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5841
 lad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性命雙修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地藏王菩薩
作者: lady 日期: 2011.07.16  天氣:  心情: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地藏王菩薩以廣大的悲願著稱,【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掌管地獄的「幽冥主宰」,是救渡地獄中受苦鬼靈眾生的大菩薩。
能荷擔一切眾生的難行苦行,圓滿一切眾生的心願。
大乘佛教中,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的數量雖是無量無盡,但是事實上,成為大多數人信仰對象的,也不是很多。 在菩薩中,








普賢菩薩以行願著稱,

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

觀音菩薩以慈悲著稱,

虛空藏菩薩以包容著稱,

地藏王菩薩則以悲願著稱,


以悲願為其特德,亦即地藏王菩薩是本願的菩薩。其悲願遠超過其他菩薩。


在《地藏王菩薩本願經》中談到地藏王菩薩的過去生是一位孝順的婆羅門女以及他普濟六道的本願;在《十方廣十輪經》等也說他是一位具足悲願的菩薩。

而且不只在顯教中有如此的記述,在密教經軌裡也有一樣的說法。地藏王菩薩在密教金剛界中,是「費生如來」的化現,以平等性智為實體,表示福德成就的德用;在密教胎藏界是屬於蓮華部,可看作是阿彌陀佛的分現,以妙觀察智為寶體,表示怨親平等的慈悲。


因此,後世甚至產生彌陀、地藏王一體的說法 (「沙石集」中有彌陀、地藏王一體的說法,「諸紳本懷集」裡也有法藏、地藏王一體的說法)。在密教的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中,地藏王菩薩的密號有「與願金剛」、「悲願金剛」、「願滿金剛」等稱呼,由這些名稱可以得知,這正表示他是一位悲願菩薩的意義。


在佛教中,由於地藏王的悲願廣大,發願入於地獄,利益罪苦眾生,使令解脫,所以常以地藏王菩薩作為 「大悲一闡提」(表增上菩薩)極善不成佛的例子,是確實有原因的。



【關於 「地藏王菩薩」的名號】

在佛法中,菩薩是依其特德來立名,不像我們一般人的名字,與自身的心行毫無關係。中國熟知的四大菩薩,於其名號都加上一個讚詞,如


【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悲觀音】、【大願地藏王】,由地藏王菩薩 「大願」的讚詞來看,地藏王菩薩的願力是特別深廣的。


地藏王菩薩的梵名為 「乞叉底檗婆」(Ksitigarbha)而其中的(ksiti),是Ksi轉化而來的,由具有地或住之意是地與大地,也是 「地大」。而「檗婆」(Garbha)是胎藏或含藏、伏藏之意,如金礦、銀礦、煤礦、鐵礦等。於佛法中名為「藏」,則足指庫藏的意思。


「地藏王」的含義,從 「地」來說;也是四大之一,能擔當一切,一切高山峻嶺,萬事萬物都在地上。所以,以 「地」來此喻地藏王菩薩的功德,能夠荷擔一切眾生的難行苦行。
「地」也有依止義,一切草木皆依地而出生成長。比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功德、,依地藏王菩薩而存在而引發。


地藏王菩薩能含藏種種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荷擔一切難行苦行,救度眾生,所以名之為地藏王。世俗稱為地藏王王,這名稱的由來,也許是因為地藏王比丘為新羅國王子的因緣,而加「王」字以尊稱之。


由唐朝的不空三藏大師所翻譯的《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中舉出。地藏王的梵名為 「乞灑訶羅惹」(ksal)arana)的梵名。「乞灑」Ksa是地之意,「訶羅惹」harana是含攝之意,可知追也足地藏王的梵號。經中並說明地藏王菩薩與金剛界曼荼羅南方費生如來的四親近菩薩中的金剛幢菩薩同體異名。


住空海大師的《最勝王經》中也開宗明義地記載:「據金剛頂經,妙幢、虛空並是寶部尊。此部費生為王。(、、、中略)妙幢,地藏王異名。」都足同一說法。


這足因為金剛幢菩薩在金剛界曼荼羅中,位於寶生如來酌西方,具足大悲方便功德,為了表徵證得是為菩提的因地菩薩,所以被視為與萬法能生之體的地藏王菩薩同體。


《地藏王十輪經》中有一句描述地藏王菩薩的偈子,非常的貼切: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秘猶如秘藏。」 

地藏王菩薩的忍波羅蜜第一,所以安忍不動如大地,猶如大地能夠承載一切眾生的種種罪業,了知一切生命的法要,所以尊名為 「地藏王」。


另外經中又記載:「此善男子(即地藏王菩薩)成就如足不思議功德伏藏。」又記載:「能發堅固大悲伏藏,滿一切眾生心願。」地輪的堅固不壞,又能維持萬物不使傾動,以此來比擬地藏王菩薩堅固的菩提心;如大地伏藏無量珍寶,又含藏一切種子不使朽壞,比喻地藏王菩薩能保持法界眾生的善根種子,為了眾生而受眾苦,經無量劫而不灰心。


尤其他是地獄救苦的菩薩,和焰摩同體,都和大地有關係。


自古以來,天覆地載的思想賦予地德的,是堅固不壞的德用和無邊廣大的勢力以及生育萬物的功德,而地藏王菩薩的內證外用也不出於此。


當然,有虛空藏、天藏、月藏、日藏、梵藏等菩薩名字的地方,一定可以看到地藏王的名字。假若將地藏王菩薩拿來和古代印度神話作聯想的話,梨俱吠陀的比里底毗 (Prthivi),在密教就是地神 (持地神),指堅牢地神。

在《地藏王菩薩本願經》中,列舉了大地的各種現象以及堅牢地神,後世密教中,會有地神與地藏王一體之說並不是偶然的。


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又稱「幽冥教主」,或稱「酆都大帝」,簡稱「地藏王」;「幽冥教主」和「酆都大帝」是道教的稱呼,因為道家認為「幽冥教主」(以下「酆都大帝」從略),統裁十殿閻羅王,並且檢察世人在生前的善惡;行善的人,便引度去到西天,為惡的人,便下令墜落地獄,橫死的,便讓他超生;民間所有弔祭死者的亡魂,必先祀「幽冥教主」,廟裡見到的「幽冥教主」神像,是坐在名叫「諦聽」的靈獸地獍上面,相傳這靈獸覺非常聰敏呢;不過「幽冥教主」雖然有「諦聽」協助,因為人間的罪犯天天增加,忙的還未把冥府的善魂悉數引渡西天,延到今天仍然無法向「上帝」繳旨。

  「地藏王」是佛教的稱呼,因為佛家認為「地藏王菩薩」從「釋尊(即釋迦牟尼佛)」寂滅後到「彌勒佛」出世這中間,化導無佛世界的眾生;祂在忉立天附屬於「釋尊」,受「釋尊」的接引,去普度六道的眾生;祂發大誓願,出於無佛之世,引導在五濁之世的迷界眾生;「地藏王菩薩」較其他諸菩薩誓願深重,祂與閻浮提有大因緣,專施給人生的幸福和佛道的圓成,是誓願的代表菩薩;也就是說,「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不達目的,決不中止。又「地藏十輪經」說:「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也許這就是佛家稱「地藏」的由來吧!台灣民間,又認為「地藏」乃閻羅王的化身,管轄冥界,所以信仰特別深重。

  「地藏王菩薩」相傳於佛寂滅後一千五百年(即我國唐朝貞觀三年)降跡新羅國主家;菩薩姓金,名喬覺;在永徽四年,當祂二十四歲的時候祝的髮,隨即攜帶白犬「諦聽」,航海來到我國江南池州府青陽線的九華山,端坐九子峰山頭七十五年之久,於開元十六年七月三十夜的道,計年九十九歲。這中間還有一段插曲;一說:「地藏王菩薩」來到九華山之後,在山下遇到一位老人,便向老人請問這九華山的地主是誰?老人不答,卻反問「地藏王菩薩」問他有何事?菩薩說:「想化他一袈裟之地。」老人心想一袈裟之地,只不過方丈,我何不樂捐,便向菩薩說:「這九華山都是我的,您需要一袈裟之地,就贈送您好了。」菩薩說:「您不能反悔呀!」說完,便張開袈裟向九華山撒過去,說也奇怪,剎那間,一件小小袈裟卻把整個九華山全包住了;後來這位老人和他的兒子們,都讓菩薩給度化了。一說,時有閣老閔老,素來就懷有善念,每齋百僧,必定虛設一個位子,閣老便請「地藏王菩薩」補足充數。

  打齋之後,菩薩因而乞求一袈裟之地,閣老允應,不料袈裟遍覆九峰,便欣然把整個九華山給全施捨了;成道之後,到了至德二年七月三十日,還曾顯靈起塔,成大道場。






標籤:
瀏覽次數:257    人氣指數:8817    累積鼓勵:42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性命雙修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7-17 23:20
他, 33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17 15:46
他, 38歲,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17 09:30
他, 46歲,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17 09:10
他, 41歲,新北市,軍警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17 08:09
他, 69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17 00:32
他, 43歲,台中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16 23:46
他, 45歲,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16 23:31
他, 43歲,彰化縣,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16 23:19
新莊地藏奄駕前官將首也不錯哦~有時間打官將首按收尋就能解更多哦 [:D]
 
時間:2011-07-16 19:51
他, 40歲,台中市,娛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上一頁 | 下一頁
[最前頁] [1] 2 [最末頁]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