,按緊自然吸住,等一會(約五至十分鐘)藥筒
已涼,拔去杉木塞,藥筒自落。凡潰爛嚴重的不能用,以免引起出血
。按此法原理與拔火罐相同。但容易燙傷皮膚。近來對于毒蛇咬傷,
在對傷口處理後,多用拔火罐吸出毒液,已不用藥筒。
【箍口藥(圍藥、箍藥)】就是在初起的腫瘍周圍敷一圈濕潤的藥泥,使瘡形縮小
高突,容易化膿和潰破。起初可用,潰膿後餘腫未消的
也可用箍圍藥消腫。但藥性寒熱不同。例如金黃散(大
黃、黃柏、薑黃、白芷、南星、陳皮。蒼朮、厚朴、甘
草、天花粉,作散劑),藥性偏涼,能清熱消腫,適宜
于腫瘍陽證,可選用蔥汁、酒、麻油、菊葉或絲瓜葉搗
汁,調藥外敷。回陽玉龍膏(草烏。乾薑、赤芍、白芷
、南星、肉桂),藥性溫熱,適用于陰證,熱酒調敷。
【摻藥】也是外用藥。摻藥一般是把少量藥粉放在膏藥藥中心,貼在腫瘍上;摻藥
也可以摻布于油膏上,或直接摻布于瘡面上,或粘附于藥線上,而插入瘡
口內。由于摻藥處方不同,所以具有消腫、散毒、提膿去腐、腐蝕而平1
肉、生肌收口、定痛止血等不同作用(提膿去腐的升丹,即是摻藥之一)

【插藥】是插入瘡內的細藥條(藥粉加厚糊製成線條),有腐蝕作用。用于死肌頑
肉及不知痛癢的瘡。插藥內有劇毒的礦物藥,使用後往往感到強烈疼痛,
一般不輕易使用。
【薄貼(膏藥)】薄貼見唐.孫思邈《千金糞方》,清徐靈胎說即膏藥的古名。膏
藥是貼在皮膚上,利用它所含的各種藥物的作用,以治療疾病。
其製法是:把一定處方的藥物浸在麻油內一個時期,入鍋煎熬,
待藥物枯黑,去渣,再熬至極為稠厚,加入黃丹(用鉛與硝、硫
黃製成,為黃赤色粉末)拌勻,將鍋離火,藥液逐漸凝固,凝固
後取出切成大塊,浸涼水中去火毒。用時加熱溶化,攤于布或厚
紙或薄油紙上,貼于局部。內科膏藥有袪風、化濕、行氣、活血
等作用。外科膏藥對腫瘍能消腫定痛,對潰瘍有去腐、生肌收口
、護肉等作用。另一種膏藥,是把鮮藥經過搗打而成膏,用竹簽
挑起,攤于紙上而成,也有做成薄餅,貼于局部的。
【靈藥】是用金石藥品經過升華提煉製成的升丹、降丹的總稱。升丹處方為:水銀
、火硝、白礬、雄黃、朱砂各五錢、皂礬六錢(小升丹只用水銀一兩、火
硝七錢、白礬八錢)。白降丹處方為:朱砂、雄黃各二錢、水銀一兩、硼
砂五錢、火硝、食鹽、白礬、皂礬各一兩五錢。升丹紅色的名紅升丹,黃
色的名黃升丹。升丹是把原料藥放在下一容器,升華的藥粉凝在上一容器
。降丹是把原料藥放在上一容器,結晶凝在下一容器,升降丹的製法此較
繁複。
【捏脊(捏積)】多用于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等症。方法是使小兒俯臥固定,醫生微
屈兩手食指,以兩食指的前半對準兩拇指捏起脊柱下端(尾抵部
)正中兩側的皮膚,然後沿脊柱正中線向上移動,邊提邊捏,直
至推進到脊柱上端(頸部)為一遍。每次可操作三至七遍不等。
【導引(道引)】是古代用來保健與治病的一種方法。具體內容包括後代所說的氣
功和體育療法兩種形式。
注:導引有幾種解釋:
運動肢體。唐.王冰在《素問.導法方宜論)的注解中說:「
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支節即四肢關節。
自己按摩。《一切經音義》:「凡人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
勞去煩,名為導引。」
類于深呼吸,古人稱為吐納。清.張志聰在《素問.導法方宜
論》的注解中說:「導引者,擎手而引欠也。」引是吸氣,欠
是張口呼氣。“擎手而引欠”就是高舉雙手,進行深長地呼吸

包括氣功與體育療法。《莊子.刻意》:「此導引之士。」注
:“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柔”是“木曲者可直,直者可
曲”,象徵肢體動作體活。意思是呼出濁氣,吸入清氣,使體
內之氣和順;運動肢體,使肢體動作靈活。隋.巢元方《諸病
源候論》載《養生方》的導引法260餘條,其中即包含氣功
與體育療法。以上四說,以第四說較為全面。
【氣功】是利用深呼吸(古代所謂“吐納”,即“吐故納新”的簡稱)和有意控制
意念使精神安定下來以進行保健(即所謂“養生”)和治病的一種方法。
其中用于治療目的的,也稱“氣功療法”。

■三、方藥

【方】即方劑,是按照治療原則,由多少不等的藥物配合組織而成,並製成一定的
劑型,應用於醫療預防。通過配合組織,藥物可以發揮更好的和多方面的作
用。例如:比較全面地適應病情:如“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黃芩、
黃連、甘草)既能解表,又能清裏。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如“大承氣湯
”,用大黃加枳實、厚朴、芒硝,加強了瀉下作用。抑制某藥的毒性:如
“小半夏湯”,以半夏與生薑同用,生薑能抑制半夏的毒性。另一方面,方
劑的配合不同,作用也隨之發生變化。例如白朮與枳實同用,名“枳朮丸”
,能強胃消食;白朮與乾薑、茯苓、甘草同用,名“腎著湯”,治傷濕而身
痛腰冷;白朮與黃耆、防風同用,名“玉屏風散”,治自汗不止;白朮與生
薑皮、陳皮、茯苓皮、大腹皮同用,名“白朮散”,治妊娠脾虛,面目、肢
體虛浮等。
【“君臣佐使”(主、輔、佐、引)】方劑的組成,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則,就是“
君、臣、佐、使”的配合。它的含義應加說明,才能了解古人處
方的用意。“君”藥是方劑中治療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藥物,按
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臣”藥是協助主藥起治療作用的藥
物。“佐”藥是協助主藥治療兼證或抑制主藥的毒性和峻烈的性
味,或是反佐的藥物。“使”藥是引導各藥直達疾病所在或有調
和各藥的作用。例如:麻黃湯治療惡寒、發熱、頭痛、骨節疼痛
、脈浮緊、無汗而喘,其中麻黃是君藥,發汗解表;桂枝是臣藥
,助麻黃解表;杏仁是佐藥,助麻黃平喘;甘草是使藥,調和諸
藥。目前,有的把“君、臣、佐、使”改為主藥、輔藥、佐藥、
引藥,有的把佐藥改為次輔藥。
【方劑配伍】即“君、臣、佐、使”的配伍。參見“君臣佐使條”。
【七方】從方劑組成的不同,進行分類,稱為七方。即:大方、小方、緩方、急方
、奇方、偶方、複方(注:方劑組成的分類,最早見于《素問.至真要大
論》:「治有緩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
之制也。」「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至金.成無已《傷寒明理論
》定為大、小、緩、急、奇、偶、複七方)。
【大方】對于邪氣強盛,病有兼證的,使用大方。大方有五種意義:矣力雄猛;
藥味多;藥量多;量多而一次服完;能治療下焦重病。大方如下
法中的“大承氣湯”(大黃、厚朴、枳實、芒硝)即是。
【小方】對于邪氣輕淺、病無兼證的,使用小方。小方有三種意義:病勢輕淺,
不必用猛劑;能治上焦病,分量要輕;病無兼證,藥味須少。小方如
汗法中的“蔥豉湯”(蔥白、淡豆豉)即是。
【緩方】適用于慢性虛弱的病證。有六種意義:藥味多,互相制約,沒有單獨直
達的力量;用無毒的藥物治病,使病邪緩緩除去,免傷正氣;藥物的
氣味薄,不要求迅速取得效果;攙用甘藥,利用其甘緩的藥性,減弱猛
烈藥物的作用;用丸藥緩緩攻逐邪氣;用緩和藥治本,增進人體的抗
病力,疾病自然除去。緩方如補法中的“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
、甘草)即是。
【急方】是治療急病重病的方劑。有四種意義:病勢危急,應迅速救治的;用
湯劑蕩滌的作用較速;藥性劇烈,氣味都很雄厚;急則治標的方。急
方如溫法中回陽救逆的“四逆湯”(附子、乾薑、甘草)即是。參見“熱
劑”條。
【奇方】方劑的藥味合于單數的叫做奇方。有兩種意義:方劑只用一種藥物;
方內藥物為超過一味以上的單數。一般認為病因單純而用一種主藥來治療
的為奇方。如“甘草湯”(生甘草一味,治少陰病咽痛)。《素問.至真
要大論》說:「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近
者奇之,……,……汗者不以奇……」這裏舉了兩個奇方的組成為例。“
近者奇之”是病位近的用奇方。“汗者不以奇”是發汗不用奇方而要用偶
方。但在後世已不拘此說。病位近的也用偶方,如:“桑菊飲“治上焦病
,用杏仁、連翹、薄荷、桑葉、菊花、苦桔梗、甘草、葦根八味。“汗者
不以奇”,但桂枝湯用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共五味,卻是奇方

【偶方】方劑的藥味合于雙數叫做偶方。有二種意義:方劑只用兩味藥配合的;
方中藥物為超過二以上的隻數。一般認為病因較為複雜,需要用二種以
上主藥來治療的為偶方。偶方加“金匱腎氣丸”(乾地黃、山茱萸、山藥
、澤瀉、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桂枝 ---- 後世用肉桂,肉桂、附
子為主藥,溫腎陽)。又《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君二臣四,偶之制
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遠者偶之,……下者不以偶」這裏舉
了兩個偶方的組成為例。“遠者偶之”是病位遠的用偶方。“下者不以偶
”是瀉下不用偶方而要用奇方。但在後世已不拘此說。病位遠的也用奇方
,如“溫脾湯”治寒積大便不通,用當歸、乾薑、附子、黨參、芒硝、甘
草、大黃共七味。“下者不以偶”,但“大承氣湯”就是四味。
【複方】以二方或數方結合使用的,叫做複方。還有另外兩種意義:本方之外,
又加其它藥味;方劑各藥用量都一樣的。適用于病情複雜或慢性病久治
不癒的。如“柴胡四物湯”,即“小柴胡湯”合“四物湯”(柴胡、人參
、黃芩、甘草、半夏、川芎、當歸、芍藥、熟地、生薑、大棗。治虛勞日
久,微有寒熱,脈沉而數)。
【重方】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卸先用奇方,病不去,再用偶方。
【輕方】與重力相對待,單用奇方或偶方。
【兼方】把作用不同的藥物,安排在一方中同用,導做兼方。一般都認為以寒藥治
熱證,以熱藥治寒證。但在病情複雜或危險時,必須用兼顧的方法,一方
中有作用不同的藥物,各顧一面,取得療效。例如“大青龍湯”用麻黃等
去表寒(治惡寒、發熱、無汗),用石膏清裏熱(治煩躁)。“麻黃附子
絀辛湯”治發熱而惡寒甚劇(厚衣厚被而寒不減),精神衰疲,想睡,舌
苔白滑或黑潤,脈沉,這是外有表證,內則陽氣衰,所以用麻黃解表發汗
,用附子助陽氣,細辛通表裏。又如吐瀉已止,汗出,手足寒冷,脈微欲
絕,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這裏的吐瀉停止是陰液已竭,汗出,手
足寒冷,脈微欲絕是陽氣衰亡,故用乾薑、附子、甘草助陽氣,用豬膽汁
益胃陰。
【單方】是簡單的方劑,用藥不過一、二味,適應不過一、二證,藥力專一而取效
迅速。作為急救或專門攻逐一病,也是可取的。例如“甘草綠豆湯”治療
毒菌中毒,或用半邊蓮一兩煎湯連服,驅除腹水等。
【經方】後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醫家類記載經方十一家。這是指漢以前
的臨床著作。把《素問》、《靈樞》記載的方劑和張仲景《傷寒論》、
《金匱要略》的方劑合稱為經方。把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
所記載的方劑稱為經方。一般所說的經方係指第三說(清.陳修園《時方
歌括.小引》說:「余向者匯集經方而韻注之,名為真方歌括。」真方歌
括即《傷寒真方歌括》,雖然只有《傷寒論》的方劑,但陳修園把張仲景
著作中的方劑稱為經方,意思是很明顯的。
【時方】指張仲景以後的醫家所制訂的方劑。它在經方的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據
清.陳修園《時方歌括.小引》說:「唐宋以後始有通行之時方。」按唐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王燾的《外台秘要》所記載的
方劑,主要包括晉以後的方劑。
【禁方】即秘方。保存秘方不傳為醫者惡習,亟宜改正以惠病家。
【十劑】從方劑的功用分類,有十劑的名稱。即:宣劑、通劑、補劑、泄劑、輕劑
、重劑、滑劑、澀劑、燥劑、濕劑(十劑之說,近人從《千金要方》考證
,認為係唐.陳藏器《本草拾遺》提出)。
【十二劑】有兩種說法:即十劑加寒劑、熱劑(係宋.寇宗奭《本草衍義》提出
)。 即十劑加升劑、降劑(係明.繆仲淳《本草經疏》提出)。
【宣劑】宣可去壅,加生薑、橘皮之類。宣是散的意思,壅是郁塞的病。如胸中脹
悶、嘔吐、噁心等症,可用“二陳湯”(陳橘皮、半夏、茯苓、甘草),
利氣散郁。如果是胃有痰飲,還可以用“瓜蒂散”等吐法,也是宣的另一
種方式。
【通劑】通可去滯,如通草,防己之類。通是通利,滯是留滯之證。如產後氣血壅
盛,乳汁不下,宜通草、漏蘆等藥以通竅下乳。又加濕痹由于濕邪留滯,
四肢緩弱,皮膚不仁,天陰雨時身體沉重酸痛,宜防已、威靈仙等藥去留
滯的濕邪。
【補劑】補可去弱,如人參、黃耆之類。弱是虛弱的病證,須用補益的藥物治療。
人參、黃耆合用熬膏,名“參耆膏”,可治脾肺氣虛。如脾胃衰弱,消化
力弱,食欲不振等,可用“四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苓、甘草)。
【泄劑】泄可去閉,如葶藶、大黃之類。泄就是瀉,閉是病邪形成實證。裏實須用
瀉法,如肺實證而咳嗽氣急痰多,用“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大棗)
袪痰。又如因氣郁而引起便秘,患者時常噫氣,胸脅脹滿,想大便但雖以
排出,甚至腹中脹痛,苔黃膩,脈弦,用“六磨湯”(沉香、木香、檳榔
、烏藥、枳實、大黃)。
【輕劑】體可去實,如麻黃、葛根之類。指風邪在表,形成實證,須用輕開肌表以
去風邪的方藥。例如發熱惡寒,頭痛身疼,腰痛骨節痛,口不渴,無汗而
喘,脈浮緊,用“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又如身熱,不
惡寒,但惡熱,微汗,頭痛,口渴,脈浮數,用“加減葛根蔥白湯” (
葛根、蔥白、連翹、金銀花、川芎)。
【重劑】重可去怯,磁石、朱砂之類。重是質重藥能鎮墜、鎮靜。怯是精神紊亂,
驚恐健忘。如癲癇病用“磁朱丸”(磁石、朱砂、神麴)治療。
【滑劑】滑可去著,如冬葵子、榆白皮之類。滑是滑利,著是有形之邪凝及結于體
內,當用性質滑利的藥去掉它。例如石淋,尿中有時挾砂石,排尿困難,
或突然阻塞,尿來中斷,或尿時疼痛難忍,或突然腰痛如折,牽連少腹,
尿色黃赤而渾或帶血,苔白或黃膩,脈數,用“葵子散”(冬葵子、石楠
、榆白皮、石韋、木通)加金錢草、海金砂,尿內有血加大小薊。
【澀劑】澀可去脫,如牡蠣、龍骨之類。澀有收斂的意思,脫是滑脫不鞏固,當用
收斂藥物治療。例如病後自汗,是衛氣不固,用“牡蠣散”(麻黃根、黃
耆、牡蠣)。腎虛而遺精,或睡中精出而不自知,用“金鎖固精丸”(沙
苑蒺藜、芡實、蓮鬚、龍骨、牡蠣)。
【燥劑】燥可去濕,如桑白皮、赤小豆之類。例如水腫病,水濕停蓄于皮膚間,面
目四肢都腫,脘腹脹滿,氣喘,小便不利,可用“五皮飲”(桑白皮、陳
橘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赤小豆桑白皮湯”(即以上二味)
也可治水濕停蓄于皮膚間的水腫。一般所說的燥濕多指袪中焦濕邪。寒濕
用“苦溫燥濕”,如蒼朮、厚朴等;濕熱劑“苦寒燥濕”,如黃連、黃柏
等。
【濕劑】濕可去枯。如麥門冬、地黃之類。濕是滋潤,枯是津血枯燥。例如秋季氣
候炎熱乾燥,肺受燥熱,咳嗽無痰而脅痛,口舌乾燥,舌紅無苔,可用“
清燥救肺湯”(麥冬、甘草、桑葉、石膏、黑芝麻、黨參、杏仁、阿膠、
枇杷葉,血虛的加地黃)。
【寒劑】寒能去熱,如黃連、黃芩之類。即寒藥治熱證。例如表裡火熱俱盛,大熱
煩躁,甚則發狂,乾嘔,小便赤色,吐血,鼻出血,發斑,及瘡瘍疔毒等
實熱證,用“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熱劑】熱能去寒,如乾薑、附子之類。即熱藥治寒證。例如四肢寒冷,怕冷、四
肢屈曲而睡,水瀉,排出不消化的食物,口不渴,脈沉細無力,可用“四
逆湯”(附子、乾薑、甘草)。
【升劑】升可去降,如升麻、柴胡之類。升是有升提作用的藥物,降是氣虛下陷的
病證,當用升提藥治療。例如因氣虛而患脫肛或子宮下垂,可用“補中益
氣湯”(黃耆、甘草、黨參、當歸、橘皮、白朮、升麻、柴胡)。
【降劑】降可去升,如蘇子,旋覆花之類。降是降抑,升指病熱上逆,當用有降抑
作用的藥物。例如咳嗽氣上逆,痰多而稠,苔微黃,可用“蘇子竹茹湯”
(蘇子、竹茹、橘皮、桔梗、甘草)降氣化痰。
【單行】“七情”之一。是單用一藥以發揮效能,如“甘草湯”、“獨參湯”(參
閱第四類的“七情“條)。
【相須】“七情”之一。兩種性能相類的藥物同用,能互相增強作用,叫做相須。
如知母和黃柏。
【相使】“七情”之一。兩種以上藥物向用,一種藥為主,其餘藥為輔,以提高其
藥效,叫做相使。加款冬花用杏仁為使。
【相畏】“七情”之一。是藥物互相抑制。例如某些有毒性的藥物,須配合制服其
毒性的藥物,以免發生有害作用。如半夏有毒而畏生薑,以半夏配生薑同
用,就能抑制半夏的毒性。
【相惡】“七情”之一。一種藥物能減弱另一種藥物的性能,叫做相惡。如生薑惡
黃芩,因黃芩能減弱生薑的溫性。
【相殺】“七情”之一。一種藥物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中毒反應,叫做相殺。如綠
豆殺巴豆毒。
【相反】“七情“之一。兩種藥物岡用後會產生強烈的副作用,叫做相反。如烏頭
反半夏。
【十八反】中藥配伍禁忌的一類。兩種藥物同用,發生劇烈的副作用,叫做相反。
相傳有十八種藥物相反,即: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烏頭反
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藜蘆反人參、丹參、沙參、苦參、玄
參、細辛、芍藥(藜蘆所反的參,原來只有人參、丹參、沙參、苦參四
種,李時珍《本草綱目》又加入玄參,所以實際有十九種藥物)。十八
反是否完全符合客觀實際,還須進一步研究確定。
【十九畏】中藥配伍禁忌的一類。加兩種藥物同用,一種藥物受到另一種藥物的抑
制,減低其毒性或功效,甚至完全喪失功效,叫做相畏。相傳有十九種
藥物相畏,即:硫黃畏朴硝;水銀畏毗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
;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烏、草烏畏犀角;人參畏五靈脂;肉桂
畏赤石脂。十九畏是否完全確實,還須進一步研究確定。
【妊娠藥忌】懷孕期中,可能引起流產或損害母子的藥物,一般不得使用,叫做妊
振藥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植物藥類:毒草類:烏頭、附子
、天雄、烏喙、側子、野葛、羊躑躅、南星、半夏、大戟、芫花、常
山。破血藥類:牛膝、桃仁、牡丹皮、茜根、乾漆、埋麥、1茹、
三棱. 鬼箭羽、通草、紅花、蘇木。吐下滑利藥類,藜蘆、巴豆、
牽牛、皂莢、薏苡仁。辛溫辛熱藥類:厚朴、肉桂、生薑。動物
藥類:毒蟲類:水蛭、芫青、斑蝥、地膽、蜘蛛、螻蛄、葛上亭長
、蜈蚣、衣魚、蛇蛻、蜥蜴、虻蟲、蚱蟬、蠐螬。其它動物藥類:
蝟皮、牛黃、麝香、龜板、鱉甲。礦物藥類:代緒石、水銀、錫粉
、磠砂、砒石、芒硝、硫黃、雄黃、雌黃。其中有些是劇毒藥,如砒
石、巴豆、斑蝥等都絕對禁用;有的經過炮炙,可以使用,例如生半
夏有毒能損胎,但用薑汁製過,成為薑半夏,可以治療孕婦懷孕初期
的經常惡心嘔吐。所以有些妊娠禁忌藥是否完全禁忌也須進一步研究

【引經報使】指某些藥物能帶引其它藥物到達病變部位的作用,好像嚮導一樣,所
以叫做引經報使。一種是引向經脈,如太陽經病,用羌活、防風為引
;陽明經病,用升麻、葛根、白芷為引;少陽經病,用柴胡為引;太
陰經病,用蒼朮為引;少陰經病,用獨活為引;厥陰經病,用細辛、
川芎、青皮為引。這種引經的說法是不可靠的,因為藥性不是每一種
病都適合的。例如少陰病四肢寒冷,手足屈曲而睡,精神衰乏,脈沉
須用附子、乾薑、甘草等回陽救逆,就不能用獨活這種發表藥。另一
種是引向疾病所在。例如咽喉病須用桔梗載藥上浮,到達咽喉部;又
如治下肢病用牛膝為引,治上肢病用桑枝為引。只能認為這些藥治療
咽喉、下肢、上肢的某些病有效,加果認為必須用這些藥為引,那就
不切合實際了。
【發汗禁例】有下列情況時,不宜使用汗法:頭痛、發熱,類似外感,但患者鼻
不塞,聲音不重,疲倦無力,脈虛弱,是內傷證元氣不足;陰虛內
熱,傍晚時低熱顯著,脈細數無力;傷食病,胸脘脹悶,吞酸水,
噯出腐臭的氣味,身熱,寸脈緊;內有寒痰,手足寒冷,脈沉滑;
腳氣病腫脹;生于臟腑的內癰;身體發斑;風溫初起,不惡
寒,但惡熱,不能辛溫發汗;濕溫身熱,只能化濕清熱;暑證身
熱自汗;(11)外感病應汗,但病人臍部附近的一個部位有動氣(即跳
動的感覺);(12)身熱而脈沉,咽中乾燥,病已入裏;(13)少陰病手
足寒冷,無汗;(14)身熱而脈弱的;(15)少陽病往來塞熱,胸脅痞脹
,口苦咽乾目眩等症;(16)失血的患者;(17)劇吐之後;(18)峻下之
後;(19)淋症患者;(20)婦女月經剛來。以上對于不宜發汗的僅是舉
例。也有不宜汗而必須用汗法的,可以參閱汗法的“養陰解表”、“
助陽解表”、“益氣解表”、“養血解表”等條。
【瀉下禁例】有下列情況時,不宜使用瀉下法:病邪在表或半表半裏;老年血
虛腸燥的;新產婦血虛大便秘的;病後津液損耗而大便秘的;
大失血的病人;熱邪在裏,大便秘結,成為可下的證候,但病人臍
部上下左右有動氣;脈微弱或浮大而按之無力或脈遲的;氣喘而胸部
脹滿的;欲嘔吐的;病人平日胃弱,食慾不振的;病人平時氣虛,行
動就氣喘的;病人肚子脹,有時減輕,不久又脹的;孕婦或行經期。
有以上這些情況的也不能瀉下。以上不可瀉下的僅是舉例。如果不宜
瀉下而又不得不瀉下的,可參閱“表裏雙解”、“攻補兼施”、“潤
下”、“蜜煎導”、“豬膽汁導”等條。
【涌吐禁例】有以下情況的,不宜使用吐法:手足寒冷的;脾胃虛弱,面色萎
黃,脈微弱或虛大無力的;氣虛而脹,不能運化,不可誤認為實證
;虛喘不安;腳氣沖心的;病人惡寒而不想蓋衣被的,這是內
真熱而外假寒;孕婦;老人虛弱的;產後;失血患者。以上
不宜用吐法的僅是舉例。
【劑(劑型)】古時所說的“劑”,指藥物製成的形式,現在稱為劑型。劑有多種
,如湯、酒、丸、散、膏、丹、錠、片、露、霜、膠、茶、麴等(
藥物和處方的性質分為十劑、十二劑等,是另一種意義。一帖藥或
一付藥,古人稱為一劑藥)。
【湯液】指清酒,語出《素問.湯液醪醴論》。湯液,現在稱為“湯劑”。把
藥物加水煎成湯,去渣,取汁內服。湯的吸收較快,作用易于發揮,常用
于新病急病。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有《湯液經法》三十二卷,係臨
床著作。
【煎】即把藥加水煎煮。是湯劑的另一名稱。
【飲】湯劑需要冷服的,叫做飲,如香薷飲。不規定時間飲服的叫做“飲子”,如
《宣明論》的地黃飲子。厚膩藥物稍煎一、二沸即取汁飲服的,後世稱為“
濁藥輕投”。
【酒劑】現在也稱為藥酒。把藥物浸入酒內,經過一定時間,或隔湯煎煮,濾去渣
,取得澄明的液體。多用于活血袪風,通經活絡,除痺止痛。
【丸】是把藥物研成細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藥汁等拌和,製成圓球形的大小不等的
藥丸。它服用便利,吸收較緩慢,藥力較持久。凡藥物不耐高熱,雖溶于水
、容易揮發,毒性較劇烈的,多適合做丸。丸劑常用于慢性病,尤其是攻磨
癥積。但也有可用于急證的丸劑,平時製成保存,隨時用水化開服用或水送
服。
【散】分為內服和外用兩種。內服散劑是把藥物研成粗末或細末。粗末可加水煮服
,細末用白湯、茶、米湯或酒調服。外用散劑須把藥物研成極細末,或撤布
(摻)于局部,或用酒、醋、蜜等調敷于患處,多用于外科或五官科。
【煮散】把藥物製成粗末的散劑,加水煮湯,去渣服用,叫做煮散。
【行】分內服外用兩種。內服的膏劑,是用藥物加水,再三煮熬,濾去渣滓,加入
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長期服用。膏劑有補養治療用,常用于慢
性疾病或身體虛弱者。外用油膏,一稱藥膏,把蜂蠟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
,加熱溶化,乘熱加入藥物細粉,不斷攪拌,待冷凝即成。如有飲片,須先
把油燒開,將飲片炸枯,去渣再加入藥物細粉。冰片、樟腦等容易揮發的藥
,可在油膏冷後加入攪勻。外用藥膏一般用來外塗皮膚瘡瘍疥癬等。
【丹】分為內服,外用兩種。外用的含有汞、硫等礦物藥,經過加熱升華或熔化提
煉而成的製劑,為粉末狀。如白降丹、紅升丹等(參閱“靈矣”條)。內服
的,有的是散劑,如紫雪丹;有的是丸劑,如至寶丹、五粒回春丹;有的是
錠劑,如辟瘟丹。丹劑也有同時供內服及外用的,如玉樞丹(一名紫金錠)
,是丸劑或錠劑。
古代有煉丹術,丹的原意指升煉的丹。如白降丹、紅升丹即其遺法。以後有
丹之名,而實際已不是升煉。後人又說“丸散中藥性峻烈而用量小的稱為丹
”。如紫雪丹,至寶丹確是加此,但《傷寒論》“白散”峻烈而用量甚小也
不稱丹,所以後人此說也只能作為參考。
【錠】把藥物研成極細粉末,一般用糊混合後,製成如紡錘、圓錐、長方等不同形
狀的固體製劑。內服時可將錠搗碎,溫開水送服。外用是用醋或麻油等磨汁
塗患處。
【露】把藥物加水蒸餾,收集所得的澄明液體,這就是露。露劑不能長期保存,應
及時服用。
【膠】用動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複煎煮,濃縮後製成乾燥的固體塊狀物質
。多用為補養藥。加驢皮膠、虎骨膠、鱉甲膠、龜扳膠、鹿角膠等。
【茶】將藥物軋成粗末,製成塊狀,用沸水泡或煎汁,代茶服用,如午時茶。
【麴】把藥粉與麵粉混合揉和,製成塊狀,使之發酵,叫麴劑。一般用水煎服,大
多能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麴、半夏麴、沉香麴等。
【片】把藥料細粉加入適當澱粉糊或米漿,也可將藥料用浸泡、煎熬等方法,除去
藥渣後,濃縮成膏,再將藥料細粉或澱粉,充分混合均勻,用木質或金屬模
壓片即成。
【沖服劑】是將中藥提煉成稠浸膏,加入適量的糖粉、矯味劑等,製成顆粒狀散劑
,分劑量裝入塑料袋或玻璃瓶,封口。服用時加開水沖服。
【合劑】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中草藥經水煎,濃縮成一定容量,或中草藥的提取物
以水為溶劑配製而成的液體製劑。必要時可加入適當的防腐劑,供內服(
合劑不應有發霉、發酵等現象,允許有少量沉澱,但振蕩後,沉澱應能均
勻分散,不能有結塊)。
【本草】我國古來記載藥物的著作,包括圖譜之類,稱為本草。本草記載的藥物有
植物、動物、礦物和釀造的飲料食品及少數化學製品等。其中以草類為最
多,所以名為本草。
【五代時蜀】韓保升說:「藥有玉石草木蟲獸而云本草者,為諸藥中草類最多也。
」又:北宋時蘇頌編的《圖經本草》,是藥物圖譜一類。
【草藥】某些藥用植物在一般中藥書中沒有記載,或有記載而現在一般醫生很少使
用,但在民間或草藥醫卻能掌握使用,這些藥用植物稱為草藥。
【中草藥】一般認為中藥書上有記載、中藥店經常出售的中藥商品,與民間或草藥
醫使用的草藥,合稱為中草藥。其實草藥有些還是有記載的,或古來開
始是草藥,以後成為經常和比較普遍使用的中藥,所以中藥與草藥也很
難劃分,因而現在常合稱為中草藥。
【四氣(四性)】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藥性的寒涼和溫熱是與病證性質
的熱性病證、寒性病證相對而說的。能夠治療熱性病症的藥物,
屬于寒性或涼性。如黃連是寒藥,治熱病瀉痢;茵陳蒿微寒,即
是涼藥,治黃疸身熱。能治寒性病證的藥物屬于熱性或溫性。如
附子是熱藥,能治因大汗而陽氣衰竭、四肢寒冷等;草果是溫藥
,即是微熱,能治胸腹冷痛和發冷較重的瘧疾。寒藥和涼藥,熱
藥和溫藥,只是程度上的差別。此外還有平性藥,性質此較平和
,但實際上也有偏寒偏熱的不同,如白茯苓甘平而偏溫,豬苓甘
平而偏涼。所以仍稱為四氣,而不稱為五氣。
【五味】即辛、甘、酸、苦、鹹五種。另有淡味,因為它的味道不顯者,所以仍稱
為五味,但實際是六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辛味能散能行,如荊芥散
風寒,砂仁行氣,川芎活血。甘味能補能緩,如黃耆補氣,阿膠補血,甘
草能緩解攣急。酸味能收能澀,如山茱萸收斂虛汗,金櫻子止遺精,五倍
子澀腸止久瀉。苦味能瀉能燥,如黃連瀉火,大黃瀉下通便,蒼朮燥濕。
鹹味能軟堅潤下,如海藻、牡蠣治瘰歷,芒硝潤下燥結的大便。淡味能滲
濕利小便,如通草、茯苓等。近人認為藥味道的不同,與所含的化學成分
有關,如味辛的多含揮發油,味酸的多含有機酸,味甘的多含醣類,味苦
的則可能含生物鹼、甘類或苦味質等。
【氣味(性味)】包括藥氣和藥味而言。藥物氣味的錯綜不同,產生的作用便不同
。每味藥都有氣和味,須綜合運用。同是寒性藥,味不同作用就
不同,如黃連苦寒,能清熱燥濕;浮萍辛寒,能疏解表熱。同是
甘味藥,氣不同作用也不一樣,如胡桃肉甘溫,能溫腎補氣;瓜
蔞甘寒,能清熱化痰。
【升降浮沉】是指藥物作用的趨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發散上行,沉
是瀉利下行。升浮藥上行而向外,有升陽、發表、散寒等作用;沉降
藥下行而向內,有潛陽、降逆、收斂、清熱、滲濕、瀉下等作用。凡
氣屬于溫熱、味用于辛甘的陽性藥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黃、桂
枝、黃耆之類;如果氣屬于寒涼,味屬于苦酸的陰性藥物,大多有沉
降作用,如大黃、芒硝、黃柏之類。花葉及質輕的藥物大多升浮,如
辛夷、荷葉、升麻等(但旋覆花不升,也有例外的);子、實及質重
的藥物大多能沉降、如蘇子、枳實、寒水石等(但蔓荊子不沉是其例
外)。炮炙方面,如酒炒能升,鹽炒能降,薑炒能散,醋炒能收斂。
【性能】概指“四氣”、“五味”和“升、降、浮、沉”等而言,實際就是藥物的
作用。
【歸經】就是把藥物的作用與臟腑經脈的關係結合起來,說明某藥對某些臟腑經脈
的病變起一定的治療作用。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療咳嗽氣喘的肺經病,
歸入肺經;羚羊角、天麻、全蝎能治療手足抽搐的肝經病,歸入肝經。所
以歸經是觀察療效後總結出來的。一種藥物而歸入二經或數經的,說明它
的治療範圍較大,例加杏仁人入肺、大腸,能治療肺經的咳嗽、大腸的大
便燥結。澤瀉入脾、胃、腎、膀胱,這四經有水濕的病,常用澤瀉治療。
【五色五味所入】藥物歸經學說的內容之一。這是古人從五行學說出發,通過五色
五味與五行所屬,與臟腑經脈相結合而產生的理論。即:色青、
味酸屬木,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色赤、味苦屬火,入手少陰
心,手太陽小腸。色黃、味甘屬土,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色
白、味辛屬金,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色黑、味鹹屬水,入
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
【氣味陰陽】指四氣,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陰陽屬性。四氣中的熱,溫(袪寒、助陽
)屬于陽;寒涼(清熱、瀉火、養陰)屬于陰。五味(實際是六味)
中的辛(散)、甘(緩)、淡(滲)屬于陽;酸(收)、苦(堅、燥
、泄)、鹹(軟堅、潤下)屬于陰。升、浮屬于陽;沉、降屬於陰
【辛甘發散為陽】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辛味甘味藥能發散的,其藥性屬于
陽。例如桂枝、防風的性味辛甘,能發汗解肌。
【酸苦涌泄為陰】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涌是吐;泄是瀉。酸苦二味的藥能
催吐能導瀉的,其性質屬于陰。例如膽礬味酸,瓜蒂味苦,能催
吐;大黃味苦能瀉下。
【鹹味涌泄為陰】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鹹味藥能催吐能潤下的,其藥性屬
于陰。例如鹽湯可用於吐食積,芒硝能潤下大便。
【淡味滲泄為陽】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滲泄是滲利排泄水濕的意思。淡味
藥能使水濕向下滲利排泄而出,其藥性屬于陽。例如通草和薏苡
仁味淡,都能利小便而去水濕。
【酸鹹無升、甘辛無降】語出《本草綱目.序列》。酸、鹹味的藥性是向裡向下,
沒有“升”的趨向;甘、辛味的藥性是向外向表發散,沒
有“降”的趨向。但這不是絕對的,例如蘇子辛溫、沉香
辛微溫,從性味說都應升,不過由于質重,所以是降的。
【寒無浮、熱無沉】語出《本草綱目‧序例》。寒性藥的作用是向裡向下,所以沒
有“浮”。熱性藥的作用是向上向外,所以沒有“沉”,但這
也不是絕對的,例如桑葉性寒,能上行明目;巴豆性熱,能向
下通大便。
【五走】語出《靈樞.九針篇》。如“酸走筋,辛走氣,鹹走骨,苦走血,甘走
肉。語出《靈樞.五味篇》。指五味所走的臟器。即:酸先走肝,苦先
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鹹先走骨。註:《素問.至真要大論》作“
先入”,意義相同。
【五穀】五穀的解釋較多。《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註認為即粳米、小豆、麥、
大豆、黃黍(黃黍即黃米,小豆有多種)。
【五宜】語出《靈樞.五味篇》。五類穀、肉、果、菜適合于五臟病的,稱為五宜
。如脾病宜食[禾亢]米飯、牛肉、棗、葵。心病宜食麥、羊肉、杏、薤。
腎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粟、藿。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宜
食黃麥、鵝肉、桃、蔥。五宜的說法遷就五行學說,其中可能有的有些道
理,但多數是牽強附會的。
【食治(食療)】應用食物對于疾病進行治療或調理,稱為食治。食物有不同的性
味,對于各個臟器的疾病有治療作用。唐.孫思邈《千金要方》
有食治門,搜集《內經》至唐以前的食物治療學說,並敘述多種
食物的性味和治療作用,是著名的食治專著之一。
【三品(上品、中品、下品)】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和《神農本草經》。是
古代的一種藥物分類法。當時認為沒有毒性,可以
多服久服不會損害人體的,列為上品;沒有毒或有
毒而只須斟酌施用,可以治病補虛的,列為中品;
多毒而不能長期服用,能除寒熱邪氣,破積聚的列
為下品。這在當時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上品藥中
也有一些有劇毒的藥物在內,所以這種分類法是此
較原始的。
【毒藥攻邪】語出《素問.臟氣法時論》。即使用有毒的藥物以治病。毒的意義有
幾種:指藥物的特性。如乾薑偏熱,黃苓偏寒,升麻升提,蘇子降
氣,就利用其特性以袪扶正。藥物有副作用的。加常山能截瘧,但
有引起嘔吐的副作用。藥物中也確有一些有劇毒的藥,加輕粉,藤
黃等,其使用須嚴格掌握,以防中毒。
【大毒、常毒、小毒、無毒】語出《素問.五常政大論》。大毒是藥物毒性劇烈的
。常毒藥的毒性次于大毒。小毒藥的毒性小。無毒藥
即平性藥。
【煎藥法】把藥物加水煎一定時間,去渣,取汁內服。煎藥有一定的方法:發表藥
、理氣藥多用它的氣,應用此較強烈的武火急煎(煎的時間較短)。補
益藥多取它的味,應用此較小的文火慢煎(煎的時問長些)。煎藥時加
水量多少,須依據藥物的性質,處方藥味的多少及病人年齡大小等而決
定。此外,還有“先煎”、“後下”、“包煎”等法,各詳本條。
【先煎】礦物藥、介殼藥不容易煎出氣味,都要搗碎先煎。加石膏代赭石、鵝管石
、牡蠣、鱉甲等。處方中的麻黃須先煎兩三沸,掠去水面的浮沫,再加水
,然後投入其餘藥物。據說麻黃如不先煎去沫,服後會出現心煩。
【後下】為了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某些藥需要後下(即遲一些投入煎煮)。例
如鉤藤久煎會失去藥力,須待藥快要煎好時投入,兩三沸即使藥湯離火。
發表藥的薄荷,久煎即失去藥氣,也要後下。瀉下藥的大黃。先用少量水
浸,等藥湯將煎好時投入,煎幾沸即可。
【烊化】凡芒硝(或玄明粉)、飴糖、蜂蜜、阿膠(預先加水燉烊)都在藥湯煎成
去滓後加入,再把藥罐擱火上稍煎,使芒硝等完全熔化於藥湯內。至寶丹
、抱龍丸等,放在小盞內,藥湯浸,用湯匙輕按,使它烊化,再內服。
【包煎】有毛的植物藥須用布包煎,如旋覆花有毛須包煎。散劑、丸劑與飲片同煎
,為了防止藥湯膩渾難喝,也可以包煎。或核仁搗泥(如桃仁泥),為了
防止散在藥湯內,也用包煎。
【沖服】方劑中的沉香,木香等芳香藥的飲片,先放碗內。其餘藥加水煎好,趁熱
沖入碗內,浸漬一會,待溫單喝藥湯,也有把少量散劑用藥湯沖,待溫攪
勻服下,與“調服”相同。
【調服】凡方劑中的犀角、羚羊角、鹿角、牛黃、朱砂等藥,須另製細末,把藥湯
煎後,取藥湯少量,調入犀角末(或其他藥)和勻服下,再服其餘藥湯。
服紫雪丹也是加此。
【送服(送下)】服丸劑須用湯水送服。一般丸劑用溫開水送服;宜溫及監制寒藥
的用生薑湯;清熱的丸劑或用薄荷湯;清頭目的用清茶;滋補藥
或調劑峻藥以及補腎的均用淡鹽湯;袪瘀活血藥用酒送服,以助
藥力,醫書中在丸劑後說明服法的“下”字即是送服。
【噙化】噙是含在口內。噙化是口腔內含丸劑或錠劑溶化于口中。藥物溶化後,有
時需將溶液吐去(加急性扁桃扭炎,用山豆根,玄參製成丸劑噙化後,應
吐去);有時需將溶液咽下(加治肺陰虛證,用滋陰清肺止咳的丸劑噙化
後吞下即是。
【食遠服】即離開正常進食時間較遠時服藥。治療脾胃病的藥可以食遠服,瀉下藥
也可以食遠服。
【空腹服(平旦服)】早晨末進食前服藥,稱為空腹服。治四肢血脈病和驅蟲藥都
是空腹服。《神農本草經》說:「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
而在旦。」
【飯前服】病在下焦的,可在飯前服。一般認為補養藥尤其是補腎藥可以飯前服。
(《神農本草經》說:「病在心腹以下者,克服藥而後食」。)
【飯後服】病在上焦的,須在飯後服藥。一般認為除補養藥,驅蟲英外,多數藥都
可以飯後服(《神農本草經》說:「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
【臨睡前服】病在胸隔有積者,病在左右肋,病在肺,病在膈上者,可臨睡前服(
見清.景日珍《嵩崖尊生書》)。
【未發病前服】如瘧疾,應在症狀未發作前的適當時間服藥。
【頓服】病在下部,宜多量一次服完。病不在下部而危重,也有用這種服法的。
【頻服】病在上部,藥湯宜少量多次分服。咽喉病,宜緩慢頻頻含咽。
【溫服】即藥湯不冷不熱時服下。一般的補托、溫養等藥都可溫服。現在多種性質
的藥湯都用溫服法。
【熱服】熱劑熱服,適用于大寒證;寒劑熱服,適用于假寒真熱證(見《嵩崖尊生
書》)。
【冷服】寒劑冷服,適用于大熱證;熱劑冷服,適用于假熱真寒症(見《嵩崖尊生
書》)。
【忌口】患病服藥,往往由于治療的需要,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靈樞.五味
篇》:「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金匱要略,禽獸蟲魚
禁忌并治》等也都有所強調。實驗證明,水腫忌食鹽,黃疸、腹瀉忌食油
膩等,確有科學根據。此外,忌口還包括飲食物配合上的宜忌,一般的說
,吃了油膩的東西,就不宜吃較多的生冷食物。但也有些忌口有待進一步
證實的,例如小兒痲疹,不加區別地忌食生冷油膩,葷腥等物,往往就影
響健康的恢復,或發生某些營養缺乏證;如服荊芥忌魚蟹之類的忌口,是
否會發生不利于健康的問題,均有待研究。
【炮製】語出張仲景《金匱玉函經》。指藥材在製成各種劑型之前,經過不同的加
工處理的過程。炮製的目的在于:清除雜質及無用部份,使藥物清潔,
如洗,漂、泡等法。或除去腥臭氣味,如樁白皮用麩炒,可以除去臭味。
便于製劑、服用和保存。如為了切片或輾碎、用泡、、炒各法。為了
便于粉碎和易于煎取有效成分,如代赭石、磁石、牡蠣、鱉甲等礦物、介
殼藥,用或醋處理後質地鬆脆,既便于粉碎和減少煎煮時間,也有助于
煎出有效成分。為了使藥物乾燥,便于保存,用烘、晒、陰乾等法。消
除或減低藥物的毒性、刺激和副作用,如生半夏用生薑汁製過,才不致刺
激喉嚨,使人中毒。巴豆去油可減低毒性。改變藥物性能,加強療效。
如生地清熱涼血,酒蒸成為熟地,就變為性溫而補血;常山用醋製,催吐
的作用加強,用酒製可減弱其催吐作用。炮製分為水製,火製、水火合製
三類。水製有洗、漂、泡、漬、水飛等;火製有、炮、煨、炒、烘、焙
、炙等;水火合製有蒸、煮、淬等,各詳本條。
【炮炙】原來是兩種不同的製藥方法,以後被用來作為藥材加工處理的總稱。例如
劉宋.雷[學支](音“效”)的《炮炙論》就是敘述藥材加工處理的專書

【修治】語出宋.龐安時《傷寒總病論》。該書中有《修治藥法》,即炮製。
【修事】語出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即炮製。清.張仲岩著有《修事指南》。
【治削】語出《金匱玉函經》。包括藥材的去雜、切削等操作技術。如:“挑揀
”:除去非藥用部分,保留藥用部分,加桑螵蛸去梗、牡丹皮去心。“
顛簸”:用柳條或竹製工具,上下左右振動;除去藥材中泥土、灰渣雜質
。“篩”:用以區分藥物大小和清除雜質,選用不同孔徑的竹篩、銅篩
、馬尾篩。“刷”:刷去藥物表面的絨毛、塵土等。“刮”:用金屬
或角質的工具,除去藥物表面的非藥用部分,加肉桂、厚朴去粗皮、虎骨
去筋肉。“搗”:用石、鐵或銅製的臼和搗杵,用以搗碎或去皮,加白
果、詞子去皮。生石膏、龍齒等搗碎。“碾”:多用鐵製的藥碾子把藥
物眼成粉末。“鎊”:用特製鎊刀將藥物削成薄片,如犀角、羚羊角等
。“切”: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切碎、切塊、切絲、切段、切節、切片
等。
【洗】用水洗去藥物表面附著的泥沙或其它不潔物。
【漂】某些藥材用流水或常換水浸漂,除去其毒性,鹽分雜質、腥味,如海藻、肉
蓯蓉、鹽附子、半夏等都用此法。
【泡(浸泡、漬)】用水浸泡藥物。如枳殼、芍藥浸泡後使之柔軟,便于切片。當
歸,桔梗等浸濕後放容器中經過一定時間即變軟容易切片,叫
“伏”。桃仁、杏仁等放沸湯內浸泡,易于去皮尖,叫做“燀
”(音“闡”)。用水將藥漸漸滲透,使它變軟,又不走失藥
性,叫做“漬”。
【水飛(飛)】有的藥物用水飛,即先碾成末,再放在乳缽內加水同研極細,又加
入多量的水抗拌,將含有藥粉的水傾出,分出藥粉,使之乾燥,至
成極細粉為度。如滑石、礦石、朱砂、爐甘石等,多經過水飛。
【】把藥吻放在火內燒紅,或放于耐火容器中間接火,使它的質地鬆脆。如牡
蠣、瓦楞子,血餘、明礬等即用此法。
【炮】把藥物放在高溫的鐵鍋內急炒片時起煙,使藥物的四面焦黃炸裂,叫做“炮
”。如乾薑、附子、天雄等用炮法,可減弱烈性。
【煨】用濕紙或麵糊包裹藥物,放熱灰中煨,待濕紙或麵糊焦黑為止,剝去紙或麵
糊,能吸去油質,如肉豆蔻即用此法,以免引起嘔吐。或把生薑放火灰內煨
,稱為煨薑,減輕其發散性,而能溫中。
【炒】將藥材放鍋中加熱,並不斷拌炒。微炒:炒去水分,至藥物表面微乾,但
無顯著著化。炒爆:炒至藥材爆裂為度,種子類藥物如王不留行,係用文
火炒至爆開。炒黃:炒至藥材微帶黃色,有特殊香氣發出為度,加炒麥芽
、炒穀芽等。炒焦:將藥材炒至表面焦褐,內部深黃,如神、白朮等。
炒炭:炒至藥材全部焦黑色,但中間仍呈黃褐色為度,也稱為“炒存性”
,如地榆、生地等。
【烘、焙】都是用微火對藥物加熱使它乾燥的方法。“烘”是把藥物(如菊花、金
銀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櫃內,使藥物乾燥而不焦黑。“焙”,是把藥物
放在淨瓦上或鍋內焙燥,但不使燒焦。烘的熱力比焙要弱一些。
【炙】即將藥材與液體輔料共炒,使輔料滲入藥材之內,也稱“合炒”。酒炙:
多用黃酒,個別用白酒。有二種方法,一是先將藥材與酒拌勻,再加熱炒至
微黃;二是先將藥材炒至微黃,再將酒噴入微炒。加炙製當歸、川連等。
醋炙:用米醋炙。如炙製香附子、三稜等。鹽炙:先將鹽加水溶化,再與
藥材同炒。加炙製橘核、杜仲等。薑炙:先將薑搗爛取汁,再與藥材同炒
。如炙製竹茹等。蜜炙:將藥材與蜜拌勻後,再加熱同炒。加炙製甘草,
枇杷葉等。米泔水炙:用米泔水浸後再炒。如炙製蒼朮等。羊脂炙:取
羊脂與藥材同炒,如炙製淫羊藿等。童便炙:取藥材與童便同炒。如炙製
香附子等。鱉血炙:先將鱉血加少量清水與藥材同拌勻後,放置一小時左
右,同入鍋中炒至變色即可。加鱉血炙柴胡等。礬炙:先將礬加水溶化,
噴入炒熱的藥材中,再同炒至乾。如炙製鬱金等。藥汁炙:取藥材興藥汁
同炒,如甘草汁炙吳茱萸等。輔料指製藥時的輔助物質。液體輔料如酒、醋
等,非液體輔料如澱粉、糖、鹽等,但鹽也可以溶于水而變成為液體輔料。
【燒存性】把植物藥製成炭劑,要燒到外部枯黑,裡面焦黃為度,使藥物一部分炭
化,另一部分仍能嚐出原有的氣味,這就是存性。作為止血藥的炭劑,
常用此法炮製(燒存性是直接用火燒;炒存性是用間接的火處理,目的
是一樣的。)
【去火毒】是除去膏藥中的火毒。膏藥熬成後,加果立即攤塗貼在皮膚上,能刺激
皮膚,輕的發癢,重的起水泡,甚至于潰爛,這叫做火毒。所以須先去
火毒,才能貼用。去火毒的方法有二種:把剛熬成的膏藥放在日光不
能直接照到處一個較長的時期;浸泡在涼水內幾天。後一法比較切合
實用。
【蒸】將藥物放在蒸籠中隔水蒸熟,以便于製劑,如茯苓、厚朴蒸後才易于切片。
或加酒拌蒸,加大黃、地黃經蒸製後,熟大黃的瀉下作用減弱,熟地黃由生
地的涼血變為溫性而補血。
【蒸露】有些藥物通過蒸餾法而製成藥露。加金銀花露、藿香露、薄荷露等。
【燉】將藥材與輔料同入金屬罐內,密封,于開水鍋中加熱,加酒燉地黃、大黃等

【煮】將某些藥物放在清水內或液體輔料(加醋、藥汁等)內略煮,可減弱其毒性
或使藥物純淨。如莞花用醋煮,可減弱它的毒性;朴硝夾雜泥土雜質,加果
用白蘿蔔同煮後冷卻,成為玄明粉,質量比朴硝純淨。
【淬】把藥物用火燒紅後, 立刻投入水內或醋內,這樣反複多次。此法又稱“
[火段] 淬”。礦物類藥物如磁石,代赭石、自然銅等多用此法。
【熬】熬是煮爛或煎乾。煮爛:如豬膚湯(張仲景《傷寒論》方。豬肝一斤,用
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勻)中的熬香
,就是煮爛而有香氣。煎乾:例如煎膏藥(指薄貼)又稱熬膏藥,把藥物
放在麻油內熬成稠厚而能凝固的膏。
【去油】其目的在于減低藥物的烈性或毒性。有的藥物用火煨法去油,加肉豆蔻可
以煨去油。有些不宜火煨去油的,加巴豆、續隨子等,可放在吸水的紙內
壓榨去油,或研細加水,待油質浮起,倒去水和油。如乳香、沒藥多用炒
法去油。
【製霜】種子類藥材去油後的粉末,加巴豆霜、蘇子霜、杏仁霜等。某些藥材
析出的桔晶,加柿霜。某些動物藥去膠後的骨質粉末,如鹿角霜。
【製絨】將藥材的纖維搗成絨狀,使其易于點燃,如把艾葉製成艾絨,用于灸法。
【乳細】即把藥末放在乳缽內研極細。乳缽係瓷製,形如臼,裡面較糙,用瓷槌把
藥物研磨。點眼藥和吹喉藥等都可在乳缽內研極細。
【擘】某些藥物在煎煮前應先用手指擘破,使它容易煎出藥味。如桂枝湯中的大棗
須擘破。
【[口父](fu府)咀】語出《靈樞.壽夭剛柔篇》。[口父]咀,就是咬嚼的意思。
古代沒有刀的時候;把藥物咬成粗粒,加水煎服。後人改用
刀切或搗,剉等法。
【飲片(咀片)】藥材經過加工處理後,成為片、絲、塊、段等形式,便于煎湯飲
服。
【等分】等是相等,分是分量。等分即是方劑中各個藥物的用量相同。
【文火,武火】文火是火力小而緩,武火是火力大而猛。微火、慢火屬于文火,“
緊火”屬于武火。煎煮藥物時須按需要而使用不同火力。
【米泔水】即淘洗食米的水,可供製藥用。例如白朮用米泔水浸軟,切片,或土炒
或生用。用米泔水浸過,能去燥性而和中。
【甘瀾水(勞水)】即把水放在盆內,用瓢將水揚起來,倒下去,如此多次,看到
水面上有無數水珠滾來滾去便是。
【陰陽水(生熟水)】即生水與熟水混合。
【無灰酒】是不放石灰的酒。古人在酒內加石灰以防酒酸,但能聚痰,所以藥用須
無灰酒。


■第七類 針灸療法

■一、針 法

【針灸】針灸是“針法”和“灸法”兩種治療的方法的合稱,又叫“針灸療法”。
【針法(針刺、刺法)】是用金屬製的針刺激人體上一定的體表部位,以達到治療
目的的方法。古代有“九針”現代常用的主要有毫針、三
稜針、皮內針、梅花針等。
【火針(燔針、焠針、燒針)】一種特殊的針刺法。其方法是將金屬針的尖端燒紅
後,迅速刺至人體一定部位的皮下組織,並迅速拔
出。這種方法多用于治療外科某些疾病及風濕性關
節炎。
【[火芮]( rou 若)】又音“熱”,同“[艸熱]”。原作燒的意思,在古醫書中指
用火針(燒針)、溫針或砭石加熱以刺激體表局部的療法。
【砭(音“邊”)石(砭、石針)】是我國石器時代產生和應用的一種最古的醫療
工具。開始是人們為了解除疾病痛苦,用普通
石塊在患病局部進行撞擊。隨看石器時代工具
的產生,出現了醫療專用的石製工具即砭石,
並更廣泛地用于切膿包和刺破皮下血管放血等
用途。這種治療工具一直到後來出現金屬製的
醫用針和手術刀之後的很長時期內,仍為民間
外科所利用。
【烙法(針烙、烙)】是火針的一種。其用法有二:古代常用這種方法來治療已
經化膿的瘡瘍,以代替開刀,避免出血,和現代所用的電刀
的作用相似;在一定穴位上進行火針的方法,也叫做“點
烙”。
【溫針】是在應用針法的同時加以溫熱刺激的一種療法。一般多在針入皮下的毫針
柄上,或針體部用艾絨燃燒,使熱通過針體傳入體內,達到治病的目的。
【電針】是應用毫針刺入人體一定部位後,再在針上通以電流的治療方法。電針可
廣泛地滴用于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疾病,并用于手術上的麻醉(
即“電針麻醉”)等方面。
【針刺麻醉(針麻)】針刺麻醉是在我國傳統的針刺療法鎮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其方法是用毫針刺入選定穴位後,通過手法操作(或用電
流)進行誘導,使病人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各種手術治療
(包括頭顱、頭項、胸腹、四肢等部位手術)。針麻不但具
有良好的鎮痛效果,而且在應用上還有它很多的優點。
【電針麻醉】針刺麻醉方法之一,即用電流代替手法操作,使用時比較簡便,目前
已在各地廣泛應用。
【指針】醫生用手指按壓,揉摩或爪切一定部位的皮膚(穴位),以代替金屬針刺
入皮下的一種簡便的治療方法。
【點刺】針刺手法中的一種,也即速刺法。其法是以左手捏緊皮膚,右手持針,用
拇、食指握針柄,中指緊貼針尖上部約一分左右處,迅速刺入皮下淺層靜
脈,立即出針,然後壓擠出數滴血液的方法。此法一般多用三稜針,針刺
部位以手指或足趾端、耳尖、太陽穴、委中穴等為最常用。
【叢針】將若干枚等長的毫針並列放在一起,使針尖相齊,稱為“叢針”。治療時
,手持針柄將針尖在皮膚表面進行挑撥淺刺。
【皮膚針(梅花針、七星針)】其製作一般是用五至七枚縫衣針綁在一起,使針尖
平齊,並把它固定在細竹棍的一端。針刺時手持竹
棍(針柄),用針尖在一定部位的皮膚上進行扣打
,以達到治療目的。
【皮內針(皮下埋針)】針刺法的一種。其方法是用長約一寸左右消毒短毫針或撳
針;傾斜刺(橫刺)入皮下(針柄外露)後,再以膠布固
定,在局部不痛及不影響患者肢體活動的條件下將針在皮
下置留一至七天。此法多用於治療慢性或疼痛性疾病。
【撳針】是一種形似圖釘狀的針,針柄扁平狀,針體約一至二分長。用時可以將針
體撳入皮下。一般多用於皮內針或耳針,供皮下埋藏用。
【透針】針法的一種。方法是:在針刺入某一穴位後,斜刺或直刺將針尖刺抵相鄰
近的穴位或經脈部位。因為是用一針同時穿透二個以上的經脈或穴位,所
以又稱“透經”或“透穴”。這種透針深刺的方法,多用於需要較強刺激
的情況。
【體針】泛指一般用來針刺身體各部位經脈,穴位的針刺療法,是與耳針等相對而
言的。
【耳針】即耳針療法用的針,形如毫針而短,長約 0.7 ~ 1.0 毫米,也可用撳針
代替。
【耳針療法】在耳殼上進行針刺以治療疾病的方法。當人體內臟或軀體有病時,在
耳殼上可探索出一定部位的敏感反應點,稱作“耳穴”。一般可用特
製的“耳針”或短毫針直接針刺耳穴,或通過電流,或在耳穴埋針等
方法。適用于全身多種疾病。
【頭針療法】利用在頭部相當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的皮膚投射區進行針刺治療的方法
,採用 10 個刺激區進行針刺,如運動刺激區、感覺剌激區………等
。多用于治療神經系統的某些疾病。
【鼻針療法】取穴均在外鼻部周圍。應用毫針斜刺。主要治療關節炎、神經痛、咳
喘等病。
【水針療法】這是用裝有注射藥液或生理溶液「鹽水、糖水」的注射器代替毫針刺
入肌肉的治療方法。注射的部位可以是穴位(即“穴位注射療法”)
也可以是體表病痛的局部,具體方法參見“穴位注射療法”條。
【穴位注射療法(小劑量穴位注射)】這是利用某些注射藥製劑(包活西藥及中草
藥製劑)在一定穴位上作肌肉注射的治療方
法。注射量為一般肌肉注射量的 l/10 ~
1/2 。操作前先進行局部消毒,在針刺入適
當深度後,只用小幅度提插,不要捻轉,使
局部產生“得氣”感覺後,再慢慢將藥液注
入。
【九針】指古代醫生應用的九種不同形狀和用法的針。其名稱是:鑱(音蟬)針
;圓針;鍉(音低)針;鋒針,鈹(音披)針;圓利針;毫
針;長針;大針。見《靈樞.九針十二原篇》。九針主要是用來針刺
治病;也有的可以做外科和按摩方面的用途,詳見該條。
【鑱(音蟬)針】古代九針的一種。針的頭部膨大而末端銳利。用於淺刺,治療熱
病、皮膚病。
【圓針】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如圓筒狀,針尖呈卵圓形。多用于按摩穴位以治療
肌肉疾病。
【鍉(音低)針】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組大而針尖鈍尖。多用于治療血脈病及熱
病。
【鋒針】古代九針的一種。即現代常用的“三稜針”。針體圓,針尖呈三稜狀,有
刃。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靜脈及小血管,治療癰腫、熱病、急性胃腸炎等。
【圓利針】古代九針的一種。狀如馬尾,針尖又圓又尖。多用于治療癰腫、痺病和
某些急性病。
【鈹(音披)針(鈹刀、[金非] 針、劍針】鈹、[金非] 音義同。古代九針的一種
。 針的下端如寶劍形,兩面有刃。多
用于外科,以刺破癰疽,排出膿血。
【毫針】古代九針的一種。也是現代最常用的針刺工具。用來針刺人體穴位以達到
治療的目的。毫針的長度由 5 分(約 1.5 厘米)至四、五寸(約 13 ~
17 厘米)不等。徑度主要有 34 號(直徑 0.22 毫米)、 32 號(直徑
0.25 毫米)、30 號(直徑 0.32 毫米)、28 號(直徑 0.38 毫米)和
26 號(直徑 0.45 毫米)等。
【長針】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較長,一般為六至七寸(相當于 20 ~ 23 厘米)
或更長一些。 多用于深刺,以治療慢性風濕病、坐骨神經痛等。
【大針】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較粗,針尖微圓。多用于治療全身水腫及腹中癥瘕
等病。
【進針(內針)】針刺手法之一,即將毫針刺入體內的方法。在操作上一般通過循
按經脈;揣按穴位等預備手法,然後將針由淺入深地刺入預定的
深度。
【捻針(轉針)】針刺手法之一,就是將針進行左右反覆捻轉的方法。捻針在進針
、出針和手法操作方面都可以使用。
【搗針】針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針刺入皮下後,在固定的深度內將針反複上下
搗動,但不拔出皮膚外面。
【彈針】針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刺人體內後用指頭輕彈針柄,使針體的下部出
現輕度震動。
【留針】針刺手法之一。即針刺入穴位並在出現針感後,將針放置穴內不動,並使
病人保持一定體位,經過一定時間後再拔針的方法。留針時時間的長短,
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決定。
【搓針】針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針刺人體內後,用右手拇、食指將針向一個方
面捻轉(如搓線狀),此法有加強針感的作用。要注意轉針時不要太緊,
以防纏著肌肉纖維產生劇烈疼痛。
【搖針】針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將針刺人體內後,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搖動針體的
方法。
【循】針刺手法之一,也是針刺前的準備工作。即醫生先用手指循按所要針刺的穴
位局部及其所屬經脈,使氣血宣散後再行針刺的方法。
【退針】針刺手法之一。指針入體內一定的部位後,逐漸由深至淺向外退出針體(
以不拔出皮膚外面為度)的方法。
【出針】(引針、排針、拔針)就是在針刺完畢後,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持針,用
捻轉或直接向上提針等手法將針拔出體外。
【九刺(九變刺)】古代應用的九種針法。即:輸刺;遠道剌;經刺;絡
刺;分刺;大瀉刺;毛刺;巨刺;焠刺(見《靈樞
.官針篇》。 各見本條。
【輸刺】九刺法的一種。指刺四肢部的井、滎、俞、經、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臟俞
穴(《靈樞.官針篇》)。十二刺的一種方法。用于治療氣盛而有熱的
病症。其方法是將針直入直出地進行深刺,取穴宜少(《靈樞.官針篇》
)。五刺的一種方法。用于治療骨痹,刺法是將針直入直出,深入至骨
。這是應用于治療腎病的一種古代針法(見《靈樞.官針篇》)。
【遠道刺】九刺法的一種。指身體上部有病時,取下肢部的陽經的俞穴進行治療(
《靈樞.官針篇》)。
【經刺】當某一經脈有病時,在該經經脈上進行針刺的方法。九刺法的一種。
指針刺與患病局部同一經脈的結聚不通的部位(《靈樞.官針篇》)。
【絡刺】九刺法的一種。指用三稜針刺破皮下小血管放血(《靈樞.官針篇》)。
【分刺】九刺法的一種。指直接針在肌肉的間隙處(《靈樞.官針篇》)。
【大瀉刺】九刺法的一種。指利用鈹針切開膿瘍,排出膿血(《靈樞.官針篇》)

【毛刺】九刺法的一種。指用短的毫針淺刺皮膚(《靈樞.官針篇》)。
【焠刺】九刺法的一種。也就是“火針”(《靈樞.官針篇》)。參見該條。
【十二刺(十二節刺)】是十二種古代針法。即:偶刺,報刺,恢刺,齊
刺,揚刺,直針刺,輸刺,短刺,浮刺,陰
刺,(11)傍針刺,(12)贊刺(《靈樞.官針篇》)。各詳
本條。
【報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沒有固定部位的疼痛。刺法是找到疼處,即直
刺一針,並留針不拔,而以左手循按局部,找到另一個疼處後,先將前針
拔出,再在第二個疼處刺針(《靈樞.官針篇》)。
【偶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心痺(心胸痛)。方法是在疼痛的前胸和後背
相對應的部位用手按住,前後各斜刺一針。但要注意防止直刺和深刺,以
免傷及內臟(《靈樞.官針篇》)。
【恢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筋痺(即肌肉痙攣、疼痛等)。刺法是將針直
刺在病痛的肌肉一側,並上下前後左右搖動針體,以促使肌肉弛緩(《靈
樞.官針篇》)。
【齊刺(三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部位較小和較深的寒氣。刺法是在患
處中央刺一針,兩旁刺入二針(《靈樞.官針篇》)。
【揚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範圍較大和病位較淺的寒氣。刺法是在患病局
部中央刺一針,四周再淺刺四針(《靈樞.官針篇》)。
【直針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病位較淺的寒氣。刺法是提起皮膚,刺入皮
下,不用深刺(《靈樞.官針篇》)。
【短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骨痺”。刺法是稍搖動地將針刺入,深達骨
部,並進行提插手法(《靈樞.官針篇》)。
【三刺】古代針法的一種。其方法是把針刺入皮下的深度分為三層。即先刺至淺
層,再較深刺入,最後刺入更深的部位(見《靈樞.官針篇》:「始刺淺
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最後極深刺之,以下
谷氣」)。即“齊刺”的別名。參見該條。
【浮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寒性的肌肉痙攣。刺法是從患處的側旁進行淺
刺(《靈樞.官針篇》)。
【陰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寒厥。刺法是針刺兩側足內踝後足少陰腎經的
太谿穴(《靈樞.官針篇》)。
【傍針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慢性風濕。刺法是在患部直刺和傍刺各一針
(《靈樞.官針篇》)。
【贊刺】十二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癰腫。刺法是在患處將針直入直出,反複多次
地淺刺,使患部出血(《靈樞.官針篇》)。
【五刺】是適應與五臟有關病變的五種古代針法。即:半刺,豹文刺,關刺
,合谷刺,輸刺(《靈樞.官針篇》)。各詳本條。
【半刺】五刺法的一種。即刺入很淺,並很快拔針,不傷肌肉,如拔毛狀。這是古
代應用于治肺病的一種針法(《靈樞.官針篇》)。
【豹文刺】五刺法的一種。即在患病部位的前後左右多處刺破小血管,排出鬱血。
這是應用於治療心病的一種古代針法(《靈樞.官針篇》)。
【關刺(淵刺、豈刺)】五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筋痺。刺法是直接針在四肢關節
周圍筋肉的附著部,但應防止出血。這是應用于治療肝病
的一種古代針法(《靈樞.官針篇》)。
【淵刺】即“關刺”的別名(據《靈樞.官針篇》)或“合谷刺”的別名(據《甲
乙經》卷五)參見該條。
【豈刺】即“關刺”的別名(據《靈樞.官針篇》),或“合谷刺”的別名(據《
甲乙經》卷五)參見該條。
【合谷刺】五刺法的一種。用于治療“肌痺”。刺法是在患病局部向左、右兩側外
方斜刺,直接針在肌肉部分,好像雞爪的形狀。這是應用于脾病的一種
古代針法(《靈樞.官針篇》)。
【以左治右、以右治左】是針灸治療的一種方法。當身體一側(左或右側)有病痛
時,針灸另一側(右或左側)的穴位進行治療。又可分為
“繆刺法”和“巨刺”法二種。各詳本條。
【繆刺】古代刺法名詞。是在身體一側(左或右側)有病時,針刺對側(右或左側
)穴位的一種方法。主要應用于:雖有身體外形疼痛的症狀,但脈象(
九候)正常的(見《素問.調經論》);絡脈有病的(見《素問.繆刺
論》)。
【巨刺】古代刺法名詞。是在身體一側(左或右側)有病時,針刺對側(右或左側
)穴位的一種方法。主要應用于:身體一側疼痛,而對側的脈象出現異
常的(見《素問.調經論》);經脈有病的(見《素問.繆刺論》)。
【禁刺(刺禁)】即針法的禁忌事項。其中包括:禁針部位(如內臟部位的深刺、
孕婦的腹部、嬰幼兒囪門部、禁針穴位等)、酒醉、過飢、過飽
、過度疲倦、情緒的激烈變化(大怒、大驚、大恐),以及房事
以後等,都不可立刻進行針刺,以免出現暈針和其他異常反應。
【循經取穴】全身經脈在體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線,在針灸治療時可以在與患病
局部相同的經脈上。選用遠隔患部的穴位。這種取穴的方法即循經取
穴。
【暈針】針法操作時的異常反應。即在針刺過程中病人出現頭暈、惡心、胸悶、面
色蒼白,甚至四肢發涼、出冷汗、血壓下降和昏厥等休克或虛脫現象。多
因對初次針治的病人用過強的手法,或病人精神過度緊張疲勞、飢餓、體
弱等原因而引起。處理方法應將針拔出,使患者平臥,在清醒狀態下可飲
以熱水,配合針刺人中,中衝等穴即可緩解。
【折針】針法操作時的異常情況。指毫針刺人體內的部分在皮下折斷。多因用針有
損傷、剝蝕等缺損, 和患者體位的較大移動有關。處理方法要沉著細心,
讓病人保持原來體位,盡量用鑷子夾出折針斷端。必要時以手術取出。
【滯針】針法操作時出現的異常反應。部將毫針刺人體內後,出現不能捻轉、提插
或手法操作困難等現象。多因病人精神緊張引起肌肉痙攣或捻轉手法幅度
太大,肌纖維纏繞針尖所致。處理方法首先要解除病人顧慮,然後在滯針
部位的周圍輕度按摩,並將針輕輕提插,或在附近再刺一針,使局部肌肉
鬆弛,再將針拔出。
【彎針】針法操作時的異常情況。即針入體內後;針體產生彎曲的現象。多由于外
界刺激使病人肌肉突然收縮或移動體位,或手法操作不熟練等原因引起。
處理方法應先輕輕地挪動、恢復原來體位,根據針的彎曲角度和方向,順
勢將針徐徐拔出,切勿用力猛拔或捻轉,以防折針。
【調氣】針法名詞,見《靈樞.官能篇》。應用針刺的補瀉方法,可以調節人體陰
陽,改善人體的機能。也就是通過針刺以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糾正體內
各種組織和內臟的病理狀態。針刺的這種治療作用,稱為調氣。如《靈樞
.終始篇》:「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調氣治病的道理和經絡系統有關
,也是主要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完成的。
【得氣】針法名詞,語出《素問.離合真邪論》(《靈樞.九針十二原篇》稱“氣
至”,義同),即針感(或針響)。在針刺穴位後,經過手法操作或較長
時間的留針,使病人出現痠、麻、脹、重等感覺;行針者則覺得針下沉緊
;稱為得氣。這種針感產生的程度及其持續時間的長短,往往和療效有密
切的關係。特別是與鎮痛效果的好壞有關。得氣與否也是針刺麻醉成功的
一個關鍵性問題。
【導氣】針法名詞,語出《靈樞.邪客篇》。是促使針刺“得氣”的一種手段。得
氣所出現的感覺之有無(也就是氣至與否),一般多通過各種針刺的手法
操作(控制一定的刺激強度等因素)而產生。如《靈樞.九針十二原篇》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
【候氣】針法名詞,語出《素問.離合真邪論》。就是在針入穴位後用較長時間的
留針來促使“氣至”的一種方法,屬於針法中補法的一種。此法多用于身
體虛弱,不適宜接受較強刺激手法的病人。
【補瀉】補和瀉是治療上的兩個重要原則。“補”,主要用於治療虛證。“瀉”,
主要用於治療實證。在針灸療法中的補瀉主要是通過應用不同手法以產生
不同刺激強度與特點而取得的。古代應用的針法補瀉種類很多,主要有“
迎隨補瀉”、“提插補瀉”、“疾徐補瀉”、“捻轉補瀉”等,參見各條

【大瀉】針刺手法中瀉法的一種。即針刺入穴位後用一手緊按並固定針刺部周圍的
皮膚,另一手持針柄向左右前後大幅度地搖動,使針孔開大的一種方法。
【開闔補瀉】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主要是在出針後用手揉按針孔,使針孔閉塞,
稱作“闔”;也就是補法;如在出針時搖大針孔,不加揉按時,稱作
“開”;也就是瀉法。
【迎隨補瀉(針頭補瀉、針芒補瀉)】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即針刺時使針尖順著
經脈循行方向(即手三陰經從胸部至手部,
手三陽經從手部至頭部,足三陽經從頭部至
足部,足三陰經從足部至胸部)進針和操作
的叫做“隨”,也就是補法;凡針刺時使針
尖逆著經脈循行方向進針和操作的叫做“迎
”,也就是瀉法。
【呼吸補瀉】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指在患者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出針作為瀉法
;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作為補法。在針刺得氣後進行捻轉手法
,再停針吸氣為補法;加果在停針時呼氣為瀉法。
【疾徐補瀉】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即緩慢進針、疾速出針為補法,疾速進針、緩
緩出針為瀉法。
【提插補瀉】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舊稱“天、人、地三才補瀉”,或“三才補瀉
”。本法一般是對任何一個穴位的預定刺入深度分為三等分。補法是
分三次按照淺、中、深的順序進針,而出針時則一次退出;瀉法是直
接針入預定的深度,然後按照深、中、淺的順序出針。
【捻轉補瀉】針刺手法的一種。具體的操作有向單一方向捻轉的,也有向左右捻轉
的。現在一般多以捻針的強度為準,即在進針和出針時強度捻轉的為
瀉法,輕微捻轉的為補法。
【燒山火】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用于治療寒證,屬于補法中一種。其操作方法是
:讓病人呼氣,隨即迅速將針刺入皮下淺層,並重按穴位周圍皮膚,強
度捻轉多次,稍行進針,作同樣捻轉,一直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再同樣
捻轉。在病人感覺局部或全身有溫熱感後,將針緩緩地捻轉退出。此外
,也有用其他手法和不配合呼氣的,但總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現熱感為原
則。
【透天涼】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用于治療熱證,屬于瀉法的一種。其操作方法是
:讓病人吸氣,隨著吸氣將針慢慢地刺入到預定的深度,然後按壓穴位
周圍皮膚,用手多次輕捻針柄,如局部或全身覺有涼意,就迅速向上稍
行提針,再作同樣捻轉,再迅速稍行提針和捻轉後急速將針拔出。此外
,也有用其他手法和不配合吸氣的,但總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現涼感為原
則。
【子午流注】是針灸取穴的一種古代學說。以十二經中的“五俞”穴(共 66 個穴
位)為基礎,配合日、時的天干、地支變易,推算經脈氣血盛衰開闔
情況,決定出某天、某時用什麼穴位。其效驗尚待深入研究。
【靈龜飛騰(“靈龜八法”、“飛騰八法”)】古代針灸取穴的一種學說。以奇經
八脈中的八個穴位配合不同日、時
的干支來推算出在某一天某一個時
間應用那個穴位(每次針灸取主穴
、配穴各一個)的方法。這種方法
在臨床應用上雖也可取得一定效果
,但總的來說,太過於公式化,故
有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二、灸法

【灸法】是點燃由艾葉等藥物製成的艾炷或艾卷,刺激人體上一定的體表部位,以
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
【艾絨】施灸時所用的主要材料。系將乾燥的艾葉(即菊科植物的艾蒿的葉)磨碎
,去其雜質,製成纖維狀的物賀。根據加工的程度,艾絨有粗細之分。細
艾絨的纖維短,雜質少,可塑性大,可製成較小的艾炷,多用于直接灸法
;粗艾絨的纖維長,雜質稍多,製成的艾炷較大(一般如半棗核大),多
用于間接灸法。
【艾炷】是用艾絨製成供灸法應用的一種材料。形狀多為圓錐形,又有大、小之分
,小艾炷如大米粒大,多以細艾絨用手指捏成,均用於直接灸法(直接放
在皮膚上點燃);大艾炷以粗艾絨用手或以金屬製的艾炷模加壓製成,可
用於直接灸或間接灸法。
【艾炷灸】灸法的一種。是用“艾炷”放在體表的穴位或一定部位上點燃,藉以達
到治療的目的。又有直接灸和間接灸二種方法。
【壯數】即每次施灸所點燃的艾炷數。不論用在直接灸法或間接灸法,凡施灸時點
燃一個艾炷,叫做一壯。
【直接灸】即將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膚上燃燒的一種方法。根據刺激量的大小和瘢
痕形成與否分有瘢痕灸和無瘢痕灸二種。
【間接灸】施用灸法時,將艾炷隔著薑片(隔薑灸)蒜片(隔蒜灸)食鹽末(隔鹽
灸)或在藥品製成的薄餅(附餅灸、豉餅灸、椒餅灸等)上施灸,而不
直接將艾炷放在皮膚上,這種方法叫間接灸。
【瘢痕灸(化膿灸)】艾炷灸的一種方法。將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體表
部位)上燃燒,灸後局部貼以藥膏,促使局部化膿,產生水
泡,最後結痂,形成瘢痕。這種灸法的缺點是病人的痛苦較
大,現在臨床上應用較少。
【無癥痕灸】炙法的一種,將艾炷直接或間接(以薑片、蒜片等)放在穴位皮膚上
燃燒,每次均予以一定程度的刺激,不使其局部形成水泡、化膿及瘢
痕。
【隔薑灸】灸法的一種。方法是:用生薑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
將艾炷放在薑片上燃燒灼灸。
【隔蒜灸】灸法的一種。其方法是:用大蒜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
再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
【隔鹽灸】灸法的一種。其方法是:用食鹽將臍窩填平,鹽上放較大艾炷點燃,待
患者感到灼痛再更換艾炷。可治療腹痛、吐瀉、虛脫等症。
【隔餅灸】間接灸的一種。用辛溫或芳香類的藥物製成餅狀,放在施灸部位上,再
在餅上點燃艾炷。常用的有附餅灸、椒餅灸及豉餅灸等種類。
【椒餅灸】用白胡椒末加麵粉和水,製成薄餅。餅的中心放置丁桂散藥末(丁香、
肉桂)少許,在上面用艾炷施灸。多用于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豉餅灸】用黃酒將淡豆豉末調和,製成厚約二分的圓餅,上置艾炷施灸。多用于
癰疽發背,潰後久不收口,瘡色黑暗。此法可促使瘡口癒合。
【附餅灸】用生附子細末加水製成薄餅狀,上置艾炷施灸。多用於慢性瘡瘍久不收
口,僅流水而無膿者。
【艾卷(艾條)】用粗製艾絨卷成圓柱狀,長 20 公分,直徑 1.2 公分, 是灸法
中常用的一種材料。每支艾卷重約 10 克, 可燃燒 1 小時左右
。此外,也有在艾卷中摻和某些藥品的,叫“藥物艾卷”可參見
該條。
【藥物艾卷】指用艾絨摻和一定的藥物粉末卷製而成的艾卷。 直徑約 1 公分左右
。古代有兩種藥物配方,製成的藥物艾卷一名“太乙神針”(是用人
參、參三七、肉桂、乳香、沒藥散、麝香等十六種藥物的配方);一
名“雷火神針”(是用沉香、木香、乳香、麝香等七種藥物的配方)
。治療時點燃其一端,間隔數層布,按置在穴位上,常用于風濕性關
節炎等病。雖有一定療效,但所用藥品價格較貴,故有重新研究其實
際價值,或改良其處方,製成新的簡、便、驗、廉的藥物艾卷應用。
【迴旋灸】艾卷灸法的一種。指將艾卷點燃的一端在施灸的皮膚上進行前、後、左
、右的周旋移動,而不是將艾卷固定于穴位上。
【溫和灸】艾卷灸法的一種。將艾卷的一端點燃,靠近穴位,並保持一定距離,使
患者感覺熱度適中,以不過分灼熱為度。這種灸法一般需保持十至十五
分鐘。
【天灸(自灸、冷灸)】方法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龍芮、鐵線蓮、鐵腳威
靈仙等)的新鮮全草搗成糊狀, 放入直徑約 4 厘米的酒
杯內,平杯口為度,不要壓緊,然後貼附在一定穴位上固
定約一小時左右、病人覺局部有燒灼或痛癢感時即應取下
,此時皮膚上可產生大的深黃色水泡。然後用消毒鑷子將
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護創面(但不要用凡士
林紗布處理)。此法多用于治療瘧疾、哮喘、關節炎等病

【拔火罐(拔罐療法)】應用竹筒、陶瓷或玻璃製成的小罐或寬口瓶作為火罐。拔
罐時,先將點燃的酒精棉球或紙條在火罐內晃動片刻後,
趁熱將罐倒扣在一定的體表部位上,使罐口輿皮膚密切接
觸,由于冷卻後火罐內空氣減少,產生負壓,緊密吸著在
皮膚表面,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因而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一般應用于腰痛、胸脅痛、頭痛、關節炎和哮喘等多種
疾病。
【藥罐】拔罐療法的一種。即將竹罐放在預先配製好的中藥煎劑中,煮沸後取出,
俟稍涼再進行拔罐的方法。
【推罐(走罐)】拔罐療法的一種。多用于腰背部。要選用罐口光滑的罐,將局部
皮膚塗少許油脂,於拔上火罐後在皮膚上平行地上下左右移動幾
次。
【閃罐】拔罐療法的一種。 即將棉花棒蘸 95% 酒精點燃,在罐內繞一周後抽出,
立即將罐按在拔罐的部位上,再馬上拔下,再吸再拔,反複多次。直到局
部皮膚充血為止。


■第八類 內兒科病症

■一、時病

【時病】又稱“時令病”,指一些季節性發生的疾病,如春季的春溫、風溫、溫毒
、傷風等。夏季的泄瀉、痢疾、中暑、暑溫、熱病、疰夏等。秋季的瘧疾
、濕溫、秋燥等。冬季的傷寒、冬溫等。
【時行】時病中有不少病帶有傳染性和流行性,古代稱為時行。如果引起大流行時
,則稱為“天行”或“天行時疫”。
【症候】症候是由若干症狀綜合構成的, 可以說是症狀的複合, 相當於西醫
Syndrome。例如發熱、惡寒、頭痛、脈浮等是一種外感表症的症候。壯熱
、煩渴、舌紅苔黃、便秘等,是一種裡實熱的症候。又如中風時出現牙關
緊閉、面赤、氣粗、痰涎壅盛、兩手握固,脈弦滑或沉緩等,稱為“閉症
”。氣息微弱,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口開目合,手撒遺尿,脤微細欲絕
或沉伏等,稱為“脫症”。閉症、脫症,這些都是疾病的症候。
【証】証用作病名,乃表示本病突出的主症。一證之中可包括多種症候。如痹証若
見肢體酸痛,游走不定,屬風痺的症候;若見疼痛較劇,遇冷痛增,得熱痛
減,則屬實痹的症喉;若疼有定處,酸重麻木,則屬濕的症候。
【病候】疾病外候的總稱。即指疾病反映出來的現象,與西醫的 Sign 相類似。包
括症狀和體徵。
【陰病】含兩義:指三陰經的病。指一般虛症,寒症的統稱。
【陽病】含兩義:指三陽經的病。指一般實症,熱症的統稱。
【卒病】含兩義:指突然發病,也稱“暴病”。指新得的病,也稱“新病”。
新病多與舊病、宿疾相對而言。
【傷寒】病名或症候名。廣義的傷寒是外感發熱病的總稱;狹義的傷寒是屬於太
陽表證的一個證型,主要症狀有發熱、惡寒、無汗、頭項強痛、脈浮緊等
。與現代醫學所稱的“傷寒”不同。病因。指傷於寒邪。
【太陽中風】指太陽經感受風邪,是太陽表證的一個證型,主要症狀有頭項強痛
、惡風、發熱、汗出、脈浮緩等,屬表虛證。指真中風的一型。即
中風病有寒熱的證候中表現無汗惡寒,或有汗惡風的稱為“太陽中風
”。但這種分型對中風病的辨證施治意義不大,現已少用。
【病溫】指所患的病證是屬溫邪性質。
【溫病】是感受四時不同的溫邪所引起的多種急性熱病的總稱。古代對於“熱病”
,多用“溫病”一語以概括;後人有認為“熱”輕的為溫,重的為熱,但
實質上是相同的,故溫與熱往往互稱,又統稱為溫熱病。其臨床特點是發
病較急,初起時多見熱象偏盛,而且容易化燥傷陰。它的種類較多,常見
的有風溫、春溫、濕溫、暑溫、冬溫、溫毒等。詳見各條。
【熱病】含兩義:指夏天的暑病,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熱病,見《素問.熱論
》:「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這裡的“傷寒”即指廣義的傷寒。
泛指熱性病。
【風溫】感受春季風溫病邪而發生的一類急性熱病。葉天士《溫熱論》:「風溫
者,春月受風,其氣已溫」。本病初起,邪在肺衛,主要症狀有發熱、口
渴、自汗、惡寒、咳嗽、頭痛等。在病勢發展過程中,有時能出現神昏,
譫語等“逆傳心包”的證候及發斑等症。溫病發汗後,出現身灼熱、自
汗、身體沉重、嗜睡、鼾聲、說話困難等證候,也叫“風溫”(見《傷寒
論》)。
【春溫】是發生於春季的溫病。它的臨床特點是:初起即出現裡熱症狀,如發高熱
、口渴、心煩、小便赤等。或出現外寒裡熱、怕冷、身熱、無汗、口渴、
頭痛、身痛、煩燥不安、咽乾、舌質紅、脈細數。裡熱熾盛時,可出現發
斑和神昏,四肢抽搐等症狀。可見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暑病】暑為六淫之一,是夏季的主氣。凡夏天感受暑熱邪氣而發生的多種急性熱
病,統稱為“暑病”。但狹義的一般多是指暑溫、中暑、感暑之類的病症

【陽暑】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長途奔走,感受炎熱曝哂而發病的傷暑證。是由於
動而得之,故名“陽暑”。主要病狀有高熱、心煩、口渴、大汗、舌苔黃
乾,脈洪數等。
【陰暑】指夏季因氣候炎熱而吹風納涼,或飲冷無度,中氣內虛,以致暑熱與風寒
之邪乘虛侵襲而為病。是由於靜而得之,故名“陰暑”。主要病狀有發熱
惡寒、無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質淡、苔薄黃,脈弦細等。
【傷暑】又稱“感暑”。指夏季傷於暑邪,出現多汗身熱,心煩口渴、氣粗、四肢
疲乏、小便赤澀等“陽暑”證候。
【冒暑】指一般的傷暑證。感受暑邪之後,邪阻腸胃,出現惡寒發熱、心煩、
口渴、腹痛水瀉、小便短赤、惡心嘔吐、頭重眩暈等症。
【暍】即中暑。詳見“中暑”條。暍暍,形容熱性病的熱氣極盛。
【中暑】指在夏季炎熱氣溫中因為中於暑邪而發生的病症。症狀是突然暈倒、身熱
、惡心、嘔吐、煩躁、大汗(或無汗)、氣粗、面色蒼白、脈細數,或昏
迷不醒,四肢抽搐、牙關緊閉等,又稱“中暍”(即傷於暑熱之意)。
【暑溫】指夏季感受暑邪而發病的熱性病。臨床表現一開始就發熱身困,汗大出,
背微惡寒,形似傷寒,右脈洪大而數,左脈反小於右,頭暈痛,面垢齒燥
,口渴引飲,面赤心煩惡熱,大便或秘或瀉,或瀉而不爽等。
暑溫易夾雜有傳染性的癘氣,是夏季較烈性的一類傳染病,前人稱為“暑
溫夾癘”。如流行性B型腦炎、中毒性痢疾、鉤端螺旋體病、惡性瘧疾等

【暑風】暑溫病,因熱盛而出現昏迷抽搐症狀的,稱為“暑風”或“暑痙”。表現
為突發高熱、神志不清、面赤、口渴、小便短赤,甚則角弓反張、牙關緊
閉、手足抽搐。暑邪每多挾濕或痰濕互阻,如濕盛的,胸悶惡心,大便溏
泄;痰濕互阻的,喉間痰鳴、面色垢晦、舌苔厚膩等。
【暑厥】指中暑患者出現神志昏迷、手足厥冷至肘膝部。
【暑熱証】廣義指暑天一般熱証。狹義指小兒夏季熱(古稱“疰夏”)。嬰幼
兒每逢夏季長時期發熱,或暮熱早涼,或暮熱早涼,伴有口渴、多尿、
無汗或少汗等症狀。發病原因,多與嬰幼兒時期,陰氣未充,陽氣未盛
,不能耐受炎熱氣候的熏蒸有關。病至後期,往往元氣受損,出現上實
下虛症狀。參見“疰夏”條。
【暑穢】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而發的病症。表現為發病急速,頭痛而脹、胸脘脹悶、
煩躁、惡心嘔吐、身熱有汗,嚴重的出現神昏、耳聾等症狀。
【暑瘵】指感受暑熱而突然咯血咳嗽,狀似“癆瘵”的病症。是因暑熱傷肺,蒸迫
肺絡所致。臨床表現有煩熱口渴、咳嗽氣喘、頭目不清、咯血、衄血,脈
洪而芤等。如暑熱挾濕的,則口不渴而苔白滑。
【疰夏(夏疰)】或叫“注夏”。本病因有明顯的季節性,每在夏令發病,故名。
好發於幼弱兒童。發病原因一般是由於體質嬌嫩,脾胃虛弱或陰
氣不足,在夏季炎熱的環境中,感受溫熱之氣而致。由於體質差
異,臨床表現有兩種類型:脾胃虛弱型:主要症狀有肢體無力
、胸悶不適、懶於說話、納呆便溏。如遷延日久,患兒身體異常
羸瘦,下肢也逐漸痿軟無力。暑熱熾盛型,主要症狀有身熱午
後增高、有汗或無汗、口渴喜飲、小便量多,後期身熱稽留不退
、消瘦、肢體疲乏、精神萎糜,故又有“夏痿”之稱。類於小兒
夏季熱。
【濕溫】是長夏(農曆六月)季節多見的熱性病。因感受時令濕熱之邪與體內腸胃
之濕交阻,醞釀發病。表現有身熱不揚、身重痠痛、胸部痞悶、面色淡黃
、苔膩、脈濡。其特點是病勢纏綿,病程較長,病史多留連於氣分,有濕
重於熱和熱重於濕的不同。病情進一步發展,可以入營入血,發生痙厥、
便血等變證。多見於腸傷寒、副傷寒一類疾病。
【濕病】泛指因濕而引起的病症。濕為重濁粘膩之邪,有外濕、內濕之分。感受霧
露,久居潮濕之處,或涉水雨淋,或著汗濕衣,以致濕邪入侵肌膚,出現
身重體酸,關節疼痛,或見惡寒發熱,身重自汗,屬外感濕邪,亦稱“傷
濕”。若因飲食不適,過食生冷,或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水濕內停,出
現食欲不振、泄瀉、腹脹、小便少,甚則面目四肢浮腫等症的,是濕從內
生,統屬濕病。參見“內濕”、“外濕”等條。
【秋燥】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
的症狀,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
偏於寒,一偏於熱,臨床上分為“涼燥”、“溫燥”二種類型。詳見該條

【涼燥】指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寒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
寒無汗、鼻鳴而寒,類似感受風寒,但本病有津氣乾燥的現象,如唇燥嗌
乾、乾咳連聲、胸滿氣逆、兩脅竄痛、皮膚乾痛、舌苔白薄而乾等症。這
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寒燥症狀。
【溫燥】指感受秋天亢旱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熱者。臨床表規初起頭痛身熱
、乾咳無痰、咯痰多稀而粘、氣逆而喘、咽喉乾痛、鼻乾唇燥、胸滿脅痛
、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症。這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
受灼而出現的燥熱症狀。
【冬溫】指冬季感受反常氣候(冬應寒而反溫)而發生的熱性病。主要症狀有初起
頭痛、無汗、發熱、微惡寒、口渴、鼻乾或鼻塞流涕、咳嗽氣逆,或咽乾
痰結、脈數、舌苔逐漸由白變黃;繼則汗出熱不解、口渴惡熱、咳嗆、脅
痛、脈滑數、舌赤苔黃而燥等症。以後傳變,與風溫大體相同。
【溫毒】指感受溫熱時毒而發生的急性感染,即所謂“諸溫夾毒”。臨床以高熱、
頭面或咽喉腫痛、出血性斑疹為特徵。大抵包括二類疾病:一是頭面、口
腔、咽喉感染的化膿性疾患,如繼發性化膿性腮腺炎、扁桃體周圍膿腫、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等;一是急性流行性傳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紅
熱、斑疹傷寒等。
【溫毒發斑】溫毒症狀之一。由於溫熱之毒內蘊肺胃,充斥三焦,波及營血,透發
於肌膚而為斑。如斑色紅活的,熱毒較輕,紫暗的為熱毒重,黑色的
為熱毒極重。類於暴發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斑疹傷寒等急性傳染病

【溫疫】又稱“瘟疫”。是感受疫癘之邪而發生的多種急性傳染病的統稱。其特點
是發病急劇,病情險惡,有強烈的傳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常見的有兩類
:一是濕熱穢濁之疫,以惡寒壯熱、頭痛身痛、苔白如積粉、脈數等為主
症。一是暑熱火毒之疫,以高熱、煩燥、頭痛如劈、腹痛吐瀉,或神昏發
斑、身發臭氣為主症。
【風寒感冒】本病由於感受風寒邪氣而發病。主要症狀有發熱、惡寒、頭痛、無汗
、鼻寒聲重、噴嚏、流清涕、喉癢咳嗽、骨節痠痛、口不渴、苔薄白
、脈浮緊等。
【風熱感冒】本病由於感受風熱邪氣而發病。主要症狀有發熱、頭痛、微惡風寒、
自汗、鼻塞無涕、咽喉焮痛、咳嗽、痰稠黃、口渴、舌紅苔薄白微黃
、脈浮數等。
【新感溫病】指四時中感受外邪,隨感隨發的溫病。初起為表寒症的,發熱較輕、
惡寒、頭痛、體痛較重,舌質淡、舌苔薄白,口中和,不渴,脈浮緊
或浮緩,以後就化熱入裏。初起為表熱症的,發熱較重,惡寒、頭痛
、體痛較輕,舌質紅,舌苔薄白或微黃,口渴,脈象浮數,以後熱入
於裏而更甚。風溫、暑溫、濕溫、秋燥、冬溫等都屬新感溫病。
【伏氣溫病】是有別於新感溫病另一類溫病。有因感受外邪後,因邪輕未能隨即構
成發病條件,蘊伏於裡;或因平素內有積熱,到了一定時間,感受時
邪,內伏的鬱熱,自裡透出。均稱為“伏氣溫病”(亦有說是感受溫
邪較深,發病時一開始就見裡症的)。本病的特點是一開始即見煩渴
、舌絳、尿赤、脈數等裡熱症候,而往往衛分症候不明顯。如“春溫
”,“伏暑”,“溫瘧”等,都屬於這類溫病。伏氣溫病與新感溫病
,實質都是感受溫邪而發的病,所不同者,是臨床表現的差異,這可
能是由於病邪性質,致病途徑,病變部位,病人體質等因素不同而來
,故必須以症候為依據,不能離開症候空談成因,也不應把“伏氣”
看成是疾病的潛伏期。古人所說的伏邪,從冬伏至春夏而發病,或暑
邪伏至冬季而發病,此說只可以做參考。從臨床上辨別新感與伏氣,
對病機轉變、預後、治療等,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尤其伏氣溫病的治
療經驗,有很多值得借鑒。
【兩感】指陰陽兩經表裡同病,又稱“傷寒兩感”。如既有太陽經表證的發熱、
頭痛,同時又有少陰經裡證的神倦、肢冷、脈微。“重感”的別稱,即
重複感受兩種病邪。如臟腑本有積熱之邪在內,又再外感風寒,出現表裡
同病的證候。
【晚發】“伏氣溫病”的別稱。指春秋季末期所發生的裡熱證候較重的溫熱病。但
“晚發”一詞,現已少用。
【陰陽交】語出《素問.評熱病論》。熱病出汗後,仍發熱,脈躁疾。發熱和脈象
不因出汗而見和緩,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症狀,前人認為這是陽邪交入
於陰分,消耗陰氣所致,故名。屬危重證侯。
【惡寒】即怕冷、畏寒之意。惡寒的症狀,在外感表證或陽虛裡證都可出現。外感
惡寒,是因風寒在表,必兼有發熱、頭痛、脈浮等表證;陽虛惡寒,是內
臟虛寒,陽氣不足,必見身冷、脈沉等裡寒證。此外,還有裡熱盛而外現
假寒的,雖有惡寒、手足冰冷的症狀,但患者口渴、呼吸氣粗、便秘、溺
赤、脈多滑實。
【憎寒】是一種外有寒戰,內有煩熱的症狀。這是由於熱邪內伏,陽氣被阻,不能
透達所致。
【寒熱往來】指惡寒時不發熱、發熱時不惡寒,惡寒與發熱交替出現,定時或不定
時發作的情況。這是少陽病正邪相爭所出現的熱型。
【寒栗鼓頷】簡稱“鼓栗”,或“振栗”。寒栗指因惡寒而發抖,也叫“戰栗”。
鼓頷是形容惡寒時全身發抖,上下齒不斷地叩擊的樣子。溫疫或瘧疾
患者的惡寒,往往出現這種症狀。
【洒淅惡寒】形容病人惡風寒時好像被冷水噴洒在身上,或被雨水所淋的感覺。
【振寒】形容發冷時全身振動,即冷得發抖的意思。
【發熱】臨床最常見症狀之一。發熱的類型和兼症此較複雜,概括可分為外感、內
傷兩大類。“外感發熱”:多屬實證。由六淫或疫癘等外邪侵入人體之
後,正氣與之相抗而引起。分表熱、裡熱、半表半裡熱。表熱多兼惡風寒
、舌苔薄白、脈浮,或咳嗽、鼻寒等肺經衛分病狀。半表半裡熱,主要特
點是寒熱往來、胸脅脹滿不舒,或見嘔吐、口苦咽乾、脈弦數。裡熱則不
惡寒而反惡熱、口渴、舌苔黃乾,或大便燥結或泄瀉臭穢稀糞,脈多沉數
而有力。若邪盛深入“營分”、“血分”則出現昏迷、抽搐、斑疹等危重
症狀。“內傷發熱”,多屬虛證。主要由於臟腑陰陽失調所致。分為陽
虛(氣虛)和陰虛兩類。詳見“陽虛發熱”、“陰虛發熱”條。
【惡熱】即發熱而怕熱的意思。外感表證,一般是發熱惡寒,但當表邪入裡(邪入
氣分)或外感風溫,則往往不惡寒而反惡熱。
【潮熱】發熱如潮水一樣有定時,每天到了一定時候體溫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
現)。潮熱的病因大概有三:因體內陰液不足的,每於入夜即發熱盜汗
,叫“陰虛潮熱”;因陽氣受濕邪所遏制的,可見午後發熱,叫“濕溫
潮熱”;因熱邪下結於腸,亦可於每天午後發熱,稱為陽明“日晡潮熱
”。此外,溫病傳至營分或血分階段,身熱往往在午後逐漸升高,這種熱
型不稱潮熱,而叫熱入營分或熱入血分。
【勞熱】指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中出現的發熱現象,如五勞七傷所產生的虛熱。
因中氣不足,肺氣虛弱,稍事勞累,即出現低熱的症狀。
【灼熱】形容發熱較高的情況,用手撫患者的皮膚,即有灼手的感覺。
【煩熱】凡發熱同時又有心煩,或煩躁而有悶熱的感覺,均稱“煩熱”。多由於裡
熱過盛,氣陰受傷所致。
【壯熱】指實證出現的高熱,一般屬溫病在氣分的熱型。
【暴熱】指突然發生的高熱,都屬於實熱證,多見於急性傳染性疾患。
【身熱不揚】形容受濕邪阻遏的一種熱象,其特點是體表初捫之不覺很熱,但捫之
稍久則覺灼手。
【陰熱】指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低熱,即內傷的陰虛發熱。指急性熱病後期由於
陰津消耗而產生的發熱情況。
【瘧疾】古代統稱“ [ 病該 ] 瘧”,以寒戰、壯熱、出汗、定期發作為特徵。古
人從實踐中觀察到本病發於夏秋季節及山林地帶,蚊蟲容易孳生繁殖的時
侯和環境,認為病因是夏季感受暑邪或接觸山嵐瘴氣,或因受寒濕之邪而
引起。邪氣潛伏於半表半裡,邪正相爭,在一定條件下而發病。其分類大
致加下:按臨床證候分:如發熱而汗自出為風瘧;壯熱煩渴為暑瘧;胸
悶泛惡、身痠肢重為濕瘧;先寒後熱、寒重熱輕為寒瘧;先熱後寒、熱重
寒輕為溫瘧;但熱不寒為瘴瘧;但寒不熱為牝瘧;眩暈嘔逆、痰盛昏迷為
痰瘧;久瘧體虛為虛瘧;久瘧脾臟腫大為瘧母;一日一發為單日瘧;二日
一發為間日瘧;三日一發為三日瘧,又稱三陰瘧。按誘發因素和流行特
點分:遇勞即發為勞瘧;因食誘發為食瘧;由於山嵐瘴氣為瘴瘧;引起流
行的為疫瘧。以上分類只是按現象分類,對辦證施治雖有些意義,實際上
疫瘧、痰瘧、瘴瘧等,多屬惡性瘧疾,其中痰瘧、瘴瘧類似腦型惡性瘧疾
。至於其他瘧疾,有的屬於瘧疾的兼症,有的則是類似瘧疾的其他熱病。
參見瘧證各條。
【風瘧】因夏季陰暑內伏,復感風邪而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有先寒後熱,寒少
熱多、頭疼、發熱時自汗出、脈弦數等症。
【溫瘧】內有伏邪,至夏季感受暑熱而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有先熱後寒、熱
重寒輕、汗或多或少、口渴喜涼飲、舌紅、脈輕按浮數重按無力等症。
「溫瘧者,其脈如平(指未現瘧疾通常所見的弦脈),身無寒,但熱,骨
節疼煩,時嘔,……」(《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併治》)。
【癉瘧】癉,熱氣盛的意思。瘧疾由於感邪後裡熱熾盛而發。其臨床表現有發作時
只發熱不寒戰、煩躁氣粗、胸悶欲嘔等症。
【暑瘧】因暑邪內鬱,再感秋涼之氣而誘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有惡寒壯熱、無
汗、煩渴引飲、脈弦數或洪數,或著衣則煩、去衣則冷,待大汗出後則熱
退等。
【疫瘧】凡瘧疾在一個地區引起流行,互相傳染,病情較重的,稱為“疫瘧”。其
臨床表現有寒熱往來。每日發作一次或二次,發熱較高,煩渴有汗。
【瘴瘧】因感受山嵐瘴氣而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有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每
日發作或間日發作,煩悶身重、昏沉不語。或狂言譫語。類於惡性瘧疾。
【濕瘧】此種瘧疾是久受陰濕,濕邪伏於體內,因觸冒風寒而誘發。其臨床表現有
惡寒而不甚熱、汗出、一身盡痛、四肢沉重、嘔逆脘悶、脈緩等。
【寒瘧】因寒氣內伏,再感風邪而誘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規有寒多熱少,日發一
吹,或間日發作,發時頭痛,無汗或微汗,脈弦緊有力等。
【牡瘧】此種瘧疾多因平素元陽虛弱,邪氣伏於少陰而致。臨床表規為發病時寒戰
較甚,無熱或微熱,面色淡白,每日定時發作,脈沉而遲等。
【痰瘧】較重型瘧疾。臨床表規為發作時寒熱交作,熱多寒少,頭痛眩暈,痰多嘔
逆,脈弦滑。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類於腦型瘧疾。
【食瘧】因飲食停滯,再感受外邪而誘發的一種瘧疾。其特點為寒熱交作,寒已復
熱,熱已復寒,並伴有噯氣、納呆、食則吐逆、腹脹脘悶等症。
【虛瘧】由於平素元氣虛弱,再感瘧邪而發病。發作時寒熱交作,自汗倦臥,飲食
減少,四肢乏力,脈弦細。本病也可因久瘧未癒,脾胃虛寒而引起。發病
時有寒熱交作、飲食減少、倦怠肢冷、腹滿便溏、脈濡弱等。
【勞瘧】因瘧疾日久而使身體虛弱,將成虛勞,又稱“瘧勞”。或因多病勞損,氣
血兩虛而患瘧疾,均稱勞瘧。其特點為微寒微熱,或發於晝,或發於夜,
氣虛多汗,飲食少進,或停止發作後遇勞即發。
【三陰瘧】即三日瘧。由於元氣內虛,衛氣不固、病邪深入,每隔三天發作一次,
因邪氣潛伏於“三陰”,故名。一說因病邪纏綿日久,兼有三陰經主症
出現,故名。
【瘧母】瘧疾久延不癒,致氣血虧損,瘀血結於脅下,並出現痞塊,名為瘧母,類
似久瘧後脾臟腫大的病症。
【痢疾】古名“滯下”,亦稱“腸澼”。滯下,是形容大便次數增多,雖急欲排便
,但不能通暢,肛門重墜,如有物阻滯的感覺。腸澼,是形容腸內有積滯
,排便時澼澼有聲。本病為夏秋季常見的腸道急性傳染病,臨床以腹痛、
粘液膿血樣大便、次數增多而量少、裡急後重為主證。多因腸胃內虛,攝
食生冷瓜果不潔之物,以致濕熱內蘊,毒滯腸中所致。
古代對痢疾的論述,範圍頗廣,除包括菌痢和阿米巴痢疾外,還包括其他
某些腸道疾病在內。根據臨床特點和誘發因素等,分為“風痢”、“寒痢
”(冷痢)、“濕熱痢”(熱痢、赤痢、赤白痢)、“寒濕痢”(濕痢)
、“水谷痢”、“噤口痢”、“白痢”、“五色痢”、“休息痢”、“久
痢”(遷延痢)、“疫毒痢”等,名目較多。現臨床上一般分為濕熱痢、
疫毒痢、寒濕痢、久痢(遷延痢)、休息痢等五種類型。參見有關各條。
【白痢】濕熱毒邪滯於氣分,下痢白色,如鼻涕樣的粘液,或如魚腦者,叫“白痢
”。亦有因寒濕凝滯,脾陽受傷而下痢白色,質稀氣腥的,這是屬於寒痢
,又叫“寒痢”。參閱該條。
【濕熱痢】痢疾證候類型之一。因脾胃濕熱內蘊,胃不消導,脾失健運,濕熱夾滯
所致。以痢下赤色,或如魚腦、稠粘臭穢、排便次數頻多、裡急後重、
肛門灼熱、小便熱赤、舌苔黃膩、脈滑數有力等為特徵。若濕熱毒邪盛
於血分,傷及腸絡,下痢純血者,叫“赤痢”、“血痢”。若病邪傷及
氣血,腸中氣滯,腸絡損傷,下痢赤白相兼,膿血相雜,腹中絞痛,排
便次數頻多,叫“赤白痢”。
【疫毒痢】痢疾證候類型之一。又叫“疫痢”。本病或因患者體質素虛,或因毒癘
過盛,致疫毒深滯腸胃,易入營血,有較強的傳染性,故名。臨床表現
有發病急驟,病情較劇,突然高熱,寒戰,煩渴,腹痛急劇,痢下膿血
稠粘,次數頻多,噁心嘔吐,或兼發斑疹。兒童因體質嬌嫩,每於未出
現瀉痢的症狀時,即呈高熱、昏迷、抽搐,甚或肢冷、大汗、脈微欲絕
等危重證候。類似中毒性痢疾。
【寒痢】又叫“冷痢”。因炎熱貪涼,過食生冷不潔之物,寒氣凝滯,脾陽受傷所
致。有痢下色白、或赤白相兼、質稀氣腥、苔白、脈遲等症。
【寒濕痢】痢疾證候類型之一,因脾胃陽虛,濕濁內阻所致。有下痢白色稀膿或如
魚腦、脘腹痞脹、腹痛綿綿而後墜、無熱、神疲、不渴、納呆、小便清
白或微黃、舌淡、脈緩或遲等症。
【暑痢】因夏天感受暑熱,內夾積滯,傷於腸胃所致。有腹中絞痛,下痢赤白,發
熱,面垢,汗出,嘔逆,煩渴多飲,小便不利等症。
【氣痢】有實證和虛證之分。實證為糞便如蟹沫稠粘,有裡急後重感,腹脹,大便
時排氣多,其氣臭穢。或兼腸鳴、小便不利等。是由於濕熱鬱滯,氣機不
得宣暢所致。虛證為腹脹排氣時大便即隨之而下,是由於中氣下陷,腸虛
不固所致。
【休息痢】下痢履發履止,日久不癒,故名。其原因有因痢疾初起,止澀太早,治
療不當,以致腸中積熱未盡;或因飲食失節;或因過服寒涼,脾腎陽虛
所致。
【久痢】痢疾日久不癒,又稱“遷延痢”。多因脾腎虛弱,中氣不足所致。臨床表
現為大便常帶粘液血液,排便時腹部隱痛,排出無力,甚或脫肛,食慾減
退,形體消瘦等。
【水谷痢】因脾胃氣虛,不能消化水谷所致。有腹中微痛,糞便中雜有食物殘渣與
膿血,飲食減少,四肢困倦;脈細緩無力等症。
【五色痢】痢疾,膿血糞便中雜有多種顏色,故名。有虛症和實症之分。實症是由
腸中之滯熱未盡,過早使用止澀藥,或因毒留腸中所致,表規為裏急後
重較甚,脈實有力。虛症是由於痢後臟腑之氣已傷,脾腎兩虛,表現為
臍下急痛,頻頻虛坐,脈虛無力;如腎陰虧竭,則下痢膿血雜色而稠粘
,滑泄無度,臍下急痛,發熱煩渴,病情較重。
【風痢】因內伏風邪,傷於脾胃所致。有先瀉後痢,腸鳴腹痛,或純下鮮血而有後
重感,脈沉細而弦等症。
【噤口痢】痢疾,飲食不進或嘔不能食者,稱為“噤口痢”。多由疫痢、濕熱痢演
變而成,或見於疫痢,濕熱痢病程中的某一階段,是痢疾比較嚴重的證
候。多因濕熱毒邪蘊結腸中,毒盛而傷害胃氣,胃陰受劫;或因久病脾
胃兩傷,胃失和降,輸化無力,氣機相阻塞所致。臨床特點,除飲食不
思、嘔惡不納,飲入即嘔外,兼有胸脘痞悶,舌紅絳苔黃膩等症。
【裡急後重】痢疾的主要症狀之一,未大便前腹痛,欲大便時迫不待,叫“裏急”
。大便時窘迫,但排出時不暢,肛門有重墜的感覺,叫做“後重”。
【虛坐努責】形容某些腸道和肛門的疾病,便意頻繁,但卻排不出大便的現象。多
因邪滯氣虛所致。
【泄瀉】大便稀薄,時作時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傾注,叫“瀉”。但臨
床上多合稱為“泄瀉”。其致病原因很多,如風、寒、濕、熱內犯腸胃,
飲食不節,脾胃內傷,以及腎陽衰微等均可致病。一般分為“寒瀉”、“
濕瀉”、“熱瀉”、“食瀉”、“虛瀉”等。各詳本條。
【濕瀉】又稱“洞瀉”或“濡瀉”。是因水濕阻於胃腸,脾虛不能制水所致,所謂
:「濕盛則濡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臨床表現有身重、胸
悶、口不渴、腹不痛或微痛、大便溏稀、尿少或黃赤、舌苔滑膩、脈濡緩
等。
【暑瀉】熱瀉的一種。因感受暑熱之邪所引起。主要症狀有瀉下如注,或瀉出粘稠
,煩渴、尿赤、自汗、面垢、脈濡數等。
【熱瀉】因熱迫大腸所引起。亦名“火瀉”。主要症狀有瀉下黃白如糜或帶黏膩、
氣味臭、腸鳴腹痛、痛一陣瀉一陣,瀉後仍有厚重感,肛門濁熱、小便短
赤、口渴、苔黃、脈數等。
【寒瀉】由於內臟虛寒所致。臨床表現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鴨糞,腹中綿綿作痛
、小便清白、苔白滑、脈沉遲;或表現為腸鳴腹痛、氣谷不化、脈沉遲無
力等。
【食瀉】因傷食而致瀉,故名。臨床表現為吞酸噯臭,惡聞食氣,胸脘痞悶,腹痛
則瀉,瀉後痛減,苔膩。是由於飲食不節,傷於腸胃、脾失健運所致。所
謂:「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痹論》)
【虛瀉】由於脾腎陽虛,瀉下日久所致。臨床表現有食下易瀉,大便次數多而稀爛
,或完谷不化,神倦無力,面色[白光]白,唇舌淡白,脈細弱;或天末亮
時即瀉下一、二次,並有腰痠肢冷等症。
【芒漕】即“寒瀉”。又稱“鴨溏”或“鶩泄”。形容瀉下的大便水糞相雜,色青
黑如鴨糞,小便清,脈沉遲。此屬寒濕之證,因脾氣虛,大腸有寒而致。
如瀉下僅是一般清稀垢穢的糞便,則稱為“溏泄”或“泄利”。
【飧泄】本病是肝鬱脾虛,清氣不升所致。臨床表現有大便泄瀉清稀,並有不消化
的食物殘渣,腸鳴腹痛,脈弦緩等。
【五更泄(晨泄、腎泄)】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腸鳴泄瀉,故名“晨泄”。致病
原因主要是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養脾胃,故又名
“腎泄”。
【五泄】指胃泄、脾泄、小腸泄、大腸泄、大瘕泄。(《難經.五十七難》)。
指飧泄、溏泄、騖泄、濡泄、滑泄(朱震亨《平治會粹》)。
【大瘕泄】《難經.五十七難》:「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
痛」。陳瑞孫《難經辨疑》指出:「大瘕泄,即腸澼也」。也就是後世
所說的痢疾。(圊,即廁所)
【暴注】突然劇烈腹瀉,如水傾注,故名。泄瀉時量多,急暴而下,迫不及待,故
又稱為“暴迫下注”。多由於熱迫大腸所致。
【注下】是形容泄瀉患者大便如水樣向下傾注的情況。
【下迫】是形容急欲大便但又排便不暢的窘迫之象。
【脅熱下利】或簡稱“脅熱利”。是指裡寒挾表熱所引起的泄瀉。主要症狀有形寒
身熱,心窩部有痞硬的感覺、腹瀉不止等。這是外感寒邪,外邪末除
,因誤下傷脾,故外有形寒身熱的表證,內有脾虛腹瀉的裡證,表裡
同病。
【下利清谷】“下利”,指一般的腹瀉。“下利清谷“即指瀉下的糞便如清水,伴
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無糞臭味,並有惡寒肢冷、神倦脈微等脾腎陽
虛症狀。
【霍亂】古代把上吐下瀉同時並作的病都包括在霍亂的範圍內。認為這是一種胃腸
揮霍撩亂的規象,故名。因此,它既包括著烈性傳染病的“霍亂”,也包
括一般夏秋間常見的急性胃腸炎。分為二類:一是因其能將胃腸中病理性
內容物吐瀉而出的,叫“濕霍亂”;一是腹脹絞痛、煩躁悶亂、想吐吐不
出,欲瀉又瀉不下的,叫“乾霍亂”。或稱“絞腸痧”。
【霍亂轉筋】上吐下瀉,失水過多,以致兩小腹腓腸肌痙擊,不能伸直,叫做霍亂
轉筋。
【胃實】證候名。指胃腸積熱、熱盛津傷、胃氣壅滯不通的證候,主要症狀有脘腹
脹痛、噯氣、大便不通,或煩躁發熱等。
【胃家實】語出《傷寒論》。“胃家”是胃與大小腸的簡稱。胃家實指邪熱結於陽
明、津液受傷所出現的證侯。主要症狀為壯熱、煩渴、大汗出、脈洪大
;因邪熱與腸中糞便互結,可出現潮熱便秘、腹痛拒按等症。
【燥矢】屎,古寫多作“矢”。燥矢,指乾燥硬結的糞便。大便乾燥硬結,如伴有
壯熱、煩渴、腹脹痛拒按等症狀的。屬陽明臟實熱證。若雖數天不大便,
沒有腹脹痛,屬津虛燥結。
【胃中燥矢】指腸中大便燥結。《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譫語
,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矢五六枚也。」這裡“胃中”是
指腸道。胃中有燥矢,說明是胃腸道實熱內結,津液受邪熱煎灼消耗
,故腸中大便燥結。
【熱結旁流】陽明腑實證的另一表現。腑實證,大便一般多見燥結不通,但有時泄
出黃臭的糞水,而不見燥尿瀉出,仍有陽明腑實證者,稱之為“熱結
旁流”。
【固泄】“固”,是前後不通;“泄”,是二便不同。《素問.至真要大論》;「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寒結】大便秘結之由於陰寒凝滯的,稱為寒結。臨床表現有唇淡白、口淡、舌苔
白滑、小便清,或有腸鳴,腹痛等。又名“冷秘”。
【風秘】是因風邪而出現大便秘結症狀。患者多伴有眩暈、腹脹等兼症。可見於風
熱感冒,大腸燥結;或見於中風病人腸胃積熱等。
【發黃】指由各種不同原因引起遍身皮膚或眼鞏膜黃染的症狀。參見“黃疸”條。
【黃疸】以身黃、目黃、小便黃為主證。病因是由於脾胃濕邪內蘊、腸胃失調,膽
液外溢而引起。臨床上分為陽黃和陰黃兩大類。詳見“陰黃”、“陽黃”
條。
【瘟黃】本病是由於感受濕熱時毒,毒盛化火,深入營血所致。臨床表現有身目呈
紅黃色、高熱神昏、煩渴、腹脹、脅痛、衄血便血,或發斑疹、舌絳苔黃
燥等。 類於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黃疸型鉤端嫘旋體病等。
【急黃】本病是因脾胃素有積熱,濕熱之毒熾盛,灼傷津液,內陷營血,邪入心包
所致。是陽黃的重證。它的特點是發黃急驟,身目呈紅黃色,高熱頃渴,
胸滿腹脹,神昏譫語,衄血便血,或出斑疹,舌絳,苔黃燥,脈弦滑數。
【谷疸】語出《金匱要略》。黃疸類型之一。因於飽食失節,飢飽不勻,濕熱、食
滯阻遏中焦所引起。主要症狀有食即頭眩、煩悶、胃中不適、腹滿、大便
溏泄、小便不利、身面發黃等。
【酒疸】語出《金匱要略》。黃疸類型之一。因酒食不節,以致脾胃受傷,運化失
常,濕濁內鬱生熱,濕熱交蒸而成。主要症狀有身目發黃、胸中煩悶而熱
、不能食、時欲吐、小便赤澀、脈沉弦而數等。
【女勞疸】語出《金匱要略》。黃疸類型之一。證見身黃、額上微黑、膀胱急、少
腹滿、小便通利、大便色黑、傍晚手足心發熱而反覺惡寒。《金匱要略
》認為本證是得之房勞醉飽。根據臨床所見本證多出現在黃疸病的後期
,是氣血兩虛、濁邪瘀阻的證候。常伴有脅下積塊脹痛、膚色暗黃、額
上色素沉著、舌質暗紅、脈弦細等,嚴重的發生臌脹。
【黃汗】語出《金匱要略》。以汗出沾衣,色如黃柏汁,故名。症見口渴發熱,胸
部滿悶,四肢頭面腫、小便不利、脈沉遲等。病因是由於風、水、濕、熱
交蒸所致。濕熱傷及血分時,又可併發瘡瘍。
【脈疹】俗稱“痧子”。是小兒常見的一種傳染病,是由於感受時邪癘毒所引起,
病毒主要侵犯肺胃。初起先見肺衛風熱症狀,以咳嗽、眼結膜紅赤、畏光
、眼淚汪汪為其特徵。皮疹出現時,疹點先從耳後、髮際及頭部出現,漸
及顏面全身,疹點與疹點之間可見正常的皮膚為其特點。
【白喉】小兒易發的急性傳染病之一。本病因疫癘之氣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胃二經
,化燥化火,上熏咽喉所引起。臨床表現以咽喉部粘膜上產生一種灰白色
不易脫落的假膜及全身中毒症狀為特徵。發病季節以冬、春二季為多。在
氣候乾燥的環境更易流行傳播,故也稱作“疫喉”(疫喉包括爛喉痧和白
喉,白喉只是其中之一)。
【爛喉痧】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多發於冬、春兩季。由口鼻吸受疫毒之氣,與肺胃
蘊熱相蒸而發。以咽喉疼痛腐爛,肌膚發生紅色疹子(丹痧)為主證,
故又名“爛喉丹痧”。因具有傳染性,能引起流行,故為“疫喉”之一
,又稱為“疫喉痧”。本病即猩紅熱。
【陰陽毒】語出《金匱要略》。為感受疫毒,內蘊咽喉,侵入血分的病症。分陽毒
和陰毒,陽毒因熱壅於上,以面赤斑斑如錦絞、咽喉痛、吐膿血為主要
症狀;陰毒乃邪阻經脈,以面目青、身痛如被打傷、咽喉痛為主要症狀
。病情均屬危重,《諸病源候論.傷寒陰陽毒候》指出:「夫欲辨陰陽
毒病者,始得病時,可看手足指,冷者是陰,不冷者是陽。“這是在陰
毒、陽毒典型症狀出現前的一種鑒別方法。
【大頭瘟】溫毒的一種。又稱“大頭風”或“大頭傷寒”。是由於感受風溫時毒,
入侵肺胃而發病。以頭面紅腫或咽喉腫痛為特徵。嚴重的可出現耳聾、
口噤、神昏譫妄等危候。另有一種是以頭項腫大為主證,連及頭面,略
如蝦蟆的,稱為“蝦蟆瘟”。
【痄腮】又名“腮腫”或叫“含腮瘡“,也有稱為“蝦蟆瘟”。感受溫毒病邪後,
腸胃積熱與肝膽鬱火壅阻於少陽經絡所致,冬、春季常見流行,以學齡兒
童發病較多。主要症狀為一側或先後在兩側腮腺部位腫脹,邊緣不清,按
之柔韌感,並有疼痛和壓痛。本病即流行性腮腺炎。
【發頤(汗毒)】指發生於頤頷部位的一種化膿性感染,雖與痄腮相似,但本病多
繼發於傷寒、溫病、脈疹的後期。由於汗出不暢,餘邪熱毒未能
透泄、鬱結于少陽、陽明之絡,氣血凝滯而成,故又名“汗毒”
。初起身熱惡寒、腫如結核、微有熱痛,以後膿腫漸漸增大,熱
痛亦加劇。如不及時切開,膿腫可在頤頷部或在口腔粘膜或向外
耳等處潰破。類於化膿性腮腺炎。
【百日咳】指兒童感受時邪、痰濁阻滯氣道、肺氣不暢所引起的一種疾病。臨床表
現,以有明顯的陣發性、痙攣性咳嗽而病程長為特徵。因其有傳染性,
易引起流行,故又稱“疫咳”。因形容其咳嗽的狀態和咳嗽的連續性,
又稱“鷺鶿咳”、“頓咳”、“時行頓嗆”。因其咳嗽時帶特殊的哮吼
聲,類似母雞下蛋後之啼聲,又稱“雞咳”。
【百脺嗽】指嬰兒百日內發生咳嗽痰多、睡眠不定的病症,又名“乳嗽”。
【痘疳】古病名。以皮疹形態而命名。即現在所稱的天花病。
【痧氣(痧脹)】夏秋之間,因感受風寒暑濕之氣,或因接觸疫氣、穢濁之邪,阻
寒於內,出現腹痛悶亂的一種病症。因痧氣脹寒胃腸,壅阻經絡
,故又名“痧脹”。痧在皮膚氣分的,皮疹隱現紅點,有如脈疹
,稱為“紅痧”;若痧毒蘊於肌肉血分的,全身脹痛,且有黑斑
,稱為“烏痧”。若證情深重,則見發寒熱,頭、胸、腹或脹或
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瀉,或腰如束帶,或指甲青黑,或手
是脈木等。
【風痧】又稱“風疹”。是小兒常見病。因感染風熱時邪,鬱於肺衛而發於肌膚的
病症。臨床表現:發疹前無明顯症狀,發疹時一般伴有輕微的咳嗽,皮疹
多在二十四小時內全身出齊,有癢感,二、三天便消退。疹消退後皮膚無
脫屑和斑煩。
【白[病賠](晶[病培])】濕溫病過程中於頸、項、胸、腹等處皮膚所出現的一種
細白水泡,狀如水晶,破之有淡黃色漿液流出,因其色
自晶亮,也市“晶[病培]”。這是濕熱鬱阻氣分而釀發
的。[病培]色晶亮,顯示濕熱之邪有向外透泄之機,若
[病培]色枯白的,叫“枯[病培]”,是氣液枯竭之侯。
(◎註:[病培]為“病”字去“丙”,代之以“培”之右
旁。)
【斑疹】點大成片,色紅或紫,撫之不礙手的叫做“斑”,多由熱鬱陽明,迫及營
血而發於肌膚。其形如粟米,色紅或紫,高出於皮膚之上,撫之礙手的叫
做“疹”(但亦有不高出皮膚,撫之無礙手之感的),多因風熱鬱滯,內
閉營分,從血絡透發於肌膚。
【白疹】白[病培]的別稱。
【隱疹】又稱“[病培]癗”、“風疹塊”或“癮痧”,即蕁麻疹,是常見的過敏性
疾病。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風團,小如麻疹,大如豆瓣,成塊成片。屬於
風熱的,丘疹色鮮紅,劇癢,灼熱,舌紅,脈浮數。屬於風寒的,丘疹色
白,劇癢,惡風,舌苔薄白、脈浮弦。屬於風濕的,則疹色微紅,兼見胸
悶,四肢痠重,舌苔厚膩。若反復發作,經年不癒,多屬氣血虛。
【神昏】即神志昏迷不清。是邪熱內陷心包,或濕熱、痰濁蒙蔽清竅所出現的症狀

【瞀瘛】瞀,指視物模糊昏花。瘛,指手指筋脈拘急抽搐。多由於火熱上擾心神,
引動肝風所致。
【悶瞀】是眼目昏花,視物不明,同時又覺煩亂不安的一種症候。多由於痰熱濕濁
交阻於內,或因熱毒熾盛所致。
【譫妄】由於裡熱過盛或痰火內擾等原因,以致意識模糊、胡言亂語、有錯覺幻覺
、情緒失常,或有興奮激動等症狀。
【神不守舍】即精神錯亂。心是精神所藏之處(《靈樞.邪客篇》:「心者,……
精神之所舍也……」),病邪犯心或精神刺激過度出現的神志異常,
均可稱為神不守舍。
【如喪神守】《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如
喪神守”用以形容神志昏亂不安,多屬熱盛於內所表現的證侯。
【躁狂】“躁”是指手足躁擾。“狂”是指狂亂不安,妄作妄動。狂亂不安,手足
躁擾,是神志失常的一種證侯。多因肝經熱盛;或痰火上擾;陽明熱盛,
熱擾心神;或穢濁上干;血蓄下焦,瘀熱上衝等所致。
【煩躁】胸中熱而不安叫“煩”,手足擾動不寧叫“躁”。煩與躁常並稱,但有虛
實寒熱的不同。溫熱病邪熱入裡,則見高熱、口渴、胸中煩悶、手足擾動
,是陽明實熱。因陽明主四肢,熱盛故四肢擾動。大都由煩到躁,稱為“
煩躁”;如只是煩熱口渴、無手足擾動的,則稱“煩渴”,這是熱盛傷津
之象。均屬實熱證。熱性病後期或外感病經過汗、吐、下後,餘熱未清,
胸中煩熱,睡眠不寧,這是虛火內擾,稱為“虛煩”,屬虛熱證。若煩而
身冷,手足作無意識動作,形倦神疲,口乾不飲,脈細弱,稱為“躁煩”
,是虛陽擾動,屬虛寒證。
【懊儂】語出《傷寒論》。汪必昌《醫階辨證》稱:「懊儂之狀,心下熱如火灼不
寧,得吐則止」。這是胸膈間自覺有一種燒灼嘈雜感的症狀。因病位在胸
膈心窩部位,故又稱為“心中懊儂”。病因多由於表證發汗不得法,或因
誤用瀉下,致外邪入裏,留於胸膈,擾及胃腑所致。可見於急性熱病或胃
腸炎的病程中。
【心煩】即心中煩悶。多由於內熱所引起。參見“內煩”條。
【心憒憒】憒,煩亂之意。形容心中煩亂不能自主的症狀。若心中煩亂而有痞悶之
感的,稱為“心[心免]”([心免],煩悶之意)。
◎註:[心免]為一組合字,左邊為“心”字旁,右邊為“免”。
【內煩】指內熱(實熱或虛熱)而引起心胸煩悶的症狀。因心煩引起意識錯亂的,
叫“煩亂”。煩亂同時又有悶悶不樂感覺的,稱為“煩冤”。
【陰躁】即陰寒極盛所致的躁擾、神志不安的證侯,多屬危重之證。臨床表現四肢
厥逆、冷汗自出、脈微欲絕,躁擾不安。這種煩躁是因陰盛格陽所引起,
故稱。可見於休克前期、心力衰竭、尿毒症等。
【循衣摸床】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撫摸床緣的症狀。這是熱傷心
神,邪盛正虛的一種危候。
【撮空】指患者意識不清,兩手伸向空間,像要拿東西樣的症狀。如兩手向上,拇
指和食指不斷地捻動,稱為“撮空理線”。這是病重元氣將脫的表現。
【手足躁擾】指手足擾動不寧。有實證和虛證之別。實證是因內熱熾盛,心中煩躁
不寧,故手足躁擾不能安臥。常伴有身熱口渴或腹脹痛、大便秘結等
實熱症狀。虛證是因危重病元氣將脫,神不自主,故出現循衣摸床、
四肢躁擾等無意識的動作。多伴有神倦昏沉、肢冷、脈微等虛寒症狀

【蓄血證】傷寒太陽腑證的另一種證侯。主要表現為身熱,神志如狂,少腹脹滿,
拘急不舒,小便自利。是由表熱隨經入裡,與血相搏,瘀熱阻滯少腹,
上擾心神所致。嚴重者少腹硬滿,小便自利,發狂,或身發黃,色瘀暗
,脈沉結。
【痙病】熱性病過程中出現的背強反張,口噤不開的病症。主要表現:身熱足寒(
惡寒時覺頭熱、面赤、目赤),頸項強急,背反張,卒口噤,獨頭動搖,
脈沉細或勁急等。本病是由六淫侵襲,化燥、化風所致。如陽明熱盛,引
動肝風;或心營熱盛,引動肝風等。凡熱盛傷陰,誤吐,誤下的重症等亦
能致痙。《金匱要略》以發熱無汗,反惡寒為“剛痙”;發熱汗出而不惡
寒為“柔痙”。此外,小兒“臍風”、“產後發痙”、“破傷風”及“暑
痙”等,都屬痙病範圍。詳見各條。
【三陰痙】指痙病之出現三陰經症狀,故名。臨床上除有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
出不止、項強脈沉等症之外,還見頭搖口噤(屬厥陰);四肢不收、發
熱腹痛(屬太陰);閉目嗜睡(屬少陰)等三陰經症狀。
【項強】指頭部後項的肌肉筋脈牽引不舒的症狀。一般是由於外感風寒,寒邪侵入
太陽經絡,經氣不舒所致。項強常與頭痛並見,是太陽病的主症之一。也
有由於濕邪阻滯肌肉,或熱邪灼傷筋脈而致者。
【項背強儿儿】《傷寒論》。頭項和背部的肌肉經脈俱有牽引不舒之感。是項強病
勢進一步的發展,是形容患者頭項伸直稍向後傾,如小鳥學飛之狀
。若伴見外感症狀的,為邪犯太陽經絡的證候。
【角弓反張】病人的頭項強直,腰背反折,向後向曲如角弓狀。這是風病或熱極動
風的一種症狀。可見於驚風、破傷風及多種病因所致的腦炎、腦膜炎
等。
【轉筋】俗名“抽筋”。多指腓腸肌攣急。是津液脫失的一種症狀。
【拘急】指四肢拘攣難以屈伸的症狀。多由於風邪所致,也是神經系統疾病常見症
狀之一。
【收引】收,是收縮;引,是拘急。收引即指筋脈攣急,關節屈伸不利,多由於寒
邪所致。
【[目閏]】指眼皮掣動,也作肌肉跳動的形容詞。
【身[目閏]動】即身體的肌肉掣動。其原因有由於發汗太過,陽氣和陰液受傷;有
由於陽虛失去促進津液產生的正常功能,氣液不足,肌肉失去溫養
所致。
【筋惕肉[目閏]】指肌肉抽掣跳動。其病理和“身[目閏]動”基本相同,不過津液
受傷的程度此較嚴重。
【但欲寐】少陰經主症之一。是一種朦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狀態。見於
少陰病心腎兩衰,氣血虛弱。
【目中不了了】語出《傷寒論》。了了,是清楚分明的意思。目中不了了,是形容
看東西時模糊不清,是由於陽明腑熱過盛,津液受傷,邪熱上蒸所
引起的症狀。
【[目旬]目】指眼睛轉動不定,即眼目昏花發黑的症狀。
【不能[目旬]】[目旬],是指眼球轉動。不能[目旬],指眼睛凝視不能轉動之意。
平素血虛之人,發汗過多,精血受傷,筋脈失養,可以出現這種症
狀。
【目瞑】瞑,作合目或寐字解。目瞑指眼睛閉著不想睜開。多見於發熱而心煩、眩
暈,患者欲閉目求得一時安靜的狀態。
【視歧】即看東西時把一物看成兩物,屬肝腎陰精虧損的病變。
【戴眼】指目睛上視而不能轉動,為太陽經的經氣衰竭,是病在危重階段所出現的
一種腦神經症狀。
【瞳子高】瞳子即瞳人。指目睛上視,為太陽經的經氣不足,進一步可出現“戴眼
”。是一種腦神經症狀。
【結胸】語出《傷寒論》。指邪氣結於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狀有兩類:一類為胸脅
部有觸痛,頭項強硬,發熱有汗,脈寸浮關沉等;一類為從心窩到少腹硬
滿而痛,拒按,大便秘結,口舌乾燥而渴,午後稍有潮熱,脈沉結等。發
病原因,是由於太陽病攻下太早,以致表熱內陷,與胸中原有水飲結聚;
或不因誤下,由太陽內傳陽明,陽明實熱與腹中原有水飲互結而成。胸脅
有觸痛,頸項強硬,微汗或但頭汗出的,為熱與水相結,稱為“水結胸”
。又稱“水氣結胸”,或“水熱結胸”。心窩部至少腹硬痛拒按、便秘,
午後微有潮熱的,稱為“實熱結胸”。此外,還有“小結胸”、“大結胸
”、“血結胸”、“寒實結胸”等名稱。各詳該條。
【小結胸】結胸證類型之一。多由於痰熱互結所致,又稱“痰熱結胸”。臨床表現
有胃脘部硬滿、壓痛、舌苔黃微膩、脈象浮滑等。
【大結胸】即《傷寒論》中之大陷胸湯證。是太陽表證未罷而誤用下法,出現自心
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手不可近的證候。
【血結胸】結胸證類型之一,是由邪熱與血結聚胸脘所致。主要症狀有胸脘間滿而
微硬,不可按,其人善忘,小便反利而口不渴。
【寒實結胸】結胸證類型之一。是因太陽病誤用冷水淋洗、邪熱被寒氣所阻抑,水
寒傷肺,寒氣結於胸中所致。主要症狀為胸痛、心煩、不渴、不發熱
等。
【胸下結硬】“胸下“指膈間,是胸膈間有脹滿痞硬而有疼痛的症狀。可因痰濕和
邪熱相結;或因脾胃虛寒誤用瀉下,脾胃受傷而致。
【胸脅苦滿】即胸脅部滿悶不舒。這是足少陽膽經氣機失調所出現的症狀之一。足
少陽經絡分布兩脅,因為氣機鬱結,同時膽火又內鬱於胸膈,故出現
這種症狀。
【少腹硬滿】指臍以下部位堅硬脹滿的症狀。若按之不硬,只覺脹滿,拘急不舒的
,稱為“少腹急結”。都是由於瘀血和邪熱互結,阻滯於少腹部;或
因膀胱氣化失常,水停下焦所致。前者屬蓄血證,後者屬蓄水證。辨
證要點,在於小便利與不利。小便通利的,為蓄血證;小便不利的,
為蓄水證。
【胸悶】是指濕熱或痰濕之邪阻滯中焦,邪氣擾及胸中,出現煩悶不舒的一種症狀

【痞】是胸腹間氣機阻塞不舒的一種自覺症狀。有因邪熱壅聚的,有因氣虛氣滯的
。若兼有脹滿感覺的,則稱為“痞滿”。邪熱阻滯在上焦,胸部痞塞的稱“
胸痞”。若夾有痰濕,胸痞程度較甚。如有物堵住的,稱為“胸中痞硬”。
邪熱阻滯在胃脘部,按之軟而不痛的,稱為“心下痞”;若按之有抵抗感的
,是邪熱與胃中停水相阻,稱為“心下痞硬”。急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
常可出現這類症狀。
【心下滿】指胃脘間痞悶脹滿;若兼有氣上逆的感覺,稱為“心下逆滿”。這是由
於中陽受傷,運化失常,以致水飲停於中焦所出現的自覺症狀。
【心下急】指胃脘部急迫微痛、脹滿不舒的感覺。這是因邪熱結於胃,引起劇烈嘔
吐後所出現的自覺症狀。常伴有心煩、大便閉等症。可見於急性胃炎、
胃腸型感冒等。
【支膈】自覺胸膈下有一股氣阻塞似的不適感。
【心下支結】胃脘間自覺好像有東西梗阻似的,煩悶不舒,不硬不滿的一種症狀。
這是少陽病胸脅苦滿的輕症。
【臍下悸】指下腹部搏動不寧的一種症狀,多由於下焦平素有水停蓄,當外感病發
汗不當,腎氣受傷,水氣沖逆時則可出現。
【臟結】語出《傷寒論》。症狀和結胸證相類似,但無發熱頃躁。病者飲食如常
,而時有腹瀉,脈象寸浮關細小沉緊,舌苔白滑而膩。是由於邪結於臟,
陽虛而陰濁凝結。指病人脅下素有積聚痞塊,並連至臍旁,疼痛牽引到
少腹的病症。


■二、雜病

【雜病】又名“雜症”。通常指外感病以外的內科疾病。
【宿疾】指舊有的病,又稱久病,與新病相對而言。
【痼疾】是指久治不癒的比較難治的慢性疾病。
【咳嗽】咳嗽是一個症狀,中醫認為六淫外感,臟腑內傷,影響於肺而引起咳嗽。
前人區分有聲無痰叫“咳”,因痰作咳叫“嗽”。臨床上習慣把有痰而有
聲的咳,統稱“咳嗽”。無痰的咳則叫“咳嗆”或“乾咳”。但不離外感
、內傷兩大類,一般按風寒、風熱、燥火、痰濕、勞傷施治。
【乾咳】指無痰的咳嗆。輕者連咳十數聲會有少量粘痰咯出,重者難多咳亦無痰,
咳聲高亢,喉癢乾燥,胸脅作痛,舌邊尖紅,苔黃而乾,脈細澀或弦數。
中醫認為多係由於燥火傷肺,肺津受灼所致。
【燥咳】是一種痰少乾咳的症狀,並有咽喉乾痛,口鼻及皮膚乾燥,氣息不利,骨
節煩痛,大便乾燥,舌紅苔黃,脈弦數等。中醫認為係由於燥氣耗傷肺津
引起的咳嗽。
【痰咳】亦稱“痰濕咳嗽”,臨床表現以咳聲重濁,痰多且易咯出,痰出則嗽止為
這種咳嗽的特色。伴有胸悶食少,苔白膩,脈浮滑等症狀。中醫認為本症
多因痰濕內蘊,上干於肺所致。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
等病。
【暑咳】是咳嗽的一種。臨床表現咳嗽少痰或無痰,身熱口渴,心煩或胸脅痛,尿
赤,脈濡滑而數等。中醫認為係感於暑邪,暑氣傷肺而咳。
【五臟六腑咳】語出《素問‧咳論》。中醫認為咳嗽是肺臟有病的一個症狀。五臟
六腑有病時,病氣影響到肺也會引起咳嗽。同時咳嗽過久也可以影
響到其它臟腑功能的失常。因此,古人發現咳嗽會引起或併有其他
臟腑功能及臟腑的經脈循行路線的症候,而以五臟六腑來分類辨症
。故而有“心咳”,“肝咳”,“脾咳”,“肺咳”,“腎咳”,
膽咳”,“胃咳”,“小腸咳”,“大腸咳”,“膀胱咳”,“三
焦咳”等。(詳見各條)。但不能誤解為除肺之外其他臟腑本身會
出現咳嗽。
【心咳】指咳時心胸部疼痛,喉頭似有物梗咀,甚則咽喉腫痛的症侯。
【肝咳】指咳時牽引到兩脅疼痛,甚則軀體不能轉側,轉側則兩脅部脹滿的症候。
【脾咳】指咳時右脅部疼痛,且牽引到肩背,甚至不可動,動則咳嗽增劇的症候。
【腎咳】指咳時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唾涎的症候。
【胃咳】指咳時會嘔吐,嘔得厲害時則會嘔出蛔蟲的症喉。
【肺咳】指咳時喘息有聲,甚至咳出血的症候。
【膽咳】指咳嗽時會嘔吐出膽汁或青色苦水的症候。
【小腸咳】指咳嗽時會放屁,咳、屁同時出現的症候。
【大腸咳】指咳嗽時會出現大便失禁的症候。
【膀胱咳】指咳嗽時合出現小便失禁的症候。
【三焦咳】指咳嗽時肚腹脹滿而不欲飲食的症候。
【寒痰】以痰質清稀色白的痰為特徵。如由外感風寒而致病的,必伴有惡寒、發熱
、頭痛、喉癢、咳嗽等症狀。由脾腎虛寒引起的,則出現惡寒肢冷,神倦
納呆,脈沉緩等症狀。
【燥痰】以痰質稠粘、量少,或帶血絲為特徵。多伴有口乾、鼻燥、痰難咯出,咽
痛,脈細數等症狀。
【伏痰】又稱“宿痰”。指水飲由於內熱的煎熬而成的痰,停留在膈間較久而得名
。在中醫認為伏痰與伏飲意義基本相同,但“飲”多伏於胸腹四肢,(類
似於水腫和胸腹腔積水的現象)。而“痰”則全身各處均可潛伏,除一般
有咯痰症狀的疾病外,如癲癇,某些關節病,淋巴結腫大的病症等,在辨
症施治方面往往均興伏痰有關。
【痰火】指無形之火與有形之痰煎熬膠結貯積於肺的病證,所謂“窠囊之痰”。
平時可無明顯症狀,如因外邪或飲食內傷等因素則引致發作。其症頗似哮
喘,煩熱胸痛,口乾唇燥,痰塊很難咯出等。是頭部及耳後有痰核如串
珠狀,或臟下有結核的病症。其核按之緊,推之不移,兼見舌紅苔黃、脈
弦滑數等。因其由於肝火、痰鬱所致,故名。
【痰積】主要症狀有胸膈痞滿隱痛,痰涎咳咯不出,涕唾稠粘,吞咽梗阻,頭暈目
眩,腹中有硬塊。是由於痰阻氣滯,濕濁凝聚於胸膈間所致。
【水飲】水飲是指臟腑病理變化過程中的滲出液。水和飲的區別是,稀而清者為“
水”,稀而粘者為“飲”,名實異同,故常水飲並稱。(類似滲出液與滲
透液之分)。參閱“飲症” 。
【隱症】包括“痰引”、“懸飲”、“溢飲”、“支飲”四種合稱。“四飲”見《
金匱要略》。是統指各種“水飲”所引起的病症。
【四飲】見《金匱要略》,指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種飲症。詳見各條。
【痰飲】廣義的痰飲是指多種水飲病的總稱,泛旨體內水液轉輸不利,停積於體腔
、四肢等處的一類疾病。(類似於水腫 Edema)。中醫認其主因係脾、肺
、腎三臟功能失調,相互影響所致,尤其是脾陽失於健運,三焦氣化障礙
留積而成。狹義的痰飲,是水飲病的一種,分虛症和實症兩類;虛症主要
表現為胸脅支滿,脘部有振水音,嘔吐清涎、頭暈、心悸、氣短、形體消
瘦。中醫認為係由於脾腎陽虛,不能運化水谷,水飲散在胃腸所致(類似
幽門阻塞 Pylon Steuoris 所致的胃瀦留)。實症主要表現為胃脘部堅滿
,腹瀉,瀉後稍感舒服,但胃部又立刻堅滿,水液流動於腸間,有瀝瀝的
聲響。中醫認為這是由於水飲留伏於胃腸所致。(類似痢疾圻 Dyseutery
引起的症狀)。
【懸飲】指水飲之留於脅肋部者。因其上不在胸中,下不及腹中,故名。臨床症狀
為脅下脹滿不適,或見微腫。咳嗽或唾涎時兩脅引痛,脈沉而弦,嚴重時
咳嗽加劇,胸脅痞滿而痛,牽引至鎖骨上窩,伴有乾嘔短氣,頭痛等症(
類似於滲出性胸膜炎,胸膜積水等狀況)。
【溢飲】指水液滯留於體表及皮下組織,與一般所謂水氣病相同。臨床表現為身體
疼痛,四肢浮腫沉重,或見喘咳等(類似於心臟病水腫,腎炎水腫等狀況
)。
【支飲】是指痰飲、水氣停留於胸膈胃脘部位的病症。中醫認為係由於上迫肺氣,
肺失肅降,氣機的升降受阻,故而胸膈不利。臨床症狀為喘咳上逆,胸滿
氣短,倚息不能平臥,甚則浮腫。(類似於慢性肺氣腫引起的肺心病,鬱
血性心臟衰竭等)。
【留飲】指長期滯留不行的水飲。中醫認為係因中焦脾胃陽虛,失於運化,津液凝
滯所致。臨床表現為口渴,四肢關節酸痛,背部覺寒冷,氣短,脈象沉等
。如中陽不復,舊飲雖得排泄,但新飲又可再留積,故此症遷延難癒。
【伏飲】指痰飲潛伏於體內,經常發作的狀況。臨床症狀是腰背酸痛,惡寒發熱,
胸脅脹滿,咳嗽嘔吐,甚則眠淚自出,渾身顫動。
【哮喘】“哮”是指喉間聲響而言,開口閉口皆有痰聲,“喘”是指呼吸而言,氣
息迫促,升多降少。“哮”在發作期間,每與喘促相兼,而喘則未必兼哮
。習慣上多以哮喘合稱,實際上是有分別的。
【哮症】呼吸時伴有喘鳴聲(呷呀聲)為特徵。常與喘互見。哮以聲響言,喘以氣
息言。本病以其有痰鳴咳喘的症狀,故俗稱為“呷呀”,或“呷嗽”。自
幼即患本病者稱為“天哮“。中醫認為其病因主要是由於內伏痰飲,因外
感,飲食,情志或勞累過度等因素而誘發,尤其與氣候變化關係更密切。
病久可導致肺、脾、腎三臟皆虛,出現本虛標實的症候。臨床上大抵分為
“冷哮”和“熱哮”兩種類型。“冷哮”,咳痰清稀,呈粘沫狀,口不渴
,胸膈窒悶,或兼有風寒表症。“熱哮”,則痰濁稠黃膠粘,難以略唾,
面赤、自汗、煩悶、喘脹迫促,或兼有風熱表症。
【喘症】以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動,或張口抬肩不能平臥為其特徵。見於外感或
內傷等疾患,臨床上分“實喘”和“虛喘”兩類。“實喘”多由風寒或痰
濁、痰熱等所致。由風寒引起的,初起有惡寒發熱等表症;由痰濁誘發的
,則見胸中滿悶,甚則咳引胸痛。由於痰熱的,則發熱,咳嗽痰盛,胸痛
,煩燥等。“虛喘”又分肺弱、腎虛兩種。肺弱的以喘促短氣,咳聲低弱
,自汗畏風為主;腎虛的則以呼多吸少,動則喘甚,神疲肢冷為主。
【喘急】或稱“喘促”。是形容氣喘時呼吸急促之狀。
【喘促】見“喘急”。
【喘鳴】指喘氣時喉間有痰鳴聲而言。若痰盛而作喘,稱為“痰喘”;痰喘而兼見
咳嗽,稱為“喘咳”。(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原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
等)
【肺閉喘咳】此症多見於小兒,中醫認為是外邪壅阻於肺,肺氣鬱閉不宣,而出現
發熱、氣急、咳嗽,甚至鼻翼煽動,顏面蒼白,口唇發紺等的病症。
(類似肺炎)在病因方面,中醫認為其有因風寒外束,或風溫犯肺;
也有因火熱迫肺而起的。風寒外束的,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而咳嗽氣
喘;風溫犯肺的,寒輕熱重或不惡寒,有汗,喘咳脅痛,舌紅苔微黃
;火熱迫肺的,高熱,自汗,煩渴,喘急,脈洪大。
【少氣】即氣虛不埕。主要表現為氣息低微,說話時感覺氣不夠用、懶言、倦怠、
脈弱。多因中氣不足、肺腎兩虛所致。
【短氣】即呼吸短促而不相接續之意。可見於很多疾病的過程中。有虛有實。實證
多突然發病,伴有胸腹脹滿。呼吸聲粗,多由於痰、食內阻,影響氣機升
降所致;虛證多實久病,聲低息微,形疲神倦,多由於元氣大虛所致。
【上氣】指呼多吸少,氣息急促,是肺經受邪,氣道不利的證候。指上部之氣
心、肺之氣)。心肺在人體之上部,故名。
【咳逆上氣】指咳嗽氣喘的病症。“上氣”即肺氣上逆之意。此症臨床上有實證、
虛證的區別。實證主要症狀為喘咳胸滿、呼吸迫促、不能平臥、痰多
粘膩、脈浮滑,是由於肺實氣閉所致。虛證主要症狀為咳喘面浮、脈
浮大無力,這是“腎不納氣”所致。
【[月賁]菀】這裡的“菀”與“鬱”音義通,故“[月賁]菀”又稱“[月賁]鬱”。
是一種喘急痞悶的症狀。《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氣[月賁]鬱,
皆屬於肺」參見“病機十九條”。
【下氣】氣由腸道中泄出者,俗稱放屁。指人身下部之氣。指降氣的治法(
參見“降氣”條)。
【息高】指呼氣多而吸氣少的喘迫現象,這是肺氣將絕,真陽渙散的虛脫證候,類
於潮式呼吸,如《傷寒論》:「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肩息】指呼吸困難,抬肩以助呼吸的狀態。哮喘病人或其它原因引起缺氧時均可
出現這種情況。
【鼻掀胸挺】鼻翼煽動叫“掀”;氣喘胸高叫“挺”。是形容小兒喘咳、呼吸困難
的狀態。
【肺脹】即肺氣脹滿。是泛指喘咳胸滿的病症。是由於肺失肅降所致。有虛實之分
。實證多由邪氣壅肺,肺氣不降;虛證多由肺腎兩虛,導致腎不納氣,而
肺氣上逆。可見於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合併感染等
疾患。
【肺痿】是陰虛肺傷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狀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
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氣喘,口唇乾燥.脈象虛數等症。本病多
續發於其它疾病或經誤治之後,津液一再耗損,陰虛內熱,肺受熏灼而致
。若病久傷氣或肺中虛寒而致者,則表現為陽虛,患者多涎唾,常吐出涎
沫而無咳嗽。可伴有眩暈、遺尿等症狀。
【肺癰】是肺部發生癰瘍、咳唾膿血的病症,類於肺膿瘍、肺壞疽等疾患。多因風
熱病邪阻鬱於肺,蘊結而成;或因嗜酒或嗜食煎炸辛熱厚味,燥熱傷肺所
致。病情變化一般分為三期:表證期:主要表現為惡寒發熱、出汗、咳
嗽胸痛、脈浮數等症;釀膿期:主要表現為咳逆胸滿、胸痛、時時振寒
、脈象滑數等症;潰膿期:主要表現為咳吐膿血腥臭。也可續於其它疾
病。
【虛勞】是“虛損勞傷”的簡稱,又有“勞怯”之稱。也是五臟諸虛不足而產生的
多種疾病的概括。凡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病久失養,正氣損傷,久虛不
復,表現各種虛弱證候的,都屬虛勞範圍。其病變過程,大都由積漸而成
。病久體弱則為“虛”,久虛不復的則為“損”,虛損日久則成“勞”。
虛、損、勞是病情的發展,又是互相關聯的。由於虛勞證的範圍很廣,所
以前人對這方面的分類,有“五勞”、“六極”、“七傷”等名稱。但總
的病理變化,不離陰虛、陽虛、陰陽兩虛等方面。參見有關各條。
【癆瘵】是指具有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稱“肺癆”。類於肺結核病。其發
病原因,是由於某種因素使機體的抵抗能力降低,從呼吸道感染癆蟲(結
核桿菌)所致,故又稱“傳尸癆”,以形容它是一種互相傳染的病。主要
臨床表現有咳嗽、咳血、潮熱、盜汗、身體逐漸消瘦等,以陰虛為多見。
在整個疾病演變過程中,開始則陰精虧耗,繼則陰虛火旺,後期則陰損及
陽、陰陽兩虧。
【癆疰】癆瘵的別稱。“疰”有注入和久住之意,形容癆瘵患者的病程長,又能轉
注給別人,故名。
【心勞】五勞之一。由於耗損心血所致。主要症狀有心煩失眠,心悸易驚。
【肝勞】五勞之一。由於精神刺激,損傷肝氣所致。主要症狀有視物不明,兩脅引
胸而痛,筋脈弛緩,活動困難。
【脾勞】五勞之一。由於飢飽失調,或憂思傷脾所致。主要症狀有肌肉消瘦,四肢
倦怠,食慾減少,食則脹滿,大便溏泄等。
【肺勞】五勞之一。由於肺氣損傷所致。主要症狀有咳嗽、胸滿、背痛、怕冷、
面容瘦削無華、皮毛枯槁等。即肺癆。
【腎勞】五勞之一。由於性慾過度損傷腎氣所致。主要症狀有遺精、盜汗、骨蒸潮
熱、甚則腰痛如折、下肢痿弱不能久立等。
【乾血勞】虛勞證候之一。多見於婦女。主要症狀有面目暗黑、肌肉枯乾而粗糙、
肌肉消瘦、骨蒸潮熱、盜汗、口乾顴紅、易驚、頭暈痛、月經澀少,或
閉經。是血枯血熱積久不癒,肝腎虧損,新血難生所致。
【骨蒸】“骨”,表示深層之意;“蒸”是熏蒸之意。形容陰虛潮熱的熱氣自裡透
發而出,故名。這種熱型,每兼盜汗,是肺癆病的主症之一。有“骨蒸癆
熱”之稱。
【冷勞】婦女虛勞病之屬於陰寒證者。多因氣血不足,臟腑虛寒所致。主要症狀有
臍下冷痛、手足時寒、月經不調、飲食不化、間有嘔吐、時寒時熱、骨節
痠痛、形體羸瘦等。
【六極】指六種勞傷虛損的病證。“血極”則髮墮善忘;“筋極”則拘攣轉筋;“
肉極”則肌削萎黃;“氣極”則短氣喘急;“骨極“則齒浮足痿;“精極
”則目暗耳聾。
【風消】古病名(見《素問.陰陽別論》)。指因情志鬱結而形體瘦削的一種證侯
。婦女則見經閉,其發展可因血虛氣鬱而生內熱,陰液不斷被消耗,故形
體日漸消瘦。《張氏醫通》說:「風消者,發熱消瘦」。
【心悸】是自覺心跳悸動不安的病證。一般多呈陣發性,每因情緒波動,或勞累過
度而發作。本病的發生,除精神因素外,多因心血不足,心陽虛弱,腎陰
虧損,或因水飲內停、瘀血痰火所致。心悸若因驚恐、惱怒而發作的,稱
為“驚悸”,但多先有心氣內虛的內在因素。因心血不足的,則見面色萎
黃,頭暈目眩;因心陽衰弱的,則見面色[白光]白,頭暈神倦,肢冷形寒
;因心腎虧損的,則見心煩少寐,頭目昏眩,耳鳴腰痠;因水飲內停的,
則見心下脹滿,小便不利,頭眩暈,甚則浮腫氣喘,形寒肢冷;因痰熱上
擾的,則見痰多胸悶,善驚,惡夢紛擾;因瘀血內阻的,則見胸悶不舒,
甚或心痛陣作,短氣喘息,舌色紫暗,脈澀或結代等。
【怔忡】是心跳劇烈的一種症狀。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心胸躁動,謂之
怔忡。」跳動往往上至心胸,下達臍腹。是由於心血、心陰虛損,心陽不
足所致。與心悸大致相同,但病情較重。心悸為陣發性,怔忡多為持續性
;心悸有虛有實,怔忡多偏於虛;一般說心悸多屬功能性,怔忡多屬器質
性。這是二者在臨床上區別的要點。但有些怔忡又是心悸的進一步發展,
似又不能截然分開。故臨床上常是心悸、怔忡並稱。
【怵愓】指受恐懼刺檄而引起心跳不安。
【心動悸】指心臟較劇烈的跳動,不但患者自覺心悸,而且從外觀亦可覺察其搏動
,所謂“其動應衣”。參見“心悸”、“怔忡”條。
【心中憺憺大動】“憺”,空虛而震動之意。心中,憺憺大動,形容心臟劇烈跳動
,有空虛感。多見於溫熱病的後期,因陰盧水虧,虛風內擾,心
神不能自主所致,常伴有手足蠕動、神倦脈虛等心腎陰虧、肝風
內動的症狀。
【真心痛】類似心絞痛。主要症狀為心前區發作性絞痛,常兼有心胸憋悶感,甚則
出現大汗、肢冷、紫紺等現象。為區別於心窩部位疼痛(即胃烷痛,古
書或叫“心痛”、“心下痛”),故名。
【自汗】指白天不因勞動、厚衣或發熱而汗自出的一種症狀。多因肺氣虛弱、衛陽
不固所致。
【盜汗】指夜間入睡後不自覺的汗出,醒後即止的一種症狀。多因陰虛內熱,迫汗
外泄所致。
【大汗】指汗出過多的現象。可因熱盛迫汗、發表太過、病後氣虛、元氣欲脫等原
因而出現。汗是津液所化,汗多則傷津,甚則“亡陰”;汗為心液,汗多
也可以“亡陽”。參見“亡陰”、“亡陽”、“漏汗”、“熱汗”、“冷
汗”等條。
【額汗】指頭額出汗而身上沒有汗出的症狀,以陽明證兼有瘀血和濕熱證為多見。
因熱郁於內,不得發泄,故循經脈上越,熱退則汗自止。如因病後,或老
年人氣喘,氣逆於上,往往也頭額多汗,屬虛症。如重病末期,神倦肢冷
,腹瀉,脈微細,突然額汗大出,這是虛陽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液隨
氣而脫的危象。
【漏汗】指表證發汗太過,以致陽氣受傷,衛虛不固,汗液漏出不止的現象。由於
出汗過多,不但陽氣不足,而且津液耗損,故常伴有小便短少、排尿困難
、四肢微拘急、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
【汗出濈濈然】濈,水外流之意。形容汗出連綿不斷。是因胃腸熱盛、邪熱蒸迫汗
液外泄所致。
【戰汗】即戰慄而後汗出的症狀。這是熱病過程正邪相爭的一種表現。如抵抗力尚
強,正能勝邪,則病隨汗而解,是一種好現象;但如果正氣不足,戰慄而
不能出汗,則是邪有內陷的趨勢;或雖能汗出而正氣也隨之外脫,則是危
重證候。故出現戰汗時要注意嚴密觀察,如患者汗出熱退,脈搏和緩,是
邪去正安,可讓病人充分休息,使其元氣逐漸恢復,不必驚擾;若汗出肢
冷,脈搏躁動,煩躁不寧,是正不勝邪,有虛脫傾向。宜及時救治。
【脫汗】又稱“絕汗”。指病情危重,陽氣欲脫時,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症狀
。多伴有呼吸喘促、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危侯,是陽氣將絕的徵象,故
稱。可見於休克,心力衰竭等。
【汗出如油】指疾病垂危時,汗出不止,且汗的性狀如油樣粘膩,見於亡陽虛脫,
如中風脫證等。參見“脫汗”條。
【熱汗】指發熱時的出汗,見於汗出熱不退或退而復熱時,可伴有口渴、煩躁、面
紅目赤、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乾、脈數等熱性證候。多因
風邪化熱或內熱蒸迫所致。
【冷汗】指畏寒、肢冷而汗出。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萎靡、面色蒼
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沉遲、舌質淡苔白潤等寒性證侯。多因平素
陽虛、衛氣不足、膜理鬆疏而致;亦可因受驚引起。
【心汗】指心前區(包括前胸正中部位)一片出汗獨多的症狀。方隅《醫林繩墨》
稱:「皆因多慮,有傷心脾」所致。
【陰汗】指外生殖器、陰囊及其周圍(包括大腿內側近股陰處)一片經常出汗較多
的症狀,汗味腥臭,多由下焦濕熱引起。
【眩暈】眩,眼目昏花;暈,頭腦暈轉。本證有多種稱法,如因頭暈而致眼花的,
叫“巔眩”;因眼花而致頭暈的,叫“目眩”;頭昏重而眼黑發花的,稱
為“眩冒”。多與體虛、肝風、痰氣和精神刺激等因素有關。臨床表現有
虛、有實,以虛證為多。虛證多屬肝腎陰虧或心脾氣血不足所致,實於肝
腎陰虛的,症見頭目昏眩、精神不振、腰膝痠軟、遺精耳鳴等。屬心脾兩
虛的,症見心悸失眠,體倦納減、面色[白光]光、唇色淡等。實證多屬肝
風上擾、痰濁阻閉所致。屬風陽上擾的,症見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口苦
等。屬痰濁阻閉的,症見頭重、多痰、胸悶惡心等。
【瞑眩】本來是指頭昏目眩、眼睛睜不開的症狀,但古書往往把瞑眩和藥物反應聯
繫起來(《尚書.說命篇上》:「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即服藥後
出現惡心、頭眩、胸悶等反應的,稱為“瞑眩”。
【徇蒙招尤】語出《素問.五肢生成篇》。指頭暈眼花的症狀。“徇蒙”是目瞬動
而蒙昧不明;“招尤”是頭部動搖不定的感覺。
【郁冒】指郁悶眩暈,甚則發生一時性昏厥,但旋即可自行蘇醒。可由血虛而亡津
液或肝氣郁結、外邪阻遏等所致。《金匱要略》:,新產婦人……亡血復
汗、寒多,故令郁冒”。
【巔疾】“巔”,指頭頂。巔疾,泛指頭部的疾病,但多指各種頭痛。頭為諸陽之
會,臟腑血氣皆上會於頭部。故凡六淫外感、臟腑內傷,均可發生巔疾。
【頭扁】常見症狀之一。病因主要有風、熱、濕、痰、氣虛、血虛等幾種。屬於風
的,頭目眩暈,怕風,汗出;屬於熱的,壯熱,面色煩渴,多汗;屬於濕
的,頭重如裹,身熱不揚,四肢痠倦;屬於痰的,頭目眩暈,惡心,欲吐
;屬於氣虛的,綿綿作痛,遇勞加重,倦怠氣短;屬於血虛的,痛在額上
,下午痛甚,常與心悸、怔忡、眩暈並見。頭痛一證,“大抵風則抽掣,
寒則拘急(抽掣、拘急是形容頭痛的性質),熱則煩心,濕則頭重,痰則
欲吐”,(秋日散人《醫學說的》)。這是一般常見頭痛的病因辨證。此
外,尚有“肝厥頭痛”、“瘀血頭庸”、“偏頭痛”、“雷頭風”等,各
詳本條。
【瘀血頭痛】頭痛證之一。症見頭昏而脹,頭刺痛劇烈,痛有定處,時發時止,纏
綿不癒,舌見瘀點或紫暗,脈澀。多因久病氣滯血瘀或因外傷後遺所
致。
【肝厥頭痛】簡稱“厥頭痛”。因肝氣失調而引起的一類內傷性的頭痛症。其中,
因怒氣傷肝,肝氣上逆,上衝於腦而發作的頭痛,稱“肝逆頭痛”,
疼痛常以左側為甚,並伴有脅痛;若平素胃氣虛寒,以致肝胃不和,
肝氣夾胃中寒渴之氣上衝厥陰經脈,症見頭巔頭痛、四肢厥冷、嘔吐
涎沬的,稱“厥陰頭痛”。
【頭搖】頭部搖動、顫動的一種症狀。病因各有不同。因膽火內郁而引動肝風的,
見突然頭搖、目眩耳聾、頸項強痛等。因陽明實熱而引動肝風的,見高熱
面赤、腹痛便秘、胸悶煩躁等。因年老肝腎不足,病後氣血虛弱,虛風內
動的,頭常不時搖動,多伴有其他虛弱症狀。此外,小兒急驚發作前也會
出現頭搖,這是肝風內動的先兆。
【頭風】指頭痛日久不癒、時發時止,甚至一觸即發的病症。由風寒侵入頭部經絡
,或因痰涎風火,郁遏經絡,以致氣血壅滯所致。症見頭部劇烈掣痛,痛
連眉梢、眼睛,甚則目昏不能睜開,頭不能抬舉,頭皮麻木,有的患者可
以兼見眼的症狀。
【真頭痛】頭痛證之一。其症狀為頭痛劇烈難忍,連腦戶盡痛,手足厥冷至肘膝關
節以上。前人認為此由邪入腦戶所致。腦為髓海,真氣所聚,受邪則痛
不可忍,為頭痛中之危重病症。其中有些可能和顱內疾患(如腦室內腫
瘤等)有關。
【偏頭痛】一種發作性的頭痛證。臨床表規以頭痛劇烈為主。但其痛處相對固定偏
於左或右側。在比較疲勞或情緒激動的情況下容易發作。多因肝虛、肝
陽偏亢、痰熱等所致。前人又有偏左屬風與血虛,偏右屬濕痰與熱之說
,然亦不宜拘執。
【雷頭風】頭痛時自覺雷鳴之聲,頭面起核,或腫痛紅赤。由濕毒郁結於上所致。
【腦風】風邪上入於腦所引起的病症。屬頭風一類疾患,主要症狀:項背惡寒,腦
戶穴(風府穴之上,為督脈、足太陽之會)局部冷感,惡風,頭部劇痛,
痛連齒頰。
【頭重】頭部自覺重墜的症狀,並覺頭如被布帶裹扎之感。多由外感濕邪或濕痰內
阻所致。如《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濕,首如裹,……」。因感外
濕的,有表證,頭重而頸項痠痛;由濕痰內阻的,無表證,頭重而眩暈,
惡心,胸脘痞悶,胃納呆滯,四肢困倦。此外,氣血虛弱或陽明經的實熱
證也可見頭重,但前者以虛弱症狀為主,後者以火熱症狀為主。
【神思間病】泛指精神、神經活動(特別是思維意識活動)失常一類病證。
【癲狂】癲和狂都是精神錯亂的疾病。癲,表現為抑鬱狀態,情感淡漠,沉默痴呆
,語言錯亂,不知饑飽,甚則僵仆直視,屬虛證。病由痰氣鬱結,或心脾
兩虛所致。狂,表現為興奮狀態,喧擾不寧,衣被不歛,打人罵人,歌笑
不休,多怒,甚則逾垣上屋,屬實證。病由陽氣過亢,心神外越所致。故
《難經.十二難》說:「重陽者狂,重陰者癲。」但是,癲與狂在病理變
化上仍有關聯。癲病經久,痰鬱化火,可以出現狂證;狂病既久,郁火漸
得宣泄而痰氣留滯,亦能出現癲症。故常癲狂並稱。
【癇症】又名“癲癇”,俗稱“羊癇風”。是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其特徵
為發作時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發出如豬羊的叫
聲,醒後除感覺疲乏外,一如常人,往往不定時地發作。中醫認為其病因
係大驚大恐,傷及肝腎,腎虛肝旺所致。或續發於其他疾病,痰聚經絡,
致使肝氣失於調和,氣逆痰湧,阻塞清竅,而突然發作。亦有由於先天因
素而得者,多發於兒童時期。臨床上癇症分為“陰癇”和“陽癇”兩類。
按病因分又有“驚癇”,“風癇”,“食癇”,“肺癇”等。詳見各條。
【陽癇】癇證偏于實熱的一種類型。一般病人體質比較壯實,發作急驟,卒倒啼
叫,抽搐吐涎,牙關緊閉,兩目上視,身熱,麻弦數。小兒急驚風的別
稱。
【陰癇】癇證偏于虛寒的一種類型。一般病人體質較弱,或癇症反覆發作,正氣
漸衰,痰結不化。發作時證見面色蒼白,呆滯無知,不動不語,身冷,脈
沉弦。小兒“慢驚風”的別稱。
【風癇】癇證發作時頭強直視,不省人事,甚至牙關緊閉。多因肝經積熱所致。
由外感風邪而發生的癇病,實即小兒急驚風。
【驚癇】指因受驚而得的癇病。唐宋醫書所截的店癇,即指小兒驚風。
【肺病】癇證的一種。發作時面色灰白,目睛上視,驚跳,頸項反折,手鬆開,張
口吐舌,聲如羊叫等。由肺虛受邪,傷及肝腎所致。
【食癇】癇證的一種,見于小兒由乳食所傷而誘發。
【酒悖】酗酒後胡言妄動的狀態。
【臟躁】是種發作性精神病,以女性患者為多。在未發時,常有精神憂鬱、幻覺、
感情易激動,知覺過敏或遲鈍等先期症狀。發作時自覺煩悶,急躁,無故
嘆氣或悲傷欲哭,甚至抽搐,但面色不蒼白,意識亦不完全消失。故與癲
癇不同。本證類于[病意]病,由心肝血虛,兼有情志抑鬱,血躁肝急所致

◎註:[病意]為“病”字去“丙”,裏面為“意”字。
【百合病】古病名,見《金匱要略》。是一種心肺陰虛的病症。臨床表現為沉默少
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欲食又不能吃,寒熱似有似無,神志有
時不寧,或作自言自語,伴有口苦,尿赤,脈數等內熱見症。類似西醫
神經衰弱,[病意]病,或某些熱病後期虛弱症。亦有人認為《金匱要略
》用百合、地黃等滋陰藥治療本病有效,而命名。
◎註:[病意]為“病”字去“丙”,裏面為“意”字。
【喉吤】見《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吤”,即芥蒂.是喉中如有芥蒂狀物阻
塞的症狀。
【齘(音“謝”)齒】睡眠時上下齒摩擦有聲的症狀。多由胃熱或蟲積所致。
【鬱症】是指情志不舒,氣機鬱結所引起的一類病症。有實症、虛症之分。實症有
肝氣鬱結,氣鬱化火,痰氣鬱結三類。“肝氣鬱結”則肝失條達
,症見精神抑鬱,胸悶脅痛;若肝氣橫逆犯脾,則表現腹脹噯氣,不思飲
食。“氣鬱化火”則肝火上逆,症見口乾口苦、頭痛、急躁、胸悶脅脹
等。“痰氣鬱結”則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虛症則分
久鬱傷神與陰虛火旺兩類。“久鬱傷神”,則營血耗損,心神失養
,臨床表現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疲乏等。“陰虛火旺”則虛火上炎,
臨床表規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等。
【不得眠】又名“不寐”。指難以入睡,或睡而不熟。多由于勞神過度,陽虛內熱
,血虛不能養心,憂思鬱結,老人陽氣衰,胃不和或火熾痰鬱,溫病裏
熱盛等原因所致。
【中風】“風”指“內風”。中風指腦血管意外等疾患,又稱“卒中”,即“急
驟的風證”之意。病可因陰精虧損,或暴怒傷肝,使肝陽偏亢,肝風內動
;或嗜食肥甘厚味,痰熱內壅而化風;或氣血虧損而生虛風;或本內虛耐
驟然感受外來的風邪等等。古籍中按其症狀分類中風和真中風兩種。“類
中風”:卒倒、昏迷、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言語障礙等,按病情輕重
又有中絡、中經、中腑、中臟之分,以中絡最輕,中臟最重。除包括腦出
血、腦栓塞、腦血栓形成等病外,世包括了腦實質及腦神經的一些病症。
“真中風”除有類中風的症狀外,初起即有發熱惡風寒等症狀。實際上,
發熱也常是腦血管疾病本身的症狀之一,故此說的鑒別意義不大。另一說
認為,類中風只是暫時的知覺喪失,醒後無半身不遂或口眼喎斜等症,係
指“氣厥”、“食厥”、“血厥”一類疾病而言。以上兩說只作了解古醫
籍的參考。“風”指“外風”。即外感風邪的病症,症見發熱、頭痛、
汗出、脈浮緩等(《傷寒論》)l。
【中臟】中風證候類型之一。臨床以卒倒昏迷為特徵,分閉證、脫證二類。閉證
又分陽閉、陰閉。陽閉者昏迷、牙關緊閉、握拳、面紅氣粗,或痰聲漉漉
,二便常俱閉,舌苔黃膩,甚則舌卷縮,脤弦滑而數。陰閉者昏迷,牙關
緊閉,握拳,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冷,舌苔白膩,脈沉滑。脫症
:深度昏迷、眼合、口開、鼻有鼾聲、呼吸微弱、四肢寒冷,或兩手撤開
,遺溺,大汗出,或汗出如油,舌淡,苔白潤、脈細弱。
【中腑】中風證候類型之一。卒然昏倒,蘇醒後出現半身偏癱、口眼歪斜、語言困
難,或痰涎壅盛、不能語言、二便失禁或閉阻等證。
【中胳】中風證候類型之一。病在絡脈,出現口眼歪斜、肌膚麻木等症,或伴有頭
暈、頭痛等。
【中經】中風證候類型之一。病在經脈,不昏倒而出現半身偏癱、手足麻木、口多
痰涎、語言不流利、脈多弦滑等症。
【喎僻不遂】口眼歪斜,肢體不能隨意運動的症狀。口歪斜而目不能緊合的,稱為
“口眼喁斜”若只見口角歪斜的,稱為“口僻”或“口喎”。多由于
風痰阻于經絡所致。受邪的一側,因絡脈之氣痹阻塞。呈鬆弛狀態;
健側氣血運行如常,肌張力較高。緩者為急者所牽引,故歪向健側。
類似顏面神經麻痹、中風後遺症一類疾患,“不遂”主要是指“半身
不遂”多由腦血管意外所致,常與喎僻症狀同時并見,故名。
【半身不遂】又稱為“偏癱”或“偏風”。指一側肢體偏癱或不能隨意運動。久病
則患肢此健側枯瘦,麻木不仁,故又稱為“偏枯”或“偏廢不仁”多
屬中風後遺症等疾患。
【風懿】又名“風[病意]”,中風症候之一。指猝然昏倒,舌強不能言,喉中有阻
塞感和痰鳴音。是由痰火閉塞所致。
◎註:[病意]為“病”字去“丙”,裏面為“意”字。
【風痱】“痱”與“廢”同義。指中風後出現偏癱。
【瘖痱】中風證候之一。“瘖”語言不利或不能講話,“痱”,四肢痿廢,不能運
動。臨床上有虛實之分,實證是由于風痰阻塞,虛證是因腎虛精氣不能上
承。
【四肢不用】四肢痿軟,失去活動能力的症狀
【身不仁】身體肌膚麻木,失去各種皮膚感覺的症狀。此因邪氣中于絡脈,營氣不
能運行于肌表所致。
【暴仆】卒然昏仆的症狀。多因肝風內動,痰涎攻心,或氣火上衝所致。常見于中
風、癲癇、厥證等病。
【僵仆】卒然昏仆倒地的症狀。
【眴仆】因眩暈而仆倒的症狀。
【直視】指患者在神志不清的情況下,兩眼向前凝視,目睛無神的症狀。常與其他
腦神經症同時發生。多由肝風內動所致。見于中風、驚風、癲癇等病。
【昏憒】神識昏亂,不明事理的症狀。
【口噤】牙關緊閉、口不能張的症狀。
【泄風】指揍理疏鬆而外感風邪,以致出現汗泄不止、口乾、身痛的病症《素問
.風論》。皮膚長小疙瘩并有搔癢的病症。
【偏沮】“沮”潤濕之意。“偏沮”是偏于半身出汗的症狀,因患側無汗,健側有
汗,故偏于半身潤濕。由于氣血不能暢流周身所致。可見于中風或某些植
物性神經系統的功能紊亂的疾病。《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偏沮,
使人偏枯”」。
【鼾聲】俗稱“打呼嚕”即入睡後發出的呼吸粗鳴聲。正常人是屬生理現象。病理
性的鼾聲多見于昏迷病人,屬痰阻心竅的閉證,也可見于溫病的熱盛傷陰
或肺氣不利等。
【蹇】轉動艱難之意。如舌蹇則語言不利,蹇膝則是不能行。
【厥】逆氣自下而上,通常是指從腹部上至心脅部,多屬寒邪為病。忽然昏暈
不知人事,可由多種原因引起。指肢體或手足逆冷,亦可同時兼見昏厥
的情況。
【昏厥】卒然仆倒,四肢厥冷,昏蒙不知人事的證候。視病因的不同,患者可經短
暫而自行復甦,也可持續而昏迷不醒。包括今稱的“一時性昏暈”和“昏
迷”兩症,前者見于“鬱冒”各種“厥證”和中暑等,後者見于中風,“
實厥”等。
【手足厥冷】四肢冷至肘膝以上的症狀,也叫“手足逆冷”,或簡稱“四逆”。有
寒熱之分:寒證由陰寒內盛、陽氣衰微,四肢得不到陽氣的溫暖,常
伴有怕冷、下利清谷,脈沉微、舌淡等;熱證由熱盛傷津,熱邪阻遏
,陽氣不能外達四肢,但常有胸腹灼熱,口渴心煩,或神昏譫妄,舌
質紅絳,脈促或沉遲有力等。
【厥氣】泛指一些繼發性病因。如功能失調、氣血逆亂、痰濁閉阻、食積停滯或暴
痛等,因這些病理變化,在病理過程中又起了致病作用。《素問.陰陽應
象大論》:「厥氣上行,滿脈去形。」指的就是血隨氣逆、脈道壅盛而致
突然昏仆的病理。
【厥症】是泛指突然性的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不久即能逐漸甦醒的一類病
症。中醫認為其成因大致可分兩類,一為平時肝陽偏旺,飲食不節,精神
週度剌激或劇痛等,使氣機逆亂,血隨氣逆或痰隨氣升,蒙閉心神而發;
另一成因係因元氣素弱,或因病後氣津受傷,或失血等,致使氣血不能上
承而發。據內經論厥症,有“暴厥”、“寒厥”、“熱厥”、“煎厥”、
“薄厥”、“尸厥”等。後世又有“痰厥”、“食厥”、“氣厥”、“血
厥”,“蛔厥”,“暑厥”等,詳見各條。
【暴厥】古病名。是因氣逆于上,而致卒然仆倒,不省人事,脈來躁疾如喘的病症
。《素問.大奇論》:「脈至如喘,名日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
【煎厥】古病名。指內熱消爍陰液而出現昏厥的病症。多因平素陰精虧損,陽氣亢
盛,復感暑熱病邪的煎迫而致。臨床表現:耳鳴、耳聾,目盲,甚則突然
昏厥,病勢發展十分急驟《素問.生氣通天論》。
【薄厥】《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
厥。」是指由于精神刺激,可使陽氣急亢,血隨氣逆,致使血液鬱積于頭
部,發生卒然昏厥的病症。
【氣厥】由于氣病所引起的厥證。有氣虛、氣實的不同。氣虛而厥,症見眩暈昏仆
,面色淡白、汗出肢冷,氣息微弱,脈沉微等,類于低血壓或低血糖的昏
厥。氣實而厥,每因暴怒氣逆所致,與“薄厥”同義。
【血厥】由于血病所引起的厥證。有血虛、血實的不同。血虛而厥,多見于失血過
多或久病貧血,因腦部一時缺血而突然暈厥,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口張
自汗,呼吸緩慢。血實而厥,多因內有瘀血,閉塞清竅,以致突然昏倒,
牙關緊閉,面赤唇紫。
【食厥】由飲食不節而引起的厥證,又稱“食中”。見于暴飲暴食後,偶感風寒或
因情志觸動,食滯中脘,氣逆而上壅,使清竅閉塞而昏厥。症見脘腹脹滿
,噯出食物腐味,舌苔厚膩,脤滑數等。但當食物吐出後即可甦醒。
【寒厥】因陽氣虛微而引起的厥證。《素問.厥論》:「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
……。」如因內臟虛寒的,症見神倦惡寒,下痢清谷,四肢逆冷,口不渴
;或見身冷踡臥,腹痛面赤,指甲青暗,甚至昏倒。因寒凝血脈的,則四
肢厥冷,關節疼痛,脈微細等。
【熱厥】由于邪熱過盛,津液受傷,影響陽氣的正常流通,不能透達四肢而見手足
厥冷的病症。熱厥與寒厥的區別點是:寒厥的腹部清冷,多伴有寒瀉的症
狀,熱厥則胸腹有灼熱感,且有目赤,煩躁、口渴、便秘、尿赤、舌苔黃
糙等實熱見症。
【蛔厥】因蛔蟲感染而引起急性腹痛和四肢厥冷的病症。症見腹部絞痛,四肢發涼
,痛甚則汗出,或吐涎沫,或吐蛔蟲,時發時止,或伴有寒熱,胃腸功能
紊亂等證候。類于肚道蛔蟲或蛔蟲性腸梗阻病。
【肝厥】由肝氣厥逆而上衝的病症。主要症狀有手足厥冷、嘔吐昏暈、狀如癲癇、
不省人事等。患者平素即有陰虛肝旺,常因受到精神刺激而誘發。
【尸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狀如昏死,患者呼汲微弱,脈極微細,或毫不應指,
故乍看似死,須認真診察和及時搶救。可見于某些氣體如一氧化碳中毒引
起的窒息,腦震盪等病。
【大厥】屬“中風”的病症。指中風卒倒,昏迷不醒的證候,與“厥證”昏倒不久
即行復甦的症狀有別。參見“中風”條。
【氣上沖心】指病者自覺有一股氣從下腹上沖心胸的症狀。多由寒邪客于下焦及胃
腸,或肝胃之氣上逆所致。
【痿症】定指肢體萎弱廢用的一類病症,又稱“痿躄”(音“畢”),多由下肢無
力開始,漸至手足軟弱,肌肉麻木不仁,皮膚乾枯失澤等。亦有在高熱後
出現四肢痿弱不舉,或產後萎軟失用的。其病因可能由於“肺熱葉焦”,
邪熱灼傷血脈,或陽明濕熱傷筋,致筋弛不收;或肝腎虧損,精血不足,
使筋失濡養所致。按其病因和症狀還有“筋痿”、“脈痿”、“肉痿”、
“骨痿”、“皮毛痿”等。詳見各條。
【脈痿】語出《素問.痿論》屬痿證之一。證見下肢肌肉萎縮無力,脛部軟弱不能
站立,膝踝關飾不能提屈等。由心氣熱,氣血走于上,而使下部血脈空虛
;或因失血過多,經脈空虛,使肌肉麻痹,進而發生本病。
【筋痿】語出《素問.痿論》。屬痿證之一。症見口苦,筋急而痙攣,陰莖弛綏不
收,滑精等。本病係由于肝氣熱,肝陰虧損;或過度耗損腎精,使筋和筋
膜失去滋養而致。
【肉痿】語出《素問.痿論》。屬痿證之一。症見肌肉麻痹不仁,萎弱無力。本病
系由于脾氣內熱,胃陰不足,以致肌肉得不到營養的輸布;或因久居濕地
,肌肉為濕邪所傷而致。
【皮毛癢】指痿證之見皮毛枯槁失去潤澤的症狀。《素問.痿論》:「肺主身之皮
毛……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
【骨痿】語出《素問.痿論》。屬痿證之一,症見腰背酸軟,難于直立,下肢痿弱
無力,面色暗黑,牙齒乾枯等。由大熱灼傷陰液,或長期過勞,腎精虧損
,腎火亢盛等,使骨枯而髓減所致。
【痿厥】“痿證”的症狀之一,即手足萎弱無力而不溫。痿證與厥證的合稱。
【痹症】是泛指邪氣閉阻軀體或內臟的經絡而引起的病症。“痹”即閉阻不通也。
通常多指風、寒、濕三種邪氣,侵犯肌表經絡和骨節,發生關節或肌肉疼
痛,腫大和重著等一類疾患。《素問.痹論》即曰:「風、寒、濕三氣雜
至,合而為也。」在臨床上主要可分“風痹”,“寒痹”,“濕痹”和“
熱痹”四種。在內經等古籍中,按病變部位又可分為“筋痹”,“骨痹”
,“脈痹”,“皮痹”,“熱痹“,“肌痹”,“心痹”,“肝痹”,“
脾痹”,“肺痹”,“腎痹”,“攣痹”,“陰痹”,“遠痹”,“血痹
”,“胸痹”,“腸痹“,“胞痹”,“食痹”,“五臟痹”等。詳見各
條。
【風痹】又稱“行痹”或“周痹”俗稱“走注”,痹證類型之一。臨床表現肢體酸
痛,痛而游走無定處。病因風寒濕三邪中以風邪偏勝,而風邪易于游走所
致。故《素問.痹論》說:「其風氣勝者,為行痹。」
【寒痹】又稱“痛痹”,痹證類型之一。臨床表現為肢體酸痛、且疼痛程度較為劇
烈,遇寒痛增,得熱痛滅。病因為風寒濕中以寒邪偏勝,使氣血凝滯不通
所致。 故《素問.痹論》說:「寒氣勝者,為痛痹。」
【濕痹】又稱“著痹”。痹證類型之一。臨床表現為肌膚麻木,關節重著,腫痛處
固定不移。病因風寒濕三邪中以濕邪偏勝,濕性粘膩滯著所致。故《素問
.痹論》:「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熱痹】痹症類型之一。臨床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常伴有發熱,惡風、口渴、胸
悶等全身症狀。病因素有蘊熱,再感受風寒,熱為寒鬱,氣機不通,久則
寒亦化熱;或風寒濕之邪留滯經絡,日久化熱而成。
【脈痹】語出《素問.痹論》。凡是指以血脈症狀為主的痹證。臨床表現為有不規
則的發熱,肌膚有灼熱感、疼痛、皮府或見紅斑,多因血虛,以寒濕邪留
滯血脈所致。
【筋痹】語出《素問.痹論》。指以筋的症狀為主的痹證。臨床表規為筋脈拘急,
關節疼痛而難以伸張。因筋聚于關節,風寒濕,邪氣侵于筋所致。
【肉痹】語出《素問.痹論》。指以肌肉的症狀為主的痹症,又稱為“肌痹”。臨
床表規為肌肉麻木或酸痛無力,困倦,汗出等。由風寒濕邪氣侵于肌肉所
致。
【皮痹】語出《素問.痹論》。指以皮膚症狀為主的痹症。臨床表現為膚冷麻木等
。由風寒濕邪氣侵于肌表,使衛陽之氣不能溫養所致。
【骨痹】語出《素問.痹論》。指氣血不足,寒濕之邪傷于骨髓的病症。主要症狀
為骨痛、身重、有麻痹感、四肢沉重難舉。
【五臟痹】因痹證日久不癒,復感風寒濕邪,使痹證從筋、脈、骨、肉、皮等發展
至與其相合的內臟,致內臟受傷,而相應出現,肝痹、心痹、腎痹、脾
痹、肺痹等。也可由于氣血內虛,陰精虧損、或陽氣不運,邪氣乘虛而
襲,積聚于胸腹所致。(參見《素問.痹論》等篇》)
【心痹】五臟痹證之一。主要症狀為心悸,氣喘,咽乾,常嘆氣,煩躁,容易驚恐
等。由“脈痹”日久不癒,復感外邪,疾病深入發展所致。《素問.痹論
》:「脈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心。」一說因思慮過度,心血虛損,
復感外邪,邪氣積于胸中所致。
【肝痹】五臟痹證之一。主要症狀為頭痛,夜睡多驚夢,渴飲,多尿,腹脹,腰痛
脅痛,足冷等。古人從臟象學說的觀點,認為本病由“筋痹”日久不癒,
復感于邪,邪氣內積所致。如《素問.痹論》說:「筋痹不已,復感于邪
,內舍于肝。」
【脾痹】五臟痹證之一,主要症狀為四肢倦怠,胸悶,咳嗽,嘔吐清涎等。古人從
脈象學說的觀點,認為本病由“肉痹”日久不癒,復感外邪,疾病深入發
展所致,如《素問.痹論》說:「肌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脾。」一
說由于四肢運動過度,汗出當風,邪氣積在腹中所致。
【肺痹】五臟痹證之一。主要症狀為惡寒、發熱、咳嗽、喘息、胸滿、煩悶不安等
。由外邪閉阻肺氣或因“皮痹”日久不癒,病情發展所致。《素問.痹論
》:「皮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肺。」一說由于生活失于調養,精氣
內損,復感外邪,邪氣積于胸中所致。(《素問.五臟生成篇》)
【腎痹】五臟痹證之一,主要症狀為骨萎弱不能行走,腰背彎曲,不能伸直,或關
節腫脹,強直不能屈曲等。由“骨痹”日久不癒,復感外邪,內舍于腎。
一訢認為氣積于小腹和外陰部,內傷腎氣所致。
【攣痹】語出《素問.異法方宜論》。筋脈拘急為“攣”,肌府疼痛麻木為“痹”
。泛指痹證的筋脈拘急,肌膚麻木,疼痛和關節活動不靈的一類症狀。
【陰痹】指陰邪所致的痹證。如寒、濕屬陰邪,故痛痹、著痹為陰痹。指痹證
發于陰分。如“五脈痹”等。
【痹氣】指陽氣虛,內寒盛,使營衛之氣失調,血行不暢,而致氣血閉阻不通的病
理。《素問.逆調論》:「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
水中出。」
【遠痹】語出《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指日久不痣的痹證。
【血痹】語出《金匱要略.血痹虛癆病脈證并治》。是身體局部麻痹、疼痛一類的
內傷病症。主要症狀為身體麻木,遊走性的痹痛,脈微而濇緊。病由氣血
內虛,因勞倦汗出,或當風睡臥,邪氣柔虛侵入,使血氣閉阻不通所致。
【胸痹】語出《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因陽氣不能正常運行,致
水飲或痰渴閉阻于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狀為胸背痛、胸中氣塞、呼吸喘促
、咳嗽多痰等。
【腸痹】古病名,語出《素問.痹論》。內臟痹證之一,即痹證影響于大小腸所出
現的一種證候。主要症狀為渴飲而小便不利,腹脹泄瀉。因大小想腸之氣
痹阻不行,致水道不通,糟粕不化,清濁不分所致。
【胞痹】語出《素問.痹論》。“胞”,指膀胱。“痹”,指氣機阻塞不通。主要
症狀為小腹脹滿,小便艱濇不利,小腹部有壓痛。是由風寒濕之邪侵犯膀
胱,影召膀胱氣化失常所致。
【鶴膝風】以膝關節腫大疼痛,而股脛的肌肉消瘦為特徵,形如鶴膝,故名。病由
腎陰虧損,寒濕侵于下肢、流注關飾所致。大多由“歷節風”發展而成

【歷節風】見《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簡稱“歷節”,以關節紅腫,
劇烈疼痛,不能屈伸為特點。多由肝腎不足而感受風寒濕邪,入侵關節
,積久化熱,氣血鬱滯所致。因其主要病變為關節劇痛,發展很快,又
稱為“白虎歷節”。如因寒濕偏勝,則以關節劇痛不可屈伸為主證。類
于急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飾炎,痛風等疾患。
【筋骨懈墮】筋骨鬆弛無力,難以支撐身體的症狀。
【身體煩疼】指肌肉關節疼痛,煩憂不寧,周身不適的症狀。
【支節煩疼】四肢關節煩熱疼痛的症狀。
【[月踹][病捐]】語出《素問.陰陽別論》)。“[月踹]”:即腓腸肌,“[病捐]
”肓,酸痛。指腓腸肌酸痛的症狀。
◎[月踹],左邊為“肉”字旁,右邊為“踹”去“足”部。
◎[病捐],外面為“病”字去“丙”,裡面為“捐”字去“手”。
【折髀】“髀”即股部。指股部疼痛如折的症狀。如坐骨神經痛等。
【僂附】“僂”屈背之意。“附”,同俯。僂附是行路時曲背彎腰,頭向下俯的體
徵。是腎氣衰而筋脈虛疲的表現。
【天柱倒】指頸項軟弱無力,頭向下垂的體徵,多見于小兒發育不全.或年老體弱
者。若見于病久,是腎氣大虛,精神氣血俱衰之侯。
【胃痛】又稱“胃脘痛”。因胃脘部近心窩處發生疼痛,所以又叫“心下痛”。多
因長期飲食不節或精神刺激而發病。初則肝胃不和,胃氣鬱滯;久則氣滯
血瘀,損傷胃絡,由氣及血而成此證。臨床主要有肝胃不和,脾胃虛寒之
分。屬于肝胃不和的,如胃脘脹滿,痛連脅肋。兼有心煩易怒、泛酸、嘈
雜、口苦的為火鬱;若痛處固定而拒按,便黑、脈澀的,為血瘀。屬于脾
胃虛寒的,症見隱痛喜按,泛吐清水,形疲肢冷,大便不實等。
【九種心痛】其名稱原見《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九種心痛”
是泛指上腹脘部和前胸部的疼痛,主要有兩種分類法:蟲心痛、注
心痛、風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飲心痛、冷心痛、熱心痛、去來心
痛(《千金要方》卷十三)飲心痛、食心痛、血心痛、冷心痛、熱
心痛、悸心痛、蟲心痛、疰心痛、氣心痛。至于“真心痛”則類似心
絞痛,詳見“真心痛”條。
【食痹】語出《素問.脈要精微論》。胃病的一種。主要症狀為飲食入胃後上腹部
覺悶痛,吐出則覺舒服。多因肝氣乘胃,胃脘氣滯所致。
【腹滿】“腹脹滿”。是指腹部脹滿的症狀。有虛實之分,虛證多因脾陽失運所致
,每兼下利腹滿痛而喜溫、喜按,苔白,脈緩弱。實症多因熱結胃腸所致
,每見便秘,腹痛拒按,苔黃燥,脈沉實有力。
【[月真]脹】“[月真]”,飽脹之意。即上腹脹滿的症狀。多屬脾失健運,消化不
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謂“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
【嘔吐】由于邪氣在胃、胃失和降、氣反上逆所出現的症狀,前人以有聲無物為嘔
,無聲有物為吐,但實際上很難截然劃分,一般都統稱為“嘔吐”。臨床
常見有胃寒、胃熱、傷食、痰濁等四種。胃寒的,嘔吐清水,口中多涎,
喜熱惡冷,小便清利,舌苔白膩;胃熱的,食入即吐,吐出物酸苦夾雜,
口有臭氣,喜冷惡熱,舌苔黃膩;傷食的,胃脘脹悶,噯氣吞酸,嘔吐物
多屬酸腐宿食,吐後稍覺舒暢,舌苔厚膩;痰濁的,平素多有頭眩、胸悶
、心悸等症,嘔吐黏痰或清涎,舌苔滑膩。
【乾嘔】指嘔吐時有聲無物。多由胃虛而邪氣上逆所致。
【[口宛]】即乾嘔。嘔而無物之意。
【心下溫溫欲吐】語出《傷寒論》。“心下”,指胃脘部位。“溫溫”,噁心之意
。全語形容胃脘間有噁心感欲吐又吐不出。是因胃中寒飲上逆或
胸中痰氣阻塞所致。
【泛惡】也叫“噁心”。指胃脘間由痰濁、濕邪、食滯等原因而出現欲吐難吐,泛
溢清涎或酸水等症狀。
【噦】因胃氣上逆而發出的呃聲,也即“呃逆”。參見該條。與[口宛]同義。
王履《醫經溯洄集》:「夫[口宛]與噦,蓋字異而音義俱同者也。」
【呃逆】是氣逆上衝,喉間呃呃作聲,連續不斷的症狀。有由於過食生冷或過服苦
寒藥物所引起,的;有由於過食辛熱或過服溫燥藥物所引起的;有由於精
神刺激、情志失調、胃氣鬱逆引起的;也有由於久病、重病脾胃虛寒引起
的。這些因素都會使胃氣上逆而出現呃逆,辨證上宜分清寒熱虛實。“胃
寒呃逆”,呃聲沉緩,得熱則減,得寒呃增,手足不溫,食少便溏,小便
清長,舌苔白潤。“胃熱呃逆”,呃聲洪亮,連續有力,煩渴口臭,面赤
便祕,舌苔粗黃。“胃虛呃逆”,呃聲微弱而緩,很久才呃一聲,厭食,
食下易脹,形倦神疲,舌淡紅,光剝無苔。久病、重病出現虛呃,呃聲短
頻而無力,多屬危重症候。“胃實呃逆”,多因暴食傷胃,食滯胃脘,或
痰濁阻滯所致,呃聲較頻而有力,噯出腐敗酸臭氣,常兼見腹痛,胸脘痞
悶,或嘔吐痰涎。
【噫氣】又稱“噯氣”。 《景岳全書.雜證門》:「噫者, 飽食以息,即噯氣也
....。」多因肝胃不和或飽食、胃氣阻鬱所致。其症狀為胃中似有氣上胃
,微有聲響,但與頻頻作呃的呃逆不同。
【噎膈】吞咽有梗阻的感覺謂之“噎”;胸膈阻塞,飲食不下謂之“膈”。“噎”
常是“膈”的前期症狀,但多合稱為“噎膈”。可見於胃癌、食道癌、食
道狹窄和食道痙攣等病變。多因長期憂思鬱怒、嗜食酒辣油煎硬物,而致
脾傷氣結,津液不能轉輸,聚而成痰;肝傷氣鬱血滯,積而為瘀;痰瘀互
結,內阻食道,胃失和降而成。久則津血枯竭,胃氣虛敗、脾陽不振,出
現衰竭證候。臨床分三種類型:痰氣交阻。症見吞咽梗阻,胸膈痞滿隱
痛,大便艱難,口乾咽燥。瘀血內結。症見胸膈疼痛,痛如錐刺.食入
而復吐出,甚則水飲難下,大便堅如羊糞,或嘔吐痰涎紫血,大便乾黑。
氣虛陽微,症見飲食不下,面色[白光]白,形寒氣短,泛吐清涎,面浮
足腫,腹脹。
【反胃】食後脘腹脹滿,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吐出不消化的食物,神疲乏力,舌
淡,脈細無力,以其食入反出,故名。《金匱要略》稱為“胃反”,宋.
朱端章《衛生家寶產科備要》作“翻胃”。主要是脾胃虛寒所致。
【上膈下膈】上膈是食入即吐,下膈指朝食暮吐。
【嘈雜】是一種胃烷、心口部位的症狀,虞搏《醫學正傳》謂:「夫嘈雜之為證也
,似飢不飢,似痛不痛,而有懊儂不自寧之狀者是也。其證或兼噯氣,或
兼痞滿,或兼惡心,漸至胃烷作痛……。」其痛往往得食即止。多因痰火
、肝胃不和、胃熱、血虛等所致,是潰瘍病和胃炎等病較常見的症狀。
【吞酸】方隅《醫林繩墨》:「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溢之間,不及
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狀也。」亦即胃中泛酸。多因肝氣犯
胃所致。有偏熱偏寒之分。偏熱兼見心煩、咽乾、口苦、苔黃;偏寒兼見
胸脘隱痛,嘔吐清涎,舌苔淡白。
【噯腐】胃內帶食腐的氣味從口中排出,叫“噯腐”,《傷寒論》稱為“乾噫食臭
”。多見于消化不良。若從胃內排出的氣體無味的,稱為“噯氣”。《傷
寒論》稱“噫氣”,俗稱這種噯氣為“胃風”。多因中焦氣滯,胸膈脹滿
,故噯出才覺舒暢。多見于胃病及脾胃虛弱、肝胃不和的患者。
【宿食】或稱“宿滯”、“食積”或“傷食”。由于脾胃運化失常,或脾胃有寒,
食物經宿不消,停積胃腸,故名。初起多有胸烷痞悶、惡食、噯腐吞酸、
舌苔厚膩等症狀。
【納呆】胃的受納功能呆滯,故名,也稱“胃呆”。即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症狀
。如果胃口不好,常有飽滯之感的,稱為“胃納呆滯”。
【陰結】指脾腎虛寒所致的大便秘結,臨床表現:病人多體質虛弱,大便多日不解
,雖有便意,但難于排出,腹中一般沒有脹滿感覺,四肢不溫,小便清長
,舌質淡,苔薄白,脈多沉遲。
【關格】病名。“格”是格拒,“關”是關閉。上見吐逆叫“格”;下見二便不
通叫“關”。在上由于三焦之氣不流通,寒遏胸中,飲食不下故格拒;在
下由于熱結下焦,津液乾涸,氣化障礙,故關閉。關格者,大小不通也
。大便不通,謂之“內關”小便不通謂之“外格”二便俱不通,為關格也
。(《諸病源候論》卷十四)。脈診術語。《素問.六節臟象論》人迎
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意指陰陽之氣均盛極,形成陰陽離決之勢,
故名。
【走哺】指上見嘔逆,下見二便不通的病症,汪必昌《醫階辦證》認為係“由下不
通,濁氣上衝而飲食不得入”所致。
【吐失】嘔吐物中混有糞便。是由于胃腸阻滯,陰陽錯亂,清濁混淆而出現。可見
于腸梗阻等疾患。
【除中】古病名。語出《傷寒論》。“除”,消除之意,“中”,指中焦脾胃之氣
。疾病到了嚴重階段,本來不能飲食,但突然反而暴食,這是中焦脾胃之
氣將絕的反常現象,稱為“除中。
【熱中】熱邪留滯腸胃的意思。“消癉”的別名。風病的一種。因風邪侵犯
陽明胃經而化熱,以目黃為主症(《素問.風論》)。
【脾約】語出《傷寒論》。指津液不足而大便秘結的一種病症。多因睥的運化功能
失調,氣虛不能化津,致腸中津液不足,故大便乾結難解。
【交腸】大小便易位而出,即大便時有尿流出,或小便時有糞水流出,故名。多見
于膀胱、陰道損傷後與直腸形成直腸膀胱等疾病。
【臌脹】即“臌脹”。是以腹部脹大如鼓,皮色萎黃、脈絡暴露為特徵的病症。致
病原因有:因于情志鬱結,氣失調達,肝脾受傷者;有因于飲食不節,嗜
酒過度,脾胃受傷,運化失職者;有因蟲積或其他傳染病損仍肝脾,阻礙
氣血者。病變多在肝、脾、腎三臟,而且互相影響,以致氣血,水濁瘀積
腹內,故腹部日漸脹大而成臌脹,如患者頭面四肢消瘦,只腹部脹大的,
稱為“單腹臌”;因其形狀類似蜘蛛,故又稱蜘蛛臌。
【氣臌】臌脹類型之一。因于脾虛氣滯者,症見胸腹脹滿不適,按之仍覺柔軟,
伴有氣逆,噯氣等症狀。因于七情鬱結、氣機壅寒者。症見腹大、青筋
顯露,膚色蒼黃,四肢消瘦等。
【血臌】臌脹類型之一。亦稱“蓄血臌”。主要症狀有吐血、衄血、便血或大便色
黑、小便赤、身發瘀斑等,腹內可摸到腫塊,並逐漸增大。病因主要由于
瘀塊阻滯,影響水濕的運行。本症可見於肝硬化,亦見於子宮或卵巢腫瘤
等病。
【蟲臌】由寄生蟲如血吸蟲等引起臌脹稱“蟲臌”又稱“蠱脹”,或簡稱“蠱”。
臨床表現;初起時腹部脹滿,脅下有痞塊,以後腹水逐漸增加時,面色蒼
白或萎黃或晦黑,肌肉消瘦,食量減少,倦怠無力。病因是蟲毒結聚于內
,肝脾受傷,脈絡瘀寒,升降失常,清濁相混所致。
【水臌】臌脹類型之一。主要症狀有腹脹大,皮薄而緊,色蒼小便難,兩脅痛。多
數患者面色萎黃,或伴黃疸,身上有時可見紅點(蜘蛛痣)。此由肝鬱傷
脾,肝失疏泄,脾不運化,水毒結聚所致。
【腫脹】全身水腫謂之“腫”,腹部脹滿謂之“脹”。前人有分頭面四肢先腫而後
腹脹的屬水,先腹脹而後四肢腫的屬脹。但是,水亦有兼脹的,脹亦有兼
水的,一般把水腫腹脹滿的症狀,統稱之為“腫脹”。
【膚脹】語出《靈樞.水脹篇》。是寒氣留滯在皮膚之內而出現腫脹的病症。其臨
床特點是腹部膨大,叩之中空不實,身腫,用指按壓腹部,被壓處凹陷不
應手而起,皮厚而色澤無異常變化等。
【氣脹】腹部脹滿的症狀,叫做“脹”,因氣滯而引起腹部脹滿叫“氣脹”,病因
多與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氣機阻滯有關。參閱“氣臌條”。
【酒脹】脹之因于酒積所傷而得病,故名。主要症狀為腹脹如斗,或見便血,尿血
,脈數或澀。病由酒毒所傷,濕熱蘊結肝脾,氣血逆阻,肝不藏血,脾不
統血所致。
【中滿】指腹中脹滿的症狀。可因氣虛、食滯、寒濁上壅、濕熱困阻等原因,使脾
胃運化失常,氣機痞塞而致。
【五積】“積”是指胸腹腔有形塊的一類病證。《難經.五十六難》就它的發病病
機、部位、形態等用五臟來區分,如心之積叫“伏梁”,肝之積叫“肥氣
”,脾之積叫“痞氣”,肺之積叫“息賁”,腎之積叫“奔豚”,合稱為
“五積”。原文對五積所描述的各種症狀,可能包括肝脾腫大,以及胸腹
腔的腫塊、積液、膿腫等病變。由于缺乏具體而實用的治法,故五積這類
名稱,現已少用,參見各條。
【伏梁】古病名。主要是指心下至臍部周圍有包塊(或氣塊)形成的病證,大多由
于氣血結滯所致。古代文獻描述本病症狀主要有三種說法:五積病之一
,屬心之積。症見臍上至心下部位有包塊,大如手臂,久不癒,令人心煩
,睡眠不安。(《難經.五十六難》)下腹部堅硬脹滿,有包塊在腹腔
腸胃的外面,推之不移,內有膿血瘀積,臍周圍疼痛,身腫,下肢浮腫,
忌切按。(《素問.腹中論》)在心胸之下的部位,能升能降,有時唾
血(《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
【肥氣】古病名。五積病之一,屬肝之積(《難經.五十六難》)。左脅下有腫塊
突起,狀如覆杯,久則咳嗽嘔逆,脈弦細。本病多由肝氣鬱結,瘀血停聚
所致。類于脾臟腫大等疾病。
【痞氣】五積病之一,屬脾之積(《難經.五十六難》)。右胃脘部位有腫塊突起
,形狀像覆著的盤子一樣,日久不癒,會使人發黃疸,營養不能吸收而使
肌肉消瘦,四肢無力等。多因脾虛氣鬱,痞塞不通,積氣留結所致。
【息賁】古病名,見《靈樞.經筋篇》;《難經.五十六難》等。五積病之一,屬
肺之積。症見右脅下有包塊,形狀如履著的杯子,呈急迫感,有見胸背痛
、吐血、伴有寒熱、咳嗽、嘔逆、呼吸迫促等症狀,這是肺氣鬱結,痰熱
壅遏所致。
【息積】古病名。語出《素問.奇病論》。病因肺失肅降,肺氣長期鬱積所致。症
見胸脅脹滿,呼吸氣逆,但不妨礙飲食。類于肺氣腫等病。
【奔豚】古病名,見《靈樞》、《難經》、《金匱要略》等,為五積之一,屬腎之
積。《金匱要略》稱之為“奔豚氣”。豚,即小豬。奔豚一由于腎臟寒氣
上衝,一由于肝臟氣火上逆,臨床特點為發作性下腹氣上衝胸,直達咽喉
,腹部絞痛,胸悶氣急,頭昏目眩,心悸易涼,煩躁不安,發作過後如常
,有的夾雜寒熱往來或吐膿症狀。因其發作時胸腹如有小豚奔闖,故名。
從證候表現看,類于胃腸神經官能症,而出現腸道積氣和蠕動亢進或痙攣
狀態。
【肝著】古病名。見《金匱要略》。著,邪氣留著之意。由于肝臟氣血鬱滯,出現
胸脅痞悶不舒,甚或脹痛,經過摸按後才覺得舒服,並喜歡熱飲的病證。
【蟲積】是指寄生于腹腔臟腑(以胃腸道為主)的寄生蟲病,以兒童為多見。主要
症狀有“嘈雜”腹痛,時發時止,久則面色萎黃,消瘦或腹部膨大等。
【癥瘕積聚】癥瘕和積聚,都是腹內積塊,或脹或痛的一種病症。癥和積是有形的
,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在臟,屬血分,瘕和聚是無形的,聚
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在腑,屬氣分。積聚中焦病變為多,癥瘕下焦
病變及婦科疾患為多,因而有不同名稱。癥瘕積聚的發生,多因情志
抑鬱,飲食內傷等,致使肝脾受傷,臟腑失調,氣機阻滯,瘀血內停
,日久漸積而成。而正氣不足,更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瘕聚】婦女任脈受病的證候。主要症狀為腹部臍下有硬塊,推之可移,痛無定處

【血瘕】屬婦女癥瘕一類疾病。多因月經期間,邪氣與血結聚,阻于經絡而成。
主要症狀:少腹有積氣包塊,急痛,陰道內有冷感,或見背脊痛,腰痛不
能俯仰等。血瘕在少腹及在脅下,假物成形,無常處。
【石瘕】語出《靈樞.水脹篇》。本病多因月經期間,寒氣入侵,惡血停積所致。
主要症狀為子宮內有塊狀物形成,日漸增大;如懷孕狀,並有閉經等,以
包塊堅硬如石,故名。類于子宮腫瘤。
【血癥】由血瘀積滯,逐漸形成,主要症狀,胸腹肋間疼痛,按之覺硬,推之不
移,身體日漸消瘦,體倦乏力,飲食減少,婦女患者可有經閉。
【痞塊】指腹腔內的積塊。
【伏瘕(虙瘕)】古病名。語出《素問.氣厥論》。“虙”與“伏”音義相通。指
一種邪氣伏于大腸的瘕證。下腹部有時鼓起塊狀,但有時消散,
可伴有腹痛,便秘等症狀。多因大腸熱氣鬱積所致。
【固瘕】語出《傷寒論.辨陽明病脈症並治法》,它是胃腸病的一種。主要症狀為
大便先硬後溏,或硬糞和稀糞夾雜而下,這是因腸間寒氣結聚所致。
【[病玄]癖】古病名。“[病玄]”與“癖”是兩種證候,但習慣上通稱為“[病玄]
癖”。“[病玄]”是形容臍的兩旁有條狀筋塊扛起,狀如弓弦,大小
不一,或痛或不痛;“癖”是指潛匿于兩脅之間的積塊,平時尋摸不
見,痛時摸之才覺有物。前人分為食癖、飲癖、寒癖、痰癖、血癖等
多種,其病因多由于飲食失節、脾胃受傷、寒痰結聚,氣血搏結而成

【腸覃】古病名。語出《靈樞.水脹篇》。主要表現,初起時腹內有塊狀物如雞蛋
大,以後逐漸增大,腹脹如懷孕狀,塊狀物堅硬,推之可移,月經照常來
潮。是由于氣阻血瘀,癖積留滯所致。類于婦女卵巢腫瘤。
【水氣】即“水腫”。水氣是從病理而言,水腫是從症狀而言。體內水份的運行,
主要依靠肺氣的通調肅降,腎氣的開闔調節,脾氣的運化轉輸,其中一臟
的功能失常,都能導致水不化氣,水分停留而發生水腫。《金匱要略》分
為“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等類型,又按五
臟證候分“五水”。 但臨床上一般分為“陰水”、“陽水”兩大類。參見
有關各條。
【水脹】語出《靈樞.五癃津液別篇》。水腫的別稱。以水溢于肌膚而腫脹,故
名。多因脾腎陽虛不能運化水濕所致。認為水脹有別于水腫。汪必昌《
醫階辨證》:「水腫之狀,或先足跗腫而上,或先眼窠腫而下,或面目足
附一時並腫,漸至于胸腹,甚者外腫而內脹。」「水脹之狀,先腹內脹,
而後外亦大,漸至四肢亦腫」。
【虛腫】指水腫的虛證,多屬于陰水,有由于脾陽虛的,有由于腎陽虛的,主要表
現為腫勢緩慢,氣弱聲低,面色暗淡,倦怠泄瀉、畏寒肢冷、脈沉細無力
等。
【胕腫】“胕”一說與“膚“字通。全身肌膚浮腫叫“胕腫”。參見“陰水”、“
陽水”條。
【跗腫】跗,部足背,跗腫乃指足背浮腫。
【五水】語出《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水腫病因五臟受水氣的影響,出現
不同的證候,分為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腎水。其主要症狀為,“心
水”,身重而少氣,煩躁不得臥,下陰腫;“肝水”,脅下腹部脹滿而痛
,不能轉側,尿量時多時少;“脾水”,腹大而小便難,少氣,四肢困重
;“肺水”,呼吸不利,身腫而小便難,大便鴨溏;“腎水”,腰痛,排
尿困難,腹大而臍腫,下陰常有水濕滲出,足冷,面形消瘦。
【陰水】水腫病兩大類型之一。凡因脾腎虛弱,不能化水制水而成的水腫,稱為“
陰水”。臨床表現多見下肢先腫,皮色淡白或晦暗,口淡,便溏,脈沉遲
。一般多屬慢性、虛證。
【陽水】水腫病兩大類型之一。凡因肺失宣降,水不下行而引起的呈熱象的水腫,
稱為“陽水”。臨床表現多見上部先腫,皮色黃赤,便秘口渴,脈沉數。
一般多屬急性、實證。
【正水】水腫證候類型之一。主要表現為全身浮腫,腹滿而喘,脈象沉遲。多由於
脾腎陽虛,水氣不能輸化,瀦留胸腹,迫及肺臟所致。其標在肺,其本仍
在于脾腎。
【皮水】水腫證候類型之一。主要表現為發病緩慢,全身性浮腫,肢體疼痛沉重,
無汗,皮膚冷,四肢凹陷性水腫較重,脈浮。多由于脾虛濕盛、水溢皮膚
所致。
【風水】水腫症候類型之一。主要表現為發病急驟、脈浮、骨節疼痛,發熱惡風,
浮腫以頭面較甚,多由于風邪侵襲,脾腎氣虛,肺氣失于肅降,通調水道
的功能障礙,水氣不行所致。
【石水】水腫證候類型之一。主要表現為腹滿而不喘,或引脅下脹痛,水腫偏于腹
部,脈沉。多由于腎陽虛弱不能化水所致,但與肺脾也有一定關係。
【蓄水症】指太陽膀胱腑之症。主要症狀有小便不利、小腹滿、睡眠不安,心煩,
喝水仍覺口渴,微有惡熱,頭痛,脈浮。中醫認為是由於發汗後表邪未
淨而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職,水停下焦所致。
【血症】指血液不循經脈運行而溢出的病症。如咳血、咯血、吐血、嘔血、衄血、
便血、尿血、溲血、溢血、奪血、亡血、圊血、遠血、近血、皮下出血等
,詳見各條。中醫認為凡外傷、飲食、情志、內傷虛損等均可引起。本症
有虛實之分。虛症為傷陰虛火妄動,或氣虛不攝;實症則為火盛氣逆,血
熱妄行。
【鼻衄】俗稱“流鼻血”。多由肺熱上壅,或胃熱熏蒸所致。也有因肝火偏旺或肺
腎陰虛而引起的。因肺熱致衄的,症見鼻燥、咳嗆、痰少等。因胃熱致衄
的,症見鼻燥,煩渴引飲,口臭等。因肝火引起的,症見頭痛眩暈,目赤
,善怒等。肺腎陰虛則虛火上升,血隨火升而衄血,常兼見咳嗽、盜汗、
低燒、頭昏、耳鳴等。
【咯血】指未經咳嗽而喉中咯出血塊或血點,或痰血一併咯出,因一咯即出,故名
。如偶然咯血,或略有咳嗽,是肺有燥熱。若咯血頻頻,面赤心煩,咽喉
乾燥,舌質紅,脈細數,是陰虛火亢,多屬肺腎陰虧,心肝火旺所致。咯
血常見于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癌等病。
【吐血】血液從口而出,包括嘔血和大量咯血。參見嘔血、咯血條。
【嘔血】指血隨嘔吐而出、色紫暗、量較多,並常夾有食物殘渣。多因胃中積熱,
或肝鬱化火,逆乘于胃,脈絡瘀滯,陽絡損傷所致。以門靜脈性肝硬化、
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病較為常見。
【溢血】即出血。泛指血液外溢。指咳血、咯血、吐血、衄血等由口鼻等上竅
的出血。《張氏醫通》:「從上溢者,勢必假道肺胃;從下脫者,勢必由
于二腸,及從膀胱下達耳。」
【奪血】指血液喪失。奪,劫奪之意。血和汗同來源于水谷之精氣,對于血虛
患者,本來津液不足,若強發其汗,勢必傷營動血,稱為“奪血”。
【咳血】指隨咳嗽唾痰而出的血。血液來自肺與氣管,往往色澤鮮紅,痰血相兼,
或痰中帶有血絲,故稱“痰血”。因其隨唾而出,又叫“唾血”。多由于
咳嗽損傷肺絡。因風熱燥邪的,見喉癢咳嗽、口乾鼻燥;因肝火犯肺的,
見胸脅牽痛,煩躁易怒;因陰虛內熱的,見骨萎潮熱,咳嗽氣短。
【亡血】是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出血證的統稱。
【血枯】古病名。語出《素問.腹中論》。主要症狀有胸脅脹滿,甚至妨礙飲食
,發病時先聞到腥臭的氣味,鼻流清涕、唾血、四肢清冷、目眩、時常大
小便出血,病名“血枯”。病因主要有二:一是少年時曾患大出血症,二
是酒色過度,傷了肝腎精血,婦女則月經衰少或經閉。指大失血後血液
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便血】泛指血從肛門下泄,包括糞便帶血或單純下血的證候。本病有因脾虛不能
統攝;有因濕熱下注大腸而損傷陰絡。血色紫暗的,多屬氣虛或濕毒;血
色鮮紅的,多屬熱證。
【腸風便血】因風熱客于腸胃或濕熱蘊積腸胃,久而損傷陰絡,致大便時出血,故
名。臨床表現:大便前出血如注,血色鮮紅,肛門無腫痛,舌紅、脈
數等。
【臟毒便血】由腸胃積熱或濕熱鬱滯引起。臨床表現:下血多呈片塊狀,污濁色暗
,大便溏而不暢,胃納不振,身體倦乏,舌紅,苔黃膩,脈濡數等。
【圊血】又叫“清血”。清,古通“圊”,即廁所。上廁時即大便出血,故名。參
見“便血”條。
【遠血】指先排大便,後出血,血色暗黑的病症。因其是遠離直腸、肛門部位的出
血,故名。多見于上消化道出血。
【近血】指大便出血的部位接近直腸或肛門,血色鮮紅,大便時先有血液流出才排
大便。為大腸熱毒引起。多見于痔瘡或直腸病變引起的出血。
【溲血】即“尿血”,也叫“溺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血塊,排尿時無明顯
疼痛,雖間有輕微的脹痛或熱痛,但不像血淋的小便艱澀,疼痛難忍。因
此一般以有痛的叫“血淋”,不痛的叫“溲血”。臨床上分虛證和實證。
實證多突然發作,尿血鮮紅,排尿時尿道有熱澀感覺,如兼見身熱面赤,
心煩、口渴的為熱擾血分或下焦濕熱;兼見神疲,目眩耳鳴、腰腿酸軟的
,為陰虛火動。虛證多屬久病,尿血淡紅,排尿時多無痛滯感,而食少神
倦,面色萎黃,腰脊酸痛、頭暈耳鳴等,多因脾腎兩虛所致。
【大衄】口鼻一起出血,甚至眼、耳、口、鼻、二陰同時出血的病症,有因血熱妄
行,也有因氣虛不攝所致。
【舌衄】即血液從舌體滲出。多因心火熾盛所致,也有因脾腎二經虛火上炎的。
【牙衄】又稱“齒衄”。多由胃火上升,血隨火動,或肝腎陰虛,虛火上浮所致。
齒齦紅腫疼痛,口腔發出臭味、大便秘結的,是胃火上升;齦浮齒搖而微
痛的,是陰虛火炎。
【血泄】即使血。血由大便泄出,故名。參見“便血”條。
【血脫】指大出血而引起的虛脫。指慢性出血病人而有面色蒼白無華、形體瘦
弱、脈象虛的證侯。
【陰斑】斑之屬于虛寒性的、或稱為“陰證發斑”。主要表現為胸腹部微見斑點
,斑色淡紅,陰而不顯,伴有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脈虛大無力或沉微等
。皮下慢性出血而呈紫暗色的。
【肌膚甲錯】又稱“肌若魚鱗”,乃形容皮膚粗糙、乾燥、角化過度,故外觀皮膚
褐色,如鱗狀,通常是體內有瘀血的一種外候。臨床上常兼有身體羸
瘦、鞏膜呈青暗色等病狀。亦見于菸酸缺乏病的皮炎等。
【消渴病】含兩義:指渴而飲多,食多而反消瘦,尿多和出現尿糖的一類病症,
類似於西醫的糖尿病。本病多由於嗜酒和恣食甘肥,中焦積熱;或五志
過極,鬱而化火;或因縱慾過度,虛火妄動,腎精耗損。陰虛和燥熱兩
者互為因果,消灼肺胃津液及腎的陰精。因為陰虛的重點在腎,陰傷及
陽,病久往往導致腎陽亦虛。泛指以渴飲多尿為主症的一類疾病,根
據病機、症狀和病情發展階段的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別,常見
於糖尿病,尿崩症,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疾病。
【三消】“上消”、“中消”、“下消”三種證型的合稱。是根據病機、症狀和病
情發展階段的不同,對消渴病的三種分型,故名。
【上消】又稱“肺消”或“鬲消”。以口渴多飲為主症,有偏熱偏寒的不同。如見
口乾舌燥、小便多,舌紅苔黃的,是偏熱證,是因胃火或心火熏灼于肺,
使肺陰耗傷所致。如見飲一溲二,迅速消瘦,倦怠無力,氣短、脈沉遲的
,是偏寒證,是因氣津兩傷所致。
【中消】又稱“消中”、“胃消”或“脾消”。以多食易飢而形體反見消瘦為主症
,兼見大便秘結、小便黃赤頻數、舌苔黃燥等。多因胃火熾盛,消耗水谷
精微而精血受傷所致。
【下消】又稱“腎消”。以多尿小便如膚如脂為主症,常兼見煩躁,口乾引飲,舌
紅,脈沉細而數。本病系因腎陰虧損、虛不固攝所致。也與脾失輸化有關
。如小便頻多,面色暗黑,陽痿,脈沉細而弱,是陰陽兩虛之象。
【消癉】原出《內經》,又名“熱癉”,即消渴病。“消”指消耗津液而見消瘦;
“癉”指內熱。消癉就是邪熱內熾,消灼津液,而見多飲食而消瘦的證候

【消中】語出《素問.脈要精微論》等篇。指消食善飢的病症,即消渴病的“中消
”症。參見該條。
【食亦】古病名。語出《素問.氣厥論》。即“中消”症。“亦”作“[人亦]”解
,怠惰之意。因善食易飢而身體反消瘦倦怠無力,故名。是中焦燥熱所致

【善食而瘦】“中消”證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由于內熱消耗陰津所致。參閱“食亦
”、“中消”條。
【消谷善飢】消渴病主要症狀之一,“消谷”,指消化食物;“善飢”,即容易飢
餓。是形容食慾過于旺盛,食後不久,即感飢餓。往往身體反見消瘦
,這是胃火熾盛,胃陰損耗所致。
【解[人亦]】語出《素問.平人氣象論》。“解”即懈怠;“[人亦]”即困倦。是
指人體感覺困倦和肢體骨節懈怠的症狀。可見于虛損、消渴或熱性病
後,是肝腎虛再、精血不足所致。
【淋症】凡尿頻、尿急、排尿障礙或澀痛、淋瀝不斷的症候統稱“淋症”。分為“
石淋”,“氣淋”,“膏淋”,“勞淋”,“血淋”等五種類型。包括泌
尿系感染、結石、結核、乳糜尿、前列腺炎等多種疾病。多屬濕熱積於下
焦,滲入膀胱,或由於腎虛而濕濁下注,氣化不利所致。五淋中病因又各
不同,詳見各條。
【五淋】即石淋、氣淋、膏淋、勞淋、血淋的合稱。詳見各條。
【石淋】亦稱“砂淋”。主要症狀有臍腹拘急,腰部一側疼痛,或有陣發性絞痛、
痛連小腹及陰部、排尿不陽,或中斷,或頻急澀痛難出,有時尿中雜有砂
石,尿色黃濁,或呈血尿,多因濕熱蘊結下焦,使尿中雜質凝結而成,屬
于泌尿系結石。
【氣淋】主要症狀見下腹至陰囊脹痛,小便澀滯或尿後疼痛,多因膀胱氣滯所致。
若久病不癒,反見少腹墜脹急痛,排尿困難,尿有餘瀝,則是脾腎氣虛所
致。
【膏淋】主要症狀見小便混濁如米泔,或如脂膏之物,尿出不暢。尿道熱澀而痛的
屬實證,不熱不痛的多屬虛證。實證多因濕熱下注,蘊結膀胱,以致氣化
不行,不能約束脂液所致。虛證多因腎虛不能蒸化和制約脂液所致。
【勞淋】淋症日久不癒,遇勞即發,故名。主要表硯:小便淋瀝,尿後下陰部隱痛
,肢倦腰酸,纏綿難癒。此證多因淋症經久失治,或調治失宜,致脾腎兩
虛而起。若面色[白光]白,少氣懶言的,為脾氣虛;形虛肢冷,脈虛弱的
,為腎陽虛;手足心熱,舌紅,脈細數的,為腎陰虛。
【血淋】指血尿而伴有尿道熱澀刺痛,下腹部疼痛脹急的病症。多因下焦濕熱蘊結
、迫血妄行所致。若無熱微痛的,屬陰虛火動,不能攝血所致。
【熱淋】淋證類型之一。臨床表現有小腹拘急疼痛,小便赤澀如血,尿時灼痛,或
伴有寒熱、身酸等症狀。是由于下焦熱結所致。類于急性泌尿系感染。
【癃閉】是尿閉或排尿困難,下腹脹滿的一種證候。“癃”是小便不暢,點滴而出
,下腹緩緩脹滿;“閉”是小便不通,點滴不出,病勢較急,一般統稱為
“癃閉”。本證包括由于膀胱、尿道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所造成的排尿
困難和尿瀦留;或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腎功能減退或衰竭而造成的尿量極度
減少等。導致癃閉的原因很多,臨床所見則不外虛證和實證兩類。如因濕
熱下注,或瘀血,結石阻塞的,多屬實證;如因腎陽不足、不能氣化,或
腎陰虧損、津液內虛的,多屬虛證。
【遺溺】即“遺尿”。指經常夜間睡眠時不自覺的排尿,即俗稱“尿床”。多見
于兒童。大都由于腎氣不足,以致膀胱之氣不固,屬虛證。偏寒的尿色清
白;偏熱的尿黃而臭。指小便失禁。
【涇溲不利】即小便不利,也被用來形容大小便不通利。
【不得前後】前指小便、後指大便,即二便不通。
【失溲】即“小便失禁”。有因脾肺氣虛,腎氣不足,膀胱無力控制者,多見于老
年人,病後體質虛弱病人,其症狀為少腹時覺墜脹,常有尿意、量少,滴
瀝不禁等。有因于神志昏迷、膀胱失去控制者,可見于中風、熱性病邪陷
心包的病人,病情多屬危重。
【溲數】即小便頻數、排尿次數頻多。
【小便淋瀝】即排尿次數多而短澀,滴瀝不盡。本證有虛有實。虛證多因腎氣不固
,或脾腎兩虛所致;實證多因下焦濕熱,或尿路結石所致。
【遺精】亦名“遺泄”或稱“失精”。有夢而遺精的,叫“夢遺”;白天精自滑出
者,叫“滑精”。主要是“心腎不交”、“相火熾盛”、“腎氣不固”等
所引起,也有少數由于濕熱下注的。心腎不交的,夢中遺精,頭暈,心悸
神倦,小便黃短有熱感;相火熾盛的,陰莖易舉。口乾舌紅,頭昏目眩,
耳鳴腰酸;腎氣不固的,精易滑出,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頭眩腰酸
,脈沉弱;若由于濕熱引起的,多有口苦,小便赤,苔黃膩等兼症。
【早泄】指行性生活時排精過早的現象。多因腎虛,相火過盛所致。
【精冷】男子因真陽不足而引起精氣清冷,無生育能力者。類于性神經衰弱,精子
缺乏一類病症。
【陰冷】即陰寒。指婦女陰戶有寒冷感,甚至腹內也覺冷,往往影響生育,多因
下元虛寒所致(《金匱要略》)。指陰莖或陰囊冷而不溫,多因命門火
衰或寒氣凝滯干腎所致。
【陰縮】亦叫“陽縮”,即陰莖痿軟上縮的症狀。多因腎陽虧虛所致。
【陽痿】又稱“陽事不舉”。指陰莖不舉的病症。《內經》稱為“陰痿”。多由於
性慾過度或誤犯手淫,致損傷精氣,命門火衰;或思慮憂鬱,損傷心脾;
或恐懼過度損傷腎氣所致。命門火衰的,多見頭暈神倦、腰足酸軟。思慮
損傷心脾或恐懼傷腎的,每見膽怯多疑、睡眠不安。
【奪精】奪,耗損之意。即精氣嚴重耗損。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耳聾、視物不
明等。指脈跳在一呼之間跳一次或四次者(《難經》)。
【強中】指陰莖無故而堅硬勃起、久久不痿,精液自泄的證候。常伴有小便多,唇
、口乾燥等,是一種陰虛陽亢、命火妄動之象。多因性慾過度,腎氣受傷
所致。
【不育】通常指男子無生育能力。可因先天性生殖器官發育不全,或後天病變引致
腎氣虧損、精氣虛冷而致。
【五不男】指男性的天、漏、腱、怯、變五種不育症。“天”即“天宦”,泛指男
性先天性外生殖器或睾丸缺陷及第二性徵發育不全。“漏”即精液不固,
常自遺泄。“腱”即陰莖或睪丸切除。“怯”即陽痿。“變”又稱“人痾
”,類於兩性畸型,俗稱“陰陽人”。
【疝】泛指體腔內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氣痛的症狀,故稱為“疝氣”、
“小腸氣”、“小腸氣痛”或“盤腸氣”。如突出於腹壁、腹股溝部位,或
從腹腔下入陰囊的腸疝等。指生殖器、睪丸、陰囊的部份病症。如男女外
生殖器潰腫流膿,溺竅流出敗精濁物,睪丸或陰囊的腫大疼痛等病症,有的
可兼有腹部症狀。指腹部的劇烈疼痛,兼有二便不通的證候,如“病在少
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素問.長刺節論》)。「督脈為病‥
…‥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後(指大小便秘結),為沖疝」(《素問.
骨空論》)。
【七疝】古籍中把疝氣分為七種的合稱。指厥疝、癥疝、寒疝、氣疝、盤疝、
胕疝、狼疝(《諸病源候論》)。指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
狐疝、頹疝。(《儒門事親》)指衝疝、狐疝、頹疝、厥疝、瘕疝、潰
疝、疽癃疝(《醫宗必讀》)。
【狐疝】古病名。或稱“狐疝風”。小腸墜入陰囊,時上時下,平臥或用手推時腫
物可縮入腹腔,站立時又墜入於陰囊,如狐之出入無常,故名。類於腹股
溝疝。
【寒疝】一種急性腹痛的病症。見《金匱要略》。由脾胃虛寒,或產後血虛,復
感風寒外邪,結聚於腹中而致。症見臍周絞痛、冷汗、四肢厥逆、脈沉緊
,甚則全身發冷. 四肢脈木;見於血虛者,腹痛連及兩脅、小腹擊急。(
指寒邪侵於厥陰經的痛證。症見陰囊冷痛腫硬、痛引睪丸、陰莖不舉、
喜暖畏寒、形寒肢冷等。
【水疝】症見陰囊腫痛,陰汗時出;或變腫狀如水晶(類於睪丸鞘膜積液等症);
或陰囊燥癢流黃水,或少腹部按之有水聲(《儒門事親》),多由腎虛、
復感風寒,濕流囊中所致。
【臍疝】又稱“臍突”。多見於幼兒。主要症狀為臍中有包塊突出,皮包光亮。
【頹疝】古病名。睪丸腫大堅硬,重墜脹痛或麻木不知痛癢。指婦女少腹腫的
病症(《素問.脈解篇》)。
【疳疝】陰囊腫大,疼痛或硬結麻木。指男女外生殖器潰腫流膿的病症。潰
疝,是陽明筋病,內有膿血,即巢氏(指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之胕疝
,子和(指張子和《儒門事親》)之血疝也”(《醫宗必讀》)。
【氣疝】古病名。主要症狀為發作時陰囊偏墜腫痛,上連腰部(腎俞),每於惱怒
過度或過勞時發作,氣平靜即逐漸緩解。
【血疝】指陰囊部位的瘀血腫痛,痛如錐刺,痛處不移,又名“瘀血疝”。多平
素有瘀血,因勞累過度或受寒而誘發。指小腹近外生殖器部位的癰踵。
《儒門事親》:「其狀如黃瓜,在少腹兩旁,橫骨兩端約中,俗云便癰。
……氣血流溢,滲入脬囊,留而不去,結成癰腫,膿少血多」。
【筋疝】古病名。指陰莖疼痛急縮,或癢或腫,或潰破流膿, 或兼陽萎,並有白色
粘液隨小便排出的病症。多由肝經濕熱、房室勞傷所致。
【胕疝】古病名,為臍下部有硬結腫塊的病症。
【盤疝】古病名,指臍周絞痛的病症。
【癥疝】古病名。主要症狀為腹中之氣驟然脹滿,胃腸膨脹隆起如手臂狀,胃脘部
疼痛。
【厥疝】指厥氣上逆的疝證。症見臍周絞痛,脅痛、惡心、吐冷涎,手足厥冷,
脈大而虛等,多因寒氣積於腹中上逆所致。《濟生方》:「厥疝則心痛
(指胃脘部痛),足冷,食已則吐」。
【疝瘕】見《素問.玉機真臟論》等篇,或稱“瘕疝”。是指小腹部熱痛,溺竅流
出白色粘液的病症。
【潰癃疝】指腹腔內包裹性化膿性的炎症腫塊,所謂“腹中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
。”(王肯堂《證治準繩》)常兼見小便不通的證候。
【心疝】古病名。見《素問.脈要精微論》等。是因寒邪侵犯心經而致的一種急性
痛證。症見下腹有形塊突起,氣上衝胸,心暴痛,脈弦急。
【肺疝】古病名。因邪氣侵犯肺硜,肺氣不化,使水道不得通調,致熱鬱膀胱所形
成的一種疝病。症見少腹興睪丸脹痛,小便不通。
【狐惑】古病名,見《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主要症狀有咽喉部及
前後陰潰瘍,因患者有神情惑亂不定,臥起不安,故名。病因傷寒失於發
汗,濕毒無以排泄所致。
【兩脅拘急】兩脅部牽引不舒的感覺。多因水飲聚結於兩脅,或肝氣鬱結所致。
【戴陽】陽氣因下焦虛寒而浮越於上,出現下真寒而上假熱的證候,稱為“戴陽”
。患者見氣短,呼吸迫促,倦怠懶言,勉強說話即感上氣不接下氣,頭暈
心悸,足冷,小便清,大便稀溏,舌胖嫩,苔黑而潤。這些都是真寒的表
現。但面色浮紅,口鼻有時出血,口燥齒浮,脈浮大,按之空虛無力。這
些是假熱的症狀。“戴陽”與“格陽”都屬真寒假熱的病理變化。格陽證
是內真寒而外假熱,戴陽證是下虛寒而上假熱。實際上病情發展到這種嚴
重階段,兩者常可互見,不能截然分開。參閱“陰盛格陽”條。
【陽旦】“陽旦”指陽旦湯所治的病證。陽旦湯即桂枝湯(見《金匱要略.婦人產
後病脈證並治》)。後世醫家如孫思邈的《千金方》及王燾(音“桃”)
《外台秘要》等,也有陽旦湯,乃桂枝湯加黃芩一味組成,治微惡寒、發
熱、自汗、心煩、小便數、腳攣急等太陽表虛證夾陰虛內熱,雖名陽旦湯
,但與《金匱要略》的陽旦湯略有出入。


■三、小兒雜病

【驚風】是兒科常見病症之一。驚是驚厥,風是抽風。在兒童疾患中,凡因風而出
現驚厥抽搐症狀的,統稱為驚風。分為“急驚風”、“慢驚風”二類,各
詳本條。
【急驚風】以發病迅速、高熱眼紅、昏迷抽搐、角弓反張、兩目上視、牙關緊閉、
口吐白洙、痰聲漉漉等為主證,故名。發病原因,有由於外感六淫,或
暴受驚恐,或痰積食滯所引起。由外感六淫引起的,初起伴有發熱等;
由驚恐誘發的,多不發熱或發熱不高,睡中驚惕啼哭;由痰積食滯引起
的,有腹脹痛、便秘或大便腥臭,嘔吐噯酸等。凡急性熱病有上述主證
的都屬於急驚風,其中包括中樞神經的急性感染,如流行性腦膜炎及腦
炎等。
【慢驚風】以慢性發作,面色淡白或青、神倦嗜睡,緩緩抽搐、時作時止、腹部凹
陷、呼吸微緩等為主證,故名。發病原因,或因嘔吐泄瀉後引起,或由
急驚轉變而成。由吐瀉引起的,多見囟門和目眶低陷,肌肉鬆弛,便稀
尿少,口鼻氣冷,甚則睡中露睛,肢冷,脈細無力。由急驚轉成的,有
便秘,小便失禁,或尿閉,汗出淋漓,舌紅少苔,邪盛者,兩目畏光,
強直抽搐,甚則語言錯亂,舌紅,苔濁膩等。慢驚包括多種重病晚期有
驚厥的,如結核性腦膜炎等。
【驚風八候】指驚風的八種症狀表現。搐,肘臂伸縮抽動;掣,兩肩拽動;
顫,手足震顫;搦,兩手握拳或十指開合不已;反,角弓反張;
引,臂若開弓,手如挽弓;竄,眼睛上視;視,眼睛斜視,睛
露不活。
【內釣】小兒由於胎寒或脾胃虛寒引起的一種病症。主要症狀有腰背屈曲,腹痛多
啼,唇黑囊腫(陳治《幼幼近編》)。
【天釣】小兒驚風的一種。陳治《幼幼近編》:「天釣屬心肺積熱所致,其證涎潮
(形容口水多)搐弱,項強痰鳴,雙眸(即目睛)翻上,爪甲包青,皆痰
熱壅滯上焦所致」。
【驚厥】指突然受嚴重精神刺激,以致氣血逆亂,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的現象。
指小兒驚風證候。
【瘛瘲】俗稱“抽風”,是小兒驚風的一個症狀。瘛,是筋急擊縮;瘲,是筋緩縱
伸。瘛瘲是形容手足時伸時縮抽動不止的狀態,是熱極生風、肝風內動的
證候。
【臍風】又稱“撮口”、“噤風”。即新生兒破傷風。以牙關緊閉、強直痙攣、角
弓反張、面帶苦笑為特徵。嚴重的兼見面色發青,呼吸急促等症狀。主要
由於斷臍不潔,或臍帶脫落過早,局部受傷感染所致。
【胎風】指小兒出生後,身熱,皮膚紅赤,狀如燙火傷的一類證候。大多由於妊娠
時過食辛熱,脾胃積熱影響胎兒所致。
【胎驚】新生兒非因臍風而出現驚風證候叫“胎驚”。前人認為由于孕婦飲食調養
失常或精神因素,影響胎兒所致。主要表現有驚厥,知覺全失,手足抽動
,面部肌肉痙攣。呈陣發性發作,不發時無異常徵象。
【胎癇】指初生兒百日內所發生的癇症。
【疳(疳積)】亦稱“疳積”。好發於幼弱小兒。以面黃肌瘦、肚腹膨脹、營養障
礙,伴有慢性消化不良為特徵。一般的臨床表現為毛髮焦稀、易發
脾氣、吮食手指、嗜異食、大便泄瀉、酸臭異常等。致病原因,多
與所乳過早,飲食失節,病後失調,以及蟲積等因素有關,導致脾
胃受傷,營養吸收障礙而得病,久而傷及其它臟腑。
【五疳】疳證按主要的臟腑病變,分為五撞類型。即“心疳”、“肝疳”、“脾疳
”、“肺疳”、“腎疳”。詳見各條。
【心疳】五疳之一。由於乳食失調,心經鬱熱所致。主要症狀有身熱、頰赤面黃、
口舌生瘡、胸膈煩悶、口渴飲冷、下痢膿血、盜汗、磨牙、易驚等。
【肝疳】五疳之一。由於乳食失調,肝經受熱所致。主要症狀有消瘦、腹脹、面色
青黃、多汗、下痢次數多、糞便中有鮮血或粘液、搖頭揉目、雀盲,甚至
眼睛不想睜開等。
【脾疳】五疳之一。由於乳食不節,脾胃受傷所致。主要症狀有面色萎黃、腹大如
鼓、腹皮青筋暴露、嘔逆、不思飲食、喜吃泥土,煩渴引飲、水榖不消、
瀉下酸臭、咳嗽喘促、胸膈壅滿、口鼻乾燥、目生白膜、喜暗畏光、唇赤
發焦、四肢乏力等。
【肺疳】五疳之一。由於乳食失調,鬱熱傷肺所致。主要症狀有咳嗽氣逆、咽喉不
利、多涕時啼、憎寒、腹脹、泄瀉米泔樣糞便、乳食減少,口有腥氣、皮
毛乾焦、四肢消瘦等。
【腎疳】五疳之一。由於乳食失調,伏熱內阻所致。主要症狀有四肢消瘦、面色黝
黑、齒齦生瘡或潰爛出血、上熱下冷、寒熱時作、吐逆、乳食減少、大便
滑泄,甚則脫肛、肛門潰爛、濕癢生瘡。常見“解顱”、齒遲、行遲等腎
氣不足等證。
【熱疳】是由於小兒夏季斷乳,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所致。主要症狀有肌瘦腹脹、
手足心熱、煩渴善食、泄瀉、大便色淡,或瀉下未消化食物殘渣等。
【口疳】小兒疳積泄瀉,未癒或初癒,口腔發生潰瘍,稱為“口疳”。是由於濕熱
蒸灼津液所致。
【脊疳】是形容疳積患者羸瘦,脊骨顯露,故名。
【丁奚疳】其病由哺食過度,脾胃受傷,營養不能吸收所致。症狀以腹大、頸細小
、面黃肌瘦為其特點。
【哺露疳】病因同丁奚疳。常為丁奚疳的進一步發展,患兒極度消瘦,時有寒熱,
腹大,頸細,食多吐逆,泄瀉無度。常兼有腸寄生蟲疾病。
【胎赤】初生兒皮膚色紅如塗丹,是胎中感受熱毒所致。小兒眼瞼赤爛。“
胎風”的別稱。
【胎黃】初生兒於出生後數天面目、皮膚發生黃疸,叫“胎黃”,或稱“胎疸”,
即現在所稱的新生兒黃疸。多因妊娠時母體濕熱熏蒸於胎所致。輕症一般
不用治療,黃疸可自行消退。
【胎肥】指初生兒肌肉肥厚,目睛粉紅,滿月之後,日漸消瘦,五心煩熱,大便難
,口中時流涎。這是由於胎中感受產母胃熱所致。
【胎疝】小兒初生即見陰囊腫大的病症。
【胎熱】指初生兒出現壯熱、煩驚、痰多喘急、目赤胞腫、便秘、小便赤等的一
類證候。是由於產母在妊娠期過食熱毒之物,或過服溫藥,熱蓄於內,熏
蒸胎氣所致。孕婦經常目赤多眵或眼目昏花,亦名“胎熱”
【臟寒】指嬰兒百日內,出現手足逆冷、唇面微青、額上汗出、不思乳食、腹痛
腸鳴、泄瀉清水、夜啼等症狀。是由於產時冷氣侵入,或臍帶扎縛不緊、
寒氣內侵所致。指脾胃虛寒。
【滯頤】小兒常流口涎,涎常漬於頤下,故名。多因脾氣虛冷或實熱,不能約制津
液所致。
【五遲】小兒立遲、行遲、髮遲、齒遲、語遲,稱為“五遲”。病因與“五軟”基
本相同。參見該條。
【五軟】頭軟、項軟、手腳軟、肌肉軟、口軟,稱為“五軟”,又名“胎弱”、“
胎怯”,或稱“白癡”。以發肓遲緩、智力發育不全為特徵。多由於先天
稟賦不足、早產,或後天乳養不足所致。類於大腦發育不全之軟白癡,即
伸舌樣愚鈍症。
【雞胸】小兒生長發育障礙變成畸形的一種疾患。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調養
失宜、脾腎虧損、胸骨柔弱而成。其症狀為胸廓向前畸形突出,狀如雞胸
,故名。是佝僂病的症狀之一。
【龜背】小兒生長發育障礙發生畸形的一種疾患。多由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腎
氣虛,不能充養骨髓、督脈致脊骨痿弱,逐漸變成畸形。其症狀為脊骨彎
曲隆起,狀如龜背,故名。是佝僂病的症狀之一。
【解顱】即頭顱骨縫分裂,前囟擴大,不能閉合之症。正常小兒的顱骨縫,大都在
出生六個月時骨化,前囟在一歲至一歲半時閉合,後囟在二至四個月時閉
合。如延期閉合,名為“解顱”。多由先天不足,腎氣虧損所致,其症狀
為頭縫裂開,頭皮光急,青筋顯露,面色[白光]白,眼珠常下翻,故白睛
特別顯露,智力發育不良。解顱是較重的佝僂病的症狀之一,亦見於腦積
水。
【囟填】即囟門凸起。有屬於寒氣凝滯的,囟門腫而硬,無發熱,四肢不溫。有因
火氣上沖的,囟門腫而軟,面赤唇紅,指紋色紫。囟填類於腦積水。
【囟陷】即囟門下陷如坑狀。多由於先天虧損或因長期腹瀉或慢驚風後,氣血虛弱
,臟虛不能上榮所致。六個月以內的乳兒,囟部微陷,無其它症狀的,不
作病態。
【客忤】小兒突然受外界異物、巨響、或陌生人的驚嚇,而發生面色發青、口吐涎
沫、喘息腹痛、肢體瘛瘲、狀如驚癇的,稱為“客忤”
【夜啼】是小兒夜晚啼哭不止的病症。原因主要是脾寒和心熱。因脾寒者,面色青
白,手腹俱冷,不思乳食,腹痛,曲腰而啼;因於心熱者,面色赤,手腹
俱暖,口中氣熱,煩躁,惡見燈火,常仰身而啼。
【不乳】嬰兒出生十二小時後不因口腔疾患而不能吮乳的稱為“不乳”。有實證、
寒證、虛證之分。實證見腹脹便秘、嘔吐、煩躁不寧,啼哭聲粗,乃因胎
糞不下,穢熱鬱結胃腸所致。寒證見面色蒼白,唇舌色淡,口吐白沫,啼
哭綿綿不休,甚別便溏肢厥,此屬腸胃虛冷,與產時受寒有用。虛證見形
神虛怯,面色[白光]白,氣息微弱,啼聲無力,肢冷唇淡,由於元氣怯弱
,多見於難產或早產兒。
【馬牙】多因胎內受熱毒所致。其症狀為初生兒牙齦上生白色小泡,狀如脆骨,妨
礙吮乳。
【螳螂子】初生兒數天或一個月,二側腮內發現有腫脹有硬塊,吮乳不便,甚至啼
哭不能出聲,稱為“螳螂子”,俗名“土脯子”,今名“頰脂墊”。
【變蒸】小兒變蒸的說法,始創於西晉.王叔和。所謂變蒸,指小兒出生後三十二
日為一變,六十四日為一蒸,再加三大蒸,共五百七十六日變蒸完畢。徐
春甫《古今醫統》:「變者性情變易也,蒸者身體蒸熱也。」變蒸的臨床
表現為身微熱,耳及臀部冷,此外無其它症狀。歷代醫家,都認為這種發
熱證候,是嬰兒發育過程的正常生理現象。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認為
:「每經一次之後,則兒骨脈氣血稍強,精神性情特異。」直至明.張景
岳認為變蒸是嬰兒發熱的別名,不是發育的正常過程。清.陳復正支持他
的見解。


■第九類 婦產科病證

■一、經帶

【天癸】指男女之腎精。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女子……二七而天癸
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丈夫.…‥二八腎氣盛,天癸至
,精氣溢瀉……」據此,天癸有類似性腺激素的作用。在婦科方面,有
時把天癸作為“月經”的代稱。
【月經(月事)】是女子週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現象,通常一個月來潮一次,每次
約三至五天乾淨。因為每月按期而來,所以叫做“月經”,“月
事”,又叫“經水”,“月信”(指按月而至之意)。一般十四
歲左右月經開始來潮,到四十九歲左右月經閉止。月經是否正常
,可以從相隔的日期,經量的多少,色澤的深淡,經血的厚薄等
幾個方面來判斷。正常的婦女經血為暗紅色,開始時較淺,中間
逐漸加深,最後又呈淡紅,不凝結,無血塊,不清不稠,沒有特
殊氣味,經量適中,能按月來潮,這是健康的象徵。如果在月經
的期、量、色、質方面有改變,即屬于病態。
【經水】指“月經”。指經脈。《靈樞.經水篇》有關于“五臟六腑十二經水
”的記載。
【月經病】指婦科病中屬于月經方面的各種病症,即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等的
異常而兼有各種症狀者。包括“月經不調”、“痛經”,“經閉”、“
倒經”、“崩漏”、“經前便血”、“經行泄瀉”等等。詳見各條。
【月經不調】是月經病的統稱,包括臨床上常見的經行先期,經行後期,經行先後
無定期,以及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痛經,閉經等。詳見各條。
【經行先期(月經先期)】是指月經來潮此正常過期提前一週以上,甚至一月兩至
。一般來說,本病屬熱的較多見,經血量多色深紅,質
稠濃,並見煩燥、口乾、脈數,屬血熱。如經量不多,
色鮮紅,質清稀,手足心熱,屬虛熱。氣虛的則症見經
血量多,質稀,色淡,面色蒼白,神疲體倦,氣短懶言
,頭重眩暈,舌淡脈遲。此外,屬于肝鬱或血瘀的亦較
多見。
【經行後期(經遲)】月經來潮此平時的週期推遲一週以上。有血虛、血寒、痰阻
、氣鬱血瘀等多種,但以虛症、寒症為多。虛症多腹痛綿綿
喜按;若經血色淡,量少,質稀,身體瘦弱,面色蒼白,屬
血虛證。經色不鮮,或黑雨量少,惡寒倦怠,肢冷,屬血寒
證。經色淡而粘,帶下連綿、心悸、頭眩,屬痰阻證。經行
不暢,少腹隱痛,痛引腰部或乳房脹痛,屬氣鬱症。經色紫
暗,血塊多,下腹疼痛拒按,捫之有包塊,屬血瘀症。
【經行先後無定期(經亂)】又稱“月經愆期”。指月經不按正常過期來潮,或提
早,或推遲,或經期不定。導致本病的原因很多,有
腎虛,有肝氣鬱結、有脾虛,也有瘀血積滯所致。臨
床辨證,屬腎虛的,症見經色暗淡、質稀,眼眶暗黑
,腰脊酸痛乏力等。屬肝氣鬱滯的,症見經色暗紅,
腹脅脹痛不舒,易怒等。屬脾虛的,症見肢倦納呆,
便溏,經色淡而混有粘液。屬瘀血積滯的,月經常帶
血塊,下腹痛拒按。
【經行便血】指每月在行經過期出現大便下血,而經量減少的病症。又叫“錯經”
。多因腸中積熱,迫血妄行。類似子宮內膜移位的病症。
【月經過多】是指月經來潮時,超過正常的血量,或經來日子延長,超過七天以上
而經血過多,但仍不失一月一次的過期性。此症多由血熱、沖任受損
或氣虛不攝所致。血熱的,經血深紅,質稠濃,或有臭穢氣;沖任受
損的,月經綿延不斷,面色萎黃,身倦困乏,經色暗淡而質稀薄;氣
虛不攝的,面色淡白,氣弱懶言,經色淡。
【月經過少】指行經時出血點滴,量少而不暢,一、二天即淨,故又叫“月經澀少
”或“經行不爽”。臨床分為血虛、血寒,血瘀及痰濕等症。將到更
年期的婦女有這些症候,可能是閉經的預兆,如每次經量極少,點滴
即無,長期不癒,應考慮生殖系統結核的可能,須早日調治。
【經閉(不月)】發育正常的女子,平均在十四歲左右來經,如果超齡過久(一般
是年過十八歲),仍無月經的;或已來過月經,非因妊娠,哺乳
而月經中斷三個月以上,同時又出現病狀者,稱為“經閉”或“
不月”。但也有些婦女身體無病而月經又不按月來潮的,如月經
每兩個月來一次的,叫“並月”;三個月來一次的,叫“居經”
,又稱“季經”;一年才來一次月經的,叫“避年”;甚至有的
終身不行經或每月屬期只有腰酸感覺而能受孕的,叫“暗經”,
但這種情況畢竟是極少見的。以上都不屬病態,與經閉的實質不
同。
經閉一般可分為血虛和血滯兩大類型。血虛:因于脾虛的,常
見面色萎黃,疲倦,頭目眩暈,納呆,腹脹不舒等症;因于心腎
虧損的,則見面色蒼白,腰膝酸軟,心悸氣促、目眩耳鳴,手足
心熱等症。血滯:因于氣滯血瘀的,則見面色紫暗,下腹疼痛
拒按,或痛連脅部;因于寒濕凝滯的,則見面色青白,下腹冷痛
、怕冷、脘悶作嘔,兼有白帶等。
經閉即“閉經”。中醫古書習慣將閉經稱為經閉。
【痛經】又叫“經行腹痛”,是月經前、後或行經時,以下腹及腰部疼痛為主症的
一種婦科常見病。本病的發生,多因氣滯,血瘀,寒凝,或血虛所致。因
于氣滯的,多在經前下腹痛,痛連脅肋,或見乳脹等;因于血瘀的,多在
經前或月經剛來時,少腹刺痛拒按,經色紫暗,或有瘀塊;因于寒凝的,
多見下腹冷痛或絞痛,熱熨則痛減,經行不暢,色暗滯;因于氣虛的,多
見行經後腹部及腰部綿綿作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等。
【倒經(逆經)】又叫“經行吐衄”。指在月經過期中(或行經前後)出現過期性
吐血或衄血的病症。因發病與月經過期有關,又常引起月經量少
或閉經,故稱“倒經”,或稱“逆經”。本病多由肝氣逆上,肝
經鬱火或陰虛肺燥而致。
【經斷(經絕)】指婦女四十九歲前後,月經終止(有人還認為病理的月經閉止,
叫“經閉”,生理的月經終止,叫“閉經”)。在月經終止之前
,如出現經期先後不定,經量過多或過少,無其它臨床症狀的,
屬正常生理現象。若見頭暈,耳鳴心悸,心煩易怒,情志失常,
手心發熱,經來量多,或漏下淋瀝不斷的,是由于腎氣衰弱,沖
任虛損所致。伴有潮熱汗出,顴紅口乾,脈弦細數的,屬陰虛陽
亢;伴有腰痛陰墜的,為腎陽偏虛,沖任二脈虛衰。
【經行泄瀉】是指月經前或來潮時,即大便泄瀉,經行即作,經淨則止。由于脾虛
或腎陽虛,互相影響,致不能運行水濕,多伴有面黃、四肢乏力,口
淡食減,甚則浮腫、腹脹等症。
【崩漏(經崩)】指不在行經期間,陰道內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淋瀝不斷的病
症。如出血量多而來勢急劇的,叫“血崩”,或叫“崩中”,出
血量較少,但持續不斷的,稱為“漏下”(《金匱要略.婦人妊
娠病脈證並治》)(一說指月經剛停後,又續見下血,淋瀝不斷
)。崩和漏可以互相轉化,其原因主要由于沖任不固。臨床上分
氣虛、血熱、血瘀等。婦產科有很多疾病(如功能性子宮出血、
盆腔、內生殖器膚炎症、腫瘤等)可以引起崩漏的症候,應早期
獲得診斷治療。
【血熱崩漏】指熱盛迫血妄行的陰道大量出血。多由平素體質陽氣亢盛,或因感染
而出現內生殖器的急性炎症。症見出血量多,色深紅或紫,或夾有少
量血塊,面赤,煩躁,易怒。亦有陰虛而沖任受熱,局部炎症存在,
引起出血的,症見出血淋瀝不絕,色鮮紅,心煩不眠,或午後潮熱。
【氣虛崩漏】指氣虛不攝引起的陰道大量出血,或淋瀝不止。病變與脾腎兩虛有關
。症見出血多或持續不止,血色淡紅,面色蒼白,神疲肢倦,頭暈氣
促,心悸等。
【血瘀崩漏】指瘀血積留引起的子宮出血不止。多由瘀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引起
。主症是漏下淋瀝不止,突然又大量出血,血色紫黑有瘀塊,小腹疼
痛拒按,痛連脅助或腰部,血塊排出時,病勢得以減輕。
【帶下】廣義的帶下,包括一切婦科疾病而言。帶脈環繞人體腰部一周,在帶脈
以下的部位,叫“帶下”,故古代婦科病稱之為“帶下病”。狹義的帶
下,是指從婦女陰道流出一種粘膩的物質,如帶一樣綿綿不斷。包括婦女
的多種生殖器炎症,如陰道炎,宮頸糜爛,宮頸炎,盆腔炎等,此外,宮
頸癌,子宮體癌合併感染時,也常帶下量多,氣味惡臭。歷代醫家根據帶
下的顏色不同,又分為“白帶”、“赤帶”、“赤白帶”、“黃帶”、“
青帶”、“黑帶”,“五色帶”等。參見各條。
【白帶】從陰道流出白色蛋清樣粘液,綿綿如帶者,稱為“白帶”;,在正常情況
下,成年婦女陰道可以分泌少量粘液,多屬無色,無臭(或微腥)。白帶
增多則屬病態。因于脾虛者,白帶量多,兼見神疲,面黃、肢冷,便溏等
症;因于肝鬱者,白帶時多時少,兼見精神不舒暢,頭眩、胸悶乳脹等症
;因于濕熱下注者,帶下有腥臭味,兼有陰癢(以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性
陰道炎較為多見),頭暈倦怠等。此外,虛寒、虛熱,痰濕等均可引起白
帶增多。
【赤帶】指婦女從陰道淋瀝不斷地流出色紅而粘濁似血非血的分泌物。如流出的是
純赤色分泌物,則屬“經漏”,而雜有白色的,又稱“赤白帶”。一般來
說,赤帶是由于心肝火盛所致,屬熱居多。經漏是由于飲食勞倦,脾失健
運,濕熱下迫所致,屬虛居多。赤白帶是由于濕熱留戀,夾雜胞內瘀血;
也有由于情志鬱結所致,屬濕熱夾雜者居多。本病多見于子宮頸糜爛,子
宮瘜肉,加長時間未癒的應考慮癌變,及早診治。
【青帶】是指婦女從陰道流出青綠色而粘膩味臭穢的液體。多因肝經濕熱下注所致

【黃帶】是指婦女從陰道流出淡黃色、粘稠臭穢的液體。甚則色濃如茶汁。多因濕
邪盛,濕鬱化熱,傷及任脈所致。如呈灰黃色泡沫狀的稀薄液,多為滴蟲
性陰道炎;如呈黃白色,粘稠或呈膿樣,多為慢性子宮頸炎。
【黑帶】指婦女從陰道流出色如黑豆汁,或稠或稀,或臭或腥的分泌物,也有在赤
白帶中雜以黑色,是由于熱盛熏蒸,腎水虧虛所致。
【五色帶】指婦女從陰道流出多種顏色相雜而有惡臭的分泌物。多由于濕熱蘊蒸下
焦,積瘀成毒,日久潰腐所致。發現五色帶,應考慮子宮頸或子宮體癌
,及早作出診斷。
【自淫】指從陰道流出過多的白色粘液。可由于房事過度或下焦濕熱所致。指
男性房事過度,慾火妄動,因而精液自出的現象(《素問‧痿論》)。
男子為精滑,女子為白帶(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


■二、胎產

【妊娠】即婦女懷孕,又有“重身”和“胎甲”等名稱。
【胎元】指懷孕時在母體子宮內的胚胎。指母體中充養胎兒的元氣。即胎盤
。《證治準繩》胎元散方“用胎元一具……”,就是指的胎盤。
【惡阻(妊娠惡阻)】指妊娠兩個月左右,出現不同程度的反應,如胸悶不舒,噁
心嘔吐,惡聞食氣,食入即吐,頭重目眩等,古代又有稱為
“子病”,“病兒”,“阻病”等,是妊娠期最常見的症狀
。症狀輕微的,屬正常反應,嚴重的可使孕婦迅速消瘦,或
誘發其它疾病。多因懷孕後沖脈之氣沖逆,胃失和降所致。
臨床分為脾胃虛弱,肝胃不和,胃熱上沖,痰濕阻滯等四種
。脾胃虛弱的,脘悶腹脹,嘔吐不能食,口淡無味,倦怠,
嗜酸辣食物,時吐清涎等;肝胃不和的,症狀有嘔吐頻頻,
兼吐酸水,氣逆上沖,食入即嘔,胸腹脅脹,頭重眩暈,精
神沉鬱易怒等;胃熱上沖的,多見面部潮紅,煩渴,嘈雜,
舌質紅絳;痰濕阻滯的,症狀有嘔吐痰涎,胸腹脹悶,不思
飲食,心悸氣促,口淡,舌苔滑膩等。
【子懸】指婦女妊娠四至五個月後胎動不安,心胸脹滿,痞悶不舒的病症。多因肝
氣鬱結,痰氣壅遏而胎氣上逆所致。
【子煩】即“妊娠心煩”,是妊娠期中出現煩悶不安,心悸膽怯的病症,病因有陰
虛,痰火和肝鬱等。屬于陰虛的,可見午後潮熱,手心發熱,舌紅無苔,
脈細數;屬於痰火的,可見頭暈,脫悶,噁心嘔吐等;屬于肝鬱的,可見
兩脅脹痛;脈弦數等。
【子嗽】即“妊娠咳嗽”。指妊娠期中出現乾咳,日久不止,甚則五心煩熱,胎動
不安的病症。多因平素陰虛,懷孕後血氣又多聚于下部以養胎,陰精不能
上承,肺陰虧損所致。如久咳不癒,可成癆嗽,稱為“抱兒癆”。
【子瘖】即“妊娠失音”,或叫“妊娠音啞”,是妊娠期間出現聲音嘶啞或不能出
聲的一種病症,多因腎陰不足所致。臨床表現往往伴有頭暈耳鳴、掌心灼
熱、顴紅、心悸、心煩、咽喉乾燥等陰虛症狀。若將分娩時突然失音而無
其它症狀的,為胞脈受阻,腎脈不通,腎陰不能上承,一般不必治療,待
分娩後即可自然恢復。
【胎動不安】簡稱“胎動”,指胎兒頻頻躁動,腹中痛,並有下墜感,甚則陰道流
血的病症。多由于跌仆損傷,陰虛血熱或沖任二脈空虛不能固攝胎兒
所致。
【胎氣上逼】指妊娠期間出現胎動氣逆的症狀。大多由于母體虛或病後體弱調養失
宜、血氣不和所致,故名。
【胞阻】指婦女懷孕後,經常出現腹痛,甚至陰道出血的病症。這是由于氣血不和
阻礙胞胎所致。
【轉胞】指妊娠小便不通。即孕婦因胎壓迫膀胱,出現下腹脹而微痛,小便不通的
一種病症。多與中氣不足有關。
【子腫】妊娠在七、八個月後,下肢輕度浮腫,無其它症狀出現的,是孕婦後期常
有現象。若水腫逐漸加重而遍及股部、外陰或下腹部,甚至面部或肢體上
部遍身都腫,同時尿量減少,體重迅速增加的,稱為“子腫”,即“妊娠
腫脹”,或叫“妊娠水腫”。這是晚期妊娠中毒症的一種臨床表現,患者
每兼膚色蒼白,精神疲乏,肢冷倦怠,口淡厭食。病因主要是脾腎陽虛或
氣滯所致。
此外,在妊娠六、七個月間出現腹部脹滿而喘的,稱為“子滿”,又叫“
胎水”;自膝以下腫,小便清長的,稱為“子氣”;僅是兩腳浮腫而皮厚
的,稱為“皺腳”;而腳腫而皮薄的,稱為“脆腳”。它的病理與上述大
致相同。近代這類名稱,已較少用。
【子淋】即“妊娠小便淋痛”,指孕婦小便頻數,淋瀝疼痛的一種病症。多因下焦
虛熱或濕熱所致。
【子癇】即“妊娠癇症”,又稱“子冒”。指妊娠六、七月後,或臨分娩時,出現
突然眩暈仆地,昏不知人,四肢抽搐,牙關緊閉,目睛直視,口吐白沫,
甚則角弓反張,過後逐漸清醒,時作時止。凡六、七月以上孕婦出現頭暈
目眩,血壓升高,下肢水腫,以及蛋白尿時,即宜檢查,及早防治。本病
原因,主要是腎陰素虛,肝陽上亢所致。亦可發于產鬱。
【少腹如扇】語出《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症並治》。指妊娠六、七個月間,下
腹部自覺寒冷,如被扇子所扇。這是由于下焦虛寒,陽氣不能溫養胞
胎所致。
【墮胎】指妊娠未足而流產,一般指妊娠三個月以內胎兒還未成形時墮下。在三個
月以上,胎兒已經形成的,稱為“小產”或“半產”。若連續墮胎或小產
超過三次以上的,稱為“滑胎”。
在未經墮胎、小產之前,一般先有胎動不安,點滴出血,腹部隱痛等症狀
,應及早防治;墮胎,小產後,如沒有明顯症狀的,可按一般產後調理。
若墮胎,小產後下血不止,甚至昏暈,面色[白光]白的,多為沖任損傷,
氣不攝血;若陰道下血淋瀝不止,多為瘀血殘留;若“惡露”很少而小腹
硬痛拒按的,多為血凝不行。參見“惡露不下”條。
【激經】又叫“盛胎”或“胎垢”。指懷孕以後,月經仍按月來潮,而對孕婦、胎
兒並無明顯損害者,也屬生理現象,待胎兒壯大而可自止。
【胎漏】又叫“胞漏”。是妊娠後,陰道時有血樣液體排出而腹不痛的病症。可由
于氣虛、血熱,胎元不固,性生活過頻等原因引起。
【臨蓐】指妊娠九個月以後至分娩前的一段時間,又叫“產前”。
【難產】指懷孕足月,胎位已向下移,但胎兒難于娩出。症見腹部陣痛,腰腹酸脹
,小腹重墜,胞水興血俱下,而胎兒又不娩出。可因產婦生理異常,產道
狹窄,胎位不正,或胎兒過大,或羊水早破,或產婦氣血運行不暢等原因
所致。其中,產時兒手先下者稱“橫產”;兒足先下者,稱“倒產”或“
逆產”;若產時用力過早,兒頭偏歪而肩先露者,稱為“偏產”;產婦用
力過早,疲乏,久座椅褥,仍末產出,稱“坐產”;產婦突然用力,逼胎
娩出,因而有所傷損者,叫“傷產”。此外,妊娠未足月而痛如欲產,又
不能產出者,名為“試月”。
【死胎】又叫“胎死腹中”,即胎兒于臨產前在子宮內死亡,或死于妊娠期內。原
因很多,有由于跌仆損傷胎體;有由于母患熱病,熱毒傷胎;有因于母體
素虛,病後胎元失養;也有胎兒臍帶纏頸,氣絕致死的。至于久產不下,
胎兒窒息而死的叫“胎死不下”。
【息胞】又叫“胞衣不下”。“胞”、“胞衣”,即胎盤。息胞指胎兒娩出後,經
過較長時間胎盤仍不能自動娩出。因病者大都伴有出血症狀,應及早使胚
盤排出,否則將因出血過多而虛脫。本病多由于分娩後元氣大虛,無力繼
續排出,或因產時感受外邪,氣血凝滯所致。
【產後血暈】產後急症之一。主要症狀為分娩後忽然頭暈,目眩眠花,不能起坐、
或心中滿悶,噁心嘔吐,或痰湧氣急,甚則口噤神昏,不省人事。有
閉症和脫症之分。閉症,惡露不下或量少,小腹硬痛,暈時神昏口噤
,兩手握緊,面黃或紫暗,舌紫,脈弦有力,屬實症,多因血瘀上攻
所致。脫症,面色蒼白,惡露很多,暈時口開,手撒肢冷,舌淡無苔
,脈大而虛或微細欲絕,甚則出現冷汗淋瀝,神志昏迷,口唇和肢端
青紫等(休克)症候。
【產後發熱】指產婦分娩後,因各種原因引起發熱。常見的有外感,血虛、血瘀、
食滯等四種。屬于外感的,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身疼,腰背酸楚、無
汗,苔薄白,脈浮。是風寒之邪乘虛侵入所致。屬于血虛的,症見微
熱,自汗,面紅口渴,頭暈目眩,四肢麻脈,舌淡,脈浮而中空:或
見潮熱盜汗、顴紅、脈細數。乃因失血過多,陰虛陽浮所致。屬於血
瘀的,症見惡露量少,挾有瘀塊,小腹脹痛拒按、口乾不欲飲,發熱
持續不退,脈弦澀,多屬瘀血內阻,營衛不和所致。屬於食滯的,症
見胸膈飽悶,噯腐香酸,納呆,或脘腹脹痛,苔厚膩,脈滑,多因恣
食肥甘,停積于胃所致。
【產後風痙】即“產後發痙”。產後急症之一。主要症狀有突然項背強直,四肢抽
掣,甚則口噤不開,角弓反張。多因生產之後感受風邪,加之失血過
多,津液虧損所致,分虛實兩種。虛症,頸項強直,牙關緊閉,面色
蒼白或萎黃,四肢抽搐,脈虛細;若氣血暴亡,則見肢體僵直,肢冷
,兩手微撤,氣喘自汗,目張口開,脈浮大而虛。實症,多先出現外
感症狀,繼而四肢強直,汗關緊閉,脈浮弦;如內熱熾盛,則見身熱
口渴,面色潮紅,昏悶,兩手緊握,便閉溺赤,脈弦數。本症多見於
產後破傷風感染。
【產後喘促】是分娩後喘急的症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陰虛已甚,失血過多而氣
脫于上,為將脫重症;一是寒邪犯肺,肺氣不宣而喘急,多見氣粗胸
脹,咳嗽。屬風寒外感症(《景岳全書》)。
【產後音啞】婦女分娩後聲音嘶啞(甚則不能作聲)的症候。是由于平素腎虛,產
後陰精不能上承所致。
【蓐勞】指婦女分娩後,氣血虧損,失于調養或勞累過度、傷于風冷所出現的病症
。主要症狀有頭昏,肢節疼痛,煩悶,口渴,盜汗,咳嗽,寒熱如瘧,飲
食不消,身體日見瘦弱。
【惡露】指產後陰道排出瘀濁敗血之物。這些血性的液體含有血,粘液和壞死的子
宮內膜組織等,開始間雜有些小血塊,顏色紫紅,以後只有暗紅色液體滲
出,一般在二足期左右乾淨。
【惡露不下】指胎兒娩出後,子宮內遺留的濁液敗血沒有排出或排出很少。主要是
因氣滯或血瘀所致。屬于氣滯的兼見小腹脹甚而痛,胸脅脹滿,脈弦
;屬于血瘀的,兼見小腹疼痛拒按,痛處可摸到硬塊,脈多沉濇。
【惡露不絕】指產後超過二、三過,惡露仍末乾淨。或稱“惡露不止”。原因主要
有三,一是平素體虛,加上產後氣血虛損,氣不能攝血,二是瘀血內
阻,新血不得歸經;三是血熱內鬱,迫血妄行。氣虛的,症狀有面色
蒼白或萎黃,神疲身倦,腰酸,腹脹有下墜感,惡露清稀無臭氣;血
瘀的,症狀有面色紫暗,小腹疼痛,惡露色紫或夾有血塊;血熱的,
症狀有面色潮紅,口舌乾燥,惡露色鮮或深紅,有臭穢氣。
【產後腹痛】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為常見。大多由于血瘀,氣血虛
,或感受風寒所致。以產後瘀血凝滯(或風冷挾瘀血)為主的名“兒
枕痛”,小腹部可摸到硬塊,有明顯壓痛,常兼見惡露不暢或不下,
胸腹脹滿,脈多弦濇有力,有偏寒、偏熱的不同。氣血虛的每易外感
風寒,多見腹痛喜熱按,往往摸不到硬塊,頭昏目眩,體倦畏冷,甚
則心悸、氣短、舌質淡,脈虛細或弦濇;如挾瘀血,則少腹硬痛,舌
質多紫黯;兼氣滯的則有胸悶腹脹、大便溏薄等症。
【產後三急】指婦女產後出現嘔吐不止、盜汗和泄瀉頻頻等能迅速傷津耗氣的三種
急症。尤以三者併見為危重(《張氏醫通》)。
【產後三衝】指產後因感染惡露不下等原因引起的三種危重症候。即“敗血衝心”
,“敗血衝胃”,“敗血衝肺”,合稱“三衝”,這裡的“敗血”主
要是指當下而不下的惡露。各詳該條。
【敗血衝心】指產後由於惡露不下,出現發熱,狂言呼叫,甚至發狂奔走等神志症
狀。參見“產後三衝”條。
【敗血衝肺】指產後由於惡露不下,出現胸悶煩躁、面赤、氣急喘逆等症狀。參見
“產後三衝”條。
【敗血衝胃】產後由於惡露不下,出現飽悶嘔惡、腹滿脹痛等消化機能障礙症狀。
參見“產後三衝”條。


■三、婦女雜病

【缺乳】即產後缺乏乳汁,或叫“乳汁不行”。有虛症和實症兩種。虛症多因體質
虛弱,氣血不足,或產時失血過多,氣血兩虛所致。主要表現有乳房不脹
,不痛、或偶有少量乳汁流出,面色淡白,頭暈耳鳴,心悸氣短,惡露量
少。實症多因肝鬱氣滯,經脈壅塞,氣血不通所致。主要表現為乳房脹痛
,胸脅脹滿,脘悶不舒,大便秘結,甚則發熱等。
【乳泣】指妊娠期中乳汁自行流出(產後未經嬰兒吸吮而自行流出,甚至終日不斷
的,叫“乳汁自出”)。有氣虛和肝熱二種。氣虛的,乳房不脹,面色淡
白,氣短神疲,心悸頭暈,手足發涼,脈多緩弱。肝熱的,乳房脹痛,面
色潮紅,頭昏脅脹,煩躁便秘,脈多弦數。
【不孕】指女子婚後,夫婦一起生活三年以上,沒有避孕而不受孕的。原因很多(
包括男方的缺陷),在婦科方面,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的指先天性生
殖器膚或機能缺陷;後天的與月經不調、氣鬱、血瘀、腎虛和痰濕等有關
。參見“不育”條。
【陰挺】指婦女陰部有物下墜,或挺出陰道口外的病症。又叫“陰脫”,“陰頹”
,“陰菌”,“陰痔”,也有因脫出物如茄子狀,而名“陰茄”,或名“
茄子疾”;也有叫“子腸不收”。名稱很多,現多統稱為“子宮脫垂”。
本病原因,主要是氣虛下陷,不能收攝,或臨產用力過度,損傷胞絡所致
;亦有因濕熱下注而引起的。屬于氣虛、胞絡損傷的,主要症狀有下腹自
覺墜重,腰部酸脹,心悸氣短,神倦,白帶較多,脈浮而虛。屬于濕熱的
,症狀可見外陰部腫痛,黃水淋瀝,小便灼熱疼痛,心煩,自汗、口苦而
乾,脈滑數。
【陰癢】指婦女外陰部或陰道內瘙癢,甚則疼痛,常滲出水液,癢痛難忍(類于陰
道滴蟲病)。如因瘙癢引起陰道生瘡潰爛的,是陰癢的重症,稱為“陰蝕
”。病因多由于濕熱下注或肝經鬱熱。屬于濕熱下注的,表現為陰道常滲
出水液,帶下甚多,呈淡黃色,小便黃赤,淋瀝不盡,心煩少寐,胸悶不
舒,脈滑數;屬于肝經鬱熱的,表現為精神抑鬱,性急易怒,或脅痛潮熱
,口苦而乾,便秘,小便黃短齦難,服弦數。
【陰吹】語出《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症並治》。指婦女陰道有氣排出,並帶聲響
的一種病症。
【陰腫】指婦女下陰部腫痛的病症。多由于陰戶破損,感染毒氣,或肝脾二經濕熱
下注所致。患者下陰突然腫脹疼痛,幾天後化膿,逐漸穿潰收口,但也有
反復出膿而成瘺管的,嚴重時可出現寒熱,大便秘結,小便不暢等症狀。
成瘺管久不癒的,每呈氣血兩虛的症狀。
【五不女】“五不女”指女子先天性生理缺陷。即螺、紋、鼓、角、脈五種。前人
認為這類情況沒有生育的能力,故名。“螺”,指陰戶中有螺旋紋,礙
于性交者(一說螺是“騾”字之誤,指無生殖能力者);“紋”,即“
紋陰”,類于先天性陰道狹小或缺陷;“鼓”,即“鼓花”,陰戶繃急
似無竅,類于處女膜閉鎖;“角”,即“角花”,指蔭蒂過長,類于陰
陽人;“脈”,是女子一生月經全無(或月經不調),不能孕育之症(
以上見萬全《廣嗣紀要.擇配篇》)。
【石女】也叫“實女”,指陰道口細小的女性。
【室女】指未結婚的女性,即“處女”。



■第十類 外傷科病症

■一、外科病症

【外證】通常是指體表上有形症可見的外科病症,如癰、疽、疔、瘡、癬、癤、
淒、瘤、痔、疥、丹毒、流注、瘰歷、痄腮、灼傷等。泛指外科病症。
【瘡瘍】是外科臨床常見的多發病。外科疾患一般可分為瘡瘍興雜證兩大類,瘡瘍
包括所有的腫瘍和潰瘍,如癰疽,疔瘡,癤腫,流痰,流注,瘰歷等。
【癤】指皮膚上紅、腫、熱、痛,根淺的小結飩,是由于內蘊熱毒,或外觸暑熱之
邪而發。多發生于夏秋季節。結節初起較硬,圓形,腫勢局限,易消、易潰
,數天後化膿,排出膿頭而癒。癤是急性化膿性毛囊和毛囊周圍炎症。
【暑癤】指發生於暑天的小癤腫。多由痱子搔抓後感染而成。又稱“痱毒”或“熱
毒”。此症以小兒及新產婦為多見,好發生在頭面部。
【螻蛄癤】癤病的一種,多發生於小兒頭部,患處初為小癤,其根堅硬,外形如
[虫善](指蚯蚓)之拱頭,故俗稱“[虫善]拱頭”。這種癤腫常為多發
性,頭皮下膿腔相連,破後像螻蛄串穴,故名“螻蛄癤”。多由心火熱
毒或胎毒內發所致。
【天庖瘡】是一種與天行時氣有關的瘡瘍。多因內有濕熱鬱結,外受風熱暑濕之氣
而發。瘡形如水疤,界限清楚,水庖成群發生,甚者疼痛化膿。並有發
熱惡寒等全身症狀。
【膿窩瘡】又稱“膿窠瘡”。一種易于接觸傳染的化膿性皮膚病。此症可因肺熱脾
濕蒸鬱而成,也可由於濕疹、痱子等經搔抓破皮而染毒所致,多見于兒
童。多發于頭面,手臂,小腿等處。表現為黃豆大的膿庖,周圍發紅,
焮熱疼痛,庖壁厚,不易破,破後凹陷成窩,上有膿液,乾後結黃痂。
一般無全身症狀。
【髮際瘡】指頭皮上靠近頭髮邊緣的小瘡。多發于頭後髮際。因平素內鬱濕熱,復
受風邪外侵所致。起初只一、二個,如未及時調治,破口出膿水後易向
周圍蔓延。
【含腮瘡】指新生兒面頰近頤頷部位的瘡腫,初為豆粒狀,逐漸增大,重證可蝕
破頤頰,多由熱毒所致。指“痄腮”。
【[月廉]瘡】指生于小腿[月廉]骨(脛骨)部位的潰瘍。在外側的叫“外[月廉]瘡
”;在內側的叫“內[月廉]瘡”。外[月廉]瘡由足三陽經濕熱結聚而
;內[月廉]瘡屬三陰經蘊濕,兼血分虛熱而成,局部常有破損或濕疹
等病史。患處初起癢痛紅腫,搔破則流水成膿,甚則腐爛,嚴重者也
累及骨質,不久收口。《外科大成》認為外[月廉]瘡“易治”,內
[月廉]瘡“難瘥”。今統稱下肢潰瘍。
【癰】凡腫瘍表現為紅腫高起,焮熱疼痛,周圍界限清楚,在未成膿之前無瘡頭而
易消散,已成膿易潰破,潰後膿液稠黏,瘡口易歛的,都稱為“癰”。癰即
氣血受毒邪所困而壅塞不通之意,屬陽證,起初常伴有實熱證候,如身熱,
口渴,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洪數有力等。分“外癰”,“內癰”兩大
類。詳見各條。
【外癰】癰之發于軀幹,四肢等體表部位者,如“頸癰”、“背癰”,“乳癰”等
。外癰多是多個毛囊和皮脂腺的化膿性炎症,乳癰(即乳腺炎)則是乳腺
組織的化膿性感染。
【內癰】癰之發生于臟腑,外觀看不到的,如“腸癰”,“肺癰”、“肝癰”等。
【三陷證】指瘡瘍邪毒內攻所出現的“火陷”,“乾陷”,“虛陷”等三種逆證。
火陷:見於瘡瘍的成形期或化膿期,瘡頂不高,根盤散漫,瘡色紫暗
,瘡口乾枯無膿,但灼熱劇痛。並有壯熱,口渴、便秘尿短,煩燥不安
,神昏譫語,舌絳脈數等。多因陰液虧損、火毒熾盛所致。乾陷:多
見於成膿至穿潰期。多因氣血兩虧,不能釀膿,故毒不得外托,局部腐
膿不透,瘡口中央糜爛,膿少而薄,瘡色灰暗,瘡頂平塌。伴有發熱惡
寒,神疲,自汗,脈虛數等。甚則轉為肢厥脈微的脫證。虛陷:多見
于收口期,因氣血兩傷,或脾腎陽衰,故腐肉雖脫,而膿水稀薄,新肉
不生,瘡口經久雖斂,瘡面不知疼痛。伴有寒熱不退、神疲納呆或腹痛
泄瀉,汗出肢冷等,也可轉為脫證。
【發背】癰疽之生於脊背部位的,統稱“發背”,屬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系火毒
內蘊所致。分陰證和陽證兩類,陽證又叫“發背癰”或叫“背癰”。陰證
又叫“發背疽”。
陽證多因感受六淫所引發,起初有一、二個瘡頭,數天後迅速高腫,大如
手掌,甚如碗口,紅腫劇痛,伴有高熱,煩渴,脈洪數等。陰證多因七情
內傷,膏粱厚昧,醇酒炙博,火毒鬱積而成。初起瘡頭如粟,根盤散漫,
不甚高腫,色不紅活,疼痛稍輕,伴有煩悶,口渴,便秘,尿赤,脈細無
力等。數天後瘡頭甚多,上有膿點,形如蓮蓬,故又稱“蓮蓬發”,或稱
“蜂窩疽”。瘡頭膿稠難潰,按之流血,至八、九日,潰頭成片,膿腐漸
出,很久才能收口。本病由于所發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名稱,如發于上部
的名“上發背”,又叫“脾肚發”;發于中部的名“中發背”,又叫“對
心發”;發于下部的名“下發背”,又呻“對臍發”。
【頸癰】指發于頸的兩側,包括頷下,耳下,頦下等部位的癰證。多由風熱,流毒
或風濕挾痰等壅結少陽、陽明經絡,或因乳蛾,口疳,齲牙,頭面瘡結而
誘發,多見于小兒。其症初起發熱惡寒,頸項強痛,逐漸紅腫高起,四、
五天後皮色漸紅,腫痛加劇,即欲成膿,潰後膿盡而癒。
【腋癰】指癰之發于腋窩內者,又稱“夾肢癰”,屬陽證。多因肝脾血熱或心與心
包兩經風熱所致。其症初起突然紅腫疼痛,腫處堅硬難消,伴有寒熱,如
已變軟則已成膿。如初起皮色不變,漫腫堅硬,腫勢緩慢,疼痛較輕,僅
有微紅,很久才化膿潰破的,稱為“腋疽”,又叫“米疽”,屬陰症。多
因肝脾二經氣滯血鬱所致。
【乳癰】發于乳房部的癰,統稱“乳癰”,即急性乳腺炎。多見于婦女產後,其病
因有因肝氣鬱結,胃熱壅滯;或因乳汁積滯;或乳兒吸乳時損傷乳頭,感
染熱毒;或產後血虛,感受外邪,以致濕熱蘊結,氣血凝滯而成。多發于
乳房外上方,其症初起硬結脹痛,焮熱,伴有惡寒壯熱,一週成形,十日
左右成膿,若不切開能向外自潰,膿盡收口,少數會形成化膿性瘺管,稱
為“乳漏”。古代醫家把產後哺乳期患乳癰的稱“外吹乳癰”,懷孕期患
乳癰的稱“內吹乳癰”。內吹乳癰比外次乳癰難消,成膿亦慢,潰後常至
產後才能收口。
【乳發】指乳房或胸肌之內易于腐爛壞死的化膿性感染。男女均可發病,多由胃腑
濕火相凝而致。其症初起即乳房(或胸部)焮熱漫腫,並有較劇烈的疼痛
,伴有惡寒發熱,來勢兇猛,發展迅速,皮肉焦黑腐爛;婦女常乳房遍潰
,囊隔損傷(多變性)。如久不收口,則易成“乳漏”。
【乳疽】指乳腺深部化膿性感染,屬于陰證。係由于肝氣胃熱蘊結而成。主要症狀
為乳房結塊,堅硬微痛,皮色不變,腫塊漸漸增大,成膿較慢,化膿時有
惡寒發熱,潰後流出黃色膿液,潰孔較深。
【乳吹】乳癰的別名。分內吹和外吹兩種。前人認為內吹是懷孕期婦女胎氣旺,熱
邪鬱蒸所致;外吹則由于嬰兒吮乳時咬傷乳頭,或含乳而睡,口鼻氣外吹
乳頭引起。這種名稱沒有多大意義,其實內吹,外吹均屬細菌感染。但古
代醫家用此以區別乳癰發生在產前,產後的不同,故仍予記述。參見“乳
癰”條。
【乳漏】又叫“乳瘺”。即生長于乳房或乳暈部的漏管。由于乳癰,乳發等疾病調
治失當,瘡口經久不癒而致。患部時流清水,或雜有敗絮樣物,瘡口常凹
陷,周圍皮色紫暗;如瘡口在乳暈部者多見乳頭內縮,膿液臭穢,兼有豆
腐渣樣物排出,不易收口,收口後亦容易復發。
【乳頭破碎】又稱為“乳頭風”。指乳頭,及乳頭部皮膚浸淫,濕爛破裂的病症。
多因肝火不能疏泄,肝胃濕熱蘊結而成。其症乳頭破碎,裂開,疼痛
劇烈,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結黃痂,容易繼發外吹乳癰。哺乳期不
易治癒,往往須待斷乳後方能痊癒。
【腹皮癰】癰生于腹壁部,不論上下左右,統稱為“腹皮癰”,但生于臍部者,則
稱“臍癰”。多因濕熱火毒蘊結氣血凝滯而成;也可因臍孔患濕疹搔破
後繼發感染所致。若潰出膿水稠而無臭味的,易于收歛;如果膿水臭穢
,並夾有粉狀物質者,容易形成“臍漏”,較難收口。
【肝癰】癰生于肝臟的稱為“肝癰”。本病多因肝鬱化火,肝膽不和或膏粱厚味,
濕熱蟲積,壅結于肝;也有因閃挫跌仆等外傷而致血絡瘀阻鬱結而成。初
起有右側脅肋隱痛,並逐漸加劇,甚至不能向右側臥,影響呼吸。起病急
慢不定,常有惡寒發熱等全身症狀;如因痰火而成的則起病較緩,大多無
全身症狀,脈弦滑;由瘀血而成的,則疼痛較甚,無寒熱,脈多弦澀。以
後肝臟逐漸腫大,腹滿攣急,患者明顯消瘦,最後肝臟局部化膿而變軟,
如不及時治療,則膿腫潰破,膿呈咖啡色而帶臭穢,或併發咳吐膿血,或
併發劇烈腹痛,下痢膿血及虛脫等證,都是病重的表現。本病類于現代醫
學的肝膿瘍。
【腸癰】前人把“大腸癰”和“小腸癰”統稱為“腸癰”。多由濕熱,氣滯,血瘀
等留注腸中,氣血鬱阻所致。大腸癰相當于急性闌尾炎,症見右下腹急痛
,有明顯的壓痛或反跳痛,並可有寒熱,自汗,惡心等症狀。有的患者因
右下腹劇痛,右腿屈曲,難以伸直,故又名“縮腳腸癰”;有的局部潰膿
穿破,形成包塊,則腹痛增劇,腹皮攣急,患者常有高熱,脈洪大而數,
右下腹能摸到包塊,是為闌尾膿腫。如向外潰破,可引起腹膜炎。小腸癰
常見少腹擊急,臍下關元穴附近脹痛拒按,小便濇滯或頻數短赤。有的患
者可見左下肢屈曲,直伸則小腹部疼痛加重,並有寒熱,自汗等症狀,臨
床較大腸癰為少見。此外,腸癰如向腹壁臍部潰穿者,叫“盤腸癰”。
【懸癰】指生于會陰部位的癰,又名“海底癰”。多因情志鬱結,三陰虧損,濕
熱壅滯而發。此處組織疏鬆,又容易污染,所以不易癒合而形成瘡漏。
指生于上顎部位的癰,如紫色葡萄,舌難伸縮,口難開合,鼻內出血,時
發寒熱。多因風熱內結,胃火上升所致。
【子癰】指生于睪丸部位的癰,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多因濕熱下注,氣凝血滯所
致。起病急驟,一側陰囊腫大灼熱,皮膚緊張光亮,疼痛劇烈,睪丸腫硬
,潰破後流出黃稠膿液,收口較快。慢性者為肝腎陰虧,痰濕之邪凝聚而
發。睪丸漸漸腫大,並形成硬結,其疼痛較輕微,陰囊不紅不熱,常經數
月以至一、二年後,才形成膿腫,潰後流出稀膿,有時可形成瘺管,纏綿
難癒。
【囊癰】指生于陰囊的癰,又名“腎囊癰”。多因肝腎二經溫熱下注,外濕內侵蘊
釀成毒而致,其症惡寒發熱,口乾喜涼飲,小便赤澀,陰囊一側或兩側紅
腫熱痛,但睪丸不腫大,此點可與“子癰”鑑別。如熱痛布止則可消散,
如不消退則成膿。
【委中癰】指生于膕窩委中穴部位的癰,又稱“委中毒”。因肝膽積熱結于膀胱經
而成。或因患肢破損,濕疹糜爛等感毒誘發。起初木硬腫痛,皮色微紅
,或焮熱色赤,腫塊形成時,患肢小腿屈伸困難,故俗名“曲鰍”,此
時有寒熱,如腫痛日劇,寒熱不退,是已成膿,潰後膿盡而癒。
【癘癰】指生于足背兩旁的癰瘍,形雖小如棗粟,但病情較重,故有“癘癰”之稱
。多因足三陰經虧損所致。如紅腫疼痛,潰破流膿,腐去而不黑,屬于濕
熱偏盛,這是順證。若微紅微腫,潰後膿水清稀,屬陰寒反滯,不易癒合
。若瘡色暗黑,漫腫無頭,疼痛而不化膿,伴有惡寒發熱,心煩口渴,小
便淋瀝等,則病情險惡。
【疽】凡瘡瘍表現為漫腫平塌,皮色不變,不熱少痛,未成膿難消,已成膿難潰,
膿水清稀,破後難斂的,都稱為“疽”。其證可因感受外邪,邪氣鬱于肌肉
筋骨之間,氣血凝滯而成,或因情志內傷,氣血失調;或因恣食炙博肥膩,
痰凝濕滯等因素而致。
【對口】疽生于腦後項背正中,屬督脈經,部位與口相對,故名。又稱“腦疽”。
如偏于左或右的,屬足太陽膀胱經,名為“偏口”,又稱“偏口疽”,“
偏腦疽”。多因感受濕熱交蒸之氣,或積熱,濕毒上壅所致。順證,則瘡
形頂尖,根盤紅腫,焮熱疼痛。逆證,則多與情志鬱結,肝腎虧損,陰虛
火炎有關,瘡形平塌散漫,根盤不收,難潰難斂。
【夭疽、銳毒】癰疽生于頸項耳後乳突後的部位,左名“夭疽”,右名“銳毒”。
均屬足少陽膽經的病,是由膽經鬱火凝結所致。因該處肌肉甚少,
又近于頭部,火毒容易擴散,若治療延誤,可發生多種兇險的症狀
。初起時狀如黍粒,漸腫如瓜,堅硬平塌,皮色紫暗,疼痛甚劇。
經治疚後,若能轉為紅腫而穿潰者為順,預後較好;若經久堅硬,
皮色發黑,瘡形下陷者為逆,多屬危證。
【搭手】疽生于腰背部兩旁,因患者能以自己的手觸及,故名。近肩胛部位的叫“
上搭手”;背中部的叫“中搭手”;背下方及腰部的叫“下搭手”。多因
五志化火。氣滯痰凝,營衛不和,逆阻肌肉所致。本病以形高而腫,色紅
焮痛,潰後膿出者為順證;形低陷下,色澤不紅,初起癢痛,或兼見噁心
,昏眩,譫語、潰爛多膿血者為重證、險證。
【石疽】疽之堅硬如石,形如桃李或雞卵,皮色如常,由小漸大,難消難潰,既潰
難斂者,名為“石疽”。多因寒凝氣滯所致。若向內潰爛,多成逆證,亦
有化膿而轉為陽證者,較易痊癒。因其發病部位不同,分為上、中、下三
種:“上石疽”:生于頸項兩側(或左或右,常為單個),為較大的淋
巴結腫塊,堅硬疼痛,多因肝氣鬱結,氣血凝滯經絡所致。“中石疽”
,生于腰胯之間,時虎覺痛,是由寒氣瘀血凝結而致。“下石疽”,生
于兩膝左右,常因疼痛而影響膝部活動,病因與中石疽同。
【甘疽】疽之生于胸部兩側肌肉較發達處(婦女則在乳房高聳處),相當于中府穴
之下的部位。多因憂思氣結或外感毒氣而發。初起形如谷粒,色青,漸漸
變大變紫,堅硬疼痛,惡寒壯熱。易潰膿稠者,為順證;病程久,寒熱不
退,不易成膿,脈見浮數者為逆證。
【脅肋疽】疽生于脅肋部的,叫“脅肋疽”,生于脅部腋下的,叫“淵疽”,統稱
“脅肋疽”。因正氣虛弱,肝氣鬱滯,痰火壅阻于肝膽二經所致。多見
于有結核病變的青年患者,以男性為多。初發于肌肉深部,脅肋間漫腫
隱痛,皮色不變,不紅不熱,約經三、四個月後化膿,腫勢漸重,疼痛
難忍,破潰後膿水清稀,夾敗絮狀膿塊。本病多屬重證,常兼見結核病
活動期的症狀,類似于胸壁結核。
【環跳疽】疽之生于環跳穴(髖關節部)部位,故名。其病因病理與“附骨疽”相
同。初起寒熱,髖關節部漫腫隱痛,皮色不變,繼則疼痛加劇,腰難屈
伸,臀部漸漸外突,大腿略向外翻;約一至三個月左右,皮色微紅,持
續壯熱,為內已成膿之徵,潰後膿水清稀,不易收口,治療不當或繼續
發展,則該側下肢每成殘廢。類于髖關節結核病。
【股脛疽】疽之生于股部(大腿)或脛部(小腿)的統稱。《靈樞‧癰疽篇》:「
發于股脛,名曰股脛疽。其狀不甚變,而癰膿搏骨。」本病多因風寒濕
凝結而成,或因情志鬱結,肝脾兩虧,氣滯痰凝而致。初起堅硬成塊,
大如指頭,皮色不變,緩慢漫腫,化膿,膿深至骨,難潰難收。隨著所
發部位的不同,又有多種名稱。如發于股部的叫“股疽”或“大腿疽”
;股外側的又稱“股陽疽”;股內側近陰處的又稱“股陰疽”;發于脛
部的叫“脛疽”或“小腿疽”。
【附骨疽】疽之生于筋骨部位的稱為“附骨疽”。多因風寒濕阻于筋骨,氣血凝滯
而成。其症初起見寒熱往來,繼則筋骨疼痛,表面不紅不熱,但痛如錐
刺,不能屈伸轉動,久則寒鬱化熱,腐肉成膿,而外形仍漫腫無頭,皮
色不變。潰後稀膿淋瀝不盡,不易收口,易形成瘺管和死骨,待死骨脫
出後,才能逐漸癒合,類于化膿性骨髓炎。
【托疽】疽生于膝旁陽關穴和陽陵泉穴的,叫“托疽”,屬足少陽膽經的病。患部
焮腫疼痛,站立時尤甚,常須用雙手托住患處,以減少疼痛,故名。約半
月成膿,潰後膿盡而癒;如不痛而流出鮮血或青黑色膿及膿頭甚多者,為
逆證。
【足踝疽】疽發于踝關節部,故名。多因三陰虧損,脾經寒濕下注,血濇氣阻;或
因踝部先有瘡毒或外傷,餘毒留于關節,局部經絡氣血凝滯而發,以先
起於內踝者為多見,常初病即有寒熱往來,踝部紅腫熱痛,疼痛程度逐
漸加重,關節線上有明顯壓痛(如為陰證,局部皮色不變,如潰穿則出
稀膿),常可由內側踝關節向外側穿破,或由外側踝關節向內側穿破,
故又名“穿踝疽”。約一個月左右化膿,潰後較難收口,收口後也往往
因關節組織破壞,嚴重影響關節功能。本病之陰症類于踝關節結核。
【乾疽】肩疽之生于肩的前廉部位,叫“乾疽”一般稱為“疔疽”。
【疔疽】指疔瘡之生于兩側頤頷部及鼻下者,多因過食高粱厚味,煎炒炙博等燥
熱食物或誤食死畜,陳腐棻蔬等,以致熱毒蘊積而成。症見局部焮腫劇痛
,按之堅硬,如釘看骨,破潰後惡血淋漓。如治療不當,容易出現牙關緊
閉,角弓反張,或嘔吐煩燥,昏迷譫語等變證。“乾疽”之別稱。
【甲疽】疽生于趾(指)甲部的,稱“甲疽”。多因修剪趾(指)甲,損傷甲旁的
皮肉;或鞋子狹窄,久受擠壓而起。多患於足大趾內側。初起時甲旁腫脹
,微痛,流黃水,漸呈紅腫化膿,患部的趾(指)甲內嵌,破潰後奴肉高
突,疼痛流膿,膿液可浸漫整個甲下,須病甲脫落後,才能痊癒。
【瘭疽】指體表的一種急性化膿性感染,隨處可生,尤多見于指端腹面,故與今
稱的瘭疽略有差異。多因外傷感毒,臟腑火毒凝結所致。其症初見皮肉中
忽生紅色硬腫,小如粟豆,大如梅李,漸次變黑,疼痛劇烈,潰後膿如豆
汁,久則腐爛筋骨。一名“蛇瘴”。“掌心毒”的別稱。
【脫疽】即《靈樞.癰疽篇》所記載的“脫癰”。手足均可發病,但大多生于足趾
。多由膏粱厚味,或生活失于調節,或過服壯陽補腎熱藥,以致鬱火邪毒
蘊于臟腑,消爍陰液;或由外感寒濕毒氣,內有積熱,使局部氣血凝滯而
發。發病經過比較緩慢,初起如粟粒狀黃庖,皮包紫暗如煮熟紅棗,黑氣
漫漫,腐爛逐漸向周圍和深部蔓延,並可向上蔓延至腳面,或傳至鄰近之
趾,局部有燒灼樣劇痛,多為間歇性,或在行走時或夜間突然發生。脫疽
能腐肉、蝕筋、爛骨,瘡面的膿水和分泌物惡臭難聞,痊癒較難,應爭取
早治,本病相當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疔】又稱為“疔瘡”。外科常見病之一。因其堅硬而根深,形如釘狀,故名。多
因火熱之毒蓄結所致。疔的名稱很多,常以發病部位及症狀而定名,如“
面疔”,“指疔”,“足疔”,“爛疔”,“紅絲疔”,“疫汀”等。臨
床表現;初起形如粟粒,上有白色膿頭,形雖小而根深,腫硬如釘著骨,
疼痛劇烈,來勢甚兇,易擴散而走黃。
【疔瘡走黃】疔毒迅速走散內陷,入于血分;,現神識不清等症,局部腫勢漫溢者
,稱為“疔瘡走黃”。多由熱毒熾盛或早期失治,或擠壓碰傷,或過
早切開,邪毒擴散所致。主要表現為瘡頂黑陷,無膿,腫勢散漫,迅
速向四周擴散。伴有寒戰高熱,頭昏痛,煩燥,胸腹脹悶,四肢無力
,舌紅絳,苔黃糙,脈洪數或弦滑數;或伴有噁心嘔吐,舌硬口乾,
便秘或腹瀉;重證可有神昏譫語、痙厥等症狀。皮膚常見瘀點或瘀斑
,或全身發黃,也可因膿毒流注而有“附骨疽”,“肺癰”等併發證
,類于敗血症。
【面疔】疔瘡疾患之一。以其生在面部,故名。多發于顴、額、頰等處。由于熱毒
蓄結所致。切忌用指強力擠壓,否則容易變生險證。參見“疔瘡”條。
【牙疔(穿牙疔)】疔瘡疾患之一。以疔生在牙齦處,故名。因其入牙齦,故又稱
“穿牙汀”。是由胃腎二經鬱火成毒所致。病變可及腮頰部,
甚則伴有寒熱等全身症狀。參見“疔瘡”條。
【人中疔】疔瘡生在人中穴處,故名。又稱“龍泉疔”。若疔生于承漿穴的,名“
承漿疔”;生于口角外方的,名“虎鬚疔”,又名“虎漬毒”。皆由腎
和督脈二經火毒上攻所致。初起小疙瘩,形如豆粒,堅硬腫痛,兼見寒
熱等全身症狀,切忌用手擠壓,否則容易發生“疔瘡走黃”。
【鎖口疔】疔瘡疾患之一。以疔生在口角影響口的張開,故名。是由于心脾二經火
毒鬱發而成。參見“疔瘡”條。
【反唇疔】疔瘡疾患之一。以疔生在唇上,致使唇腫脹而向外翻出,故名。由脾經
熱毒鬱發或胃火熾盛所致。參見“疔瘡”條。
【舌疔】疔瘡疾患之一。以疔生于舌上,故名。是由心經鬱火成毒所致。其症狀為
舌面上長豆形紫庖,堅硬痛劇,甚則出現寒熱等全身症狀。
【指疔】疔瘡疾患之一。是生在手指上的疔瘡的總稱。以其部位不同,名稱亦異。
如生在手指頭的叫“蛇頭疔”;生于指甲兩旁,形如蛇眼的,叫“蛇眼疔
”;長在指甲根後面的,叫“蛇背疔”;長在手指中節的,叫“蛀節疔”
;生而指中節掌面,腫脹如魚腹,色赤疼痛的,稱“蛇腹疔”或稱“魚肚
疔”;指全腫,色紫,形如泥鰍,焮熱疼痛連及掌背及肘臂,伴有惡寒發
熱的稱“泥鰍疔”。均由破傷感染或肺腑火毒鬱發所致。各種指疔,一般
疼痛較劇,腫勢每可延及手背,若不及時處理,會損及指掌筋膚,或併發
“疔瘡走黃”等症。
【足疔】疔瘡疾患之一。生在足部的疔瘡的總稱。其部位不同,名稱亦異。如長在
腳趾上的,叫“趾疔”;長在腳丫的,叫“足丫疔”;長在腳底湧泉穴處
的,叫“湧泉疔”,長在腳根部的,叫“跟疔”又稱“足底疔”。均由濕
火下注或由破損處感染所致。其根腳堅硬,麻癢腫痛,常腫至足背,或穿
筋爛骨。伴有惡寒發熱等症。
【紅絲疔】疔瘡之一種。以患處有紅線樣一條由四肢走向軀幹(向心性),故名。
係內有心火熾盛,外有破傷感染所致。多發于手臂前側及小腿內側。症
見紅線由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竄,一般無全身症狀,重者可有寒熱,
頭痛,納呆,乏力等症;紅絲較細,經治療可迅速痊癒。若紅絲較粗,
並向軀幹蔓延者為重,如伴有高熱、神昏、胸痛、咳血等症,則屬“疔
瘡走黃”。
【托盤疔】疔瘡疾患之一。因疔在掌心,影響病者的手勢,常如托盤狀,故名。又
稱“掌心毒”。是由心與心包絡二經火毒熾盛而生。疔小根深,腫痛劇
烈,甚至可腐爛掌部筋骨,並有寒熱交作,不思飲食等症。
【爛疔】疔瘡疾患之一。多生于手足,臂[月需]等部,因容易腐爛,病勢急驟,故
名。發病前常有局部創傷與泥土等污物接觸感染,加以濕熱火毒內蘊,毒
聚肌膚而成。初起患部脹痛,周圍膚色暗紅,迅速蔓延成片,並可起大水
庖,流出腐臭膿液或滲出液,疔毒周圍紫黑色,全身症狀常有寒戰高熱,
神昏譫語等。如身熱退,流出稠膿,疔毒界限清楚,可望腐肉新生,收口
漸癒。如發熱不退,腫勢散漫,神識昏迷者,即屬“疔瘡走黃”。
【疫疔】疔瘡疾患之一。感染疫死的畜毒,阻于肌膚,以致血凝毒滯而成,多見于
畜牧業,屠宰或皮毛製革業及其他接觸者。有傳染性,接觸後約一至三天
發病,好發于頭、頸、手臂等暴露部位。局部變化似牛痘。先現疤疹,繼
即出血壞死,形成黑色焦痂、不痛、不化膿,周圍腫脹等。若蔓延不止,
可引起寒戰,高熱,神昏,等變證。類于皮膚炭疽病。
【流注】又稱“流痰結瓜”。是毒邪流走不定,並無定處而變生于較深部組織的一
類化膿性病症。多患于氣血虛弱者,多發于肌肉深處,結塊或漫踵,單發
或多發,日久而成膿。本類病名稱甚多。以病因命名的,如“濕痰流注”
,“暑濕流注”和“瘀血流注”等;以部位命名的,如“髂窩流注”等;
或以症狀命名的,如“縮腳流注”等。
【濕痰流注】邪毒流注的一種化膿性病症。因脾虛氣弱,濕痰內阻,復感受邪毒,
流溢于營衛肌肉間所致。初起患部肌肉疼痛,漫腫無頭,皮色不變,
伴有寒熱,周身關節疼痛等症。成膿則腫脹疼痛加劇,壯熱,汗出。
潰後流膿漸癒。或因正虛邪戀,此伏彼起,纏綿難癒。若發生于夏秋
時令,挾有暑濕症狀者,稱為“暑濕流注”。
【瘀血流注】“流注”病症之一。由跌仆損傷,或產後瘀血停滯,與濕毒相搏而成
。好發于四肢內側。患部四周腫脹,按之堅硬疼痛,蔓延範圍甚廣,
腿窩,腹股溝或腋部常起核。全身可有惡寒,發熱,周身骨痛等症。
約一週後成膿,膿淨收口而癒。也可因氣血不足,經久不成膿而轉慢
性。
【縮腳流注】病因與“暑濕流注”同。發于骼窩部肌肉深處。初起即患側大腿拘攣
不適,漸而上縮,不能伸直,強伸則劇痛。髂窩部可觸到圓形腫塊。
成膿後,按之濡軟,但皮色不變,全身可有壯熱,自汗,消瘦,面色
[白光]白,舌質紅絳,脈細數等症,類于髂窩膿腫。
【無名腫毒】驟然于體表局部發生紅腫的一種證候,因無適當名稱,故名。症狀或
痛或癢,嚴重者焮赤腫硬,患部附近的淋巴結腫大。可因內有鬱熱,
或感受外邪風毒而發。
【丹毒】是一種急性的皮膚熱毒病症,以患部皮膚紅如塗丹,故名。又稱“流火
”或“火丹”。多發于小腿或面部,患處皮膚大片紅腫,略高出皮面,差
緣明顯,表面光滑發亮,觸之堅實,患部附近的淋巴結腫大,伴有寒戰,
高熱,頭痛,骨節疼痛等全身症狀。多因血分有熱,發于肌膚;或皮膚粘
膜破損,疫毒外侵所致。泛指體表大片皮膚變紅的一些病症,如“赤游
丹”、“纏腰火丹”等。
【流火】指發于小腿部的“丹毒”,由濕火下流而成。“風痹“”別稱。因其
痛無定處,故名。
【游風】又名“赤游風”或“赤游丹”。是一種急性的以皮膚表現為主的風證。多
見于小兒,多發于口唇,眼瞼,耳垂或胸腹,背部,手背等處,常急驟發
作,消退亦快,游走無定。患處皮膚起紅暈,並浮腫形如雲片,灼熱搔癢
。狀若風疹塊,但更為腫大。可伴有發熱或腹痛,嘔吐,泄瀉,便秘等症
。一般認為起于背腹,流散四肢者順,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病因脾
肺燥熱,或表氣不固,風邪襲于揍理,風熱壅滯,使營衛不調所致,也可
因食物過敏而發。
一說赤游丹是丹毒的一種,因其色赤如丹,游走無定,故名。
【纏腰蛇丹】本病又名“纏腰火丹”,“蛇串瘡”及“火帶瘡”等。是以生于腰肋
間的庖疹,色紅,形似蛇行,故名。多發于春秋季,起病突然,患部
先有刺痛,或伴有輕度發熱,疲乏等。多發于身體一側,常見于腰肋
部,其次為胸部,頭部則較少見。發病時患部出現大小如綠豆或黃豆
狀的水庖,累累如串珠,排列成束帶狀。庖液初呈透明,以後轉為渾
濁。多由心肝二經風火,或脾肺二經濕熱所致,類于帶狀庖疹。
【猢猻疳】又稱“猴疳”。初生兒臀部周圍的皮膚潰爛脫落,中間露出紅色一片,
有如猢猻的臀部,可逐漸蔓延全身,故名,是因胎中感受熱毒所致。本
病類于剝脫性紅皮病。
【熱瘡】高熱過程中皮膚粘膜間出現水庖的症候。多發于上唇外圍,水庖成群狀,
如芝麻或綠豆大小不等,周圍有紅暈,微癢,約一週左右消退,但有復發
傾向。由風熱外襲肌表或肺胃熱盛熏蒸所致。類于單純庖疹。
【白屑風】病多發于頭部,困有白屑脫落,故名。由于肌熱當風,風邪侵入毛孔,
鬱久血燥,肌表失養所致。常見于青春期以後,男多于女,好發于全頭
部,也可顏及顏面、鼻翼、耳項等處。頭皮有較多的粉狀乾燥白屑,梳
頭或搔癢時容易脫落,落而又生。亦可有或多或少帶黃色的油膩性的鱗
屑,痂皮,或伴有小丘疹,自覺甚癢,搔破流粘液或血水,毛髮亦脫,
尤以頂顳部為甚,類于皮脂溢出性皮炎。
【油風】又叫“斑禿”。是頭髮在短期內成片狀脫落而頭皮平滑光澤的一種病症。
症狀嚴重者可見多處呈斑塊狀脫髮,甚至使頭髮很快脫光。多因血虛生風
,或風盛血燥,使髮失濡養所致。通常除脫髮外無自覺症狀,有的患者脫
髮部位的皮膚發紅而癢。恢復期頭髮細嫩柔軟,色淡黃或淡白,以後逐漸
轉正常。
【紫白瘢風】本症俗名“汗斑”。多由臟腑積熱,復感風濕,侵入毛孔,使氣血凝
滯,毛竅閉塞而發。多生于胸,背,面,項等部位,為紫色或白色的
斑點,斑點可以很快擴展,甚至蔓延成片,遍及全身。初病不痛不癢
,病程稍久,斑點部位有癢感。
【白駁風】因皮膚上出現白色斑片,故名。又稱“白瘢風”。由于風邪襲表,腠理
不密,氣血失和而發。多見于青壯年,亦見于兒童及老人。可發于任何
部位,症見大小不等之乳白色斑塊,與正常皮色分界明顯,周圍皮色較
深,斑內白髮變白,部份白斑中央有褐色斑疹或淡紅色丘疹,無癢痛感
,經過緩慢,常經久不退。
【禿瘡】又名“白禿瘡”,俗稱“白鬎鬁“(音辣利)。生在頭上,初起白痂,搔
癢難忍,蔓延成片,久則髮枯脫落,形成禿斑,但癒後毛髮常可再生。多
由不潔的理髮工具或梳、帽等傳染而致。本病類于白癬。
【肥瘡】俗稱“堆沙鬎鬁”。病因與“白禿瘡”同。初起時毛髮根部有小丘疹或小
膿庖,形如粟粒,搔癢難忍,搔破流水,乾後結黃痂成碟形,中央凹陷,
中有毛髮貫穿,黃痂脫落後見糜爛面,有特殊臭味,由于毛囊被破損,癒
後留有疤痕而局部禿髮。本病類于黃癬。
【疥瘡】此瘡多生于手指,尤以指縫為最,刺癢難忍。其發病是由于疥蟲潛隱皮膚
,輾轉攻行,引致患部發癢鑽刺,甚則傳遍肢體。有因抓搔破皮而繼發化
膿感染者,多成“膿窩疥”。參見“膿窩瘡”條。
【松皮癬】患處皮膚損害狀如松樹皮狀,故名。困其浸潤肥厚,上有白色皮屑,故
又名“白瘡”。多由風寒外襲,營衛失調,或風熱侵入毛孔,鬱久化燥
,使皮膚失養而致。常發于四肢伸側,其次為軀幹部及頭皮等處。癬的
大小不一,局部搔癢,用薄竹片輕刮表面鱗屑,則漸露出一層淡紅色半
透明薄膜,繼續輕刮,則出現小的出血點,癬的形態多為點滴狀、錢幣
狀或盤狀、地圖狀等。常經久不癒,並易反覆發作。類于銀屑病。
【吹花癬】即風癬。又稱“桃花癬”。以其多發于春月,故名。由脾胃素虛,內蘊
風熱,復外受風邪所致。多生于顏面部,初似皮疹或小瘡,甚則起片如
雲,抓之則生白屑,以婦女為多見。
【圓癬】又名“金錢癬”。以其形圓,狀如錢幣,故名。多由濕熱襲于肌膚或因接
觸傳染而致。多發于軀幹,腹部及股內側,亦有生于頸面等部位。病損如
錢幣狀(其形小者,又名“筆管癬”)紅斑,其中央常自癒消退,周圍邊
緣清楚而可見丘疹、水庖,膿庖、結痂,鱗屑等變化,多由夏季發作,入
冬減輕或消退。
【蛇皮癬】又名“魚鱗癬”。以患部皮膚如蛇皮狀或魚鱗狀,故名。多因血虛生風
,風邪搏于肌膚而發。本病以四肢伸側為多見,嚴重者幾可遍及全身,
得病後患部皮市漸變成灰色,乾燥,粗糙,皮膚角化有鱗屑,摸之微有
刺手感。冬季易發作,纏綿頑固,不易痊癒。
【牛皮癬】因患處皮膚狀如牛頸之皮,厚而堅,故名。多由于風、濕、熱蘊阻肌膚
;血虛生風化燥而發病,與精神因素也有一定關係。多發于項部、肘彎
、腋窩、上眼瞼、會陰,大腿內側亦有發生,皮損為扁平狀丘疹,融合
成片,乾燥肥厚,有苔癬樣變化,搔之微微脫屑,有陣發性奇癢,入夜
更甚,其發作有時和精神受刺激有關。本病為慢性皮膚病,經常發作。
類于神經性皮炎,慢性濕疹等。
【鵝掌風】即手癬。一種發于手的掌面的皮膚病,因風毒或濕邪侵于皮膚所致。初
起皮下小水庖,搔癢,以後疊起白皮而脫屑。日久則皮膚粗糙變厚,入
冬則皸裂,疼痛。若皮膚局限于掌心,稱“掌心風”;若蔓延至指甲,
使甲板失去光澤,變形增厚,稱為“鵝爪瘋”。
【銹球風】陰囊皮膚搔癢潰爛的一類病症。多由肝經濕熱下注所致。陰囊皮膚上發
生紅斑,丘疹,水庖,糜爛,結痂,皮膚增厚或脫屑等,常伴有搔癢或
灼痛。重證可使陰囊皮屑大部剝脫,稱為“脫囊”。類于濕疹,皮炎或
核黃素缺乏症等病。
【腳濕氣】生于足趾,由濕熱下注或接觸濕毒邪氣而發。初病足趾間有小水庖,癢
甚,經擦破後則流水,局部可有脫屑或結痂。因反覆作趾間濕爛,故又
稱“水潰瘡”。腳濕氣每易有繼發性感染,重證滲出液顯著增多,並有
特殊臭味,局部皮膚(以足趾屈側近趾根附近為多見)易擦爛露出紅色
糜爛面,局部漸腫,甚至連及足面,名為“臭田螺”。也有叫“香港腳
”的。另有一種腳濕氣,趾間乾癢,局部皮膚粗糙脫屑,氣候寒冷時,
容易出現皸裂。
【奶癬】又名“胎歛瘡”,多為體質過敏,為風濕所襲,搏于氣血而發。常發于嬰
兒的顏面部。分乾、濕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紅,搔之
起白屑,其形如癬疥而不流津水的,為“乾歛瘡”,偏于風熱盛。如皮膚
起粟,搔癢無度,破則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體其它各部,為
“濕飲瘡”,偏于濕熱重。此證常使患兒躁煩,睡臥不安,病久皮膚可有
苔癬樣變化,若皮損滲出液減少,膚紅減退,為好轉的現象。本病即“嬰
兒濕疹”。
【漆瘡】因接觸漆而引起的一種皮膚病症。多因肌表腠理不密,體質對漆過敏,感
受漆毒而生,病損多在暴露部位,接觸部皮膚突然紅腫,焮熱作癢,兼有
小丘疹及水,可因搔抓遍傳肢體,抓破則糜爛流水,流水多,有繼發性
感染者,則可有頭痛,寒熱交作等全身症狀。
【癭】又叫“癭氣”,俗稱大脖子,屬甲狀腺腫大的一類疾病,多因為鬱怒憂思過
度,肝失調達,痰氣凝結于頸部,或與生活地區及飲水有關。根據其形狀和
性質的不同,分為“肉癭”,“筋癭”,“血癭”,“氣癭”,“屬癭”等
五種,參見各條。
【肉癭】癭的一種,表現為喉結兩旁有半球形單個或多個腫塊,皮色如常,不緊不
寬,表面光滑,隨吞咽動作上下移動,按之不痛,略有顫動感;同時,有
心情急躁、多汗、胸悶、心悸、月經不調等症。多由肝氣鬱結,或脾失健
運而氣滯及濕痰凝結所致。本病類以突眼性甲狀腺腫。
【石癭】癭病較嚴重的一種,可由肉癭等發展而成,癭塊比較堅硬,表面凹凸不平
,有的堅硬如屬,推之不移,甚至可有疼痛發生。伴有煩躁、心悸、氣促
、多汗、多食善飢、消瘦、脫髮,或眼球突出,手部震顫,月經不調等症
,亦可發生聲音嘶啞,呼吸及吞嚥困難等症。多因久病情志鬱結,肝脾氣
逆,痰濕瘀血凝滯所致。類似於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癌等病。
【血癭】癭的一種。表現為結喉部的癭塊上血脈交結顯露。由心火血熱所致。
【筋癭】癭的一種。表現為結喉部的癭塊上筋脈暴露盤曲,形如蚯蚓者。多由怒氣
傷肝,肝火亢盛,灼爍陰血而成。
【氣癭】癭的一種。表現為頸部一側或雙側呈彌漫性腫大,邊緣不清,軟而不堅,
皮色如常,一般不痛,有時能隨喜怒而消長。發病以青年婦女較多。可因
山嵐水氣或氣鬱所致。本病類似單純性甲狀腺腫。
【瘰歷】語出《靈樞.寒熱篇》。主要指頸部淋巴結結核。又名“歷子頸”,“頸
歷”,或“鼠瘡”。小者為“瘰”,大者為“歷”。多發於頸項及耳的前
後,病變可限於一側,也可兩側同時發生,也有延及頷下,胸鎖乳突肌前
後和臟下等處的。以其形狀累累如珠,歷歷可數,故名。病因肺腎陰虛,
虛火內灼成痰,痰火結于頸項所致。多見于體弱的兒童。臨床表現:初起
一個或數個大小如豆粒的結塊,以後漸大。其數增多,連接三,五個,甚
至十餘個。皮色不變,按之堅硬,推之能動,不作寒熱,也不覺痛,日久
微覺疼痛,結塊互相粘連成片,其塊按之不動;將潰時皮色漸紅,質地較
軟,破潰後膿稀薄如痰,或如豆汁,久不收口,可形成竇道或瘺管,故又
名“鼠瘺”。由于病因,部位不同,有“痰瘰”,“濕瘰”,“氣歷”,
“筋歷”等名稱。
【馬刀俠癭】語出《靈樞.經脈篇》等篇。本症即“瘰歷”。其生于臟下,形如馬
刀的名為“馬刀”,又稱“馬刀瘡”;生于頸旁如貫珠的名稱“俠癭
”。兩處病變常相關聯,為頸腋部淋巴結結核。
【癆瘡】癆瘡是結核性的瘡瘍,其中以“瘰歷”為最常見。
【痰瘰】指生于項前足陽明胃經所過部位的瘰歷。
【濕瘰】指生于項後足太陽膀胱經所過部位的瘰歷。
【氣瘰】瘰歷之一種。生于項的左右二側,病由肝氣鬱結,遇怒即腫者。
【筋歷】瘰歷之一種。生于項側的筋間,大小不一,質堅硬,伴有惡寒,發熱,身
體羸瘦等症。
【流痰】即骨關節結核病。故又稱“骨癆”或“瘡癆”。多發于學齡兒童,患者常
有其它結核病變。病變部位以脊椎為最多,其次為髖、膝、踝,再次為肩
、肘、腕等關節。病多因先天不足,或久病腎陰虧損,使骨髓不充,骨質
疏鬆。外邪乘虛侵襲,痰濁凝聚;或由跌仆損傷等而誘發。此證過程漫長
,多不熱不紅不腫,數過或數月後,始有酸脹漫腫而微高起,但不堅硬,
日久方潰,潰後流水或出豆腐渣樣物,難以收口,繼則形成瘺管。每有羸
瘦,乏力,潮熱,盜汗等全身症狀。
【鶴膝風痰】流痰的一種,生于膝關節部。初期在膝關節周圍腫起如綿,不痛或隱
痛酸楚,皮色不變不熱,慢慢脹痛增加,病腿漸至不能屈伸,肌肉日
益萎縮,堅硬如石,久而潰破,流稀水或夾腐塊,日久形成關節半脫
位或膝內翻、外翻畸形,患肢縮短。類于膝關節結核。參貝“流痰”
條。
【龜背痰】“流痰”發于脊椎關節,致使背部高起,故名。
【乳核】婦女乳房的一類慢性炎症,包括一些結核病變。又稱“乳痰”,“乳栗”
,“乳癌”等。多發于生育年齡而體質虛弱者,由肝鬱脾虛,痰濁凝結所
致。結核初起時,多生在一側乳房的偏上方,一個或多個,小的如梅,大
的如李,質硬,推之可動,皮色不變,觸之不痛,數月後,腫塊增大,皮
色微紅,慢性愛軟,是已化膿,潰破後常成瘺管,膿液清稀,並雜有敗絮
樣物,瘡口腐肉不脫,患側腋窩常有腫大之結塊。
【乳癆】由“乳核”擴散而致的疾病。因氣血內虛或失于調治,乳核漸大如碗,堅
硬疼痛,延至胸肋和腋下,色或紫或黑,潰破後,輕的流白汁,重的流臭
水,日久有午後潮熱,咳嗽,顴紅、羸瘦等陰虛內熱的症狀。
【痰核】指皮下腫起如核的結塊,多由濕痰流聚而成,結塊多少不一,不紅不腫
,不硬不痛,用手觸摸,如同果核狀軟滑而能移動,一般不會化膿潰破。
痰核大多生于頸、項、下頷部,亦可見于四肢,肩背。生于身體上部的多
兼風熱,生于身體下部的多兼濕熱。即“[興月]核”。
◎按:[興月]為一組合字。即上面為“興”字,下面為“月”字。
【[興月]核】咽喉部發生癰瘍,如喉痹,喉癰,喉疳,喉疔等,或肢體皮膚破損併
發感染時,下頷部,腋窩或腹股溝等部位出現的大小不同的硬結,按
之作痛,是一些腫大的淋巴結。
【瘤】是在體表生長的贅生物。李榳《醫學入門》說:「瘤初起如梅李,皮嫩而光
,漸如石榴瓜瓠(音戶)之狀,原因七情勞欲,復被外邪,生痰聚瘀,隨氣
留住,故又曰瘤[病贅],總皆氣血凝滯結成。」根據其形狀和病因的不同,
分“氣瘤”,“肉瘤”,“筋瘤”,“血瘤”,“骨瘤”和“脂瘤”等,各
詳本條。
【骨瘤】瘤的一種。由腎氣虧損,寒邪與瘀血凝聚于骨所致。形色紫黑,堅硬如石
,疙瘩高起,推之不移,緊貼于骨。
【肉瘤】瘤的一種。由于內有濕痰,與氣血凝結所致。多少不一,大小無定,瘤體
軟,推之可移,有時瘤腫略硬,皮色不變,也無痛感,發展較為緩慢。
【筋瘤】邪氣結聚于筋而產生的瘤狀物。《靈樞.刺節真邪篇》稱為“筋溜”。其
形尖而色紫,青筋累累,盤曲聚結如蚯蚓狀,多發於兩小腿,腕關節等部
位,屬于靜脈曲張一類的病症。
【血瘤】瘤的一種。呈半球形或扁平狀隆起。邊緣明顯,質軟如綿,或軟硬間雜,
表面色紅或紫紅色,也有膚色如常者,壓之可暫時縮小或退色,擦破則出
血難止。《外科正宗》:「心主血,暴急太甚,火旺逼血沸騰,復被外邪
所搏而腫曰血瘤」;又「血瘤者,微紫微紅,軟硬間雜,皮膚隱隱纏若紅
絲,擦破血流,禁之不住」。類于血管瘤。
【氣瘤】皮膚上隆起的一種腫塊。大小不一,質軟,皮色不變,有輕微脹痛感,全
身無寒熱見證。如薛立齋所說:「若勞傷肺氣,腠理不密,外邪所搏而壅
腫者,其自皮膚腫起,按之浮軟,名曰氣瘤」。
【脂瘤】瘤的一種。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氣結而生。常發于頭面,
項背,臀部等處,小的似豆,大的如難蛋,生長緩慢,軟而不硬,皮色淡
紅,推之可移動,頂瑞常有稍帶黑色的小口,可擠壓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狀
物質。現在稱為粉瘤。
【乳癖】多由肝脾為鬱怒思慮所傷,以致氣滯痰凝。多發生于中老年婦女。初起
在乳房生一腫塊,如雞卵而表面光渭,能移動,多數無痛感,也有少數感
到輕微脹痛。後期腫塊不與皮膚粘連,皮色如常,亦無發熱,經年累月,
也不潰破。類于乳腺纖維瘤,部分患者在孕期腫塊迅速增大而惡化。氣
滯痰凝,或兼有衝任二經失調。這種病症大多發生于中年婦女的二側乳房
,行經前感到乳房脹痛有塊,按之有幾個大小不等的結核,微硬而不堅,
邊緣不清,經期後症狀減輕,腫塊的消長往往與情志刺激有關。
【岩】與“癌”通。本症初起狀如結核,以後堅硬如石而不痛,一般于幾年後才潰
爛,流血水而無膿,疼痛徹心,患處翻花,較久則有少量膿液蔓延瘡面,發
生惡臭。因瘡面高低不平如岩石,故名。
【失榮】岩證之一。又作“失營”。常發于頸部或耳之前後,初期狀如栗子,頂突
根深,按之堅硬如石,推之不移,無紅熱疼痛,經半年至一年左右,腫塊
漸大,始覺隱痛,逐漸潰爛,潰後滲出臭穢血水,硬腫更甚,瘡口高低不
平,形似岩穴,疼痛徹心。常因爛斷血管而大量出血。多由憂思鬱怒,以
至氣鬱血逆,與痰火凝結于少陽、陽明的絡脈所致。
【腎岩】一名“腎岩翻花”,俗稱“翻花下疳”。多因肝腎素虛,或鬱慮憂思,相
火內灼,陰精乾涸,火邪鬱結所致。初于冠狀溝處生一肉刺,堅硬而癢,
局部有滲出液。延至一、二年後。陰莖逐漸腫脹,肉刺增大,翻花如石榴
子樣,漸至龜頭破裂,凹凸不平,臭味難聞,甚或鮮血淋瀝,飲食不思,
形神困憊。本病屬于陰莖癌。
【舌岩】多發于舌兩側邊緣或舌尖的下面,初期腫物如豆,堅硬,漸大如菌,故又
稱“舌菌”。頭大蒂小,色紅紫疼痛,不久潰破,向深部及四周蔓延,邊
緣隆起如雞冠,觸之易出血,有惡臭,局部有滲出液。後期舌本縮短,痛
不可忍,如怒氣衝激,可致崩裂而出血難止。由于心脾毒火熾盛,結于舌
部所致,類于舌癌等病症。
【乳岩】多生于婦女。因鬱怒傷肝,思慮傷脾,以致氣滯痰凝而成。或衝任二經失
調,氣滯血凝而生。初起乳中結成小核如豆大,漸漸大如棋子,不疼不癢
,不紅不熱,經年累月,漸漸長大,始感疼痛,痛即不休,未潰時,腫如
堆粟,或如覆碗,色紫堅硬。漸漸潰爛,污水滲出,時出臭血。潰爛深如
岩穴,瘡口邊緣不齊,或高凸如蓮蓬,疼痛連心。有的初起時乳房發生腫
塊,腫塊中央按之富有彈性,多在未潰前發現乳竅流血,後期潰爛無膿而
出血,瘡口中央凹陷,邊緣堅硬。也有初起時乳暈部位發紅,出現丘疹,
表面腐爛而滲出血水,此後乳頭逐漸凹陷,四周堅硬,皮色紫褐,後期乳
頭潰爛,乳房內則有堅硬的腫塊。以上三種,在病的過程中常可在患側頸
部和腋下部位發現腫大的硬塊,並與周圍組織粘連。類于乳腺癌等病症。
【痔】生于肛門內外。多由平素濕熱內積,過食辛辣燥熱食物,或因久坐而血脈不
行,或經常大便秘結,或婦女臨產用力過甚,或久痢等原因,以致濁氣瘀血
流注肛門所致。主要症狀為塊物突出,疼痛,出血等。按塊物位置可分為內
痔,外痔和內外痔等,各詳本條。
【內痔】生在肛門齒線以上,為紫紅色塊物突出。初期痔核較小,大便時滴出鮮血
,不感疼痛,痔核不脫出于肛外。中期痔核較大,大便後痔核脫出于肛外
,便後能還入肛內,一般便血較少。後期大便後痔核脫出,甚則咳嗽、遠
行、久立等情況也會脫出,不能自行還入,須用手推回或平臥才能復位。
最後時常脫出,不易復位。如果痔核不能同縮,發生腫痛,甚至因絞窄而
腫痛潰爛,以致壞死,或因化膿而續發肛瘺。
【外痔】生在肛門齒線之外,如皮瓣狀,漸漸增大,質地較硬,外表光滑,多不疼
痛,無出血,只有異物感,或因感染腫脹始感疼痛,腫消後如舊。皮瓣生
於肛門前後正中部的,往往伴有肛裂;皮瓣生于肛門左中、右前、右後部
的,往往伴有內痔;皮瓣作環狀或花冠狀的,多見于經產婦。
【內外痔】是兼有內痔和外痔的混合痔。內痔生長部位和外痔連在一起,以肛門的
左中、右前、右後部為多發,在右前部位更為常見。
【瘜肉痔】指直腸下端脫出的瘜肉。多見于兒童,其色鮮紅,質嫩蒂小,大小不等
,最大者可如胡桃。一般單生一個,偶有連串而生,狀似葡萄,無疼痛
,常于大便時突出肛外,並伴有鮮血及粘液,較大的瘜肉需用手推送才
能回納。
【翻花痔】內痔的一種。因其經久翻出肛外,表面不平滑,形如翻花,故名。大便
時下血,疼痛難忍。
【沿肛痔】沿肛門外皮膚上突出小肉,由梅毒傳染兼因濕熱下注而成。肛周皮膚隆
起扁平疙瘩,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滲出臭穢粘液,時有搔癢或刺痛,嚴
重的可延及會陰,或發現同樣症狀于口腔咽喉等處。
【鎖肛痔】指肛門岩腫而致肛門狹窄的一種病症。初起肛門有墜脹感,便秘或大便
次數增多,或大便帶血和粘液。症狀逐漸加劇,伴有裡急後重,糞便中
有膿血,臭穢異常。後期糞形變細,陣發性腹痛,兩胯腹間可發現腫塊
,堅硬而推之不移,常伴有“肛癰”或“肛漏”,身體衰弱。
【脫肛】直腸或直腸粘膜脫出肛外的一種病症。常見于體虛的小兒和老年人。多由
于中氣不足,氣虛下陷,肛門鬆弛所致;或兼有大腸濕熱下注而成。初起
僅于大便時肛門脫垂,能自行回縮;病延日久者,脫出較長,需用手托納
回,每于行走,勞累,咳嗽,用力等而發。脫出時可感墜脹不適,若脫久
而不回納,則局部紫赤,腫痛加劇,甚則潰爛。
【肛漏】是肛門及其周圍發生瘺管漏出膿水不止的病症,也稱“肛瘺”。因肛門周
圍癰疽潰後瘡口不歛而成瘺管,內痔、肛裂等也可導致此病。只有一個外
口和內口,沒有分支的,為單純性肛漏。外口有多個,且有分支,或繞肛
管肛門而生,作半環形,形如馬蹄,為複雜性肛漏。長期瘺口流膿,不易
自癒。若瘺管外口閉塞,膿流不陽,則有疼痛,脹墜等。
【破傷風】又稱“金瘡痙”,指因皮膚破傷處受邪(破傷風桿菌)而致抽風的一種
病症。病因血虛不能養筋,病邪由傷口內侵,使風氣內動所致。臨床表
現為面唇青紫,苦笑面容,肌肉陣發性痙攣,角弓反張,牙關緊閉,呼
吸困難,痰鳴,脈弦數或弦緊等。
【褥瘡】又稱“蓆瘡”。指因長期受壓迫而引起局部壞死潰爛的瘡瘍。本病多見于
重病長期臥床者,多發于腰[骨氐]、肩胛,枕,肘和足跟等處。多因患者
氣血大虧,氣不運血,加上局部受壓所致。患處一般不痛,初現紫斑,漸
而壞死潰爛,腐肉脫落,形成潰瘍,較難癒合。
【凍瘡】因受冷凍,使局部血脈凝淅而致的皮膚損傷。多發于手足和耳廓等暴露部
位。患處先呈蒼白,漸成紫紅斑片,自覺灼痛,抓癢或麻木,輕者可經十
餘日消散,重者可潰爛成瘡。且較難癒合。
【血痣】因膚表或粘膜局部毛細血管持續擴張而致的皮膚病變,呈紅色或棕色、青
色,壓之不退,大小不一,多數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觸破即流血。本病
多為先天性,也可發生任何年齡。一般不變,也可略為增大,無自覺不適

【疣】生長于體表的一種贅生物。又稱“贅疣”,俗稱“千日瘡”,“瘊子”,“
飯蕊”等。本病多發生于手背,手指或頭面部,患部贅生物初起小如黍米,
大如黃豆,突出表面,其表面粗糙,狀如花蕊,灰白或污黃色。疣的數目多
少無定,一般無自覺症狀,用力壓按時略有痛感,碰傷或摩擦後易于出血。
治療時,應先治療原發疣(俗稱母瘊),當原發性的疣治癒後,繼發性的疣
往往自行消退。
【胼胝】多發于手掌或足蹠部皮膚。因長期受壓或磨擦,局部氣血運行阻滯而發生
皮膚角質增生變厚,以蹠、掌突出部位為常見。皮膚增厚以中央為甚,觸
之堅硬,邊緣不清,表面多光滑,呈黃白色或淡黃褐色,多無自覺症狀。
但也有在足跟部或蹠部的胼胝。因擠壓太甚或有繼發感染而頑硬腫痛,不
能行走的,稱之為“牛程蹇”。
【雞眼】又稱“肉刺”。常生長于足趾及足底前端。本病多因穿過緊的鞋子或足骨
原來就有畸形,致使足部皮膚長期受刺激而引起。雞眼為圓椎形角質增生
硬結,數目不定,根部深陷、皮膚增厚、頂端凸突,常因疼痛而影響行走

【繭唇】發生于唇部的一種病症。因有突起的白皮皺裂,狀如蠶繭,故名。初起在
紅唇緣的外側出現如豆粒狀硬結,逐漸增大,堅硬疼痛,容易破潰流血。
或如菌狀不一,潰瘍之表面常覆有痂皮,表面高低不平。有時在頸、頷部
可出現腫塊。後期口乾,咽燥,形體消瘦。本病多由思慮傷脾,心火內熾
,脾胃積火,或腎虧火旺,火毒蘊結唇部所致。
【飛痘】指牛痘接種部位以外生的痘庖。多困種痘後搔抓,以至痘毒傳播;或因痘
毒從體內途徑傳播而發。症狀與牛痘同,可兼有發熱等全身症狀。
【蟲斑】由于蟲積而繼發于頭面或頸部的糠狀鱗屑樣的皮膚病。皮損為邊緣清楚的
圓形或橢圓形灰白色或淡白色斑,上覆有少量灰白色糠狀鱗屑,多無自覺
症狀。類于單純糠疹或白色糠[米比]疹。
【體氣】俗稱“狐臭”。因濕熱鬱于腠浬汗孔所致。也有由于遺傳者。排出汗液帶
有特殊之臊臭氣。狐臭多發生於腋窩部,嚴重的在乳暈、臍、腹股溝、陰
部等處均有臭穢之氣。
【癘風】即麻風,又稱“癩大風”,俗名“大麻風”。因感觸暴厲風毒,邪滯肌膚
,久而發作。初起先覺患部麻木不仁,次發紅斑,繼則腫潰無膿,久而漫
延全身肌膚而出現眉落、目損、鼻崩、唇反、足底穿等嚴重證候。
【橫[病玄]】又稱“便毒”。是指各種性病的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初期形如杏核,
漸大如鵝卵,堅硬木痛,紅腫灼熱,或微熱不紅。穿潰後流膿液,不
易收口,稱為“魚口”,一說生于左側為魚口,右側為便毒。
◎註:[病玄]為左邊為一“病”字去“丙”,裡面為一“玄”字。
【楊梅瘡】即梅毒。因瘡的外形以楊梅,故名。本病包括梅毒的各種皮膚病變。如
皮膚先起紅暈,後發斑點,名“楊梅斑”;若狀如風疹樣的則名為“楊
梅疹”;若形如赤豆,嵌于肉內,堅硬如豆,名“楊梅豆”;若疹粒破
爛,肉反突出于外,名“翻花楊梅”。若梅毒侵于骨髓,關節,或流竄
臟腑為患者,統稱“楊梅結毒”。


■二、傷科病症

【正骨】診治損傷的專科,也是古代醫學“十三科”之一,亦有稱為傷科或骨傷科
的。其對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關節和軟組織的損傷,但也包括同
類原因引致的體內臟器損傷。
【骨折】即骨的斷裂。多由外來暴力或肌肉的強力牽拉致骨的完整性或連績性遭到
破壞所致。有閉合性和開放性兩種。前者皮肉不破,骨折處不與體外相通
;後者有傷口通至骨折處,因有感染可能,故病情較為嚴重。臨床表現為
局部瘀腫,疼痛,畸形,壓痛,骨擦音和縱軸扣擊痛等,患者也可因突然
受傷,疼痛和出血而發生休克。此外,由于骨質本身本來就有腫瘤、結核
或骨髓炎等病變,由于輕傷而斷裂的,稱為病理性骨折。
【脫[骨介]】[骨介],關節。脫[骨介],即關節脫位,亦稱“脫臼”。指組成關節
的骨端因正常連接受損害而離開其原有的解剖位置。一般為外傷所引
起,多發生于肩關節和髖關節。有閉合性和開放性兩種。前者皮肉不
破;後者有傷口通至脫位的關節,因有感染可能,故病情較為複雜而
嚴重。其主要症狀為局部腫痛,關節功能障礙。此外,脫[骨介]也可
因氣血虛弱,筋骨鬆弛,而重覆在同一個關節發生的,稱為重複脫
[骨介](即習慣性脫臼);還有一種脫[骨介]可由于先天不足,胚胎
發育不全所致。
【扭傷】指關節附近軟組織如筋膜、韌帶或肌腱等因外力的猛烈牽拉而引起的損傷
。主要症狀為局部腫痛,關節運動障礙等。
【閃挫】閃傷和挫傷的合稱。軀幹因突然旋轉或屈伸,使筋膜、韌帶或肌腱等受急
驟的牽拉而引起的損傷,稱為“閃傷”,它屬扭傷的範圍,常見于腰部。
體表受鈍器直接撞擊而致肌肉等軟組織損傷,稱為“挫傷”。
【金瘍】即“金創”。指被金屬利器創傷而化膿潰爛的瘡瘍。
【刀暈】因創傷出血,疼痛或精神緊張而致的暈厥。
【按摩(推拿)】古稱“按蹻”。是醫生用自己的手或上肢協助病人進行被動的運
動的一種醫療方法。具有調和氣血,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
提高抗病能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態等作用。常用的手
法有:按、摩、推、拿、揉、搯、搓、搖、滾、抖等方法。應用
于關節炎、神經痛、軟組織損傷和其它多種疾病。
【推法】按摩和傷科理筋手法的一種。即用手或手掌(主要是手拇指和小指的指腹
部,掌根部等)向外用力推擠患者肌肉,或用力作直接式的按摩。
【拿法】按摩和傷科理筋手法的一種。即用一手或兩手提拿患處的肌肉,加以壓擠
,或提起肌肉後迅速放手等方法,後者又稱“彈筋”。
【接法】按摩和傷科理筋手法的一種。即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或體表某些部位施加
一定壓力,向下或內外壓按的方法。
【摩法】按摩和傷科理筋手法的一種。即用大姆指或手掌在傷部(多為軟組織)或
俞穴的部位上反覆地予以摩擦。
【揉法】按摩和傷科理筋手法的一種。即用手拇指指腹或掌根部分,壓按在一定的
部位上,以腕關節或掌指關節為主做回旋狀的揉動。
【搯法】按摩和傷科理筋手法的一種。即用手拇指甲搯在主治的穴位上,予以一定
程度壓按的方法。
【搓法】按摩和傷科理筋手法的一種。用兩手的掌面緊挾住四肢或腰背部,並帶動
皮肉作快速搓揉和上下反覆的盤旋動作。
【搖法】按摩和傷科理筋手法的一種。用兩手固定住某一關節部位的兩端(主要是
頸,肩,肘,腕,膝,踝等較大的關節),並從兩端搖動關節部,作回旋
運動,以加強關節的活動能力。
【滾法】按摩和傷科埋筋手法的一種。用手背部的近小指側部分壓按在一定的體表
部位上,以腕部作前,後,左、右連續不斷的滾動的方法。
【抖法】按摩和傷科理筋手法的一種。用手(雙手或單手)握住受傷關節的遠端,
在向外拔伸時,突然作上下前後的擺動的方法。其活動幅度須在生理許可
的範圍內進行。常用手腰部或肩部。
【理傷續斷】是指處理各種外傷,骨傷疾病的簡稱。
【正骨手法】即治療骨折,脫症,扭挫傷時使用的各種手法,如摸、接,端、提,
按,摩,推、拿等。
【摸法】傷科觸診方法之一。是診斷損傷疾病的一種主要手法。即用手仔細地觸摸
檢查肢體受傷部位及其周圍情況,並通過觸摸以發現患者有無骨折或脫症
,以及辨別骨折的類型,作為進行治療的依據。
【接法】傷科正骨手法。就是將骨折的斷端或碎片重新予以整復原位並接合在一起
,也是各種正骨手法的總稱。
【端法】傷科正骨手法。有端正或端復原位的含義。主要用于骨傷和關節移位、脫
症,醫者用一手或雙手握住傷部下端之骨,準確地進行端正復位。
【提法】傷科正骨手法。就是將折斷下垂的骨端用手或繩子向上,向外提出。以達
到直接或間接完全復位的一種牽引手法。
【正骨工具】指治療各種外傷和骨折所使用的工具,如腰柱,披肩,竹帘,杉籬,
各種質料製成的大小夾板,繃帶等。主要用于骨折的固定。
【通木】古代正骨工具。即寬三寸,厚二寸的長杉木板一塊,長度根據患者由頸部
至腰部的距離來決定。木板的一面刻有上下縱行的凹槽。內填棉花,可以
伏貼于患者的脊骨上。兩側則穿孔繫以寬帶,用以固定脊椎骨折。此法現
多不用,而改以沙袋墊代替。
【腰柱】正骨工具。是用扁擔形,扁平長條狀的杉木四根,各寬一寸,厚五分,長
短約一尺上下,並在其兩端鑽孔,以線繩互相連貫,可以圍紮在腰部脊骨
上,用于腰椎骨折的固定。
【披肩】古代正骨工具。是用熟牛皮製作的,用于鎖骨骨折時固定肩部的工具。現
已改用硬紙板及“8”形繃帶固定來代替。
【竹帘】古代正骨工具。外形和構造與夏天的竹門帘相似。但其大小則根據患部的
具體情況而定,可以包裹在傷肢的外面,用于四肢骨折的固定。規均改用
“小夾板”代替。
【杉籬】古代正骨工具。係根據傷肢的形狀,患部的長短寬狹,用杉木條編成竹籬
狀(每個杉木條兩頭各鑽一小孔,以繩聯貫,其形如籬,故名),用以固
定骨折患肢,現多用“小夾板”代替。
【小夾板】正骨工具。四肢骨折時作固定用。是用柳木、杉木或膠合板等作材料,
按肢體長短製成的長方形薄板。
【抱膝】正骨工具。多用藤條或竹條製成,外形圓圈狀,比膝蓋骨稍大,四邊各繫
以條帶,將圈放在膝蓋骨上,條帶結紮後可以固定膝部,用以治療髕骨骨
折。
【振榳】正骨用的拍打工具。為直徑2~3公分的小木棒。用于:骨傷局部瘀血
腫脹,可輕度拍打患部周圍。頭,胸震傷時,先用布纏裹頭部,再輕輕
拍打足心。可以起到氣血流通,瘀腫消散的作用。
【裹帘】即古代傷科正骨時纏裹傷處所用布條的專稱。用途同現代所用的繃帶。
【礬索疊磚】古代正骨的一種方法。用于治療腰部扭挫傷及椎間盤脫出。就是讓病
人兩足分別站在三層磚上(即“疊磚”),同時兩手向上高舉緊握住
懸掛高處的繩索(即“礬索”)。這時醫生手扶病人腰部,由助手分
三次抽去上、中,下三層的磚。用以牽引脊骨,促使復位。



■第十一類 五官科病證

■一、耳鼻喉科病症

【耳聾】耳為腎的外竅,膽及三焦等的經脈會于耳中,所以一般耳病與此三者關係
最為密切。耳聾有虛證和實證之分。虛證耳聾,發病較緩慢,初起的先有
聽力減退,稱為“重聽”( deafness ),其病因為“下元虧損”,腎精
不足。實證耳聾,發病驟然,稱為“暴聾”,多因外傷、外感風火,或內
火上炎所致。
【耳鳴】耳中自覺有蟬鳴或其它各種聲響者,叫做“耳鳴”。可分為虛實兩種類型
。虛證是由于腎陰虧損,“虛火上炎”,常伴有頭暈目眩腰痛等症狀,診
脈多細弱,如因暴怒傷肝,致肝、膽之火上逆,則耳中暴鳴如鐘鼓之聲,
屬於實證。
【耵聹】(音聽寧)又名“耳垢”,即外耳道的黃褐色分泌物,少量耵聹為正常現
象。若因風熱相搏,分泌物大量增加,可堵塞外耳道而影響聽力,稱為“
耵耳”,即耵聹栓塞。
【耳疔】指生于外耳的疔瘡,多屬腎經火毒引起,疔瘡色黑根深,又名“暗疔”。
發作時痛如錐刺、寒熱頭痛並作。
【耳疳】是一種耳內漫腫,流黑色臭膿的耳病,多由濕熱內蘊和肝火上擾所致,本
病類似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耳癰】是一種耳竅壅腫,耳根焮熱脹痛,潰破流膿的耳病,類似外耳道癤腫。
【耳痔】凡外耳道內長出小腫塊者,統稱“耳痔”。多由于肝、腎、胃三經積火釀
成,患耳有脹塞,聽力減退,耳鳴作癢等感覺。本病類似外耳道乳頭狀瘤
。依腫塊形狀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稱。其中如櫻桃或桑椹的,稱為“耳
痔”,狀如棗核的稱為“耳挺”,頭大蒂小如蘑菇的稱為耳蕈。
【耳後疽】本病系由三焦及膽兩經火毒引起,其症狀為耳後腫痛潰破流膿,並常伴
有頭痛,惡寒,發熱等周身症狀,類似急性乳突炎。
【膿耳】凡耳內紅腫焮熱,鼓膜潰破、耳道出膿的稱為膿耳,膿水呈黃色者叫“聤
耳”(音停)白色者叫“纏耳”;多因肝經火熱引起。患者有耳竅突發疼
痛,聽力減退,並伴有周身寒熱,脈象弦滑而數等症狀。本病多發生于小
兒。類似急性中耳炎。
【鼻淵】俗名“腦漏”。本病多由外感風寒,內因膽經之熱影響及腦而起,其主要
症狀為鼻塞,經常流帶惡臭味的膿濁鼻涕,有的患者鼻頞(音餓)部有辛
酸感(《素問.氣厥論》稱之為“辛頞”),並可出現頭暈,目眩等症。
本病相當于鼻竇炎。
【鼻痔】凡鼻腔內生贅肉腫塊,統稱鼻痔,又稱“鼻瘜肉”。本病是由于肺經風濕
熱諸邪鬱滯而成。輕者鼻塞氣堵,重者鼻大畸形,甚或垂出外鼻孔。
【鼻癤】鼻內或鼻外因肺經壅熱而出現小癤腫,局部發熱紅腫疼痛,癤腫成熟後頂
口出現膿頭。同時,可出現唇頰部紅腫和全身不適症狀。
【鼻鼽(音求)】是一種由于肺氣虛虧,衛氣失固,感受寒邪所致的病症,其表現
為經常鼻流清涕,容易打噴嚏。類似過敏性鼻炎。
【鼻衄】即鼻竅出血。引起鼻衄的原因頗多,但以實熱症為多見。如風溫外感,肺
素有熱,或胃經積熱,或肝火上炎,均可引起鼻衄。此外也有陰虛火旺引
起的。
【鼻疳】此症多發生于小兒,常因乳食不調,致上焦有積熱引起,也有因風熱外邪
侵肺而患鼻疳的,其症狀為鼻孔赤癢,潰破生瘡,疼痛。
【酒齇(音渣)鼻】又名“鼻赤”或“鼻齇”,系由於脾胃濕熱上熏于肺,血瘀凝
結而引起的病症。主要症狀是鼻頭血管擴張,局部皮膚發紅,
病久則呈紫紅色,皮膚變厚,鼻頭增大,表面隆起高低不平,
狀如贅瘤。
【喉痹】痹,閉塞不通之意。是咽喉局部氣血瘀滯痹阻的病理變化。凡咽喉腫痛諸
病,感到阻塞不利,吞嚥不爽甚至吞嚥難下的,均屬喉痹範圍。
【風熱喉痹】多由風熱邪毒侵襲咽喉部引起。主要症狀是咽部紅腫灼熱,吞咽不利
,疼痛。同時伴有頭痛,寒熱等全身症狀。本病類似急性咽炎。
【陰虛喉痹】本病由於陰虧火旺,虛火上炎所致。主要症狀是患部潮紅,呈慢性充
血,咽部不適,似常有痰而又不易咳出,吞咽欠爽。有的伴有其他陰
虛症狀。本病與慢性咽炎一類病症相似。
【喉癰】是發生于喉間及其附近部位的癰腫的總稱。初起常惡寒發熱,有吞嚥及語
言障礙,患部紅腫熱痛,有時疼痛牽連耳部,頸間腫塊結硬,甚則咽喉阻
塞,引起窒息。本病相當于咽部膿腫一類疾病。如發生于頷下天突穴部位
者,稱為“頷下癰”。
【喉關癰】本病多因風熱之毒侵襲咽喉,局部氣血凝滯,熱毒壅盛而化膿。局部主
要症狀是扁桃體一側或雙側的周圍腫脹突起,焮紅灼熱,吞咽困難,懸
雍垂亦腫脹變形,以兒為多見,常有發熱等全身症狀。本病與扁桃體周
圍膿腫相似。
【上顎癰】喉癰的一種,又名“懸癰”。生于上顎部的癰瘍。其病因多由心,腎與
三焦積熱所致。主要症狀為上顎膿腫突起,舌難伸縮,吞咽不適,並可
有發熱等全身症狀。本病即上顎膿腫。
【咽後癰】喉癰之一種,又名“裏喉癰”。即生於咽後壁的膿腫,多因風熱結毒壅
盛化膿所致。其症狀為咽後壁膿腫突起,焮紅熱痛,吞咽困難。可伴有
全身症狀如發熱,頭痛等。
【懸旗風(懸旗癰)】本病大多由于胃火熾盛,脾胃積熱,上侵喉關或因外傷引起
。其主要症狀為口腔內懸壅垂下端尖頭部出現紫色血泡,名
“懸旗風”(一作“懸[病其]風”)。如血泡生長在口腔上
顎,破潰後出現糜爛疼痛,妨礙飲食,則稱為“飛揚喉”。
◎按:[病其]為一組合字。左為“病”字去“丙”,內為一
“其”字。
【喉疔】此症是由于邪熱內侵肺胃,火毒上結于喉所致,其瘡生於喉頭兩旁,根深
,形如靴釘,故名。初起有惡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局部自覺癢麻。如
疔庖紅腫頂破出膿者為順症易治,如軟陷腐爛屬逆重症。
【喉瘤】本病多因肝氣鬱結,氣血痰涎凝滯于喉部而起。咽喉部一兩側發生紅色肉
瘤,其表面光滑,質地堅硬觸之即痛。重症則表現呼吸困難,吞咽不利。
【喉岩(喉菌)】本病屬跼重症,多因怒鬱傷肝、思慮傷脾、脾腎素虛所引起,加
之煙酒過度,是其誘因。咽喉部起有腫塊,形如菌狀,略高而厚
,潰爛後流臭液,呼吸易受阻滯。如病在關內,則有聲音嘶啞,
患者日漸消瘦,午后潮熱。本病即喉癌一類疾病。
【陰虛喉癬】本病多因腎陰虧損,虛火上炎,以致肺陰受傷。其症狀為咽部粘膜潰
爛,表面突起,顏色晦暗,日久逐漸潰爛,疼痛,妨礙飲食。患者常
有午後潮熱、盜汗消瘦等陰虛內熱的症狀。本病類似咽粘膜結核或喉
頭結核,多見于肺結核患者。
【乳蛾(喉蛾)】本病是以扁桃體為主的咽部病症,又名“蠶蛾”。其病或因風熱
外邪相搏,結于咽喉;或因虛火上炎;或因氣血凝滯而起。本病
起病急驟,喉核明顯充血,紅腫灼熱,咽部疼痛厲害,扁桃體表
面有黃白色膿樣分泌物,形如蠶蛾。即急性扁桃體炎。
【石蛾】即乳蛾之一種,症狀略同乳蛾。多見于小兒,病情發展緩慢,且不易速癒
,喉核發硬腫大,故名“石蛾”。本病類似于慢性扁桃體炎。
【喉風】本病多因感受風熱外邪,肺胃素有積熱,致風火相煽,蘊結而成。其症狀
為咽喉部突然腫痛,呼吸困難,吞咽不適,並伴有痰涎壅盛,牙關拘急,
神志不清等。若有牙關緊閉,口噤如鎖的,稱為“鎖喉風”;如痰熱壅盛
,咽喉裏外皆腫痛,迅速漫延至頸,顎,腮,齦等處,甚則連及前胸,呼
吸急促,則稱為“纏喉風”。
【喉疳】本症多因喉部結毒(咽喉部梅毒)或外感風熱灼傷咽喉,也有由于胃熱所
致。其症狀為咽喉或上顎出現大小不等的黃白色點狀潰瘍;有時退有頭痛
寒熱等全身症狀。
【白喉】本病是由于時行疫毒自口鼻而入,結于咽喉所致。患者咽喉部出現白膜,
逐漸擴大,蔓及喉關內外,呼吸受阻。局部的白膜牢固,剝之則出血。調
治不當,則白膜腫塞喉間,引起窒息。本病多發生于秋冬及春季,兒童多
見。
【梅核氣】本症系因情志鬱結,肝氣夾痰所致。其症狀為咽喉不紅不腫,但自覺咽
中有如梅核大小的異物阻塞,吐不出,吞不下。本病相當于[病意]球。
◎按:[病意]為組合字。左邊為“病”字去“丙”,裡面為“意”字。
【垂癰】又名“紫舌脹”,由心經火盛血壅所致。多貝于初生嬰兒,舌上長出如
殼樣的腫物,內有血水,脹起于舌面,堅硬疼痛。
【鎖喉癰】本病多因肺胃兩經感受時邪風熱或心經火毒挾風邪而發。如癰瘍生于喉
結之外,紅腫脹大,容易累及喉頭。一般的說破潰流膿者易治。
【鎖喉毒】本病由心與小腸積熱,又復外感風寒,凝結而成。其症狀先是耳前部結
核腫痛,逐漸影響到咽喉,腫塞疼痛,妨礙飲食。
【唇疹】指口唇部發生的乾性瘡疹。
【口丫瘡】本病多為脾胃積熱所致。常見于兒童,在一側或雙側唇角處有皸(音均
)裂,糜爛,說話或進食張嘴時感到疼痛。
【口瘡】本病多因脾胃積熱,也有因體質素虛,虛火上炎而致。其症狀是口腔內粘
膜上生黃白色如豆樣大小的潰爛點。小兒口瘡由于疳積所致,則為“口疳
”。
【口糜】本症多因脾經積熱,上熏口腔,致使口腔內出現白色形如苔蘚狀之潰爛點
、疼痛,甚至妨礙飲食。
【唇風】本病多因胃經素有濕熱,外感風邪,風熱相搏而起,俗稱“驢嘴風”。多
發于下唇,主要症狀是唇部紅腫,疼痛,日久破裂,流水。
【鵝口瘡(雪口)】本病由心脾二經積熱所致,發生在初生兒則屬胎熱上政。其症
狀是口中糜爛,舌面上布滿白屑,口舌疼痛,甚至可有身熱煩
躁等症。
【喉痧(爛喉丹痧)】多發于冬春二季,係由疫毒之邪自口鼻吸入,與肺胃蘊熱相
合,以致熱毒上攻咽喉而迅速出現咽痛,紅腫腐爛,熱毒外
出于肌表則全身皮膚呈現痧疹;此外還有發熱,惡寒,頭痛
等全身症狀。本病又名“疫喉痧”,即猩紅熱。


■二、眼科病症

【五輪】眼科的一種學說。眠睛由外周向中心可分作“肉輪”,“血輪”,“氣輪
”,“風輪”,“水輪”,五個部位,用於說明局部與內臟相關的生理病
理,並作為眼疾診斷和治療的依據。肉輪位於上胞(瞼)和下胞(瞼),
胞瞼在臟屬脾,脾主肌肉,故其疾患多與脾胃有關;血輪位於兩眥血絡,
在臟屬心,心主血,故其疾患多與心,小腸有關;氣輪即白睛,在臟屬肺
,肺主氣,故其疾患多與肺,大腸有關;風輪即黑睛,在臟屬肝,肝屬風
木,故其疾患多與肝,膽有關;水輪即瞳神(仁),在臟屬腎,腎主水,
故其病患多與腎,膀胱有關。此說總結了眼科的一些臨床經驗,但以五行
通套五脫,不免牽強,應用時不宜生搬硬套。
【八廓】眼科中與五輪相對應的一種學說。從部位說,將眼外部按臟腑表裏關係,
分為“水廓”,“風廓”,“天廓”,“地廓”、“火廓”,“雷廓”,
“澤廓”,“山廓”。水廓相當于瞳神水輪,風廓相當于黑睛部分的風輪
,天廓相當于氣輪,地廓相當于肉輪,火廓、雷廓、澤廓、山廓相當于血
輪(內眥、外眥的上、下方)。八廓在古代眼科中曾作為辯證之用,但各
家說法不一。雜有迷信色彩,後世亦少用。
【針眼(土疳)】又名“土瘍”。指生長在胞瞼邊緣的小癤。多由風熱或脾胃熱毒
所致。初起形如麥粒,微癢微腫。繼則赤痛拒按。相當于麥粒腫

【眼丹】本病病因,部位等與針眼相同,但病情較重,胞瞼可漫腫赤痛,有硬結拒
按,甚至伴有頭痛寒熱等全身症狀。
【漏睛(眥漏)】是一種眼眥部的疾病,系因肝經風熱或心火熾盛所致。其症狀為
眼內眥紅腫脹大,繼綴發展則潰破流膿,久不收口,纏綿歲月,
膿液自內眥的[水目]竅而出。本病類似于淚囊炎。
◎按:[水目]為組合字。左邊為一“水”旁,右邊為“目”字。
【眼胞痰核(胞瞼腫核)】本病多因胃腸蘊熱,與濕痰相結,以致阻塞經絡,起于
胞瞼之間。其症狀可見胞瞼內有核狀硬結(多生于上胞
),按之不痛,推之移動,日久隆起發紅,眼胞重墜脹
澀。本症又名“目疣”,即瞼板腺囊腫。
【眼胞菌毒】本症系因脾經濕熱蘊結所引起。患者瞼緣長出小泡,逐漸長出如菌形
的贅生物,且有小蒂,不痛不癢,甚者眼翻流[水目],視物昏蒙,有
的經久不癒。類似于眠瞼庖疹或粟粒疹。
【風赤瘡痍】本病主要由脾經風熱毒邪與心火相挾而上攻于目所致。其症狀是眼瞼
皮膚紅赤起庖及潰爛,形似瘡痍。類于瞼緣炎。
【眠弦赤爛】又名“風弦赤爛”,多因脾胃濕熱,外感風邪所致。其特點是瞼緣紅
赤潰爛,癢痛時作,重症甚至可能睫毛脫落,瞼弦變形。本病即瞼緣
炎。
【眥帷(音惟)赤爛】本症似眼角瞼緣炎,其病因與眼弦赤爛相同。主要症狀是兩
眥糜爛起痂,伴有癢痛感比,重症甚至眥帷出血,睫毛脫落

【拳毛倒睫】又名“睫毛倒入”。是一種因眼弦赤爛(瞼緣炎)或“椒瘡”(砂眼
)治療失當, 經久不癒所引起的睫毛拳曲的病症。由于睫毛倒刺眼
珠,患者有澀痛流淚,怕光等症狀。甚至可發生淺層角膜潰瘍,最後
形成雲翳。
【上胞下垂(瞼廢)】有先天性及後天性兩種。先天性多為發育不全的後果,發于
雙側。後天性的多因脾弱氣虛、脈絡失和,風邪客于胞瞼所
致,常發生于單側。其症狀是上瞼肌肉無力,不能開大瞼裂
,常需抬頭皺額以幫助視物。
【睥翻粘瞼】又名“皮翻症”,“風牽出瞼”。多因胃經積熱,肝風內盛,以致風
痰濕熱上攻,氣滯血壅所致。由于瞼弦翻轉,眼瞼不能閉合,常感眼
部乾燥裎痛,甚至發生角膜炎。多發于下瞼。
【風火眼痛】又名“風熱眼”,俗稱“火眼”,即急性結膜炎,係感受風熱所致。
其主要症狀是兩眼刺痛,有異物感,分泌物增多,晨起上下瞼被粘著
,不易睜眼,結膜充血,嚴重者來勢較猛,可有發熱,頭痛等全身症
狀。
【天行赤目】是感受四時風熱毒癘之氣所致。其主要症狀是胞瞼腫脹,瞼、白睛紅
赤,癢痛流淚,眼眵(音吃)稠粘,常兩眼先後受累或同時患病,本
病即傳染性結膜炎。
【火疳】一種急性眼病。火疳是火邪熱毒結聚,侵犯白睛的病症。主要症狀是白睛
深部向外凸起暗紅色顆粒,逐漸增大,紅赤疼痛,怕光流淚,視物不清,
嚴重者可破潰流水而成瘺管。
【金疳】本病係由肺火亢盛而致。其主要症狀是白睛出現形如細小米粒,周圍有血
管圍繞的小庖,同時覺眼部澀痛,怕光,流淚。
【白膜侵睛】主要係肺經風熱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病症。其症狀是黑睛邊緣出現灰白
的小庖,逐漸向中央進展,嚴重時,灰白色小庖可融合成片,橫越黑
睛。患眼極度畏光,刺痛流淚,病狀常反覆發作。
【椒瘡】本病起因是感受外界毒邪,加之脾胃素有積熱,風邪外束,以致胞瞼脈絡
壅滯而氣血失和。其主要症狀是眼瞼內的瞼胞內發生細小的顆粒狀病變,
狀如花椒,故名“椒瘡”。本病即砂眼。患者覺眼內沙澀癢痛,怕光流淚
,如不及時調治,常可引致損壞眼瞼及角膜,遺留翳障,影響視力。
【粟瘡】本病起因與椒瘡相似,其主要症狀是眼瞼內發生色黃而軟的粟粒狀的病變
。每與椒瘡(砂眼)同時發生,沙澀癢痛。重症可因粟粒磨擦眼球誘發翳
膜而影響視力。
【[奴肉]肉攀睛】即翼狀[奴肉]肉。此症係心肺二經風熱壅盛,加之脾胃積熱而誘
發。其主要症狀是[奴肉]肉由眥角隆起,呈灰白色,漸侵黑睛角
膜,以致影響視力。
【翳】黑睛部份由于疾病而失去其透明光亮的特性,代之以疤痕組織,以致輕重不
等地障蔽視力,這種病症就叫“翳”。
【雲翳】黑睛上因患“凝脂翳”等一類疾病而遺留一層薄的不透明組織,如雲如霧
,故稱“雲翳”。一般對視力影響不大,或有輕度障礙。
【凝脂翳】本病係毒邪侵犯黑睛,加以肝膽火熾,風熱壅盛而起。其病狀為頭額劇
痛,目痛羞明,淚出如流,顏色帶黃綠,狀如凝脂,故名。如不及時治
療,可致黑睛潰破,累及瞳神而失明。本病類似化膿性角膜炎。
【冰瑕障】凝脂翳(化膿性角膜炎)如經早期及時而恰當的治療,黑睛上的混濁即
可吸收,僅留點狀或片狀薄翳,明亮光滑,如冰如瑕。一般不影響視力
或僅有視力輕度障礙。
【混睛障】本病多因肝經風熱,津液被灼,瘀血凝滯所致。其症狀為黑睛部份呈現
一片灰白色翳障,狀如磨砂玻璃,視力嚴重障礙。類似角膜斑翳。
【聚星障】本病係因肝火內盛,兼之風邪相挾,致風熱相搏而起。其症狀為黑睛表
面出現細小足點,常三,五成群,呈灰白色或微黃色,或散或聚,反覆
發作。如調治及時,預後良好,否則容易釀成黑睛雲翳或潰破等重症。
【旋螺突起】本病係因肝熱過甚,致使風輪部分凸出如旋螺狀,眼球變白或發青,
日久變成黑色。重者可致盲。本病類似角膜葡萄腫,係因角膜潰瘍穿
破後,虹膜脫出結疤而成。
【蟹睛】本病多由火熱上攻,治療失當,以致真睛膏損。症狀類似“旋螺突起”,
在黑睛邊緣有似蟹睛般的神膏綻出,凸出的範圍一般較小。若黃仁全部凸
出,則最終將導致失明。
【風輪赤豆】此症是肝經積熱,氣血失調所致。其主要症狀是風輪(黑睛)部位有
顆粒突起,白睛(球結膜)有赤脈纏布追隨,色紅如豆,故名。
【疳積上目】是小兒疳積續發的一種眼病,起因于脾胃受損,肝熱上攻于目。主要
症狀是角膜混濁,視物不清,乾澀怕光。如不及時調治,重者可引起
黑睛破損,導致失明。本病相當于維生素A缺乏症所致的角膜潰瘍病

【夜盲】俗稱“雞盲”或“雀目”。本病起因于脾胃虛弱,導致肝血虧虛或腎陰不
足,缺乏維生素A所致。其主要症狀是夜晚或在黑暗處視物不清。
【高風雀目】是“夜盲”的一種,為先天不足的遺傳性疾病。患者白天視覺正常,
一到夜晚或黑暗處,兩眼視野狹窄呈管狀,只能直視。本病相當于視
網膜色素變性。
【圓翳內障(如銀內障)】本病起于肝腎兩虧或脾胃虛衰,運化失常。其症狀為晶
狀體失去原有的透明度,變為混濁,使視力下降或喪失
。類似白內障。
【暴盲】暴盲多因肝氣上逆,氣血鬱閉引起。患者原無眼部其它症狀,突然一眼或
兩眼失明。本病相當于視網膜中心動脈栓塞。
【青盲】本病係因肝腎不足,精血虧損,兼以脾胃虛弱,精氣不能上達于目而起。
開始視力減退,逐漸發展,可至失明,是一種病程較長的慢性眼病,類似
視神經萎縮。青冒的早期階段,患者自覺視物昏糊渺茫,稱之為“視瞻昏
渺”,如兼見眼前有一片陰影,甚至呈現青綠碧藍或赤黃之色,稱之為“
視瞻有色”,隨著視力的進一步減退以至失明,但雙目外視並無異常,則
稱之為“青盲”。
【黃液上衝】“凝脂翳”的病情如繼績發展惡化,就出現黃液上衝。其病因為脾胃
積熱上蟠,毒邪交攻。主要症狀為風輪之內,黃輪之前(即解剖學上
的前房)出現黃綠色膿性分泌物並逐漸增多,其上界呈水平線。重者
穿破風輪而成“蟹睛”或“旋螺突起”,使視力受到影響。本病類似
于前房積膿。
【血灌瞳神】病因多由外傷損及血管,以致血液外溢;也有因內熱過盛,損傷眼內
血絡所引起。血液進入風輪及瞳神部位,外觀瞳神呈現一片紅色,如
不及時調治,容易造成嚴重後果。
【綠風內障】本病即青光眼。多因真陰虧耗,陰虛陽亢,氣血不和引起。主要症狀
是瞳孔散大,色呈淡綠,視物不清,常見燈火呈紅線色圓暈。急性發
作時每伴有劇烈疼痛,噁心,嘔吐,眼瞼腫脹,眼球充血。急性期緩
解後,視力大減。本病容易復發,逐次加重,如不及時治療,容易引
起失明。
【五風內障】又可分為“青風”,“綠風”,“黑風”,“烏風”,“黃風”五種
內障。其病因同綠風內障。各色風乃依瞳仁所見顏色不同而命名。“
風”字是表示病勢變化迅速的意思。五風之中,青風、綠風表示病較
輕,較常見;黑風,烏風少見;黃風表示病最重,易致失明。
【真睛破損】眠珠因外物射入或跌仆而穿孔,是一種嚴重的眼疾,如處理不當,可
致失明。
【胎患內障】指孕婦因病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影響胎兒發育;復因偏嗜辛辣等刺激
性食物,以致嬰兒患先天性內障。雙目外觀似正常,但視力有不同程
度的喪失。
【花翳白陷】指風熱毒邪侵犯黑睛而使其表面生翳,如花瓣形狀,中間凹陷。本病
多由熱毒內侵,肝肺火熾,互相搏結而起。如調治失宜,易惡化而變
成“蟹睛”,甚至嚴重影響視力。
【赤絲虯脈】指氣輪白睛上血絡赤絲明顥的病症。多因血絡鬱滯所致。椒瘡、粟瘡
一類病症,常有赤絲虯脈出現。其它如用眼過度或嗜酒過甚等,均可
致白精上血管擴張,發生赤絲虯脈。
【赤脈傳睛】指氣輪白睛上由兩眥開始出現赤脈,逐漸向內擴展。多因嗜食油葷厚
味,心火亢盛上擾于眼所致。本症需與“赤絲虯脈”鑒別,後者病變
並不從兩眥開始,而是起于白睛任何部位,脈管蟠曲充血。
【赤脈貫布】一般指氣輪上血管增多,佈滿整個白睛,是多種眼病的共同症狀(如
椒瘡,粟瘡,火疳等),又稱“赤脈如縷”。
【赤膜下垂】又名“垂帘障”,類似沙眼性角膜血管翳。本病多是椒瘡(砂眼)失
治或調治失宜,再加心,肺,肝諸經風熱、內火,致瘀血凝滯所致。
主要症狀是整排的細小血管自白睛上方向下侵入黑睛,患者常有目癢
流淚,羞明畏光。重症可畏至瞳孔,翳膜菲薄。
【白翳包睛】是“赤膜下垂”(垂帘障)證的進一步惡化。其症狀為血脈貫佈,遮
滿黑睛(角膜和虹膜部分),不能視物。常伴有頭痛,便秘,目痛等
症狀,有時可致失明。
【風牽偏視】又名“風牽喎斜”,“口眼喎斜”。主要是由于脾胃二經氣虛,絡脈
空虛,風邪乘虛而入。其特點是眼與唇口偏向一側,且常有流淚過多
,眼瞼閉合障礙等症狀。這是支配面部及眼部神經有病而影響口眼部
肌肉張力所引起。
【瞳神縮小】指瞳孔失去展縮能力,日漸縮小。多因肝腎勞損,虛火上炎或肝經風
熱上攻而成。重者也可導致“瞳神乾缺”,視力全失。
【瞳神乾缺】指瞳孔失去正圓狀態,追緣如鋸齒或梅花狀。常為“凝脂翦”等重症
所遺留下來的後果,最終也可導致失明。
【通睛】俗名“鬥雞眼”。即一眼或雙眼的黑眼珠相對偏于眥側,有的患者可有複
視的症狀,以致須偏斜瞻視才能看清東西。多因重病後眼部肌肉受損,而
失去眼部運動的協調狀態。有時也可因外傷所致。
【白睛溢血(胭脂障)】本病多因肺經熱邪,迫血妄行;也有因飲酒過度,或外傷
引起的。其主要症狀是白睛表面呈現部分充血,色鮮紅,
界限分明,重者可有出血現象。約數日後可自行消退,預
後艮好。
【黑睛破損】指黑眼珠(包括角膜,虹膜等部分)因眼病或受外傷而潰破損傷,是
一種嚴重的病症,如處理失當,可能導致失明。
【虯蟠卷曲】指白睛(球結膜)血管充血,脈絡稀疏旋曲。
【虯脈縱橫】指白睛(球結膜)血管充血,脈絡粗細縱橫。
【視赤如白】即色盲。多因先天發育不良,陰精不能上達于眼所致。患者對某些顏
色或全部顏色失去辨別的能力。
【外障】指發生在胞瞼(包括眼瞼皮膚,肌肉,瞼板和瞼結膜等)、兩眥(包括淚
器),白睛(包括球結膜和前部鞏膜等部分),黑睛(包括角膜和虹膜等
部分)的眼病。局部症狀如眼部紅赤腫脹,眼多出現膠粘現象,或出現星
點雲翳,赤膜.[奴肉]肉等;統稱外障。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列外
障凡五十種之多。
【內障】凡眼珠內部(包括瞳孔及玻璃體以及眼底等部位和眼內組織)的疾患,統
稱內陣。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列內障凡二十三種。



■第十二類 醫史

【四大家】明代醫家多以張仲景,劉完素,李東垣和朱丹溪等四位醫學家為四大
家。清代醫家多以劉完素,張子和,李東垣和朱丹溪等四位醫學家為
四大家。後者又稱“金元四大家”。一般所指四大家都是指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時代(西元 1115 年 - 1368 年)醫學上的四大學派。中
國醫學發展到金、元時代,醫學研究之風興起。其代表有劉完素(
守真)生于西元 1110 - 1200 年,他主張疾病多因火熱而起, 倡
“六氣皆從火化”之說,治療多用寒涼藥,世稱“寒涼派”;張從
正(子和)生于西元 1156 - 1228 年, 他認為“治病應著重在驅
邪,邪去則正安,不可畏攻而養病”。因此,治病善于應用汗、吐
、下三法,世稱“攻下派”;李杲(東垣)生于西元 1180 - 1251
年,他認為“人以胃氣為本”,善于溫補脾胃之法,世稱“補土派
”; 朱震亨(丹溪)生于西元 1281 - 1358 年,他認為人體“陽
常有餘,陰常不足”,所以治病多用“滋陰降火”的辦法,世稱“
養陰派”。他們的學術主張在當時以及後世都有一定的影響。清《
四庫全書總目卷 103 .醫家類方:「儒之門戶分于宋, 醫之門戶
分于金元」。
【經方派】《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方載有經方十一家,內容包括痹、疝、癉、風
寒熱、狂癲、金瘡、食禁等內、外、婦、兒各科疾病的治療方法,是一
些漢代以前的臨床醫學著作。後世醫家稱《傷寒論》、《金匱要略》
等古典著作中的方劑為經方,其立方用藥的法度比較嚴謹。醫家有宗于
此而在學術觀點上自成一派者為經方派。
【時方派】凡漢‧張仲景以後醫家所製之方為時方。後世醫生主張,可用古典醫方
之法而不必拘泥于它的藥物組成,臨床治療處方多用宋以後的時方,或
按病症之實際情況自行處方用藥,稱為時方派。
【傷寒派】自從漢代張仲景著成《傷寒論》以來,後世醫家結合自己的經驗體會對
該書加以註解、發揮者數以百計,對發揚仲景學說起了一定的作用。他
們之中雖有各種不同見解的爭論,但在繼承發揚仲景學說上則是一致的
。迨至溫病學說興起,在傷寒、溫病之間的學說爭論更有發展對外感熱
病的診治,尊張仲景傷寒之說者自成一大派,後世稱之為傷寒派,
【溫病派】明清以來,在古代治療傷寒病的基礎上,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對溫熱
病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在溫熱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療原則方面,逐步
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學說。溫病學說的形成,對傳染病的防治有了進一
步的發展。提倡和贊同這一學說的醫家,自成一大派,後世稱之為溫病
派。
【疾醫】《周禮.天官》記載,周代分醫學為四科,即“食醫”,“疾醫”,“瘍
醫”和“獸醫”。疾醫相當于現在的內科醫生。
【瘍醫】是治療腫瘍、潰瘍、金瘡,折傷等外科疾病的醫生。參見“疾醫”條。
【食醫】相當于現在的營養醫生。參見“疾醫”條。
【帶下醫】最早見《史記.扁鵲列傳》。帶下指腰帶以下或帶脈以下的部位。婦女
多“帶下”病,所以古代稱專門治療婦產科疾病的醫生為帶下醫。
【十三科】指我國古代醫學分科。元代、明代的太醫院都把醫學分為十三科。元代
十三科分為大方脈科、雜醫科、小方脈科、風科、產科、眼科、口齒科
、咽喉科、正骨科、金瘡腫科、針灸科、祝由科、禁科。明太醫院的十
三科是大方脈、小方脈、婦人、瘡瘍、針灸、眼、口齒、咽喉、傷寒、
接骨、金鏃(音促)、按摩、祝由等科。
【唐代四科】唐代“太醫署”分醫學為四科。即:醫科、針科、按摩科和咒禁科。
在醫科中又分為體療(內科)少小(小兒科)、瘡腫(外科),耳目
口齒(五官口腔)、角法(拔火罐療法)等四個部門。
【宋九科】宋代太醫局分醫學為九科,即:大方脈、風科、小方脈、瘡腫兼折傷,
眼科、產科、口齒兼咽喉科、針兼灸科、金鏃兼書禁科,故稱宋九科。
【清代九科】清代太醫院內醫學分科很不一致,有分為五科的,也有分為十一科的
。清代九科是指十八世紀時分醫學為大方脈、傷寒、婦人、小方脈、
瘡瘍、眼科、口齒咽喉、針灸、正骨等而言。
【大方脈】我國古代分科的一種,是專門治療成年人的疾病的,相當于現在的內科

【小方脈(少小)】“幼科”的別稱。我國古代醫學分科的一種,是專門治療小兒
疾病,相當于現在的小兒科。也有稱小兒科為“少小”。
【風科】古代醫學分科的一種,宋代設風科僅次于大方脈,有學生八十人。風科的
範圍包括各種因“風”邪所致的疾病。
【金鏃】古代醫學分科的一種,是指專門治療刀、槍、箭傷等戰傷的一門科學。
【婦人】在醫學術語中,婦人是指古代治療婦女病的專科,又稱“女科”。相當于
現在的婦產科。
【祝由】古代用祝說病由的迷信方法以治療疾病者叫做祝由。祝說,就是裝出一副
能通鬼神之事的模樣,祝禱鬼神消災免難,解除病人的疾病痛苦。古代多
設有祝由科或咒禁科等。
【人痘接種法】是取患者痘漿接種于人,使其產生免疫力以預防天花的方法。我國
古代醫學家發明這種方法已有很久的歷史,到西元十六、七世紀,
人痘接種以預防天花在國內已成為專業。其方法有四種:即痘漿法
、旱苗法、水苗法和痘衣法。前三種都是接種于鼻孔,其痘苗叫做
“鼻苗”,其方法叫做“鼻苗法”。痘衣法旱穿用天花患者患病時
所穿的衣服。人痘接種法的創造被認為是免疫學的先驅。這種技術
在西元十七世紀開始,先後流傳於俄國、韓國、日本、阿拉伯和歐
、非各國。西元 1717 年傳入英國,西元 1796 年英國人發明牛痘
接種法。
【針灸銅人】用銅鑄造並刻有針灸穴位的人體模型。宋代我國醫學已相當進步,在
針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發展,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王惟一對前人成就
的系統整理,他不但總結出針灸專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而且主
持鑄造了銅人模型。這個銅人不但可作教學上的模型,還可作考試之
用,其方法是銅人內裝水,外塗蠟,讓學生針某穴位,如取穴準確,
則穴中的水流出,否則就不能針入。
【東醫】韓國、越南等國對中醫的稱謂。遠在一千多年前,我國醫學與韓國和越南
等國家的醫學已互相交流,西元十七世紀初,韓國出版的醫學巨著名為《
東醫寶鑒》,韓國設有專門研究機構:東醫研究所。越南設立東醫研究院
,並出版有《東醫雜誌》。
【漢醫】日本人對中醫的稱謂。或稱“漢方醫學”。我國醫學傳入日本已有一千多
年的歷史。這期間,兩國醫學交流不斷發展,日本研究漢醫的著作比較豐
富。現在日本還有不少研究漢醫的學術團體,如全日本漢方醫師聯盟等。
還出版了不少漢方醫學雜誌,如《漢方之臨床》,《漢方醫藥》等。
【煉丹術】是古代煉製丹藥的一種技術,是近代化學的先驅。我國自周秦以來就創
始和應用了將藥物加溫昇華的這種製藥方法,為世界各國之最早者。西
元九、十世紀我國煉丹術傳入阿拉伯,十二世紀傳入歐洲。煉丹法所製
成的藥物有外用和內服兩種,外用者至今還很有價值,內服則由于其毒
性較大而逐漸被淘汰。所謂“神丹妙藥”,以求“長生不死”,則是荒
謬的。
【五禽戲】古代的一種醫療體育。華佗在“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觀念下模仿虎
、鹿、熊、猿、鳥的動作姿態進行鍛煉,用以活動筋骨,疏通氣血,增
強體質。因為是模仿五種禽獸的動作,故名。
【醫經】指中醫學術的古典著作。《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漢以前的醫書七
部共 216 卷,稱為醫經, 即《黃帝內經》、《外經》,《扁鵲內經》、
《外經》,《白氏內經》、《外經》和《旁篇》等七種有關解剖、生理、
病理和治療原則的基礎醫學著作。後世有稱《素問》,《靈樞》,《難
經》為醫經者;有稱《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
經》為醫經者;也有把以上統稱為醫經者。
【醫案】即病案。是醫生治療疾病時辨證、立法、處方用藥的連續記錄。漢代名醫
淳于意創造性地記載了自己治療的二十五例醫案,當時稱為《診籍》。包
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職業、病理、辨證、治療、預後等。後世醫家有將
自己所治療的病案記錄整理而為個人醫案者。也有專門選取古今名家醫案
匯編成冊者,如《名醫類案》,《續名醫類案》,《古今醫案按》等。
【醫話】是醫生的筆記。它沒有一定的體例,多記錄個人臨床治病的研究心得、讀
書的體會、治病的驗案、傳聞的經驗和對醫學問題的考證討論等等。
【醫論】是一種專門論述醫生個人學術見解的專著。相當于現代的醫學論文集。
【太醫】一種醫生職稱。即太醫院的醫生,是專為帝王和宮廷官員等治病的。
【御醫】一種醫生職稱。是專門為皇帝及其宮廷親屬治病的。
【世醫】我國歷來有不少醫生是子承父業,世代相傳的,人們稱這樣的醫生為“世
醫”。古代人多相信世醫。
【大醫】對道德品質和醫療技術都好的醫生的尊稱。
【鈴醫(走方醫)】在以往,有很多週遊于廣大農村,具有一技之長的醫生,由于
他們以串鈴招呼病家,故名。這些人的醫術大多來自師傅口授
,每有獨到之處。往往以少數草藥和簡便的醫療方法治病取效
。但也混雜看一些借醫行騙的人。
【巫醫】用畫符,唸咒等迷信方法(也有兼用一些藥物者),以驅除鬼神作祟,作
為治病手段的職業者。巫的產生較早,距今約三千多年以前的我國商周時
期,由于生產的發展,出現了掌握技術知識的人物之中即為“巫”。巫能
醫治疾病,還能歌舞,代鬼神發言,只有官吏才能用巫法治病。甲骨文中
的有關記載,可以說明當時醫療活動的情況。到戰國時期,民間醫生已比
較普遍了,扁鵲(秦越人)首先提出“信巫不信醫者,不治”的主張,但
由于醫藥發展的限制,騙人的巫醫還是長期的存在。
【郎中】古代南方習慣稱醫生為郎中(見宋.洪邁《夷堅志》)。這種稱號在南方
某些地方沿用至近代。
【大夫】清以前太醫院長官的職位相當于大夫,因此,太醫院五品以上的醫官都稱
大夫。北方人習慣稱醫生為大夫並沿用到現在。見洪邁《容齋三筆》。
【醫工】古代對一般醫生的稱謂。醫工一詞最早見于《內經》一書,漢代設醫工長
,是主管宮廷醫藥的官名。唐代有醫工,針工和按摩工,咒禁工,職位在
醫師,針帥和按摩師之下,而在醫生,針生和按摩生之上。
【上工】古代對技術精良的醫生的稱謂。對能稱得上為上工的有一個具體的要求,
即在疾病還未發作的時候,或雖已發作而尚未發展以前,能早作診斷和予
以防治,而且要求達到百分之九十的治癒率。
【中工】古代對具有中等醫療技術的醫生的稱謂。其技術不如“上工”精良,但此
“下工”高明。在治療疾病上要求有百分之七十的治癒率。
【下工】古代對醫療技術不高明的醫生的稱謂。由于醫療知識水準低,沒有掌握防
治疾病于未發作的技術,往往等到疾病已經十分明顯的時候才能診斷治療
,而且治癒率只有百分之六十。
【良工】古代對醫療技術精良的醫學家的稱謂。
【太醫署】唐代一種醫療保健機構。這個機構內分設醫學各科,除作為醫療保健外
,也有兼管醫學教育的。宋代把這種機構改稱“太醫局”,明、清則改
為“太醫院”。
【醫林】即醫界。在古代或近代某些行文裡,用醫林以代表醫生的行業。
【校正醫書局】宋代于 1057 年設立的一個校對,整理和刊印醫學書籍的機構。宋
以前,我國醫學書籍已很豐富,但由于活字版印刷術尚未發明和廣
泛應用,醫書多靠手抄或刻版流傳,出現不少錯誤。校正醫書局曾
對《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金匱玉函經》、《脈
經》、《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
要》等古代醫書,進行校訂印行,這對于醫學的發展,起到一定的
作用。
【太平惠民和劑局】是宋代政府官方舉辦的一種買賣藥材機構。宋代對藥材多行官
賣,十一世紀後期在京城設立了太醫局賣藥所,製造,出售丸
、散、膏、丹和藥酒。此後,幾經改名,而且不少省、州、縣
也相繼設立。當時把製劑藥物的部分稱為“修合藥所”或“和
劑局”,把出售藥物的部分稱為賣藥所或“惠民局”,或“太
平惠民局”。
【太醫令】古代“太醫署”或太醫院的行政長官。秦、漢時已有此官職。負責管理
太醫署、院的行政及業務。其下設“太醫丞”,為太醫令的助手。
【岐黃】岐伯與黃帝二人的台稱。古代相傳黃帝令岐伯研究醫藥而創立經方。我國
現存最古的醫書《內經》等多係以黃帝問,岐伯答的體裁寫成的。因此,
歷代以來,醫家多推岐,黃,為醫之鼻祖。
【和緩】即醫和興醫緩二人,均係春秋時期秦國的醫官。由于其在醫學上的成就,
後人以“和緩”並稱,作為稱譽良醫的代名詞。
【叢書】是把各種單獨著作匯集在一起刻印的一類書籍。醫書中最早匯刻叢書的是
元.杜思敬的《濟生拔萃》(公元 1315 年),包括金元醫家的著作十九
種。凡一家或把師徒等所著醫書合刻,稱為“一家叢書”,如《張氏醫通
》(公元 1695 年),包括清.張璐、張登、張倬等三人的著作。至于宋
.董汲的董汲醫學論著三種,包括《腳氣治法總要》,《小兒斑疹備急方
論》、《旅舍備要方》等(公元 1093 年),則係個人的醫學叢書。明、
清以後,叢書逐漸增多,其中保存了歷代的許多珍貴醫書。
【類書】指分門別類編輯的書籍。醫學類書包括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等,其中清.
陳夢雷等所編的《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是代表作。
【法醫】《禮記.月令》中有“瞻傷”,“視折”.“審斷”等,是古代法庭檢驗
傷死案件的簡單記載。 五代時的《疑獄集》(公元 951 年),和凝父子
所著,係現存最早的法醫著作。宋代有《內恕錄(著者佚名),《折獄龜
鑑》(鄭克著于公元 1200 年),《棠陰比事》(萬榮著于公元 1213 年
)等著作。南宋時採用《檢驗格目》和《檢驗正背人形圖》,豐富了法醫
學的內容。後來宋慈採取《疑獄集》,《內恕錄》等書的精萃,結合當時
在法醫學上的新經驗,編成《洗冤錄》(公元 1247 年),包括人體解剖
,屍體檢查,現場檢查,鑑定某些機械死傷原因,當時的各種毒物及急救
解毒的方法等, 此書為古代法醫名著,對國外亦有較大影響。
【獸響】專治牲畜疾病的醫生,見《周禮.天官》。現存的獸醫書,有著者佚名的
《安驥集》(公元 906 以前? 唐.賈誠重校)、明.喻仁、 喻杰的《元
亨療馬集附牛經,駝經》等。
【書目】是記載圖書目錄的書。我國醫書的書目,如明.殷仲春的《醫藏書目》(
公元 1644 年)、清.凌奐的《醫學薪傳》(公元 1892 年)等。又如《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醫家類》(公元 1782 年),清.曹禾的《醫學讀書
志》(公元 1892 年)等,除記載書目外,還對每種書作簡要的評介,並
考證作者的生平,書的流傳修訂等,是為醫書的書目提要。
【全書】指個人著作叢書。如明.張介賓的《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包
括張介賓的多種醫書。指匯刻的叢書,如清.崇文齋刻的《仲景全書》
(公元 1894 年刻),包括明.張卿子的《集注傷寒論》,漢.張仲景的
《金匱要略方論》,金.宋雲公《傷寒類證》,清.曹東齋《運氣掌訣錄
》,金.成無己《傷寒明理論》。指分門論述的醫書,如明.龔廷賢《
濟世全書》(公元 1620 年)。指專題研究的醫書,如明.張鶴騰《傷
暑全書》(公元 1623 年)、 清.謝玉瓊的《麻科活人全書》(公元
1748 年)。
【方書】指專門記載或論述方劑的著作, 如清.汪昂的《醫方集解》(公元
1694 年),清.鮑相璈的《驗方新編》(公元 1846 年)等。 指一般
有處方的醫書,如劉恕《通鑑外紀》:「遂作方書,以療民疾。」就是指
一般醫書,因醫書中多載有方劑。 又如《千金要方》(公元 652 年)、
《千金翼方》(公元 682 年),雖以“方”為書名, 實際上包括基礎醫
學及臨床分科。
【學、撰、輯】在醫書作者之下,有時加一“學”字,實際上即是編寫,“學”意
指學習,謙虛之詞。撰,也是編寫的意思。輯。是編輯,聚集,如
《神農本草經》原書已佚,清‧孫星衍等從《證類本草》中摘出成
書(公元 1799 年),稱為輯本。
【名、字、甫】名指正名,如張機的機,即是正名,仲景是字。後世的“甫”字,
實際上也是“字”,如“周學海.澂之甫”即“周學海”字“澂之
”的意思。
【匯講】指匯集個人單篇著作加以刻即的書籍。如清.唐大烈的《吳醫匯講》,搜
集當時醫生的單篇著作,隨得隨印,共十一卷,這實際上是我國早的醫學
雜誌。
標籤:
瀏覽次數:170    人氣指數:170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中醫-中藥用法十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中醫完全下半身減肥飲療一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