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52451
 ூrai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幸福~依附--幾米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別讓任何人偷走您的夢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小孩因閱\讀而成長
作者: ூrain 日期: 2004.09.01  天氣:  心情:

文/賴東明
在東京的地鐵東京都廳(市政府)站的月台上,望著熙熙攘攘的上下乘客,突然看到牆壁上排列整齊的眾多廣告中,有一個黃底的廣告特別引起筆者的注意,趨前一看,是日本公益廣告機構(Advertising Council)的廣告。
該廣告的插圖是四個小孩正圍著在看書,表情專注、認真,而文案是如此寫著:
每一天 孩子們
盡興地玩 愉快地吃
充足地睡 快樂地讀
好棒喔
小孩因閱讀而成長

此則廣告圖文並茂,令人省思。

日本人喜歡讀書,聞名於世。搭乘電車時可見車內乘客不管站著或坐著,均目不轉睛地盯著書本;報紙首版廣告上也可見到許多書籍的廣告,書名爭奇鬥艷引人入勝;書店到處林立,店裡書本陳列整齊,分類清楚,顧客川流不息;徵求出書的告示上除了有出版社本身規畫出版的書籍外,又向社會大眾廣招個人經驗以成書發行。

日本人如此嗜書好讀,但出版社卻擔憂讀書人口正在下降,從每年的市場調查中反應出社會的隱憂:年紀愈輕的人愈不愛讀書,他們將心思花在電視、電腦、電話、電玩等等上面。
這種讀書風氣減弱是個社會趨勢,不僅是出版社的近憂,也是社會人的遠慮。
日本公益廣告機構是由用廣告來做行銷的廠商所組成,包含廣告主、廣告公司、廣告媒體等。籌組此社團的目的,在於以廣告推行公益。其概念是廣告只是一種手段,可為私利,亦可為公益。
既然讀書風氣減弱,則有必要挽救。因此,從二○○○年起,日本公益廣告機構就將社團活動的其中一項,定為「鼓勵小孩每天閱讀活動」,以廣告來告知大人讀書的可貴,勸大人帶動小孩讀書風氣,從小培養閱讀習慣。
在地鐵站的牆壁發現此一「鼓勵小孩每天閱讀活動」的廣告,是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筆者陪同十二名廣告界人士前往東京廣告博物館(Advertising Museum Tokyo),為了參加為期三週(從五月十三日至六月三日止)的「二○○四台灣廣告展」開幕酒會。
在東京廣告博物館所展覽的台灣廣告作品(包含報紙、雜誌、戶外、電視等)是去年度時報廣告金像獎與五年來4A自由創意獎的得獎作品,共約兩百件。台灣的廣告作品獲得主辦者及與會者的讚賞,其讚詞為「以大陸文化為基調,發展出島嶼特色,既成熟又活潑,比上次的中國廣告作品更深入人心,非常有創意,別樹一幟」等。
開幕酒會時,筆者應邀致詞時表示,「這十五年來,台灣的廣告作品在創意、題材上都有非常顯著的表現與進步。這是因為台灣在一九八七年七月宣佈解除戒嚴,人人獲得了言論自由,而廣告人也得到了表現的自由」。
台灣的兩百件廣告作品在東京廣告博物館展覽可謂是文化輸出的一種。廣告是政府積極推動的十三項文化創意產業之一。
提供場地的東京廣告博物館屬於吉田秀雄紀念事業財團所經營,而吉田秀雄紀念事業財團是由世界著名的電通公司捐獻成立,為的是紀念公司的中興之祖--第四任社長吉田秀雄。
吉田秀雄紀念事業財團,不僅負責博物館的營運,還提供獎學金給日本國內的大學生、研究生、教師等,也提供獎助金給國外的教師,使得在亞洲教授廣告、行銷、傳播的教師也能赴日研究半年至一年。台灣已有三位教師受其惠而研究完畢歸國,目前尚有一位正在日本研究中。
吉田秀雄是台灣廣告事業的催生者。一九五九年在東京舉行第二屆亞洲廣告會議時,台灣約有十位與會者,他們在會場受到吉田秀雄的鼓吹,回台灣紛紛設立廣告公司,如國華廣告公司等。
在東京廣告博物館觀賞台灣的廣告作品,同時也欣賞日本的廣告作品,其作品可溯自一百年前的明治時代,令人不得不佩服東京廣告博物館的收藏能力。
在其收藏品中,發現四年前日本公益廣告機構的廣告作品,其圖案是母親抱著小孩共讀,而文案是:
一起看書
大人看書 小孩也跟著看書
兩個人一起看時候
書變得更好看了
令筆者回想起小時住在農村,父親教我解數學題目,母親幫我念國語課本,其幸福尚存在心中,雖然情景已不再存在。今後所能做的就是與孫共讀了。

標籤:
瀏覽次數:7    人氣指數:207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幸福~依附--幾米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別讓任何人偷走您的夢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