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能趕走憂鬱
面對憂鬱,情緒不穩定,屏安醫院主治醫師劉鴻恩鼓勵民眾多運動,維持「333」,每周運動3次,每次運動時間維持30分鐘,每次運動時心跳率至少達130次/分,運動會增加葡萄糖與氧氣輸送量,保持神經原避免受環境毒素傷害,增加抗壓性。
運動除了可增進減肥速度,也可讓我們更聰明。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神經科學暨生理學教授克拉瑪博士成立了一個研究團隊,針對中年到老年人進行6個月的運動訓練,其中一組為有氧健走運動,另一組為肌力運動。結果發現,從事有氧運動的人對於指定認知任務的執行速度,比從事肌力運動的人要快上15~20%。
經進一步研究更發現,若結合有氧運動和肌力運動,比只從事有氧運動的人認知能力改善更多。可見有氧運動搭配肌力運動不僅能讓身體更苗條、更健康,也能讓頭腦壯壯!
預備式身體立正站直,雙手自然貼於身體兩側。
左腳往左平行踏出使雙腳距離約1.5個肩膀寬,膝蓋彎曲,雙手握拳往身體兩側平行伸直。
身體向左,左腳屈膝與地垂直、右腳呈直線,右手用力出拳,左手拉回腰側。
將後方右腳往前提膝,同時右手拉回身體腰側,換左手往前出拳,最後回預備式。 有個實驗清楚說明了運動跟學習的關係: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學實施「零時體育課」(Zero Hour PE),就是還沒正式上課之前,先叫學生來學校運動,要運動到達到最大心跳率或最大攝氧量(氧消耗值)的百分之七十。一開始時家長都反對,孩子本來就爬不起來上學了,再去跑幾圈操場豈不一進教室就打瞌睡?結果發現正好相反,運動完的孩子多巴胺多了,脾氣好了,在課堂吵架、打架的次數少了,老師不必一直喊「安靜,不要吵」,上課的氣氛就好了;血清素出來,記憶力增加了,學習的效果好了,正腎上腺素使孩子的專注力增強,所以上課專心,記得快、學得好,學生的表現就提升了,自信心與自尊心也出來了。 他們還做了一個實驗,將學生最不喜歡、最頭痛的課,例如數學,排在上午第二節課上或下午第八節時上,結果發現上午那組的學習成果比較好,好到兩倍以上。因為上午第二節課運動完的神經傳導物質還在大腦裡,但是到下午時就已經消耗殆盡了。這些數據開始讓美國的父母看到運動對孩子學習和行為的幫助,就不再反對零時體育課了。現在美國學校推動每天都要有一堂體育課,對我們國三和高三每天要考試的學生來說,一天更是應該要有兩堂體育課,以紓解他們的壓力,增加他們的學習效果。 「今天你快樂嗎?」,不論答案快樂與否,快樂在神經生理上,是由許多的神經傳導物質間的交互作用所決定的,某些毒品能改變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相對比例,進而誘發令人難以戒斷的欣喜感,而治療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藥物,也是相同的原理。若有不用吃藥的方法,就能解決憂鬱、失眠等問題,還能增加學習效能,您願意試試嗎?
很簡單,那就是運動。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