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89748
 黃慧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追逐娛樂VS.承擔責任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消業障、增福業,使利益眾生的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莫煩惱他人「為何做不到」,要時
作者: 黃慧栩 日期: 2012.07.27  天氣:  心情:
日期:民國101年03月19日

 

用「感恩心」取代「煩惱心」

 

  

農曆:二月二十七日

不懈怠,讓慧命成長

天地間景物變遷,皆在述說「無常」。晨語時間,上人教眾把握當下,用心傾聽天地萬物說法。「警惕無常,就不致放逸懈怠,而能把握分秒增長慧命。」

《法華經》中記載,日月燈明佛入滅後,妙光法師的弟子「求名」,貪著利養而懈怠,就是彌勒菩薩的前身;故文殊菩薩對彌勒菩薩說:「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

上人引以勉眾,應自我反省是否犯此過錯——志在求法,卻為求名、求利而懈怠?若有,要及時懺悔。「懂得懺悔、反省,知過就能改。反之,內心藏污納垢而不自知,就無法經由懺悔淨化。」

因各人習氣不同,聽同一句話,見解也不同;見解不同,動作就不同。上人表示:「煩惱輕者,聞法入心能受持,思想愈益清明、道心愈益堅定,則不易受外境迷惑,智慧就能增長;煩惱濁重者,法不入心而習氣深重,雖然發心立志亦難恆持。」

上人期勉人人時時自我反省,去除煩惱、改正錯誤,把握每一天時間讓慧命成長。

降物欲,救心也救人

早會時間,上人憂心於目前社會現象——生活富裕、教育普及,年輕人受了高等教育卻是「物欲提升,精神下降」;衍生許多社會問題。

「現今教育普及讓人們整體知識提升,然享樂的欲念亦隨之提升,高價位奢侈品成為流行時尚。放眼全球,瘋狂的物欲已成為社會病態,許多人沈迷享受而迷失自性。需要有人伸出手,以悲心救拔;救人心才能救世,讓社會不致向下沈淪。」

馬來西亞梁淑晶用心經營事業,假日唯一的娛樂就是瘋狂購物犒賞自己;直到二○○五年在慈濟麻坡聯絡處看到印度洋大海嘯慈濟援助實況,一張張撼動人心的照片觸動其心,也改變了她的人生。

淑晶看到慈濟人不顧危險走入災區,如當頭棒喝,深感自己身心健全卻未曾利益眾生,反而揮霍度日,實是白白浪費三十多年歲月。之後她積極投入慈濟,參與訪視時發現照顧戶一個月的生活費,還不夠她買一件衣服,從此降低欲望,將省下的錢捐出救人。

上人引以教勉:「過去迷茫在物欲中而不斷追求,當看到人間之苦,不只啟發慈悲心,且改變習氣,實為難得。只要心有覺悟,往人生正道而行,救助自己的同時,也能救度他人。」

全球慈濟人不分地區、不分人種,只要看得到、走得到、力量得以施展的地區,都努力帶動、啟發人心;上人對此表示肯定。

「慈濟人到貧苦鄉間發放,與受助者以愛互動,啟發人人互愛、互助。即使生活貧苦,但純淨善良的心靈富有大愛,人與人之間即能相互扶持。」

放下我,提天下菜籃

「二十四歲時,我就思考『人生何從』,來人生一趟目的為何?為一個家庭提菜籃的價值何在?」與馬來西亞、新加坡分會同仁談修行,上人表示:「我不願為一個家庭提菜籃,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我應該為天下提菜籃。」

帶著這樣的決心,上人勇敢走上修行之路;儘管當時尚不知往哪裏去,就一路前進、一路奔波,追尋自己的理想。「生命隨時間而消逝,倘若沒有及時把握,慧命難以成長。」

普天之下多災難,上人致勉:「現在是為天下『挑起米籮』的時刻;人人發願付出、善盡本分,就能承擔天下事。」

即使是在修行的道場裏,人人皆有未除之習氣。上人教導,若見人懈怠或聲色不好,要感恩其示現負面形象來教育自己,莫起煩惱心。

「不要去想別人有沒有做到,而是要自問:自己有沒有做到、目標準不準確?人間多疾苦,身在由不得自己的環境,才是真辛苦。發心立願是為自己,而非為任何一個人;只要心甘情願,時時謹記這是自己所選擇的路,就不會感到辛苦。」
標籤:
瀏覽次數:9    人氣指數: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追逐娛樂VS.承擔責任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消業障、增福業,使利益眾生的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