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 老師主講
「五者隨喜功德」,《弟子規》當中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而當我們在隨喜功德,這個功德也是跟自性相應才能夠隨喜讚歎。因為我們也了解到,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些邪師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信眾?旁邊有沒有很多人也在隨喜他的功德?有很多!才會讓這麼多的人信任他,所以他們的隨喜錯誤了。
記得有一次,我們有位老師參加一場演講,兩個小時,是在稱讚中國文化的重要性。結果兩個小時下來,底下的聽眾大半都開始在那裡讚歎:他講得真好!講得真精采!我們的老師也很冷靜,當大伙都坐下來,他就問了一句話,他說:請問這個老師從頭至尾有沒有談到孝道?所有的人說沒有談到孝道。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是什麼?孝道跟師道,而孝道是德行之本,談了兩個小時,連最根本的東西都沒有談到。這個時代掛羊皮賣狗肉的非常非常多,我們要懂得判斷對錯的時候,我們的稱讚、我們的隨喜功德才不會造成錯誤。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今天我們要觀察到,所謂「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現在我們要轉法輪,要能夠護佛種性,讓眾生的自性能夠彰顯,必然要觀察現在的機緣,到底怎麼樣才能夠喚起眾生的覺悟?而我們看到民國初年,印光大師教誨我們,最重要的要能夠落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且要深信因果。所以老人家當時候印了三部書,量非常大,是《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還有《太上感應篇彙編》。這三本都不是佛經,為什麼印祖他要大力來弘揚這三本書?最重要的,就是當時候的人已經必須用因果來教誨他們,他們才能夠喚醒回來。
我們看看當今社會,人相不相信因果?現在連信因果都有困難度。師父上人觀察到這個機緣,是了解現在的人連做人的根基都不清楚,不知道怎麼做人。所以在這幾年當中大聲疾呼,告訴我們,不管出家、在家,不管你是不是已經八十歲了,都必須從《弟子規》開始落實起,因為這是根本、是基礎。我到淨宗學院來學習當中,讓我最驚訝的就是老和尚所訂的九年的學習課程。其中兩年就是以「淨業三福」為基礎,而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當中提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落實在《弟子規》之中。所以我們請轉法輪,能夠弘揚《弟子規》,讓所有的人了解到做人的根本,能夠把正法延續下去。
「請佛住世」,當我們看到有德行的人,我們應該禮請他教化一方,所謂「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已漸躋」;「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當我們去親近仁德之人,也是在請佛住世。而當今的眾生要能得到法益,必然要做到「長時薰修」才行,他假如聽兩、三個小時就能開悟,那實在是很不可思議。因為現在整個人他忘失了做人根本,我們今天要喚醒他的理智,覺悟,必然要長時薰習。所以我們請佛住世,一定要能夠長期在一個地方講課。
我在海口講《弟子規》,諸位同修,你看一本《弟子規》要講多久?講了半年,每個禮拜固定跟家長、跟老師講課。我們也發現有些朋友來,來了一個多月,臉色還是不好看,還是有很多懷疑。到了二、三個月以後,他開始對一些道理融通了,理得心安,整個氣色都不一樣。今天假如我們立志要來弘揚《弟子規》,我們也要製造機會,讓眾生來長時薰修。那你要勸請朋友發心來做這件事,也要告訴他,一定要長期的講學才能達到效果。
「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今天眾生要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必然要從他的家庭開始落實起。而當今他的家庭最需要的是什麼?因為我們常常在介紹佛法給朋友的時候,他會感覺好像我要四十歲、五十歲以後再來學習,這個情況應該是滿普遍的。當我們把經典介紹給他,他能夠馬上得利益,他那種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而早上我們也提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現在家庭裡面最頭痛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教育好下一代?當我們所說是他最需要的,他就很歡喜來學習、來薰修。
我們一開始都談「入則孝」,這些家長很歡喜,同時每個禮拜也固定開小孩的課,讓小孩也來薰習聖賢教誨。當他的家長還有小孩一起學習,整個家風的轉變就會很快速,慢慢的他就體會到聖賢的教誨、佛菩薩的教誨真實不虛。所以,諸位同修要介紹佛法,也要隨身攜帶一本書,叫《弟子規》,因為這是現在每個家庭都需要的法寶。所以我們「恆順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