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36281
 楓朵拉-只有AS能懂得痛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青光眼病人眼中的世界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懈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馬友友
作者: 楓朵拉-只有AS能懂得痛 日期: 2015.11.08  天氣:  心情:
國際頂尖的旅美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被視為在當代青年大提琴家中, 位居世界第一。十一度獲得葛萊美獎殊榮;日本音樂雜誌票選古點樂界超人氣 偶像;更是世界各地一流音樂會亟欲邀請的對象,許多現代作曲家皆為他量身訂做新作品。
馬友友生於浪漫理性的法國,長於開朗樂觀的美國,又具有謙虛深沉的中國血統。他擅長發揮對不同文化的敏感觸覺,拿捏音樂作品中多層次的複雜性格;演奏出的音色,較其他大提琴家鮮活而多樣,輕易展露音樂的內涵。

馬友友不僅在古典音樂的範疇獨領風騷,更跨足爵士樂、民族音樂、 舞樂等,多方嘗試各種音樂的可能性。除了為數眾多的古典音樂錄音外,馬友友還曾創下許多大提琴的新記錄:如使用大提琴挑戰高難度的克萊斯勒、帕格 尼尼小提琴樂曲、與日本歌舞伎巨星阪東玉三郎合作演出、以巴哈無伴奏大提 琴組曲為現代舞配樂、以及與流行歌手麥菲林合作灌錄專輯,嘗試將人聲與大 提琴琴音做完美的結合等。97年馬友友於香港回歸大典上,與作曲家譚盾合作 「交響曲一九九七」,更是舉世矚目。98年馬友友與六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 作「馬友友的巴哈靈感」音樂電影,將巴哈的音樂賦予全新的意義。



這位音樂家真是可愛
雖然前後只有兩次正式訪問他,但他的音樂、性格、觀念都讓人印象深刻, 能成就偉大的音樂家確實是有原因的。首次訪問馬友友的記錄,已收入大呂音 樂叢刊「馬友友」一書。 放眼國際音樂界,馬友友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音樂家。他才三十二歲, 巳譽滿樂壇;他謙虛有禮、幽默風趣;有中國人的謙遜,有美國人的奔放,也 有法國人的浪漫。
在他四度返國的此時此刻,記者以幾次訪問他的心得,撰寫 「馬友友的故事」,將他習琴的過程、生活的態度,以及對音樂的深刻了解,作 一詳細剖析。 每次採訪馬友友,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他像一位潛力無窮的棒球手,你給他一個好球,預料他能打個二壘安打, 他往往來個不折不扣的全疊打 --- 興奮、刺激,還有些意外。 這樣的爆發力由他的生活延伸到舞台上,自然產生無可抗拒的舞台魅力。

五歲見真章

馬友友祖籍浙江,一九五五年出生于法國巴黎。那時,他的父親馬孝駿博 士和母親盧雅文女士已在巴黎生活了近二十年,而且已經有一位四歲的女兒馬 友乘。 友友四歲那年,開始接觸樂器。 馬孝駿博士本身是位絃樂幼教專家、女兒友乘在他教導之下能拉小提琴, 也能彈鋼琴。 四歲的小友友覺得姐姐彈得好也拉得好,潛意識裡就不願意和姐姐學一樣 的樂器。
有一回在巴黎音樂院,他發現體積最大的低音大提琴,友友主動向父親要 求學「那個」樂器。 可是,實在找不出有合適小孩拉奏的低音大提琴,友友只好退而求其次的 學了體積稍小的大提琴,未料這個樂器改變了他的一生。 五歲時,馬友友就能輕鬆的拉三首巴哈的組曲,天分不高的人,甚至練到 老都拉不好。

練琴懂竅門

回憶小時候學琴的經過,友友說:「父親教小孩拉琴很有一套。他知道小孩 子不容易專心,或者說專心的時間很短。因此,他特別把握小孩子專心的那十 分鐘到十五分鐘。」他說,父親每天只要他練琴十五分鐘,但必須集中精神, 全心全意的練。這種訓練方式讓他受用不盡,時至今日,他還是認為:練琴時 間在精不在多,逼孩子練琴絕不可能練好,只有在練習者有意願要練,而且也 全神貫注練琴時,才可能有好成績。
友友並且提到練琴最重要的要素。他說:「你必須不斷問自己問題,再想辦 法回答你自己的問題,這個過程非常重要。比如,你問自己,為什麼這兒要這 麼拉?你自己回答自己,因為作曲家當初寫作時,是希望產生這樣的效果。如 此反覆的問,反覆的答;答不出來者去找相關資料;想不出問題時,也設法去 想,這就是自我鍛鍊最好的方法,也是我自己練琴這麼多年的心得。

得大師賞識

在馬孝駿博士旅居法國廿七年,也是友友七歲那年,他們全家遷居到美國。 馬博士繼續在學校內任教,友友則經過特別的推荐,有機會演奏給當年的 大提琴大師卡薩爾斯欣賞。 卡薩爾斯簡直無法相信七歲的孩子有如此美好的音樂的產生,他對馬博士 說:「你不能限制這個孩子,你要隨他去。」 這時友友已進入紐約茱麗亞音樂院,受教于羅斯門下,他的技巧已經無懈可擊,羅斯說:「他很小就已經很傑出,聽他的演奏我都感動得直想落淚。」 這就是馬友友,在十五歲之前就已令大提琴演奏前輩的音樂家折服。

與古人神交

馬友友說,他在十五歲那年就發現自己離不開音樂。 那時就決定這一生走音樂的路? 「不!即使到現在我還不能肯定,也許六個月後我改當記者(大笑起來)。 一直到前兩年,我開始認為當音樂家是很『榮耀』的事。怎麼說呢?因為,藉 音樂,你可以知道數百年前的偉人像--貝多芬、像巴哈--他們在想些什麼?他 們的音樂思想是什麼?這是多麼奇妙,又多麼教人興奮的事!」 馬友友說,透過音符,重新詮釋作曲家的心靈,那種與古人神交,引起共 鳴的時刻,就是身為演奏家最「榮耀」的時刻。 可是,十五歲那年的馬友友也像一般青少年一樣,進入叛逆、不安、胡鬧 的年代。他說:「我那時很瘋」。

藉知識尋根

也許是技巧到了巔峰無法再突破,也許是需要更多的音樂內涵來充實自己, 友友在十六歲那年進入哈佛大學念人類學。 「其實,我只是怕被音樂學院開除,以後沒飯吃,所以念念大學,以後還有機 會作別的。」馬友友不改開玩笑的本性。其實,這位背景特殊的音樂家,一直 對歷史和人類抱著濃厚的興趣。「我很喜歡歷史,我覺得那是一面鏡子。而且, 因為我自己是中國人,卻又從未在中國的土地生長、生活,因此我對人、對生 活有很深的好奇,讀人類學可以滿足我在這方面的需求。」

注重人文精神

馬友友說,世界有這麼多人種,這麼多不同的語言,今天他可以以中文和 中國人交談。了解中國人的生活思想;可以以法文和法國人談話,知道法國的 歷史背景,這其中就蘊藏著無限的樂趣。 而且,他認為音樂和歷史、哲學、文學、人類學一樣,由不同的角度看有 不同的解釋:不同的人演奏有不同的風格;這是音樂與其他學術相通之處,也 是音樂迷人之處。 在哈佛念書時,馬友友也接觸了許多中國古籍,像紅樓夢、西遊記、三國 演義等,都是他喜歡的。問他最喜歡「紅樓夢」裡的那個人物?他笑嘻嘻的說 「賈寶玉」。為什麼?「因為有很多女朋友!」說罷他自己就大笑起來。

獨具中國氣質

馬友友認為自己來自中國家庭是很「幸運」的。父親嚴格的生活教育,使 他在遠離中國社會這麼久的日子,還是能說得一口流利的國語。 他說:「說中文的機會太少了!和爸爸媽媽說,和姐姐說,教一點點給兒子 和女兒,其他就沒有機會了。」因此他說,多來台北是好的,至少可以使國語 說得「溜」一些。 小時候,馬博士規定兒女在家一定得說中文,吃飯時要叫得出菜的名字才 能動筷子;寫信要寫中文才回信;因此友友雖然沒有長時間生活在中國人的土 地,國語卻說得相當不錯,甚至極不願意說話中夾雜英文。 這樣的背景使他在國際樂壇中能獨享有儒雅、清新的中國氣質,再加上天 分和努力,成為少有的、不參加任何世界音樂大賽就揚名世界樂壇的音樂家。

夫妻默契深厚

十六歲那年,馬友友在一個音樂夏令營中結識了長他兩歲的美國女孩吉兒。 經過七年的愛情長跑,在他二十三歲的那年結婚,明(一九七八)年他們就要 慶祝結婚十週年了。 聊起婚姻,馬友友作勢摸摸下巴說:「老了,鬍子這麼長了!我和吉兒現在 已不必說話,看一眼就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了!」他說,現在與吉兒通電話,彼 此只需「嘆氣」就好了。 吉兒曾在德國念書,也一度在哈佛任教,先後生下四歲的尼可萊斯和兩歲 的愛彌麗之後,巳在家相夫教子、不再工作。 友友說:「妳知道弄兩個孩子有多累!我又常不在家,吉兒要當母親又要當 父親,真難為她了!」 讓不讓孩子學音樂? 「我教他們開車,教他們吃飯。但不教音樂,如果他們有意願就學,沒有 就算了,音樂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感受深刻

馬友友非常強調生活。他喜歡朋友,喜歡不同的生活方式,喜歡嘗試新鮮。 他有許多不是音樂家的朋友,「因為從他們那兒可以知道許多音樂之外的事。」 三十二歲的馬友友對生活是很有感受的。 「年紀愈大,角色愈多,責任也就愈重。以前我只是父母親的孩子,後來 我成為人家的丈夫、孩子的爸爸,又是音樂家。我要扮演的角色愈多,責任自 然也愈重‘,但是我不排斥這些,因為這是人生過程中一定要面對的。而且我 也在不同的角色中體會不同的樂趣,這就是生活。」

名琴襯托內涵

比起八年前那位二十四的大提琴家,馬友友的生活歷練已讓他邁向成熟, 他對生活態度,對事物的分析,都有邏輯而圓熟的看法,這樣的精神內涵反應 到演奏上,就是深入精髓的表現了。 名演奏家自然當有名琴相配,馬友友有兩把琴,一是自己擁有的,一是英 國一位大提琴家借他使用的,這兩把琴都已兩百多歲,友友戲稱他們是「太祖 母」,所以到那兒都得親自提著,搭飛機也要為琴買一張機票,他說:「我已經 這樣作一千次了!」

嚮往家居生活

身為一個名人,馬友友生活的平靜嗎? 「沒錯,平靜是我最想追求的,其實,我認為過平常的日子最幸福,對我 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看著我兩個孩子平安健康的長大,妳說,有什麼比這種 事更快樂?」 友友住在波士頓,每年雖然只有兩個月時間在家中,但是他從不放棄和孩 子相處的機會。 他說,兩個孩子的個性在很小就有很大的差異,看著他們長大,是一種人 生的樂趣,而這種平常的居家生活,事實上就是他最最嚮往的。 「目前我每年演奏會在百場以上,實在太多了!我希望能減少,多過過私 人的生活,享受家的溫暖。」

笑裡心思無數

友友很愛說笑,也很愛笑,他說:「生活已經這麼忙碌了,不笑怎麼辦?多 笑才會愉快,才會忘掉煩惱。」 這就是馬友友,一位音樂成就讓中國人驕做:舞台下卻天真、率直、溫柔、 可愛的音樂家。 他表現在各方面的洗練和璀璨光華,真不愧樂評家給他的「偉大」二字。


他是生於法國的法裔華人、父親是寧波人、母親則來自香港,他四歲即開始與 父親學大提琴、五歲便第一次在舞台上表演,自此之後他即成為我們這一代最 難以取代的大提琴家。
馬友友曾獲頒八次的葛萊美獎、除了與多位知名的指揮家及管弦樂團合作過之外,他還榮獲國際傑出古典音樂大使的美譽,他同時也馬不停蹄的巡迴演出及 在電視上的高曝光率、只為了提昇更多聽眾對古典音樂的喜愛。

在他忙碌的行程裏、他還經常撥冗參加學生研習營,並於每年夏季時、參加波 士頓著名的Tanglewood 音樂會,除了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及合唱團合作之外、 還花許多時間與學生在一起。

他曾說:

『我一直都認為身為一位音樂家最大的喜悅是在演奏會時演奏巴哈的組曲』…… 『而整個晚上都沉醉在一位偉人的思緒裏』…………..

馬友友非常迷戀巴哈第六組曲的大提琴獨奏、那是他父親(小提琴家)教他的第 一首曲子、也是他年輕時候開始對音樂節奏和韻律產生好感的開始;事實上此 一組曲也一直是啟發他這一生對音樂創作力的主要因素。

他一直都希望他的音樂、也能像巴哈的音樂一樣在全世界散播熱情,他說他在 演出時是如何的感到與作曲家融為一體、這感覺就好比藝術家在創作時與幻想 之間的關係。

第一次錄巴哈組曲是在1983/84年的時候、但是在接近40歲時、他覺得應該再 次以大膽的創新的方式呈現巴哈的傑作。

他找到了加拿大製作藝術節目非常有名氣的 Rhombus Media 公司、來為他製作;由於這家製作公司曾在1993年製作了一部得獎片『顧爾德的32個短篇』、 馬友友便提出他的想法---他建議將巴哈的大提琴組曲影像化、且每一組曲由不 同的導演來負責。

經過長達六年的製作、六位加拿大導演:費許曼、絲葳提、艾騰伊格言、派翠 西亞蘿茲瑪、法杭梭傑厄德、凱文麥克馬洪,這部經費超出650萬美元的節目、 終告完成。




Awards




1986 Grammy Award for Cello Concertos by Elgar and Walton

1990 Grammy Award for Cello Concertos by Barber and Britten Gramophone Magazine Award for Brahms: Piano Quartets

1991 Grammy Award for Brahms: Piano Quartets

1992 "Top Classical Crossover Album" in Billboard Magazine for Hush (with Bobby McFerrin)

1993 Grammy Award for Brahms: Cello Sonatas Grammy Award for concerted works by Tchaikovsky and Prokofiev Diapason "5" Award for "Made in America" (Music by Bernstein, Kirchner, Gershwin & Ives)

1994 Grammy Award for Bach: Suites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1995 Grammy Award and Diapason "5" Award for "The New York Album" (Music by Stephen Albert, Bartok and Bloch) Grammy Award for Trios by Beethoven, Mozart and Brahms (with Richard Stoltzman and Emanuel Ax

1996 Diapason D Or Award for Schubert: Trout Quintet & Arpeggione Sonata






文/王亞玲

如果古典音樂也有超人氣偶像,已經是國際頂尖的旅美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肯定是偶像中的天王,他的偶像超魅力不祇是音樂而已,包括他迷人的笑容,活潑幽默的談吐,甚至他推陳出新的音樂理想,一般樂迷很難不折服在他的優越的風采之下。

馬友友(YO-YO MA)就像他的出生一樣的,是屬於世界舞台的,而非某一國家和地域。他出生於浪漫藝術的法國,長於開朗樂觀的美國,身上流得卻是謙虛深沈的中國血統,他似乎天生就比別人擅於接觸不同文化的敏感,和拿捏音樂多層次的複雜層面。父親馬孝駿是從中國前往巴黎攻讀兒童音樂教育的博士,母親是音樂老師。因此馬友友從小就在充滿古典音樂的環境中成長,友友與姊姊友乘從小就習琴,當年才四歲的他為了與姊姊學的小提琴不同,堅持學習大提琴。於是馬孝駿博士就在巴黎訂製了一個迷小的大提琴讓友友學習。

馬孝駿很有系統地教馬友友音樂,友友也每天四小節地練起巴哈無伴奏大提琴作品。不過天賦異稟的他,很快地就把巴哈作品練完了。後來他們舉家前往美國,在美國「音樂教父」小提琴家艾薩克.史坦,以及指揮大師伯恩斯坦的欣賞拔擢下,友友不需要任何國際音樂大獎得主的光環,就以優異的表演在國際音樂舞台上平步青雲。

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友友與常人一樣,歷經青少年的叛逆期。中學時代他暑假參加夏令營時,還刻意打開琴蓋,讓大提琴淋雨。不過讀完茱莉亞音樂學校後,他選擇進普通大學,而非音樂學院。果然後來他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的學習,使他對人文歷史有了更深刻的感觸,相對地他對音樂也有更動人心弦的體會。而所演奏出的音樂內涵也鮮活而多彩。

馬友友總是喜歡不停地嘗試新鮮,即使他在古典音樂領域已經獨領風騷,可是他還是喜歡跨足爵士樂、民族音樂和樂舞,許多現代作曲家也喜歡為他量身裁做新作品。於是他創下許多記錄:如用大提琴挑戰高難度的克萊斯勒、帕格尼尼小提琴樂曲;與流行人聲歌手麥菲林合作灌錄專輯,以大提琴和人聲做完美的結合。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大陸,與譚盾合作的「交響一九九七」世界注目;一九九八年則是與六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將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的音樂拍成影片。

時代雜誌去年曾經訪問過馬友友,就曾經質疑他為何已經到了獨享榮耀的地位,還要如此辛苦地為古典音樂推陳出新。馬友友當時回答地相當精彩,他希望愈來愈多的人跨進古典音樂領域的門檻,也因此他希望把外界對古典音樂的刻板印象打破。他說:「試想,巴哈音樂不也是當年最流行的樂曲嗎?」

於是,馬友友在音樂上的貢獻,不祇是古典音樂優秀的器樂手而已,反而是世紀末音樂推廣的重要功臣,在他近五十張的音樂錄音裡,他十一度獲得葛萊美獎。
參考資料:
http://www.pts.org.tw/~yoyoma/p301.htm
標籤:
瀏覽次數:186    人氣指數:586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青光眼病人眼中的世界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懈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