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4602
 新心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走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安寧照護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涵容
作者: 新心 日期: 2010.08.20  天氣:  心情:
精神分析取向,常常談到「涵容」(contain)這個名詞。
包容個案在治療室裡的投射與對治療師的移情;
更廣義指的是,治療師對於個案的價值觀、認知信念的中立與彈性。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似懂非懂,就像小朋友一樣,
進入了心理治療領域裡,感覺對什麼都很好奇。

在醫院裡,很容易看見階級制度的運作。
但回想,若沒有階層分級似乎很多流程、很多的運作都跑不了~
包括與上級院長督導、心理科、社工科、護理科等各科室的團隊合作溝通及討論,
下至與實習生、同事們的同儕交流,都是人際的互動。
在現實的工作環境裡,不可否認地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很多的不公平待遇與壓榨,
但那是誰心中所感的不公平與壓榨呢?可能換某個角度去看,也許不同。

對於個案,可否也是如此?
每個治療師都有他所相信與支持其心理治療的理論背景,包括對人性觀的看法。
我不能說自己對個案能擁有多大的涵容能力,
但在督導的過程中,卻可以從院長身上看見他對我的涵容,
總是花多一點時間讓我停下來想想,
自己在逐字稿裡與個案的每一句對話,我的意圖是什麼?要了解個案的是什麼?
其實,這就是所謂“心理動力取向”~探討背後的緣由。
不從中直接介入他的主觀指導,而是慢慢引導我看見自己對個案的盲點,
我想這就是一種彈性的調整與包容吧!

對於周遭朋友們,可否也是如此?
“絕對”的涵容,我真的做不到。
因為朋友們不是我的個案,也沒有什麼目標要改變或微調。
在我狀況還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給予支持與陪伴,就盡力。
但對於只想抱怨而不懂自省與改進的人,通常會評估為拒絕往來戶。
不過,這類的人通常也不大會成為我的朋友。

對於家人呢?是否也能如此?
如果我能將“婚姻與家庭治療”所學,放在家庭裡,那是更好不過的。
但是,我的家庭也不是我現實上的家庭case~
想為此改變家庭裡的每個人及整個運作,我想不大可能。
很多都是自己該做些調整的,包括自己對家庭、家人的認知、情緒與所做的行為。
家庭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在運作的,倘若自己做一些些在平時不同的行為,
那會有些不同於以往的收穫的。

涵容是什麼呢?
最簡單的白話文,就是包容的心。 [:%%]
標籤:
瀏覽次數:1933    人氣指數:4093    累積鼓勵:10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走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安寧照護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8-22 21:59
他, 44歲,彰化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8-22 21:24
他, 44歲,彰化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8-21 14:10
他, 44歲,彰化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