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23479
 小朱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其他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其他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其他
作者: 小朱 日期: 2017.08.07  天氣:  心情:
壓力常是自我成長的開端,但也是耗損自己的狀態

不是壓力都不好,想要活在「壓力真空」的狀態下,反而心智與身體很難良好發展。抗壓性的磨練,就需要有不斷的適量的壓力,作為練習的對象。
所以在跟家長談培養孩子挫折容忍度的時候,孩子碰到壓力,如果沒有立即的安全之虞,我們得要給孩子時間,忍住不介入,讓孩子發展面對壓力的內在能力。如果孩子主動求援,這也是一種因應壓力的方式,那我們再視情況給予協助。
像是孩子受到其他孩子的欺凌,只要我們在旁邊看著,通常不至於立即演變得無法收拾。我們也許慢慢靠近,讓對方有所收斂,但不需要一下子打斷。因為以後這種情境,孩子不在我們身邊的時候,他還是得自己應對。
讓孩子體驗到害怕的感覺,然後我們在事後討論,就可以比較清楚地連結到,如何透過內、外在的方式,保護自己。譬如,要有具體的表達,「我不喜歡你這樣」,要有立即的行動,試著離開現場,當時如果表現出越誇張的害怕,常會引得對方感覺越有趣味,欺凌的動作幅度就會加大,所以要試著保持冷靜…
壓力常是主觀的,也跟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有關。我們想要去的地方有多遠,到那個地方,對我們有多重要,都會影響我們感受到的壓力。
外在環境我們不太可能完全控制,而且要工作、要互動,壓力只會不斷地出現。所以跟壓力共處,常是我們內在的工作,然後展現為外在可觀察的行為。
我們也不必期待,每個人能承受的壓力都一樣,這也跟先天體質有關。有些人很年輕就得胃潰瘍,對於空氣品質很敏感,非常容易過敏,那麼,光是要面對自己身體的狀況,就需要花一些功夫了,能應對其他壓力的能力就有限了。
所以不是別人怎麼樣,我們就要那樣。認識自己,還是抗壓的第一步。
有些人,反而是面對壓力的時候,會感覺渾身充滿能量、精神抖擻,至少剛開始是如此。通常是壓力大到超過一個人能負荷的時候,我們才會感覺困擾。在我們能應對壓力的情況下,反而壓力可能帶給我們成就感。
只是,社會目前給予的壓力,為期相對長,常容易超過我們的負荷。因為我們的生理設計,還跟原始人時代沒有差多少,所以以前只需要面對短期的壓力,跑跑跳跳,危險期也就過了,我們就準備回復平靜了。
但現在我們需要刻意在長期壓力的情況下,有意識地跟壓力共處。知識性的學習,思想上的準備,就很難忽略。
一個人能承受的壓力少,這也沒關係,因為到達目的地,還可以用時間去累積。有些人常要在短期內看到效果,所以自我要求高,不惜逼迫自己的身心狀態,透支體力、作息不規律、三餐不定時、犧牲自己的情緒,想要在瞬間輸出極高的生產力。那麼,就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副作用對身心的耗損。
不過,有人過於著迷在外的成就與肯定,所以習慣性地忘了自己。因此即便身心哀號,也拼命往前跑,直到身心產生難以逆轉的傷害為止。
跟壓力共處的教育,最好從年輕的時候開始,然後長期在生活中應用與實踐。然而,事實上不是如此。大部分真的好好認識壓力跟我們身心關係的時候,大多已經中、老年了,因為副作用已經大到我們無法處理了,副作用還可能變成了我們餘生要共處的狀態。
求快沒有真的比較快,那常是拿什麼東西來交換的結果。而且,我們剛開始常不知道我們拿出去的交換是什麼,常要到很後面,我們才慢慢搞懂。有些事,快不得、急不了,我們依據我們的想像強求,其實我們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往反方向跑。
標籤:
瀏覽次數:206    人氣指數:206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其他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其他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