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67,06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不要害怕安靜-羅任玲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忘不掉、捨不得,是幸福的開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飛越感覺極限/張默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3.08.02 天氣:
心情:
飛越感覺極限 - 讀羅任玲詩集「密碼」
◎張默
詩是穿越人性的,知性之舞踊。
詩是詮釋生命的,感覺之飛翔。
詩是揭開夢幻的,抒情之變奏。
詩是挖掘現實的,反諷之剪影。
基於我對年輕一代求新求變求超越求突破的認知,以及長時間以來的觀察體驗所得,
無非希冀從他們的詩作中,不論是語言的、聲音的、觀念的、感覺的、形式的、構成的,
眉是未知的,覓得一些蛛絲馬跡,然而儘管我打著這樣的如意算盤,
但是否會說出某些言不及義的瞎話,仍有待旁觀者的明辯了。
談詩,特別是現階段某些敏銳度極高的女詩人的詩,我認為需要冒著相當大的風險,
誰敢斷定自己的觀點一定是百分之百的精準。
從五年前的《草根》,歷經《四度空間》、《地平線》、《薪火》、《曼陀羅》,
到爾雅版《年度詩選》和晚近的《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詩卷,筆者已經陸續讀過羅任玲的詩作不下五十首,
我確實感知她的詩至少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感覺敏銳,思考清晰,從容地穿梭於各種題材,最能曝曬深刻動人的一面。
‧語言確當,剛柔並用,輕巧地直探事物的核心,使其豁然跳進讀者的眼簾。
‧氣氛森冷,風格新異,犀利地襲擊眾生的思維,從而衍生一些奇特的效果。
她的大多數被詩評家、詩選家所確認和肯定的詩作,均已收入在這本《密碼》詩集中。
《密碼》,概分五卷,共收錄詩作四十七首,採倒敘回憶方式,即最新詩作(一九八九年)放在卷首,
次是一九八八、八七、八六、八五編下去,她在致筆者的短箋中說:「我喜歡時光被倒置的感覺」。
這也可以初步認定作者有其自己的創作定見。下面就讓吾人娓娓婉婉地進入她所舖設的「感覺地帶」吧。
羅任玲似乎習慣於不讓自己的思維停滯不前。在「記之六──一九八九」列入卷首的十四首詩作中,
我們業已呼吸到一股相當清新的有點異於往日的氣息。
不論<開紫檀木的冬天>、<綠光>、<植樹節>、<所謂餘生>、<核爆巫婆>、<沉沒教室>
和<天堂物語>、<考古日記>等,讀這批詩,使我深切體悟到作者的感覺觸手,在隱約中求變,
它們不全然是科幻的,甚至是真實的;不全然是說理的,甚至是現象的;不全然是反諷的,甚至是和順的。
她在卷首的一句告白,可以作證:「缺乏秘密的年代我耽於植樹毀林釋放陽光重組一切」。
對了,這「重組一切」就是作者發自內心深處十分沉重的呼聲,
在詩創作的道路上,還有什麼比「重組一切」更耐人尋味和肆無忌憚的追求。
羅任玲不排除冥想、敘說和獨白的諸多手法來處理她的詩作,但也不眷戀一味的抒情、囈語和說理,
她是有所選擇的,文字本身雖屬符號,也是人最熟悉的唯一可以運用自如的工具,
我們豈能懶惰、輕忽、不把它們(每一尊小小的方塊)當作一回事,
作者顯然在「文字、思維、效果」的組合方面下了不小的工夫。譬如以下的詩句。
冰寒的地球依然頑固
一只空了的頭殼
──開紫檀木的冬天
植樹節就要過去了
有人用斗大的落日剷起積雪
──植樹節
一銜枚急走的黃昏
一張口無語的思緒
一完而還有的海誓
一決而未決的髮絲
──所謂餘生
我就膨鬆著頭髮出來
啃盡全世界的
小指頭
──核爆巫婆
作者在各篇中所塑造的種種森冷氣氛,不是很強烈地偷襲吾人的神經。
誰說詩人不食人間煙火,誰說詩人不關懷現實,不關注生我育我撫我的土地,
只是當她通過藝術手法來處理這類題材時,她必須摒棄教條、白描、概念和說理等等低劣的手勢,
她應以自己最敏捷的心靈,最犀利的觸覺,把各種題材的框框打破、重組、選擇一些比較恆久的,耐人低徊的,
甚至發人深省的酵素,然後以一幅幅新穎不同的畫面,把那些令人如夢初醒的感覺一起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證諸上述四例,讀者當可感知羅任玲不是一個默守成規的因襲者,而是一個具有相當自覺的創造者。
而創造,對於詩人的某一首詩,並非難題,然而面對整本詩集中的每一首詩,這就形成一種很了不起的挑戰。
誰敢誇口一本集子全部詩作都是「非凡的創造者」。因此就比較性的觀點而言,
羅任玲很小心謹慎地處理這本處女作,從卷首所列的詩作來看,確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咱們不妨再繼續讀下去。
<記之五,一九八八>,計收十二首詩作,題材比較廣泛,從探討現象學的<方塊>,
抒寫兩伊戰爭孤兒的<生日快樂>,吃奶油起司的<太陽眼鏡>,巨大孤單的<華盛頓銅像>,
令人落淚的<塚>,以及<耳朵>、<鞋子傳奇>等,這一輯有不少精彩的篇章,<盲腸>、<鞋子傳奇>允為代表。
一種超感覺的感覺,讓吾人次第在她的詩作中發現。
作者如何能捕捉到那種稀有的幻象,那種一剎那的「心靈的風景」的擴大與持續。
作者是不是第一個聽到天籟的人,否則怎能寫出<盲腸>中令人心驚的六行:
古道後面一條
小小盲腸
風起時
隱隱作痛
一截潰瘍的
鄉愁
她是真的在寫盲腸嗎?實則<盲腸>只不過是一個引子,她借它而引發吾人更大的情懷,那是「一截潰瘍的鄉愁」嗎?
非也。也許作者並沒有所謂的懷鄉情結,但是生為黃皮膚的中國人,那種血濃於水的臍帶相連的關係,任誰也割不掉的。
<盲腸>可能是一面鏡子,我們可隨時用它鑑照自己,但就是難以把它真正的記下來。
抽一口Parliament,我們再繼續...。
<記之四,一九八七>,收詩作七首,其中有一半以上為識者所熟知,<哈囉!黑暗>、
<我堅持行過黑森林>、<獨身貴族>俱屬之。
作者以自己綿密的思維,擁抱每天一回的暗夜,而她以一聲親切的<哈囉!黑暗>,真是輕盈極了,
你能想像「夢會載著想望飛行/靜靜越過藍色寰宇/星系皓首結盟的地方/靜靜等待」的奇異感覺嗎?
接著,作者帶領我們悄然進入一個全然陌生的童話世界,她是以一種不是敘述的反敘述,
在<我堅持行過黑森林>一詩中匆匆表露無遺。我們怎能想像「一根肋骨」被踩斷的感覺,
也不悉兩具枯骨擁抱在一起,究竟是一種什麼滋味,更不知滿地都是橫七豎八的文字又是何等景況。
因為童話愈具有爆發力愈好,至於它與現實人生能不能吻合,在我想那可能是餘事了。
而作者似乎也對這個問題未曾深思熟慮過。
A醒來,
發現自己的臉剩餘一半;
另一半,
被貪婪的夜啃噬了。
難道這就是作者<口之傳說>中一虛一實的前言嗎?
<記之三,一九八六>,從<精靈>到<W之悲劇>是一則相當新鮮而又引人渴望的過程。
我們燦然跨進<接力賽>,在槍響之後,把自己一連串的交給卑微的塵土以及流淚的天空;
在<S的一日>中,又倍嚐蛇行的喜悅與迷惘;而<陽光以及...>使人深覺生活的無奈與希冀之隱然浮現。
請隨意訕笑吧!
因它比眼淚真實。
這是誰的悲劇,這不是誰的悲劇,凡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我你他,大家統統都有份,
作者常常在詩中不經意的一聲喟歎,也許就是她對生活的態度以及對生命的詮釋,其實,誰能真正置生命於股掌之間呢?
終於,尾聲的腳步近了。<記之二,一九八五及以前>來到咱們的面前,對作者而言,這些都是她的少作,
而<孤獨手記>充滿獨白式的智慧,<鄉愁事件>充滿馨郁的家的渴想,<歲月>充滿梧桐掉落的感覺,
以及<鷹>的盤桓與茫然。
一切歸於平靜,幕就要緩緩下降了,但是對於作者,可能正是開始。因為感覺是沒有極限的。
「詩,也許是一種抗爭,對於小小的自已,對於全世界。我一直試著在做...」
最後筆者特別引述羅任玲的話,以作本文的結束。
標籤:
瀏覽次數:
240
人氣指數:
4440
累積鼓勵:
2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3
2
不要害怕安靜-羅任玲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忘不掉、捨不得,是幸福的開始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8-05 20:42
他, 40歲,嘉義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8-02 16:25
他, 40歲,嘉義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