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10470
 熊大佬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皮膚癢癢 未必是肝不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享受運動不要痛 暖身不能省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治療胃下垂 可加強腹肌鍛鍊
作者: 熊大佬 日期: 2011.05.16  天氣:  心情:
治療胃下垂 可加強腹肌鍛鍊
更新日期:2011/05/14 04:11    文/蘇聰明



胃下垂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發生原因可能與腹部脂肪減少、腹肌張力減弱、胃部韌帶鬆弛等因素有關,常見於瘦長體型、站立工作和婦女多生育者。

由於胃下垂可使胃蠕動減弱,胃內食物滯留,胃分泌消化功能降低,因此常出現餐後腹脹、站立加重、平臥減輕、噁心、噯氣、胃痛、食慾不佳、排便異常、低血壓、眩暈、乏力、心悸甚至昏厥等症狀。

中醫認為,胃下垂多因飲食失節、勞倦過度或脾胃功能低下等多種因素,導致氣血不足、脾胃虛弱、不能托舉胃體所致。治療應以補氣健脾、消食導滯、平肝和胃的藥物為主,以提高胃周圍組織、韌帶及神經的興奮性,增加胃張力,進而使下垂的胃體得以上提。

◎一般可分為三種情況用藥:

●脾虛氣陷:腹部脹悶、食後有重墜感、隱痛、噯氣、精神不振、消瘦、不思飲食、面色萎黃、講話有氣無力,治療上,宜補中益氣,常用方劑有「益氣舉陷湯」等。

●肝胃不和:腹部脹悶疼痛、痛引兩肋、口苦、嘔吐、噯氣泛酸、胃口差、煩躁易怒、精神抑鬱、治療上宜平肝和胃,常用方劑有「柴胡疏肝散」加減。

●脾腎兩虛:腹部有脹墜感、餐後尤甚、頭暈耳鳴、腰膝痠軟無力、大便稀軟、精神不振、或伴有面肢浮腫、脫肛、子宮脫垂、治療上,宜健脾益腎,常用方劑有「參耆地黃湯」加減。

胃下垂引起疼痛或不適,可用中藥改善症狀。另外,也要減少造成胃部負擔,包括暴飲暴食或飢飽失常;選擇富有營養、易消化飲食。

飯後適當臥床休息,加強腹部肌肉鍛鍊,每天做仰臥起坐3次,每次30至50下,並切忌一次飲用大量茶水等,以便加強療效,縮短療程。

(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標籤:
瀏覽次數:14    人氣指數:814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皮膚癢癢 未必是肝不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享受運動不要痛 暖身不能省
 
給我們一個讚!