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72571
 淳(JJ)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解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食海鮮謹記 三不溝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斷捨離三心法,父母學放手
作者: 淳(JJ) 日期: 2012.07.10  天氣:  心情:
淡定的教養智慧 ~ 斷捨離三心法,父母學放手 親子天下36期:李宜蓁

淑慧在銀行當出納,有國一的女兒和小三的兒子,她自認是「虎媽」,但有時又慈 愛過頭。每天她8點下班回到家,扒完飯是另一場硬戰的開始。怕小三的兒子太胖長不高,她每天盯他跳繩100下,然後弄水果、熱鮮奶,趕快陪兒子一起寫作業。一看到兒子筆順不對,她說「橡皮擦拿來」,兒子淚珠馬上滾下來。只要淑慧口氣和臉色一變,兒子就猛眨眼,醫生說他眼睛沒問題只是過敏,先生說他是對「媽 媽」過敏。因為夫妻工作忙,除了安親班以外又幫兒子報名書法班。淑慧想「既然補了就要有效果」,為了書法班的比賽,淑慧比兒子還緊張。愈是催他練,兒子愈不練,母子火氣大到連公婆都看不下去,要先生勸勸媳婦。

認真好媽媽淑慧常常沮喪的自問:「為什麼當媽媽這麼累?」

現代父母比以前做得更多,安排更周詳,用心用力、挫敗感卻更深。

作家張大春曾為文描繪這一代又一代的教養焦慮:「為了成就某一種與時俱進而日新月異的知識能力,我們今天為人父母者,就會想盡方法,提前讓自己的孩子學樂 器、學寫作、學計算、學歌舞,甚至學玩耍─這簡直匪夷所思,然而不及早而大量地將公認有用的教養內容塞給年輕人,似乎我們自己重視而錯過的美好價值就要永遠淪喪了;似乎我們自己欠缺而疏於鍛鍊的重要能力便要拱手讓人了。教養於是變為一個焦慮核心,而也舍此無它。」

你有「育兒苦勞症」嗎?

孩子小時候擔心他身體不好、吃不夠、長不高;上了學擔心他成績不好、教了 壞朋友、遇到惡老師;直到上大學還在擔心他沒辦法自己起床、洗衣、自理生活……被焦慮綁架的父母,做死做活,承擔了一切責任,還要被標籤為「直升機父母」、「怪獸家長」,擔心自己的疼愛豢養出社會公害「葉少爺」……

「焦慮父母症候群」似乎已是舉世父母的通病。日本的新手媽媽容易在小孩剛出生 時照顧過度,引起身心不適、疲憊卻不自知的「育兒苦勞症」。現代日本父母經歷了泡沫經濟、大震災,看不到未來,擔心孩子也在人生戰場上跌跤。因此將孩子的 未來當成自己的使命,確保孩子在升學上不能有任何一點閃失。

美國《紐約時報》曾報導,許多大學新生的父母陪孩子報到後,因擔心孩子而在校園裡徘徊不願離去,甚至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以便隨時提供協助。《紐約時報》更形容,多年前引起全球熱烈討論的「直升機父母」,已經升級成更為貼身且難以擺脫的「魔鬼沾父母」了。

「這話或許父母不愛聽,但有時你必須對孩子放手,讓他們單飛,他們才能長大,」加拿大心理學博士湯姆森(Michael Thompson)說,父母必須開始學習如何慢慢往後退。

說「放手」談何容易?轉身一看,書店裡充斥著「孩子的成功99%靠媽媽的努力」、「怎麼樣的媽媽教出怎麼樣的小孩」之類的「勸進文」,似乎暗示著父母(尤其是媽媽):如果你不努力,你的孩子就完了!

在退與進之間,什麼時候該扛起責任?什麼時候該放下負擔?已經成為現代父母必 修的「放手學」。如今談孩子的教養,比「該做些什麼」更迫切需要的,是「該放下什麼」。釐清的前提是:父母如何了解自己,在教養的過程中,不讓個人的欲 望、情緒、企圖與缺憾主導自己。父母能區分「孩子的需要」與「自己的需要」,才能掌握管教分寸和界限,進退得宜,在焦慮的氛圍中享有「淡定的教養人生」。

父母學淡定,從斷捨離開始

現代父母要學會放手,得先學會「斷」、「捨」、「離」3件事。斷捨離原是瑜伽哲學(斷行、捨行、離行),鼓勵人從外在身體的修行,帶來內在心靈的改變。日本 整理專家用這概念創造出一套「雜物整理哲學」,在日本掀起一陣透過整理、整頓來療癒內心的風潮。日本媒體也將斷捨離的概念,衍生運用到放手的教養。父母要常常思考的3大「斷捨離」心法是:

「斷」絕對孩子不需要的幫助。

「捨」棄對孩子多餘的安排。

「離」開「不能沒有我」的執著。

斷捨離的關鍵字,就是從自我認識開始,從而「選擇和決斷」。把斷捨離的概念衍生到父母的放手歷程,其實是鼓勵所有希望放下焦慮、養育小孩有獨立自主能力的父母,從三個基本認識開始「轉念」,循序漸進學放手:

一、家庭「中心」的逆轉

家庭的生活,從「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轉變為「以父母為中心」。

英國《心理學》雜誌提到,愈來愈多小孩取代家長成為家庭的主宰者,這種「小皇帝症候群」已成為全球皆然的現象。

沒有孩子的時候,你有自己的生活、興趣、嗜好和朋友嗎?許多現代父母太過於努 力當父母,忘了當夫妻,更完全忘了自己。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高淑貞認為,就像平衡的婚姻關係需要互相尊重、有健康的界限、獨立的自我,親子關係亦 然。「但我們的社會很少在親子關係中談尊重,強調父母和孩子是獨立個體的觀念。」能夠與所愛的人自在的分開,才是關係中最重要的層面。放手讓孩子自立,也 給父母機會重新檢視婚姻與自我,把自己的需求放到孩子前面。

諮商心理師邱永林曾經在罕病基金會擔任義工,發現家有罕病兒的夫婦,當有小孩 需要照顧時,夫妻感情很堅定。但有一天小孩離開了,夫妻離婚的比例卻很高,因為他們失去了共同的目標。「這代表他們一直在當父母,沒有在當夫妻,當父母的 角色消失了,他們不知道如何彼此相處。」邱永林強調,夫妻關係才是健康家庭的基礎,以孩子為中心運轉的家庭,長期來說是一種扭曲。

二、孩子比我們想像中要堅強

當我們太以孩子為中心,錯估孩子的脆弱程度,過度保護之下會剝奪他們自然的生存本能。

美國布朗大學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 William Damon)提醒,「孩子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堅強、樂於挑戰,他們能面對挫折,更需要在挫折中成長。」

成長路上有些事父母就是無法代勞:我們可以幫孩子找朋友,卻不能替他們交朋友;我們無法直接建立孩子的自尊,因為高自尊來自於孩子不斷從挑戰中鍛鍊自己。

諮商心理師黃心怡說,當父母能放手讓孩子冒險、嘗試新事物,孩子會在父母眼中看見「原來我可以」,也更有自信跨步往外走。

親職作家番紅花經常提醒自己,孩子終究需要跟我們分開,我們也需要開始練習站在一個剛剛好的距離外看親子關係。大人若受苦於對孩子成就的焦慮,會成為不管怎樣都鼓不起勇氣放手的父母,看起來好像是關愛孩子,其實是造成孩子長不大、不快樂的劊子手。

三、冷靜想一想,是「孩子需要」,還是「我需要」

對較小的孩子來說,對父母的依賴,有時候並非孩子的不能,而是父母的需要。

2012年05月號《時代》雜誌用封面故事〈Are you Mom enough?〉探討,風行多年的「親密育兒法」是否奉行過頭了。封面照片大膽採用袒胸哺乳的27歲年輕媽媽,以及剛滿四歲仍在吃母奶的男孩,在美國掀起一陣討論:「到底是小孩要,還是媽媽要?」

親職專家楊俐容說,當父母那麼辛苦,唯一的回報就是有一個生命完全的依靠我,人生何時有這麼大的價值?因此當社會疏離感增加,對一切都沒把握時,「孩子需要我」成了唯一確定的成就感,讓父母的倚賴不能說放就放。

比不完的較勁,讓誰快樂?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學鋼琴(或任何才藝)?是孩子的要求還是我的遺憾?為什麼成績要「比別人好」,動作要「比別人快」?這樣的比賽與較勁,到底是滿足了孩子,還是父母自己?

外科醫師邱建(化名)的女兒今年考基測,女兒想念師大附中,但爸爸堅持她去讀北一女,雙方僵持到關係緊張。重點並不是這兩個學校有多大差異,而是爸爸台大醫科的同儕們「40歲之前都在比自己的成就,40歲之後就比小孩的成績」,爸爸的堅持僅是因為「我的女兒不能輸給別人的女兒」。

教養上的放手對父母而言絕對是一大挑戰。放手意味父母得隨著孩子年齡不斷調整親子的互動方式。教養上放手,指的不是孩子15歲、18歲那天,忽然什麼都不管了,放手得從小開始。

教養上放手,不是風箏從此斷了線,不是要我們與孩子切斷關係,而是好比推火箭升空:當火箭推到某一節時,引擎就必須脫落,讓火箭往前飛。

引擎脫落時,你知道火箭會飛得更好;而當火箭要再次升空時仍會需要引擎,你並沒有失去他。宜蘭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校長楊文貴說,這種分立而親密的親子關係,正是斷捨離教養的最高境界。
標籤:
瀏覽次數:130    人氣指數:1510    累積鼓勵:6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解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食海鮮謹記 三不溝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