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從感冒發展而來,應配合疏風、通竅。中醫師陳京慶表示,鼻竇炎許多是由感冒發展而成,多屬於中醫所說的「肺經風熱」型,表現可見涕黃或黏白而量多,間歇或持續鼻塞,治療這類鼻竇炎,應疏風清熱通竅,代表方常用蒼耳子散。
中醫師陳京慶表示,常用方蒼耳子散,組成包括蒼耳子、辛夷、白芷、薄荷、蔥白、細茶,可治流濁涕問題、鼻塞不暢、頭痛,暈眩。
方中蒼耳子、蔥白、細茶能發汗利尿,增加機體散熱。薄荷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增加機體散熱。辛夷可揮發油,使鼻黏膜血管收縮,減少鼻腔分泌物,產生收斂保護作用。
白芷能興奮血管運動中樞及延腦,使平滑肌解痙止痛,也有抗菌、消炎作用。
陳醫師表示,患者也常見脾肺偏虛的症候。若屬於「肺氣虛寒」者,常見這類鼻竇炎的症狀包括鼻水量多色白,遇到天氣變冷就變嚴重,病程較長屬於慢性鼻竇炎,有些過敏性鼻炎引發的鼻竇炎就屬於這種類別,可用溫肺止流丹調理。另外,若為「脾氣虛弱」,可見於慢性鼻竇炎加上脾胃功能不好者,出現鼻水量多偏白但不會黃或有臭味,病人常有腹脹或腹瀉的問題,用藥則可用參苓白朮散,配合調理脾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