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1467
 流星Saint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有點累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妙 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價與量】
作者: 流星Saint 日期: 2010.12.23  天氣:  心情:
這一篇的見解,讓星能從別的角度去思考

著實獲益不少

也同時解釋了,沒有量,價卻能直直向上的原因

價,始終是最重要的;量,只能作為參考指標。。。





=============================================





轉載:http://bar.cnyes.com/html/100101-323/8CD7106AD97B7C4.shtml

不會為”量”所困,就能隨”價”而走。

樓主 colac 發表於2010/12/23 22:20



量價關係,一直是技術分析使用者最喜歡的,光是量價關係就可以搞出一本書來,

表示投資人一直很介意”成交量”這三個字。



以前的cola也常常為此感到困惑,搞到自己一個頭兩個大。

但隨著實戰經驗的累積,我終於明白「價才是王道」這句話的道理。

如果讀者一直無法跳脫成交量的糾葛,cola建議暫時將成交量遮起來,只看價位來解盤,

甚至看價位模擬操作,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進展。



Cola以前的美股解盤是沒有成交量的,光是價格就能解盤,而且我似乎感覺不到有什麼重大差異。

很多人把成交量提升到與價位同等級,甚至重要性還超過價位。明明只有買與賣,卻搞的像真的一樣。

其實一切都是市場機制,「價為主,量為輔」這就是cola得到的結論。



建議讀者經常翻閱cola的書"技術分析不設防"第145頁的「量價篇」,

就不會為”量”所困,也就能隨”價”而走了。

學過技術分析的人很難忽視”成交量”,但cola的親身經驗是,除非價格出了敗象,否則成交量的意義不大。



成交量小,我們只能說市場不夠熱絡,所以目前的價位尚未經過成交量放大的考驗,並不能說這個價位是假的。

現在問題來了,等成交量放大的時候,結果價位不但通過考驗,而且還持續上升,請問,這下該如何操作呢?



比方說,原本你家附近的房價只有五百萬,而隔壁昨天居然賣到六百萬。

我們會說買方被騙了,是個不懂行情的傻瓜。

不到幾天,隔壁又賣掉了,而這次的成交價是七百萬。

你肯定會說,這個買主比之前的更傻,明明只有五百萬的房子卻買七百萬。

但慢慢附近的房子買賣幾乎都高過七百萬的時候,

此時突然有仲介要跟你買房子,說要用五百五十萬跟你買。

你肯定會回他一句:「難道你不知道這裡的行情價是七百萬起跳嗎?」。



Cola照你這麼說,難道「有量才有價」是騙人的嗎?cola先問讀者,「有量才有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cola你不要以為自己出過書就如此欺負人,這句話當然就是講「沒有量就沒有價」,難道還有別的解釋嗎?



如果讀者是這樣來看量價關係,這一輩子都將成為”成交量”的禁臠。

有量是指市場已經熱絡,買賣的意願很高,所以成交量才會變大。

而買賣熱絡在股票市場,其實是比較偏向需求大於供給的味道。既然需求大於供給,價格就比較容易上漲,

而且透過成交量的流通,這樣的價位是被市場所接受的,俗稱行情價。



如果賣方開價,超出行情價,買的人就會少,但不見得會跌。直到有一天,價位高到沒有人可以接受,自然會跌。

但如果上漲階段,慢慢有人開始接受這樣的價位,也進場做買賣,

那麼原本看似天方夜譚的價位,隨著交易的人增加,也成為最新的行情價了。(房價不就是這樣炒作的嗎?)



所以到底是價先量行,還是量先價行,就好像是雞生蛋蛋生雞一樣,曖昧不明。

既然曖昧不明,我們該如何操作呢?

操作本來就要冒險,讀者只要盤算這次的交易風險與獲利的空間,而這樣的結局自己能否接受。

如果可以,那就進場;萬一不行,那就放棄;這就是cola的結論。



http://onlycola.blogspot.com/


標籤:
瀏覽次數:39    人氣指數:1819    累積鼓勵:8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有點累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妙 0。0
 
住戶回應
 
時間:2010-12-24 14:47
她, 56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